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質增生的癥狀

骨質增生的主要病因與關節軟骨的退行性病變有關,腰椎的骨質增生是因為中年以後,隨著年齡的增大,機體各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也逐漸衰退老化,退化的椎間盤逐漸失去水份,椎間隙變窄,纖維環鬆弛向周邊膨出,椎體不穩,纖維環在椎體邊緣外發生撕裂,導致髓核之突出,將後縱韌帶的骨膜頂起,其下面產生新骨,形成骨刺或骨質增生。也有人認為椎間盤退變萎縮後,椎體向前傾斜,椎體前緣在中線為前縱韌帶所阻,兩側骨膜掀起,骨膜下形成新骨。另外,局部的受壓因素也是引起腰椎骨質增生的主要因素,腰椎椎體邊緣受壓較重,故此處骨質增生的發生也較常見。

  骨質增生在臨床上常出現腰椎及腰部軟組織酸痛、脹痛、僵硬與疲乏感,甚至彎腰受限。如鄰近的神經根受壓,可引起相應的癥狀,出現局部疼痛、發僵、後根神經痛、麻木等。如壓迫坐骨神經可引起坐骨神經炎,出現患肢劇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個下肢放射。

 

好發部位,以腰三、腰四最為常見。臨床上常出現腰椎及腰部軟組織酸痛、脹痛、僵硬與疲乏感,甚至彎腰受限。如鄰近的神經根受壓,可引起相應的癥狀,出現局部疼痛、發僵、後根神經痛、麻木等。如壓迫坐骨神經可引起坐骨神經炎,出現患肢劇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個下肢放射。腰椎骨質增生髮病緩慢,早期癥狀輕微不易引起重視,僅表現為腰腿酸痛,時輕時重,尤以久坐、勞累後或晨起時疼痛明顯,適當活動或休息後減輕。當椎間盤退變後,椎體變形,相鄰椎體間鬆弛不穩,活動時自覺腰部僵硬,疼痛無力。退變後形成的骨贅刺激,可使腰部僵硬感更加明顯,休息時重,稍事活動後減輕,過勞則加劇。一旦增生使脊神經受壓,可引起腰部的放射痛,也可以出現腰腿痛及下肢麻木。若椎體的後緣增生而導致椎管狹窄,壓迫馬尾神經,出現馬尾神經受壓綜合症,臨床有間歇性跛行癥狀。椎體前緣增生及側方增生時,可壓迫刺激附近的血管及植物神經產生機能障礙。

  腰椎骨質增生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的生理反應,可根據病情作相應的治療。  腰椎的退變過程,除隨年齡變化以外,也與腰椎是否長期過度的屈伸活動及負重損傷等因素有關,這是腰椎退變及發病的外在因素。某些腰部負重過大以及腰部容易受到外傷的職業,腰椎退變的速度要快一些,出現腰椎疾病的可能性也要大一些。例如,重體力勞動者、經常肩扛背托重物者,某些運動員如舉重、體操、摔跤及其它劇烈運動,都很容易損傷腰椎,加重腰椎的勞損及退變,這就不難理解,有不少專業運動員和體力勞動者,到了中老年以後,容易出現腰椎骨質增生。青少年時代的腰椎外傷,也是中年以後發生腰椎骨質增生的重要外因。而近些年腰椎骨質增生年輕患者的比例在增加;像一些必須久坐、久站,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工作族群也都可能發生,如從事IT行業、電腦族、老師,會計,司機,打字員,手工藝品製作者等腰椎容易發生骨質增生。  腰椎骨質增生一般主要與年齡、勞損、外傷、姿勢不正確等有著直接的關係。

  (一)年齡因素:人體的老化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隨著年齡的增長,腰椎由於運動磨損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退行性改變,絕大部分60歲以上的正常人拍片時均可發現腰椎的骨刺形成,椎間隙狹窄等退變老化現象。

  (二)勞損因素:腰椎的退變過程,除隨年齡變化以外,還與腰椎勞損有很大關係,腰椎長期受到反覆勞損以及過度活動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則有可能加速腰椎的退變,使椎間盤突出,骨刺的形成並不斷增大;反之,注意腰部的休息和保養,就可以減緩腰椎的退變速度和骨刺的進展。  (三)外傷史:青少年時代的腰椎外傷,也是中年以後發生腰椎骨質增生的重要外因。

  (四)姿勢不正確:腰椎骨質增生症年輕患者主要是與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同時姿勢不正確導致睡軟的席夢思床墊,長時間睡姿不正確也會導致腰椎骨質增生。

 

從時間上分,腰椎增生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隱蔽階段,實際已經出現了增生部位,增生的厚度或長度僅在1~2毫米左右。此時對人的活動尚不構成影響,且無自我感覺,或稍有感覺也不體現為明顯的癥狀。所以,在隱蔽期一般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這一階段大約持續1~2年的時間。   第二階段為明顯階段,骨質增生的長度超過5毫米以上,對人體活動有明顯的影響。左邊椎間盤增生時,人體向左傾斜和彎曲,左邊的肢體即引發酸、痛、麻感。反之亦如此。有的人處於正常體位時也會產生一些癥狀,這說明某處神經長期受壓迫。此階段如果沒有得到根本的治療,則可能長期痛苦,以至影響正常的生活活動。這一階段可延續多年,以至一直進入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為癱瘓或運動障礙階段。一般骨質增生部位多、增生長度超過10毫米以上,多年得不到很好的治療,導致癱瘓或行走困難。這種情況在臨床上比較少見。  從形態上分,腰椎增生可分為四種。  1、膨出狀:臨床上最普遍,即在骨質外層增厚,使表面層膨出。稱之為椎間盤膨出,也叫突出或肥大。  2、角狀增生:在椎間盤的上角邊處形如牛角盤的突出,且向上挑,邊沿有尖狀突出,最易產生嚴重的癥狀。一般發生在頸、腰椎間盤上。  3、柱狀增生:發生在活動角度較大的小關節部位,如指關節、膝關節等處。局部癥狀比較明顯但影響不大,痛苦也較少。但有個別人在腰椎處也長出長達20毫米的柱條骨體,影響十分嚴重。  4、粒狀贅生體:發生在經常活動的大拇指與掌的活動關節處,在關節縫外贅生一粒球狀骨體,粒徑可達4~6毫米左右。影響其手指正常工作,甚至無力。在膝關節處也可以出現此現象。

腰椎骨質增生的治療

目前國內治療腰椎骨質增生的方法有很多,治療都存著者局限。

  一、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法。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法充分發揮了藥物的作用,但因導入藥物為液體,易揮發,藥效不持久,限制了該方法的治療效果。

  二、紫外線療法:其治療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殺菌作用;(2)消炎作用;(3)止痛作用;(4)促進傷口癒合作用;(5)脫敏作用;(6)促進維生素D3的形成;(7)調解機體免疫功能等。

  三、按摩與牽引。按摩與牽引完全靠外力的作用,只對局部進行治療卻忽視了對人體內整體地調節,因此,只能起到暫時的止痛作用,而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四、針灸:針灸可通經活血並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腫和炎症,但對骨質增生來說,針灸只能起輔助作用。

  五、西藥治療。目前西醫對本症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常採用對症處理,如疼痛時可服一些解熱鎮痛的葯;麻木者可選用B族維生素類藥物;關節腫脹有積液者可給予局部抽取積液或局部封閉等療法。但實踐證明這些治療方法均不理想,只是治標而不治本,病情易複發。

  六、外用中藥治療:內服藥物通過腸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後通過血液循環,才可將藥物輸入送給局部,整個過程需要通過層層屏障才能到達病灶部位,然藥效已所剩無幾,因此效果極為緩慢且低效,且臨床應用這些方法只能緩解疼痛癥狀,功能康復是無法逆轉的,骨質修復更是無從談起。而且口服藥對肝、腎、胃腸損傷極大。因此選擇外用的中藥貼劑,效果會更好,從外皮滲透,藥物滲入骨質,也沒有副作用,中藥消刺止痛膏外貼膏藥對治療腰椎骨質增生的效果很好,值得患者信賴。  

  膏藥是祖國醫學的一朵奇葩,古有「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葯即內治之葯,所異者,法耳」、「膏藥能治病,無殊湯藥,用之得法,其響立應」等說法。由於膏藥具有較高的稠度,故而其具備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緩慢、作用長期持久、局部療效切實等一系列優點。清代著名醫學家徐靈胎說:「今所用之膏藥,古人謂之薄貼……治里者,或驅風寒,或和氣血,或消痰痞,或壯筋骨,其方甚靈,葯亦隨病加減,其膏宜重厚久貼。」  

「驅風寒」、「和氣血」、「壯筋骨」,利用傳統膏藥這三大特點,中醫將其運用於治療骨質增生等骨科疾病,臨床結果表明,膏藥治療骨質增生,在中醫治病求本、整體施治用藥原則的指導下,往往獲得令人吃驚的神奇效果。作為傳統黑膏藥的典型代表,消刺止痛膏由川烏、草烏、細辛、杜仲、一枝蒿、乳香、沒藥、大黃、血竭、樟腦、冰片、老蒜、蔥白、生薑等多味名貴中藥經古法熬制而成,是遵循中藥歸經原則,運用藥物互相協調為用的效能,組成的多味藥物大組方,以發揮藥材的良好功效。由於膏藥用於肌表薄貼,所以中取芳香透達之藥物,並加以引葯率領群葯,開結行滯直達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膚產生活血,止痛,化淤,通經走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效果,並通過藥物的歸經作用而調理機體陰陽平衡,扶正固本、改善體質,從根本上、全方位針對骨質增生病機特點而發揮療效,從而達到徹底治癒該病的目的。消刺止痛膏治療有三大優勢:

優勢一多重功效、全面治療  以傳統黑膏藥為載體,秉承中醫外治理論,精選多種名貴中草藥,直接外敷病灶,實現通血、調氣、逐瘀、止痛、驅邪、扶正等諸多功效,實現全方位治療效果,將骨質增生病根徹底拔除。

  優勢二局部用藥、直達病灶  使用時將其貼敷於病患皮部,在局部形成難以蒸發擴散的密封狀態,以開竅之葯促使肌膚腠理通透,可在局部形成集中用藥的優勢,直達病灶,使藥物的有效成份聚結於患部組織,並通過透皮吸收和經絡剌激,疏通經絡,打通血脈。改善周圍組織營養,以達到消腫,止痛和修復病變組織的作用。

  優勢三使用便捷、藥效持久  遵循中醫外治法之理念合理組葯,使用方法簡單,治療過程無需任何醫療設備,患者完全可以自行治療,不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體現中醫藥簡效奇之特點。每帖膏藥可用3天,使藥物的持續滲透作用得到保障,藥效持久。

腰椎骨質增生的預防

(1)健身運動:腰椎骨質增生的預防主要是堅持長期的各種健身運動,這對防止中老年骨質疏鬆症和骨質增生症是十分有益的,運動方式有:散步、健身操、太極拳、太極劍、長跑等。  (2)保健按摩:是一種保健性的自我按摩運動,可採用坐位或站位,用雙手掌及各指自上而下在腰部進行按摩,力量由輕而重,直至局部發熱,再用雙手推拿腰部2~3分鐘,以促進腰部的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的僵硬和緊張。  (3)保持良好的站立姿勢:站立時正確的姿勢應是:雙膝關節微屈,臀大肌輕度收縮,自然收縮腹肌,腰椎輕度變直,減少腰骶角,增加脊柱支撐力,預防腰椎間盤的損傷。  (4)保持良好的坐位:長期採取坐位工作與學習者,應選擇可調式靠背椅使坐位時腰部有所依靠,減輕腰部負擔,連續坐位姿勢超過1小時者,應起立活動一下腰部,防止腰部的肌肉勞損,小關節移位,椎間盤損傷。  (5)選擇良好的睡床: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因此選擇一張良好的床是非常重要的。建議睡硬、半硬床,不主張選擇軟鋼絲床,人體仰卧時軟床可使腰椎的生理曲度發生改變,側卧時脊柱側彎,從而增加腰椎骨質增生症的患病機率。  (6)減少腰部受傷、受潮。  (7)減輕體重。體重過重是誘發脊柱和關節骨質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過重的體重會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使關節軟骨面上的壓力不均勻,造成骨質增生。因此對於體重超標的人,適當的減輕體重可以預防脊柱和關節的骨質增生。避免長期劇烈運動。長期、過度、劇烈的運動或活動是誘發骨質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對於持重關節(如膝關節、髖關節),過度的運動使關節面受力加大,磨損加劇。長期劇烈運動還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度地受力及牽拉,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損傷和骨髂上受力不均,從而導致骨質增生。

保健

(1)健身運動:腰椎骨質增生的預防主要是堅持長期的各種健身運動,這對防止中老年骨質疏鬆症和骨質增生症是十分有益的,運動方式有:散步、健身操、太極拳、太極劍、長跑等。

  (2)保健按摩:是一種保健性的自我按摩運動,可採用坐位或站位,用雙手掌及各指自上而下在腰部進行按摩,力量由輕而重,直至局部發熱,再用雙手推拿腰部2~3分鐘,以促進腰部的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的僵硬和緊張。

  (3)保持良好的站立姿勢:站立時正確的姿勢應是:雙膝關節微屈,臀大肌輕度收縮,自然收縮腹肌,腰椎輕度變直,減少腰骶角,增加脊柱支撐力,預防腰椎間盤的損傷。

  (4)保持良好的坐位:長期採取坐位工作與學習者,應選擇可調式靠背椅使坐位時腰部有所依靠,減輕腰部負擔,連續坐位姿勢超過1小時者,應起立活動一下腰部,防止腰部的肌肉勞損,小關節移位,椎間盤損傷。

  (5)選擇良好的睡床: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因此選擇一張良好的床是非常重要的。建議睡硬、半硬床,不主張選擇軟鋼絲床,人體仰卧時軟床可使腰椎的生理曲度發生改變,側卧時脊柱側彎,從而增加腰椎骨質增生症的患病機率。

  (6)減少腰部受傷、受潮。

注意事項

1、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

  2、注意腰間保暖,盡量不要受寒。避免著涼和貪食生冷之物,不要長時間在空調下這樣對腰部不太好!加強腰背部的保護。

  3、白天腰部戴一個腰圍(護腰帶如腰痛治療帶),有利了腰椎的恢復和治療。

  4、不要做彎腰又用力的動作(如拖地板…)注意勞動姿勢,避免長久彎腰和過度負重,以免加速椎間盤的病變。

  5、急性發作期盡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緩解後也要.注意適當休息不要過於勞累.,以免加重疼痛。

  6、平時的飲食上多吃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蝦皮、海帶、芝麻醬、豆製品也含有豐富的鈣,經常吃,也有利於鈣的補充,注意營養結構。

  7、避免長期劇烈運動。長期、過度、劇烈的運動或活動是誘發腰椎骨質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過度的運動使腰椎關節面受力加大,磨損加劇。長期劇烈運動還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度地受力及牽拉,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損傷和骨髂上受力不均,從而導致腰椎骨質增生。


推薦閱讀:

腰椎康復的幾點小建議
關於椎間盤突出是否能回納的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原因?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腰椎間盤突出如何保養?有哪些治療方法?

TAG:腰椎骨質增生 | 骨質增生 | 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