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第106集 文字/mp3)凈空法師講於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楞嚴經  (第一O六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106

請掀開經本第七十六面第四行:

【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這個經文,七大裡面第一段的意思要是明白了,後面自然就明了,因此第一段非常的重要。最要緊的地方,就是上一次所講的跟今天這一段經文,從「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這是說人生宇宙的根源,也是講真如本性的體用。這個問題如果我們徹底明了,就叫做明心見性。徹底明白以後,自然在境界裡面就不起心不動念,所謂常住真心就現前。

今天我們研究『循業發現』,業是由心造的,心怎麼造業?心動就造業,不動就不造業。心為什麼會動?常常講心被境界誘惑它就動,所以說業由心造,這個心是由外面境界來牽引。而這裡面實在說,如果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要是不加妄知,這個心只有明了而不造業。所以佛在本經裡面講無明的根本,說無明的真實相,佛講「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是本有的,是真正的智慧,就是般若真知,真正的智慧。

我們眼能見、耳能聽,能見、能聽是我們的本能,是真知,這就叫做知見,這是真的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這是常住真心;如果在這裡面再要建立一個能知,這就是無明的根本,由於無明才能夠生一切相。我們說得很粗,事實上這個境界非常的微細,這個知見我們的確沒有辦法發現。為什麼沒有辦法去發現?因為我們知見上不知道又加了多少的知見,所以那個根本,真正的知見不能夠發現,被那些無量無邊虛妄的知見埋在裡面。但是要曉得,無量無邊分別虛妄知見,都是依根本知見而生起的,離開了虛妄,真實就現前。所以有一類頓悟、頓修、頓證的人,他就是能在一切境界裡面保持他的真知見,他不起妄知見;換句話說,他能夠不循業,當然他就不會發現這些虛妄的境界。像我們目前這個境界,就是世間無知之人「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可見得這個境界是我們自心變現的,因此這個境界不是真實的,隨我們的心來變。我們這個心是凡夫的心,真如本性隨著這個心變現出凡夫的境界;如果你是聲聞的心,變現出就是聲聞境界;緣覺的心,現的就是緣覺境界;菩薩心,現的是菩薩境界;你要是佛心,眼前這個境界就現的是佛境界。

可見得境界是隨心所變,因此境界不是真實的。如果是真實的,那就應當不變,我們的心不管怎麼變法,境界不變這才對,那境界就是真的。而境界怎麼樣?境界是隨著心在變。不變的就是真心,會變的是妄心,真心雖然不變,真心能夠隨著妄心現境界,這就叫「循業發現」,就是這麼樁事情。我們要想改造境界,從哪裡改起?從自己心地上改起。今天世間有許多人想要改變這個世界尋求和平,都是從外面境界上去著眼,這是愈搞愈糟糕、愈改愈亂,得不到結果。佛家的改法不是如此,我們中國古聖先賢的改革也不是如此,都是從內心裏面去求改革,心清凈,境界自然就清凈。所以從內心改,這是我們學佛同修要特別著重的一點。如果我們不從心地上下功夫,從境界裡面去謀求改革的話,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從歷史上去看,從現實環境裡面去看,你就能夠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是決定沒有辦法從境界上下手。真如本性既然是隨著妄心或染或凈、或善或惡,所現的十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些事統統叫做業。

下面的經文告訴我們,『世間無知』,「無知」是總指九法界的眾生,不單是我們六道,就是菩薩,沒有見性的菩薩,見性的菩薩那不算,沒有見性的菩薩。聲聞、緣覺,大家曉得這沒有見性,權教菩薩也沒有見性。所以這九法界的眾生,對於這個事實的真相都不了解,不了解不變隨緣的大用。佛說法的真實義就在此地,了解之後,我們真是體相用都得到,真正得到自在。佛法常講「離苦得樂」,真正能夠得到,能離一切苦,能得究竟樂,這是本性所現的相用。可是你迷的時候,當然也得受用,受用不自在,受用里有障礙,受用里有無量苦。同時我們還要明了,眾生業力各個不同,同在一個法界。譬如我們同在一個講堂,我們大眾在一起,也是各個不相同;如果要是相同,諸位要曉得,他現的相就相同。我們這麼多人在一起,相貌不一樣,相貌是心變的,因為你的心不一樣,變的相不一樣;如果這個業力要相同,他的相貌就一樣。

我們講到相貌完全相同,唯有成佛,佛是圓滿清凈,佛佛道同,佛與佛的相貌相同。那就是我們一般講,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樣也不欠缺,圓圓滿滿,這是講佛果地上。菩薩的相都不一樣,但是與它清凈本然、周遍法界的性體,卻一絲毫也沒有減損。換句話說,從性體上來看完全是一樣,從循業發現的相用上來看各個不相同。從體上來看是一樣的,因此佛在大經裡面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既然本來成佛,我們要一生當中修成佛,有沒有可能?給諸位說,當然有可能。這個問題就在於你自己對於這個真實的理論懂不懂?你是不是真懂?修學的方法是不是真懂得?如果理論方法真正明了,那這個修證的確是在一念之間,《楞嚴經》裡面給我們講「歇即菩提」。而我們自己達不到,一天到晚還在這裡造罪業,念念還是隨業流轉,這個毛病實在講,就發生在事實的真相,也就是真正的原理、真實的事相我們迷惑了,一無所知,才變成我們眼前這個境界,正是此地所講「世間無知」。

九法界的眾生,都沒有能夠明了通達真如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意義。不覺悟三界唯心所變,不覺悟萬法唯識,性相兩宗大主意就是給我們說這兩大問題。如果我們真正在這個地方覺悟、開悟,這個心多清凈、多自在。真正覺悟了萬法唯心、萬法唯識,這就是此地講循業發現的事實真相。不悟的人見到這個相,以為是因緣生的。佛在早期說法也曾經講萬法因緣生,所以阿難尊者執著因緣生法的意思而不肯捨棄。在楞嚴會上佛就給我們講,一切法非因緣、非自然、非和合、非不和合,給我們講這些道理,這才講出究竟的真實相。說因緣生法,我們一聽好懂,很容易接受,可是佛講的因緣生法,意思很深。佛說的意思不是我們這個淺解,認為一個法是種種條件聚合成而現的相,我們的解釋就看得這麼粗淺,只看到一個表層,不曉得佛說法的深意。佛說法的深意,因緣所生法是當體即是空,就是生與無生是一不是二,生即無生、無生即生,這才是因緣生法的深意。像《心經》裡面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是因緣生法的深意。我們不曉得佛說法的甚深義趣,淺解了,因此解決不了我們的問題。

由此可知,必須要解得深、解得圓,才能夠解決我們眼前的問題,那就是破迷開悟,而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離苦得樂。我們聽佛說因緣生法,執著在因緣上,以為一切法都是因緣性;如果要不說是因緣生,這個法不是因緣生的,又迷惑它是自然而有的。印度在當時一些外道以為諸法是自然而有的,佛為了破除他們錯誤的見解,說因緣生。因緣生法這一句,真正是「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迷得深的人,解得很淺;覺悟的人,才能夠真正懂得佛說法的意思。

這都是不曉得「清凈本然,周遍法界」,既然清凈本然、周遍法界,可見得因緣、自然都沒有,都談不上。說因緣,在真如本性裡頭找不到,說自然也找不到;換句話說,因緣、自然在清凈心中確實是不存在的。不但因緣、自然在清凈心裏面沒有,六祖大師說得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清凈心中一法不立,這樣你才能夠見到循業發現;你的心裡要是有一念、有一物在,「循業發現」我們只是聽說而已,沒有見到,你當然不能證得,換句話說,宇宙一切事實的真相你見不到。就是因為你心有念,有念就妄,那好了,我心無念,無念還是妄,為什麼?你心裡有個無念。「我現在心很清凈」,你心裡有個很清凈,可見得你這心裡拉雜的東西永遠除不盡。學佛難,我們講見性難就難在此地;念佛人講理一心,理一心的難也是難在此地。

所以多讀讀大乘經有好處,《永嘉大師證道歌》一開頭,就把修學最高的原理原則提示出來。他說「君不見,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跟此地講的意思相通。為什麼不除妄想?因為這個妄想循業發現,虛妄,既是虛妄的,你除它幹什麼?你要除它,豈不是又增加一層虛妄?循業發現,誰循業發現?真如,真如是本有的。既是本有的,你要去求它,你這求的心就是妄念、就是無明。你要想斷妄、要想求真,這個念頭總是妄念,不知道清凈本然、周遍法界;清凈心裡頭沒有求、也沒有斷,你的心才能清凈。可是我們求斷、求證的心,沒有辦法把它打掉。這是講到什麼?講到最高的原理。七大說的是細惑,前面四科講的是粗惑。前面四科講漸證,有修有證、有能有所;而七大這個地方是破細惑,是講頓悟、頓修、頓證,沒有漸次。《永嘉大師證道歌》也是沒有漸次,那都是頓悟的法門。

我們如果真正把這些道理明白了,的確可以走頓悟的路子。但是諸位要曉得,頓悟的基礎是漸學。可是你要記住,你要是一輩子都在漸學,那你的成就就要三大阿僧祇劫。如果你說我先漸學,我漸學個幾年,我再來修頓悟,這就對了,中國過去的這些古人,幾乎有一半以上都是用這個方法。先幾年是漸學,後來的時候頓悟,為什麼?因為你沒有漸學,你就沒有頓悟的基礎;換句話說,你沒有辦法看破、放下。我再老實告訴諸位,今天舉世學佛之人,絕大多數都是迷惑顛倒。中國人有福,中國的古人有福,現在人沒福。古人怎麼有福?古人一開頭就把頓悟的基礎奠定好了,那就是常常跟大家提起的五年學戒。五年學戒是專修戒律嗎?錯了,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無論做文章、說話都喜歡簡單明了,不喜歡囉嗦,「五年學戒」,戒底下是什麼?是定、是慧。說一個戒,你就要曉得定慧,而不單單是戒,單單戒有什麼用處!所以五年學戒,要拿現在人說的,五年奠定戒定慧的基礎,是這個意思。這就是有福報的人,這就真正是明師指點。

我們今天疏忽了什麼?無論在家、出家修學,沒有奠定戒定慧的基礎,諸位想想怎麼會開悟?不可能的事情。古人讀經背誦經典,他的目的是在成就戒定慧,所以他不是記誦之學,他目的不在記誦,目的是在求戒定慧。這我也跟大家講過很多,不必再重複。今人讀誦的目的在哪裡?在記憶。所以落在什麼?落在記問之學。落在記問之學裡面,戒定慧三者都得不到、都失掉。同樣都在那裡背誦經典,一個背誦經典成就了戒定慧,一個背誦經典只把經文字記得很熟,戒定慧一樣都沒得到。唯有得戒定慧的人才能開悟,不得戒定慧的人,你就是把《大藏經》整個背下來,你也開不了悟。為什麼?你死在字裡行間,你念的是死書。阿難尊者示現就是這個榜樣,阿難記憶力好,佛所講的經,他全都記得,都能夠背得出來。可是阿難到釋迦牟尼佛成佛了,他還是二果沒開悟,這就是阿難。他也是大菩薩示現給我們看,示現什麼?記問之學沒有用處,開不了悟的。諸位要曉得,二果,八十一品的思惑他只斷前面六品粗惑而已,八十一品只斷六品,其餘的全都在。這就是說明記問之學沒有用處,決定不能夠悟入清凈本然、周遍法界的真性。

可是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這種生活方式,我們在大經大論裡面去講求,哪有時間?這是佛法將來傳播上愈來愈困難。清朝中葉以後,在中國就出現一個現象,大家都偏在《楞嚴》跟《法華》上。有一生專攻《法華》,有一生專攻《楞嚴》,為什麼?這些經不太大,這是在清朝中葉以後,到民國初年。可是在今天的社會裡面,我們看《楞嚴經》,還是看得太大,經文太長,不容易攝受、不容易受持。在我們過去所講的這些經裡面,我們覺得在目前最契機的,大家都希望什麼?能夠短一點、能夠少一點,很少的時間我們就把佛法的理論方法都能夠明了、都能夠得到,這是大家極歡迎的。像這樣的經典不是沒有,我們道場過去講過,像《永嘉禪宗集》、《證道歌》,這個短。我們印的本子裡面帶著註解,去掉註解的話,《永嘉禪宗集》跟《證道歌》也不過就一萬多字。《圓覺經》短,《六祖壇經》短,《金剛經》短,像這些東西都是現代在人非常歡喜受持。可是這些經短是短,義理豐富,與那些大經大論毫無遜色,它只是文字簡單就是了。

因此在過去有不少的這些大德們,以一生的精力用在這些經上。《金剛經》只有五千字,江味農居士在上面用了四十年的工夫。《圓覺經》也不到兩萬字,宗密大師是華嚴宗第五代的祖師,畢生的精力專攻它,專攻才有成就。他專攻怎麼個攻法?行解相應,你能夠解幾分就得幾分的受用。這個受用是什麼?是把你所解的理,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提得起觀照功夫。就像《般若經》裡面所講的,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才有用。你經雖然念了,念得很多,你自己日常生活要是不相關的話,這就沒用處,這就不能開悟。把那些理論能夠運用在生活上,以自己的生活來驗證佛經的理論,這樣才能開悟。而悟怎麼樣?悟天天有悟處、時時有悟處,就跟《起信論》里講的始覺一樣,天天都開始覺悟,都有新的覺悟,這才是真正的日新又新。漸漸的去證實清凈本然、周遍法界、本來無一物的真心。心是凈,到一個相當程度之後,豁然之間大悟,那就叫頓悟。由漸才能夠到頓,這是修學的方法。佛這樣告訴我們,我們中國古來這些祖師大德們做給我們看,我們自己要能夠體會、要能夠相信。

有人稱過去傳統佛學是老的辦法,現在要創新,新佛學。你們想想,佛學裡頭有沒有新舊?連因緣、自然都沒有,哪還有什麼新舊?有新舊,那我們套六祖的話說,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佛法所講的是一,不講二。我們能夠記著這個綱領,才能夠辨別真妄,才不會被人欺騙。佛法裡頭沒有新舊、沒有古今、也沒有三世,真正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雖然如是,又不廢棄,天天在修行,每天讀經、拜佛、念佛,做種種自利利他的事業,並不廢棄;雖然天天在做,心地又清凈,這才叫真正學佛,這才叫通達義理。佛在本經裡面給我們揭示出,因緣、自然這兩種都是妄心計度分別,所以說『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只是虛妄分別,說說而已,是不是事實?不是事實。不但是你在法性裡面找不到因緣、自然這個意思,就在一切事相當中也找不到因緣、自然這些事相。

我也給諸位說,這個扇子是因緣生的,這是有竹子、有紙、有人工。這個解釋是對幼兒園小朋友的解釋,為什麼?他無知,他不懂真實義,只能夠從表層上解釋。真義是什麼?真義是有就是空、空就是有,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什麼意思?循業發現,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生即無生,滅亦非滅。這個意思說得我們的確不太好懂,但是是事實的真相。你要是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在這一切法裡頭得失的心沒有了,取捨的心沒有了,一切法裡頭任運自然,不起心、不動念;不了解這個事實真相,在一切法裡頭起心動念。由此可知,當一個人沒有開悟的時候(這個悟就是入佛知見,這個才行。七大是如來知見,不是九界有情的知見,不要說我們凡夫了,權小知見都達不到),沒有開佛知見,九法界有情眾生統統用的是識心,就是八識五十一心所,我們用的是這個。我們要拿前面佛講的水與冰的比喻,就好像水結成冰,九法界有情眾生,權教、小乘、六道,這是如水結冰。大開圓解這是講教下,禪宗裡面講大徹大悟,凈土宗裡面講得理一心,這是同樣的境界。這是說怎麼樣?冰又化成水,就是八識五十一心所一變就變成妙觀察、平等性、大圓鏡、成所作。說是說四個,四個就是一個,你要是執著一定有四個,錯了,哪有四個?六祖不是說一才是佛法,二就不是佛法,哪來的四個?所以四是一。我們從一個心性的功用上說出有四個意思,其實是一個真性起作用。

正如同我們講的,菩提心是三心,三是一,一是三,真有三個心那就壞了,哪有這個道理!我們講的三心,我平常講得很淺,我講清凈、平等、慈悲,這三心你有一個,必定具足三個。你說我心很清凈,可是我又不平等,那你的清凈心是假的,不是真的;你的心清凈,沒有大慈大悲,不能慈悲一切,那你的清凈心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正的清凈心,一定是大慈大悲,一定是平等一如;你心真正到平等,必定清凈、必定慈悲;你的心很慈悲、慈悲一切,你的心一定清凈、一定平等。一即三,三即一,不會說三個裡頭你只得到一個,沒有這個道理。因為它一,一個就都得了,它不是二。因此四智菩提,四就是一。我們從念佛人來講,這是你念到理一心了,你研究教一下開悟了,大開圓解,這個時候轉識成智。轉識成智,你自己曉得不曉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會說我轉了還不知道,沒有這個道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自己到什麼境界,別人不曉得,功夫比你高的人他曉得,他看得出來。功夫不如你的人看不出來,功夫跟你平等的人看得出來,起碼要跟你平等,或者在你以上的看得出來,在你以下的看不出來。

在這裡我們要記住,那就是如來藏性就是真性,真性裡面本來無一物。你要是起了有見,錯誤了,「知見立知,是無明本」,你本來就有見,你再起一個見解,錯誤了,這是無明;你要著相,也錯誤,你造業了。相是怎麼回事情?相是循業發現。非有非無,你看眼前相怎麼樣?非無,非無就是有。雖有,怎麼樣?雖有又非有,不是真有。我們講剎那生滅就是不生不滅,剎那生滅跟不生不滅是一個意思,不是兩個意思。我們沒辦法悟入,往往聽佛講法的時候就把它看成兩個意思,不知道它是一個意思。譬如佛講因緣所生法,我們不曉得,以為真的是因緣生法,哪裡曉得因緣所生法跟不生是一個意思,不是兩個意思,這就是我們不解如來真實義。所以佛的意思,他都是意在言外,你從言語上去起解決定錯誤。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里告訴我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那你就得如來真實義。你要是在這三個相裡頭稍稍著一點點,如來的真實義就得不到。實際上如來真實義是什麼?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法界全體。所以不要又錯會了,「如來,那是釋迦牟尼佛他的意思,他的意思,與我什麼相干?」他沒有意思,他那個意思就是講整個法界性、全體法相、無邊大用,真實義是說這個。

什麼叫心裡不起見?不起見就是不起心、不動念。我們把話再說得淺一點,就是不起遍計所執的念,不起遍計所執那就不是計度所及。在一切相裡頭要能夠不執著的話,那就不是言語能夠到了,經上常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達不到,所以叫你離言說相;想像達不到,所以叫你離心緣相。這個離全是離妄心,就是八識五十一心所,離了妄心所起的作用,就是四智菩提的作用。這個時候你六根起的作用,妙觀察;你在一切萬相上起心動念,就是平等性,平等性就是大慈大悲;你一切的動作都是成所作;你心的自受用是一片光明,就是大圓鏡。大圓鏡是自受用,妙觀察、平等性、成所作都是他受用,我們才能入這個境界,這就是佛法里講的實相,就是佛法常講的第一義諦。如果在教下要是不能大開圓解,我們的知見必定還是墮落在眾生知見,眾生知見是什麼?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我們今天在佛法里搞什麼?是不是都在搞著「但有言說,都無實義」?這都落空了。所以我們要曉得,佛說法的本意就是在破我們的執著。

經裡面顯然是就阿難來說的,因緣、自然兩種執著。如果我們講執著的根本,就是人我執、法我執,什麼執著都是從這兩種執著生起來的。果然把這兩種執著看破了、放下了,七大的境界就是你自己親證的境界,也就是我們自己當前的境界,那就是實相的境界。到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說,凡所有相皆是實相。你們再想一想,凡所有相皆是實相,跟《金剛經》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一還是二?是一不是二,這才恍然大悟。如果是二那就有障礙,理事就有障礙、事事就有障礙;實相跟虛妄是一不是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佛法你仔細去觀察,千經萬論講一法,講八萬四千法講的是一法,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這是佛法。也正因為事實如此,佛說他一生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法,為什麼?有說跟無說不二,說即無說、無說即說。佛說他一生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法,有人說他說法這叫謗佛。如果你意思要是真通達,佛天天在說法、說無量無邊法,說即無說、無說即說。所以說佛一生一句法沒有說,對的;你說佛天天在說法,也對,都沒有錯。你要是不懂,你說佛說法,錯了;你說佛沒有說法,也錯了。所以你真正達意,那真是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一絲毫障礙都沒有。你要是不曉得這個意思,那處處都是障礙、處處成障,這經文真正是講到第一義。

現在我得要徵求同學的意思,我們《楞嚴經》是像這種方式,一句一句的細講;還是我們選講,不必一句一句講。因為這個經,在過去我們已經有兩次講過圓滿。選講是什麼?經裡頭精華的部分我們拿來講,天天都是很精彩的,譬如像七大這一段,這段講完之後,下面火、水、風都可以不必講,因為地、水、火、風性質大致是相同的。空我們可以講講,空、見、識都可以講講,底下這三章就可以不必講了,這樣一來進度就快。所以經文不必逐句逐字來講,好在同修們都是老同修,都有相當的根柢,自己可以看。如果有問題的話,這個很重要,有問題的話你就提出來發問。

上一次跟諸位說過,我們哪幾個人發心研究《楞嚴》的,我們用的本子要統一,這很重要,本子要統一,就是註解的本子要統一,經文當然沒有問題。譬如用圓瑛法師的註解,我們大家都用他的註解。因為你在裡頭有問題提出來,你說哪一章、哪一節,我們一看就曉得,這才方便答覆。如果我們用各種不同的註解,答覆問題就不太方便。圓瑛法師的註解有個好處,它是深入淺出,就是文字比較淺,對我們現在人來研究《楞嚴》有很大的幫助。古注在文字上都比較深。所以我打算星期六的《楞嚴》、星期五的《華嚴》,我們選著講,但是歡迎大家提問題。《華嚴》沒問題,大家都用清涼大師的註解,《楞嚴經》希望我們統一選注子。如果諸位要用我這個本子的話,這個本子現在是沒有單行本流通,這是《楞嚴開蒙》,我們可以影印,哪幾個人要學的話,我們拿這個本子去影印也可以,這個本子注得非常好,也注得很淺。這是我要徵求諸位的意思。

另外,《大乘起信論》我們要細講,因為那個關係太大,《起信論》要是通達,一切大乘教義都能通達,它真正是一切大乘經義理的精華,所以我們要細講,不但文要細講,連注都細講,這是值得的。還有一個,就是《彌陀經疏鈔》我們要細講,這是幫助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我們細講。除這兩部之外,其餘的經我都想選講,我們一段一段來選講,這樣我們就不受時間限制。譬如一部《楞嚴經》,我們再講三個月、五個月就可以結束,我們再選一種經典來講。但是選的經典,我們都選講。所以選講,同學們把這個經要從頭到尾去自己看、去自己研究,有問題提出來研究討論。我想採取這個方法,這樣子一來就很活潑,不必說一部經要好多時間才能講得圓滿。也許這樣,同修們研究的興趣可以能夠提高。


推薦閱讀:

【邊疆研究】論多元文化視野下「羌」在邊疆康區的文化主體性
思維模型【10】:常識與反常識
多元文化養育的太極拳
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創新的一個重要因數嗎?
凈空法師:華嚴經講述菁華(第199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TAG:台灣 | 文化 | 圖書館 | 凈空法師 | 文字 | 法師 | 多元文化 | 儒釋道 | 楞嚴經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