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太監王承恩,死後被葬皇陵,清朝皇帝為其撰寫碑文,羞殺文人

說起中國的帝陵,我想大家一定會想到明十三陵。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境內天壽山南麓,距京城約50公里,總面積120多平方公里。

自永樂七年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藏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這裡先後修建了13座帝王陵墓、7座妃子墓、1座太監墓。共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餘名妃嬪、1位太監,是當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十三陵建造的順序依次為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長陵和定陵。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之陽。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難」(為皇帝解除危難)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有人說出家當了和尚,總之是下落不明,所以沒有陵墓。

第七帝朱祁鈺,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宮中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後英宗被放回,在心腹黨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而以「王」的身份將他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

很多人都會說,皇陵陪葬會選擇皇帝生前信任的大臣,侍從等,以便到了地下也能服侍皇帝,其實,這一點是錯的。舉個例子來說,宋代皇陵中陪葬的沒有一個大臣和侍從,而能夠陪葬皇陵的只有一種人,必須是皇族成員,比如說皇子,妃子、未出嫁的公主等。

那為什麼大臣不能陪葬呢?原因很簡單,在古代各代王朝都很講究天子氣,龍脈,講求風水。而皇帝陵墓一般是皇朝認為最有風水,有龍氣,天子氣的地方。這種地方被認為能夠保障江山穩固,不出現造反等。如果將一個外姓的大臣陪葬到皇陵中,那萬一沾上了天子氣,豈不是要國破家亡,江山不保。因此,古代皇陵是絕對不埋葬大臣和侍從的,不管其功勞有多大。

但是,在崇禎皇帝的陵墓思陵中卻埋葬了一位太監,這位最牛太監就是崇禎皇帝貼身太監,心腹王承恩。這位王承恩絕對是為忠心的好太監,其幫助崇禎皇帝剪除魏忠賢黨羽,幫助皇帝親政,就連李自成兵圍北京時,上城防守的也是這位太監。而李自成攻陷北京前,感覺大勢已去的崇禎皇帝跑到煤山上吊自殺了,而跟隨的只有這位王承恩,其對崇禎說:「陛下您先去,承恩生死相隨」,之後也在煤山自殺。

明朝末年,波瀾壯闊的農民起義席捲全國,腐朽沒落的明王朝風雨飄搖,朝不保夕。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統領的幾十萬陝北大順軍圍攻了京城,提督京營的太監王承恩仍「急發炮擊之,連斃數人」。十八日晚,朝中大臣如鳥獸散,崇禎帝由貼身太監王承恩陪伴登上煤山(今北京景山)。十九日凌晨,崇禎帝重返皇宮,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只剩他孤家寡人一個。崇禎帝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

最終,崇禎帝懷著滿腔的悲憤、無助與絕望,自縊於煤山半山腰壽皇亭附近的歪脖老槐樹上。隨後,王承恩義無反顧地弔死在旁邊的海棠樹上,以死殉國,可見其對崇禎帝和大明朝的忠心耿耿,其「貞臣為主,捐軀以從」的悲壯之舉令人動容和欽佩。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李自成包圍北京城時,同樣深得崇禎帝賞識和信任的太監曹化淳,杜勛等人卻假傳聖旨,逮捕守門將領,開關迎敵投降李自成,此等賣國求榮、不仁不義之人難免為後人唾棄。

明朝亡國之君崇禎皇帝身邊的宦官王承恩,而他的墳墓正是在崇禎皇帝的思陵旁邊,王承恩的墳墓之所以葬在了明十三陵里,這還得從李自成攻進京師時說起,王承恩是崇禎皇帝最信任的宦官,一開始王承恩本是魏忠賢的人,但是後來明熹宗駕崩後,王承恩就站在了魏忠賢的對立面,轉而一心效忠新帝朱由檢,也就是崇禎皇帝,因此崇禎皇帝在登基後便對王承恩十分信任,崇禎皇帝除掉魏忠賢后,王承恩便掌管了司禮監。

一直到李自成即將攻進京師時,崇禎皇帝命王承恩提領京師守軍,此時的大明朝已經名存實亡,在三月十九日的早上,李自成的部隊攻破了城門,崇禎皇帝已然絕望,在周皇后和其她嬪妃自縊後,崇禎皇帝刺殺了昭仁公主,又刺傷了長平公主,最後崇禎皇帝在王承恩的攙扶下,登上了煤山,看著硝煙四起滿目瘡痍的紫禁城,崇禎皇帝已然生無可戀。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破關而入,崇禎感到大勢已去,命太監王承恩與他一起登上煤山,走到半山腰,崇禎越發沮喪,便弔死在一棵老槐樹上。王承恩自知也將成為亡國奴,也在一棵海棠樹上弔死,隨皇帝而去。雖是一太監,卻比不敢鬥爭的投降者,顯得更有骨氣。

清朝開國皇帝感其忠義,為其發喪立墓,把他重新安葬在崇禎帝旁,並在墓碑後側,刻上王承恩的生平事迹。後來康熙帝在朝中常常提起這位太監,以訓誡大臣。從此,王承恩成了史上少有的葬在皇陵的太監。

推薦閱讀:

碑文和牌位格式
漢獻帝陵墓碑為什麼用簡體字「獻」?
碑文的講究
拓印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清朝 | 文人 | 皇帝 | 太監 | 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