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十八頁)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十八頁)

凈空法師 主講

第一七一、一七二卷 新加坡居士林

   『「佛」與「具足色身」同說,明因果非虛。「如來」與「具足諸相」同說,明性相一如。』    經文文字很簡單,詞句不多,可是含義非常深廣。「佛」是從相上說的,「如來」是從性上說的。「佛與具足色身同說」,顯示果報是真實的。「佛」是圓滿的覺悟。圓覺是因,所感得的具足色身是果報。我們希望有健康的身體、有好的容貌、好的精神,真正的因緣都是清凈心。清凈心就是覺心,所以感得具足色身。「具足色身」,就是沒有絲毫缺陷,圓滿的色身。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不虛。    「如來與具足諸相同說」,顯示性相一如。「如來」是性。「具足諸相」,一般的講法,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好光明是事相,如來是本性,顯示性相一如,性相不二。    『言「是名」,令其不可執異。言「即非」,令其不可執一』。不一不異,這是般若經中最重要的概念。如果沒有這個概念,縱然修學般若,也得不到般若的受用,就是不能開智能。要真正開智能,必定要懂得不一不異的道理。「是名」是從相上講,「即非」是從性上說、從體上說。因為世出世間法,包括佛法,都是因緣所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不但不可執著相,也不能執著性。執著就錯了。    『不執一異,是為圓見』。圓是圓滿,沒有缺陷。諸位仔細思惟、體會,為何一切不執著就是圓見。「圓見」就是如來五眼圓明。凡夫、二乘、權教菩薩,雖然心清凈,還不是究竟的清凈。凡夫執著有,就是執著相。二乘執著空,就是偏重性。權教菩薩執著中道,兩邊不立,還有個中道。所以,皆不究竟,就是心裡還有念頭。無論是粗念、細念、微細念,皆是障礙。見性不圓,知見就不圓;必須捨得乾乾淨淨,心裡絲毫的執著也沒有,這時候的知見就圓滿了。    『見圓則知亦正。知正則見亦圓』。「正」是經上常說的「正知正見」,所看的完全正確,沒有絲毫錯誤。由此可知,正見與圓見的意義很接近,圓是圓滿,正是正確。    『若知一切法莫非緣生,則見一切法不一不異』。這很重要!見到一切法緣生,就見到不一不異。不一不異是諸法實相,也就是一切法的真實相,我們講真相。    「不一」是從相上說的,這一點,我們還要重複提,才知道什麼是不一。講相,一定包括六根六塵。舉例來講,眼前有一朵花,我們注目,仔細的觀察,似乎這個境界真的存在面前;其實,事實並不如是。佛經說,「一剎那九百生滅」。所觀察的,乃是現象生滅的相續相。一切法是生滅相,生滅相那裡會有?我們看這朵花,這朵花已經是無數個現象的相續,我們看的是相續相。這個意思要是一下體會不到,得另外舉例。    電影的銀幕上,有動作的,也有靜態的。銀幕上的人會走動,銀幕上的場地似乎不動,其實那些房屋與人物同樣在動,因為放映機放的速度快,一秒鐘二十四張,二十四個連續的相,我們已無法感覺它是假的,好象是真的。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相都是生滅相續相,不是真的,包括我們的身體,也是生滅的相續相。依佛經上講(世尊是隨順俗諦而說的,就是隨順眾生的知見而說的),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一秒鐘應該是兩個十萬八千次的生滅,就是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相續相。    我們以為一切境界相是真的。《楞嚴經》說,「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我們體會不到「當處」。等我們稍稍明白,那時聽到這兩句話,一點也不錯,確實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當處」,實在無法形容;現代人講「時空,極短的時空」。這是讓我們了解「不一」,決不是一個相。我們坐在這兒看任何東西,看一秒鐘已不是一個相,而是許多的生滅相續相。一定要明了這個道理與事實。    如果明白,肯定了,對於一切萬象自然就放下,不生執著。因為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不但不執著,根本不去想。想是打妄想。不可以執,也沒有必要執;不可以想,也沒有必要想;人的心才清凈,才真的看破了。雖然一切現象是生滅相續的現象,但是能現相的體是不變的自性、真性,這是真的,不變的,所以一切相也「不異」。不但體性不異,變成現象最基本的東西也不異。    現代科學發展有兩個趨向:一是向無限大的太空發展,一是往小的發展,研究一切萬物基本的物質。從分子找到原子,找到電子,從原子核找到中子、質子。現在知道,質子、中子還可以分,稱之為基本粒子。科學家都認為,如果科學技術再進步,基本粒子大概還可以分,這是講最小的。    有一派科學家已經觀察到,認為基本粒子是波動的現象。這個說法,與佛法說的愈來愈接近。佛告訴我們,一切萬法是從「一念不覺,而有無明」來的。法相宗說,「無明不覺生三細」。無明就是波動,非常微細的念頭在動,凡夫決定覺察不到。佛經上說,八地菩薩有很深的定功,才能觀察到阿賴耶識在動,那就是無明,就是不覺。七地以前都沒有見到,沒有發現,只是聽說而已。如我們現在聽佛在經上講的而已,自己沒有能力覺察。我們能覺察的起心動念,是很粗的。粗心大意,我們能覺察;微細的念頭,自己不能覺察。它的體是真性,不異。最初一念不動,那個才動,微細的動,也不異。    一切法都是無明變現的。三細相:無明業相、轉相、境界相。境界相就變成物質,物質現前了。用現代話說,轉相也稱見分,是精神的一部分。我們將一切的生活,分作精神部分與物質部分。境界相就是相分,是物質的部分。見相同源,同一個本體,這個體稱為「自證分」,就是真如本性,這是同的,不異的。「不一不異」,才將事實真相完全說清楚,這是般若的精華,真實的智能。我們不能通達,不能深深體會,當然放不下。看不破、放不下,原因就在不清楚事實真相。果然清楚了,自然放下了,不需要人勸。    世尊當年在世,用二十二年的時間講般若,有他的道理。從二十二年談般若,我們也能深深體會,要眾生放下不容易,所以佛要花這麼長的時間,讓大家了解事實真相,才甘心情願放下。放下之後,心裡沒事了,才能入《法華》的境界。《法華》是一乘因果,所以說「成佛的法華」。    『不異不妨不一,故本一如也,而緣生諸法』。不一與不異,就是性相沒有妨礙,性不妨礙現相,相決定不妨礙真性。清涼在《華嚴》講無障礙的法界,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就是「不異不妨不一,故本一如也」。    『不一不礙不異,故雖諸法也,而皆是一如』。這是解釋前面經文說的「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果諸位同修從本經一開端就來聽,而沒有中斷,我相信你能體會到,《金剛經》後面的確很深,前面聽起來似乎能懂,後面真是難懂。後半部字字句句含很深的意義,但是很有趣味,一定要很冷靜的體會。體會少分都有用處,對我們修學有一定的幫助,幫助自己看破放下,幫助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幫助現前的生活更幸褔、更美滿、更快樂。真的一點也不假!    『佛說緣生之要義』。「要」是重要、精要、精華。『令知世出世法,一切皆空,惟因果不空』。世出世法確實是緣生之法,當體即空。為什麼說因果不空?一切法空,因果當然也是空的,可是因果確實不空。體性會現相,所現的相剎那生滅,所以這個相當體即空。所現的相,不是一個相,相會變,會變成十法界。為什麼會變十法界的相?因緣在支配,在主宰,十法界的相是果。由此可知,因果的確不空,果上現的相是空的,因果這個事理不空。    『所以因果可畏。種善因,必得善果』。佛在本經教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就沒事了,為什麼還要「生心」?因為因果不空。佛教我們要生無上菩提心,要生覺心,也就是「種善因,必得善果」。何必生噁心,變三惡道的惡果?由此可知,不但是六道,十法界的主人翁也是自己。其它宗教講「造物主」,造物主是自己,就是自己的念頭。一個善念現善境界,一個惡念現惡境界,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心想生。道理講得很透徹、很清楚,因此我們對於念佛法門深信不疑。    有人說,修凈宗的同學念一本經不會成就,念一句阿彌陀佛不行。如果沒有智能,聽他們說,覺得滿有道理;如果有智能,聽了之後一笑置之。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心裡想佛就成佛,一部經怎麼不行,一句阿彌陀佛怎麼不行?不但行,決定行,念佛成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菩薩,成菩薩。不會念的,念得很多很亂,結果什麼也成不了。因為太亂了,功夫不得力,不能感純正之果。想功夫得力,決定要一門深入。菩薩修學六大綱領中之「精進波羅蜜」,精是精純、精一。一才精,二就不精了。精一,心才得定,精進之後是襌定,不可以不知道。    襌定不是每天盤腿面壁,那種襌定沒有用處,決定不能誤會。在日常生活中,在自己每天工作之中,在生活應酬中,「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就是襌定。不起心不動念是定,不分別不執著是慧。定慧在那裡學,在那裡修,在那裡完成?就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因果不空,決定斷惡修善,不但不做惡事,一個惡念也不會生,這就是「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一切法即空即假。以即假故,所以因必有果,因勝果必勝』。天台講三觀,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講空假中三諦。空是指體性,體是空寂的;假是指相,相是假的。為什麼說相是假的?佛法對於真假有一個簡單的定義,佛說,凡是會變的就是假的,不會變的是真的。我們用這個簡單的定義觀察一切法,就會開智能。一切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皆會變,說明一切法不外這三大類,皆是有變化的,所以相都是假相。因為空沒有相,它不變,所以性空是真的。性是真的,相是假的,假相是從真心變現的,所以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不二。    「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就是器,器就是金。一樣的道理,所以明白人見相就是見性,他「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因為有假相,性會現相,所以因必有果。現十法界的相,現種種不同的相,這就是因緣果報。    「因勝果必勝」,勝是殊勝,最殊勝的因無過於念佛,念佛之因無過於念阿彌陀佛。這是世尊在《無量壽經》為我們介紹的,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所以念佛沒有超過念阿彌陀佛的。一般人雖然天天念阿彌陀佛,為什麼不靈?原因是口裡念阿彌陀佛,心裡胡思亂想,他每天念幾千聲、幾萬聲,有進步似的,但是不精,佛號里摻雜許多妄念,因此念佛不靈。如果能專一的念阿彌陀佛,什麼都不想,那種功夫不得了。    《往生傳》中,有人念一天就將阿彌陀佛念來了,有人念兩三天,阿彌陀佛就來了。為什麼那麼靈?沒有雜念,專心念,感應就快速、真實。雜心念就壞了,覺明妙行菩薩講,念佛最忌諱的就是夾雜。不但不能夾雜世法,名聞利養、是非人我,也不能夾雜佛法。    念阿彌陀佛,還夾雜著觀世音菩薩就壞了。夾雜是二心,不是一心。想念阿彌陀佛,又捨不得觀世音菩薩,麻煩大了。還有人顧忌很多,我專念阿彌陀佛,不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會怪我,有難時觀世音菩薩不來救我了。打這個妄想!諸佛菩薩的心清凈平等,沒有分別。只要自己功夫得力,沒有一尊菩薩不照顧。你不找他,他也會照顧你,因為感應道交。彼此都是清凈心、平等心、大慈悲心,就感應了。理與事皆須清楚,因勝,果就勝。    我講經時曾說,上上根人一生依靠一部經,咱們修凈土的,一生依《無量壽經》或依《阿彌陀經》,凈宗有五經一論,專依那一部都行,因為依一部經是精進。如果嫌一部經太少,恐怕還不夠,要再多找幾部;好,凈宗的五經一論,就依六種。這是中等根性,不是上上根人,成就決定不如上上根。學六樣,決定比不上學一樣的。諸位仔細想,學一樣的專精,學六樣的,心力已經分散了。    如果說六樣還太少,要學十樣二十樣的,凈宗還有《印光大師文鈔》、《蓮池大師全集》、《蕅益大師全集》,分量都很可觀。那是下等根機,往生不一定有把握。中等人往生,可以說有把握。如果搞十幾二十樣,可以說往生沒有把握,要看臨終時的緣分,因為心太雜太亂了。如果凈宗之外的其它教下經論都想涉獵,往生沒希望了。他要作佛學家、作大通家,果報是繼續不斷的六道輪迴,虧吃大了。    不但學教要專精,弘法利生也要專精,不需要建大道場。道場建大了,開銷大,一天到晚被道場累贅,被拖垮了,不得不拉信徒,不得不想方法找錢維護道場。如此,心已經散亂,今天想這個信徒,明天想那個人有錢,那裡還會想佛菩薩,都不想了,想的是貪瞋痴。所以,道場愈大,貪瞋痴愈嚴重,將來果報到阿鼻地獄。我講的雖然很不好聽,但都是事實。現代科技發達,利用科學技術做弘法利生的事業,將經教、將佛法送到每個家庭,多麼自在。    現代道場只要一個小房間就夠了,錄像機架起來,聽眾兩三位就行,錄像帶能傳播到全世界。現代科技日新月異,最近有同修告訴我,他們將我的講記資料送上國際網路,全世界有五千萬個單位可以收到。我們在家裡講兩個鐘點,全世界有五千萬個單位可以收到,何必要講堂!以前是沒有辦法,聽眾多了,沒有講堂不行;現在幹這種事累贅,勞民傷財,自己還要煩心。有智能的人,一間房就可以將佛法弘遍全世界,不向聽眾收一分錢,多麼痛快自在。這說明因果不空,「因勝果必勝」。    『以即空故,所以因果雖勝,亦行無所事。此之謂深明因果』。因果雖然不空,但是因果所顯示的相還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佛菩薩事要照做,天天講經說法、念佛修行,因果不空。雖然天天做,心裡乾乾淨淨,若無其事,就對了。與《金剛經》所說的「離相離念」完全相應,這就是空有兩邊不著,就是深明因果。真正明了因果,不是撥無因果。    『佛說一切法緣生,意在明其本不生也』。這個意義更深,確實是八地以上的境界。這話很難懂,但是我們聽得耳熟,迴向偈常念「花開見佛悟無生」,無生就是一切法本來不生。佛說「一切法緣生」,緣生與本來不生關係太密切了,我們粗心大意,沒聽懂佛的意思。緣生就是無生,緣生是幻有。「幻有非有,真空不空」,這話我們曾聽過。「幻有非有」、「妙有非有」,妙有就是幻有,就是假有,「真空不空」,這兩句話是一樁事。    《心經》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是有,就是幻有,就是妙有,緣生的;空是自性,性相不二,性相一如。性本不生,相那會真有?所以真正了解一切法緣生,就能明了無生法忍的意思。真正了解一切法緣生的人,就證得無生法忍,肯定一切法無有生滅,這是見到一切法的真實相。《仁王經》告訴我們,這是七地菩薩以上的境界。無生忍的菩薩,七地是下品,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這三個位次的菩薩證無生法忍,真正明了一切法緣生的理論與事實。    『若二六時中,世法亦隨緣做,出世法正隨緣起。卻一眼覷向「一切法本不生」處,看之。(「看」,即覺義、照義,了了明白也)』這句的意思,世法與出世法是一不是二。如果是二,「不一不異」就講不通,「諸法如義」也講不通。世法與出世法是一,世法與佛法是一,為什麼要說世法與出世法?覺了就稱佛法、出世法,迷了就是世法。法是一個,就是覺、迷。覺了,穿衣是佛法,是出世法;迷了,穿衣是世間法,是六道輪迴法。吃飯,覺了就是佛法、出世法;迷了,就是輪迴六道法。只在覺迷之別,這不能不知道。    「二六時中」,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世間法隨緣做,注意!隨緣而不要攀緣。「隨緣」是一切都能恆順眾生,能隨順環境,順境也好、逆境也好,沒有選擇的、沒有挑剔的。如果有選擇、有挑剔、有好惡,就錯了,那是攀緣,不是隨緣。講得圓滿一點,隨緣就是我們在一切世法之中,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是隨緣。《金剛經》末後教我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隨緣。    由此可知,隨緣豈不是出世間法嗎?在一切法里無住生心,在一切法里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那裡是世間法?不但超越六道,而且超越十法界,可見世法就是出世間法,所以「出世法正隨緣起」。從此處,慧眼開了,法眼開了,看破了。如何看破?一切法不生不滅,一切法本來如是。佛在《法華經》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不壞」,這是「無生法忍」的境界。    此處的「看」字,不是眼看,不是用眼識看,不是分別、不是思惟想像,而是覺照。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一接觸就是照,就明了不一不異,明了緣起性空,明了因果不虛。在日常生活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果然有這樣覺照的功夫,又肯念佛求生凈土,決定得生,而且品位決不只中下品,上輩往生有分。    『亦不自以為能看』。如果以為我覺悟,我明白了,這又胡塗了,因為他又起心動念了,又用「我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一個見起來,四個見都起來了,又著了「我相」,四相、四見具足,還是六道凡夫。江味農居士的批註很好,「大而化之」、「若無其事」,這兩句很有味道。我們的心量要大而化之,對於任何人與事,不要計較。沒事,何必計較!這個人怎樣、那個又怎樣,不必計較,心要大而化之,心裡若無其事,乾乾淨淨。雖然修行、雖然覺照,還是若無其事,這種人真的覺悟了。如果還有計較,心裡還有事放不下,不行!我們無量劫來的過錯就在此,希望這一生不要再犯這個過失。    古人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兩句話有很深的哲學道理。確實沒事,事都是妄想分別執著來的。將妄想分別執著消除,就沒事。沒事才自在,才真有褔報,隨遇而安。天下動亂,他不亂;天下不安,他平安。多麼幸褔!    『但於世出世法,正隨緣時,正如是看。正看時,正如是隨緣。可許他是個伶俐漢』。古代襌宗讚歎上根利智的人,也就是明心見性的人,稱之為「伶俐漢」。他在一切法里真的覺悟,得大自在了。以下這幾句話好,將自在的樣子與理由說出,這正是我們應學習之處。    『內三際心不可得,外一切法本不生。真一了百了,天下太平』。這句話講得徹底圓滿。內,三心不可得,能執不可得。能執著的,能打妄想的,不可得。能打妄想的不可得,妄想當然也不可得。能分別的不可得,能執著的不可得,能憂慮的不可得,能牽掛的也不可得,還搞什麼!「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一切能得的都不可得。一切境界相都是因緣生法,都是剎那九百生滅的相續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內外皆不可得,沒事!    我在此地住一個小房子,是一位居士的。門壞了,今天找人來修門。他告訴我,門要修堅固一點,怕人來偷東西。我說,這裡都是經書,結緣的,誰要誰拿去,沒東西偷。須知一切不可得的事實真相。《心經》末後說「無智亦無得」,這是世尊二十二年說般若的顛峰。般若像一座寶塔,這是寶塔的塔尖。世間人的大病就是這兩個,一是求智,一是求得。俗人求得,世間雅人、高人求智。沒有智,也沒有得,佛法說的是真實智能。    以學經為例,我講的,能聽懂的人不多,因為聽懂就相信了。聽了懷疑、否定,就是沒聽懂。有不少同修發心研究經教,如何能入?有一個原則:佛經沒有意思,所以不能在裡面求意思,求意思就錯了。我教人求經教的方法是老實念,不要求解。經文沒意思,只要老實念,念到心清凈了,自然就開悟。開悟,悟無智無得,幫助你入這個境界。    入這個境界之後,經,不用時沒意思,念時沒意思,如果有人來問,意思就出來了。意思是人家問出來的,不問沒意思,一問就有意思。一個人問,一個意思;兩個人問,兩個意思;無量人問,無量意思。妙不可言!這是真的,一點也不錯。所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經沒有意思,卻有無量義。無量義,怎能求它的意思?同一部經,同一句經文,有無量種講法,所以它是活的,不是死的。    一個意思、一種講法,那是死的。報紙雜誌上的文章是死的,就是一個意思,決不會有第二個意思。佛法是活的,怎麼說都說得通。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困難,同一句經文都解決了,所以經有無量義。無量義是起用,起作用是「後得智」。我們求的是「根本智」,根本智是「無知」。這個道理很難懂,佛在經上曾舉例說明。    佛弟子之中,智能第一是舍利弗。曾有人問釋迦牟尼佛,舍利弗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智能。釋迦牟尼佛並沒有解答,只舉了一個例子,他說,「你看到鼓沒有?」道場天天敲鼓,鼓的肚子里是空的,什麼也沒有。佛說,「舍利弗的心就像鼓一樣,什麼也沒有,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那就是起作用。經典沒有意思,也像鼓一樣,起作用時,人家怎麼問,他就怎麼答,妙用無窮。    我是過來人,對於一切眾生非常愛護,希望你們都成就,我就省事了。各處請講經,你們可以去講,我就不要東奔西跑了。跑了這麼多年,很想休息。我希望你們在台上講,我在下面聽,聽了我很歡喜。如何學?老實念!《金剛經》說「受持、讀誦、為人演說」,說的遍數太多了。不但老實念,還要老實做。佛教我們無住,我們就無住;佛教我們生心,我們就生心。照做,才能開悟,才能開智能。    「無住生心」,經上講得很具體,「不住色聲香味觸法」。法有世間法、有佛法。世法、佛法皆不住,可以用它,但不執著它。「住」是執著,「無住」就是不執著,也就是若無其事。「生心」,生利益一切眾生之心。佛在此教我們,生六度心,生利益一切眾生之心,就對了。果然這樣做法,真正肯這麼做,正如《阿彌陀經》所說的,善根褔德因緣成熟了。如果不成熟,不可能這樣做。    每一部佛經末後都有「信受奉行,作禮而去」。信受奉行是真正相信佛講的話。「受」是接受、受持。真正做到佛的教訓,才是「信受奉行」,也就是「善根、褔德、因緣」皆具足。這樣的人才能得一切諸佛的護念、龍天善神的保佑;他不求、不念,也能得到;只要功夫勤,這一生必定開悟。《高僧傳》、《居士傳》里,那些人為什麼開悟,我們為什麼不開悟?他具備了開悟的條件,而我們沒有具備。人家聽經後真的依教奉行,這就是開悟的條件,證明他的善根褔德因緣具足。我們懈怠、懶惰,不肯做,證明我們的善根褔德因緣不具足;佛菩薩雖然慈悲加持,卻加不上。    『本師教我們這些抄直路的法門』。《金剛經》、凈土經皆是「抄直路」,抄近路,一生中決定可以成就。《金剛經》與《阿彌陀經》經文皆不長,真是直截了當。《無量壽經》雖然長一點,比起其它經典也不算長。    『我們要直下承擔,努力向前』。佛傳授給我們,我們要肯接受,將它當寶貝。這很重要,是救命的寶貝,是真的。無量劫來生死輪迴,苦不堪言!今天得此寶貝就可以出三界,永脫輪迴。《無量壽經》加上《金剛經》,不得了!永明大師講得有道理,「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我們將這句話換一換,「有《無量壽經》,有《金剛經》,比戴角虎還厲害」。這是真的,這兩個法門合起來,確實利益無邊,廣大無有窮盡。    『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這首偈,佛門寺院每天的晚課都要念。雖念,像唱歌一樣,其中的意思從來也沒想一下,就這麼唱過去了。因此,它不起作用,每天還是迷惑顛倒,絲毫警覺也沒有。普賢菩薩這四句偈,對我們有高度的警覺。一個人的壽命再長,活一百歲吧!三萬六千日。給自己一個日曆,一天撕一張,三萬六千張,很快就撕完了。家裡掛日曆,每天撕一張,「命亦隨減」,有沒有這個警覺心?撕掉一張,壽命又少了一天。幾個人有此警覺?有警覺的是覺悟的人。迷惑顛倒的人是麻木不仁,不覺悟,到死了還不曉得。    大家一定要提高警覺,要曉得「人命無常」,真正抓住短暫的光陰,放下假的,要修真的。真的是「老實念佛,求生凈土」。在般若經里開真實智能,看破世間,放下萬緣,老實念佛,求生凈土,這是真正徹底覺悟的人。想往生,世出世間法要放下,不要有絲毫顧慮,一定要曉得一切法即空即假,一切法了不可得。    不求行嗎?明天有飯吃嗎?明天還沒到,想這些幹什麼,打妄想!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想明天幹什麼。命里有的,自然有;命里沒有的,怎麼打妄想也求不到。但是,幾個人相信這個道理與事實?太難了!佛在經上講的,他也承認;佛說的,他不敢不相信。可是,自己心裡的疑團就是拔不掉,不能接受,不能照做,還是拚命求。疑根在,就是沒有真正覺悟,沒有徹底明了。    我教初學的同修,想學佛,從《了凡四訓》入門,先將《了凡四訓》念三百遍。遍數少了沒用處,印象不深刻,觀念轉不過來。念三百遍,印象深刻,就能慢慢體會其中的道理,「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了凡四訓》真的通達體會了,對於世間法不求,患得患失的念頭沒有了,心會清凈,清凈心生智能。命里該有的,不需要求;命里沒有的,怎麼求也枉然,何必求。我自己學佛,實在得力於《了凡四訓》。    我初學佛時,台灣的佛經非常缺乏,很不容易找到。台北有一位朱鏡宙老居士,他是虔誠的佛教徒,他找一些朋友湊一點錢來印經布施,組一個「台灣印經處」。我經朋友介紹,認識這位老居士。那時我才二十幾歲,他對我非常愛護,印贈的佛經都會送給我。他送我一本《了凡四訓》,叫我要好好的讀。我讀了之後很受感動,得力於《了凡四訓》的利益太多了,真正了解因果,知道「因果可畏」。    『若依舊拖泥帶水,雖日日看經聞法,曉得些理路,有何益處』。這些話都說到學佛人自身的病痛,我們就是犯這個毛病,對於生死大事,六道輪迴毫無警覺,沒當作一回事。如何得了!每天研究經教,有什麼用處?不能斷煩惱、不能開智能、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    『要防他所知障生,比煩惱障更壞也』。這兩句話,若不是過來人則說不出。能說出這兩句話,必有高度的智能,決非普通人。「所知障」是邪知邪見。邪知邪見比貪瞋痴還可怕,貪瞋痴墮三途,邪知邪見造的罪業,不但誤自己,還誤一切眾生,果報在阿鼻地獄。    有些人以為念一部《無量壽經》沒有用處,念一句「阿彌陀佛」不管事,勸你要念許多經,拜許多佛菩薩,那是所知障,邪知邪見。你本來一門深入,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作佛,他把你拉回來,送到阿鼻地獄。他的罪多麼重!他可能不是有意的,還是好心。為什麼好心會做出這麼壞的事?知見錯了,這種人認假不認真,信邪不信正,沒法子。所以,所知障的麻煩超過煩惱障。    下一大段經文,科題是『約法施明體空』。分兩個段落,第一個段落是『明無法可說』。無法可說,這個意思在前面都透出來了。《金剛經》難講,精彩處都在後面。後面拉到前面講,就是犯下。無法可說,所以我講「經沒有意思」,與這很接近。經沒有意思,研究意思幹什麼;無法可說,有什麼好說的。再分小段,『明聞者性空』。再分小段,『明無法可得』。這段經文的意義很深,所以未講經文之前先有一番交待。若不詳細交待明白,則經文很不容易體會。前一大段批註是交待的話。    『於褔德勝報之後』。前文講財施,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所得的褔報無量無邊。財布施之後,佛接著講法施。諸位要曉得,財施是陪襯的話,重點在法施。先用財施作引子,而後接著講法施。    『接說法施一大段文,正顯一切法皆是緣生。此一大段是約因說,以顯示緣生無窮,因果無盡之義也』。這些話必須在講經文之前詳細交待,讀這段經文、聽這段經文,才懂得意思,才能體會它的味道。經文是從因上說的,目的是顯示緣生的一切法無有窮盡。    我們以很淺顯的比喻,這一部經,經是法,你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經是一樣的,如釋迦牟尼佛當年講《金剛經》,代代相傳,傳了二千多年,傳到中國、傳到外國、傳到全世界,傳到盡虛空虛法界,就這一部經。但是,虛空法界有多少種類的眾生,眾生無量無邊無有窮盡,對那一類眾生用那一類的講法,各個不一樣,這就是「無量義」,就是「緣生無窮,因果無盡」。    無量義,如何學法?學它的原則,學「不一不異」。掌握原則,就讀通了。無窮的緣生、無量的變化,皆不出一心,不出自性。所以,大乘法最重要的是教人「明心見性」。現在心不明,所以見不到性。心為什麼不明?因為有二障,障住了。二障就是煩惱障與所知障。「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破煩惱障,生心破所知障。二障破了,心性就恢復光明,心性中無量的智能德能皆現前。除此辦法之外,沒有第二個辦法能令人明心見性。般若經是以明心見性為主,因此對於破二障非常重視。「離相離念」即是徹底除障的方法。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一七三、一七四卷 新加坡居士林

   『施者、受施、施物。約此三方面之因緣,已千差萬別,說之無盡。何況三方面,倘不聚會於一時一處,仍無此一法施之事發生也。而聚會又非緣不可。由此可知,一切事莫非因緣所生者。』    《華嚴經》說,世出世間一切法,大而世界,小而微塵,皆是無量因緣。我們平常沒有留意這樁事,沒有細心觀察,甚至我們心念太粗,根本沒想到這回事,不知道因緣如此複雜;複雜的程度與虛空法界相等,與一個人八識心中妄想分別無異。明白了,然後我們讀這段文,才能體會一點意思。「施者」是指修布施的人,受施是接受布施的人。本經所說的布施,包括我們一生全部的生活。我們修布施,要懂得此道理,知道事實真相。「施物」是所布施之物。    家庭主婦修布施波羅蜜,早晨起來,把家打掃乾淨,準備早點,這就是「布施」,用勞力工作,用頭腦思惟。家裡的人是「受施者」,有一個很清爽乾淨的環境、美好的點心,這就是「施物」。所以,布施包含我們一生全部的生活,無論何時何地都在布施。世間人雖做,並不知道;不知道,也有果報。總而言之,十法界依正莊嚴,都不離因緣果報。    《法華經》說的「十如是」,就是解釋《金剛經》的「諸法一如」。「諸法一如」,細說就是「十如是」,展開即是天台大師所說的「百界千如」,十法界依正莊嚴都包括在其中。布施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法法皆如,一切法都是我們一生生活的全部。諸位向此處體會、理解,才能明暸佛在經上所說的義趣,才會得到受用。    布施歸納為三方面:施者、受施、施物。這三方面的因緣很複雜,千差萬別,說之無盡,不但凡夫說不盡,諸佛菩薩於無量劫也說不盡,才曉得因緣不是偶然的,非常複雜。這三方面若不能在同時同處聚會,布施行為就不能發生。    聚會是緣,決非偶然,人與人的聚會是緣分,人與一切物的聚會也是緣分,沒有緣分不行。正因為這個事實,所以佛才教我們,「無住」後要「生心」。生心才有緣分,不生心那來的緣分?諸佛菩薩在因地沒有不發大願的,發大願度一切眾生,就與一切眾生都有緣了。由此可知,世出世間沒有一法不是因緣所生,有因遇著緣就會結果。    『果復成因,因又成果。果因因果。自此以往,千差萬別,永永無盡』。這樁事,往深處看很難懂,太深廣了;從淺處看,不難體會。譬如種瓜,瓜籽是「因」,將來結成瓜是「果」;結的瓜是「因」,裡面的子又是「果」。所以,因果是循環的。因不會永遠是因,它會變成果;果也不會永遠是果,它又會變成下一個因。因果循環無有窮盡,因此佛常說因果果因的道理。    佛法說,「一切萬法緣生」,不說「因生」,也不說「果生」,因為沒有「緣」,因不會變成果,果也不會變成因。緣就是條件,非常複雜。    我們種瓜籽,一定要種在泥土裡。如果將瓜籽放在玻璃杯里,放一百年也不會結瓜,因為沒有緣。土壤是緣,有土壤而沒有水分,地是乾的,種子也不能結成瓜。除了水分,還需要陽光、肥料,以及人工照顧、培養,它才能長得好。這些都是「緣」。這種說法很粗淺,若細說,每一樣緣里有無量緣。以科學家的眼光來看土壤,裡面是無量原子、電子、離子,可見它決不是單純的。每一個粗的緣,細分都是無量因緣,才能湊成它的變化。因變成果,果又變成因,所以說千差萬別,永無窮盡。    『可見世出世間,種種事相,所謂諸法者,更無他物。只是不斷之因果果因,於眾生心目間顯現變化而已』。此段文將世出世間,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真相一語道破,就是「剎那九百生滅業因果報的相續相」、「於眾生心目間顯現變化而已」,這才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真相。所以,那有真實的,在一切萬象中,還想執著,還想得到,簡直是妄想。「三心」不可得,所得的「諸法」不可得,內外皆不可得。我們的心清凈,萬緣放下,一個妄念也沒有,才能入諸佛菩薩所證的境界。    凡夫修行,不只不能證果,開悟的也沒幾個,功夫稍得力的就不多,原因是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不知道十法界依正莊嚴的事實,以為這些假象真有,在其中起了妄想。妄想是貪瞋痴慢,見思煩惱中的思惑起了煩惱。煩惱是患得患失,順自己意思,一定想求得;不順自己意思,一定要踢開,煩惱是這幺來的。那裡曉得全是一場空!諸佛菩薩眼裡看到這個事實,說這些人是可憐愍者。如果是事實,並不可憐。其實全都在作夢,將夢境當作真的,才稱之為可憐愍者。「世出世間,種種事相,所謂諸法者,更無他物,只是不斷之因果果因」,「不斷」就是相續相,剎那九百生滅的相續相。了解這個事實,才會放下,才肯放下。    『深觀其趣』。往深處看,往細處看,從極微處觀察,看它的義趣。「義」是觀察它的道理,「趣」是去向,觀察它的變化與因果。『「因」是前因之果』。「因」是前面一個因的果。『「果」乃後果之因』。「果」又是後一個果之因。『既不固定,便非實在』。因不是定因,果不是定果,因果也是不實在的。    『剎那之間,皆成陳跡』。「剎那」是指極短的時間,佛說,「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是隨順世間人說的,其實比這個數量不曉得多多少倍。佛講這些數字,講得很委曲婉轉,要是真說出來,怕我們聽了迷惑,不能接受、不能相信。    如果佛說,凡夫修行成佛,要經過無量大劫,我們聽了沒指望,不明真相就不學了。所以,佛約略而說「三大阿僧祇劫」。雖然三大阿僧祇劫也很長,但是我們還可以接受。所以,說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我們可以接受。實際不止,還要細,還要短暫。「剎那之間,皆成陳跡」。剎那之間早已不存在了。《楞嚴經》說「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指的是「當處」;此處講「剎那」,已經是相當長的時間。這是真相。『然則苦苦分別,牢牢執著』。世間人做這種事,『豈非痴乎』。佛說這是愚痴。    『一切法不過因因果果,次第演變,眩人心目。不能剎那停住,乃執為有實』。這段文以現代的科技作比喻,很好懂。我們看電影、看電視,畫面是由非常微細的顆粒組成線,由線再組成面。如果懂得其中道理,看電視就能開智能。不懂的人看電視畫面,懂得的人看電子波在動。不會看的人看畫面是假象,會看的人看波動的現象是真相。    懂得道理,怎不生智能?會看電視的人,修般若波羅蜜,心裡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事事無礙。不會看電視的人,生煩惱,心隨著畫面動,喜怒哀樂都表現出來。一切物質都是波動的現象,剎那相續,從不間斷;執著它,當作實有,則『自生纏縛,不得自在』。我們看錯了、想錯了,被外面虛幻的假象欺騙,就像看電視、電影一樣,被「境界相」欺騙。『其為痴絕,固不待言』。愚痴至極處,這還需要說嗎!    『法雖非實,卻是自無始來,遇緣即起』。「法」是指世出世間一切法,十法界依正莊嚴,大而世界,小而微塵,都包含其中。法確實不是實在的,它沒有實體,「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可是它從無始以來,沒有消失過。相永遠不會滅,而會改變,遇緣就變了。「因果果因」之中的緣,能改變它。    『因果果因,剎那相續,曾不斷絕』。這完全說明事實真相。佛在大乘經論里處處都說,以般若經講得最透徹。我們也聽得耳熟。雖耳熟,佛所講的真實義,我們並不能了解。《金剛經》是綱要,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一卷。    『乃一味執空,不知隨緣之理』。前文「執為有實,自生纏縛,不得自在」,六道凡夫。欲界、色界的凡夫自以為是;無色界的天人執著空,就是愚昧執空。超越三界之外,辟支佛、阿羅漢也執著空,皆錯了。這些人「不知隨緣之理」。隨緣的道理與事實,他不清楚。普賢菩薩教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可見大菩薩、一切諸佛如來知道隨緣的道理,知道隨喜的功德。    『托勝緣,獲勝果』。「托」是依靠的意思,「勝」是殊勝。佛法說十法界,其中四聖法界的緣是殊勝的,六道的緣就劣,差一等。四聖法界與法身大士相比,法身大士的緣殊勝,四聖法界的緣就劣,是有差等的。由此可知,最殊勝的緣,無過於念佛求生凈土,這緣是無比殊勝。我們要知道,文殊、普賢是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補處菩薩、等覺菩薩,他們還要發願求生西方凈土。我們從此處就能體會西方凈土的緣是無比的殊勝。平常我們勸人種善因,得善果,第一善就是念佛求生凈土。    『證本非緣生之性,超然於一切緣生法之外,解纏縛之苦,得自在之樂』。這是如來果地的境界。我們要在一生中證得,除念佛往生凈土之外,決不可能。一切萬法是緣生的,緣生性空,了不可得;真如本性性不是緣生的,不是空的,決定可以證得。禪家講「明心見性」,念佛人講「理一心不亂」,見性之後,超然於一切緣生法之外。六道、十法界是緣生法,不但超越六道,也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因此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但超越六道,也超越十法界。    「解纏縛之苦」,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些苦都解除,解脫了。「得自在之樂」,這是大自在,如《般若心經》讚歎觀世音菩薩(即觀自在菩薩),得大自在。    『善學者,以緣生之理,隨機感緣,示種種法,以拔眾生之苦,予眾生之樂』。關鍵在會不會學,也就是此處說的「善學」。果然善學(善是善巧方便),成就非常快速,確實能契入華嚴境界。《金剛經》說理,說原理原則;《華嚴經》說事,說生活中的細節。這就是將金剛般若的理論,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善學者」就是善財童子,不是專指一個人。凡是善學的人都稱為「善財童子」,包括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善學是將金剛般若的理論、方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處世待人接物之中。如果再能老實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普賢菩薩」。每個人都可稱為普賢菩薩,只要修普賢行。    時時刻刻、在在處處,我們六根緣六塵境界,能提起觀照的功夫。如何提起?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時,知道內「三心不可得」,外「緣生性空」,了不可得!這就是「緣生之理」。清楚明白能所皆空,俱不可得,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知道內外皆不可得,就無所住。雖然無所住,可是事相現前,身體在,一切事都在,「而生其心」,生「隨機感緣」之心。自己明白、自在,放下了,看眾生還迷惑,執著沒放下,對事實真相一無所知,我想方法幫助他覺悟,讓他知道事實真相,這就是度眾生,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皆具足。    「示種種法」。「示」是示現,我們不但要教他,而且要做給他看,他才會相信;做他心目中最羨慕、最嚮往的「大自在」。有錢有勢並不自在。世間人忙得不得了,像沒頭蒼蠅,胡裡胡塗忙,生胡裡胡塗,死也胡裡胡塗,那就錯了。一個很清楚很明白的人,生活得悠閑自在、快樂無比,表現在外的是永遠年輕,令人羨慕。惠能大師說,「一天到晚、一年到頭,心中只生智能,不生煩惱」。多幺快樂!他不老不病,就是因為他只生智能,不生煩惱。人會衰老、害病,因為煩惱太多了。「示種種法」。佛菩薩為一切眾生作最好的生活榜樣,學佛的人也要學佛菩薩,為社會大眾作好樣子,可見佛法不消極。    「以拔眾生之苦,予眾生之樂」。一切眾生,無論什幺身分,那種行業,怎樣的生活方式,都能離苦得樂。不必改變生活方式,不必改變行業,就在現前本分上,離一切苦,得一切樂。這是佛菩薩示現來教導我們的,這才是真正善學的。    『其不能者,勢必墮落』。「不能者」是不善,學般若,學偏差了。這樣的人,在現代佛教里大有人在,將正法學成邪法了。以佛法的修學搞名聞利養,這就是「其不能者,勢必墮落」。『何以故。惡取空故』。他聽了般若經說「一切法空,能所皆不可得」,就以為沒有因果;因果也是緣生的,了不可得,於是隨心所欲無惡不作。什幺都是假的、空的,而因果不空。若造作惡業,將來必定墮阿鼻地獄。雖然阿鼻地獄也是當體即空,罪還得受。如作夢是假的,還得受。    要是作惡夢,夢到一隻老虎吃你、追趕你,不是嚇得一身泠汗嗎?墮阿鼻地獄就是這樣,等於作惡夢一樣,不好受。如果沒有智能,老虎是假的,我讓牠吃,跟牠結緣,供養牠,這就變成菩薩,即是善學。若還有恐怖,則不善。    十法界因因果果,都是緣在變。迷時很不容易覺悟,在夢中遇到苦難的境界,幾時能覺悟這是作夢,夢是假的;有這一念就覺悟了,境界就完全變了,地獄變成天堂,就在一念之間。若迷得太深重,別人幫助你也沒用。古大德為何不願意講般若經,尤其是《金剛般若》,最大的因素就是怕聽眾聽了之後「惡取空」。沒有聽到,對因果還有一點顧忌;聽了之後,錯會意思,無所顧忌,罪過就很重。    『二乘人,但偏於空,雖能超出緣生,而不能利用緣生。則沈空滯寂,成自了漢。世尊呵之曰:「焦芽敗種,墮無為坑。」此兩種執之病,雖苦樂不同,升沉迥別。然無智能則一。』    這是說一則學般若墮阿鼻地獄的事。能會得其中之意,就能生智能。學佛,    學走了樣的人太多了,特別是這個時代,正如佛在《楞嚴經》上講的「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將佛經講錯了,貽誤無量眾生,眼前雖然得名聞利養,一口氣不來就到阿鼻地獄去了,這是很悲哀的一樁事。    二乘人是指聲聞緣覺(阿羅漢與辟支佛)這兩種人。「但偏於空」,他們出了三界,斷了見思煩惱,但是執著空。他們的境界,雖能超出緣生,緣生是指六道,超越六道輪迴,而不能利用緣生。他不像佛、不像菩薩,菩薩能利用緣生,度六道眾生。他不離開六道,在六道里遊戲神通,做種種示現,利益眾生,這是二乘人做不到的。「沉空滯寂」,形容小乘阿羅漢證偏真涅盤。「偏」是偏在一邊,「真」是空。他住在真空里,就是沉沒於空寂的性中。「滯」是滯留,停止而不起作用。他在一個很寂靜的境界里,不動,所以就成了自了漢。自己雖然煩惱妄想執著皆斷除,很清凈自在,但不能利益眾生。佛在經上常呵斥這些人為「焦芽敗種,墮無為坑」,「無為」就是空。    六道內的四空天人住空,阿羅漢也住空。這兩個「空」有一點不同,一是三界之內,一是三界之外的。佛在楞嚴會上,說出他們的境界,二乘人所證的「偏真涅盤」,「猶為法塵分別影事」。這就是告訴我們,小乘人的偏真涅盤,實際上是很深的禪定。《楞嚴經》說九次第定,它是第九等的定。前八定是世間定,稱「四禪八定」,八定包括四禪。「四禪天」是四種禪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往上是「四空定」,合稱八定。這八定是世間禪定,沒有超越世間;功夫再增上,第九定超越六道輪迴。功夫雖是第九定,佛說他們還是「法塵分別影事」,可見小乘人妄想並未斷。這說明為何要利用緣生廣度眾生。破妄想分別執著,要破得徹底,小乘人不徹底、不究竟。    「此兩種執之病」,就是學般若學偏差了,變成惡取空,執著空,撥無因果,也不相信因果報應,認為這是假的。二乘人也執著空,可是他們的果報,苦樂不同。聲聞、緣覺住偏真涅盤,是樂;惡取空、錯解般若的人,墮阿鼻地獄,是苦。這兩種人執著之病,結果不同。「升沉迥別」,一是超越六道輪迴,一是墮阿鼻地獄。    「然則無智能則一」是說因。聲聞、緣覺與錯學般若的人皆沒有智能。阿羅漢與辟支佛怎會沒有智能?佛說真如本性的三德秘藏,三德是法身、般若、解脫。小乘人所證得的,只是解脫的一小部分,不是真的解脫。小乘人沒有見性,所以沒有證得法身與般若。小乘人證得的只是半個解脫而已,他們只證得少分。    大乘圓教七信位的菩薩,論斷證功夫,與阿羅漢辟支佛相等,都斷見思煩惱,但是智能完全不同,不能相比。阿羅漢辟支佛,沒智能;圓教七信位的菩薩,智能了不起。    『佛說此一大段文,意在使人洞知緣生事理』。「洞」是徹底明白。真正明白一切法緣生的事相與道理,就不執著,就沒事了。人就怕執著,般若教人空有兩邊都不能執著,『以免執有執空之病』。    『不執有,則人我空。不執空,則法我空。我法雙空,便是洞徹三空之般若正智』。世尊苦口婆心說明事實真相,勸導我們兩邊不著,又在日常生活中表演給我們看,這是三轉法輪,示轉、勸轉、證轉。目的是使我們開悟證果,明心見性,永脫輪迴。這種利益,世出世間法沒有能與它比較的。    為什幺不能「執有」?執著有,就有六道輪迴,出不了六道。為什幺不能「執空」?執空,就不能明心見性,不能解決問題。「不執有」,則人我空,破我執,出三界。「不執空」,則法我空,破無明,破塵沙,超越十法界。「我法雙空,便是洞徹三空之般若正智」。般若智能的總綱領就是「人空、法空、空空」。空也不能執著,空也要空去。般若講「三空」,般若智能現前,心才達到真正清凈,一個妄念也沒有。    『便證空有同時之般若理體』。「般若理體」就是真如本性,禪宗所說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找到本來面目,就明心見性,就是圓滿成佛了。    『故曰:通達無我法者,是真菩薩』。「通達無我法者」,一定要洞徹三空,此境界在圓教是初住以上的菩薩,《華嚴經》稱之為「法身大士」,從初住至等覺四十一個位次。空有兩邊不著,就能證入圓教初住的果位,這樣的人念佛,理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實報土。    『布施、受施、施物,皆因緣生法,當體是空。故名為「三輪體空」』    我們整個生活就是布施,一年到頭,從早到晚,與一切眾生相處,全是布施,但是不能著相。「因緣生法,當體是空」,知道當體是空,依然要做。做是不空,不執著是空,空有兩邊皆不著。事要很認真努力的做,決沒有絲毫執著,所以「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天天作,若無其事!天天在作之中練功夫,練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就在生活工作里鍛煉。    佛法講修行,在生活工作中,在日常應酬中修行,就是真修。釋迦牟尼佛在世時,講經說法坐在大樹下,沒有建道場。到後期,一些國王大臣護法,才有精舍講堂,雖有講堂精舍。世尊心地還是清凈的,並不以為我有道場,我有講堂了。沒有「有」的念頭,講堂精舍是施主的,所有權是他的,佛菩薩只有使用權而已。他不要所有權,有使用權,這才真正得自在。由此可知,「三輪體空」就在日常生活中體現。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    這一段經文,科題是『明無法可說』。意義很深廣。佛的經論沒有意思,如果有意思,佛就有法可說;沒有意思,正透露佛是無法可說。經典雖然沒有意思,對機,意思就來了。機,千差萬變,於是意思就無量無邊。對什幺人就有什幺說法,對什幺時代就有什幺時代的說法。佛經是活的,不是死的。    古大德們的批註,我們可以看、可以用,但是要活用,不能死用。「死用」是死在批註之中,就不是般若智能。《金剛經》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東晉時,從印度傳來中國,距今約一千七百年。經文還是一樣,每一個朝代大德們講《金剛經》,講法不一樣,我們可以從古人批註里看出。批註、講法都不一樣,這就說明經是沒有意思的。    『對機則說』。漢朝有當時對機的說法;唐朝人的根機與漢朝人不一樣,必須有新的說法才能契唐朝人的「機」,才能得利益。因此,唐人與漢人的批註不一樣。    環境在變,人心也在變,想法、看法都在變,所以同樣這部《金剛經》,今年講的與去年講的,不會一樣。這才曉得經是活的,不是死的。開智能,必須能「放下」;開智能不難,難在放不下。果能將身心世界、空有兩邊皆放下,立刻就是「法身大士」,智能就圓滿,對於佛所說的一切經都能通達。必須先做到完全沒有意思,起作用時,對機時,自然生無量義。《金剛經》說,「信心清凈,則生實相;實相般若,就生智能」。心清凈就生智能,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世出世間法皆放下,這樣才清凈,才能生智能。    『示說法無念』。有人向佛請法,佛就說法;雖說法,卻說而無說。別人提出問題,隨問隨答。佛沒有考慮「我要如何答覆」,對他自己來講,無說,他沒有起心動念;對別人來講,有說。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沒有起心動念。我們明白事實真相,才曉得佛經不能研究。若研究,全是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這是佛法與世間法不同之處,也是修學佛法最難的地方。    難與易,也不是一定的。從難易上來說,有時世間法很難,學好多年還學不會,佛法只要放下就成了。佛法的難,在於不肯放下;肯放下,立刻就得。放下一分,得一分利益;放下十分,得十分利益。    『此下數節,正面是明如來說法之義』。以下幾節經文,表面上說的、看的,都是佛講經說法的義趣,『而骨里卻是教菩薩應如何離念。所謂言在此而意在彼也』。這是讀經與聽經的難處,難在「意在言外」。佛的意思在文字之外,文字里決定沒有意思,讀佛經,若不懂此道理,就不得其門而入。即古人所謂「弦外之音」。須懂得佛說法,意在言外,果能體會言語以外的味道,就懂了。    『作是言念,其過何在。在「作念我當」四字。』    此處有「作是念、我當」,這也是假設的問題。世尊問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你不能這樣說法,不能有此念頭。此處不用「佛」,而用「如來」。如來是指自性、真心。自性里沒有念頭,事上可以,心上不可以。真心離念,妄心就有念,此念就是妄念。所以,不可以說如來有此念頭,『我當有所法說』。有「我」,就執著「我相」,就生起「我見」,即是凡夫,不是佛菩薩。凡夫起心動念,就有我執,佛菩薩決定沒有。勸他『莫作是念』。不能有這個意思,不能有這個念頭。表面是教菩薩,其實是教這些學生要離念、要離相。下文解釋「有念即是執著」。    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這段經義很深廣,特別是對學教的,「學教」就是學講經。學講經的人不能不知道,這是重要的原理原則。    『「有所說法」,謂心中存有所說之法,即「作念我當」之意』。「有所說法」、「作念我當」,意思相同。心裡想我要為大家說法,就錯了。無法可說!一切法,緣生性空,了不可得。    『一說此言,其罪甚大。「即為謗佛」』眾生造作這種罪,自己並不曉得,這是犯了很大的錯誤,誹謗三寶。《戒經》說此罪過是墮阿鼻地獄。不論有意無意,了解不了解,因為錯解佛法,而誤導眾生,這種罪過很重。    『如來空寂性中,那得有念,那復有我』。《金剛經》講得很清楚,四相四見都離了。此處的如來,圓初住菩薩都可以稱「如來」,不一定指究竟圓滿佛。大乘經上常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金剛經》說的「諸佛」,就是從圓教初住菩薩講起,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諸佛。圓初住菩薩就有能力,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楞嚴經》上二十五圓通,《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里,也講到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觀世音菩薩是圓教初住菩薩。觀世音菩薩,在釋迦牟尼佛每個法會裡的身分不一樣。《華嚴經》里,善財童子參訪觀世音菩薩,那第七迴向位的觀世音菩薩。法華會上,《普門品》里的是等覺位的觀世音菩薩。    《觀音三經》,三經中是三個不同的身分,一是圓初住菩薩,一個是第七迴向菩薩,一是等覺菩薩。我們不可以聽說觀世音菩薩就含糊籠統,這是太粗心了。由此可知,此處稱如來,圓初住就可以稱如來,因為他見性了,從那一分真性上說,就稱之為如來。「空寂性中」,圓初住菩薩就證得,四相四見完全離開了,所以他沒有念,也不著相。    『凡作念我當如何』。我要怎樣怎樣,『是妄想執我之凡夫』。這是凡夫,不是佛。『視如來同凡夫,非謗而何』。將佛看作凡夫,就是謗佛!學佛的人謗佛的事太多了,我舉例說明,你們就曉得這是事實。    有些同修告訴我,「法師教我們念阿彌陀佛、念《無量壽經》,我過去念好多經,念好多佛菩薩,現在不念,佛菩薩不怪我嗎?」這是將佛菩薩當作凡夫,就是謗佛。佛菩薩的心清凈平等慈悲,你卻將他當作普通人,怕得罪他,他要找麻煩。不但沒將佛菩薩當作好人,而且當作有報復心的惡人,得罪不得。起這種心念,還算學佛?    得罪鬼神,才會找你麻煩;得罪佛菩薩,也不會找麻煩。將佛菩薩當作凡夫,還是惡凡夫,還不是善凡夫,這種罪很重,從這裡結罪。如果過去修行不如法,現在如法,專門學一部經、念一尊佛,你過去拜的那些佛菩薩看到,歡喜得不得了,這樣才對,怎會找麻煩。一般人不懂這個道理,不了解事實真相,產生這幺大的誤會,就是造罪業。    『法身無念無說』。法身就是真心,「真心離念」。清凈心、平等心,「無念無說」。『報化有說而實無念』。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示現八相成道,說法四十九年,他是「有說無念」。不但佛說法是有說而無念,菩薩羅漢說法也是有說而無念,許多祖師大德們說法也是有說而無念。我們須從此處學就正確,能學到真的東西。那是自性里的,不是心外求法。    釋迦牟尼佛講許多經典,我們依照這個求,行不行?真正答覆,就是須菩提的話,「不也,世尊」。「不也」,不是否定詞,也不是肯定詞,而是不能這樣說法。意思是說,也可以,也不可以。用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經論作緣,引發自己的自性般若,就沒錯。將自性般若引發出來,這是可以的。講的是自己的《金剛經》,不是釋迦牟尼佛的《金剛經》,而是自性的金剛般若,這就可以。假如死在文字之中,自己智能沒有現前,還是依照釋迦牟尼佛的經文來講,又將意思講錯了,都是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這就不可以。「亦可,亦不可」,道理在此。    佛的大乘經,都是從實相般若流露的,都是從真如本性流露的,如何能講?所以般若經教我們的大原則是「離相離念」。果然離相離念,對佛的一切經論自然通達明暸。如唐朝六祖惠能大師心地清凈,「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切佛的經典,念給他聽,他就會為你講,講得非常妙,能令聽的人開悟;而他自己沒有念,有說無念。惠能大師,大家都很熟悉,他與諸佛菩薩一樣,「有說無念」。    『經文特舉「如來」,意在顯此』。所以,不說「佛」,而說「如來」。只要明心見性,「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都可以稱如來。那一品真性,就稱如來。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一七五、一七六卷 新加坡居士林

   『佛之說法,無非對機。法亦緣生,緣生體空,故法本無法。說即無說。』    諸佛菩薩乃至祖師大德講經說法,確實是有說而無念。說法一定要對機,機是能感,佛菩薩說法要能應,感應道交。如果沒有眾生這些機感,佛無有法可說。縱然有感有應,在相上有說,實際上無念,無念也就是無說。能感、所感就是緣生,所以說法也是因緣所生。不但世尊為我們說一切法,即使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眾生說法,也不違背此原則。凡是緣生之法都沒有自體,當體即空,故法本無法,說即無說,無說即說,「說」與「無說」是一不是二。這樣才歸到經文說的一如,不一不異之原則,就是現代人所謂的真理,一定回歸到真理。    佛門常說「萬法歸一」,「一」就是不一不異,也就是諸法一如。符合此原則是正說,不符合此原則的,就是邪說。既然是緣生說法,因此法也不能執著,心要清凈,心要空寂,心裡不能有一物。    『佛何以能不起念隨緣說法』。確實很多人有此疑問,我們也會有。我們與人談問題,心裡總要有個念頭,沒有念頭怎能說出來,尤其說得這麼有條理、有層次,究竟是什麼原因?下文為我們解答了。    『前修因時悲願熏習之力是也』。佛過去生在因地,時時刻刻發願度眾生,要為眾生說法,成佛之後,這種願力的力量很強大。凡夫起心動念都為自己,從未想過為佛法、為眾生。不起念則已,若起念第一個就是我,這是業力。《地藏菩薩本願經》說,業力能敵須彌,可見業力非常強大。成佛了,將業力轉變成願力,可見諸佛菩薩的願力非常廣大。    『此理《金光明經》說之最詳』。《金光明經》屬於般若部,經中對於此問題說得很詳細,『經曰:佛無是念,我今演說十二分教,利益有情』。諸位要知道,成佛時沒有念頭。我們現前有念頭,成佛之後就沒有念頭,因為離相離念才成佛的。若還有念,則是凡夫。佛雖然離相離念,但是無始劫來願力的熏習,若不遇緣,則此力量不起現行、不起作用。眾生求佛的念頭,就是眾生有感,佛自然就有應。雖然不起念也有應,因為無始劫願力熏修的作用起現行。    眾生有感,佛就有應;雖有應,卻無念。佛現身無念,如釋迦牟尼佛住世示現八相成道,決不是說,這個地方眾生機緣成熟了,應以佛身而得度之,我要到那裡去投胎,示現佛身。如果有此念頭,他就是凡夫,不是佛菩薩。他確實沒有念,示現八相成道,住世八十年,他沒有念,沒有這個意思,也沒有一定要住世多少年。來無念,去也無念。為何住世八十年,不住世一百年或六十年,都在一個「緣」字。    機感相應,此地眾生有感,他就多住世;緣盡了,他就滅度,不住世了。佛住世、菩薩住世,乃至真正有修行的善知識住世,完全看這個地區的眾生有沒有得度之機。說明白一點,佛住世,確實是看這個地方還有沒有人相信佛的話,有沒有人聽佛講經說法能依教奉行的。如果有,佛決定住世;如果沒有,佛就不住世。所以,佛住世不是為自己,而是為這個地方,有沒有眾生肯跟他學習。    學習要真學,不是假學,假學沒有用。我們很想聽經,聽了一句也做不到,沒用處,佛不會住世。只要有一個人,聽了真做,真正改過自新,佛就不會走,所謂「佛事門中,不舍一人」。有一個人真正肯依教奉行,肯認真修行,佛決定住世。由此可知,佛滅度時,就說明那個時代,那個地區的眾生,已經不肯依照佛的教訓修行,不肯依教奉行,佛住世毫無意義,就示現「般涅盤」。    『又曰:然由往昔慈善根力,於彼有情,隨其根性、意樂、勝解,不起分別,任運濟度,示教利喜,盡未來際,無有窮盡。』    這一段的意思與《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完全相應,說明佛為什麼不起念說法度生。「然由」是自自然然,沒有絲毫勉強。「往昔」是過去生中慈悲善根之力,也就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發願度眾生。如四弘誓願之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因中所發的慈悲大願。    《金剛經》的標準,四相四念斷掉就證得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樣的菩薩在十方法界,就與如來果地上一樣,感應道交,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眾生希望佛來教化他,應以佛身而得度者,自然就現佛身,如《普門品》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三十二應身沒有念,不作意的,自然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    眾生的感極其微細。以釋迦牟尼佛為例,世尊當年在世間示現成佛,夜睹明星,悟道成佛。人家看這位出家人在菩提樹下打坐,誰知道他成佛,誰去親近他,請他說法度生?沒有人認識。這時候,如果沒有人啟請,佛立刻就入般涅盤。肉眼凡夫不知道佛應化在世間。由此可知,以後佛教化這麼多眾生,都是機感。這種感,自己也不曉得,好比電波,太微弱了,自己也沒發現,可是佛就感動,就有應。然而,佛現身還是需要人啟請,世間沒有人啟請,有菩薩們幫忙,菩薩變化成凈居天人。凈居天就是四禪天。    四禪有九層天,除正常的三層天外,還有一個外道天,稱為「無想天」,修無想定到那裡往生的,四層都是凡夫天。除這四層之外還有五層,稱為「五不還天」,大小乘的修行人都有,他們有很深的禪定。換言之,他發現極微細的感動,一觀察,太子成佛了,沒有人啟請,他們趕快變化成人身向佛請法,佛就不入般涅盤而住世了。凈居天人代眾生啟請,直至佛開口說法,我們才知道這人了不起,有學問、有道德,應當跟他學習。這是說明,感應的力量最初相當薄弱。    「於彼有情」,有情就是有感,也就是機緣成熟。我們與佛都有緣,緣的淺深不同。緣淺的,接觸佛法,聽幾次經就不聽了。一部經聽完,欲罷不能,還想再聽,這是緣深的。機緣有淺深不同,這是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緣深的,這一生就證果;緣稍為淺的,這一生能開悟,不能證果;緣再淺一點的,這一生能行善修福,不能開悟。    隨著他的「根性」,隨著他的「意樂」,意樂是他喜歡的,就是愛好。世尊當年在世,說這麼多經、這麼多法門,皆是隨眾生的根性,隨眾生的愛好,還要隨眾生的「勝解」,勝解是他能理解的。有些經講得很深,許多人不懂,只有少數的人懂,佛也不捨棄他們。有些人智能比較差,根性魯鈍,佛就為他講淺一點。說明不同根器的人遇到佛,佛為他說法,他都能得利益。佛說法,隨眾生的根器、意樂、勝解,皆是自然的,無念的。不起分別是無念。「任運濟度」,濟是救濟,度是幫助一切眾生。    「示教利喜」是說接受佛教導的眾生,所得的利益。根器好的、緣深的得大利益;根器淺的、緣薄的得小利益。所以,佛法分為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這是大分,細分太多了。教眾生,使他得利益、得法喜、得歡喜,「盡未來際,無有窮盡」。從圓初住直至究竟果位,他們的應化都是盡虛空遍法界,那裡有感,那裡就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不起分別而自然合度,所謂任運是也』。這是解釋「任運」,任運是自自然然,決定沒有分別執著,沒有起心動念。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稱為任運。凡夫起心動念,做不到任運,起心動念的感應很粗,的確有感應。    中國諺語說「母子連心」,母親時時刻刻念著兒女,若兒女很孝順,無論何時何地,也是念著母親。他們彼此有感應,但是這種感應有念,感應的波,幅度很大。佛菩薩與眾生的感應,波非常微細,甚至我們自己都不曉得。但是確實有感,佛才會有應,都是任運的。    『何故能如此耶?由於往昔在因地時,悲願具足,深觀緣生,熏習成種之力使然耳』。此段文意與《金光明經》說的一樣。我們應當要學習「深觀緣生」,一切時一切處,我們對人對事對物,須將《金剛經》的道理與事實真相,在生活中勘驗,亦即提起觀照的功夫。此利益無邊,能開智能,破迷開悟,自然就放下了。如諸佛菩薩,漸漸在一切法里學習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與一切眾生往來,慢慢也有一點任運的味道。任運好!非常自然,沒有絲毫勉強,心地清凈智能增長,的確有受用,這就是「深觀緣生,熏習成種之力」。證得圓初住,就是真實的果報,能與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    『經曰:依法如如,依如如智,能於自他利益之事,而得自在成就』。「如如」就是真如本性,第一個如是真心的本體,第二個如是它起作用,起作用就現相。所謂性如其相,相如其性,性相不二,性相如如。由此可知,如如二字,一是性,一是相,將虛空法界一切法皆說盡。依法如如,說到了體性,依法相與法性,再「依如如智」,如如智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沒有分別、也沒有動念。    自性本具的般若智能,「能於自他利益之事,而得自在成就」。這不是我們的境界,所以很難懂,是圓初住以上的境界,也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的境界,能得大自在,就是《普門品》說的三十二應。三十二應是大自在的落實,現身自在,身相自在(想現什麼身相就現什麼身相),壽命自在(壽命長短自在),無有一樣不自在。下一段文講「說法自在」。    『依法如如,依如如智』。這是法身大士所依的,不像我們所依的,是無量劫以來所造的善惡業,所以我們的身是業報身。果與報要清楚,我們得人身是果,過去生中修五戒十善的因。修因就得果,這個身是果。人一生的享受是報。果是果,報是報。我們得人身,果一樣,報不一樣,有人富貴,有人貧賤。果是果的因,報是報的因。佛講,報的因是修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果的因是修五戒十善。可見,果報各有因緣,因緣非常複雜。    『而說種種佛法,乃至聲聞法』。這是舉例,聲聞是小乘,種種佛,都包括五乘佛法,下文有解釋。    『「法如如」,法謂法性,如謂真如。後如字,謂一如也』。是指性相、體用是一。『是說法性真如而一如此根本智之異名也』。一切萬法的體性,稱之為「法性」,這是籠統的說。分開來說,佛經常說的,有情眾生稱佛性,無情眾生稱法性。佛性不能包括法性,法性可以包括佛性,法性的範圍大。真如是自性的本體,法性是一切法相的自性,它與真心本體是一不是二,稱為一如也。    『「如如智」,如是一如,後如字,謂真如。智謂根本智。即真如根本智一如,即後得智之異名。根本智照真,後得智照俗』。法如如,此處解釋為根本智。《般若經》說,「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根本智,佛法的修學,目的是求智能。戒定慧三學,戒、定是手段,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慧才是目的。慧是智能,智能有體、有用,智能之體稱為根本智,智能的作用稱為後得智。求智能,須先求根本,像樹一樣,若沒有根本,那來的枝葉花果。根本智是無知,就是離相離念。般若無知,離相離念就恢復自性。智能不是從外求來的,而是真如本性本來具足的。    佛法常以水喻作心,很有道理。水平靜時像一面鏡子,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水本來就能照。我們的心為什麼一切都知道,有這麼大本事?本來就是!就像水能照一樣。從能照而言,稱之為般若智能。水一定要清凈、要平,才能照。如果水起波浪,混濁不平,照的作用就沒有了。我們現前的心既混濁又起波浪;波浪是分別,混濁是執著。執著心就不清凈,分別心就波動了,所以教人要持戒、要修定。持戒是恢復自心的平靜,恢復清凈心,修定是恢復平等心。心清凈平等,照的作用就恢復。這是無知,就是根本智。    後得智是如如智。前文「依法如如」,與後文「依如如智」,這四個如不是一個意思。後一句是承前一句來的,所以如如智的第一個如是一如,後一個如字是真如,一如與真如是一不是二。智是根本智。    「即真如根本智一如」,真如與根本智合為一,才稱作後得智,這句話很重要。今天我們求智能,所求的是世智辯聰,不是真智能。真智能離開文字,就是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要與根本智合在一起。就是一切現象與水清凈平凈時合在一起,就照清楚了。清凈水的本體,稱根本智;水中所現的一切相,稱後得智。水清凈平等沒有波浪,稱根本智;現的現象清清楚楚,一點也沒錯,稱後得智。    我們沒有智能,因為我們的心污染不幹凈。我們的心動,也照了,現的相是零零碎碎,連不起來,所以見不到真相,所見到的是妄相。見這一波,現的是這一塊;見那一波,現的是那一塊。將事實真相分成許多碎片,只看到碎片里一小部分的現象,無法看到整個景觀。    「根本智照真,後得智照俗」。「真」是體性,一切萬法的法性,根本智照它的體,也就是照真。後得智照假的,照外面一切現象。《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是後得智照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根本智照真。一切法、一切現象,緣生性空,了不可得。智能起作用時,一定是後得智與根本智同時起用,所以兩邊都不著。    凡夫著有,不知道空,偏於俗諦;二乘人著空,捨棄有,偏於性。凡夫有用無體,二乘有體無用,皆是病,皆都不圓滿。佛教菩薩兩邊不著、兩邊不離。不著空,沒有離有;不著有,沒有離空,兩邊都是不即不離。心地清凈不著有,講經說法不著空,空有兩邊不著,就是智能現前,根本智與後得智現前。了解此義,就懂得佛菩薩說法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因為有根本智,他無說;因為有後得智,他有說。    『水鏡無塵而發光』。這裡用兩個比喻,一是水,一是鏡子。鏡子能照,如果鏡子上有很多灰塵就不能照,一定要將灰塵擦乾淨。《壇經》中神秀法師的偈子,「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他用鏡子作比喻,須將它擦乾淨。    『依於此光,故能現相』。從比喻上說,水清凈,不起風浪時,與鏡子不染灰塵時,都有照的作用,皆能現相。    『佛性亦然』。這是比喻佛性,佛性就是覺性。我們的真心本性,就像鏡子、像水一樣,一塵不染,平靜時,清凈平等時,它自然現相。現相就與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起感應道交,這是自然的,確實沒有念頭。    『無念空寂,則智光圓遍』。智能光明圓滿,盡虛空遍法界,那裡有感,那裡就有應;十個地方有感,十個地方同時應;一百個地方有感,一百個地方同時應。沒有先後,沒有分別,就是世俗所說的神通,無量無邊的分身。《梵網經》說「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這就是千百億化身,同時變化,皆無念。如果有念,就不能變化。我們無法變化,原因是沒斷念。四見就是念。四相四見沒斷,所以一個身也變化不出來。若四相四見都斷除,就能千百億化身,這就是智光圓遍。    『依此智光,故空寂無念中』。空寂無念就是根本智。『而得種種之事自在成就』。事自在成就,就是千百億化身,屬於後得智。    『可見自在成就,正由無念空寂而現智光』。說明後得智是由根本智而來的,無念空寂是根本智。諸佛菩薩、祖師大德說法,令一切眾生都能相應、都能開悟、都能契入,這是妙法,妙在無說而說;有說而說就不妙。要在此處下功夫。凡夫業障深重,還是要從「有說而說」學起,且必須從「有說而說」進入到「無說而說」才行,這個事情難!難在我們煩惱不能斷。斷了煩惱,破了無明,才能入此境界。    近代的諦閑老法師、圓瑛老法師,民國初年講《華嚴經》的性慈法師,講戒律、凈土的慈舟法師,這些大善知識,沒有離相,也沒有離念,不是圓初住菩薩,但是他們說法也相當契機。    李炳南老居士講經的那一天不見客,需要準備一天。他常對我們說,費這麼長的時間,用心的準備,一上講堂,所準備的東西都用不上,所說的不曉得是從那裡來的。我這一生講經得力於李老傳授的四個字「至誠感通」。沒有能力斷煩惱,我們用真誠的心求感應,講經時則能感應道交。不是自己有能力說,這話是真實的。    最近在中國、外國,有不少同修將我講經的錄音帶寫成書,他們整理出來的《無量壽經講記》,要我改一改。我看了之後有很大的感觸,我真的寫不出來,怎能講出來?不但長篇的大經寫不出來,短篇的文字也寫不出來。《無住生心》這本小冊子,是有些同修請我開示,講十分鐘、十五分鐘,他們將它錄下來,整理成文字。我看看也不錯,怎麼講出來的?不知道!這就是李老師教「至誠感通」,用真誠心求佛菩薩加持。    弘揚佛法,為大眾介紹佛法,本身沒有能力,可以求感應,真心就能感應,妄心就不能。真的標準是念念為利益眾生,念念為佛法,絕不為自己的名聞利養。「誠」就是這個標準,這是很低的標準,不能有絲毫的自私自利。    我念念為佛法,念念為眾生,一切隨緣不攀緣。隨緣不攀緣心才會清凈。凡事隨緣,生活愈簡單愈好。我決不會建道場,因為建道場太麻煩,事情太多,又要管人又要管事。會過日子的人,一生清凈自在,心裡無有牽掛憂慮;心裡有牽掛憂慮,日子不好過。賺大錢付出的代價太重,我寧願不要錢,也不願意付出那麼大的代價。心清凈才真正自在,才能與諸佛菩薩有少分的感應。這是說明有念與無念差別很大,一定要到無念,才有智能,智能才能現前。如果有念,決定是障礙。    『今謂「如來作念我當說法」』如果我們以為如來動念要為眾生說法,要到世間來示現作佛,就錯了。『便同凡夫,豈是如來』。那是六道凡夫,決不是佛菩薩。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都可以稱如來,因為他們見性了,用的是真心。    『既不空寂,又豈能說法自在』。凡夫能說法但不自在,因為沒有空寂。想說法自在,心要空寂。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不認識字,也沒念過經,你念經文給他聽,他就能對你講,講得很自在,因為心空寂。他的心像一面鏡子,念給他聽是感,他立刻就應,響應的絕對正確。因為他的心沒有污染、沒有是非人我、沒有貪瞋痴慢,所以他應的就純正,一點也沒有錯誤。    學佛的人要修清凈心,想得清凈心,必須將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放下並不是不要,若不要家、不要兒女,也不要事,則破壞了世間法。所以,不能錯會了。放下是心裡放下,決不再牽掛。不牽掛,能做得更好,因為智能現前。    從前用分別執著做事,會很累、很苦,做得不圓滿。現在一切都放下,不分別執著,也沒有妄想,則智能現前,做得比什麼人都好。佛菩薩講經不起心動念,講得這麼好;我們講經起心動念,一天到晚在準備,忙得不亦樂乎,卻講得不好,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生活、工作,心清凈平等,萬緣放下,一定做得比從前高明,做得圓滿,生活也過得幸福快樂,因為充滿智能。不學佛的人,生活充滿煩惱,在煩惱里過日子,怎能不苦。佛菩薩轉煩惱為菩提,日子過得很自在快樂。    『正所謂以輪迴見,測圓覺海,無有是處』。凡夫對佛菩薩推測猜想的,全錯了。推測猜想是輪迴心、輪迴的見解,怎能明暸諸佛菩薩的境界。此處要細心體會,我們明白了,才知道從那裡學起,才能得佛法的真實利益。    『諸佛菩薩說法,如空谷傳聲,有感斯應,初無容心』。這是形容佛菩薩說法的事實狀況,真的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像畫畫一樣,烘雲托月,畫不出月亮,畫一些雲彩,當中空一塊,那就是月亮。說不出佛菩薩的境界,用比喻來形容,猶如「空谷傳聲」。「我們在山谷里長嘯一聲,傳回來是迴音。你的音聲長,迴音也長;音聲短,迴音也短;音聲響亮,回聲也響亮。我們發出的音聲是感,迴音是應,感應道交。    「有感斯應,初無容心」,它確實沒有心。我們在山谷里長嘯一聲,山谷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要趕快回一聲的念頭。說明無念,說明空寂。    『大扣大鳴,小扣小鳴,適如其分,自然而然。佛之說法,如是如是』。佛說法恰到好處,所說的完全應眾生的根機。釋迦牟尼佛當年說了這麼多法,是應當時之根機,恰如其分。如果當時的大眾,沒有這種根機,佛決定不說這些法門。感應道交,沒有感,怎麼會有應。    祖師大德講的經、說的法,皆是釋迦牟尼佛的經、釋迦牟尼佛的法。但是,自古以來《金剛經》的批註有一百多種,沒有一種是一樣的,因為滅度之後眾生想學《金剛經》的機感不一樣。這種感應不如佛當年的純,因為佛無念無心。祖師大德們的心比我們清凈,因為我們看不懂經典,而他們能看懂。由此可知,經典的義趣,我們能看多深多廣,完全與自己的清凈心有關,與廣學多聞決定沒有關係;廣學多聞反而產生障礙。    早年我學講經,有一位同學,天未亮就起來打坐、讀經,天剛亮就跑到山上,對著樹木花草講經說法,非常用功。他每天這樣苦練,寫的講義一大堆。有一次大家請他上台講經,講了一次之後,沒有人再請他。他是真用功夫,搜集十幾種古大德的批註、參考資料,湊成一個大拼盤,端出來,什麼都不是,吃力不討好。他花很長的時間講一段經文,人家聽了之後不曉得他講什麼。我們從此處體驗,經法講得好,能契入人心,不是廣學多聞,完全是清凈心。    六祖惠能大師講經,沒有參考資料,他為法達禪師講《法華經》,講得不多,但是法達開悟了,就不講了。六祖避難時遇到無盡藏比丘尼,他念大《涅盤經》給六祖聽,他聽了之後就能為她講,一部經講下來,無盡藏比丘尼也開悟了。    學佛是學放下,學清凈心。首先須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念念為佛法、為眾生,用這種心去感,諸佛菩薩就有應,才能真正達到感應道交。    下一段經文,科題是『本無可說』。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不以為真的有所說,才與前面的經文相應。佛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法是法寶,要好好的收藏、保護,怎可舍掉?因為本無可說,所以佛法也不能執著。法要舍,也就是心裡不可有佛法。「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因此法尚應舍。    『「無法可說」,意顯本無可說。何以「本無可說」,以本來無法故。既本無法,那有可說。』    這段文的意義很深,確實沒有法。「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庸人就是迷惑顛倒的人,這種人有事做,無事生事。真正明白的人,確實沒事,也沒法。既然無法,為什麼佛說法四十九年?因為眾生有感。雖然眾生有感,佛卻沒有說法。佛沒有說,眾生以為佛說法了,這很妙!佛本來沒有相,眾生以為佛現相了。事與理,愈說愈深,全都是事實真相,我們要了解。所以,本來沒有法、沒有事、沒有六道輪迴、沒有大千世界、沒有十法界也沒有一真法界,這才是如來寂滅常諦,才是圓滿的自性。    『法是緣生,說亦緣生』。法是萬法,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緣生的。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感應就是緣,也是緣生的。諸佛菩薩在十法界現種種身、說種種法,皆是緣生的。    『說法者亦是緣生。既曰緣生,非無法、非無說、非無說者也』。緣現相,從緣上看,有。從相上看,有;從性上看,沒有。非無法,就是有法;非無說,就是有說;非無說法者,就是有說法的人。從相上說,相是緣生,剎那生滅,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須入此境界。    『然緣生無性,當體即空。故雖儼然有說法,即復了不可得。言其說即無說也』。所謂說即無說,無說即說,說與無說是一樁事。無實無虛,不一不異,怎麼可以執著!    『明了緣生之義,便知法本無法,故說即無說』。萬法緣生這一段,說得這麼多、這麼深刻,因為它是般若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整個佛法的精髓。若能明白體會,即是開佛知見,也就是開悟。若能將悟得的知見用在日常生活中,改正錯誤的知見,就能證果,契入此境界。有些同修問我,「我們在一生中能不能明心見性?」我的答覆是肯定的,只要能放下就能。放下什麼?《金剛經》說得很簡單,只要心裡真的沒有四相四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就明心見性,立刻證得圓教初住菩薩。我們為什麼不能證得?不肯放下!    無始劫以來執著有我,不肯將「我」放下,念念想我,這就是不能成為圓教初住菩薩的根本原因。不但不能放下「我」,也放不下「我所」,我所就是我所附帶的身外之物。放下是有次第的,先從我所有的身外之物放下,然後功夫逐漸提升,將「我」也放下。    放下「我」,則沒有生死輪迴。有生死輪迴是因為有我。要是沒有我,什麼問題都解決。我煩惱、我很苦,我生病、我老、我死,皆是有個我。佛經上講的三苦八苦全沒有,與自己完全不相干。《金剛經》說,有我相我見就不是菩薩,而是凡夫。有此念頭與見解的是輪迴心。以輪迴心造輪迴業,出不了六道輪迴。金剛般若將此道理與事實講得非常清楚透徹。    讀《金剛經》很難,雖讀,卻不懂意思。這次我細講《金剛經》,相信你們聽了,縱然不能將「我」與「我所」捨棄,多少能有一些悟處。如果這些悟處能相續不斷,就真的有開悟的可能。有這種悟處,就覺得放下是對的。雖然現在放不下,慢慢會放下一點,對於世間名聞利養會淡一些;「淡」就是放下。果能一年比一年淡,功夫進展就很快。真正能放下,則煩惱輕智能長,對人對事對物的看法會轉變。從前的看法,佛經說是輪迴見,世間人說是人生觀、宇宙觀。能將輪迴見轉成佛知佛見,此功德利益不可思議,所以要曉得「緣生無性,當體即空」。    「故雖儼然有說法,即復了不可得」。經上以說法為例,其實任何事都是緣生的。生活是緣生的,工作是緣生的,處世待人接物全是緣生的,無有一法不是緣生。既然緣生,都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真正開智能,「明了緣生之義,便知法本無法,故說即無說」。    『說法者亦即空即假,即假即空』。智者大師從《法華經》里悟出「三諦三觀」,是天台家的學說。佛經上雖有此說,但智者大師沒見到,所以還是智者大師發明的。智者大師在世時,《楞嚴經》尚未傳來中國。在中國弘法的印度高僧到天台山訪問智者大師,聽智者大師說「三止三觀」,非常佩服,就告訴智者大師,《楞嚴經》也有這種說法,智者大師聽了非常興奮,因為有經典為他印證,可見他的發現沒錯。那時到印度非常不方便,他在天台山築了一座拜經台,每天向印度禮拜,求這一部經早一天傳來中國。他禮拜了十八年,直至大師圓寂,這部經還沒有傳來。唐朝中宗時,這部經果然傳來中國。    《楞嚴經》傳來中國的因緣很殊勝,智者大師求了十八年,感應道交!三止三觀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般若經說「即假即空」,他講「空、假、中」。空假中的原理能應用在一切法上,世法、出世法,皆能符合此原理。    『決不致妄作言念,罪同謗佛。正因無法可說,乃有說法及說法者之假名耳』。經文「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有假名假相,而沒有事實。萬事萬法都是假名假相,沒有自體,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果能記住這四句,也能開智能。如果能常作如是觀,對於萬事萬法自然不會執著,也不會計較分別,這就接近般若。會開智能,就會學佛,就是善學,決不至於想錯說錯。若以為佛還有法可說、有相可見、有眾生可度,則想錯了,罪同謗佛。真正有智能的人不會謗佛謗法。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一七七、一七八卷 新加坡居士林

   『說法者無法可說,則學法者,當然無法可執。既說法者無念,則學法者,便當觀照諸法緣生體空,會歸一如。觀力漸漸深,分別執著便漸漸薄。我見便漸漸除,念亦漸漸離矣。所謂通達無我法者,如是如是。』    這一段總結得非常好,無論是自己修學,還是發心弘法利生,這部經都是最重要的,一定要認真努力學習,更重要的是能深入體會。真正的佛法決定不是言語文字,可是也不離言語文字,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細心體會。    我們要讀經典,要研究討論,要認真學習,要把經典的理論方法境界記住。 記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強記,很認真,一定記住它;一是自然記住,並沒有想記,但是天天念,念多了自然記住。自然是任運,自然記住較好,多看、多聽自然就記住了。可以多看多聽,決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因為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我們修學佛法,沒有別的,是為開悟,要開悟必須先得定,就是萬緣放下。不放下,還會繼續輪迴生死,太苦了。    畜生比人苦,餓鬼、地獄更苦,我們一定要覺悟,就是要徹底放下。整個佛法就是教我們放下而已。放下,智能就現前,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比別人圓滿,這是一定的道理。這些事,諸位讀《華嚴經》就明暸。    《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五十三位法身大士,《金剛經》稱之為如來,五十三位如來散布在各行各業,都是模範。菩薩商人是商人的榜樣,他們用菩提心,不用輪迴心。家庭主婦用菩提心,不用輪迴心,即是菩薩主婦。做生意的是菩薩商人,做工的是菩薩工人,參政的是菩薩宰相、菩薩國王。這些人都清楚明白,一切現象是假相假名,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無論他們從事那一個行業,在那一個崗位,身心清凈,一塵不染,真正造福社會人群,利益一切眾生。    佛法的殊勝利益無量無邊,學佛的人無法可執,一定要懂得此道理,要明暸事實真相。    「說法者」,這是世尊自己講,諸佛菩薩能說之人。「無法可說」,前文都講過了。實在說,這是感應道交。眾生微細的感應,自己也沒能覺察,但是有感應,而且感應非常複雜,那是無量劫的無量因緣。不但與諸佛菩薩有感應,同時也與一切眾生有感應。用現代科學家的話說,就像磁場一樣。無論是有情眾生、無情眾生,大至星系(佛法稱之為法界),小至微塵,原子、電子,都有磁場,而且本身的磁場與環境的磁場息息相關。佛法稱之為感應道交,確實無念。    諸佛菩薩「有說而無念」,才是正說,完全從真心法性自然流露。所流露的言說,或者種種變相,恰如其分的應一切眾生之感。說法,原來是這麼一樁事,所以佛在經上說,眾生是感自性中的佛為眾生說法。我們細細揣摩這話,的確有很深的道理,因此「學法者,當然無法可執」。    法可以學,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正如世出世間一切法,佛告訴我們可以受用,以幻入幻。大經雲「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說明可以受用,不可以執著。因為「緣生性空,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執著就錯了,決不能執著。    說法的人無念、離念,因此學法的人應當「觀照諸法緣生體空」。觀照不可以中斷,一切時一切處,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要明了;明了就是觀察,明了事實真相,一切法都是剎那生滅的相續相。了解這個事實,才能「會歸一如」。    一切時一切處,我們六根對六塵境界,為什麼都要如是觀?利益是破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在境緣之中,對人對事對物,將緣生性空的道理忘記了,就是觀照的功夫失去,妄想分別執著又起,老毛病又犯了,這是必然的現象。老毛病一犯,念頭是輪迴心,一切所作所為都是輪迴業,依舊六道輪迴,麻煩在這裡。所以,一切時一切處,不能失照。「觀照」就是保持正確的觀念,觀就是觀念。這個觀念就是一切法「緣生性空」,性是體性。    「會歸一如」,萬法一如。懂得一切法因緣所生,當體即空,分別執著會漸漸淡了,不會像過去那麼嚴重;知道萬法一如,心逐漸平等。由此可知,這種觀照功夫得力,對念佛確實有很大的幫助,幫助我們功夫成片,幫助達到一心不亂。正如《無量壽經》經題上所說,幫助我們證得「清凈平等覺」。觀力須漸漸深,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培養這個觀念,不可以失去。下文說的是它的效果。    「分別執著便漸漸薄,我見便漸漸除」。念是妄念,妄想漸漸離了,這是「通達無我法」,就是諸佛果地上的境界。依本經教義來說,通達無我法的人,最低的果位也是圓教初住菩薩,所謂法身大士;就念佛人來說,通達無我法,已經達到理一心不亂。可見,金剛般若對念佛很有幫助。    前一段科題是『本無可說』。說無可說,聽也得會聽,會說也得會聽。這一段科題是『明聞者性空』。    『此一段經文(一四五-- 一四七節),羅什大師譯本所無』。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金剛經》經本上,沒有這一段。『乃後人據魏譯加入者』。這是後人從魏譯本,將這段經文節錄補在此處。《金剛經》在中國現存的譯本,共有六種,《大藏經》都有收錄。『什師有意略去』。羅什大師並不是譯經時漏了,而是有意省略的,他認為這一段經文沒有必要,全經經義還是貫通的。古時候的中國人喜歡簡單,愈簡單愈好,所以言語文字都講求「簡要詳明」,簡單、扼要,又很詳細、明白。這四個字是古人言語文章要求的標準,我們要懂得,才知道羅什法師何以將它省略。    『別顯能所雙亡之義』。羅什大師用意很深,但是上根的人才能領悟,中下根人,如我們這樣的程度,無法懂他的意思。『然有此一段文』。所以,後來的大德將這一段文補入,對我們幫助很大,『經義更為圓滿』。『故江校本依之』。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校正本,依古人補入,並沒有將它略去。這一段意義很深,所以未講經文之前,依舊先將要義簡單的介紹。    『上言說法者無法可說,明能說者空』。意義雖然很深、很難體會,可是不能不知道,否則我們學法就變成著實,那就壞了。著實,就是執著佛真有法可說,我們真有法可學。麻煩大了!四相四見不能破、不能斷。說法者空,聞法者亦空,四相四見就淡了;雖不能破,逐漸淡薄就有進步。    『下言無法可得,明所說者空』。能說者空,所說的法也是空,也不可得。『修功至極處』。修行的功夫達到極處時,『必應能所皆空』。般若經的綱要,就是一空到底,絲毫也不能執著,空也要空去。如果心裡還執著空的念頭,那也不空,心還是不清凈。所以,人空、法空,空也空,才能恢復自性清凈心。    『方能性光獨耀,迥脫根塵』。《楞嚴經》上有這兩句話,中國禪宗特別重視這兩句。「靈光獨耀」,性光與靈光是一個意思,就是本性的光明透露,蓋過一切光明。日月光明與性光比較,好比燈光與太陽,顯不出它的明亮。我們的性光透不出來,就是執著有能所。佛法能說、所說的都不能執著,何況世間法。有妄想執著,就將本性的光明障礙住。所以,想「性光獨耀」,必須「迥脫根塵」。迥是遠離的意思,根是指六根,塵是說六塵。根塵遠離了,就是性光獨耀。    交光大師的《楞嚴正脈》教我們學諸佛菩薩,在日常生活中,「舍識用根」。此處教我們要迥脫根塵,他老人家為什麼教我們用根?他不是講這六根,他講的根是六根中的性。換句話說,教我們要用性光,不要用根、不要用識,根與識都是障礙。遠離根塵,就是根、塵、識皆不要。根塵是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不是好東西,凡夫執著以為真的,當作寶;諸佛菩薩曉得那是障礙。捨棄十八界,性光就獨耀。    『此義即《心經》所說:「無智亦無得」』《心經》這一句與這個意思很接近。智是能、得是所,既無能證之智,亦無所得的菩提涅盤。菩提涅盤尚不可得,何況其餘!菩提涅盤的相有,但是體無,也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因此,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    『清達天師作《新眼疏》』前清時代有位達天法師為《金剛經》作批註,收錄在《卍字續藏》里。日本的《卍字續藏》收錄不少中國祖師大德的著書。他的批註稱為《新眼疏》,名字很新,意思的確也很新,很難得。    『分經文為信解行證四分。以經文明明具有此義故也。如生信文中,長老問:「頗有眾生,生實信不。」答曰:「有持戒修福者,能生信心。」末後結曰:「佛及無上菩提法,皆從此經出。」示學人當由此入。信為入道之門。結顯此意。』    一些大德們說,達天法師的《金剛經》批註雖好,但他的見解依舊有缺陷。他的科判的確超越古德,值得讚歎,這是可取的。因此,江味農居士作的《金剛經講義》,採取達天法師的四分。《金剛經講義》的科判印在本子末後,正宗分就分為信解行證四分。他說,經文明明有這四分,清清楚楚地。他的確將經文指出來了,很明顯的有這四段文。    『開解文中,長老自陳深解義趣。示人當如是深解。末後結曰:「當知經義果報,皆不可思議。」當知,當解也,結深解之義。』知是解的意思。    經中有解的這一分。有信、有解、有行,行是修行。    『進修文中,明發心無法』。明是說明,說明發心無法。『繼令開佛知見。佛見,是不執一異』。不異不一,不可執一,也不可執異,這是諸佛的見解。    『佛知,是三心不可得。一切法本無生。末後結曰:「以無我人眾壽,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菩提。」其示學人應通達內心外境,即有即空』。內,三心不可得;外,萬法因緣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能執、所執皆不得,這是佛知佛見,所以佛才能不執一、不執異。從大的境界上看,一是一真法界,異是十法界。諸佛如來對一真法界與十法界皆不執著。一真法界與十法界的相皆在,為什麼佛不執著?相有體空,所以不執著。他在一真法界與十法界里得大自在,那個地方眾生有感,他就有應。如《普門品》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樣的身,他能得這樣的自在。他的自在如何得來?『不執一異』。這很重要,心清凈,一念不生,才有這種能力。    末後總結,教我們修行的原則,『無我無法』。無我人眾壽,離四相、離四見。簡單的講,離相離念(念是指四見),修一切善法,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這是『以為唯一之修功』。修行要這樣修法,這是般若會上行門最高的指導原則,不可不知。此原則通一切法,無論任何宗派法門,都不能違背這個原則,否則不能成就。禪要遵守,教也要遵守;念佛守住此原則,可以得理一心不亂;學密也要遵守,否則不能即身成佛。即身成佛,就是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修無我無法之因,方證平等法界之果』。一真法界與十法界平等,因為不一不異。這是講修行,經文里很明顯,後面再講證果。    『成證文中,明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成忍,謂證也』。忍是證的意思,又當作認可、同意。『其餘所說,皆是平等法界諸法空相之義。則皆成證之義也』。這些都是證的意思。《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是果地上的境界,果地上所見。若不能明了不一不異,不是真正做到不執著一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決定不能證得。《金剛經》經文不長,只有五千八百多字,信解行證四分的意思清清楚楚。    『《講義》分段依《新眼疏》』,分段就是分科,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依據《新眼疏》分科,非常有道理。    『但加標「約心明無住」,「約境明無住」兩大部分』。江味農居士將《金剛經》分作前後兩部分。古人分科判教,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他們的分判都有道理,我們不必執著,也不必批評。昭明太子將本經分作三十二分,也分得不錯,前十六分是上半部,後十六分是下半部。江居士為上下兩部標明科題,使意思格外明顯。「約心明無住」與「約境明無住」,『使前後兩半部明義不同之處,一目了然』。使我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當知《華嚴》以信解行證,顯示圓融無礙之入道次第。其境界正是諸法一如,一切皆是』。我們講《金剛經》,曾多次提到,《金剛經》講理論與原則,這些原理原則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說的是事,本經說的是理,理事不二,是一部經。《華嚴經》的道理、原理原則,就是《金剛經》;《金剛經》說明細行,就是《華嚴經》。所以,《華嚴經》也是信解行證四分,顯示圓融無礙入道的次第,就是信解行證。    『此經,是為不斷佛種而說』。這句很不容易說出,如果沒有得到個中三昧,假如不是過來人,這話說不出來,確實世尊是為不斷佛種而說此經。好比蓋房子、建大樓,支撐大樓最重要的是鋼筋、鋼板,那就是金剛般若。有它支撐著,再高的大樓也不至於倒塌。由此可知,《金剛經》的原理原則,即是一切經論法門的原理原則。    『故一依《華嚴》信、解、行、證,入道次第說之。令聞者亦依此圓融次第而入道。以示衣缽相傳,燈燈無盡之意』。信解行證四分是《華嚴》的特色,沒想到在《金剛經》中也這麼清楚。這四科在《無量壽經》也有,李炳南老居士的《眉注》,注得很清楚,其中有信解行證。    『《華嚴》曰:「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字尤要,成始成終,唯一信心而已。』    學佛從初發心直至成佛,實在就是一個「信」字。初學的人絕大多數是從迷信入門,因為不知道佛是什麼就信了。太多人是這麼進來的,總算運氣不錯,進來以後慢慢清楚道理了,這時候稱為「正信」。正信的佛教徒,正信是明理,信是有條件、有理論依據的。說得出一番大道理,才是正信。    正信,信心並不踏實,理是懂一點,有時對這些理論還打問號,到底是真是假,沒有證實,聽說而已,一定要通過行,行是證明。換句話說,將佛所講的道理與方法,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讓自己在生活中體驗,證明。佛講的道理沒錯,方法正確,將它證明了,才是「真信」,這是真的,才算有信心。《金剛經》說「信心清凈,則生實相」,那是真信,正信不管用。由此可知,從初發心直至成佛,成佛就將那個信完全證實了。佛講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成佛證果了,果地上的境界完全明了,與佛所講的一模一樣,證明佛所教的是正確的,真正證得。所以,徹始徹終,唯一信心而已。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我們在經文很明顯的看出,羅什大師譯的是「長老須菩提」,此處是「慧命須菩提」,慧命與長老是一個意思。    『發心修行,必須依法。今雲無法,且雲說法者無法可說。然如是種種之說,莫非法也』。無法可說,佛講這部經,《金剛經》是不是法?還是法。    『末世眾生聞之,深恐狐疑,故問「聞說是法,生信心不」』對我們來說,這一段是有必要補入,不能略去。省略是對上根利智人,他們聽了沒問題,意思的確圓滿具足。中下根人可能有疑問,既然「說法者無法可說」,能說的人,人空,所說的法,法空,還學什麼?沒得學。上上根人聽這話會開悟,中下根聽這話沒有依靠,無所適從,問題太嚴重。畢竟上根人少,中下根性的人多,所以這一段的意思不能略去。    「說法者無法可說」,能說者空,所說者空,有沒有能說?有,諸佛菩薩天天說法,釋迦牟尼佛在世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休息。說了這麼許多經典,流傳來中國的是很小部分,因為那時候交通不便,不像現在經書這麼方便。從前經本是寫在貝多羅樹葉上,稱為《貝葉經》。貝多羅樹葉很厚,一片大概有十張紙那麼厚,經文寫在上面,所以一部《華嚴經》,大概現在一輛大卡車也裝不下。那時經典運來中國多麼費事,要用馬匹拖,運一部經需要好多匹馬,所以經典到中國來非常艱難。現在印刷術發達,紙張很薄,字體印得很小,一部《大藏經》,一個書架就擺滿。你們到寺院參觀,從前一處藏經樓就放一部《大藏經》。因為字大,經本也大,占的空間就大,不像現在的小本子。    從前的《藏經》閱讀很方便,因為字體很大,寸楷,一個字一寸,不要戴眼鏡,所以古人沒有發明眼鏡,眼睛不會老花。現在《大藏經》是縮小的,如《大正藏》一套一百冊,看一冊,恐怕你的眼睛已經不行了,一定會看壞。所以,現在的《藏經》只能當參考資料,不適合閱讀,閱讀的《藏經》一定是從前的老本子。    這是說明,有說法者,也有所說之法。佛在此強調無法可說,目的是教我們不能執著法。能說之法、所說之法皆是因緣所生。緣生之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執著就錯了。從前人聽經會開悟,現在人聽經不會開悟,關鍵就在此。從前人曉得緣起性空,了不可得,不執著,心是空的,所以聽法會開悟。現在人執著,能說的人是實在的,所說的法也是實在的,心不空,所以怎麼聽也不會開悟,反而愈聽愈糟。如果將佛所說的一切經法,都裝在自己心裡,他的心就是垃圾堆,怎能開悟!所以心裡不能有東西,心要空,空就靈。世尊苦口婆心誘導我們,心要空,聽經就有悟處。《金剛經》後半部經文好處在此,功德利益在此。經可以讀、可以聽,決定不能執著,因為它有用無體,執著就錯了。須菩提尊者知道中下根人一定有此疑問,所以特別代眾生向世尊請教,如何破除這個疑惑,使我們得真實的利益。    『當知如上所說,皆是於法不執』。這非常重要,法不能執著。佛教我們「法尚應舍,何況非法」,而世間人真的是難分難捨,因此無法離開六道輪迴。諸佛菩薩比我們高明的,就是他能舍,能放下,世法、佛法皆放下。    『精修無我之妙法』。無我是不執著,執著就有我,所以無我就是「我、法」皆不執著。如同本經教誨我們的,不執著四相四見。四相四見將世出世間一切法包括盡了,只要離四相四見,就證得無我法。我們下功夫在離相離見,或者本經批註說的離念;離念就是離四見。修離相離念之行,就是「精修無我之妙法」。我們不肯離、離不了,原因就是不了解世出世間法的事實真相。《金剛經》說明真相,世法與佛法的真相都清楚明白了,我們才肯放下,才肯離;離就入佛知佛見,就同佛解佛行。    『長老問意,正是指示學人,應信此妙法,修無我行耳』。無我法才是真正大乘法的精髓,精華。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尊者問,「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所答的,並沒有說後來世的眾生能不能相信,而答的是眾生。如果答未來眾生能不能信,那是枝葉上的事。佛答覆的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彼」,指聞法之眾生。「非眾生」,約性言,「非不眾生」,約相言。』『意謂一切眾生,皆是緣生之義。』    答得實在太妙了,可是如果不詳細解釋,我們看這話真是所答非所問,不曉得釋迦牟尼佛講什麼,也不懂尊者問的意思與佛答的意思。佛要是不答,似乎還懂一點問的。這一答,問的意思也不懂了,所以經義的確很深。佛答,『彼非眾生,非不眾生』。眾生是緣生之法,也是有相無體,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佛的答覆顯示這個意思,下文還有解釋,意義很深。    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此處又見即非、是名。『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魏譯與羅什大師所翻譯的意思相同,只是用字不太一樣,羅什大師譯的是「眾生者即非眾生,是名眾生」。    『「眾生」重言者』。眾生眾生者,這是重複。『承上「非眾生非不眾生」說也』。前文「非眾生,非不眾生」,「眾生眾生者」是指前面這一句說的。    『本具佛性,非眾生也。故曰彼非眾生。但約名相,則是眾生。故曰彼非不眾生』。佛答覆的意思顯示出來了。尊者擔憂這樣深的答法,後來的眾生能不能懂,能不能信;而佛的答覆是,你不必憂慮這些事,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這樣講法,大家就好懂。一切眾生既有佛性,那有不懂的道理,那有不相信的道理!實際上,經文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說「彼非眾生」。既有佛性,就應當作佛,怎可說他是眾生?雖有佛性,但是現在迷惑顛倒,沒有明心見性,所以也可以說他現在是眾生;「是名眾生」就是指這個意思。下文的意思更明顯。    『長老慮眾生』。慮是憂慮,怕眾生。『於是深法未能生信者,由於認眾生為眾生』。由於認眾生為眾生,就是他見到眾生是凡夫,恐怕沒有能力相信這樣深的大法。『故不免為之耽心』。他的疑是從這兒來的。實在講,長老非常慈悲,絕大部分的眾生確實有疑惑。    『當知就相而觀,雖是眾生。其性則上等諸佛,本非眾生』。這個解釋很清楚、很明白。「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從這一點來說,就不必憂慮,不必擔心他不行。雖然眾生在迷,但是一定有些善根深厚的眾生,如《彌陀經》說的,「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一定有善根福德成熟的眾生,遇到這部經典;經典是緣,他有善根、有福德,遇到這個緣,能接受,能相信,能理解,能如教修行。這是佛答覆的意思。    『既具佛性,豈不能開佛正知。則聞是法者,豈無能信者耶。故「非眾生非不眾生」一語,便含有「莫作是說」之意在。』    有這個意思在裡面,就是不可以這樣說法。即使到末法的末期(現代是末法的初期,末法一萬年,才過一千年,現在是末法第二個一千年的開端),也不能說沒有人相信,沒有人奉行;還是有少數善根福德深厚之人,在那個時代出現。    『觀此五蘊眾法』。五蘊是色受想行識,通世出世間一切法。『但由因緣聚會,非生幻生,本來無生』。五蘊緣聚,就現相,凡夫以為它生了,實際上,它並沒有生滅。緣聚則現相,緣散了,相就消失。一切相沒有生滅,只是因緣聚散而已,這是事實真相。般若經常說的「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實相,乃是緣聚緣散而已,沒有真實。    『若知此義,則依法發心修行者,那得有法可執乎』。這一段文教我們破法執。諸位須知,破我執的人未必破法執,破法執的人決定破我執。我法二執俱破,就是法身大士,就是入佛知見。魏譯的經文,這三小段是後人補入《金剛經》的。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本段科題是『明無法可得』。這是須菩提尊者所領悟的。『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有名無實,不是真有一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佛所得。須菩提尊者聽《金剛經》,聽至此處,他明白此道理,這是他的悟處,也是他提出的聽經心得。    『佛現具足身相』。具足身相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為什麼要現這個相?無論古人、今人,包括後來的人,無論中國人、外國人,大家都愛美;不美就不能吸引人,所以佛一定要具足色身。世間人認為的好相、美相,佛都具足,所以佛是世間人心目中第一美人,讓人一看就捨不得離開他,用這個方法來攝受眾生。這是佛法常說的,「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佛菩薩的相非常圓滿,讓人看了很歡喜,才會聽他講話。    佛門阿羅漢的造像就奇奇怪怪的,沒有佛菩薩那樣美滿。仔細觀察,阿羅漢的相雖然很奇怪,但是他離欲,不會令人生起愛欲之念,而會讓人生清凈心,生智能。可見現相也是表法的,幫助眾生契入佛道的一種善巧方便。『既原為說法度生』。佛出現在世間,就是為說法度眾生。『而佛之所說,原說其所得,所謂「如語」』佛為我們說的法,就是他修行證果所得,將他修行證果的種種經驗,提供我們作參考。他給我們正確的指導,希望我們將來也能證得。五語中最重要的是「如語」。    『今知莫非緣生,當體是空。得即非得,佛即非佛,一絲不掛,空寂之性,竟體呈露矣』。這是將如來修行證果至最極圓滿的境界,在金剛般若會上全部顯示。世出世法都是緣生的,佛法是緣生的,佛在世間示現八相成道也是緣生,說一切法是緣生,度一切眾生也是緣生。既然是緣生,就不能違背因果定律,必定是當體即空,所以如來所得,「得即非得」。有沒有得?確實有得;得到什麼?什麼也沒有。諸位細細想想這話的味道,能明白,就有悟處。如果聽不懂,似乎很矛盾,真有得,又什麼都沒有,到底得什麼?    諸位要知道,所得的是自性圓滿的開顯,一切都是自性本來具足的。如果自性沒有的,就真得了。原來有的,得什麼!這樣說,意思就淺顯多了。我們舉個更淺的例子,你身上沒有錢,到銀行提款,錢拿回來,你得到了,所得的是自己存在銀行的錢。銀行里不存錢,人家怎麼會給你?所以你所得的是自己本來有的。是不是得到?得到了,拿錢來了。是不是真的?還是自己的,別人沒給你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自性本來具足的,從那裡得?大家細細體會這個意思。    《壇經》說得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絲毫欠缺。一切諸佛如來講無量無邊的經典,全是自性具足的。見性時,一切經法都得了;自性本來具足的,還是無所得。得的意思有,得的東西沒有。「佛即非佛,得即非得」,因為當體即空。    「一絲不掛」是形容心裡乾乾淨淨,一念不生。有一個「得」就錯了,就不可能得。得的念頭沒有了,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空寂之性」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圓滿的顯露,這是究竟佛果的境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沒有這樣圓滿,因為他們所證得的是正等正覺,也就是「三藐三菩提」,不是無上。「阿耨多羅」是無上的意思。    『長老陳悟,正指示學人,應如是窮究到底,不令有一絲法執存在。然後我空性顯,始覺合本覺而成大覺。雖如是悟,當請明眼人為之證明也。』 須菩提尊者在此作示範,表演給我們看。在本經,長老與釋迦牟尼佛一問一答,答了再問,問了再答,就是教我們必須追根究底,才能將微細的疑惑斷除,才真正的放下。所以,放不下,就是疑惑沒斷。    佛法的修行是「知難行易」,知太難,行容易。因為知難,所以佛為我們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因為行易,釋迦牟尼佛沒有帶我們在一起修行一天。查遍《大藏經》,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不但沒有佛七,也沒有佛一,沒有禪七,也沒有禪一。修行這麼重要,為什麼佛不提倡?行易知難,要是知透徹,清楚了,行簡單,放下就是了。凡夫就是放不下,因為知得不徹底、不究竟。金剛般若,屬於佛講經說法的末後階段,真的追根究底。    「不令有一絲法執存在」。 微細的法執,佛成佛,佛證果,佛得無上正等正覺,還存在這個念頭,不行,還是很大的障礙。必須這些執著都斷除,都放下,而後心才真正清凈,真的一絲毫法執也沒有。這個時候,空性顯示出來,就是真心圓滿的透露,這就是所謂的「始覺合本覺」。沒有到究竟成佛,都稱為始覺,現在才開始覺悟。始覺不只一次,昨天明白一些,昨天是始覺;今天又明白一點,今天還是始覺。所以,從初發心直至證得等覺菩薩,都是始覺。如果與本覺不相應,就不稱覺。與本覺相應,每次都能相應幾分之幾,這就很好。天天相應一點,天天覺,時時覺,處處覺,這樣修行,功夫就得力。最怕的是不覺,不覺就迷。修行人最大的困難,最大的障礙,就是覺會間斷。    為什麼念佛人的佛號不能斷?學般若的,為什麼在一切時一切處須提起觀照功夫?觀照功夫不能間斷。其實,念佛與般若的觀照無二無別,而且比觀照還容易修,只要心裡念著「阿彌陀佛」,將阿彌陀佛掛在心上,其它的一切憂慮牽掛都放下,二六時中,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這比修觀,的確方便太多了,將來必定往生,往生見佛就成功。    念佛號是始覺,阿彌陀佛就是本覺。我們念佛的心是始覺,念一聲佛號,就是一聲始覺合本覺。不念佛又打妄想,就很糟糕。我們今天始覺合本覺的功夫很差、很淺,不得力,而打妄想的時間長,力量很大,牽著我們搞六道輪迴。所以,我們眼前真正的大事,是如何讓自己二六時中心裡只有佛號,不能有妄想。一心念佛是辦生死大事,成佛大事,不是普通的事,這就是始覺合本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成了「大覺」。「始覺合本覺而成大覺」。凈宗以外的法門,理論上沒錯,學相當不容易,而念佛人比他們容易多了。    須菩提尊者在此示現開悟,悟了之後,一定要請明眼人來為他作證明,看他是不是真的開悟。明眼人是已經開悟的人,過來人,向他請教,他來為你作證明。如果沒有人作證明,自己還有疑惑,我是不是真的悟了?我悟的是不是佛的境界?若找不到明眼人,經典也可以作證明。經典有兩個用處:對於沒有開悟的人,經典可以幫助你開悟;對於已經開悟的人,經典可以為你作證明。所悟的境界,與佛在經上講的如果完全一樣,證明你的悟處沒錯。如果有百分之九十九一樣,還有一樁不一樣,就是還沒有開悟。一悟一切悟,不能說我百分之九十九開悟,還有一分沒悟,沒那個道理。展開經典,完全與自己境界相符合,這才是真正的開悟。尊者找到老師釋迦牟尼佛,這是明眼人,決定沒錯,向他請教。下文是世尊為他印證,證明他的悟處是正確的。    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於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切事莫非對待,有對待便有能所』。對待,就是現代所講的相對。凡是有相對,就有能、有所。『有能所便有分別,有分別便有執著』。這是逐漸發展,從極微細的對待里變現出能所,從能所里又變現出分別,有分別又顯出執著,這就麻煩。法相宗說的三細六粗,這幾句話也說明宇宙一切現象之來由,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這樣變現出的。變現的時間非常之快,不是一樣一樣變現的,幾乎是同時,因為速度太快了。實在講,還是有過程、有次第,不過它的次第太快,肉眼凡夫無法辨別,似乎是突然同時顯現的,八地菩薩才能看出阿賴耶的細相。這微細相就是演變的過程,「無明不覺生三細」,「業相、轉相、現相」這是有次第,有順序的,八地菩薩才看出的。我們凡夫看是同時,沒有次第,因為太快了。    『少有分別,便是第六識,所謂我相是也。少有執著,便是第七識,所謂我見是也』。見相二分出來了。由此可知,對待、能所、分別,皆是阿賴耶的細相。第六識、第七識的相很明顯,很粗了。這八個識的相顯示,第六識是分別,第七識是執著。法相經論告訴我們,八個識都有記起的功能,從這方面來說,都稱為「心」,稱「八心王」。這八個都有分別的功能,從分別上來講,可說是八個「識」。這八個都有執著的能力,因為執著是意,所以八個都可以稱為「意」。這八個稱為心意識,都可以稱心,都可以稱意,都可以稱識,八心、八識、八意都對。    如果細分,它們都有此功能,那一個功能最殊勝?它不平等,阿賴耶記起的功能最勝,所以阿賴耶可以單獨稱為心。以執著來講,第七識的力量最強、最堅固,所以第七(末那)稱為意。論分別,第六識的能力最強,所以第六單獨稱為識。因此,心意識也可以分別說,心是第八,意是第七,識是第六,這樣的講法也行。它的意義都要清楚明白,對於我們修行有幫助。    法相宗行門的指導綱領是「轉識成智」,《金剛經》的指導綱領可說是一空到底,與轉識成智的意義接近,但是不同。法相宗的修行綱領,我們也可以用,幫助也很大。如何轉識成智?佛告訴我們,六七因地轉,五八果上轉,說得很明白。我們能下手修因,至證果時,五八自然就轉。現前我們用功要在六七,六是分別,七是執著。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不分別就轉第六識,不執著就轉第七識。不分別就稱「妙觀察智」,不執著就稱「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    《無量壽經》教我們「清凈平等覺」,若不能轉六七識,則無法得清凈平等覺。所以,相宗與性宗的修行原理原則,對念佛人來說,只要會用,念佛功夫的確很容易得力,決定有幫助,往生決定有把握。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一七九、一八○卷 新加坡居士林

   『說心行不可得,說諸法緣生。令知緣生體空,有名無實。必應步步觀空,層層遣除。其所以痛遣所邊之法者,正所以痛遣能邊之我也。』    這一段說明,如來遣除眾生執著的深意,我們應當細心體會。「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能執之心,空不可得;所執之法,世出世間法也是因緣所生。目的是告訴我們,相有體空。實在說,只有假名假相,沒有實體,所以一切法決定不能住。佛教導我們,當然畢竟空,不是一個人一下子就能證得的,而是逐漸放下,逐漸的證得。「步步觀空,層層遣除」,遣除就是放下,一定要一層一層放下,世出世間法都不是真實的。佛教導我們,所執著的一切法相,一定要遣除,要放下。這是從經文表面上看,而實際上,佛從能執著的三心不可得,說所執著,目的是教我們遣能執之我。可見,經文含義非常深廣,一定要細心的體會。    『用功之法,遣能當遣所,遣所即遣能。遣能所即是遣分別、遣執著也。分別遣盡,則六識轉。執著遣盡,則七識轉。二識既轉,則我法雙空,皆是一如矣。』    大乘佛法終極的目標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性正是本經所說的一如,經文「如來者,即諸法如義」,由此可知,能契入諸法一如,就見如來,就證如來,自己也就成如來了,所以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此處講用功之法,是最重要的原理原則,最重要的第一綱領。佛法修行的方法、用功的方法無量無邊。四弘誓願之「法門無量誓願學」,通常說八萬四千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我們必須知道,八萬四千方法也好,無量方法也好,一切方法的根本就是破執著。    無論用什麼方法,如果不能破執著,就全盤錯了。參禪要破執,念佛也要破執,持咒要破執,學教還是要破執。執著不破,決定是凡夫,你的知見,也就是思想見解,就是輪迴心,一切造作就是輪迴業。即使學佛,依舊用輪迴心,在佛法里還是造輪迴業,怎能成就?也許諸位說,我現在學佛了,那裡是輪迴心、輪迴業?我現在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沒用處!表面上像是學佛,修菩薩道、修菩薩行;深一層觀察,依舊搞六道輪迴。六道里,搞三善道,算不錯的,怕的是搞三惡道,自己不知道。    學佛的人不在少數,怎樣學才如法?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就如法。這裡講「遣能遣所」。「能」,能執著的心,三心不可得;「所」,所執著的一切法,也不可得。放下一邊,兩邊都放下了,因為能所是對立的,一邊沒有,另一邊決定不能存在。無論從能邊放下,或者從所邊放下都可以。從所邊放下,就是從萬法放下,世出世間法再也不放在心上。世出世間法擺在面前,我們隨緣,多麼自在。    什麼是隨緣?心裡絲毫不執著。有絲毫意思在,就不是隨緣,而是攀緣。沒放下,還想怎樣怎樣,這不行。沒有絲毫的意思,徹底放下,就對了。從能邊放下,功夫更高,曉得三心不可得。能得的心、能得的念頭沒有,那裡還有所得?當然沒有所得,所以佛教我們放下。歸納起來,不外乎兩邊,中下根性的人從所邊比較容易,上根利智多半從能邊。中國禪宗大德語錄里說,修行的綱領是從根本修。過去我們講過《永嘉證道歌》、《信心銘》、《大珠和尚語錄》、《頓悟入道要門論》,這些人所說的修行原則,都是從根本修。根本是心,就是《金剛經》說的「三心不可得」,從這兒下功夫。中國禪宗大德,從能邊遣除;教下的人用功,多半從所邊遣除。念佛堂主七和尚常講,「放下身心世界一切萬緣」,這句話能所都有,著重在所邊一定要放下。    「遣能遣所」,就是遣分別執著,遣就是放下的意思,放下分別執著。如果真的放下分別,世出世間法都不分別,就轉第六識。法相宗的修行綱領,轉識成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智是般若智能,已經開悟了,禪宗稱之為大澈大悟,明心見性。妙觀察智是真性里的一分般若智能,凡夫為什麼沒有?沒有斷分別,在一切人事物,世出世間法中,還是分別,就不行。般若智能沒有現前,還是情識當家,妄心作主,無論如何修六度萬行,也出不了三界,也成不了佛,道理就在此;甚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能往生,因為身心世界沒放下。    西方極樂世界可以帶業往生,但是帶業是帶舊業,不帶新業,不帶現行。現在徹底放下,才能往生。雖然放下了,業因習氣沒斷,那是帶業。業因習氣不斷,修其它法門不能成功,修凈土法門可以往生。這是古人稱凈土為異方便之處,「異方便」就是特別方便,特別法門。於一切法都不執著,對身體也不執著。《金剛經》一開端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我相如何破?真正修行人,對自己的身體也隨緣。照顧身體,不見得會好。許多人害奇奇怪怪的病,他很照顧身體,照顧也沒用,該生病還是生病,該死還是要死。這是我們應當覺悟的,佛法將這些事理講得很清楚明白。    身心最健康的就是清凈,就是無為。換句話說,真正將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就是最健康的心理,也是最健康的身體,何必照顧。這個意思,我們在佛經讀到講到,似乎不難理解。實際上,道理太深,我們沒能深入,所以經是聽了讀了,還是做不到。身體還是要保養,還是要進補,就是沒放下,沒做到。    放下執著,就轉第七識成「平等性智」,與諸佛平等,與一切眾生平等,與萬法平等,無有一法不平等。有執著就不平等,有我就不平等,無我就平等。這個修行的綱領多麼重要。    六七識因地斷,第八識跟著轉,阿賴耶轉成「大圓境智」,前五識轉成「成所作智」。成所作智,就是諸佛菩薩在虛空法界,普度一切眾生,成就一切所作。度眾生的事業,如經上所說的「隨類化生」,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為眾生說什麼法就說什麼法,全憑感應,沒有絲毫的意思在。若有絲毫的意思,豈不又落在分別執著里!顯示諸佛說法,相上有說法,確實沒有說法的念頭,也就是諸佛決定沒有分別執著。這個時候,「我法雙空,皆是一如矣」,與「諸法如義」完全相應。兩樣東西才相應,如果是一樣東西,相應也說不上,的確是一不是二。所謂「相應」都是多餘的,已經說錯了,這才進一步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下一段經文是這一科的總結,科題是『直顯性體』。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兩句,正顯無上菩提。「法」字,指一切法』。世間法、出世間法,一法不漏,法法都在其中。『此正明「菩提無少法」之所以然』。佛曾說:「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為什麼無有少法可得?因為「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試問,諸佛如來所證的無上正等正覺在那裡?以《金剛經》為例,本經開端,世尊所示現的發起因緣,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無上正等正覺在穿衣上,在吃飯上,就是從早到晚的日常生活,就是工作,就是對人對事對物。我們沒有發現,自己一天到晚在煩惱中過日子,在苦惱煎熬中過生活,苦得不得了!為什麼過得這麼苦?因為在一切法里不平等。諸佛如來在一切法中平等,沒有高下。在一切法中有高下,不平等,日子就苦了。諸位要曉得,一切諸法本來平等,本來沒有高下。不平等、有高下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變現的,都是假相。能將一切分別執著放下,真相就現前。    真相是平等的,沒有高下的,真相就稱為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有沒有?有。可不可以得到?不可得。因為無上正等正覺也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佛說「無有少法可得」。這句經文將無有少法可得的所以然說出。    『肇公、智者皆云:人無貴賤,法無好醜,蕩然平等,菩提義也』。肇公是僧肇大師,鳩摩羅什的大弟子。《高僧傳》里,羅什大師的學生中,有四位最傑出的,僧肇是其中之一。智者是唐朝初年天台宗的祖師智者大師。他們兩人都說過此話,說的言語不完全相同,但是意義完全相同,節錄在此。「人無貴賤,法無好醜」,這句話就是解釋《金剛經》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凡夫眼中,人真的是有貴賤,法真的有好醜。為什麼佛與菩薩大德們說人沒有貴賤,法沒有好醜?第一、凡夫是見相不見性,著相;佛菩薩與祖師大德,見相就見性,見性就是見相,性相一如,性相不二。第二、從能邊看,凡夫是用妄想分別執著心看人看事看物,妄想分別執著就是不平等,所以看外面的境界就不平等,就有高下、有好醜;諸佛菩薩與祖師大德是用清凈心、平等心看人看事看物。    心清凈,看一切法、一切人事都清楚;心平等,看一切萬法都平等。沒有好醜、沒有高下,道理在此,所以這是「菩提義也」。此菩提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諸佛如來證得無上菩提的意思。    『意謂凡好醜、貴賤、不平等之觀念,蕩然一空』。放下,不會將這些想法看法放在心上,就是從心上將這些想法看法除去,清凈心就現前。『則平且等矣』。心平了,一切萬法都等同了。『此即是菩提之義』。這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真實義。無上正等正覺在那裡?在虛空法界、在一切萬物,無有一法不是。一定要能體會這個道理與事實。    『如來所得無上菩提。於中無實無虛』。為什麼說無實?因為一切法了不可得,能證所證俱不可得。為什麼說無虛?真如本性圓滿的顯露,自性里無量的般若、無量的德能,全都現前,在十法界、在六道能得大自在,普度一切眾生,所以無虛。「無實無虛」是很重要的經文。    『諸法一如,是法平等。一切法皆是佛法,無有高下』。諸法一如、一切法皆是佛法,皆是平等的意思。無有高下,所以生佛平等。佛菩薩心與眾生心是平等的,決沒有一個念頭,我成菩薩成佛了,你們還是凡夫,在六道里受罪,我比你高多了。如果有這個念頭,就是凡夫,決不是佛菩薩。天人有我比你們高的念頭,你們在我下面,所以不平等。過去我們以為小乘人還有此念頭,現在讀《金剛經》才明白,小乘人,初果須陀洹已經沒這個念頭了。    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須菩提尊者答覆釋迦牟尼佛說的,須陀洹如果有個念頭,我證得須陀洹了,他就不是須陀洹。這才曉得,須陀洹也入了一點平等的境界,只是入得淺,沒有佛菩薩那樣深。換句話說,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他不會有我比你高的念頭產生。小乘聖者雖然沒這個念頭,可是還有習氣在,習氣難斷!自以為了不起的樣子還在,但真的沒有這個念頭了。辟支佛的習氣就斷了,我們絲毫看不出來。這是佛法。    世間法雖然沒講這麼高,可是中國古書說,「學問深時意氣平」。有學問有道德的人,他的心是平等的,決定沒有傲慢。孔子在《論語》里明白的告訴我們,假如有人的才華像周公一樣(周公是孔子最佩服的人),「使驕且吝」,只要他犯了這兩樁事,一是傲慢,覺得自己比別人高,一是吝嗇,不肯幫助別人,「其餘則不足觀也」,不必談其它的,都是假的。真有學問、真有才華,決沒有這個毛病,就與菩薩一樣,有慈悲心,肯主動的幫助別人。夫子讚歎周公,我們就能體會周公的德性、周公的慈悲。    古書與大乘經念多了,可以修正自己的毛病。我們毛病的根本是妄想分別執著,須從根本修,將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斷除。念佛人二六時中就抱住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將妄想分別執著念掉。同時,我們也能觀察一切人一切事,不會被人事欺騙。現代社會,很多人聽騙不聽勸,勸他沒用,不相信,一騙就把他騙去了。為什麼他聽騙?沒有智能、沒有能力辨別真妄、邪正、善惡。不要自以為積功累德,做了多少善事,說不定做的都是三途之業。雖出錢出力,不但在佛法上沒分,世間法的三善道也沒分,冤枉不冤枉!可憐不可憐!佛法最起碼的利益,就是教我們有能力辨別真假邪正是非,這一點好處就非常難得。「一切法皆是佛法」,要懂得它的深義。    『法性既平等一如,有何可得』。從一切法的性體上講,『故曰「無實」』不可得!『正當無有少法可得時,平等一如之法性,圓滿顯現,故曰「無虛」』這個說法與剛才講的意思完全一樣。能得之心、所得之法,全都放下時,真如自性圓滿現前,所以是無虛。無實無虛,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    『正因其不分別法』。這個法是指一切法,包括佛法。『不執著法,且無法之見存』。見是見解,想法、看法。還有想法看法,不行,心還是不清凈,還是有法執,被法染污了。六祖惠能大師說得好,「本來無一物」,那裡還有一法!有一法就有一物,本來無一物,所以法的知見也不可有。    『乃名無上正等覺耳』。這個時候才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如果還有法的見在,就不能稱為無上正等正覺,而稱正等正覺。諸位想想,大乘圓教等覺菩薩是正等正覺中地位最高的,為什麼不能稱為無上正等正覺?他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這是最微細的無明,也就是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放下。等覺菩薩,將這一品無明也放下了,不再有此念頭,就成為無上正等正覺。諸位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便知佛法的修學,從初發心至成佛,放下而已!一句話就說完了。    放下就是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放下貪瞋痴,就決定不墮三惡道;將貪瞋痴布施掉,三惡道就沒有了。放下見思煩惱,就超越六道輪迴。由此可知,等覺菩薩將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放下,就成無上正等正覺。能看破,自然會放下;能放下,自然會看破。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步步觀空」是看破,「層層遣除」是放下,這兩句顯示,看破與放下相輔相成。一切菩薩所修的,一切諸佛所成就的,如此而已。為什麼放不下!為什麼看不破!    『其無有少法也,明矣』。前面說你不分別法、不執著法,並且法的念頭也沒有,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世尊在此所講的「無有少法可得」。諸位要體會這一層深義。    『法性本來如是。佛惟顯此本來之性,其無有少得也,明矣』。這是從性體上講,體性本來是這樣。成佛只不過將本來的心性顯示出,那裡有所得?既無有得,那裡有所失?得失本來沒有。這個意義太深了,能體會得,就真的覺悟;能將這些念頭從心裡拔除,功夫就成就。    『說明諸法如義,復以不可得義,空其能執之心。且以緣生義,空其所執之法。能所皆空,則平等性體遂顯。』    用相宗的意思來講,就是如何能證得平等性的修學方法,從修證平等性,就能明心見性。《金剛經》這段開示真的幫了我們大忙。佛講「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又講「三心不可得」,讓我們將能得的念頭打消,於世法、於佛法,俱不可得。這是無始劫來的妄想習氣,不但一般凡夫斷不了,聲聞斷不了,緣覺斷不了,權教菩薩也斷不了,就曉得妄想習氣之深重。如果我們聽了佛這段開示,立即能斷,就是《彌陀經》所說的,無始劫來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也是世尊在本經所說的,過去世的善根,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的善根,而是過去生中已在無量諸佛所種諸善根,今天成熟,才能聽到《金剛經》就大開圓解。教下說「大開圓解」與宗門說「明心見性」是同樣的境界。真放下,真看破了,這部經就沒有白聽。    萬法緣生,說明凡是緣生之法,相有體無,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幫助我們看破世出世間一切法,將執著一切法的念頭也打消,也沒有了。能所皆空,平等性智現前,就證得平等性。性是一切萬法的體性,證得平等性,就是在相上見到性。相雖然不平等,性是平等的。在相上見到性,即是見性成佛。就相而論,菩薩階位至少也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地位,圓初住就可說成佛了。念佛求生凈土,得理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金剛經》能幫助念佛人往生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經義功德不可思議。    『無上菩提非他』。不是別的,無上菩提是『諸法一如之平等性是』。如果這句話不是在此處說,也就是前面的經義還沒透徹理解時,乍看這句話,我們確實不能理解。經文從前面講解至此,大家再聽這句話就會同意,無上菩提就是諸法一如,就是性相不二。    『菩薩通達此理』。通是沒有障礙,達是完全明了,這個道理與事實真相都明白了。『盡遣分別執著而無我也』。這是菩薩證得的無我法,就入佛知見,入如來果地的境界,無我。『所謂一切法性,本無高下。眼前事物,莫不如是』。宗門大德所謂「山河大地,全入法王身」,法王身就是如來的法身,也就是山河大地。「一切萬法儘是如來的法身」,這句話也顯示這個意義。    『佛言平等,是令去其分別,去其執著』。說平等,意思是教我們放下分別執著,放下就平等,就能在一切相中見性,見到平等心;平等心是真心。『任他高高下下,而平等自若』。高高下下是幻相,假相,虛幻不實。真相是平等的,所以須從假相里看真相,看實相,所謂諸法實相。    『蓋其心既平,其心既等』。心平了,心等了。『則事相上雖有高下,亦自高高下下,各循其分,不相擾亂。則一切平等矣。此平等之正義也』。這句又顯示,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世間法有高高下下,六道就是高高下下,十法界就是高高下下。佛法在六道十界,並沒有破壞六道十界。佛菩薩用什麼態度?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一切眾生儘管高高下下,佛心是平等的,佛看一切高高下下還是平等的,所以諸佛菩薩在六道十法界得大自在,住平等性,而我們凡夫在六道里被業力牽引,自己完全作不了主,不自在。妄想分別執著,極其不平,所以境界也變得高高下下。這是凡夫與佛菩薩不同之所以然,因此我們要懂得平等的真實義,正確的義理。    『故慕平等之風者,當自平其心始,等其心始』。慕平等之風,就是仰慕諸佛菩薩。諸佛菩薩的心清凈平等,正如《無量壽經》經題所說的「清凈平等覺」,這是我們非常仰慕與嚮往的。諸佛菩薩證得,我們為什麼得不到?此處說仰慕,希望證得,就從平等心修起。先要讓自己的心在一切法里平下來、等下來;心平了、心等了,再觀察一切萬法就平等了。一定要從心上做功夫,而不能從境界上做功夫,有它的道理。諸位要曉得境界,特別是六道凡夫的境界極其不平,因此在境界上修平等是不可能的。因為眾生造的業不一樣,六道的境界是一切眾生造的,業果變現的境界相當然不一樣,不會平等。    所謂「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報」,善惡就不平等。因為果上不平等,所以因上不平等。因此,我們想修清凈心、修平等心,從一切境界上修,難,那一年才能修成功?沒指望!所以佛教我們回頭,從心地下功夫。心清凈、心平等了,境界縱然不平等、不清凈,我們用清凈心、用平等心看,果然外面極不平等的境界也清凈平等了。這個法子妙!從根本修,從心地上用功夫,道理就在此,所以《金剛經》的原理原則通一切法門。無量無邊的法門,都不能違背這個原則,無論用什麼方法修行,只要與《金剛經》的原理原則相應,成就都不可思議。成就是幫助人看破放下,明心見性。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段經文義趣無窮,法味無盡!我們真正能嘗到味道。無上的法味,佛法常比喻為「無上醍醐」。我們讀了之後,的確就像嘗到無上醍醐的法味。這是修功,的確指示眾生修學的功夫,須從離相離念下手,修行的功夫就得力。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八個字,直將性體顯示出來,俾大眾開眼認明」』這八個字確實幫助大家開悟。教下所謂的大開圓解,能向這八個字中體會、認識、肯定,就入佛知見,就大開圓解。    『即復將修此證此之功夫,的的指出,令大眾舉步,方能達到目的也」』開解,所謂的解悟,事實真相明白了,還不是自己的境界,自己沒有得到受用;一定要自己得到真實的受用,才是究竟法。我明白了,自己得不到受用,有什麼用處!所以悟了以後要修。修是放下,悟是看破。看破了沒放下,還是不管用,一定要放下,放下我人眾生壽者。諸位要記住,我人眾生壽者,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我」是我執,與我對立的就稱「人」。這四相意義很深。我、人從那裡來的?眾緣和合而現的,所以「眾生」就是緣生之法。眾生相,一切現象是緣生的,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雖然了不可得,為什麼這些現象還存在?緣生之法是剎那生滅的相續相,「壽者」是相續。這四句將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實相都說出,一部《金剛經》就說這四句。我們清楚明白了,再也不放在心上,全部放下。    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法的念頭也沒有,也不放在心上;心恢復至究竟圓滿的清凈,真的沒事。如果住在這個境界,就著空。佛教我們「應無所住」,就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住之後要生心,「而生其心」。如果不生心就住空,就住在無所住。『修一切善法』是生心。生心,不住空,無我人眾生壽者,不住有,空有兩邊不住,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凡夫住有,我人眾生壽者都住,以為是真的,所以雖修一切善法,不能證菩提,不能出三界,依舊是輪迴業,得三善道的果報。為什麼修一切善法不能像佛菩薩一樣?因為有我、有人、有眾生、有壽者,就出不了三界。修一切善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就超越三界。    小乘人不能證無上菩提,原因在他不修一切善法,而住空。不修善法,真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這是二乘人的觀念,所以不能證菩提。菩薩是兩邊不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就是無所住;「修一切善法」,就是生其心。所以,這兩句合起來,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一個意思。如何落實在生活上?我們在日常工作,處世待人接物中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這段話讓我們知道從那裡做起,知道如何做法。    『古德修行,必須先悟本性。古人證道比今人多者,其最要原因,實在於此。』    從事實上觀察,知道這句話沒錯。《高僧傳》說出家的修行人,《居士傳》、《善女人傳》說在家的修行人。古人開悟證果確實比現代人多,現代人不僅證果的沒有,開悟的也沒有,修行的問題更嚴重。什麼是開悟?我說的很淺顯,有能力辨別真假邪正是非,這種人就算開悟。我們連這種能力也沒有,將假的當作真的,邪的當作正的,惡的當作善的,大有人在,實在是錯得離譜,真的是盲修瞎練,迷惑顛倒。為什麼有這種現象?沒有先悟本性、沒有聞經,經讀得太少。也許有人說,這些同修天天讀經,讀得不少啊?沒錯,天天讀經,讀得很多,卻不解義,沒用處。所以,讀經要解義,要懂得經義,讀經要開悟。    古德教初學、我教初學,也是教人念一部經,不要求解義。諸位不能誤會,讀一部經不求解義,那是過程,只是三五年不求解義,不是永遠不求解義。古人是講五年,我將時間縮成三年,這三年是讀經修定,心清凈了才會解義,心不清凈不會解義,道理在此。心清凈了再聽講經,一聽就開悟,這個道理就是《金剛經》說的「信心清凈,則生實相」。信心清凈,一聽經,實相智能就開了。    一般人聽經不開智能,因為心不清凈,心裡還有是非人我、貪瞋痴慢。用這樣的心聽經,聽一輩子也不會開悟。我們與古人比較,毛病就在此,並不是古人的天賦比我們強。「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只是古人的因緣比我們好,有好的老師指導,他真肯做,先將心定下來,再求智能。    講智能,金剛般若第一。也許同修又問,開智能的《楞嚴》,成佛的《法華》,你為什麼說開智能的《金剛》?《金剛經》開不了智能,才讀《楞嚴》。《金剛經》開的智能是金剛智能,比《楞嚴》圓滿。《金剛經》很不容易懂,《楞嚴經》好懂,又講得詳細。《金剛經》字字句句含無量義,雖然念,看不出意思,而《楞嚴經》的意思浮在表面上,容易開智能,道理在此。若沒人講解,還是很難,這就是佛在《法華》,菩薩在《大論》所說的,「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    什麼樣的人說?過來人說。什麼是過來人?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的人。如果有我有人有眾生有壽者,就與我們一樣,不是過來人。他說還不行,因為他自己沒開悟。必須真正是過來人,他的知見得佛的少分,不會說錯。為什麼今人不如古人,從另一方面來講,今人的緣分不如古人,現代社會講大乘經的人很少,能將大乘經的經義講透徹的就更少。我初學佛時,聽一些老法師講經,一般講《金剛經》的時間不超過一個月,大多數是半個月、二十天,這部《金剛經》就講完了。我曾聽過法師講經,前半部講得很詳細,後半部愈講愈快,念念就完了。那時我年輕,向老法師請教,「老和尚,後頭為什麼你這麼簡單念過去,一下就講完了?」其實他教我們錯誤了,我現在才明白,那時不懂。他說,「後面沒人聽,還講它幹什麼!人聽經的耐心不久,前幾天他是來捧埸,以後不來聽了,念念就算了,趕快結束」。這樣的心態來講、來聽,怎能開智能?    《金剛經》前半部的意思有深有淺,後半部的意思唯深無淺。若不細講,講得不透徹,怎對得起人!總還有幾個人坐在這兒聽,只要有一個人坐在這兒聽,就對不起他。「佛事門中,不舍一人」,聽淺意的人當然多,深意的聽不懂,就沒味道,所以聽經到最後人愈來愈少是正常的。愈講愈深,他聽不懂就不來了,所以這是事實。    講經的人一定要細講,剩一個人也要細講,沒人還要細講,原因是我們在錄像、錄音,現場一個人沒有也不要緊,帶子流通十方,全世界的人都在聽,這都是事實。尤其是現在,國際網路能收到我們信息的。因此,我們講經不重視現場,全世界有五千多萬個單位可以收到,而且流傳久遠。所以,不認真詳細的講,對不起佛菩薩,對不起一切眾生。這就說明,經文直至最後一個字,也要詳細的說明,決定不能含糊籠統,道理在此。從前老法師說這話,也不能怪他,因為那時沒有錄音錄像,現場人數一天一天少,快點結束,也有道理。我們讀這段文,很有感慨。    『以無我修一切善法,是明任是何法,平等平等。以此平等心,觀一切法,隨應而修,不可存高下心也』。先說明修行人必須具備的心態要正,也就是菩薩心。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諸位看經文,印象會很深,善財每參訪一位善知識,請教之前一定先說,我已經發菩提心,不知道如何修菩薩道,學菩薩行。菩薩道就是存心,不曉得如何存覺而不迷的心,如何修菩薩行。「菩薩行」就是修一切善法,「菩薩道」就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一定要用萬緣放下的真心,因為有一樣放不下,就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是清凈心、平等心,心裡一點東西也沒有。用真心修一切善法,就是菩薩行。世法佛法,法法平等,無有高下。記住《金剛經》這句話,「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用這種心看世出世間一切法,「隨應而修」。隨緣而不攀緣,不可存高下之心,就是離一切分別執著。有分別執著,就有高下。    『「善法」,即指布施。布施攝六度萬行』。修一切善法,布施在本經講得多,我們也就解釋得多。「布施」二字包括我們一生全部的生活行為,非常重要。生活中點點滴滴,不為自己,都為別人,就是布施。我們工作是為別人做的,這就是布施。不是為自己,無我了!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完全不為自己。我們穿衣吃飯為眾生,不為自己。無我,意義比較深,大家要在這裡體會。    為什麼我穿衣不是為我,吃飯也不是為我,而是為別人?我這個身體是為大家工作的,我穿衣吃飯是維持這個身體,讓它來為大眾服務的,不是自己享受的。如果為自己享受的,就著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錯了,就是凡夫。釋迦牟尼佛到舍衛大城托缽,他也著衣吃飯,不是為自己,而為一切眾生,即是布施。將自己的身體都布施了,穿衣吃飯都不是為自己,這樣才隨緣而不攀緣。諸位從這裡思惟、觀察,才曉得菩薩行的修法,菩薩道的修法。真正學菩薩道、修菩薩行,就快樂了,現前境界就轉變了。    我們的生活很苦,苦不堪言。世間發大財的、在社會上有崇高的地位,作大官、作總統,與他們接觸,聽聽他們談話,「我太苦了,支持不了!」一般人好羨慕他,他卻苦不堪言,日子過得好可憐。別人不知道,而他自己清楚,常找些知心的朋友叫苦!如果一轉過來學菩薩道、修菩薩行,就自在了,真的是快樂幸福美滿,境界立刻就轉過來。為什麼不快樂?因為從前一切是為我做的,有分別有執著,我的財富、我的地位、我的權力,一切都有我,我好苦。現在我沒有了,為佛法、為眾生,他在行菩薩道,快樂無比!愈做愈快樂、愈有精神。從前做事會累,會疲勞,很辛苦;現在做的工作量比以前增加,不感覺累,因為沒有我了。我做了這麼多事,我累了,有我!我沒有了,誰累?累找不到主了,所以不但不累,也不會生病。人為什麼有病?有我,我病了,我要死了;沒有我,病沒有了,死也沒有了。這個道理很深,但句句都是事實,決不是假的。    《金剛經》後半部真的唯深無淺,江味農居士講得一點也不錯。這個深義對我們幫助實在太大,不僅是修行,而且是生活,會帶來真正的幸福快樂。由此可知,這部經不能不學、不能不懂、不能不講。

推薦閱讀:

湯某風水策劃分析報告
報告:中國城鄉養老水平相差24倍
調研報告的格式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  (第五十五集)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76-80集)

TAG:報告 | 金剛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