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哪一種習見,就變成哪一種外道

1

外道,就是在心外尋求真理的人。外道和凡夫都有將身心這一聚合物的概念執為「我」的身見,認為自己違背自然法則的見地是真理的見取見;不同的是,外道還有禁戒取見。

外道宗派安立種種不符合自然規律且毫無意義的規矩和禁忌,以之為生天之因或涅槃之道,這叫戒禁取見。

但是,外道的見地並非一概不足稱道、不值一提的,而是有它的一分道理。釋迦牟尼佛有四聖諦,數論派有二十五諦,但不是聖諦,因為它不能超越三界。

所謂的「諦」,是諦實、真實之意。數論派稱它為二十五諦,是說它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其根據所在。

二十五諦的義理相當晦澀、艱深,一般人難以通達並領會其意,但會被它超凡脫俗的洞見所吸引,發現它相當引人入勝。

數論外道的見地、神通和取之不盡的能量究竟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從四禪而來,從四無色定而來。二十五諦就是從數論派創始人的禪定境界闡發的。

他既然能說出二十五諦,就擁有與之相應的境界和神通。他從心所欲,搖身一變,就變成一條牛或一團大火。他把火吹向舍利弗的法座,將舍利弗的法座焚燒一盡。

他搖身化成一條龍,稍一思忖,又幻化出五條金龍飛越天空而去,興師動眾地找舍利弗比法。

數論外道說,二十五諦是諦實之語,在修到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天之後,你無須再繼續修行,在八萬四千大劫之後,你的苦就會自動止息,輪迴之鏈會被徹底斬斷。

戒、定、慧的次第是由清凈的戒律產生心專註一境、沒有散亂的禪定,由禪定的境界開發出智慧。

數論外道在進入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無色定後,又發展出數不勝數的禪修,並在各種不同的禪定過程中,開發出諸多邪慧,以為究竟的實相,並以此開創了二十五諦之理。你只需看其典籍中的目錄和標題,就可以略知一二。

2

外道乖謬、錯誤的觀點可謂五花八門。印度婆羅門教有九十四部典籍,包含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和文明。這九十四部法裡面,甚至還有木匠之法、泥水匠之法、裁縫之法、醫生之法、將軍元帥之法、兵法、蠱毒之法、詛咒之法、起屍法、賦詩法、拳法、神通之法……無所不有。

印度阿爛陀寺共有六十四院,住錫兩萬多名比丘和比丘尼。六十四院分工各有不同,這一分院研讀外道的這一部分典籍,那一分院研究外道的那一部分教典。

只有大乘法師才有資格研究外道的經論,因為藉由深入佛教的經典並親身實踐,他們已生起真實不虛的見地,能一眼洞穿外道教義的荒誕不經之處。而初學的出家人尚未對佛陀的法教產生堅定不移的信解,一旦學習外道的教典,就會迷失方向。

印度婆羅門有六十二種偏於恆常和斷滅的邪見,自成一套詮釋教理的語言體系,闡述其所發現的義理,一般人無從了解他們所用法相名詞的內涵和外延,只有文殊菩薩的無上智慧寶劍能一舉斬斷外道的邪見稠林,救拔眾生於無明的黑暗中。

不單是外道,就是佛教內部,如果知見不正,也如同外道一般。你看他是和尚、尼姑,穿的是袈裟,吃的是比丘、比丘尼的飯,一旦他落入邪見,就無藥可救了。

3

阿育王時期,柴比丘為了攝受阿育王而大顯神通,阿育王見而生信,在他的座下皈依佛門。後來,阿育王又拜息尊者為師。

息尊者80歲出家,有人訕笑他說:

「你80歲出家,還能修道嗎?!」

息尊者氣不過,將頭髮高懸於木樑,用竹子做成錐形置於椅子上。如此精進不懈,過三年零四十五天,在他83歲之時,證得阿羅漢。

阿育王問息尊者:

「我這一生造了很多惡業,我應該怎麼辦?」

息尊者說:「你要懺悔,要弘揚佛法,還要天天聽經,在阿賴耶上熏習佛法的種子,因緣和合的時候,佛法的境界就會現前。」

每天,阿育王請僧侶為他講經說法。剛開始,他法喜充滿,聽著聽著,他生出許多困惑和疑慮。

他問息尊者:「昨天的和尚這樣講,今天的和尚那樣講,一樣是佛陀所說的法,為什麼他們的說法完全不同?而且,這一位宣稱,他講的才是正法,那一位說,他的講法才正確無誤。令我心煩意亂,無所適從。為什麼佛陀的法教這麼混亂,沒有統一的標準?」

息尊者笑了起來。

「大王,你不知道啊。佛陀是高山仰止、眾望所歸的人天導師,佛陀在世的時候,一切眾生,包括外道都皈依在佛陀的足下。佛陀在世的時候以佛為師,佛陀滅度之後以戒為師。即使佛陀滅度了,佛陀的法教照樣會在世間住世一千年。」

「現在,正法已住世兩三百年了,如同佛陀在世之時一樣鼎盛、興旺。外道在這個世界上化不到緣,所以,他們脫下自己教派的服飾,穿上佛門比丘和比丘尼的袈裟。外道的法參差不齊,無所不有,他們雖然呈現佛門弟子之相,說的卻是外道之法。」

「那怎麼辦呢?「

「要結集三藏。」

「那……趕快結集!」

佛滅度一百年之後,大迦葉尊者第一次結集一千經藏;第二次是由佛教長老結集;第三次則是阿育王做大護法,選出了一千位大阿羅漢集成教法。

4

聖人的見地是一種真實不虛的量,叫聖見量;聖人的語言稱為聖言量。在尚未結集經典之前,人們邪正不分,不依佛陀的聖言量,聽從自己的習見,汲取外道的習氣中與自己相投的那一分見解。

他們邪氣相投,如膠如漆,是一丘之貉。貉的體型比小老鼠稍大一點,也住在小山包上的地洞里,與老鼠不相上下。

修行,就是要去掉自己的習見,為什麼習見難除?因為前世在阿賴耶里種下的種子根深蒂固。無論上師怎麼說,經典怎麼說,凡是符合自己的嗜好、與自己意氣相投的,就是正確的;與自己的習見不相契合的,就認為是錯誤的。

有些佛教徒甚至連念經都煩,魔入了他的心,他的身體、語言和思想已經顯露出可怕的徵兆。他恨念經,不恨,他不得安寧。他已經朽木不可雕,不可救藥了。

按照佛教的觀點,哪一種見地,就變成哪一種鬼;哪一種習見,就變哪一種邪道。

聰明正直則為神啊。

你看欲界第六天和色界大梵天的魔王聰明絕頂,福報無比倫,神通廣大,法力無邊,與六地菩薩的神通智慧不相上下。即使是五地菩薩也不敢做魔王,因為五地菩薩的智慧辯才不敵魔王,唯有現前六地菩薩的果位才能降伏魔王,才敢做魔王。

十八閻羅王都是魔王的眷屬,對魔王言聽計從,但是魔王和閻羅王都歸鬼神母管。鬼神母經常出沒於天上人間,惱害人天眾生。天人雖有天眼通和他心通,但鬼神母去天界時,天人都奈何他不得。為什麼?因為鬼神母技高一籌,遠勝於天人。

天人一聽到鬼神母的名字就心驚膽戰,為什麼?因為他邪。他詭計多端,天人在不知不覺之間,就被他作弄和暗算。等吃了他的虧,回過神來,才發現是鬼神母在作祟,只能自認晦氣啊。

外道有外道的見解,天魔有天魔的見地。在三次結集之後,何為聖言量,何為邪魔外道,就一目了然了。


推薦閱讀:

心外求法皆是外道
如來藏與外道所說真我的區別
小心,你可能已落入了外道
外道神我梵我(一)——如來藏,非是外道神我、梵我
在家居士如何識別和防範附佛外道?

TAG: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