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我這一年」思想篇:因為理解,所以慈悲

曾經以為,哲思讓思想變得銳利,那是一種驕傲。此刻心的柔軟與慈悲,朋友對我「善良」的稱道,才是我最大的驕傲。曾經以為蒙蔽了的,有天會感覺洞徹;曾經以為洞徹了的,有天會再次蒙蔽。曾經孜孜追求的思想的銳利和強大,有天會發現只有愛和希望才能救贖。我輩如是,哲人亦如是。追隨偉大的先賢,去實現理性不可能完成的善良「飛躍」! 是謂:因為理解,所以慈悲。

1思想成長的三部曲:被構、解構和建構

做學問和人生,探尋過程很相似,都是三部曲:被構,解構和重構。在長達四十年的時光里,我們一直被家庭、社會、教育理性和所在文化的秩序所構建。當懷疑著自己曾深信不疑的理論和秩序,當現實被淺薄的謊言擊得粉碎,當面對如此混沌而憤怒時,我們進入第二個階段:「解構」,我們用探尋去來解構這個世界。此時最大的危險就是輕易地將思想交給了一個權威,信仰和體系。這是一種悖論:它所解救的又再次被它所蒙蔽。艱難的解構完成後,世界在你眼中將呈現極為簡單的、清晰的圖像和概念。嘈雜褪去,本質現象。我們將進入第三個階段:重構。再次創造,還是原來的現象世界,但圖像卻因你的重構而不同。真正的重構者是思想世界的權勢者,他們創建了屬於自己也屬於人類社會的精神世界。卡爾波普稱為第三世界。重構的人是獨立的卓越的人,不是孔武有力如李逵一般必須依賴宋江的「巨嬰」。重構的人內心是自由的,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他們不需要安穩,安逸和舒適,他們內心渴望成長,渴望天賜的才華不斷得到錘鍊,然後像鷹一樣在天空自由翱翔。自由,乃是他們識別自己卓越的羽翼,在責任的蒼穹之下,全力舒展的生命的快樂。

十個小時心流工作狀態後的成果,是一個基於現實觀察,對五個層級領導者的領導力發展思路。它符合之前我探討哲學而獲得的一種洞察,我們被構、我們解構而後我們重構。這重構後,將是屬於自己的語言來闡述一種新的範式。解構後的幾個基點或者最為基本的假設:

  • 成長:個體內在存在根本性價值取向;

  • 創造性:內在成長屬性的外在必然表現;

  • 實踐性,感知自我和取得成就的根本途徑;

  • 成果:組織團隊的實用主義的存在所在。

  • 成長是人的不竭動力,每個人內心深處都藏有成長的需求。問題的關鍵在於方向和路徑,是盲目探索還是有章可循?人類的成長史中,那些達到人類成長頂峰的人群都具有一些共性特徵,不因知識、年代和種族而有所差別。任何關係中,本質是一個人的自我完善和成長:生活需要創造也必須得到創造,人也必須得到成長,任何對當下得過且過的自我安慰,其實就是無法克服自己懶惰的借口。是一種逃避,是一種恐懼,是沒有生命力的象徵,也是一種尚未走向完善人格的心理缺陷。這彷佛是弗洛姆《愛的藝術》整本書的基礎。

    人的創造性是一種天性呢,還是一種需求?它更可能是一種本能,這種本能的目的就在於讓我們和他人,和世界鏈接。創造的前提是學習,學習的最大來源也是人所創造的文學、藝術,科技等。在這條人類創造的河流或者世界中,對有的人來講,時間有可能是凝固的,因為在你能夠真正了解前人的文本和藝術並進行再次創造時,你得進入那個時刻,靈魂附體一般地進入哲人的身體,感受他當時的感受和全部思想。從這個意義上講,意識可以輪迴,但不是簡單的輪迴,而是對於真正創造者的精神的輪迴。霍金在《時間簡史》後記里談了和他有關的幾個偉人:伽利略、牛頓和愛因斯坦。他說伽利略死後那一年的聖誕節牛頓誕生,三百年後同一天霍金出生,霍金擔任了劍橋歷史上最崇高的教職:盧卡斯數學教職,而這也是牛頓所擔任過的。

    2工作是成長最好的道場

    2016年後一個多月,有段時間享受工作到深入骨髓。自問為何如此:是沉浸過程中的創造?是對話中的思想碰撞?還是交付後給客戶帶來價值所產生的收入在內的各種成就?三者兼而有之,這些因素賦予了工作一種體驗生命能量的意義。正如德魯克所言:「一般的管理者重視勤奮,而忽視了挑戰、創新和成果。」

    其實無論是哲學流派中的歐洲大陸存在主義、後期的現象學,還是英美的經驗主義和實用主義哲學。最終在我們今天生活的知識時代,以及可見的未來,我們都將會把對所從事工作本身的熱愛,看成一種必要的需求和生命存在意義的必備體現。熱愛工作的起點,起始於職業生涯的自我認知和自我管理,即一種責任、工作的倫理抑或一種精神。

    最好的成長來自於工作,這點基於自身的體會和大量的觀察。德魯克也曾經說過:只有工作是自我成長最好的工具。同樣是訪談和觀察,在真實但表面的現象背後,每個人會有不一樣的發現,你能洞察到什麼?這取決於你經過了多少真切的訓練,理論熟悉和積累到何種程度?從2009年開始,尤其最近五年,每年保持著對各級領導者不低於100小時的一對一面對面訪談,除了理論和技巧,這需要好的體魄。今年有一周節奏參觀訪談了世界上最大也最為優秀行業客服中心的各級領導者。數據給出如下的結論:那些最為優秀的20%領導者,他們對自己的能力素質評價,絕不會出現滿分一說,而且其中有幾項在及格或低於及格線。這說明幾點:

    1、優秀的領導者尋求真相,敢於直面現實。

    2、他們絕不是事事覺得很好的自大者,有非常清醒的自我認知。

    3、意識到不足,他們將面向未來和自我成長,通過學習實現自我超越,但他們首先得覺察到自己學習和努力的方向。簡而言之,優秀的領導者就是一個好的終生「學習者」。孔子最滿意的就是自己的好學,他說:「十室之內,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3獨立思考:信念和信仰,是理性探尋和成長後的「飛躍」

    思考所帶來的精神樂趣,在每一個時代總是屬於極少數人的真正奢侈品,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這是一條和大眾喜好、日常舒適及動物精神背道而馳的道路。正如孔子稱讚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在顏回身上他發現了自己的影子,他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一個人真正認識理解精神一詞時,就意識到了並且具備了部分「神」性。在他的思想中存在著數重階梯式的思維認知,他們不在一個平面,不是最初的懵懂認知,每一重,都是通過艱辛的努力學習思考讀書和行動後對之前的「我」否定和超越,弗洛姆稱其為「自我的追尋」,基爾果凱爾稱其為「飛躍」,馬斯洛稱為自我實現之後的「自我超越」。有這種幾重的精神的人,可以向下兼容,能夠理解他人,看到自己曾經的影子,因而內心充滿悲憫之情。

    當我們處在喧囂一刻也不曾停息的機場,處在馬路上公園裡一刻不停留的川流不息人群時,處在微信微博和新聞美劇一季一季沒日沒夜一刻不曾中斷時,我懷疑我是否永久地失去了仔細聆聽這個世界寂靜之聲的能力。或者人類將進化到在不停歇喧鬧到終了世界中保持安靜和專註能力?那些原本保持這種能力的人的逃離,不是遺落在鄉間被淘汰,就是隱居在某個地方和這個眼前世界絕交了。能帶來希望的,或許首選就是讀書。像我這樣的在一刻不停的嘈雜中一口氣讀上三個小時的書,然後心情極其愉悅地發出如上的感嘆,並總結到:此刻,讀書思考,是我最為基礎的存在方式!

    海德格爾有句:「思,是與自我的沉默的對話。」關於沉默,我們可以看成在日常生活行動中的禪定智慧。此處的沉默,我們不應該看作不語,不說話。而應該這樣理解,我們通過沉默,節制了自己的語言的表達,自我的內心從而得以有了過濾掉頭腦中話語嘈雜後的寧靜,透過這種寧靜,我們的心靈更加靈敏,感受力更強,創造力也更豐富。

    思考本身並不危險,它是人存在的核心方式,但懷疑一切,且永遠完不成「飛躍」的思考,是危險的。這樣的話,人的核心存在方式就成了一種隨時有可能發生的不可預測的危險。所以我們苦苦思考和探究的一個階段性成果或者里程碑就是:超越理性的信念。哲學其實就是在一個求真的思想系統中,建立一個自己相信的「假設」。

    漢娜阿倫特曾經在《拒絕平庸之惡》中談過一個現象:為什麼二戰時,那麼多的普通的看似善良的德國人,卻犯下了滔天大罪?她簡明扼要地的論證指出:他們喪失了人類獨有的思考的能力!對於普通人為何會犯下滔天大罪,她用了「平庸的邪惡」的概念。「拒絕作為一個人,完全失去了那個作為人類所獨有的品格—就是思考的能力,這種思考的無能,為許多普通人製造一種可能性,犯下規模龐大的犯罪行為。」思,即是與自我的沉默對話。漢娜阿倫特的厲害在於:繼承遙遠的西方先賢的哲思傳統,藉助現代文明社會的語言,來剖析今日的人類醜惡和災難。讓每一個能夠自如運用語言的讀者,不必盲從一個宗教,而僅僅沿著或者藉助她開闢的「思」到道路,獲得和宗教(基督教)核心內涵一樣的認知。

    思,憑什麼何以能夠作為最後的仲裁者。我們不必陷入普世的道德譜系中說教,但可以「實用主義」者角度出發,即:我們如何思考能夠活的更好?從思想的歷史出發,那些真正給帶人美好生活的希望和現實的思想和行為,莫不在含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世紀奧古斯丁「神正論」以及康德的三大批判中,以及進當代的「飛躍」學說中:意志的自由和人的認知的有限性,決定了美好人生終將走向廣義的真善美,走向愛。

    對於思考本身,我們可以向前以理性的方式繼續探究,完成信仰的「飛躍」;對於生活方式,我們可以選擇一種古典的方式。文化是一種傳承,一個族群最核心的密碼。個體明心見性的感受的所得,在精神本質上超越了那些抱著告誡和拯救為目的的知識。陶淵明的感受記載,為後世的一代代中國人尋找到一個山水田園的靈魂棲息之所。他的詩被蘇軾大讚並深刻影響了蘇軾,他們的千載余情,構築了千百年來中國人獨一無二的精神家園和生活方式: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4由《僧侶與哲學家》展開的東西方思想體系的比較:在高處,殊途同歸

    在終極的體驗和感悟自身及宇宙萬物上,東西方的智慧並無太多的差異,都以自身與萬物一體鏈接。在西方哲學稱為「思的寧靜」,在佛教稱為「無我」。晚年海德格爾最為欣賞的荷爾德林的一句詩是:沉冥到那無邊際的「深」,將熱愛著這最生動的「生」。而禪宗大師鈴木大拙在他的《禪和生活》中,摘引了英國詩人維舍的詩篇中表達類似的高尚情感:從泉水的潺潺聲,或樹枝輕輕的沙沙聲,從那展開的葉子,在太陽神歇息時合攏的雛菊或陰涼的灌木或樹木,她灌輸給我的比自然中一切美的事物所能灌輸給其他更賢明。

    但西方哲學和藏傳佛教在到達修行頂端的路徑卻有著十分巨大的差異:西方從一開始「有我」到最後「無我」,從而開闢了創造性地認識自身和世界的道路。而藏傳佛教卻從一開始就想要達到「涅盤」和「無我」之境,從而保留了一方未曾開發的人類凈土。

    人生在哪個階段或哪個時刻,就會對哪種思想體系中的觀念有所觸動。對於一個深陷漩渦在經濟技術權力名譽的文明社會的精神疲憊者而言,當他首次踏上西藏,看到那裡的水雲,人和山時,並偶爾有機會接觸到一些藏傳佛教的高僧大德時,大多會被自己這前所未有的感受所震撼,從而有一種對以往慾望生活的逃離、厭惡甚至鄙視。本書中兒子馬修或多或少表現了這樣的情感和認知傾向。對兒子這種徹底對過去生活方式的否定,正是他身為哲學家的父親所不能接受的,父親通過耐心的傾聽和提問,以及最後的總結,捍衛他的生活方式和西方文明世界的思想提醒及價值觀。

    西方哲學,從古老的斯多亞和伊壁鳩魯學派,從柏拉圖到斯賓諾莎和康德,精神上的追求始終是西方哲學的根本方向,在具有標誌意義的尼采這裡表現得最為突出,他說:昂首天際的大樹是暴風雨所成就的。這種理性的探索和強調意志的決定作用,無法克服情感情緒的痛苦悲傷,於是佛學和東亞的禪宗被西方所普遍接受。今天的科學已經表明,情感情緒的力量是看不見的決定生活的根本力量,這也是教練、瑜伽和靈性運動在西方興起的主要原因。「人的本性就是求知」的兩千多年歷史的形而上學在西方走到了盡頭。但在中國,求知和理性的啟蒙還未及普遍展開,雞湯和香火就已遍地盛行了。

    5關於領導力的年度感悟:保持謙虛

    領導力根本上可以用陽明先生的「致良知」的知行合一概括。雖然要求管理者達到「聖人」的境地並不現實,但提高50%則是有可能的,谷歌的實驗證明了這一點。領導者和普通人一樣,也常會犯兩種錯:無知之錯和無能之錯。避免無知之錯需要保持謙遜、開放的態度和終生學習的理念及能力;而避免無能之錯則需要真誠、勇氣、耐心以及持續行動的能力。在複雜的組織管理中,卓越的領導能力可以這麼習得:持續的如上品格修鍊,輔之以必須的能力清單和及時反饋。《清單革命》這本書值得一看!

    為什麼只有少數的領導者能將組織的願景變成現實呢?有一點很重要,就是這些領導者都有著足夠堅強的神經、足夠強大的心理能量,但他們也同時有著足夠的謙和和接納。拉里博西迪稱之為「情感強度」,包含四個特徵:真誠、謙虛、自我意識、自我超越。《執行》這本書已過去十年了,但裡面依然有著時時回味的真知灼見。

    結合自身,保持謙虛,也算是年度重要的覺察和感悟之一。每一個人都是一個中心,唯有保持謙虛,才可以將我們的世界和他人的世界相容,才可以在更為親密的關係里,在構成我-你的關係里,和另外一半相融。我們也才可以使得自己無論是在人際交往方面,還是在關係情感方面,還是在內在成長方面,都會有一個持續而長足的進展。簡而言之,保持謙虛,不是故作姿態的虛偽,而是我們為了生命最深刻的體驗,為了最深層的願望即自我成長和自我實現,而必須擁有的一種可貴的品質。保持謙虛,也常常使我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使我們面對某種神秘性的敬畏,這是我們獲得人生信仰的起點。可以說,每一個自大狂,都將不被他自己和上天的命運之神所眷顧。死去的,將被遺忘;立碑的,將被唾棄。

    6關於對話:真正的對話是相互搭梯疊加的共創式的對話

    對話的真正意義:即不在於無論如何也要堅持自身觀點的正確性,而在於,雙方的思考,進行了共同創造。這種創造絕不是自我辯護式的簡單的論證或否定,而應在真誠傾聽基礎上的提問、再思考,以致完成思想或認知的層層遞進。這種共同創造的對話,既是一種思想的極大收穫,也是一場心靈的愉悅共舞。

    「對話」無處不在,甚至是我們的存在方式。對於一個組織中的領導者而言,對話至少涉及三個對象:和客戶的對話,和下屬同事的對話,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和自己的內在對話。三個對象的對話各有各的要點,但有共通的準則:自律、真誠、成就他人的意願。

    為什麼我們缺乏原創性思想?如果我們信奉一個個來來去去的大師,其實也就成為了「傳送帶上生命」。伽達默爾在《真理與方法》認為,理解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模式,是一種創造性的過程,理解的過程成為讀者和作者、觀眾和導演、聽者和演奏者,共同創造了「理解」,要比最初作者想要表現的東西多得多。對於讀書這件事,它的本質意義在於共同創造;藉助作者,通過理解,這一看似帶有所謂偏見的創造性活動,解釋現在,對未來做出設計和把握。讀書的目的在於生活本身,身邊最普通發生的現象可能蘊藏著最不尋常的意義,我們需要運用一定的方法解釋和研究,如果公司中一些人文領域的部門高管人員,有著「自然科學」方法論更為高級的情結,這可能對組織意味著災難。

    過多的廢話無法帶來幸福,只會帶來毫無價值的自我迷失和聽者的痛苦:被自己話語牽著走,繼而抱怨無人可理解。而應以長久的沉默來回應頭腦中語言表達的衝動,我們能夠感受的,遠遠超過我們能夠說出的!史蒂夫平克在《語言的本能》中認為,語言是人類經過自然進化而來的一種本能,並非後天習得。這種本能在全世界數千種不同的語言之下都具有極其類似的的簡單的深層結構。實際上,人類思維不需要藉助語言,思維運行方式是「心語」,而僅僅用語言來表現,但心智的複雜遠非語言所能表達。

    通過那過濾掉都市嘈雜後的寧靜和沉默,這種沉默不是無語,而是明銳地思著觀看著著感受著:喜悅、煩躁或者虛無,像流雲從心底不斷飄過。當中「心」是無語而空曠的,或者應嘗試努力地無語而外觀、沉浸和感受。這樣產生了兩種深刻的結果:一是面向天空暢想的「思」的自由無疆,嚴謹地詮釋著多層次的世界,才可稱得上真正的精神。二是身體運動所帶來的「行」的酣暢淋漓,純粹地感受著生命演奏的歡歌,才可稱得上天賦的快樂。

    這種寧靜的思,所體會到的感受,就是創造性生活的來源。「最大的幽默,最大的驚喜,最大的成長」當我們一次次不斷地用「最」來形容生活的時候。我們忽然驚悟,一直以來我們的身在其中渾然不覺的生活本身,才是先於我們,先於一切,而必不可逃的存在!「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如《中庸》中的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一個好的對話者也是一個好的傾聽者。我們且不著忙著通過和他人的對話達到一種創造,而應該首先傾聽,也就是在一片寧靜中的思所揭示的人與自身、與世界、與神性的對話。通過海德格爾的《在通向語言的途中》,我們展開了一次令人興奮的思想對話的冒險。這本書可以總結為一句話:面向思的事情。他用詩一般的而又慎之又慎,極其嚴謹的夢幻的哲學語言,去一步步走近那些具有本質哲學意義的偉大詩作。這種思想的冒險,除了《道德經》外,在中國文化是極難看到的,是德語的特點和傳統。他向走近的人呈現了一個極其深遠、敞廖,炙熱而歸於寂靜的時空。在其天空、大地、神與人的四重整體世界中,藉助海德格爾的引導,我們得以在他深遠遼闊的意境中俯瞰到,有多少棲於大地的生命和人類,是在如此狹窄的地帶,把錯覺當成真相地逡巡著、流浪著,活著。他的引導是通過帶領人們去傾聽,傾聽那些得「道」的感受天籟之音的詩人,在久久寂靜之後所面臨的茫然無措,而又欣喜至極後所道說的無詞思篇(詩篇):欣喜至極是因為他們彷佛在一剎那洞察了世間的終極奧秘,茫然無措則是他們無法動用任何一個詞語來表達。

    海德格爾通過對荷爾德林、里爾克等人的特定詩句解析,從而探尋和追問出,語言的本質乃是本質的語言。他用一首格奧爾格晦澀神秘的詩句,對何為本質的語言進行了冒險而嚴密的回答:我於是哀傷地學會了棄絕:詞語破碎處,無物可存在。這時最令人激動的思的旅程出現:在天地人神四重整體世界中,在「曾在-在場-即將」的統一同時湧現的時空中,語言開闢探尋的道路,將四者面對面為一個地帶的近鄰。語言的本質,乃是本質的語言,本質的語言乃是他命名為寂靜之聲。詩人可以感受天地的玄妙,而卻無法用語言道說。這多麼類似老子和孔子的智慧,一如《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作者介紹

    張宏傑敏行讀書會創始人;敏行管理諮詢創始人;中國人力資源研究會理事;20年管理經驗,15年培訓諮詢旅程,目前專註於領導力開發和企業高管教練。著有《卓越經理人的十項管理技能》一書。

    敏行讀書會

    讀書會三個關鍵詞:選擇、讀通和應用

    移動互聯時代,信息冗餘,選擇成為最耗神也最有價值的活動。經典圖書,人類思想所能達到高度,它代表一個時代,甚至超越一個時代。敏行經典讀書會,既是一場在觀點碰撞中引發的思想盛宴,也是一場意識覺醒的自我教練。敏行讀書會,探尋、思辨、成長,穿過時光遇到最好的自己。

    推薦閱讀:

    怎樣界分「個人喜好」和「歧視」?
    郭台輝:鮑曼思想研究:探索新的分析範式──兼評鄭莉的《理解鮑曼》
    佛教對中國哲學思想的貢獻
    你認為如果評選21世紀最偉大的人 中國人是否會有人入選 ?

    TAG:思想 | 理解 | 慈悲 |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