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哄反而哭得越厲害?學會這幾招輕鬆解決

2018-05-23 21:00

這段時間收到很多讀者的關心和祝福,謝謝大家!我還在產假中,但精神恢復得很好,作為41歲的高齡產婦,產後第9天已經恢復到孕前體重啦!

我們家多多也很給面子,除了出生那一瞬間的唧哇,情緒一直非常平穩,一出生就會吃著自己的小手安撫自己。現在一周多,白天每次睡3小時左右,晚上只有一次夜奶,吃完關燈放床上自己就睡了,連續睡4-5小時。(到現在我的哄睡技巧根本無用武之地……)

說到情緒這個話題,想跟大家分享我之前寫的一篇關於寶寶哭鬧的文章。

要問哪一國的語言最好學,當然是嬰兒國了,餓了?哭!尿了?哭!受驚嚇了?哭!當然這種語言的訴求並不單一,甚至有些原因千奇百怪,比如——

(看到寶寶這樣的哭,我的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有點想笑……)

但大部分時候,寶寶的哭並不那麼戲劇化,有時哭起來還是撕心裂肺的那種,簡直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台灣歌星范范生下大小熊貓不久後,曾在一個採訪中說到:「每次只要寶寶一哭鬧,我連三分鐘都不能等,就要抱起寶寶餵奶,甚至在街上看到哭鬧的寶寶都忍不住想餵奶。」

(范瑋琪和她家的大小「熊貓」)

我能理解范范初為人母那顆母愛爆棚的心,積極回應寶寶的哭鬧也很棒,但大部分寶寶的哭鬧並不是塞奶就能解決的,而且如果一哭就餵奶,會讓寶寶對自己的需求感知混亂,依賴於吃奶這種單一的方式才能安撫。

那麼寶寶哭鬧有哪些可能的原因呢?我們今天就從一般的生理原因和特定場景下的哭鬧兩方面出發,好好說道說道。

一般生理原因的哭鬧

寶寶生理原因的哭鬧是最常見的,遇到寶寶哭泣,不要慌亂,仔細辨聽哭聲,觀察一會寶寶狀態、周圍環境等等,再逐條排查,一旦讀懂寶寶的需求,就不會手足無措啦!

寶寶餓了

一些嬰兒一出生就遵循2-3個小時進食一次的規律,但是也有一些嬰兒需要到3-4個月時進食才變得規律起來。

還處在按需餵養的寶寶,準確判斷他們的飢餓信號很重要,不然很容易出現過度餵養和前面提到的寶寶對自己的需求感知混亂。

如果寶寶是餓了,會哭得理直氣壯,哭的時候提前有吮吸動作,舌頭前後動,所以一般哭聲出來是:neh……

而且哭聲都會很洪亮,小手緊緊握拳於臉頰邊,小嘴張開左右尋覓舔拳頭。

需要拍嗝

寶寶胃裡有氣體的時候便會打嗝,這時候的哭聲表現為聲音短促,有氣想要吐出來,所以哭聲出來是:eh……

這時候我們只需要用正確的姿勢給寶寶拍嗝就好了,常用的姿勢有兩種:

  • 豎抱寶寶,下巴高過大人肩膀,一邊手托著屁股,一邊手保持空心掌,從下往上拍;
  • 讓寶寶側坐在大腿上,身體稍微傾斜,一邊手成C型托著下顎,另一邊手空心掌在背部從下往上拍。
  • 寶寶熱了

    去年有一次在地鐵上,我就遇到一個四五個月大的小寶寶,在車上哭個不停,媽媽就抱著他哄啊、搖啊、發出怪聲逗弄啊…可是,寶寶止住了一會哭,馬上又哭得更大聲了。

    看著周圍人的目光,相信那位媽媽心裡也很焦躁、尷尬。

    但是,在廣州20多度的溫度下,人擠人的地鐵上,媽媽不斷擦汗的情況下,寶寶卻穿著大棉襖、戴著大帽子、棉襪子、小鞋子,小臉被熱得通紅......可想而知知寶寶的痛苦和煩躁。

    寶寶如果是身體上的不適,如熱了、冷了、長牙了等,很多時候出來的哭聲是:heh……

    如果是太熱,會表現為像小狗一樣吐氣,小臉通紅,身體溫度高。

    實際上,嬰兒的新陳代謝一般比成人快,更容易熱。這時候我們可以摸摸寶寶的耳根和脖背部,如果都出汗了,肯定是熱得不行了,這時候趕緊調整穿衣才是關鍵。

    身體不舒服

    當寶寶哭起來沒玩沒了還伴隨著各種小動作時,應該檢查下寶寶身體的每個部位。

    摸摸他們的小手指、小腳趾,是不是有小髮絲纏住了;摸下牙齦處是不是長牙了;是不是皮膚髮紅瘙癢;是不是衣褲尿布穿得太緊了;用體溫計測量,判斷是不是感冒發燒了;又或者是只是想換個姿勢睡覺而已……

    這時候我們的安撫原則是先用聲音告訴寶寶「媽媽正在過來」,然後與寶寶對視,檢查身體是否有什麼不適,給到適當的護理後,如果是白天可以用玩具逗玩,如果是晚上,可以幫忙調整下睡姿,寶寶還在嗷嗷哭的話,再抱起安撫。

    特定場景下的哭鬧

    當寶寶的哭鬧是一般的生理需求時,我們只需要儘可能去滿足就好。但有的哭鬧卻著實讓爸爸媽媽們費解,因為怎麼安撫也無法哄停。

    有些實在扛不住的媽媽會跟著掉眼淚,著急卻束手無措;有些會失去耐性,對著孩子發脾氣……但媽媽的焦慮不安只會讓寶寶哭得更厲害。

    媽媽一離開就哭?

    這種情況下,相信很多媽媽都會聯想到寶寶安全感差、分離焦慮。但其實並不是和媽媽分離時會哭泣的寶寶的安全感就不好,有時寶寶的哭泣只是在表達「媽媽,我不想讓你走,我就想和你在一起!」。

    跳妞小時候就是我關門的瞬間還哭著喊著「我要媽媽!」,結果門一關我還沒進電梯就聽到她說:「阿姨,我們一起來玩玩具吧!」

    媽媽一走她能馬上調整自己適應新的環境,我們就沒什麼需要擔心的了。

    如果媽媽離開後一直哭,無法很好地適應不熟悉的人或環境,那就很可能是安全感不好惹的禍。

    真正的分離焦慮,歸根結底還是安全感不足造成的,我們可以通過這三個方面來緩解寶寶的分離焦慮:提前預告媽媽的離開,並告知什麼時候會回來,讓寶寶消除對事物不確定性的疑慮,自然就有了安全感;提前熟悉新的撫養人和環境;平時多外出接觸他人,降低寶寶對媽媽的依賴感。

    安全感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關於如何避開破壞寶寶安全感的坑和如何更好地發展寶寶安全感,可以看我之前分享的這篇:《破壞孩子安全感的6大行為,你可能天天在做》

    一哄睡反而哭得更慘?

    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寶寶過困了。困過頭的寶寶是比較難安撫的,寶寶的感官和身體都到了非常疲憊的程度,媽媽如果錯過了入睡時機,就會比較難哄寶寶入睡了。往往到最後媽媽面對哭鬧的寶寶就會不由自主的使用奶睡或者抱睡了。

    其實寶寶在剛犯困的時候是最好入睡的,媽媽們可以通過這些犯困信號來及時給寶寶創造睡眠環境:眼神獃滯、動作變慢、對周圍事物不再有原來的興趣、身體變軟、「只要媽媽」、想喝奶等。

    當寶寶開始揉眼睛、打哈欠的時候,有的寶寶就已經進入過困狀態了。

    如果錯過了寶寶的犯困信號,要減少對寶寶感官的刺激,可以為寶寶做一些深度的按摩和輕緩的肢體操等,以便幫助寶寶放鬆身體。

    晚上長時間哭鬧不止?

    寶寶躺得好好的突然大哭不止,怎麼哄都不停,這時候就應該考慮下寶寶是不是腸絞痛了。

    嬰兒在出生後2周到4個月時,至少哭鬧3小時、這種哭鬧每周至少出現3天、至少連續出現3個星期時,這是我們判定寶寶腸絞痛的「333原則」。

    腸絞痛的哭常常伴隨著身體蜷縮、全身緊繃、表情痛苦,而且常常是晚上發作得更厲害。

    如果確定寶寶是腸絞痛,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溫和的方式幫助寶寶緩解:

  • 溫柔地幫寶寶按摩腹部;
  • 讓寶寶在大人身上趴一趴;
  • 使用飛機抱的姿勢;
  • 減少外界的刺激,比如聲音、燈光或刺激的氣味等。
  • 出現腸絞痛的原因可能是腸胃問題,也有可能是嬰兒腦神經發育不成熟。一般來說,寶寶的腸絞痛會在出生後3-4個月時逐漸緩解,在6個月內逐漸消失。爸爸媽媽們不用過於擔心,需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幫助寶寶度過這個時期。

    寶寶大哭都是有原因的,了解寶寶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平復情緒,保護他們生命最初的安全感。

    哪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會有情緒不好的時候,我們希望孩子快樂地成長,其實不僅是送他快樂,更重要的是送他快樂的能力,而快樂的能力又取決於孩子感官能力、學習能力等的發展,相關內容我會在公眾號上持續地跟大家分享哦!

    推薦閱讀:

    深扒如何輕鬆搞定19.9元的日本三年多次簽證
    放輕鬆些
    健康資訊:輕鬆11招   強健你的腰!!!
    輕鬆一刻:你一開始從不凶我,現在才一年半就開始凶我了
    襯衫搭搭配什麼褲子 搭配短褲隨性夏日風輕鬆打造

    TAG:輕鬆 | 厲害 | 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