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念佛是怎麼個念法? - Qzone日誌

凈空法師念佛是怎麼個念法?

你要問我,我怎麼修的?我怎麼念的?我告訴你,我心裡只有一個「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佛之外,統統都是阿彌陀佛,我是這個念法。《華嚴》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每一個眾生都是阿彌陀佛,決定沒有差別,我是這個念佛法。蚊蟲螞蟻也是阿彌陀佛,妖魔鬼怪也是阿彌陀佛,樹木花草都是阿彌陀佛,《華嚴經》上佛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個阿彌陀佛。那你問我,我念得錯不錯?我念得不錯,為什麽?我有根據,根據是凈土三經,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西方世界六塵全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換句話說,西方極樂世界,你六根所接觸的全是阿彌陀佛。我是這個念佛法,跟你們念的不一樣,你們阿彌陀佛之外還有其他的佛,我沒有,其他的佛都改名叫阿彌陀佛。一心稱念,一向專念,這個我們心覺悟了,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

凈空法師講:念佛第一殊勝 無比殊勝 為什麼?念佛得佛力加持念阿彌陀佛得十方一切諸佛神力加持,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 得一切諸佛如來威神加持 這個力量當然超過一切經一切法

念佛最重要的是 :心上有佛 心是佛心 願是佛願 行是佛之行佛的行為是什麼? 十善 深信因果 念佛是因 成佛是果 這一句話裡頭意思很深 念不是口念 心要念 身也要念 心是佛心愿是佛願 就是你心念佛了 念茲在茲

行怎麼念佛呢?行能夠守住十善 六度 這是我們身念佛 身語意三業都念佛 這個才能相應 三業都相應 跟密宗裡面講的三密相應一個道理 密宗的相應是:口持咒 心觀想 手結印 那我們講的這個心愿同佛心愿 行為同佛行為 比那個三密相應還要殊勝啊

應如何念佛?大勢至菩薩教我們『都攝六根,凈念相繼』,覺明妙行菩薩教我們『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覺明妙行菩薩跟大勢至菩薩講的方法是一個意思。所謂『凈念』,就是不懷疑、不夾雜,如果有懷疑、夾雜,這個念就不清凈;『相繼』就是不間斷。這是真念,這是真正學佛,真正的佛子。

惡人也是佛

佛眼睛裡頭看一切眾生都是佛,凡夫眼裡頭看一切諸佛都是凡夫。所以你要是真正想知道自己是個什麼境界,不要問別人。你修行,你覺得你有沒有證得菩薩果位,你看看這一切眾生是不是菩薩。如果全都是菩薩,你自己明白,你已經是菩薩了。如果哪一天睜著眼睛一看,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諸佛,那恭喜你,你成佛了。如果你修行,修了不少年了,看看眾生還是凡夫,那你一定是凡夫,不必問人。你知道你自己是個好人,還是壞人呢?如果眼睛一看,全世界的人個個都是好人,你是好人。如果你看到得都是壞人,自己就是壞人,這是真理。

你看六祖大師講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還看到世間這些過失,那不是修道人,一點功夫也沒有,凡夫一個。為什麼說看一切世間人都是善人呢?所有一切萬法都是自心變現的,我們的心好了,變現的境界全是好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禮敬諸佛。但是一切眾生裡面的確有順法性的,有違背法性的。順法性的我們稱之為善,不順法性的我們稱之為惡。善我們讚歎,惡不讚歎,差別就在此地。除這一點之外,沒有絲毫差別。

善人是佛,惡人也是佛。那個行善我們讚歎,造惡不讚歎。但是恭敬心,是完全一樣的。所以學佛最貴的,就是我們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要用真誠心,用清凈心,用平等心,用慈悲心。你能這樣去修,無論你做什麼事情,全都是佛法,穿衣吃飯都是佛法,待人接物也都是佛法,沒有一樣不是佛法。如果用虛偽的心,貪嗔的心,忌妒的心,那就錯了,天天念《無量壽經》也不是佛法。那為什麼呢?心迷。佛是覺的意思,覺是心覺,口裡頭覺不了。要心覺,心一定要真誠,決定不吃虧。

我常講,同修們也有反應,法師我不是不明了,但是吃虧上當。我不騙人,人騙我。怕吃虧上當,於是也要去騙人。你說這糟糕不糟糕呢?這就被魔拉回去了,又拉到六道輪迴去了。所以一定要堅守自己的原則,人騙我,我不騙人;他搞輪迴,我到極樂世界。所以佛眼睛裡面,不但一真法界清凈,十法界清凈,六道清凈,三途清凈,無有一法不清凈。所以佛眼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不是未成佛。如果還加上個未成佛,那佛還不清凈,佛沒有真的成佛。佛看一切眾生是真佛,跟他自己在果地上無二無別,這是他真正成就了。

問:怎樣才能做到心不貪外事,專念佛?

  答:至謂「欲心不貪外事,專念佛。不能專,要他專。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無奇特奧妙法則,但將一個「死」字貼到額顱上,掛到眉毛上。心常念曰:我某人從無始來,直至今生,所作惡業,無量無邊。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聞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氣不來,定向地獄鑊湯、爐炭、劍樹、刀山裡受苦,不知經幾多劫。縱出地獄,復墮餓鬼,腹大如海,咽細如針,長劫飢虛,喉中火燃,不聞漿水之名,難得暫時之飽。從餓鬼出,復為畜生,或供人騎乘,或充人庖廚。縱得為人,愚痴無知,以造業為德能,以修善為桎梏,不數十年,又復墮落。經塵點劫,輪迴六道。雖欲出離,未由也已。能如是念,如上所求,當下成辦。所以張善和、張鍾馗,臨終地獄相現,念佛數聲,即親見佛來接引往生。如是利益,一代時教,百千萬億法門之所無者。

  吾常曰: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者,此之謂也。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則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極樂,即是極樂之嘉賓。見賢思齊,當仁不讓。豈肯因循怠忽,以致一錯而成永錯乎哉?有血性漢子,斷斷不肯生作行肉走屍,死與草木同腐矣。勉旃勉旃。 (增廣文鈔卷一復鄧伯誠居士書二)

-

-

南無阿彌陀佛 -

凈空法師開示 -

印光大師修行的房裡面,只有鋪蓋、換洗衣服。他的小佛堂裡面,一尊佛像、一本《彌陀經》,佛像後面寫一個「死」字,好大的一個死字。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生在世一場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常常想此,萬念俱灰,才回得了頭。我們活在世間,決定不是為自己,自己隨時隨地都可以死,對自己、對世間一切人事物,決定沒有留戀。活在世間,就是為眾生、為佛法,為大眾做好樣子。別人不能放下的,我統統放下。別人犯過,不能痛改;我犯過了,真正能改,做出一個知過能改的好樣子,一切為眾生,為正法久住。我們一定要學印光大師的辦法。真正念佛人,常常想死,不想在這個世間多活。我們不怕死,我們天天想死。世間人以為死了很可怕,我們這個死了是往生,我們這個死,用現在的話來說是移民。我們脫離娑婆世界,移民到極樂世界去,歡歡喜喜地去。我們捨棄這個污穢之身,得金剛不壞之身;捨棄我們這個惡臭的生活環境,到西方去過清凈的環境。這個才是發願,這樣才叫真修行。 -

-

◎ 所以要多想想,佛菩薩常常教導我們,勸勉我們,你要想著什麼能帶得走?什麼東西帶不走?帶不走的不要放在心上,不要計較!隨緣就好。帶得走的要認真!什麼能帶得走?斷惡修善帶得走,積功累德帶得走,接受經教的熏習帶得走,念佛往生帶得走,這些地方要用功。世間自私自利帶不走,身體將來也是要歸毀滅,我們看到人走了,送到火葬場,一把火燒成骨灰,一點點。後人對你不錯,他拿去當紀念,他將來也走了,誰紀念你!

凈空法師提出了凈宗早晚課的安排意見

(見圖下)

-

-

-///

-

-

-///

-

-

-//

-

-

-//

-

-

-//

-

凈空法師 說:

( 早課)

1就可以念佛號,至少念半小時,有時間的應該多念,半小時還少了。

2把《阿彌陀經》念一遍到三遍,這個花不了多少時間。

3念《無量壽經》念第六章,就是四十八願,這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早課就這麼多就夠了。

(晚課)

1念佛號半小時到一小時,

2念《阿彌陀經》一到三遍,

3念《無量壽經》的三十二章到三十七章。

如果你的時間不夠,念經可以減少,但是念佛不要減少。當然我們行住坐卧都要念佛,但是專念是很重要的。要保證每天有一定時間專念,把念佛擺到修凈土法門的首要地位。

如果你安排了很多內容,念十幾種經咒,念了那麼多年了。比如天天念《地藏經》一下把這它放下,擔心地藏菩薩會怪罪你。實際上,這是凡夫的想法,你能專一念佛,地藏菩薩高興得很,怎麼會怪罪你呢?

當然,一心念佛,專念一句佛號,一般人做不到,原因很多,最關鍵的原因就是不明白這一句佛號起什麼作用,有好大的力量。歸根到底也就是理論上不了解,不明白,因而,產生了種種的懷疑。總認為這一句佛號太簡單了,太少了,小娃娃都會念,太不保險了,這完全是凡夫知見。

晚課是反省,已經做到的,要勉勵自己,明天要做得更好,沒有做到的,一定想法子做到,如教修行,這是早晚課,這早晚課才有真實的功德。

不是早晨念一遍給佛菩薩聽,晚上再念一遍給佛菩薩聽,而與自己生活行為毫不相關,那罪業就重了,都墮阿鼻地獄。

  見了閻羅王還問:『我天天早晚課一堂都沒有缺,你怎麼教我下阿鼻地獄?』,閻羅王告訴你:『你早晨騙佛菩薩一次,晚上再騙佛菩薩一次,騙了一輩子,你不墮地獄,誰下地獄?』。

要知道啊,要是不懂早晚課的意義,那都是阿鼻地獄的業因,騙佛菩薩,佛菩薩不在世,泥塑木雕的形象,你都忍心騙他,你的心太狠了。

學佛不要學呆了

凈空法師法語:

1 我們佛門常講,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可是佛門也盛傳,「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

2 有很多人他學佛法學呆了、學死了,佛法教他要大慈大悲,他很好,一天到晚都慈悲,惹了一身的麻煩!

3 尤其是現在這個社會,很多人不擇手段地去欺騙人,那個慈悲的人就太好騙了。

4 你被人家騙了,自己還以為自己在修慈悲,這個冤枉!要知道,慈悲喜舍,是建立在定慧的基礎上。

5 你沒有定慧的基礎,那個「慈悲喜舍」麻煩就大了。你明白這個道理,修學的次第就知道了,先修止觀要緊。

6 「止」,就是把你的妄想煩惱習氣伏下去;「觀」,就是保持頭腦清醒。教下講「止觀」,念佛人講「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禪定。

7 說實在地,你的定慧沒有成就,你的慈悲喜舍是有限度的。定慧成就之後,這個慈悲就變成大慈大悲,為什麼?你心地清凈,一塵不染,你有神通、有慧眼。

8 你把這個世間一切人與事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誰也騙不了你,誰也瞞不了你,這個時候才能行大慈悲、大喜舍。

9 現在這個時代,的確也有一些好心人,可惜沒有福報,沒有智慧。聽到一點佛法,要喜舍,把他的錢財都舍了,都送給別人,別人乾的什麼事情,他不曉得。

10 如果那個人是個邪門歪道,換句話說,你這個舍財幫助他造惡。他沒有財,他造惡有限,他財多了,造的業更重,將來他是禍首,你是從犯。這個舍就舍

壞了,就舍錯了。

11 另有一些學佛的人,他一天到晚都板著面孔,人家看到他這個人面孔都沒有表情,學佛學呆了。你看,學佛學得獃頭獃腦的,這不得了,佛不能學。

12 所以,我們遇到歡喜的境界,還得要表示笑笑,也歡喜歡喜;遇到不順的境界也要表示不痛快,生生氣。

13 那是什麼?那是表演,皮肉笑,心裡清凈,那是叫逢場作戲。這就叫什麼?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

14 內里清凈平等,外面逢場作戲,你歡喜我也覺得很歡喜,你不高興我也表示很不高興,同情你。其實什麼?其實是假的,你搞的是真的,我搞的是假的。

15 像唱戲一樣,唱到那個地方,叫你哈哈大笑,你不能不笑,劇本上寫好的,到你的時候你非笑不可;到那個地方要哭,你就得乖乖地哭,註定的,寫好的。

16 你是不是真的要笑要哭?不是的,你要表演給大家看。學佛的人處處在這個世間跟大眾接觸,表演給他們看,內裡面清凈平等覺,這是個念佛人。

17 佛法在世間,的確形式上活活潑潑,內心清凈平等,這叫功夫。

18 你外面和光同塵,能夠叫大家讚歎佛法,叫大家接受佛法,佛法才能普遍弘揚、利益眾生。

19 內裡面清凈平等,是自利,自己得利益,是自利;外面和光同塵,是利他。

20 所以,外面你一生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統統是演戲,統統是表演,那就沒錯了。

21 我們凡夫之人,眼見色,耳聞聲,順自己心意的就起了貪愛,貪愛是染污;不合自己的意思,討厭,討厭也是染污。我們凡夫,起心動念都被外面境界染污了。

22 佛教給我們要凈而不染,看得清楚是智慧,如如不動是定功。你有定有慧,你就不染著。

23 心,要做到真的清凈;心真清凈了,在一切法裡面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是佛教給我們的。

24 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那這個人是不是變成麻木不仁?人家笑板起面孔,人家哭也板起面孔,像個木頭人一樣,那這個佛也學錯了。

25 人家笑我也笑,人家哭我也哭,這是「恆順眾生」。他們笑、他們哭,動感情;我這個笑、我這個哭是智慧,不是感情,差別在此地。

26 他有笑有哭,他是被污染了;我這個有笑有哭,沒有被污染。

27 永嘉大師講「分別亦非意」,意就污染了。佛菩薩分別是智慧不是意,人家高明的地方在此地!我們要學的,就學這個,大學問,真功夫!

28 我們學永嘉大師「分別亦非意」,這就對了。我們跟大家往來,表現的也是七情五欲,但那是表演,不是真的。

29 世間人是搞真的,學佛的人是表演,不是真的。

30 我們前面說過,學佛的人就像在戲台上唱戲一樣,那個劇本編在這裡叫你哭,到時候你就要哭一下;那個地方編成叫你笑,那你就得笑一下。

31 不是你自己想笑想哭,劇本上這樣寫的,到時候就得這麼演,而且還要演得很逼真!

32 所以,覺悟的人跟沒有覺悟的人在一起,覺悟的人是佛菩薩,叫遊戲神通。

33 為什麼要用這些方法?不用這些方法,就沒有辦法跟世間人接觸。

34 那世間人一看,「你們是木頭人,沒有感情的人」,他怎麼會跟你往來?所以你一定要演戲給他看。

35 經上常常教給我們「為人演說」,演就是表演,為別人表演,就是這麼個意思,這才能夠度化眾生。

36 一切時、一切處,我們要歷事練心,練到心裡頭確確實實不動心,就像《金剛經》上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37 我們在生活裡頭練,對自己確實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對別人要演得很逼真。沒有這個本事,怎麼能成就自己?怎麼能夠幫助別人?

38 我們真正修行人,外面要隨緣,恆順眾生,裡面要如如不動。

39 外面見到人家歡喜,我們也歡喜,恭喜人家,我們自己心清凈的,所以外面隨緣,佛法是圓融的。

40 遇到不好的事情,偶然也可以發個脾氣,生一下氣,那是表面的,裡面沒有,裡面是清凈的。

41 所以說個老實話,學佛的人要像在戲台上表演一樣,咱們表演依據劇本來表演,不是自己,自己根本沒有。

42 像舞台上,叫你笑,你就得笑一下;叫你哭,你就哭一下。自己心裡頭真的沒有,沒有哭,也沒有笑。

43 凡夫的麻煩事情在哪裡?他外面笑,他裡面也笑;外面哭,裡頭也哭,這糟糕,這就不得了。

44 所以外表和光同塵跟大家一樣,歡歡喜喜、快快樂樂,裡面清清凈凈一塵不染,這叫功夫。

45 絕對不是我裡頭不動,外表也不動,變成木頭人,這樣子你自己固然得到利益,佛法從此可能就變成障礙。

46 別人一看,佛不能學,你看學了佛就像他一樣,木頭人一樣!你變成木頭人,你把一切眾生學佛的緣斷掉。

47 學佛,我們要想影響眾生,一定要表現非常地快樂,非常的自在。「這個人是學佛的,他那麼快樂,我們要向他討教如何離苦得樂」,接引眾生的因緣就成熟了。

48 佛法實在是活活潑潑,不但佛法是活潑,每條戒條都是活活潑潑的,不是死的,所以要有智慧去運用,這樣才能夠普度眾生。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9506.htm)


推薦閱讀:

凈戒法師《溈山警策文》講記——第19講
萬行法師:三寶之中誰是第一
凈界法師:楞嚴經十卷(十八)
聖宇法師:地藏經心地法門 第三十集
寬昌法師:在生活中踐行佛法 用四無量心對治煩惱

TAG:凈空法師 | 法師 | 怎麼 | 凈空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