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物」的困惑,獻給被「發物」困擾的你
中國中醫科學院門診部
為您的健康生活服務
如果您對哪些疾病的穴位妙用感興趣,您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並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我們將陸續更新,為您解答更多您感興趣的穴位妙用~
導讀
我們經常受到「發物」的困擾,不知道它究竟為何物?又包括多少種類?
什麼是「發物」?如何區分「發物」?我們來聽聽,中醫的青年才俊譚源生老師,他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小的時候,我家鄰居是西醫,我家是中醫,我常常去鄰居伯伯家串門,所以經常會看到中西醫的差別,其中對於忌口,中西醫可謂天壤之別。西醫伯伯從來不管什麼「發物」不「發物」,囑咐病人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只要吃得下,吃得開心。而中醫呢,病人問及忌口時,總會羅列一系列食物禁忌,是為「發物」。長大了,自己也學醫了,西醫學了點皮毛,中醫半桶水晃蕩,面對患者問及忌口的時候,有時候學西醫,讓病人敞開吃,有時候學中醫,指出某物是「發物」,應該禁食,說實話,病人困擾,我自己也糊塗。
要解決忌口的問題,還得摸清「發物」的來龍去脈。「發物」是怎麼來的呢?顧名思義,「發物」是誘發疾病的食物。在疾病的轉歸過程中,由於食用某種食物,而導致疾病複發,那麼中醫就定義成為「發物」。例如,皮膚病一般都禁忌蝦蟹(因為蝦蟹容易動風,用現代醫學的解釋就是蝦蟹這種異質蛋白,容易引起過敏反應)那麼,有人就將蝦蟹定為「發物」。各位親愛的,請注意這裡蝦蟹對於皮膚病才是「發物」哦,可是我們常常簡單地就把蝦蟹就定為「發物」,並廣為流傳,不僅僅皮膚病不能吃,所有的病都不能吃。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具有悠久的歷史,中醫和疾病鬥爭了幾千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許多成功的經驗,都被文字記載了下來,這樣就導致了文獻中記載的發物有上百種之多,最要命的是還有些「好心人」,將這些經驗彙集成篇成冊,以致日常常見的食物多數都是「發物」,如果真按文獻記載,那麼病人幾乎無菜可吃。寫到這,大家應該都明白了,一般人眼中的「發物」是不加區別的「發物」,只要是生病了就不能吃,不管生的是什麼病,而事實上所謂的「發物」,是有針對性的,一種食物對於一種疾病是不是發物,要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性的不同而確定。
我是個很懶的人,有沒有簡單的辦法,不用記憶那麼多「忌口」呢。答案自然是有的,那就是——常食方食。生病期間,身體要集中力量去和疾病抗爭,消化吸收能力都比較差,因此我們只吃平常常吃的食物,不給身體增加額外的負擔,因為平常常吃的食物,身體是最適應,最容易消化和吸收的。比如蒙古人以肉食為主,那生病了就不宜多吃米面,相反南方人生病期間就應該少食肉食。如今,天南地北山珍海味,應有盡有,生病期間,我們還是學乖一點,切不可饞嘴,常食方食,有利康復。話說,如果平常就常吃一些「發物」,比如患有皮膚病,但是,平常就常吃蝦蟹,站在醫生這個角度,我覺得可以繼續吃,沒有問題,醫生不就是來幫你解決問題的嘛!如果站在患者自身的角度,呵呵,那我就不知道了。
有些朋友生活得很細緻,下面引用的「發物」分類或許對您有幫助:
動火發物:煙、酒、蔥、蒜、韭菜、狗肉、羊肉、油炸食品、滷製品等,這些食物能助熱動火,火傷津劫液,發熱口渴、大便秘結之人不宜食用。
動風發物:蝦、蟹、鵝、雞蛋、椿芽等有動風的作用,患有蕁麻疹、濕疹、中風等疾病者不宜食用。(雞蛋也是發物嗎?存疑)
助濕發物:飴糖、糯米、豬肉、麵食等,具有肥甘粘膩之性,患有濕熱、黃疸、痢疾等疾病者應忌食。
積冷發物:冬瓜、四季豆、萵筍、柿子等,多具有寒涼潤利之性,能傷陽生寒,脾胃虛弱者要慎食,過食會導致胃寒冷痛,腸鳴腹瀉。(我倒是覺得冰淇淋應列為第一個)
動血發物:白酒、胡椒、羊肉等,具有辛熱入血、動血傷絡、迫血外溢之性,凡是月經過多、皮下出血、尿血等患者應當忌食。
滯氣發物:大豆、芡實、蓮子、芋頭、紅薯等具有滯澀阻氣,難以運化之性,腹脹、積食者應忌食。
作者介紹
【譚源生老師】
簡介祖傳中醫第十代,2002年畢業於湖南中醫藥大學針灸系,2006年碩士畢業於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所。充分結合家學與學院派的長處,刻苦鑽研《黃帝內經》,形成一套獨特的診療方法,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曾任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學術部副主任,全國針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等職。著有《度量疼痛》、《實用針灸歌賦》,《緣術入道-譚老師教你學古典針灸》。所創古典針灸技法在日本《針灸雜誌》連載7期。
推薦閱讀:
※我是一切的根源
※如何用一種思維,解決人生99%的困惑?
※解決初老族困擾 5招巧妙抗初老
※不愛老公,非常困擾,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