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太極拳理論的現代解讀 (三) 羅衛民

六、太極拳對太極理論的應用

由於王宗岳是一個武術家而非純粹的哲學家,因此他在發展了太極哲學以後,並非是作純哲學的思辨,王宗岳的太極理論是為太極拳的習練和應用服務的。

從太極拳理論角度來看,太極拳的太極就是哲學本體論上的太極。中國哲學是一種體悟哲學,正因為基於天人合一的考慮,因此任何對於本體論的思考一定可以反映在人的自我感悟上。對哲學終極本體的思考一定會帶來身體上的感受。尤其是從唐朝開始中國文化三教合一以後,這種特徵更加明顯。正是基於此,可以說哲理即拳理、拳理即哲理,不僅反映在太極拳上,也反映在其他武術拳種的理論上。當然,在氣功、藝術、甚至中醫方面,這種特徵反映得也很明顯。

太極拳的訓練包括身心兩方面,太極拳從練習上要求「松、靜、柔、和」,不管是站樁、練拳還是推手,都有一定的意念要求。意念是什麼,意念是人的一種心理活動。北京中醫學大學劉天君教授把這種心理活動叫做具象思維。具象思維的本質是一種心理操作的手段。對中國傳統哲學概念尤其是對於哲學終極本體的概念理解得越好,這種具象操作就可能越清晰。

氣功和武術功法里打坐或站樁,一般都有意守丹田或類似的練習。意守丹田看似簡單,其實單純意守是守不住的,一定要藉助其他輔助的意念訓練。這種訓練被稱為具象操作。這種具象操作就要求對於哲學本體的概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按照王宗岳的太極理論,從哲學的層面上分為陰陽、太極、無極,從練習的階段來說,又分為著熟、懂勁、神明。從總體上說,著熟對應陰陽,懂勁對應太極,神明對應無極,在著熟、懂勁、神明的每一個階段,又有相應的陰陽、太極、無極。

王宗岳強調「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著熟是一個分解的過程,在這一個過程中,要求分清方向、虛實、動靜;懂勁是將動靜、虛實、方向、包括身體的感受融為一體的過程;神明階段則需要放棄動靜、虛實、陰陽,到達無物無象,無牽無掛的狀態。對於太極拳的練習來說,著熟、懂勁、神明是一個不斷反覆,不斷循環的過程。從陰陽、太極、無極的角度來看,無極是一種只可追求,不能達到的狀態。實際上太極拳的練習就是不斷地從陰陽到太極,從太極返回陰陽,不斷接近無極的一個過程。這可能是太極拳叫做太極拳而不叫無極拳的一個理由。

在老子《道德經》中有一句話叫「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這句話與王宗岳的「著熟、懂勁、神明」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是檢驗是否真的懂老子哲學甚至中國哲學的試金石。

為學是一個認識論的問題,認識一件事情,了解一件事情,當然是知道得越多越好。為道是一個本體論方面的問題,對於本體的真正感受是一個消去知識,返歸本源的過程。拿學車做比喻,剛開始學車的時候,要學交通法規、機械常識,以及駕駛技術上的油離配合、方向把握等,知道得越多越好,這就是為學。在駕校里學習完所有開車的理論和技術以後,並不意味著會開車了,真正學開車還得到馬路上去。當學習到的東西化為一種本能,開車時不再思考技術要領的時候,這個時候可以說會開車了。

因此,為學和為道是同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面,為學是過程,為道是結果。過程要求清晰,結果要求簡單。理解了太極的理論意義後,如何將這種理解轉化為練習太極拳的法則呢?我們還是要回到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中去。

中國哲學講究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中最基本的原則,完整準確地解釋天人合一不是本文的重點。天人合一是講人應當按照自然本性的要求去做就行了,也就是說人應當效法天、或道或太極的原則。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高的法則是什麼?是自然。自然不是指大自然、自然界的自然。自然是什麼?自是自己,然是對。自然就是自己就是對的狀態。自己對是什麼意思?《莊子.養生主》里的庖丁解牛對此做了註解,庖丁之所以成為高手,不是因為他有特別的技藝,而是因為他了解了牛的結構,按照本來的規律做事。「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養生就是這樣,不是追求特別的方法,而是按照自然的方法去做。這就是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哲學基礎就是天人合一。

對於太極拳來說,應該怎麼做呢?就是在練習過程中尋找自己最舒適的狀態,如果不舒適就應當調整。在練習的時候用思想,用意念去反觀自己的動作,感覺自己身體的狀態,只要有不舒服的地方就應當調整。

舒適的衡量和判斷標準一方面是一個主觀體驗,另一方面是客觀的技術要求。從身形上說,要求「立如秤准,活似車輪」,立身中正是太極拳的最基本要求。在動作變化過程中要求「往複須有折 ,進退須有轉換」。

《太極拳論》講到「立如秤准,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很多太極拳的著作在講到這段話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用虛實或者陰陽來解決這個問題,這種理解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說是錯誤的。數年純功不能運化,不是僅僅通過虛實能解決的。拳論中說「欲避此病,須知陰陽」,並沒有說練陰陽。實際上到了這個層次,應當超越陰陽,陰就是陽,陽就是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是一個整體的空靈狀態。正如前面講到的,陰陽、虛實、動靜是著熟階段的重點。懂勁階段一定要超越陰陽,也就象開車一樣,要超越具體的技術要領,讓技術融入身體,實質就是一種太極狀態。

太極拳理論區別與其他拳種的一個很重要的思想是「舍已從人」。非常不幸的是,在所有的太極拳的書中,無一例外都是從推手的角度去談捨己從人,大概意思都是推手的時候對方想要什麼,你就給他什麼。說得也不錯,但是層次不夠。舍已從人是中國非常古老的思想,「舍己」的思想見於春秋戰國各家,莊子有「舍己效物,求之分外」的說法,《管子》有「舍己而以物為法者也」的說法,《孟子》有「捨己從人,善與人同」的說法。但是這都不是最古的說法,最早的記載應該是《尚書.大禹謨》「稽於眾,捨己從人,不虐無告,不廢困窮,惟帝時克。」中國文化後來將此上升到道德的最高層面,即所謂的「捨生取義」,「殺身成仁」。《高僧傳》中講了15個高僧(正傳11人,附見4人)「亡身」的故事。

太極拳講放鬆,講引進落空。怎麼松?怎麼空?當然是有所舍才能松,有所舍才能空。所以「舍已從人」不光指推手,練拳的時候也得舍。舍掉身體,舍掉思想。如果不對中國哲學有所了解,尤其是對老莊哲學和佛教哲學有所了解的話,是不可能真正理解空和松的。空和松對思維來說是過程,對身體來說是結果。在推手的時候,只有真正把自己空掉,才能做到「發人如放箭」,這種空只能是平時練習的結果,不是方法。

「舍己」是什麼?舍己其實是一種境界,是一個人全部修養的體現,沒有境界,不是說你想舍就能舍的,「從人」是一種功夫,沒有功夫,想從人也從不了。 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捨得」,說有舍才能得。這種說法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從邏輯上說,得到了才能舍。從佛教修鍊的角度來說,一定先要功夫上身以後才能舍。什麼都沒有,怎麼舍?中國禪宗從六祖慧能開始,對中國整個文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那就是所謂的「頓悟」。什麼都不用練,什麼也不用修?只要能夠「頓悟」就行,禪宗實際上演化為一種口頭禪,參話頭,講禪機。禪宗對中國哲學的影響是不可小看的,使中國哲學知行合一的傳統演變為只有知,而不講行。

從哲學的角度上來看,光有境界,沒有功夫,是一種空境界,光有功夫,沒有境界,是一種蠻功夫。

結 語

中國哲學發展到宋明理學以後,將太極作為哲學最高的本體概念導入了傳統的哲學體系。以太極為基本概念的理論後來被武術家引入太極拳中,對太極拳起到了理論指導作用,太極拳的理論反過來也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傳統哲學理論。準確理解和把握太極拳理論,對於太極拳的練習有著至關重要決定作用,同時對太極拳的練習也可以幫助習練者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哲學的精髓,並將這種對於哲學的理解應用於人生的各個方面。

推薦閱讀:

太極拳之「開合」解
[網摘]太極拳的中頂與丟、中與重
陳式簡化24式太極拳套路圖解及動作說明(文本)
張三丰著太極拳經
太極拳須去僵求柔 達大松大柔之境

TAG:傳統 | 理論 | 太極拳 | 現代 | 解讀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