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美若仍以全球領導者自居 難與中俄政治互信
中新網1月8日電 美國總統奧巴馬聖誕節前夕公開宣稱,美軍作戰部隊即將全數撤出阿富汗,結束美國史上歷時最長的境外戰爭。台灣《中國時報》8日社論表示,「美國不喜歡戰爭,卻需要戰爭」是華府政治精英的共識,點出美國維繫全球霸主地位的邏輯思維。但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的結果來看,美國霸權正逐漸式微,價值觀輸出效應亦逐漸遞減。
文章摘編如下:
在阿富汗,為了這場難以獲勝、財政負擔沉重的反恐戰爭,美國已付出無法估計的代價:2000餘生命犧牲,近2萬人受傷。根據五角大廈的估算,僅僅為了阿富汗安全部隊訓練和武裝所耗的資金已達數百億美元,阿國軍警的戰鬥力卻未能提升,目前美軍撤出阿富汗的運費就需要60億美元,若連同軍事裝備和武器彈藥,預估已高達260餘億美元,遠遠超過從伊拉克撤軍的費用。受到全球金融風暴衝擊的美國經濟和財力,實難再繼續承擔這種高成本與高風顯險的戰爭。
冷戰結束後,美國頻頻對外發動或參與戰爭,源於對自身價值觀的堅持。小布希總統2001年進軍阿富汗與2003年春點燃的美伊戰爭,印證了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已是將價值觀與現實利益相結合,即如同柯林頓總統所謂的「美國宣揚政治價值觀,本質上就是維護國家核心利益。」
《文明衝突論》的作者亨廷頓曾經說過,美國是想在全球傳播其價值觀的超級強權,近十多年來基於民主、自由、人權、法制的普世價值,才會不斷對外發動戰爭,尋求與盟邦建立「價值同盟」。對抵觸到美國價值觀的國家動輒批評、施壓、制裁,採取戰略上的「先發制人」。
上個世紀二次大戰之後,現實主義思維成為國際政治的主流,認為國際體系屬無政府狀態,美國以「世界警察」的強勢姿態主導建立全球政治與經濟體系,從國際金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至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從歐洲成立北約組織至東亞的島鏈圍堵,體現的都是美國的戰略價值觀。
自由、民主、人權、法制是人類普遍認可的共同價值,美國制定以此為核心的外交戰略,固然無可厚非,但是在對外推行普世價值的手段上,經常為人詬病。美國文化充斥著天賦使命感、民族優越論、主導意識、實用主義等思維,往往融不入他國文化和宗教。美國長時間佔領阿富汗與伊拉克,卻無法改善治理官僚腐敗問題,未能消弭宗教派系衝突,反而出現美軍焚燒古蘭經的輕慢,顯示美國的失敗已非全然在軍事層面,它還反映出深層次的文化問題。
本世紀初以來,美國府會充斥著新保守主義思維,認為中東地區普遍存在政治專制、經濟失敗和文化落後現象,確信這些「失敗國家」是滋生恐怖主義的溫床。華府決策者肯定美國核心價值觀之際,經常存有「傲慢」意識。小布希時代美國對中東的「自由前進戰略」如此,美國動輒制裁異己的作法,亦復如此。
奧巴馬總統去年9月接受哥倫比亞電視《60分鐘》節目專訪時就聲稱,「全球任何地區若出現動蕩,不會有人尋求北京或莫斯科的援助,最終還是需要美國出面解決。」呈現出典型美國的優越感。這種炫耀式美國捨我其誰的「道德優越感」,導致美國再三涉入他國事務,也不斷嘗到苦果。
「美國不喜歡戰爭,卻需要戰爭」是華府政治精英的共識,也是琅琅上口的一句話,儼然點出美國維繫全球霸主地位的邏輯思維。由1960年越戰至2000年初進軍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的結果來看,美國霸權正逐漸式微,價值觀輸出效應亦逐漸遞減。
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及哈佛大學教授奈伊就明白指出,美國不可能永遠維繫霸權地位,持續優越自大疏於了解外在世界,無異於虛擲美國的軟實力,增加外力入侵的風險,加速喪失美國價值觀的優勢。
民主、自由、人權是善治的根本,也是全球國家發展的大勢所趨。美國負有傳播政治價值觀的傳統使命,卻不宜僅用此標準衡量全球所有的國家。美國若持續以全球領導者的姿態處理大國關係,執著於價值觀的輸出,無意改變霸權式的戰略觀與道德優越感,則今後無論是中國、俄羅斯或眾多開發中國家,勢難與美國建立起政治互信。
推薦閱讀:
※民主的可行性與民眾素質有關係嗎?
※國家的消亡
※我國建國後的發展中有哪些不折不扣的奇蹟?
※模聯中,美國提人權問題,怎麼撕?
※抄襲造謠——騙贊吸粉也請有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