[轉帖]《武當》內家功法挖整理 | 【武道百家】 - 中國武當瀚林-鐵松文化論壇 - Po...

《武當》內家功法挖整理---1說明武當武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此次搜集的武當內家武術,僅為《武當》雜誌自創刊(1983年)以來,至2006年第12期(共196期)上刊載的內容。經過整理,形成29個大的門派240種拳械功法。這些拳種,其中部分為承傳關係明晰,有史可證。另有部分承傳關係未詳,尚待進一步考證。實事上,武當武術遠不止這些。其中單獨成書、音像製品面世的上百種外,尚有大量的武當派拳械功法隱於民間,急待我們進一步深入、細緻、全面、系統的搶救、挖整。(一)太極1、張三丰太極十三式 此拳也稱「張三丰太極拳」或「張三丰原式太極拳」,亦可所謂太極老架。當代承傳人有武當山紫霄宮道人朱誠德(1990年服丹藥羽化仙壽90歲)和國內知名武術家萬籟生,萬籟平等人。朱誠德的師承關係僅能記憶上溯四代,即朱誠德——金宗成——王理陽——呂至正。朱為武當龍門24代傳人。萬籟聲萬籟平的師承關係為,河北滄州六合門的劉德寬傳趙鑫洲,趙傳萬氏弟兄,張三丰太極十三式是在唐代道人許宣平的太極拳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套路的太極拳。張三丰以前的太極拳是沒有套路的,張三丰是為了便於傳人才根據原理創造了十三式套路及行功次序七十二勢。據王宗岳《太極拳論》記:「十三勢者,擠按采列肘*,進退顧盼定也。」認為「擠按采列肘*」是八卦原理,「進退顧盼定」是五行原理,八卦五行原理相合即成十三式。2、趙堡太極拳趙堡三合一太極拳是一門基本保持了傳統特點的太極拳種。自武當張三丰創始以來,由雲遊道人傳山西王宗岳,王宗岳傳河南溫縣趙堡蔣發,由蔣發將其以繼承架為旨規在趙堡代代秘傳下來。從張三丰到王宗岳,從王宗岳到蔣發,三者融為一體,故稱三合一。至今在趙堡已有十八代傳人。因以前傳授擇徒較嚴,不願向社會公開,所以流傳及影響範圍都較其他太極拳小。自近代鄭伯英、鄭悟清、候春秀等在西安數十年授此藝後,影響頗顯,國內各地及國外都有傳人。①趙堡鄭悟清太極健身功本功是根據鄭悟清先生之拳藝,由鄭鈞先生加以整理而成。主要代表人物:鄭鈞3、楊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的創造者是楊祿禪(1800—1873),楊從師陳長興,藝精後壯年返故里永年廣為傳授。後到北京教拳,時人稱為「楊無敵」。楊式太極拳後為適應一般人學練,幾經修改,至祿禪孫楊澄甫遂定型為今日廣為流傳的楊式大架。楊式太極具有簡潔舒展、動作和順、剛柔內合,輕沉自然等特點。是目前同內傳播較廣的太極拳流派。①楊式太極府內派功法源流情況:由楊露禪傳富周(端王府管家),傳富英,傳蕭公卓,傳翟英波,傳李正。因在清王府內傳授,傳授內容較多,也較精專,自成體系,且未對外傳,故稱府內派。特點與理論:共十套,計有:智捶、大架、老架、小架、太極長拳、小九天、後天法、三十散手、十三總勢、太極點穴法。代表人物:李正。②小九天楊式太極府內派,是楊露禪當年在北京端王府內所傳,真太極套路共有十套,「小九天」是十套其中第六套。特點與理論:太極拳是奉道家哲學思想而創的,處處均含陰陽之道。古人把天分為九重,道家修鍊又提出「天人合一」。所以,「小九天」實際上把人體喻為大自然的縮影,「人體是宇宙,天地是大人身」。人在修鍊的過程中,要不斷地追求「天人合一」,最終達到用人體去體會和表現大自然中的許多現象(例如風雨雷電)。當一個人修鍊到高層次時,就能做到「身法疾如風」,發力注如雨,彈抖迅如雷,出手快如電」。主要代表人物:李正③楊式傳統太極拳定步十三勢楊式太極拳是一種「以意念為生命,以口令為架式,以技擊為靈魂」的古老氣功,俗稱「太極純功」,又名「天然氣功」。它的導引方法是「意外不意內」,力爭做到「練拳萬念要歸一,眼前無敵若有敵」。以意領氣要害使,克敵制勝*奇襲。楊式太極拳的特點:難度大,形象美,氣感強,療效高。見2003年《武當》第1期。④楊班侯大功架簡化太極拳源流:楊班侯大功架簡化太極拳是在楊班侯八十一式大功架太極拳的基礎上,簡化而成五十四式的一套易學、易練,便於推廣的套路。特點:該套路保持了楊班侯八十一式大功架太極拳的風格,舒展大方,簡潔明快。注重實用,以技擊為主,且更具健身效果。代表人物:喻承鏞4、吳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的創造者為河北大興滿族人全佑(1934—1902)。全佑最初從楊祿禪學太極大架,後拜祿禪子班候學小架,以善柔化著名。全佑子鑒泉自小從漢族,故改姓吳,從其父習小架,得其精髓,並有造就,後在北京、上海廣為傳授,從習者日眾,後人稱為「吳式太極拳」。近代學有大成者有吳圖南、吳公義、吳公藻、吳英華、馬岳梁、徐致一、文公遠等人。吳式太極拳在國內外有相當影響。5、武式太極拳 武氏太極拳的創造者是河北永年人武禹襄(1812—1880),他原從同鄉楊祿禪學太極拳,得其大概,後因事途經趙堡鎮從師陳青萍學新架月余,備悉其法,次後又得王宗岳拳論,以理論運用實踐,形成了身法嚴謹、姿勢緊湊、動作舒緩、步法虛實分別、胸、腹在進退旋轉中保持中正、動作虛實變換、以內氣支配外形、出手不過足尖等特點。在國內較為著名。①吳式太極拳廉讓堂太極劍源流情況:武禹襄傳李亦,傳郝為真,傳郝月如,傳郝少如,傳姚繼祖、李錦藩,李錦藩傳孫劍國。演變情況:由隴西強身劍演變而來。特點與理論:心靜、身靈、氣斂、勁整、神聚。代表人物:孫劍國、龍西劍。主要流傳及分布地區:河北廣平府。見1996年《武當》第10期。 ②廉讓堂秘傳太極通桿源流情況:由武式太極李氏家族所創。特點與理論:桿較長,約一丈三尺左右。特技與練功法:練周身之力能夠協調完整地運到某一處,漸而達至周一家,腳手相隨。代表人物:孫劍國。③廉讓堂秘傳太極濱桿特點與理論:與通桿相似,但桿稍短,長約七尺。代表人物:孫劍國。④廉讓堂秘傳四桿源流情況:由武氏太極拳傳人李亦、李啟桿二兄弟於1861年研創。特點與理論:桿法身法嚴謹,勁路緊湊。對桿如同推手形狀:桿接桿,人接人,勁接勁。特技與練功法:可作為太極推手輔助功。代表人物:孫劍國。主要流傳及分布地區:河北永年。見1997年《武當》第2期。⑤廉讓堂秘傳太極桿源流情況:由武氏太極拳傳人李亦、李啟桿二兄弟於1861年研創。特點與理論:桿走小圈,繞里圈。特技與練功法:有活筋絡、養氣血、強身心之功效。代表人物:孫劍國主要流傳及分布地區:河北永年。⑥廉讓堂秘傳太極二路桿源流情況:由武氏太極拳傳人李亦、李啟桿二兄弟於1861年研創。特點與理論:可單練,又可對練,還可兩路交*練習。特技與練功法:臨敵應用,奧妙無窮,威力巨大,至高境界,桿接即可將對方發出很遠,粘住對方使對方站立不穩腳步,受於牽使。代表人物:孫劍國。見1997年《武當》第4期。⑦廉讓堂秘傳太極四刀源流情況:由武式太極拳傳人李亦於1862年創。特點與理論:柔中寓剛、綿里裹針的一套集技擊與養生於一體。代表人物:孫劍國。見1997年《武當》第6期。⑧廉讓堂秘傳二路炮捶源流情況:由李亦、李啟桿共同研創。特點與理論:剛柔相濟,和合連貫。用外家拳動作招勢,運內家拳勁路、勁法。身法連貫,勁法緊湊無隙,意到手到,勁到身動,快慢相兼,爆發力強。特技與練功法:為實戰應用的對敵架,技擊威力大。代表人物與繼承人:孫建國。見1998年《武當》第1期。⑨廉讓堂太極拳源流情況:由李亦在武式太極拳拳架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特點與理論:架子小巧緊湊,動作幅度小,嚴密無隙,身法中正,手高不過眉,遠不過腳,兩手為五花掌。特技與練功法:煉精化氣,鍊氣化神,達到精、氣、神的和合圓融,高度統一,以實現強身健體,祛病療疾,延年益壽的目的。代表人物:孫建國。見1998年《武當》第3期。⑩武式太極刀特點與理論:內圈手是集內功、輕功、實戰於一爐的傳統功法。它能舒筋活絡,暢通氣血,培元固體本,開發潛能。只問練法,不問打法,無中生有,以不變應萬變。代表人物:翟維傳見1999年《武當》第8期。6、孫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創造者是河北定縣人孫祿堂(1861—1932)。祿堂精形意、八卦,民國初年從郝為真學武式太極拳,後又曾至武當山訪師取經,遂融三家之長,形成自己獨特風格:進退相隨,舒展圓活,動作靈敏,多以開合相接。其女孫劍雲承其衣缽,在國內外廣播桃李,影響很大。7、陳式太極拳陳式太極拳的歷史源流是和其他太極拳一脈相承的,其祖師都是張三丰。張三丰傳雲遊道人,雲遊道人傳山西王宗岳,王宗岳傳河南溫縣蔣發,蔣發傳陳溝陳氏先人陳長興(1771—1853)(見楊澄甫1933年所著《太極拳體用全書?序》)。陳式太極拳具有短打型特點,有新老架之分。特點是其中保留了蔣發未傳於本門太極拳之前陳氏原拳種的外家風格。陳氏另一派太極先師為陳青萍,師承關係上為:陳青萍—張彥—張宗禹—陳敬伯—張初臣—邢喜懷—蔣發—王宗岳—雲遊道人—張三丰。其特點架式小巧緊湊、動作緩慢、 圈多複雜,不尚拙力。此派在溫縣趙堡所習,亦以趙堡為根據地向外流傳,屬於武當趙堡太極拳門派。8、李派太極拳李派太極拳為清末民初北方武林大師、太極拳名家李瑞東所創,溯源為張三丰—王宗岳—蔣發—陳長興—楊祿禪—王蘭亭—李端東。李後將武當太極拳南北派溶於一爐,形成李派太極絕技。李派太極當今在國內外均有傳人。①李派太極老三推源流情況:李派太極拳祖李瑞東所創。特點與理論:短小精鍊,易學易練,剛柔相濟,快慢相間。既有柔化剛發之手法,又有跑 大趟子的身形步法。特技與練功法:於養生技擊有很大益處。代表人物:陳慶國見1999年《武當》第2期。②李派太極四門拳源流情況:由李瑞東先生創編。特點與理論:又名「炮捶」。以太極拳功理功法為基礎,吸收了形意、八卦、通背之精華。代表人物:陳慶國。③李派太極拳源流情況:包括五行捶與十三丹兩套功法。特點與理論:「五行捶」以天人整體觀為基礎,循自然法則陰陽消長之理、八卦錯綜變化之義。,與五行之生克相推衍而成。「太極十三丹突出心法主導,強調神統意領,導氣循經,強固內在,更以聚精、固氣、凝神之生命能量或內丹因素為根本。代表人物:張紹堂、杜子宇。見2000年《武當》第4期。④太極「十三硬架」源流情況:由楊班候傳李瑞東的長子李伯英、三子李季英及李瑞東弟子項潤田、承安和尚。特點與理論:以定勢八法為依據、為基礎,圓滿中撐,剛柔相濟,快慢相間,並化發勁並重,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陰陽互為其根,易學易懂,短小精悍,既可單操單練,可也連成套路一氣呵成。特技與練功法:此系李派太極拳的基礎套路,看似極重技擊,實則養生與技擊並重。代表人物:陳慶國見2001年《武當》第1期。⑤李式太極五星錘精鍊套路李式太極拳「五星錘」原式分為春夏秋冬四趟。為了使愛好者便於學習,儘快掌握,特編寫了「精鍊套路」共二十二式,並且增加了技擊手法和圖解,以及腧穴圖譜,以便查找穴位。特點:此套動作舒展大方,造型美觀,步法輕靈活潑,圓活洒脫,既有纏絲勁,又有爆發力,剛柔相濟,可達到祛病、健身、技擊之目的。代表人物:馬金龍9、武當猶龍派太極拳武當猶龍派太極拳為清末武當道人培元塵所懷之技,是武當原始太極拳之一,後培將此技傳李瑞東同學司星三,司傳其外甥張振之,張傳張鴻奎,王逸樵等人。至今在天津有流傳,風格獨特。①猶龍太極源流情況:由武當山紫霄宮道師裴遠臣傳出。特點與理論:與陳、楊、吳、武、孫、趙堡太極拳有區別,其自身功法拳理獨到,但以符合於普遍的太極拳理。特技與練功法:有祛病延年的健身作用,更有重大的技擊作用。代表人物:陳慶國張冠傑10、江南派太極拳源流情況:由明朝張松溪傳於江南,後經甘鳳池整理傳與後世。特點與理論:拳法剛柔相濟,快慢相間,步法是走奇踏中,平飛而去,一步七尺,兩步一丈四。各勢氣勢無不驚心動魄。被稱為「野蠻太極」。代表人物:陳慶國。見1998年《武當》第9期。11、崑崙太極拳源流情況:傳說是由武當張三丰所創,由後世新疆的一位叫堤克魯*呼圖克圖的紅教大活佛傳給衛智立禪師,再傳江正南、鍾建華。特點與理論:是一種動靜相間,剛柔相濟的拳種,也是既練功又練拳的內家拳術。以八段錦、易筋經等內功鍛煉為基礎,以脫胎於它們,而成為一種獨的內家拳術。既可以單獨練習,又可與八段錦、易筋經、等同練,起到相互助益的功效。特技與練功法:對人的大腦中樞神經、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都有極好的調節作用。對治療高血壓、運動性損傷,以及配合藥物治癌等,都有較好的效果。代表人物:段智明雷勇鄒帆。見2000年《武當》第2期。12、張祖意合太極拳源流:此太極拳又稱太合太極拳。「太合」、「合義」乃為兩地地名,當年張三丰祖師曾在這兩地修行過,故而以地名取拳名。後人根據此拳內含真意的特徵,稱為「意合太極拳」,又因此拳始傳自張三丰祖師,也稱「張祖太極拳」。現在河北一帶承傳。代表人物:張興洲。特點與理論:此套太極拳以意為主,內外兼修。它有三部練法,分脫胎、易筋、洗髓;五種功法,有坐、卧、站、行、動。坐調丹田之息,卧則守臍下之珠,站則築基養氣,行則借足於坦途,動則練養結合。它有內外五形十大練法:精、神、意、氣、力、筋、骨、皮、毛、肌。練法共分三部:一、脫胎法;二、換骨易筋法;三、洗髓。13、顧式太極拳源流:該門太極拳今有幾種稱呼,有稱「顧式太極拳」,有稱「盧式太極拳」。稱「顧式」者是認為,該派太極拳最早是由清朝早期一位名叫顧殿一的雲遊道長所傳,故應稱「顧式太極拳」。而稱」盧式「者,主要為河北廣平盧董村的盧氏後人,這樣的稱謂因為自顧殿一下傳到第五代為盧董村之盧鳴金。盧鳴金不斷出類拔萃,技藝超群,而且所傳弟子甚多,影響波及數省,及今所稱「顧式」者亦多源自盧式所傳,而在盧董村至今薪傳不斷,盧氏後人自然要以「盧式」為稱。見2005年《武當》第3期。①顧式太極拳推手特點:四正手,不是兩人正面相對,將掤捋擠按的劃圈範圍涵蓋整個上身,而是兩人側面相對,將捋擠按劃圈集中於一側。大捋:到位的大捋練習,起落彈躍幅度非常大,要求仆步時虛腿的小腿肚貼地,並疾速蹬地彈起,動作勇猛快捷,手眼身法步合為一體,不是推而是打。躥蹦跳躍,接手有聲,噼噼啪啪如同散手,但又不失周身彈簧力,不丟不項粘黏連隨跟之勁理。代表人物:劉登信14、中國循經太極拳二十四式為使太極拳這一武當派五百年前奉獻於社會的鍛煉內容,在今天的社會中為增進人民的健康起到更大的作用,也更好地實現當年三豐祖師的願望,從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角度對原24式簡化太極拳進行剖析、升華,使之近於完善,並與國家全民健身的時代精神相合。特點:循經太極拳是活步太極拳,因地制宜,因人而異,以人為本,不被死的套路所限制。見2002年《武當》第3期。
回復 引用 舉報頂端
武當易水

級別: *

顯示用戶信息

1 發表於: 2007-10-21 只看該作者┊ 小 中 大 《武當》內家功法挖整---2(二)形意1、金剛八字經源流情況:來源於形意拳。特點與理論:根據形意拳防身實作中的劈、裹、斬、挑、頂、崩、雲、架,八字功法階編,整個拳法表現於進退快速,穩健有根;身、手法敏捷,剛猛有力。代表人物:吳大海、宋旭山。2、秘傳心意六合拳源流情況:明末清初山西西姬隆風傳洛陽北窖馬學禮,馬傳南陽張志誠,張傳鄧州張海洲,由張海洲傳數代至陳同林。特點與理論:技擊性極強,招式兇猛、刁鑽,出手傷人。理論以拳譜《守洞塵技》為代表,源於道家《七部塵技》。特技與練功法:雞腿、熊膀、龍身、虎抱頭、鷹捉、雷聲六式。代表人物:陳合龍、陳同林、馬磊石。主要流傳河南省及周邊地區。見1996年《武當》第8期。3、心意六合拳——三拳源流情況:由河南南陽張志誠所傳。特點與理論:分「原地不動練法」「上步練習」「對搏找勁」不囿於一招一式的變化,惟以找勁為宗旨,動作不多,分開練之為單把,合而練之為套路。特技與功法:剛為拳,柔為功,柔練之以調氣舒筋為主,常習能達到祛病延年、健身益氣的功作,長期練習可練出心意六合門中的決勁。代表人物:陳同林、馬磊石。4、六合捶源流情況:屬形意拳,首創不詳,由作者跟隨其師陳盛甫習得。特點與理論:套路短小精悍,動作簡潔,結構合理,技擊性強,注重功力。以六合勁(龍身、熊膀、雞腿、鷹爪、虎抱頭、雷聲)和八字功(斬、截、裹、挎、挑、頂、雲、領)為主要內容,旨在磨鍊六合功,形成八字功,為對練和散打創造身體和技術條件。代表人物:史明。見1999年《武當》第5期。5、形意十二形連環拳 源流不詳。見2002年《武當》第6期。6、孫氏形意「崩拳」技法孫氏形意拳傳自一代宗師孫祿堂先生,其拳具有勢小、 勁巧、理精、法嚴等特點。重內功修鍊,講技擊實戰。每拳一勢均要曉拳理,明拳法,通醫理,知用法。「崩拳」為形意拳之一技,動作簡單,實用性強,功法嚴密深奧。練功法:在練習「崩拳」過程中,要求將腳的蹬、趟,腰胯的抖、絕,兩肘兩拳的搓摩,要有機地協調起來,步到、拳到、氣到、力到、意到,方為完整的「崩拳」。7、孫氏形意安身炮「安身炮」是形意拳中的高級對練套路,動作複雜,手法多變,打法靈活。經常操練,能全面提高手眼身步等的協調性和靈活性,技擊意識增強。8、心意六合拳秘傳十二大勢特點與理論:心意拳十二勢為心意六合門重要的十二把勁力的盤法。必須在六藝的基礎上方可盤習,每一大勢內必含六藝內涵。見2004年《武當》第1期。9、形意拳築基功——三體式形意拳築基三體式又叫「三才式」,即天地人三才;也是樁功和形意拳所有變化的開始,所謂「萬變不離三體式」就是這個道理。見2004年《武當》第8期。10、形意拳散招實戰技法其動作簡捷明快,實用性強,富有現代搏擊內涵。見2004年《武當》第8期。11、鄧州心意六合拳秘傳蝴蝶手 源流不詳。 見2004年《武當》第11期。12、形意桿特點與理論:形意桿,是道家武當派傳統技藝。歷代以來,在武當道門秘傳,從未公諸於世。此桿法天則地,取法陰陽兩極樞軸之理,桿法樸實剛勁,用法奇特,不以花招取悅於人,桿桿皆非虛設,都有其實用技擊價值。練功法:習此桿須選有彈性上好的白蠟桿、藤桿為佳,桿長不過肩,粗如拇指,須以形意母拳劈、崩、鑽、炮、橫為基本功,要求力由脊發,使松沉之內勁貫於桿部梢節,體現一種沉穩剛健之美。見2005年《武當》第5期。13、形意杖技法理論:形意杖是朱天冊先生根據形意五行拳的基本拳架、勁路,並結合杖的特點,按照攻防、進退、剛柔、陰陽等變化規律編排而成,基本杖法由劈杖、崩杖、鑽杖、橫杖五杖組成。杖法內容結構嚴密,手、腳、身、杖高度協調配合,杖杖不離敵要害部位,且防打結合,顧打不分,一勢接一勢,一環套一環。特點:形意杖法不僅具有技擊特點,而且更有利於提高形意拳的整體功力和技巧。代表人物:朱天冊14、洛陽心意六合拳馬形把——野馬盤草練功法:「野馬盤草」是洛陽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中的馬形拳把,主要練習耐力與爆發力,是「拳功一體」的拳法。特點:由於「野馬盤草」拳把發力剛猛、爆烈,負荷極大,所以規定未滿十八周歲者,不宜練此功由於骨骼、臟腑機能脆弱,難以承受發力時產生的震蕩,很容易受傷,而且必須要循序漸進。代表人物:王忠海15、形意門六捶套打源流:「六捶套打」源自形意宗師宋世榮先生,包括了十字捶、迎面捶、頂心捶、貫耳捶、側擊捶、砸式捶六種捶法而得名,起初並無套路,只是六個散式,後人為了便於記憶,根據其攻防特性創編了六捶套打。特點:「六捶套打」是形意門優秀的傳統對練套路之一。由於該套路短小精悍、結構巧妙,布局合理,技擊性強,故歷來只在形意門少數弟子中秘密演練,甚少外傳。見2005年《武當》第12期。16、心意六合拳連環盤樹法連環盤樹法是用頭、肩、肘、手、胯、膝、足七個部位,針對樹桿進行自由組合擊打,養成連續不停攻擊對手的能力。理論:當心意六合拳習練者把外形動作練習熟練後,便要進行針對實物的發力擊打訓練,以強擊打的滲透性及拳腳等部位的承受力。代表人物:王忠海17、心意六合拳——十形合真此套路薈萃姬龍峰原傳心意六合拳秘傳七星內勁功定步發力和活步套路(民間庶乎失傳抑或演繹異化),以及河南、安徽等地流傳的「十形連環」、「十形合一」、「十形七拳」之精華。代表人物:朱伯倫18、形意拳五行合炮三絕手理論:「形意拳三絕響,任何英雄見了倒。」三絕響,就是三招連環,一招打人,二招滅威風,三招打垮對方。特點:形意拳講求步似龍捲風,拳頭如雷箭。見2006年《武當》第6期。19、心意六合拳的發力模式練功法:心意六合拳的大形動作也稱為發力模式,類型有很多,但基本的卻只有幾種:一、恨天無把式。二、恨地無環式。三、硬扯纖繩式。四、拉弓放箭式。五、抖鞭式。六、六面彈抖式。所有大形動作均由這幾種發力模式轉化而來。形意拳五行合炮三絕手理論:「形意拳三絕響,任何英雄見了倒。」三絕響,就是三招連環,一招打人,二招滅威風,三招打垮對方。特點:形意拳講求步似龍捲風,拳頭如雷箭。見2006年《武當》第6期。20、十大真形連環劍特點:「十大真形連環劍」來自於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演繹衍化。除具備心意六合拳的「六形(式)合一」(雞腿、龍身、熊膀、鷹捉、虎抱、雷聲),勇猛剽悍等共性,同時亦具備著「短兵之帥」——劍之劈撩點刺、挑掛雲帶、旋擰洗格等異征。此套路與練十大形一樣,從簡從易,不逐花架招式,左右相間,直線行走。21、心意六合拳——上四把捶理論:上四把捶,只是「頭肩肘手」上四把打法,沒有編入下三把(胯膝腳)意(氣)。《姬氏墨本拳經》曰:「四把捶明練上四把,暗寓下三拳。」代表人物:朱伯倫22、六合神形掌源流情況:由趙子和傳承,後傳於世。特點與理論:此拳又稱「錐子手」,即「拳上出尖,掌上拐彎。」掌法運用巧妙,攻防凌厲,講究巧施快用,輾轉迴環,變化多端。特技與練功法:最適合身單力薄的人或女人習練,可險中求勝。代表人物:李壽山。見2000年《武當》第4期。
回復 引用 舉報頂端
武當易水

級別: *

顯示用戶信息

2 發表於: 2007-10-21 只看該作者┊ 小 中 大 《武當》內家功法挖整---3(三)八卦1、高派八卦掌三十六連環腿法特技與練功法:八卦掌中內藏七十二條陰腿、暗腿。代表人物:雷茂發、雷印東。主要流傳哈爾濱。見1996年《武當》第6期。2、武當龍形八卦劍源流情況:八卦掌第五代傳人孫福德先生傳授。特點與理論:以道家易理思想為基礎,以道家練功宗旨「道法自然」為指導,融氣功、技擊為一身。全套劍法有八趟,可每趟獨練,又可全套連接,一氣呵成。身法劍法的變化,都在圈中方圓之地,它取意為古代傳說龍的束骨之功,升降立形。宛如游龍戲水,起上盤下,縱橫交錯。演練起來輕靈飄灑,吞吐自如。即有一般劍術的基本技法,又有沾、閃、提、抱、劃、撩、劈、抹、點、扎等特點。特技與練功法:即可培養元氣,又可健身自衛,是一個優秀的內家傳統劍術套路。代表人物:金文俠見1997年《武當》第1期。3、八卦混元養生功特點與理論:以老莊、周易、河圖、洛書、武、醫、道之哲理,與陰陽動靜意念之玄奧而相結合,達到回天再造,返老還童之目的。用自身精氣神三寶與基礎鍛煉,內運真氣而外練筋骨,呼吸調息,元精元氣元神而內聚混元一氣,暢通周天任督,易精養氣,凝神調性,形神合一。特技與功法:功成達到容光煥發,步行自顧不矯健,內臟旺盛,從而成為不生病或少生病的快樂消遙的超人。代表人物:呂紫劍見1998年《武當》第12期。4、武當八卦陰陽手源流情況:由北京白雲觀道長,八卦掌第四代傳人屈克章傳統。特點與理論:將行功、健體、防身自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掙裹擰翻,頂墜纏鑽,八種勁法,貫穿於整個套路之中。「拳之大要,重在陰陽」之基本理論,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使拳套吳吐自如,剛柔相濟,攻防互易,柔化剛發的風格更加突出。特技與練功法:健身:使五臟六腑在腰的左右滾動下,有自我按摩的作用,增強各臟器的功能,達到壯內而滋外的效果。技擊:應用避實就虛的靈活步法與戰術,巧打連環,使敵防不勝防。5、武當絕命劍源流情況:原傳自武當派太乙鐵板人郭濟元,後由屈克章傳授。特點與理論:以道家理論精髓為基礎,以是道門功法為宗旨,融內家拳的技法與劍法融為一體。特技與練功法:講求以靜制動後發先至的戰術,步法穩健,游刃自如,虛靈避拙運巧,身法輕靈嬌捷,進退閃展,起伏轉折,勁力活順,力達劍梢,剛柔相濟,更體現出精神和威勢。代表人物:郭樹璞見2000年《武當》第1期。6、飛行八卦磨身掌特點與理論:除具有八卦掌的特點如身法、步法、三害、九要等外,還有「按休門站無極式起式練功」、「由無極式變『飛行式'、「每形與套路不是固定八式」及「第八形『飛行』無處不磨身,無處不脫身化影」等特點。代表人物:雷茂生見2000年《武當》第6期。7、武當八卦連環鉞特點與理論:系八卦掌門派的獨門兵器,又名鹿角刀、日月乾坤劍。在演戰和演練中以八卦掌的基本原理為指導,以八卦轉掌功為基礎,講究勾掛擒拿,拉割挑扎,耠剁劈削,抹撩打化及帶托撥蓋等技法,招法毒辣,防守嚴密。代表人物:黃鑫8、八卦養生功源流情況:由郭鑄山所創。特點與理論:動靜結合,內外兼修,是以培養真氣,身心內壯為主,故有祛病強身之效。代表人物:郭鑄山、竇洪基9、八卦散手十八招八卦散手十八招,是運城市武協主席任錫平在傳統的「八卦散手七十二招」中摘選出來的精華。練功法:左手摟捋時要恰到好處,進步要快;右手劈、扇、砍,均要快速有力,直奔掌根。整個動作須上下連貫,協調一致,手腳配合巧妙,方能一氣呵成。臨陣對敵,招式運用有乎一心,觸景生情,方能運用自如。10、八卦吸魂掌源流:八卦吸魂掌屬劈空掌法,系武當派氣功絕技。特點與理論:此功法以內氣為基礎,功成可開碑碎石。本功法最高境界是發氣傷人。故欲發氣擊人,內氣必充方行。如內氣不足而發,會導致氣竭精枯,落成終生憾事。故必須加強第二步功法以增強內氣為目的的練式。見2001年《武當》第12期。11、柔身八卦掌八卦掌由晚清董海川先生所創。董公對弟子因材施教,所以各派練法不盡相同。因八卦掌是以活步走轉為主,所以有柔身八卦掌、游身八卦連環掌之稱。練功法:神聚意靜、提頂收肛、抿嘴鼻呼、舌頂牙扣、沉肩墜肘、含胸拔背、四指屈分、虎口圓撐、扭腰坐胯、合膝掩襠、擺扣蹚泥、穩如坐轎、豎掌塌腕、掌如握球。三忌:閉氣、拙力、挺胸提腹。12、楊氏八卦掌明末清初,中國山東吳定府海豐縣楊家莊,有一位武師楊吉興,自幼得各派武林高手傳藝,內外家武功均有所習,尤以內家陰陽八卦掌和外家鐵砂掌最精。經過多年苦心研習,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點,這便是楊氏武藝原始之雛形。後來,經守世代傳習修正,形成楊氏武藝體系,並記錄於《詔世拳術訓譜》手抄本中,可惜毀於「文革」。見2002《武當》年第7期。代表人物:楊義13、宮廷八卦拳內功聚靈樁源流不詳。見2002年《武當》第12期。14、八卦龍鳳換手劍源流不詳。見2003年《武當》第3期。15、高式後天八卦掌技擊術源流:高式八卦掌,是高義盛宗承了先師程廷華北傳八卦掌的基本演練方法和基本掌式,又結合了山東宋異人所傳授的八卦散手掌,綜合成了具有先天掌,又有後天掌散手64式,區別於其它八卦掌的演練方式。特點與理論:高式八卦掌強調了八卦掌先天與後天分而合練的演練方式。先天掌是以走圓轉圈為運動方式,是培養元氣,修鍊意志的基本方法。後天掌是由64個手法演練64個不同勁道的訓練方式,是為防衛自衛,實戰技擊打下良好基礎的運動方式。它古樸簡捷,沒有多餘的動作。高氏後天八卦掌自始至終貫穿著一條主線。頂墜曲圓掙裹擰翻趟連,十字法則。而且在操練時,動作左右互換,直趟斜進。這樣的運動方式,既鍛煉了靈活的步法,又對腦神經的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見2004年《武當》第3期。16、八卦內修秘技——盤龍功特點:盤龍功屬八卦門內修秘煉宗法之一,它不但具有極強的防病、治病、延年益壽之特殊功效,更是八卦門修鍊內丹通經活絡的無上心法妙訣。見2005年《武當》第3期。17、八卦六十四連環掌特點與理論:八卦掌主要通過八大掌式圍圓走圈的鍛煉,以達身捷步靈、培元固本、以轉為變、以走為用之效。而八卦六十四式更強化八卦掌之所用,訓練和提高人體各部分的攻防能力,從而使八卦掌的技擊效能得以充分的發揮和完善,是八卦套路中的精華和靈魂。後天八卦六十四式動作簡練,剛柔相濟,縱橫矯變,直趟來回。每招每式都寓含巧妙的攻防技巧和制勝能力。以八大掌中之一卦生八式,生成八八六十四式。其中主要是掌法的訓練,也包含八肘八腿以及擒打仆摔等招法的練習。該功法可一掌一式的左右交替,陰陽正反地直趟來回操練,也可以將其一卦之八式組合為一趟連貫練習。演練時環環相接,式式相生。行雲流水,勢如電閃奔雷,其趣無窮,其效無盡。代表人物:李同喜18、八卦轉環掌特點:1、瓦攏掌。拇指外展,四指併攏,虎口圓撐,掌心含空,掌背似瓦壠。瓦壠掌分立掌和順掌。立掌,掌心向前,掌根頂出。順掌,掌心朝側面與手臂相平。2、練功時走圈,以練功人的身高為圈的直徑,每圈走八步。宋派八卦掌為「坎」卦,因此起式收式都在正北面,即背北面南,對稱換式。3、宋派八卦掌講「空三型兼備」,即「猴形」,「雞嗉」,「虎坐」。見2005年《武當》第8期。代表人物:宋承敏19、武當春秋大刀源流:是八卦紫霄派所傳承的長兵器械套路之一,由河北平山已故八卦拳名師韓載根先生所傳。特點:整個套路共計二十四式,動作簡練,刀法多變,在強身健體及變化氣質,培養大無畏的精神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演練時,快練慢練均可,快練增力,慢練養氣。習練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演練方式。代表人物:王小龍20、八卦掌腿法——燕雀腿源流不詳。特點:出腿使連環不能單腿踢三次,最多二次,外要加一拳,用以以實補虛。出腿位置要低。21、八卦飛雲扇理論:八卦飛雲扇主要以八卦掌傳統武術技法為基礎,以「以走為用」,「以掌為法」為要領,是以扇法練習替代掌法練習的新型武術套路。特點:演習中以八卦掌的擺扣步法為主,以勢催腿,以腰催扇,使步法、掌法、身法得到靈活協調的鍛煉。代表人物:李同喜22、武當八卦劍該劍法為清末一代武術大師董海川根據八卦掌衍化而創,至今傳江蘇狄兆龍先生為第5代。該劍訣曰:身如游龍,劍似銀蛇,精神貫注,氣勢充沛……意動形隨,人劍合一。23、武當拂塵與武當絕命劍對練武當拂塵與武當絕命劍的技擊對練,是道家內傳技擊上乘套路。它與武當內家拳獨特的功理功法,一枝獨秀,至今仍是道門眾弟子以及武林界所渴望得到的上乘技擊之術。武當拂塵與武當絕命劍對練時,充分體現了唯有道家才擁有拂塵這一獨特防身寶器。它在單練套路嫻熟的基礎上,把整組動作以劈撩掃撣格撥點舞等八種技擊法攻擊對方。拂塵與劍對練,強調兩者配合默契,技擊意識強,快慢急緩相生,動作瀟洒,別有洞天。見2003年《武當》第3期。24、武當絕命劍十字法訣武當絕命劍在武當武術中一枝獨秀,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特點與理論:它有剛柔進退之妙,有虛實攻防之法,有迅雷以及掩耳之速度,有十字法訣之巧的無窮變化,有靜如處女,動如脫兔之威勢。特技與練功法:十字法訣包含了手眼身法步的防攻準則。對於武當劍的習練者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25、武當太極八卦連環刀以八卦之中的扣擺步法為其宗旨,以走圈為本法,同時貫穿了傳統的纏頭裹腦之刀法,並將其各種腿法,刀法融為一體。其特點是:身法緊湊,動作簡捷,迅猛奔放,剛柔相濟,古樸大方。套路主要以劈、扎、斬、撩、崩、挑、砍、抹等技法為主,演練時要求剛柔相濟,神傳意發,身活步靈,技擊上要求勢虛而實備,虛守而突發,逢擊而避乘並轉而攻之。見2004年《武當》第11期。26、九宮八卦拳核心功夫——練勢行拳理論:練勢行拳是九宮八卦拳的核心功夫,本源之所在。此功其實就是走圈轉掌的功夫,也叫「盤技」。特點:與別派八卦掌不同的是,本門的轉掌功只有「青龍探爪」和「盤龍盤飛」兩勢,並且招勢極少,顯得較為質樸簡潔,但內蘊豐富,變化萬千,涵蓋本門拳技之精華。另外,九宮八卦拳在起勢收勢與變掌換勢時,都從中宮開時,在實踐技擊時也不離中宮之變化,充分體現了「土生萬物」拳理通於易理的道家拳術特色。代表人物:楊樹藩車星辰27、道家九宮八卦拳源流:九宮八卦拳,是隱跡民間的一門道家古傳拳功,與世傳各派八卦拳截然不同,堪稱我國傳統武術百花園中的一朵艷麗奇葩。特點:九宮八卦拳的拳系內容主要由八部分組成,其訓練體系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十分科學嚴謹。見2004年《武當》第10期。28、九宮八卦拳經典功夫九宮八卦拳是一門深隱民間的古傳道家拳功,由於其特殊的傳承方式與「守雌處守,居下取後,不敢為天下先」的傳統道家思想影響與約束,使此門功夫只在很小範圍內秘密流傳著,始終保持著其古樸簡約,崇尚實用的傳統性與原傳性。九宮八卦拳械套路很少,而且式少趟短,極為精鍊。見2004年《武當》第11期。29、九宮八卦拳基本功法——八卦形神功八卦形神功,是九宮八卦拳樁功系列(靜樁、動樁、行樁)的靜樁功。原傳名為「紮根功」,由紮根、挖山、擠樁、落地、收丹五式組成,後發展為八式。它以意念傳神,穴位「呼吸」為法。主要修鍊內功和求取意中之力。特點:這八式樁功動作簡單明了,易學易練,具有得氣快而顯,又安全實效的特點。見2005年《武當》第2期。30、武當八仙劍為沙國政1920年從山東福山王顯巨老師學得。此劍構思取材於八仙(呂洞賓、鐵拐李、張果老、何仙姑、漢鍾離、韓湘子、藍采和、曹國舅)的動作姿態,結合武術特點,寓劍法於其形,藏其意於身法。以武當內功為基,以「八仙」姿態為形,以劍之「擊、刺、削、點、綳、抹、雲、挑……」為法。全套6段80個行功動作。代表人物與繼承人為當代沙國政。現主要傳承於雲南一帶。(四)大成拳1、大成拳大成拳是由中國著名武術家王薌齋先生於20世紀四十年代在北京創立的。特點與理論:太成拳鍛煉包括了形、神、意、氣、力等方面的系統訓練。它不拘泥於一招一式的演習和套路的串聯,而注重自身良能(先天)的發掘和運動能力(後天)的培養。見2003年《武當》第12期。代表人物:王志朗2、大成拳克制泰拳前脛猛踢法泰拳前脛猛踢主要有鏟踢和掃踢兩種,攻擊對手大腿或小腿的前後左右四面,攻擊大腿或小腿均可以稱作泰拳的前脛猛踢。代表人物:王選傑3、大成拳崩拳實戰應用崩拳是大成拳散手中重要技法,其發力如「開弓放箭」般迅猛,出擊速度極快,具有打外透內的穿透力。特點:崩拳的發力特點是出拳不蓄勢,直接攻擊。這樣可以縮短攻防時間,減少準備動作。用於突襲,可令對方難以防禦,易擊中目標。代表人物:王忠海4、大成拳技擊樁功之精要理論:技擊樁的重要樁法是矛盾樁。其樁式為下肢丁八步,身體重心前三後七,前臂屈肘約120~135度。後臂屈肘約95度,下肢的髖屈與膝度大約為150~170度。此狀態符合等張收縮的原則,符合大成拳肩撐肘橫,或外撐內抱的原理。見2006年《武當》第7期。
回復 引用 舉報頂端
武當易水

級別: *

顯示用戶信息

3 發表於: 2007-10-21 只看該作者┊ 小 中 大

《武當》內家功法挖整---4(五)武當太乙鐵松派 鐵松派源於明清之際,反清復明失敗後,門祖鐵松子提出跳出三界,不問塵事,專心教事,守吾真元的主張,遠離南方,隱居到人煙稀少的長白山麓,潛心練功,在原武當功法的基礎上引入寒山功等功法,開創了武當分支鐵松派。該派主要功法有真元修真決動功如玉環樁、鍊形功、九龍環,橫運太極手、臂雷震掌、寒山內功七式等。靜功如太合養生法、太素鍊形法等。當代傳承人為該派第13代掌門李兆生,傳授區域甚廣。 1、武當玄都玉女功 該功是武當太乙門坤道的內功秘法,是門內修練「武當真宗丹脈」的一套功法。其來源於道家關於「玄都」的傳說:道家認為,人通過修鍊,可以達到成」仙」的目的。道家把仙界分為三十三重天,三十三天之外為「三清天」乃「三清教主」所居,合為三十六天,三十六天之上為「玄都」,也稱「玉京」,乃混元老祖居之。相傳玄都之中有十萬金童、玉女,同執禮儀及巡察三界善惡之職,其中一位玉女,看到三界眾生反覆無常,果根循環,永無超脫之日,遂發大願心,廣渡群迷同達彼岸,於是離開玄都下凡積功累行,最後功成重返玄都。其修持即由玉女拜別玄都起,形象地再現了這一傳說的過程。功法富於道教色彩。由於門規限制,加之對練功者有特殊要求,故僅少數人能進行身體力行的探索,師輩們在傳承的過程中,也僅留下了24個原樁的簡介草圖、訣譜。由武當太乙鐵松派第14代傳人劉鐵成傳授,梁志明整理獻出。2、武勢玉環樁由張三丰翻少林拳藝而創。特點與理論:以朋捋擠按四正手為混元四手,以采列肘*為混元勢,進退顧盼定五行地位,構十三勢為基礎。特技與練功法:相傳過去專為護道之武密,非護法僧人不傳,故實戰威力巨大。代表人物:李兆生。見2001年《武當》第4期。3、武當玉環樁由張三丰創。特點與理論:系在自我動態中調節本身的血脈元氣。特技與練功法:適於武技、內功、醫療等專業人才增進功力的專修,可增進武技功效。代表人物:李兆生。見2001年《武當》第5期。4、玉環樁理論:玉環樁動作是由八個動作組成,即二儀呈象、隱現虛靈、金頂沉鋒、予注中元、水撞金輪、麗龍含珠、玉虛呈華、金風返真。見2002年《武當》第8期。5、武當真宗丹脈密傳修真原圖精習功法《修真圖》遠溯老子、呂純陽、陳摶、張三丰祖師,又稱之為《丹成九轉圖》,以養性煉生為基礎,圖文並茂。近幾百年來,在學術界有深刻影響,為儒釋道三教的修持典範。《修真圖》是傳統修真的總綱,圖中記錄了從百日築基開始,到修真的理想境地。見2002年《武當》第10期。6、武當太乙散手武當太乙散手為武當太乙鐵松派武技功夫。在手法上講究封閉擒拿,在腿法上講究踢彈掃掛,於實戰中盡顯威力。見2004年《武當》第9期。7、武當太乙八門掌法特點:太乙八門掌法屬於太乙門戶掌,而太乙門戶掌是武當太乙武技之母式與先鋒,故譜文曰:「武當派,甚威嚴,門戶乃為至上先。有法參禪無無數,妙途能化無上緣。」 見2005年《武當》第3期。8、小鍊形第二洞天見2002年《武當》第7期。代表人物:李兆生(六)武當太乙神劍門 該門為武當四門之一。以張三丰「武當拳宗歌」、「字拳十二必要」、「字拳秘訣」、「王羲之記白雲上人書訣」為理法,寓藝於練字當中,以練字悟拳理,字成拳成。該門拳重在知識層傳播,拳理字訣備悉,深悟加實踐,奧妙自明,歷代無須明確師弟關係。當代傳承人為北京關亨九先生。1、武當天風劍 武當天風劍為武當太乙神劍門劍術,有十三式。據載「此劍專憑手上功夫和內勁,劍以護身,訣能傷人,以點刺為主;工於屈曲之道,伸縮申拔,每無定形……乃武當內家一絕」。此門劍術現僅存北京關亨九先生家藏譜訣中。關亨九本為此門劍法第17代傳人,但據其本人說:「僅六代先祖精於此技,現此技已絕」。此劍法尚待挖整面世。
回復 引用 舉報頂端
武當易水

級別: *

顯示用戶信息

4 發表於: 2007-10-21 只看該作者┊ 小 中 大 《武當》內家功法挖整---5(七)武當紫霄玄真神劍門1、無極門由陳摶所創,記載於《守洞塵技》中。特點與理論:以「一氣渾圓」的「無極生化」理論來指導內外功夫修鍊,內修以逆煉為圭旨,外煉以順修為心法,要求用意不用力,以內動帶外動,手分陰陽,足踏八卦,外呈四象,內懷五行,配三才含七星,剛柔四象,內懷五行,配三才含七星,剛柔相濟,虛實互變,行如流水連綿,動似靈貓捕鼠,立如臨崖危松,靜似山嶽駐峰。特技與練功法:武道醫三業並重,武有「武技保身術」(無極通靈十二樁、天罡陰陽功、金剛大刀功等);道有「養生導引術」(龍虎修真功、通脈養生導引功、活血行氣導引功、內功五禽戲等),「內丹修真功」(先天無極渾圓內丹周天功、玄真內丹功、九轉金丹功等);醫有「葯丹濟世術」(生精增元回本丹、行氣活血通脈之通靈丹等)。代表人物:李慎強。見1997年《武當》第10期。2、武當紫霄派玄真神劍門陰陽五行追魂手由武當紫霄派玄真神劍門開派祖師元貞道長所創。特點與論:講究內外雙修,以內修為本,以外煉為用。特技與練功法:功成後,兩掌摧運寒勢陰陽煞氣,可隔空禦敵,內傷經絡腑臟,使氣血逆行,寒勢交迫,武功盡失。也可通關開竅,暢經活絡,醫治許多奇難絕症。代表人物:李慎強。見1998年《武當》第3期。3、分筋錯骨纏龍手源流情況:又稱「沾衣裳十八跌」由武當紫霄派玄真神劍門開派祖師元貞道長所創。特點與理論:有內外雙修,六合歸一、抓拿化打、纏困鎖閉等特點,沒有套路,只有內功訓練,內勁訓練、操手訓練、纏手訓練等練功方法。特技與練功法:有三盤困鎖、九切纏拿、搭手即跌、分筋錯骨的搏殺功效。專門控制敵之十八大關節,自身十八大關節可處處拿人。代表人物:李慎強見1998年《武當》第4期。4、九轉金丹功譜圖由華山希夷陳圖南制,壺天隱叟無極子授,紫玄七世靈丹子傳,玄劍法脈李文仲再傳並口述。代表人物:李慎強見1998年《武當》第5期。5、武當天罡陰陽掌來源於武當紫霄玄真無極神劍門,原稱「玄真陰陽掌」。特點與理論:為意為體,以勁為用,心、意、形、神、勁、氣六合歸一,以意摧氣,以氣摧力,疾如閃電,快似流星,行勁雄猛凌厲,如狂飆巨浪,有摧枯拉朽之威。招勢剛柔綿連,隨機應變,虛實莫測,身法閃展騰挪,進退顧盼,吞吐折曲,纏旋起伏。特技與練功法:用於修真可有祛病除疾、益智開慧、回春延壽之效,用於武技則激增內勁,強健筋骨,滑利關節,協調身手,令動作迅猛快捷,使技擊實戰更有殺傷力。代表人物:李慎強見1998年《武當》第7期。6、武當紫霄玄真悟元功特點與理論:武當紫霄玄真悟元功是武當紫霄玄真派無極神劍門秘傳千年之鎮門神功,乃道教五秘、玄門九真正脈宗傳的證道修真仙術,它由丹田培元、子午周天、五行陰陽、七星玄璇、黃庭育嬰、劍氣通神、形神歸元、純陽逍遙、玄天心印、心易圓融、跨鶴游玄、超凡入聖等十二部功法組成。代表人物:李慎強7、玄真神劍門五絕手 見2005年《武當》第5期。(八)武當丹派劍術武當丹派劍術為武當山道門歷代鎮山劍法之一,為「洞玄真人張三丰受真武之大法,為護降魔而創此劍法」。後又立九派、分三乘,至明嘉靖年間續傳張松溪,至今傳授共12代。11代大師為孟曉峰,12代為天津馬傑。武當丹派劍法全套單練為132式,可根據情況拆合零整演練。該劍法有劍路短、式子精,無花招舞姿與重勢,以神為先,神足劍成等特點。劍法運用上有「太極腰、八卦步、形意勁、武當神」之要領。戰術原則是乘虛蹈隙、因敵變化、不拘成法,順人之勢,借人之力。該劍法現已整理成書問世。(九)武當松溪派源流、演變:松溪派的本源出自武當一脈。張三丰把武當派拳術傳至陝西王宗、王傳浙江溫州人陳洲同,陳傳本鄉人張松溪,……明時,張松溪在長江黃河一帶接受了八家的拳術(八家是「僧、岳、杜、趙、洪、智、慧、化」)。張在繼承武當派拳術的基礎上,把八家的拳術加以走化,形式了獨樹一幟的武當松溪派拳術。「拳起於易,理成於醫」,是該派的根本拳理。「交替八法」是其基本技擊法則。「西南背北」是該派練功練拳中的原則。「抓筋拿脈、打穴擊要」是其技擊核心。其內容包括葯、技擊、氣、排打、武德五大內容。當代傳承人為上海王維慎、四川譚本倫、游明生等。 1、武當松溪派雁翅拳(二) 代表人物:游明生 主要流傳在四川等地 見1996年《武當》第3期。 2、咫尺拳源流情況:武當松溪派特點與理論:打中有拿,拿有跌,跌打相兼,勢勢緊逼,以靜制動,乘勢借力,剛柔相濟,緩急相兼,套路短小精悍,來回一趟,即可單練,亦可套練,適宜不同年齡的內家拳法愛好者。特技與練功法:實戰性極強代表人物:游明生、趙蓉3、武當蛇形劍(松溪一葦棍)由松溪派拳師、天津鏢師張午亭傳四川南充陳曉東,陳曉東又求學張松溪之數代弟子何鐵庚,始傳松溪派。功法包括武當蛇形劍與松溪一葦棍。特點與理論:蛇形劍具有步走八卦、腰如太極、劍似蛇行等特點。一葦棍講究以靜制動,避實擊虛,後發先至,動作古樸無華,毫無花招,一招一勢重攻防。代表人物:游明生、趙蓉主要流傳在四川南充見2001年《武當》第3期。(十)武當功家南派源流:約在明宣德年間,武當山上隱居著一個姓鄧的異人。他性格古怪,不善言語,卻樂於助人。鄰人受傷相求,他手到回春,不受半文,深得群心。此人即是鄧家功法的最早傳人,延至第九代,得技人為鄧鐘山,始打破森嚴家規,據傳功家史上「南傳名師鄧鐘山、北傳暗教趙義禪」之說,以南傳為主,源出武當山,取名為「武當功家南派」。該派重視功法,其武技按類劃分共有五項:一、拳法;二、軟功;三、硬功;四、輕功;五、特絕技。該派的逐傳弟子是:鄧鐘山傳第一代黃春婭、趙石城、李老六;第十二代傳人鄧繼俠、李義俠、李松如、李鍾奇,當代代表人物與繼承人為南京范克平。1、武當玄真功該功由太和門武陵真人傳授。法功為十六式。獻者桂永建先生在通過多年習練基礎上,進行整理而成。不僅有強身健體之功效,且在練到一定層次後,能抗擊排打,利於搏擊,調發人體潛能,在行功中,要掌握火候,循序漸進,功夫日長。若暴行暴練,損氣傷身。2、渾元陰陽五行手秘功之基礎功流傳自武當太和門特點與理論:簡單易學、收效快。「學會渾元手,藏起兩臂走」。特技與練功法:功成後能夠出手致敵,習練有素者隔空也能傷敵,有「任憑敵家銅筋骨,難敵渾元一指肚」「縱有刀槍不入體,遭此一撲立命斃」。代表人物:范克平主要流傳在南京。見1997年《武當》第3期。3、桶子煉丹功由武當太和門鄧鐘山所傳。特點與理論:包含「金鐘罩」與「鐵布衫」兩大奇門功夫,用氣功修鍊的方式,達到多種功效。特技與練功法:有「硬氣功之王」之稱,且有多種外練內養的有益功效。代表人物:范克平4、武松刀流傳周侗,後傳武松,又經武當太和門祖師鄧坤倫整理後傳。代表人物:范克平5、武當君子劍斗劍二十四母架 源流不詳。見2004年《武當》第6期。6、內家武當派世襲單傳——龍吟鐵布衫源流:明代宣德年間,時有武術圈內號稱「宣德第一高手」的湖北均州武當山真慶宮道長鄧坤倫老先生,獨得此鐵布衫功法,遂將其視作至寶,單傳獨授與後代之孫,直至第十代孫鄧鐘山之手。代表人物:范克平
回復 引用 舉報頂端
武當易水

級別: *

顯示用戶信息

5 發表於: 2007-10-21 只看該作者┊ 小 中 大 《武當》內家功法挖整---7(十三)武當龍門派1、武當龍門派心意門秘技——太乙柔化功心意門屬武當龍門支派。隱居於滇南山區的心意門近代傳人陽中子傳來茲子、來傳 復生子(李冬緯),復生子證得恩師同意後,始將此技公開面世。此功宗法太極陰陽之理,其43式。久練可使人陰陽平穩,氣血暢通,延年益壽,也有助於散打,技擊功夫的長進。2、武當盤龍養生功屬武當龍門派功法,為該派第18代傳人周廷爵傳授。此功共十式。簡單、易學、得氣快,治療慢性病效果好。老幼可學,有病治病,無病強身。3、九宮八卦五行圖此功是先祖師承武當龍門派全真道教真人,參透九宮、八卦、五行之真諦,經過長期不斷的演練和總結,所獨創的三合一的武當龍門功法圖。其功法分三乘九轉, 每乘三轉。三轉一乘為下乘、三轉二乘為中乘、三轉三乘為上乘。由武當龍門仇家廿三代傳人仇保平傳授,鄭毅整理獻出。 據該門拳譜記載,該功法圖又名龍虎展,為全真道教武當龍門派上乘功法。一脈相承延續至今。其門規甚嚴,在仇氏一脈中,只傳長,不傳幼。年過六旬方傳後人。此功法據九宮、八卦、五行之理而演繹,形式的一整套促進性的循環往複。長期習練,武能技擊防身,文可修性養生。4、環宇游龍功該功系武當龍門派心意門拳技之外功類。是九宮猱身穿心的基礎功法。旨在通過腰部的轉動,雙臂的轉換,兩掌的穿擊及步快的變化,以達身靈步活、形意相合之境。為它功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兩大特點:1、勢如轉環,形似游龍;2、取勢簡潔,其法及微。全功由研練須知、練法圖說組成。由雲南復生子整理獻出。5、武當龍門派拂塵由武當龍門派仇氏一脈祖傳。特點與理論:以抽、甩、掃、絞、掛、纏、繞、抖等技法組成。特技與練功法:作為軟兵器應敵制敵。見1997年《武當》第12期。6、武當純陽大功由武當全真教龍門派二十二代宗師劉理航傳授。特技與練功法:此功法是純陽門的護體防身必須修鍊的功法。此功內外雙修,動靜結合,內練五臟六腑,外練筋骨皮,通過長期吸運、閉、噴氣,並配合身體外部、軀幹、四肢的一系列特定鍛煉,達到祛病扶正,治傷除病,外可抗擊承打之功效。代表人物:蔡星生見2000年《武當》第11期。7、武當玄門五形意由武當龍門派純陽門二十二代宗師劉理航先生所傳特點與理論:共有鶴形、猴形、蛇形、龍形、虎形。代表人物:蔡星生8、武當純陽連環劍相傳為道家西派鼻祖呂洞賓在武當山南岩所創。特點與理論:該劍法與純陽拳、功同為一源,共存一理,演練時輕靈舒展,柔活大方,以「風吹落花,帶劈刺殺」八字為要旨。特技與練功法:可作為修心養性,練功強身的秘法不輟習練,並可獲俾益。代表人物:劉理航、蔡星生9、武當龍門派開通經脈法特點與理論:功法柔和,老少皆宜。特技與理論:可使功力猛進。代表人物:許叟、許偉將10、武當紫電劍由武當龍門派張守性創編特點與理論:柔中寓剛、綿里裹針的一套集技擊與養生於一體。特技與練功法:含天字劍、地字劍。代表人物:范克平主要流傳在南京。見1997年《武當》第5期。11、武當純陽秘功絕技——黃泥陰手掌黃泥陰手掌在武當純陽門內稱「黃泥掌」或「打黃泥」。屬武當純陽門絕技類秘功,社會上已鮮流傳。特點:該功法與其它傳統功法相比,具有簡便易學、易行、功效快、不傷手等特點。主要代表人物: 武當龍門派第二十二代傳人純陽門武學宗師劉理航。12、武當秘宗——純陽拳訣述真 源流不詳。見2002年《武當》第6期。13、武當純陽拳九轉八步龍心掌特點與理論:三圓六部九字歸一法特技與練功法:風吹荷花,左右搖擺。飛雲流水,穿連不斷。踩步懸足,運氣養性。慢勁快打,環套八法。代表人物:汪兆輝見2002年《武當》第8期。14、武當純陽大功——金鐘罩源流:純陽大功金鐘罩,即道家硬氣功。是武當全真派秘傳的高深內功之一,歷來只在武當全真派內部極少數核心弟子中秘密傳授。見2003年《武當》第6期。15、武當宮陣絕技秘練圖說理論:「武當宮陣絕技秘練圖」是「天象與人法」的有機結合,互相生衍的產物;是道家宮觀擺陣合演走轉之象法。練功法:用於武當內功絕技訓練,其宮陣技法分躥樁(樁行)和合陣(地奔)兩種。躥樁(樁行)是按宮陣點位設立樁柱,習練者配合功架動作變換,暗合於陣法,明行於樁上,久練必得神勇之技;合陣(地奔)是在平地上依宮陣之法,劃點設圈,習練者配合功架自然走轉。見2004年《武當》第10期。16、武當龍門太極拳譜源流:龍門太極拳,又名子午太極拳,教內稱之為傅拳。是一套源出於道家的古老太極拳套路,據傳為明末清初道家龍門派第六代傳人傅山先生所創。17、武當純陽十八養生拳 見2006年《武當》第2期。代表人物:陳宗焱18、武當純陽24式雲拂譜此套拂塵是道家全真教龍門派內傳功夫,要求以行引氣為主,輔以意導。講究順其自然,柔化圓活,行雲流水般或直或圓,穿連不斷,變化無端。整套動作皆是運動於臂,發力於腕,靈敏於指,力自腳下,氣蓄丹田。見2006年《武當》第6期。代表人物:陳宗焱19、武當純陽劍該劍法為武當純陽秘功之一,有82式,十六劍法,「風吹荷花,帶劈刺殺」是其練劍要旨。既是養生之術,又是武技之法。當今傳人為武漢汪兆輝。
回復 引用 舉報頂端
武當易水

級別: *

顯示用戶信息

6 發表於: 2007-10-21 只看該作者┊ 小 中 大 《武當》內家功法挖整---8 (十四)武當乾坤門該門功法主要為第21代傳人王樹樟傳授,內容有內練氣功五節,乾坤八樁(八段錦)、技擊、點解穴、功法套路等。王1989年去世,現有22代傳人楊喬生、楊喬保、郝安國等傳授此法,在雲南頗有影響。1、乾坤閃電手該功屬武當內功絕技,因功成出手無形,發功神威得名。特點:內外兼修,陰陽共為,並以內功為主導,外壯為輔助。由玄一道長傳授,其弟子盛吉琛先生整理獻出。2、吸陰神掌該功系武當派乾坤門至精、至純、至真之混元內功絕學。又名玄陰勾魂掌。其技注內兼外,以意求神,陰陽互換,罡煞並存,且以丹道之基助內力暗發。凡習此技,首須三心,即決心、苦心和恆心。具上素質,潛修3—6月,定有奇效,2—3年可望大成。此功由合肥盛吉琛整理獻出。3、奇門鐵腿來源於武當乾坤五虎門。特點與理論:以腿擊為主,有擊打距離遠,攻防隱蔽性好的特點,是一門將內力練習、硬度練習、力量練習和爆發力練習系素質練習綜合在一起的古老傳統功法。特技與練功法:腿擊靈活多變,快如閃電,令敵防不勝防。代表人物:楊建南見1998年《武當》第6期。4、武當神功二指禪由於歷史原因,該功一直秘傳於民間,口傳心授,從不輕傳。該功通過一定形式的久久鍛煉,把全身的氣與力集中到中指、食指,以達強身禦敵之目的。二指禪又稱剪子功、點穴手等,由練意、練氣、練力等組成,功成後,手指堅硬如鐵,出招無形無痕,誠乃自衛防身,克敵制勝之法寶。由溫州楊建南整理獻出。5、武當乾坤鐵掌功該功是強身健身,內外兼修的功法秘技,易練、易學、易懂,對強身抗病技擊有獨特的功能。習練此功,能調整人的氣血,疏通經絡,內氣充盈,精力充沛,特別是掌部骨骼不斷緻密、增厚、堅硬,使其肌肉彈性增大,威力不斷增長。功成擊掌破石斷木,實為一招制敵,護身制勝之術。由溫州楊建南整理獻出。 (十五)武當淮河派淵源已無從稽考。據說明末清初,一位遺老隱居安徽的淮河、淝水一帶,以漁為生,傳出內家功法,故稱為武當淮河派。江西程定遠是該派的傳承者,第22代掌門人。程老去世後,程老的兒女程曉天、程莉、學有所成,成為當今繼承者,並廣傳開來。該派武醫並重。主要有武當太乙元和功等功法及秘傳推拿療法,丹丸膏散秘方等醫法。該派功法在練拳時以意運氣,意義所至,氣即賓士,意守丹田。久練則氣血旺盛、精力充沛,有病能治,無病可防。在技擊時以柔克剛,捨己從人,引進落空,乘虛而入。宗法太極、易理。醫成後可為人治病,此功近年在江西、安徽一帶得到廣泛推廣。(十六)武當崑崙派紅砂掌武當崑崙派秘功紅砂掌,系武當道門內傳養生術,門禁甚嚴,從不外授。內外兼修,剛柔相濟,通經活絡,調和臟腑,平秘陰陽,增開智慧,強身健體,技擊防身。簡便、易學、效佳。為武當崑崙派21傳人陳紹昆獻,源流不詳。1、武當崑崙派道家七式健身長壽功此功系武當崑崙派道家內傳自修養生功。長期以來秘不外傳。此功法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內動與外動相結合,是氣功中動靜相兼的動靜功。功中既有意會導引,又有呼吸和式子導引。共有七式,簡單易學,老少皆宜,而且每式功法自成一體,可整套練,也可分式練。能促進體內吐故納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陰陽,健身益壽。由陳紹昆,黃劍飛整理獻出。(十七)武當三豐自然派1、武當三豐自然派太極斷環掌源流情況:武當三豐自然派嫡出武當正脈,由張三丰創派,傳邱玄靖、張玄清,後傳於世。太極斷環掌亦稱太極亂環手,創始人不詳,由三豐自然派後世明師遼寧閭山劉誠心、宋誠光傳授楊信山至今。特技與練功法:此功以武演道,修身養性,藉以壯內,內煉丹道則成形,外顯金鋒則防身健體。「大則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丹道升華而合陰陽,是以入道」達到「三環九轉」之玄用,內外兼修,為修道之根本築基。2、鯤鵬逍遙法特技與練功法:固本培元,祛病除疾,強身健體。代表人物:劉煥軍、趙宋禮主要流傳在東北見1996年《武當》第11期。3、武當鐵臂功得傳劉榮廷,以上源流不詳。特點與理論:系一種硬功絕技,屬於武當派特絕秘功中的上乘功法。特技與練功法:此功三年可臂斷木樁,五年神斷鋼柱。代表人物:張奇4、武當秘傳拳法八卦拳八卦拳在武當拳法體系中獨樹一幟,是武當三豐自然派中極為保密的一種拳法,幾百年來一直在道門中秘密傳承,不為江湖所知。武當三豐自然派祖師張三丰真人在東北醫巫閭山傳道時,根據易經陰陽卦變原理,結合道教金丹內修秘旨,將內家三拳融匯貫通,編創了八卦拳。八卦拳以道為體,以武為用,體用兼備,打顧結合。懷抱太極,身背八卦,手捧陰陽,足踏五宮。取法自然,返璞歸真。集內家三拳技法於一身,熔三拳精義於一爐。其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功架招式古樸自然。二是技擊特點鮮明,深奧。三是身法詭秘奇幻。四是功法深邃奧妙。見2001年《武當》第12期。5、三豐自然派八卦飛龍掌武當三豐自然派乃張三丰真人所創,其上乘秘技有八卦飛龍掌,歷來秘傳於北鎮醫巫閭山大朝陽三清觀內, 不為俗家所知。特點:1、功架招式樸實無華,自然流暢。2、技擊特點鮮明獨特。3、身法步法詭秘多變。4、功理功法深邃奧妙。見2004年《武當》第8期。6、武當玄功鐵臂拳該拳也稱「神功鐵臂拳」,是武當派內家拳種之一,一直在道家自然派門內秘傳,代代單傳。其拳特點:古老原本,實用性強,是一套護山拳法,專以功夫對待強敵之用。其拳動作快慢相宜,剛柔相濟,步法穩健,式式連環,步步緊逼,目中吐神, 不怒自威,風格特異。拳套共有三十二式,雖有拳法、掌法、爪法、肘法、腿法,但以兩臂擊人為主。運用時有開、合、克、斬、挑、撞、臂、砸、架九字訣。武當三豐自然派當代傳人張奇獻。7、武當玄功至三十六陰陽掌該功法是道家武當自然派傳統技藝。幾百年來,在少數大師先輩中代代相傳。由自然派傳人劉煥軍傳授。張奇繼承並獻出。其特點:古老原本,風格特異,剛柔相濟,快慢相宜,靈活多變。對養生與技擊均大有收宜。其中包容了形拳、八卦、太極、自然拳等的精華與技法。(十八)武當熊門1、武當神功鐵布衫該功法是由武當熊門傳下來的硬氣功類功法。其通過吐納、導引及體內體表的特殊操練,達到誘發、調動人體內在功能,強化臟腑,暢通經絡,促進氣血循環旺盛,從而達到強身、祛病、禦敵之目的。有十三式及練功四成與十八條注意事項組成。本功即練氣又增力,通過百日刻苦練功,期滿由師父點穴拉功固氣,可達頭頂開磚、頸彎鋼筋、鋼槍刺喉、卧釘床、腹壓千斤、汽車過人等水平。由昆明劉彥驊整理獻出。2、武當熊門七心活氣功源流情況:清嘉慶年間,湖北京山五福鎮人熊德安從師於武當山在廟道人,熊德安傳子熊玉廷,熊玉廷傳弟子達年和尚(湖北天門胡市前台李家人),達年和尚傳李升廷(湖北天門皂市鎮馬李大灣人),李升廷廣傳李青山、葛艮香、隆煥明、李繼周、李繼斌、楊根深等,後傳至今。特點與理論:武當內功,將武術、氣功融為一體,動作淳樸健美、易學易練,運動量可大可小,練功不出偏差,無副作用。「正七把」為基礎,通過練功激發七個要穴,即頭頂心、前心、後心、兩手心、兩腳心;「副七把」為輔助功,進一步加強各部位的鍛煉;「後五把」是練完正、副十四把,封口時所練的功法,亦稱「封口把」。特技與練功法:可增強全身爆發力,祛病延年,強身健體,且能培養抗擊打能力,提高武術技擊水平。共有十九式,俗稱為十九個把子,分為「正七把」 「副七把」「後五把」(海底撈月、雙鳳朝陽、金獅搖頭、霸王舉鼎、貼壁*山、朝陽打睡、百雞蹲窩)。代表人物:楊根深、林格主要流傳及分布地區:湖北省的京山、天門、應城、漢川、武漢、荊門、黃石等地,現已流傳於兩湖、兩廣等地。見1996年《武當》第1期。3、武當熊門鐵布衫特點與理論:通過吐納、導引、體表、體內的抗排操練,達到誘發、調動人體內在功能,強化五臟六腑,使全身經脈暢通,促使氣血循環,從而達到強身禦敵之功能。代表人物:林曉光(十九)武當流通門1、基礎功、步法、*功等武當流通門功法 基礎功(活動樁口,五步捶,地盤串打法,肘膝連打法,大小花手,鐵板橋,橋手功)步法(之字步,六角移轉步,箭竄步,偷步,敗步,閃躲步,趟泥步)*功(六合*功,三角*功,四打棒*法)功法(起床功八段錦,十二大勁功,外壯十二功)拳法(三合拳,三合拳實用法,洪門滾樁拳,洪門滾樁用法,流通門七步連環拳,流通門七步連環拳用法)器械(流通門斷魂刀,流通門鎖喉槍法,流通門沖雲劍法,流通門齊眉棍法由民國時期「強身社」大哥余卜從各派師學,後在社中傳武當功,少林拳,峨嵋步,八卦、太極、形意手,後稱「武當流通門」。特點與理論:柔中有剛,剛中有柔,剛柔相濟,講求擁搓代緩,陰陽頓挫,氣力貫通。內以鍊氣,可獨善其身,外以煉硬,而壯其筋骨。武功宗用而不尚華麗,以求實戰技法效果為目的,注重勁氣的修鍊,以精氣神為根,培養勁氣,融於每個期手招式和拳路中。特技與練功法:功成能使人體形成一個圓體,抗力特強。加以外壯,處處殺器,堅如利刃。亦有防病治病之效,修養內元精氣。代表人物:況永林、凌召見1998年《武當》第11期。2、武當流通門武功——七拳源流情況:源頭以形意為主,吸取了形意的技擊理論和技術戰術內容。特點與理論:以頭、肩、肘、手、胯、膝、足七個部位成拳,有「周身無處不成拳」的說法。特技與練功法:主要用於技擊,並有獨特之法:方而正其中,圓而應其外。出其不意縱身擊敵。代表人物:凌召3、武當流通門絕學——天罡死穴流通門的穴法與世面所傳之法不同。據本門所傳的三十穴(亦稱天罡死穴),是將人體對稱的雙穴亦作為一穴。見2001年《武當》第11期。4、武當流通門散招之拂柳摘花拂柳摘花為八大秘招之一,乃取意拂開柳枝探手摘花之法。用於武術技擊之中,其手法縝密嚴謹,變化靈活。見2002年《武當》第7期。5、武當流通門秘傳散招之烈馬回頭「烈馬回頭」為八大秘招之二,乃取其烈馬受驚回頭一蹶之意;用於武術技擊之中,多以後蹬腿連環踢擊敵人。全式由四組打法組成,嚴謹縝密,可交替而作。見2002年《武當》第8期。6、武當流通門秘傳散招之白猿洗臉白猿洗臉為其八大秘招之三。乃取白猿雙爪撲擊面之意,用於武術技擊之中。特點:每式手法都以弧形擊出為主,均是攻中有防,防中有攻的打法。練功法:全式由五組手法組合而成,多將爪改為以拳的第二根節和拳凸為力點,磕擊敵面。每一出手,均以三至五拳為一組,多含螳螂與猴拳的方法。7、武當流通門秘傳散招之移身換影特點:移身換影乃八大秘招之四,是運用身法和步法使身體向各個方向移動,避開對方的攻擊,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使身體處於最佳反擊狀態,利用人體七拳,在有利條件下進行回擊。移身換影技法,就是在武術搏鬥中的閃躲與反擊技術,二者相輔相成。特技與練功法:全式由五組移身法組合而成,每式均有移身避敵拳擊或腿擊,加以適當而有的反攻為一組。8、武當流通門秘傳散招之無影追風特點與理論:「無影追風」乃八大秘招之五,是一套主動進攻的腿法絕招,在攻擊敵人時,以手為誘敵之旌,而突然發出正蹬穿心之腳。每一腳恰如懷中穿出,沒有任何預兆性的動作,就以無影無蹤般的冒出來,使敵很難防範。練功法:全式由五組招法組合而成,每一組都各具特色。9、武當流通門秘傳散招之天狗滾堂天狗滾堂為八大秘招之六。乃取地術犬法的卧地腿法,地趟滾翻的技術。用於武術技擊格鬥時,為敗中求勝,脫身化影的腿法絕招。全式由六組技法組合而成,每一組技法都各具特色。10、武當流通門秘傳散招之葉里藏花葉里藏花為八大秘招之七。乃取綿里藏針,葉里藏花之意。用於武術技擊時,則為虛中夾實,兩手陰陽交替,誘上攻下,驚下而取上的打法。特點與練功法:招式詭秘難測,敵難以防守。全式由五組技法組合而成,每一組均有獨特的技擊秘奧。11、武當流通門秘傳散招之雁翅翻雲特點與理論:雁翅翻云為八大秘招之八。乃取大雁雙翅拍膀、飛翔、翻轉之意。用於武術技擊時,則為擒拿、摔跌、斷骨之法。兩手變化可攻可防,猶如車輪翻轉一般。特技與練功法:全式由五組技法組合而成,實為五種不同的摔敵之法。12、武當流通門硬功絕技——桶子功理論:流通門桶子功包含人體的胸、腹、肋、背等整個部位。武林界所美譽之金鐘罩、鐵布衫者,實質就是桶子功夫。具體練法分作八個步驟。見2005年《武當》第6期。13、武當流通門硬功絕技——鐵頭鋼勁功功法理論:頭一身之首,為諸陽之會,為精髓之海,任督交會之處,統領一身之氣,陰陽交替全在此處遇合。人腦是主宰和統帥整個機體的司令部,具有生理協調、心理協調、智能開發功能。代表人物:凌召14、武當流通門秘傳武技——齊眉棍流通門中的齊眉棍法受《劍經》的影響最甚,並且因俞大猷所習齊眉棍法被稱為「荊楚長劍」,故而本門多習慣稱齊眉棍為「長劍術」。特點:齊眉棍技法以劈掃點為主,輔以挑崩攔撩砸等二十四種棍法組合而成,招法靈活多變,實用性強,殺傷力大。代表人物:凌召
回復 引用 舉報頂端
武當易水

級別: *

顯示用戶信息

7 發表於: 2007-10-21 只看該作者┊ 小 中 大 《武當》內家功法挖整---9(二十)武當字門拳字門拳又稱字門八法,是江西流傳較廣的拳種之一。字門八法對稱雲手法。相傳宗元時期,三豐祖師在武當修鍊,將少林雲手法精華揉進武當太極陰陽之法,浮沉消納之技,而創武當內家字門八法。自三豐祖師後,歷代武當宗師如王宗、陳州、王征南等內家高手皆熟諳此技,而自余克讓、陳翁先生傳至江西吳鶴鳴後,方大行其教。今江西各地尤以高安、清江、豐城等盛行此拳。字門拳練拳與練氣相結合,講究以柔克剛、借力打力、先軟後硬,先粘後發。字門八法者:殘、推、援、奪、牽、捺、通、吸。後在此八法的基礎上又演化出貼、竄、圈、插、拋、托、按、撒、吞、吐等十訣。(二十一)武當太乙天鷹門1、太乙仙鶴功該功為武當太乙天鷹門秘功的初級功法,以祛病健生為主。要求自始至終動作要緩慢、柔和、圓轉、連貫、協調、自然、全身放鬆,用意不用力。與靜功配合修鍊可很快打通手三陰(陽)並小周天。該功現傳人為昆明劉彥驊等。2、太乙天鷹功該功為武當太乙天鷹門秘功的高級功法。此功除起勢和收勢,主要有「四段、八節、九十六式」。講究「八方演練」(八卦方位),注重「東南西北」方向。由該門第八代掌門楊瑞甫傳授,第九代傳人田嵩嶺、劉彥驊整理獻出。(二十二)武當魚門拳魚門拳為武當榔梅派拳法。所謂「魚」者,乃太極圖陰陽魚之喻。據言為武當道人依據張三丰的道學理論而創。由於老少坤道參與習練,拳路後來表現有「紡線、穿針、穿梭、護乳」等婦人之勢。此拳外柔內剛,講究練混元之氣。技擊時手似綿條硬似鐵,出手不現手,打人不見面。現傳人為武漢趙應文,其從師於程亞東先生門下。(二十三)武當大字門1、九龍獅子功該功是武當大字門的一套硬功,據說此功是三豐祖師傳出,張松溪得之,傳於單思南,單傳王來咸,王傳黃百家,黃傳清代大俠甘鳳地,甘稱此功為「勁氣鐵布衫」,並傳山東濟寧人李公子。於是此功在李氏族中秘傳下來。清咸豐年間,李氏族人李懷義(又名李育俠)因命案逃至湖北天門,傳下一拳一功,一拳曰水滸拳,傳於沔陽趙氏,趙氏遂立水滸拳門,一功即九龍獅子功,傳於天門劉氏,劉氏原為大字門傳人,得李懷義之傳,遂立武當大字門,把該功作為鎮門神功,數百年來鮮有外傳。1991年全威先生在深圳於傳人劉師付結為好友,遂徵得同意,整理獻出。(二十四)武當玄門1、武當玄門散手武當玄門拳為武當內家拳之一。其散手內容豐富,理法精奧,最主要、最基礎的即是身馬樁功步法的鍛煉,它貫穿於整個玄門散手之中。獨特的身馬鍛煉方法,構成玄門散手剛柔相濟,變幻莫測、靈活快捷、勇不可擋的技擊特點。由傅咬齊傳授,張維琪整理獻出。2、武當玄門內功神拳該拳原稱「武當神拳」,以純柔為用,重內養而輕外修,僅於道門丹室遞傳。至元末明初張三丰真人將神拳與玄門內功心法相融匯,定名為此。明末清初,因戰亂,此拳流源於長江以南各地,承接極嚴,多為道門傳習。特點:由後天入手,化虛為實,采天地之陰陽,合己身之陰陽之二氣。習練力求自然中和。此功法以八樁為基,每樁又分三式小樁計二十四樁,以合二十四節氣。久練可達延年益壽,回春保健之目的。由上海王至剛傳授,丁魯民整理獻出。3、武當玄門八絕掌該功系武當玄門中的技擊精華,全套功法共八式(掌),每一式有歌訣,招法及要點。具有靈、快、巧、變之特點。若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可施招而制敵。由安在峰整理獻出。(二十五)武當壬九門①壬九門擒拿卸骨分筋法。(見2001年第8期《武當》)。②壬九門拂塵功夫。(見2001年第8期《武當》)。③壬九門龍行拳。(見2001年第8期《武當》)。④九宮八卦五行拳。(見2001年第8期《武當》)。⑤壬九門乾坤閉月刀。(見2001年第8期《武當》)。⑥壬九門養生功。(見2001年第8期《武當》)。源流:壬九門武功始創於明朝末年,是由聖手始祖仇澤與二道一僧(龍門真人、紫霄真人、嵩山高僧)共同合力創立的。特點與理論: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剛柔並用。走圓而直,行直而方,走方而圓。身飄如柳絮,像天空行雲,舒展大方。如高山流水,連綿不斷。小巧緊湊,扣扣如環,節節相連。剛剛柔柔,如棉里裹針。技擊特點:與人交手,先備五行。借人之力,順人之勢。制人之身,還人之道。見招打招,見式破式。動著為招,心念為法。吸氣要出拳,呼氣沉丹田。拳打出去不是線,打似陀螺旋化鑽。練功心法:一狠二毒三要命,壬九後人苦練功。一人之下萬人上,有膽有識有心法。練功時間:子午卯酉好時光,習武之人用得當。壬九後人要牢記,四個時辰莫廢荒。日學文來夜習武,子午交通出功夫。(二十六)武當九宮門1、武當九宮樁特點與理論:練者將九個木樁視為九個敵手,通過在宮中快速穿繞換勢或衝撞、踢打木樁來提高搏殺斗敵的能力。特技與練功法:在近身對敵的實戰技擊中頗具威力,久練功周身輕靈,輕若飛燕,巧如靈猴。代表人物:唐敏、魏峰見1997年《武當》第11期。2、武當九宮十八腿源流不詳特點與理論: 是以腿法進行搏擊的拳路,腿法多以單腿兩次踢擊與敵對搏,針對敵方薄弱環節及空當部位用同一腿法連續踢敵兩次。特技與練功法:由18招腿法組成,如運用靈活,技擊技巧、技擊功效無窮。代表人物:唐敏、魏峰、郭英3、武當九宮十八樁九宮十八樁,簡稱九宮樁,是以練習下盤功夫為主的內家樁法,是九宮掌重要的基本功之一。見2003年《武當》第10期。 4、武當九宮鐵布衫九宮鐵布衫是九宮門用於練習周身抗打力的硬氣功功法。特點與理論:九宮鐵布衫「以凝神養氣為體,以周身排打為用」,充分體現了「內煉一口氣,外煉筋骨皮」的練功原理。 見2003年《武當》第11期。 5、武當九宮門功法——九宮鐵頭功特點與理論:九宮鐵頭功是武當九宮門用來鍛煉頭部的功夫,與乾宮獅形劈掌相配。頭部屬於乾卦,內部為大腦和髓海,在重力打擊下容易受到傷害。練習九宮鐵頭功的目的,就是使頭部能夠抗擊重力的打擊,恢復其至大至剛的乾圓之象。見2004年《武當》第12期。6、武當九宮門秘技——九宮連環步源流:九宮連環步,簡稱九宮步,源於松溪內家的「練步十八法」,是九宮門訓練各種步法的重要方法,在九宮掌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理論與特點:震宮代表人體的足,功能是行走,九宮連環步與震宮龍形穿掌相匹配。通過練習九宮步,可以使練功者步法輕靈,內氣沉著,進退自如,攻守連環,隨機應變。見2004年《武當》第2期。7、武當九宮掌源流:九宮樁是傳統武當九宮門功法之一。由於歷史原因,武當九宮門拳、械功法長期隱沒於民間,瀕於失傳狀態。理論:所謂九宮,是根據《洛書》,繼承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按一定的序列而成的四正宮、四維宮及中宮。四正宮為:正南離宮,正東震宮,正北坎宮,正西兌宮。四維宮是:東南巽宮,東北艮宮,西北乾宮,西南坤宮。中心地帶為中宮(陰陽魚)。代表人物:王炳生(二十七)自然門1、自然門內圈手由杜心武所傳。特點與理論:內圈手是集內功、輕功、實戰於一爐的傳統功法。它能舒筋活絡,暢通氣血,培元固本,開發潛能。只問練法,不問打法,無中生有,以不變應萬變。代表人物:杜飛虎見1999年《武當》第8期。2、自然門刀術由杜心武傳杜修嗣特點與理論:刀術實用,沒有花架子,步法靈活,刀法輕盈,短小精悍,自然而然。代表人物:杜飛虎3、自然門小連手特點:自然門小連手剛柔相濟,演練大方,(倒、滾、翻、轉、跳、躍,全面到位)。代表人物:杜飛虎(二十八)武當太乙隱仙派1、武當太乙混元摶氣樁及貫氣秘訣武當太乙隱仙派中的混元摶氣樁是通過順、逆兩種深長呼吸的練習來增加內氣,使身體充實、內力雄厚。再通過身體旋轉的練習使內氣轉化成「螺旋內勁」,用於增強技擊時發力的「穿透性」。「貫氣」,是通過吸氣、閉氣的練習來增加人體內部的能量,使人身體像「充氣的皮球」,極有彈性,從而使「氣力」轉化成「功力」。煉出「丹田真氣」後,不但內功大增,抗擊打能力增強,還具有了「辟穀不食」與抵禦風寒之功效。代表人物:王忠海
回復 引用 舉報頂端
武當易水

級別: *

顯示用戶信息

8 發表於: 2007-10-21 只看該作者┊ 小 中 大 《武當》內家功法挖整---10(二十九)本山派及其它功法1、武當煉性修真全圖此圖原版於1980年在武當山紫霄大殿西側樓頂秘暗處發現。為道家性命雙修圖譜,偏重講命功功法,旨在祛病延年,要求習者必知人體經絡穴位,中醫臟象生化,道家氣化及易理變化,以斂先天之氣,施抱元守一之訣,習周年運行之術,達到煉性修真之目的。2、小錦絲(武當擒拿108手)小錦絲是武當擒拿術中的一種對練套路,起源無從考證。據傳,清末民初,武當龍門派第15代道人本相道長雲遊至山東登州府(現蓬萊縣)孫玉漢家中棲居數截,他與孫玉漢志同道合,結為世交,並收其長子為義子,賜單名為「洽」,遂傳授內家多種拳械,其中就有該術。本相道長是目前有根可尋的小錦絲的最早傳授者,其逐代傳者為:本相傳於義子孫洽,孫洽傳於長子孫概。其史源至少有八十餘處。特點及要領:它繼承了武當拳術技擊之精華,循內家之理,把擒拿與解脫,進攻與防守熔為一體。有解有拿、連綿不斷;巧解巧拿,借力用力;圓中求解,環里出拿。繼承人為當代孫概,現主要在山東一帶流傳。3、武當弄丸健身總圖該功法起自「無極元始」,終於「會歸有極」,其得「膝上連環攢」、「熊黑撥木翻」等攢翻三十六式。以掌運丸,隨意拋接,有如蒼龍戲水,玄鳥穿林,為道家修心養性,煉筋柔骨之門。河北呂文蔚為武當嫡派內功,歷被道家,養生家視為秘室,不予外傳。本圖未作文字說明,但繪有路線。武漢古都子(陳流沙)先生在十年浩劫中,得而藏之。4、混元掌武當拳種之一,其式柔軟、綿巧、纏絲化勁。全套六十二式,傳承人為武漢趙應文。5、武當悟性氣功該功法由上海陸國柱所獻,由武當山三天門悟性氣功第24代傳人朱誠德大師傳授。該功外柔內剛,動中求靜、氣感快,不用意守,只存意念,任其自然。分初、中、高三級功法,堅持能悟到氣功奧秘,獲得延年之益。6、武當明目功該功為少艾先生所獻,承傳關係未提。此功簡便易學,僅利用每日早晚時間進行面目的穴位按摩、吞津、站樁,達明目、預防、保護視力的效用。7、武當觀月功該功相傳為清末民初武當山一雲遊道長所傳。源流待考。其功以練眼為主,又有強身健體之妙。尤其技擊者長期練此功,可達眼觀六路之神效。王國良先生獻。8、武當玄機心訣圖全稱為武當山煉性修真玄機心訣圖。此圖為武當拳法研究會在丹江口市博物館徵集的民間文物中發現。該圖由三百餘字的真武問道於老子的問答語錄,以八仙人物,山水風景繪成的「壽」子。用神仙人物、珍禽、吉祥器物構成的十四個對聯圖畫字三大部分構成。三百餘字問答錄明確地闡述了煉性重在心法玄機上做文章,其餘則用圖畫式的文字對聯巧設喻理之法,詳盡地闡述了修道中修心的重要性和方法。9、武當內養採光功由西安劉會峙先生所獻。源流不詳。它以中醫學的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為功理基礎,用眼睛採收太陽之精光和山水樹木之靈氣,經坎離相交,溶潤周身,通過意守匯聚,開發人體內先天之原,內養臟腑,調節氣血,性命雙修,祛病延年。整套功法含三個部分:預備功、內養採光功、輔助功。10、武當太乙五行拳武當太乙五行拳原名武當太乙擒撲二十三式,為1980年山西太原召開的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浙江金子弢先生(已故)所獻秘功。金先生為清皇室子弟,1929年因愛妻病逝,遂生厭世之心,跋涉武當山出家,得武當龍門第16代傳人李合林道長傳授此拳。此拳為明弘治年間,武當龍門第8代宗師張守性,融張三丰「太極十三式」和「華陀五禽戲」等道門吐納導引和技擊於一爐創演而成,有行拳如行雲流水、簡中寓繁、綿里裹針、勢動神隨,技擊尚意不尚力、貴化不貴抗,辨位於尺寸毫釐、制敵於擒撲封閉之特點。有養氣健身之功效。該拳法已整理出版,並已得到推廣。11、太極玄門劍「太極玄門劍」又名「太極玄門劍」,是武當山護山劍之一,傳授極嚴,外人不予相聞。歷代有譜秘傳。該劍譜有附之說明圖65幅,由於歷史滄桑變化,原劍譜輾轉而為北京笑先先生珍藏。12、武當神功太極拳該功據言源於宋、元時期武當丹士張三丰所創,講求內外兼修,動柔見剛,屬內家長拳類,分四路演練;一路昇陽柔環環功44勢,二路盛陽運丹功60勢,三路壯陽九轉功51勢,四路固陽全真功70勢。理法譜訣悉備。現傳人為杭州王寶仁。王原籍為武當山地區人,家傳世代習武當武技。此技現在杭州傳授,並傳播海外。13、武當虎爪功此功為戈殳所貢獻,源流承傳關係未詳,據言為張三丰祖師依武當黑虎之勢演化而成,歷代在道門秘傳。該功先練混元樁,後練前後金剛圈和左右太極圈二勢。堅持演練,功成與人交手能分筋錯骨、點穴閉氣。14、武當太極拳圓樁氣功該功為張三丰祖師為練拳架臻於上乘境界,另外揣摩創編的運氣之法,它以周子太極圖形,而取河洛之理,先後天八卦之數,順自然之道而創。功法簡單、不出偏,老幼皆宜,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具體功法有外撐圓法、守氣法、合氣法、展翅法、調氣法、紮根法六大法門。由武當太極拳傳人侯轉運傳授、西安艾光明整理獻出。15、武當拳三迴轉該功法由湖北省武術挖整組於1983年在武當山發現,由成員郭全孝整理。共意即指此拳曾次下山,三次回山,才得以流傳。由當年武當山金頂飛來鐘下堤坑道觀馮太瑞道長傳道人胡興茂,胡1952年下山還俗後始在湖北大冶廣泛傳開。16、武當太和拳太和拳是歷代僅在武當山道門內承傳的一種拳。據武當山金頂太和宮、龍門派第18代傳人永光道長言,太和拳是「太上老君創、火龍真人傳、三豐祖師揚」,因為太和拳的承傳從來是沒有圖譜文字,代代師父言傳身教,故此其承傳關係,永光道長僅能上溯五代,龍門14代傳人明了真人,十五代徐本善、十六代陳合龍、十七代伍教鵬,十八代永光道長。太和拳共二十二式。其特色有六:一、太和拳是武當道家丹功的動功;二、其手眼身法步講究渾圓鬆柔,清靜無為,順其自然。三、不擇場地,老少皆宜。四、至簡至易。五、養身健體,防身禦敵。六、以化為發,以防為攻。17、武當鐵布衫該功為武當道門內家傳統上乘功法秘技之一,被歷代高人聖道所珍練。它融武術、氣功於一體,以呼吸吐納,動作導引,修鍊內氣為基礎,旨在鍛煉筋骨肌肉,靈活關節,疏通經絡血脈,調攝氣機,內實臟腑。該功功法獨特,功效神速。增強爆發力,強身健體,祛病延年,且能使全身堅硬如鐵,不畏拳打腳踢,成就」金剛不壞之軀」。此功以」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為主,用意引氣、意到氣到,氣至力達,漸步練至陰平陽秘,意氣通神,使氣內行五臟六腑,外及四肢百骸,最終達到渾元一體,天人合一的境界。由溫州楊建南整理獻出。18、龜息功該功是武當道家修鍊內功的一種修為功法,又名」玄武定「、「」龜息真定功」,由潛心、潛息、真定、出定四部分組成。由黃華興先生整理獻出。19、武當太乙龍鳳劍該劍法系道教武當山黃冠羽士健身養性的主修功法之一。由武當山南岩太乙真慶宮鼻祖太乙真人所傳,至武當山最後一任全山道總徐本善道長時,由於時代原因,始傳方外。當代女拳師年近九旬的內家傳人胡素芝幼師從雲遊東北的武當道長得此劍法。此劍法共四路。其主要特點為,內練神勇,外練勁力,乘虛蹈隙,因敵變化,以靜待動,以斜取正遷回包抄,後發先至,順人之勢, 借人之力,走化旋翻,輕穩捷疾,靜如山嶽,動如脫兔,騰躍擊舞,滾翻掃躺,左挑右攔,神出鬼沒。達到「神、劍、身」的高度和諧統一。20、武當氣功太極拳該拳原稱「武當內功太極」,系道家歷代所傳的養生功法之一。由武當山道門傳出,流於民間。30年代初,武當山道士玄丹子云游至天津時,下榻於」天后宮」,與整理者馬傑先父馬玉堂結為好友,遂傳馬傑先生此功法。該功分上中下三段共二十七式。具有醫療保健養生之效。21、武當密宗拳——玄武功玄武功即龜蛇功,系武當派功法之一。始於武當,流傳於湘鄂地區,由湖南雙峰縣何春生傳授,王炳生先生整理獻出。此功仿長壽動物龜蛇的生息形態,習性動作,進行調身、調心、調息,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以達健身,康壽之目的。 22、武當床上八段錦導引秘功該功為武當道門內養生功法,秘傳至今。由尚儒彪整理獻出。特點:簡單易練,見效快,每日臨睡前和起床前在床上即可練功。並可據時間和治療的需要,將功法拆開練,老、幼、病、殘 皆宜。23、武當太陰神功 該功系武當山在廟道人修道養生之術,歷代仙師視該功法為延年之寶。其簡單易學,得功快,具有疏筋通經、行氣通絡、吐納祛濁,采天地之氣,日月精華,營衛全身等效用。故能抗老延年、祛病強體。由武當山紫霄宮在廟道人朱誠德傳授,上海陸國桂整理獻出。24、武當中和功該功法按五行木、火、土、金、水的順序排列,一是行功;二是站功;三是住功;四是坐功;五是睡卧功。行功主啟萌,站功是生長,住功主承轉,坐功主根基,卧功主收駐。前三功是動功,後二功是靜功。要先練動功,後練靜功,因動者靜之基。每功均有動作,要領和作用介紹。由唐道成傳授,周金富整理獻出。源流不詳。25、武當中和功-靜功-靜坐功特點與理論:根據丹道仙學養生思想,以求以靜入定,以靜坐養生。特技與練功法:靜坐時,將人體內所積存的「精」,先聚集在丹田,將其練為「炁」循序漸進地經過「祖竅」、膻中、下丹田、會陰、尾閭、命門、夾脊、玉枕、泥丸」等穴,以達養生之效。代表人物:唐道成、周富26、武當中和功靜功之睡卧功特點與理論:做功由靜到卧,由卧入睡。卧功卧而不睡,側身屈膝,不損心氣,卧而神清氣靜,聰敏多慧。特技與練功法:靜卧及睡眠練功法27、武當八卦太極拳源流情況:根據吳峻山所留傳的107式太極長拳的基礎上創編。特點與理論:吸取了八卦掌和太極拳這兩大拳種的精華,突出了內家拳法所特有的養生性與技擊性。特技與練功法:推手只握空拳,不用手指,只用手臂沾粘。若手持太極球 ,對疏通經絡,活躍氣血,增長內勁,祛病健身、練神生慧、益壽延年,有十分顯著的功效。代表人物:叢日升、陳寶見1996年《武當》第4期。28、武當神陽指源流情況:北宋全真教王重陽創,傳至青陽道人劉桂山,劉傳劉興。代表人物:劉興、汪必光見1996年《武當》第12期。29、龍華劍源流情況:由邱處機在嶗山明霞洞修真時所創。數傳至嶗山道長匡常修,匡傳世。特點與理論:匡道長將此劍法演變,加入了腿法,並融入了螳螂拳技法與武當內家拳的技法。講求劍身合一,劍神合一。注重用「以靜制動,後發先至,變化巧妙,劍合於道」的理論來指導。主要劍法有「撩、掛、截、洗、點、刺、崩、挑、掃、劈、斬、去、抹」等法。特技與練功法:久練可達「形正骨堅、氣貫周身、勁整力順、意滿乾坤、精充神足、劍道合一」的境界,對人體大腦、腰、腿、臂腕全身都起到良好的鍛煉作用,使人體四腳百骸節節松活,五臟堅實,久練則柔而堅強,即可用於技擊防衛,也能收到健身養生防病的保健醫療效果。代表人物:劉仁立、楚天虎30、武當派點穴秘法由張三丰所著《武當穴譜》 而得。特點與理論:利用氣功的效用,運動自身丹田罡氣以通全身經脈貫注於四肢百竅,促進氣血循環。特技與練功法:按摩穴療疾。31、武當祖師功源流不詳,據傳在一百年以來,由武當山傳至襄樊筱鋪鎮熊楚,再傳附近孫家營的孫洪斌,再傳張子野,由楊國友整理。特點與理論:功法特殊,既不意守丹田輒不氣沉丹田,而是講究氣不沉而自沉,意不守而自守,自然而然地達到調心、調息、調意、調神的目的。特技與練功法:可以祛病強身,防治許多慢性病;可以抗老益壽;特彆強健腰腹部,使腰腹聞能抗受外力衝擊。代表人物:蔣劍32、武當五形養生功——盤坐功來源於武當山廟觀內秘傳內養功法,由還俗道人劉玉榮傳其子劉德義,後面世。特點與理論:此功法分坐、卧、立、行、滾五種形式練功,融導引、按摩為一體,形成風格獨具的優秀傳統內養功法。該功法修練時,講究動靜結合,神形兼備,始於靜,歸於靜,由無極生太極,行四象,走八卦,坐式胎息動靜功還原,以意領氣,以氣動身,菜體多變,轉折靈敏,勢承形圓,呼吸綿綿舒緩,力求自然,意行氣行,意氣相連。要求「卧如弓,坐如松,行如風,滾如糰子轉」。特技與練功法:旨在健身悟性,延年益壽,屬穴見道家內養秘法。代表人物:劉德義、蔡星生見1998年《武當》第8期。

推薦閱讀:

星光璀璨相輝映[系列57] - 貼圖專區 - 華聲論壇
好的論壇分享
昭明太子年壽不永相關史料之探討 - 文學編年 - 國學論壇
本以為會紅卻消失的明星 陝西論壇
美麗優雅的段染鉤針菠蘿花披肩,女士秋冬編織,快樂編織論壇

TAG:中國 | 文化 | 整理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