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老公培養成一個合格的婆媳中間人?
想把老公培養成一個合格的中間人的前提是,你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你才能按照正確的方案來培養老公。
那麼,怎麼做才是對的呢?
想要找到正確的做法,首先應該跳出自己的角色,從全局上看問題。因為如果一直站在媳婦的角度上想問題,永遠只會造成對立的局面。(對於婆婆和丈夫來說,也是一樣。)
跳出自己的角色之後,你要想的不光是為自己爭取,你還需要把自己的舒坦建立在雙贏的基礎之上。否則的話,就會變成今天你舒坦了,明天她不舒坦,風水輪流轉,唧唧復唧唧……如果沒有雙贏,你就不可能成為永遠的贏家。
構建雙贏,先來個立場分析
事先聲明:以下內容只是一個粗略的分析,由於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同,所以在對號入座前請先辨別與實際情況的出入。
情況一:
婆婆傳統觀念深,認為媳婦只是為自己家的人服務的,但媳婦自己不能提太多要求,否則就是忤逆。換言之,不把媳婦當做自己人,卻希望媳婦把他們當做自己人。
這是最壞的情況,但可喜的是,這種情況現在已經比較少見了。這種情況下的分析:
婆婆:常常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照顧、安排家人的生活上,喜歡在這些事情上擁有絕對權威。由於自己是兒子和丈夫一直以來的照顧者,所以可能會覺得新來的「夥計」(也就是你)在搶飯碗,不僅不尊重她的勞動果實,還對她的勞動成果指指點點,用你所謂的新習慣、新觀念破壞她既有的勞動成果。甚至覺得你要把她傾注畢生心血辛苦培養的兒子給搶走。
兒子/丈夫:常常是愚孝子,或者是表面順從內心叛逆的「陰陽人」。常伴有生活能力上的欠缺,也不善於和女性作深入的溝通,所以在遇到婆媳問題時傾向於逃避。
媳婦/妻子(你):你本想著結婚後能夠過自己想要的日子,但是婆婆卻認為你想要的日子是不正確的:不是太奢靡了,就是會讓自己的兒子受委屈等等。你期望丈夫能夠主持公道,但越是逼迫他,越是逃得遠遠的。
公公:公公通常只是個打醬油的,最多在看不下去的時候打打圓場,多數時候傾向於不發表意見。年輕的時候可能也曾經當過夾心餅乾,所以產生了習得性無助,以一種局外人的姿態觀望自己的家庭。
□情況一:如何雙贏?
首先必須先提出的是,其實「雙贏」是個偽命題,婆媳世界裡不存在「雙贏」,只存在「三贏」,很簡單,你和丈夫「雙贏」而婆婆不開心,還是會有矛盾,丈夫和婆婆「雙贏」而你不開心,還是會有矛盾,你和婆婆「雙贏」而丈夫不開心,這種情況幾乎不存在,因為丈夫不開心了,愛子心切的婆婆必然也不開心。所以,必須達到三人的共贏,才能實現你和婆婆的「雙贏」。
因此,在這件事中,丈夫不能置身事外。這也就是為什麼筆者要寫這樣的一篇文章。
當你準備把丈夫培養成中間人之後,就意味著在婆媳關係上,先與丈夫達成聯盟,然後抱團,「一致對外」。你們之間要有默契,也就是,夫妻之間可以互相吃點小虧,但是在婆婆看來,不能總是自己的兒子吃虧,至少讓婆婆表面看上去是這樣。
然後,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三贏」呢?先要知己知彼。
以下是對婆婆的分析:
有專家說這類婆婆的形成多半是因為公公作為一個丈夫的缺席。在婆婆年輕的時候,公公逃離家庭,一心賺錢養家,婆婆感受不到來自公公的情感支持,所以才把所有的情感投注在兒子身上(尤其是離異後的單身母親)。也因此,在兒子「出嫁」之後,婆婆失去了唯一的情感支柱,當然要崩潰。但錯不在婆婆,而在那個遠離硝煙,看似與世無爭的公公身上。
婆婆的心情,情有可原,但婆婆的要求不切實際。所以,婆婆的要求不應得到滿足,或者至少說,不該由你這個媳婦來滿足。
婆婆缺乏的是情感支持,害怕的是失去兒子,而不是你,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婆婆如果挑剔你,一方面是怕你虧待自己兒子,另一方面是純粹看你不順眼(換任何一個媳婦也一樣),你單方面討好婆婆沒什麼用,她也許反而覺得兒子在離她遠去了,反而要通過一個外人來獻殷勤。
※ 對策:
1.解鈴還須繫鈴人:
在這種情況下,媳婦應該幫助丈夫「斷奶」,讓丈夫能夠自立;丈夫應該學會自立,讓婆婆更放心自己,還應該出面多想辦法讓公婆夫妻二人增進感情,讓這個家中失衡的情感回到它原本應有的面目。媳婦最好避免自己出面「摻和」丈夫家原本的問題,因為你是個外人。
2.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如果氣氛合適,也不妨試試把婆婆拉來自己同一個陣營,有位知乎用戶的點子是,自己經常在婆婆面前說,「我們X家的男人」,「我們都是嫁到X家的男人」、「我不在家,婆婆幫我照顧了兩個X家的男人,好厲害,辛苦了!」之類,理解婆婆,讚賞婆婆的工作,讓婆婆意識到其實媳婦和自己是一樣的。此所謂,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3.小夫妻之間的事要避免讓父母摻和:
①關於夫妻吵架:絕對不要在公婆面前吵架,婆婆即使知道是自己兒子不對,也不可能幫你;在自己爸媽面前更不要,因為甚至會升級為親家間的矛盾。
②關於家務分配:在婆婆面前,自己多幹活,在婆婆不在時,老公多幹活,或者你們制定出詳細的家務分工表,貼在家裡的公共區域,分工上,你多做一點,實際實施情況則是兩人差不多,或者丈夫稍稍多做一點,這樣就不容易給婆婆好吃懶做的印象。
4.丈夫要會處理:
假如你既沒有好吃懶做,又沒有虧待你丈夫,還對婆婆很恭敬,但你和婆婆還是發生了衝突,而且多半是觀念上的,這就需要丈夫出面了。要多聯想妻子這樣做,對整個家庭的好處,並說出來。有個案例是婆婆嫌媳婦穿著太暴露(其實還好),丈夫就解釋說這是因為見客戶要打扮得美一些,是工作上的需要;還有個案例說婆婆不滿媳婦睡懶覺,丈夫就解釋說是因為晚上靈感更多,工作效率更高,所以才晚睡的。
(當然,晚睡並不好,老人的建議有時也是出於好意,如果老人家的建議值得聽,也不必用一種反叛的態度去對抗。有時老人的存在就像是少年派船上的老虎,是威脅,但也是鞭策。)
有些丈夫會當著自己媽媽的面,對自己的老婆呼來喝去的,以顯示自己的權威,奉勸各位丈夫千萬不要這樣做。別說這樣做了就是對不起媳婦,即使這樣做了,婆婆也未必真的開心,因為善良的婆婆總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兒媳關係和睦的。在老人家面前,最合適的尺度,不是兒子更勝一籌,而是小兩口相敬如賓。
情況二:
婆婆想把你當自己人,她用自己的方式試圖與你建立關係,但你不適應這種方式。
這種情況現在越來越多了,有些時候你自以為是第一種情況,實際是這一種。這種情況下的分析:
婆婆:婆婆知道婆媳自古以來就有衝突,害怕自己和媳婦起衝突,希望與媳婦為善,但是本能地還是會多偏袒兒子一些,很多老舊的生活習慣也還是改不了,被丈夫和兒子習以為常的說話習慣,一時也無法收斂——也並不想改變和收斂。因為年紀大了,改變自己很難,也缺乏改變的動力。
兒子/丈夫:愚孝子的數量減少,但「陰陽人」依舊不少。生活能力欠缺的數量減少,但能和女性作深入溝通的還是不多,所以在遇到婆媳問題時,雖然一部分人有做調解的努力,但多數人最終還是會感到自身的無能,於是最後變成了兩邊打哈哈或是乾脆逃避。
媳婦/妻子(你):在你看來婆婆不是不支持,而是不能理解你的生活。婆婆的言行讓你覺得有諸多不方便,但有時在丈夫看來只是一些小事,不值得掛心,是你想太多,或者他可能坦言說,他也無能為力。
公公:也許有時候會說幾句,但更多時候也是不知道該怎麼說。
□情況二:如何雙贏?
這種婆婆已經比較開明了,基本能夠理解男女平等的大概含義,也能理解即使是自己兒子,也會犯錯誤的事實,情商高的甚至會幫你說你丈夫(即使心裡還是比較偏向兒子)。
對於這類婆婆,其實基本方針同情況一,也就是盡量丈夫出面。情況一的所有手段情況二也同樣適用,不同的是情況二還要再加一點:當婆婆用自己的方式想對你好的時候,即使你不適應,也要表示感謝,不要總是拒絕,即使不得不拒絕,也要委婉,照顧到老人家的感情。
其實老人家想讓你接受的不是那些東西,而是他們的心意,所以你可以主動示好來表示「心領了」。
丈夫在這個時候的行動方針就是:在父母面前和老婆和和睦睦的,不要逼迫老婆接受父母的安排,尊重她自己的意見,安慰吃了小虧而感到委屈的老婆,不要漠視老婆的抱怨。最後,儘可能搬出去住。
情況三:
婆婆很新潮,看上去比較獨立,不依賴你丈夫,也不干涉你,對你沒太多要求。
這種情況目前來說比較少見,但是過個幾十年,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多。這種情況下的分析:
婆婆:儘管看起來會是一位開明的婆婆,甚至有時會在自己的兒子面前幫著你說話,但是假如你真的和丈夫把小日子過得風生水起,她也會有些失落——畢竟也養了這麼多年,可一結婚就像嫁出去了一樣,天天在眼前晃,心卻只在老婆身上。
兒子/丈夫:對自己的老媽在生活和情感上可能會比較獨立。不過也可能不是獨立,而是隔離。
媳婦/妻子(你):在生活上你可能會覺得比較輕鬆。但情感上要看情況,如果婆婆是比較開朗的一型,婆媳關係可能比較輕鬆,而假如婆婆是比較冷淡的一型,你可能會覺得婆媳關係有點冷冷的。冷冷的關係,雖說比那種糾纏的關係自由的多,但在你需要婆婆幫助的時候,好比生孩子、坐月子、帶孩子等事,冷淡的婆婆卻不見得會像那些傳統的婆婆一樣熱心。
公公:可能和婆婆關係很好,也可能很一般,或者很不好……總之這種情況下比較難說。
□情況三:如何雙贏?
如果婆婆本身就很開明,雖然讓丈夫溝通還是最好,但假如在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繞過丈夫,直接跟婆婆溝通,有時也問題不大,但是,也不能因此就欺負婆婆,有意無意給婆婆心裡添堵,那好婆婆也會被你調教成壞婆婆。
首先,小夫妻幸福還是第一的,假如你和丈夫關係不好,婆婆即使嘴上不說,心裡還是會在意的。
其次,不要沒大沒小,該尊敬的還是要尊敬,不要無視婆婆的感受,讓婆婆覺得沒面子。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要經常向丈夫提議一起去看婆婆,主動關心婆婆,減輕婆婆內心的失落感。婆婆和你沒矛盾,並不意味著你就不需要討好婆婆,因為也許你還會有需要婆婆的時候。
不論是哪種情況:
最簡單粗暴的解決辦法就是不要住一起。知乎上投票第一的答案還給出了一個完整版:「不要住一起,有事你們過去,不要他們過來。」在最大程度上保證自己的小世界不被打擾。筆者承認這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但有時不是不想和父母分開住,而是實在沒這個條件,因此本文就是針對實際沒法和婆婆分開住的夫妻,為他們出招。
和老公商討事情的預防和應急方案,並說明這樣做的理由
男人多半都是羞於談起這種事的,也很懶得去想自己家裡會有婆媳矛盾,所以很多人會逃避這一話題,並反問一句:「你們就不能不鬧矛盾嘛!(潛台詞:因為會讓我很難做呀!)」。所以為了讓他們的腦子裡不用記太多東西,要教給他們的事情分成兩塊:預防、應急。
在說的時候,先說自己願意保證什麼(見下文妻子守則),然後再說,那你是不是願意聽聽看我的想法呢。
如果不願意聽,就說,那你只用把預防手段記住就行了,然後講完預防手段之後,再跟他說,那你也順便聽聽如何應急嘛。這在心理學中叫做先留面子,再登門檻。(真辛苦啊!)
1.預防:
※ 妻子守則:
①任何時候,都克制自己不發脾氣。
②心裡有怨氣的時候,第一個跟丈夫溝通。
③在已有家庭分工時,做好自己的分內事。
④不期望公公婆婆能夠對你像女兒一樣,在公公婆婆面前要情感獨立。
⑤不要試圖取代婆婆在老公心目中的地位。
⑥絕不把家裡的事往外說,連最好的朋友都不行。
⑦有耐心,有信心。在丈夫努力時,加油打氣,失敗之後,不挖苦諷刺,而是鼓勵他再接再厲。
⑧討論問題時就事論事,不可以牽涉到其他的內容,不要問「你是不是不愛我了」之類的話,讓丈夫覺得你在懷疑他。
※ 夫妻之間的共識:
①不管有沒有婆婆在,都要男女平等,老公不能欺負老婆,老婆不能欺負老公,以免婆婆心疼兒子,以免媳婦委屈。
②夫妻再不和,不要在公婆面前吵架,自己爸媽面前更不要。以免婆婆參與進來,甚至引起親家間的矛盾。在吵架時,就事論事,不要牽涉到長輩的態度。
③兩人都要自強自愛自律,生活習慣健康,愛做家務,自然老人家挑剔得少。
④兒子一定要關心爸媽,不能讓老媽覺得兒子和自己徹底沒關係了。作為媳婦,要關心公婆。如果住在一個屋檐下卻對公婆比較冷淡,看上去會很傲慢。(假如實在做不到敬待公婆,那就請乾脆分開住。)
⑤如果有大事,要和公婆商量,不要自作主張,在和公婆商量前,先夫妻商量,如果是媳婦的事要和公婆商量,最好和丈夫一起去,丈夫當發言人,丈夫要多說老婆這樣做對自己有啥好處,讓老人看在兒子的面子上通過。在做事情前,要先預計父母的感受——然後再考慮是不是要忽略父母的感受。盡量不要先斬後奏。
⑥夫妻之間想要做很親密的舉動(倒杯水不算,喊句達令、牽牽手也不算,但太黏膩的肢體接觸和肉麻台詞就免了吧,保守的老人家會有點尷尬),也要避開老人家。
※ 丈夫守則:
①在婆媳沒有眼緣的時候,作為中間人千萬別要求婆媳情同母女。這不切實際。婆媳之間不像母子有天然的愛的基礎,她們之間有一條隱秘的心理界限,對於很多不投緣的婆媳來說,反而把彼此當外人,「尊重」兩個字才會拿出來。婆媳之間也因此能夠保持舒適的距離。作為中間人的丈夫(兒子),需要學習一個平衡的技巧去維護這種關係,小家庭才可以溫馨安寧。
②為了一個「孝」就犧牲老婆的利益,是不對的。為了兄弟親戚間的面子,就犧牲老婆的利益,是不對的。你應該幫助老頭老太太學會享受自己的生活,幫助親戚朋友學會自立。為了自己的面子就犧牲別人,是很自私的。實在不得已而為之時,要事後補償。
③在花錢問題上,大宗支出先和老婆商量。
④關於間接交流:
在父母說媳婦不好時,不要附和。否則父母會認為兒子也覺得媳婦不好,致使父母更排斥媳婦。在媳婦說父母不好時,也不要附和,同理。在他們向你說另一方的壞話時,首先你誠懇地表示「我知道了」,讓對方知道Ta的話被聽進去了,然後假如說是婆婆在你面前抱怨媳婦,你就要站在婆婆的立場上,去看媳婦有什麼積極面,然後告訴婆婆,當媳婦抱怨婆婆時也一樣。
代媳婦給婆婆買東西,婆婆未必高興,代媳婦傳好話,讓婆婆知道媳婦背著她說好話,婆婆一定高興,代婆婆傳好話給媳婦聽也是一樣。
假如是負面信息,盡量不要當傳聲筒,盡量組織三方會談。假如無法促成這樣的局面而必須由你當傳聲筒,衝突當下,千萬別馬上傳達雙方的氣話,要先去掉情緒字眼,再傳達彼此真正的訴求,注意,是訴求,而不是抱怨,訴求是積極的,為的是更好地解決問題,而抱怨是消極的,只能發泄情緒。傳達意思時最好順便傳幾句好話,以抵消負面作用。
2.當面衝突應急:
當媳婦和婆婆在兒子面前產生矛盾的時候,媳婦要冷靜克制,不能衝動說氣話,不是大問題的話就先服軟,而兒子要主動把矛盾轉移到自己身上,因為當媽的總會原諒兒子,但媳婦的錯卻會記很久。在媳婦對婆婆有要求的時候,兒子要以自己(而非太太)的需求為主要訴求點,婆婆通常比較聽得進去。
在丈夫不在的時候,先克制住情緒。剋制情緒是一方面,是為了對老人家表示尊敬,表達自己的看法是另一方面,是為了讓婆婆了解你真正的想法。之所以這時候就要說出想法,而不是等丈夫回來幫忙轉達,是為了防止婆婆事後認為其實你很腹黑,很善於隱藏自己的想法,現在不說,以後乾脆就別說了吧。
自己的想法可以說,很多時候只是觀念不同而已,不存在實質性的衝突。所以,不卑不亢地說出來就好,要用堅決而不帶火藥味的語氣。如果婆婆覺得這樣不行,你就再商量,或者先用其他事情轉移婆婆的注意力,等丈夫回來再說。
*每個家庭可以根據特殊情況進行增刪。
非要這樣做的理由,很多丈夫是明白的,但也有一些不明白。其實理由很簡單:媳婦和這個家沒有血緣關係,要真正成為一家人,唯有讓丈夫當好中間人才能實現。如果退避三舍,只怕問題會越來越難解決,最後會讓中間人更難做。
老公有這些想法時,如何應對?
①嫌丟人,不願面對解決
丈夫嫌丟人,是因為怕事傳到外面去,自己臉上掛不住。所以假如丈夫有這種想法,你首先要保證一切都在自己家裡內部解決,自己這邊絕不聲張。
②懊悔自己之前工作沒做好,破罐破摔
破罐破摔通常是在事態惡化之後感到比較絕望,才會這麼做,覺得「你倆反正就這樣了我也不管了」。針對這種情況,你要讓丈夫知道你有和婆婆和好的意願,在婆婆面前主動緩和氣氛,讓丈夫知道婆媳關係還有得救,這個時候再讓他做婆婆的工作。
③丈夫產生誤解,覺得妻子提出這個問題就是懷疑他,侮辱他
首先,停止一切懷疑和侮辱,如果有的話,然後,說「我讓你有這樣的感覺,很抱歉」,然後拿出自己的誠意,表明自己沒這個意思。下一次再提起來的時候,首先先重申「沒有這樣的意思」。要是還不信你,就表明你們之間的信任可能已經出問題了,先別管婆媳關係了,先好好修復夫妻關係吧。
④聽到就嫌煩
嫌煩有一種可能,就是你已經說過太多次了,之前的態度都不好,因此,首先請緩和你的態度,表示出你的誠意,然後保證以後不會出現類似情況。
接著兩個人積極的去想辦法,期間不要開玩笑,要保持嚴肅。
想到好方法之後,兩個人要團結一致,隨時給中間人加油鼓氣。
⑤輕視婆媳問題,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
輕視的很可能已經出現了問題,但是選擇了無視。這種情況下需要試圖強化危機感,把已經出現的問題一一列舉,以坦誠地、就事論事地、實事求是的、不對任何人進行人身攻擊的方式說說自己的感受。
⑥一說就迴避問題,或者逃跑
亮明底牌:這種事必須解決,所使用的態度是「不含敵意的堅決」。
假如還是要逃避的,能搬出去就搬,搬不了就離。
編輯推薦:差點要和婆婆吵起來了,如何做好情緒管理,讓壞脾氣剎車?
憤怒不能「保護」我們
「自我遠離」:絕對有效的控制憤怒法
心情不好時問自己這5個問題吧
心情糟透了?教你很好的控制它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如果我們心情不好,請先微笑
相關鏈接:丈夫如何幫公婆培養感情?去攪一攪那灘死氣沉沉的水!
薩提亞流派的觀點認為,人與人之間從不熟到熟一共有5個層次,由內向外,分別是打招呼、談事實、談想法、談感受、敞開心扉。老年夫妻之所以缺乏活力,通常只停留在談事實和談想法的層面,前者好比「晚上吃麵條」「把勺子遞給我」,後者好比「這個電視節目不好看,換一個」,而不再談論內心的感受,好比「你這樣做我很開心」這樣的。
如何幫老年父母培養感情呢?其實就是引導他們的對話往更深入的地方發展。在什麼時候引導呢?其實有一個天然的時機。幾乎每家每戶都有這樣的一個場景:老頭老太太坐在一起看電視,然後不說話。這個時候,兒子就可以在他們中間一坐,然後說說自己對電視節目的想法,然後問問爸媽的想法,讓兩位老人家的想法都露出來。有時候他們天然地就會形成不同意見,他們之間的交流就形成了,有時候一人發言,另一人不說話,作為兒子就可以問另一方:爸/媽,那你同意媽/爸說的嗎?人為地搭起一個橋樑。
另外,在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自我表露互惠效應」,好比說,當有一個人跟你說了心裡話,你也會忍不住也說說自己的心裡話。這同樣可以應用在看電視的場景中。兒子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話趕話地說一說心裡話,然後爸媽可能也會受到影響,說點自己的心裡話。說不定,老兩口的內心世界就對上了。有些父母在一起教訓過孩子之後,兩人會瞬間變得特別團結,這可能是因為感同身受,瞬間心靈相通的緣故……
兒子其實也可以當老父母的中間人。這個中間人可以干很多事:父母鬧彆扭時,兩邊給台階,減輕誤會;父母沒鬧彆扭時,跟他們多說話;經常攛掇老父母出門玩,然後給他們拍合照……老兩口假如感情不好,一把年紀了要改善,沒那麼快,所以走一步看一步。能改善到啥程度也要看運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