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被網友嘲笑晚上睡得太早,今天正好有空看了《人體生物鐘與中醫養生》,生活節奏快,壓力大,...

一日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流經一條經脈。流行次序是:寅時肺經——卯時大腸經——辰時胃經——巳時脾經——午時心經——未時小腸經——申時膀胱經——酉時腎經——戌時心包經——亥時三焦經——子時膽經——丑時肝經,最後再流入肺經。首尾相接,如環無端。子午流注學說認為,臟腑主時氣血最旺盛,相對時氣血最衰弱。  所以,古人早就總結出人體一天二十四小時子午流注規律:  子時(23點至1點),膽經最旺。膽汁需要新陳代謝,人在子時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有多清,腦有多清。」凡在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頭腦清新、氣色紅潤。反之,日久子時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膽囊炎、結石一類病症,其中一部分人還會因此「膽怯」。  丑時(1點至3點),肝經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維和行動要靠肝血的支持,廢舊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鮮血液需要產生,這種代謝通常在肝經最旺的丑時完成。如果丑時不入睡,肝還在輸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維和行動,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黃帝內經講:「卧則血歸於肝」。所以丑時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時(3點至5點),肺經最旺。「肺朝百脈。」肝在丑時把血液推陳出新之後,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紅潤,精神充沛。寅時,有肺病的人反映尤為強烈,劇咳或哮喘或發燒。  卯時(5點至7點),大腸經最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將充足的新鮮血液布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經進入興奮狀態,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與營養、排出渣滓的過程。  辰時(7點至9點),胃經最旺。所以,人在7點吃早飯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過盛,嘴唇乾,重則唇裂或生瘡。  巳時(9點至11點),脾經最旺。「脾主運化,脾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質量好,所以嘴唇是紅潤的。否則唇白或唇暗、唇紫。  午時(11點至13點),心經最旺。「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心推動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人在午時能睡片刻,對於養心大有好處,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未時(13點至15點),小腸經最旺。小腸分清濁,把水液歸於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輸送進脾。小腸經在未時對人一天的營養進行調整。如小腸有熱,人會咳而排屁。  申時(15點至17點),膀胱經最旺。膀胱貯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體外,津液循環在體內。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遺尿。申時人體溫較熱,陰虛的人尤為突出。  酉時(17點至19點),腎經最旺。「腎藏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腎為先天之根。」經過申時的人體瀉火排毒,腎在酉時進入貯藏精華的時辰。  戌時(19點至21點),心包經最旺。「心包為心之外膜,附有脈絡,氣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傷。」心包是心的保護組織,又是氣血通道。心包戌時興旺可清除心臟周圍外邪,使心臟處於完好狀態。  亥時(21點至23點),三焦經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時三焦通百脈。人如果在亥時睡眠,百脈可休養生息,對身體十分有益。  中醫和西醫對臟腑的著眼點是不同的。西醫講的內臟是狹義的,比如心臟就是心臟,肝臟就是肝臟。中醫卻不同,講的是臟器經脈系統,比如心的概念是以心臟經脈為中心的循環網路,上至頭皮,下及腳掌。其臟腑也是如此,所以,中醫調養身體注重整體平衡。  根據子午流注學說,人體生理功能、臟腑活動有一定的時間節律性,這對指導臨床用藥護理同樣也是十分必要的。子午流注學說更是集中地反映了人體氣血盛衰變化的規律。如認為心臟功能午時(11~13時)最強,子時(23~1時)最弱;腎臟功能酉時(17~19時)最強,卯時(5~7時)最弱等等。臨床實踐也證明,心臟病患者絕大多數在夜間(心臟功能差)發病和死亡;而腎氣虛弱的腎炎患者,以早晨(腎臟功能差)浮腫最明顯,同「子午流注」論述相符合。基於對人體內部活動節律性的認識,中醫早就指出擇時用藥的重要性。清代名醫徐靈胎甚至認為,給葯時間「早暮不合其時,……不惟無益,反能有害」。根據各個藥物的藥性特點,人體生理活動的晝夜節律,綜合考慮選擇最佳給葯時間,才能更好地發揮藥效。  給葯時間同療效高低及毒付反應的大小,自然會有很密切的關係。即陽藥用於陽長之時,陰藥用於陰長之時,升藥用於升時,降藥用於降時。凡是需要藉助人體陽氣,來扶正祛邪的,如扶陽益氣、溫中散寒、行氣和血、消腫散結等方葯,宜於早晨或上午服用。凡是需要借陰氣祛邪的,如滋陰補血、收斂固澀、鎮靜安神、定驚熄風、清熱解毒等方葯,宜於傍晚或午後服用。臨床上證明,哮喘病人發作前,寅時((3-5時)給葯比白天常規服藥效果好。皮膚病的外用藥晚上用藥比白天用藥療效顯著。用滋陰葯治失眠不寐,入夜一次服用效果佳,而如一般藥物分早晚兩次服,不但夜裡睡不好,白天精神也不好。服用解表葯時如病情許可,可於中午以前陽分時間給予,順應陽氣浮升,有助藥力驅邪除病。而瀉下藥則遵「日晡人氣收降」之論入夜睡前服用,藥物的藥性特點與人生理活動的晝夜節律相同步,就能獲得葯半功倍的效果。  子午流注就是中國傳統時間醫學。子午流注相對於生物鐘,現代時間醫學,時間治療學,時間藥理學,時間毒理學等就是在生物鐘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外國學者稱其為「中國鍾」。  中醫學的兩大特點:一是整體觀,二是辨證施治。整體觀是指人是一有機整體,而且與自然界相應。自然界有四季寒暑,晝夜黑白的變化,人體為了適應自然環境,也就產生了與自然界規律同步的自身運動節律。這種協調的現象即現代科學所說的「生物鐘」。  現代時間生物學證明,人體生命現象、生理活動都具有相對穩定的時間節律性,包括季節、晝夜等節律。有人稱此為「生物鐘」,反映出人與自然的密切聯繫。在源遠流長的中醫診療臨床實踐活動中,子午流注的學術理論伴隨著它獨特的臨床療效被肯定併流傳下來。
推薦閱讀:

進化論的根基是否就是錯誤的?
為什麼南方不能像北方那樣過冬呢?
有哪些過去被整個學術圈所認可但現在被證實是錯誤的觀點?
白額高腳蛛、鞭蠍、壁虎、蚰蜒、大步甲的種間關係是什麼?
地表最強生物,存活5億年,核爆火災泥石流都不怕,你羨慕嗎?

TAG:生活 | 人體 | 生物 | 中醫 | 養生 | 壓力 | 網友 | 嘲笑 | 節奏 | 生物鐘 | 壓力大 | 中醫養生 | 生活節奏 |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