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言傳身教是練好武氏太極的根本

行功歌告知,習練太極拳者想要系統習練太極拳,必須入門拜師。得到師父的口授,言傳身教,方可有所成就。所謂言傳身教就是師父先講拳理,用身體做屯每個動作,講一個動作做一個動作,一步一個腳印,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往上練,從而達到一定的境界。真義決日:「人身耶及天地,天地即太極,太極之內分出先天後天。練斯拳者,以後天引先天,其中無數層折,均需一層挨一層,不得躐等,否則無效。」

作者拳照

言傳身教,得真傳 拜師學藝是中國傳統文化。師者,授業解惑也。學藝是學一門專業的技藝。師父是授業的恩師。是一脈承傳的老師,中華武學文化更是注重一脈承傳。有人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唯有武功不能自學成才。」其中玄機,只有身在其中的練功者知道。拜師學藝,拜什麼樣的老師為師,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因個人的需求不同,不作評說。 這裡只說想得真傳,想真承傳武學的練功者。當今的公園太極老師太多,大師名師多於明師。大家名家多於真師。但也正好滿足社會不同人群的需求。但對於真練武,切實想學武者來說就很痛苦了!看走了眼,後悔莫及。痛苦終生,是不痛錢財痛時間啊!。明師難求更難遇,這是擺在真想練武者面前的難題。什麼是明師?真師呢?我認為明師是武德高尚、武藝精湛、明自拳論與拳理的孝師,是一個實實在在按拳論拳理傳授徒弟,並有三代以上師承關係、能教弟子練出真功夫的老師。 言傳身授,就是既師父親自言語教導,又親身動做來示範。在行功走架時,一步一個腳印教,直至該動作正確為止。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師父要給你不斷修架子,改架子,捏架子,反反覆復。而徒弟要刻苦用心練習每一個動作,這叫學拳、練拳、修拳再練拳,最後是捏架子。經過這個過程,才能做到功架一點一點規範,身體感覺才能一點一點出來。內勁的運行很抽象說不明道不清,只能意會、師父言傳起初只能記在心裡,先心知,跟著師父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往上練。比如武氏太極拳八大要點,提頂吊襠、含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襠護肫,兩個要點,兩個要點逐一練到。直達豁然貫通,達到身知重於心知的目的。起初從哪裡起手練,怎麼練,必須是師父指點,否則無從下手。如果自作聰明,練也是瞎練,枉費時間和經歷。想出功夫確有玄機。玄機是什麼?玄機就是一脈承傳的練功方法。 拳論雲:「勁起於腳跟,氣向下沉,兩肩鬆開,兩股前節有力,神氣收斂入骨,神不外散,神氣鼓盪,周身無缺陷,直至周身一家腳手相隨」等短短几句精言,蘊藏著不知多少層次的功夫,層層疊疊,環環緊扣,缺一不可。如果不在一代代明師逐一傳授下,很難很難練到周身一家,身備五弓的知己功夫。放眼現今太極拳界,有多少人在研究、苦練、恆練太極拳。少則幾年多則十幾年,幾十年鍥而不捨,樂此不疲。但是就練不明自這幾句拳論、拳理,身上就感知不到拳論所說的內涵。或自以為認為太極拳不過如此、拳論只不過是理論而已等等。練了十幾年,幾十年不知道什麼是太極拳,太極拳里有什麼。真的可悲啊!為什麼?就是因為沒有一脈承傳的名師言傳身教。 有許多習練者,經過多年的練習,也領悟到一些東西,認為太極拳就是我練的這樣,是太極操?太極舞?太極拳?實在難以捉摸。但仔細想想也對,在練習太極拳的路上其實和人生的路上一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身體好就好,開心就好,何必那麼認真呢!但對承傳者、門派的傳人來說就不一樣了。稱自己為傳人弟子練不到一定層次,或者自作聰明瞎練,那就是自欺欺人。因為你是傳承人,就要承擔起傳承傳統武學的使命,而不是忽悠欺騙自己。不然以後必然會誤人子弟。比如氣向下沉,力往上拔,這是武氏太極拳的核心環節。氣向下沉,人的一呼一吸,氣在胸腔里往哪裡沉?這就是我們練功者要重點研究的問題。為什麼要往下沉,怎麼沉?先打個比方挑擔和抬物吧!挑過重擔,抬過重物的人都會體悟到,肩壓重物時首先頂起頭,直起腰,把氣往兩腰上頂,感覺到兩腰上有勁了,再站起來走。仔細回味一下,為什麼放下東西後,隻身去找那種腰力感覺卻沒有了,氣就貫不到腰間。雖然意念往下沉,也就是氣能沉到腹部(肚臍往下即為丹田)。 拳論上說氣往下沉,實質是氣沉到命門,是雙腎(也就是雙腰)先賢雲:氣要入腎出腎。為什麼沉不到雙腎?這就需要師父指點,通過什麼練功方法,才能練到氣能沉到雙腎。如果誰有疑問,自己在家試試就知道了。行功走架的時候,氣能否沉到雙腰。再說說沉吧。什麼是沉?沉就是身體重心往下墜(移)。太極拳能練到頂勁,那就一定有沉勁。能提頂,身子就能往上拔。能吊襠,重心就能往下沉。頂與沉,上下對拉是相對的。松與緊也是相對的,必然的。有松必有緊,有緊必有松。松要松而不懈、緊要緊而不僵。剛要剛而有力、柔要柔而不斷,筋骨相合。緊要神形合一,節節貫串。松透了才能沉,這叫松沉勁。能沉,命門就能後撐,腰胯就能相合,上下連接,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重心往下移,下盤穩固,上節輕靈,身備五芎,―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能沉氣就能神斂入骨,神不外散,神氣鼓盪,用意不用力。就能體悟出,無氣者純剛。要練到這一切的一切,必須要在師父精心指導下,經過漫長艱吉實踐才能練成。所以說「苦練十年不如明師一點」。拳論日:「差之毫厘,繆之干里。不然枉費功夫遺嘆息,習者不可不辯不思也。」記得剛拜師時,我就問師父:傳統太極拳有標準嗎?師父聽後嚴肅的說:「當然有,拳功含一,神形合一,剛柔相濟意氣君來骨肉臣。但一定要練到內外三合,不然的話就會出現一人一太極,百人百太極。還會出現很多自以為是,感覺我處風景獨好的謬論。我們武氏家傳太極拳不重招式,重氣勢,注重內功修鍊。要求弟子練到神似,而不是形似。有前輩雲:『形似者死,神似者活。』我們練的就是精氣神。比如十個徒弟,形有差別,那是個人體型差異。但在行功走架所顯示出來的氣勢神態是一樣的。說明大家都練對了,就有一定功夫上身了。你剛拜師你慢慢一層一層練,練到一定層次你就看能懂拳論,看明白拳理。我們這支系是按照祖師拳論,拳理來練功夫的。武李氏太極拳學說,就是我們練功的指路明燈,是武氏家傳太極拳功夫的標準。現在你們看不懂,是因為功夫層次未到,可以說太極功夫還沒有入門。你想練到太極功夫,就要嚴格按照我的要求去練,練到一定程度再參照拳論、拳理練,這叫揣摩,叫悟拳。我作為師父主要責任是,教導指引你們在練功夫的道路上,少走彎路不走彎路。但你們也要明白。」 「學功夫是藝靠師傳,功靠自練。比方說:你們現在沒有路,我指引你們找路,你們要刻吉用心去找,當你們找到一條很小的路時,再指引你們慢慢走上機耕路,然後再指引你們上縣級公路,省級公路,再上國道,最後送你們上高速公路。上了高速公路後,就要看你們車的動力,車況如何。如果動力車動力十足,就跑的快,一日干里。如果動力有勛車況不是太好是否需要維修,就慢慢旌路。總之量力而行。放好心態,可以一路欣賞風景,一路放聲高歌,遲早都會到達你想去的目的地。練功夫也一樣,我教你們武氏太極拳功夫,從系統理論到拳槭:到內勁功夫,聽勁功夫。你們要刻苦用心練,從無到有,我一層一層教,你們一層一層練。身上一點一點體悟,功夫一點一點上身,三五年後你們自身就會體悟到上下相隨,周身協調,內勁涌動,身體撐慢感覺身備五弓,周身一家,直至豁然貫通。那時體內功夫雛形已成,為將來更一層功夫打下了良好基礎。」師傅又接著教導我。「這時你們的功夫可以說上了高速公路了。到那時,我做師父的責任基本完成。至於你們在武學道路上能走多遠,功夫有多高,就看你自身的努力灑悟性了。每人的根基不一樣,風格決定你功夫的未來。因為人體有差異,沒有同樣的功夫,只有百花齊放、百家爭矚!常規是可以突破的,能打破常規,打出自己風格,你就能成功。十年來我始終堅守師父教誨,刻苦按要求練功,汗水相伴,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分辛勞一份功夫。數年寒暑,雖有所小成。但離正真的周身一家腳手相隨還相差很遠。也許需用一生追求。」心腎歸丹,養氣,養神,養靈根 拳論雲: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有前輩雲:傳統太極拳是集,柔功、氣功、中醫、技擊於一體的拳術。我們在練基本功夫時,就在練柔功,拉筋拔骨,先是把肢體練柔了,筋拉長了。在練無極樁,混元樁時,把奇筋八脈打通了。任督脈通小周天就能運行。百會、勞宮、湧泉穴通,帶脈通。大周天就能運行,全身氣血暢通,百病不生,這是氣功練至心腎歸丹,就能明白中醫理論,真正陰陽平衡學說。心屬火,腎屬水,水火相剋,自行調和。至於技擊功夫能內外相合,神形合一,氣往下沉,命門後撐,身備五弓,知己功夫也就基本練上身了。 很早以前,國家提倡:生命在於運動。後來提倡說:生命在於科學運動。近幾年提倡:生命在於陰陽平衡,順應天地自然規律。那怎麼能做到身體內陰陽平衡呢?中醫理論認為人體健康、精力充沛,身體內必須是陰陽平衡,氣血旺盛順暢,所以百病不生。但當人體陰陽失衡,身體感覺就有這樣,那樣不舒服。開始沒有多大的影響,生命跡象好似正常,但是經常有時感覺有些不舒服,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亞健康。長時間後身體就要出現狀況了,需要中醫調理。就是調理體內陰陽。中醫調理除了中藥外,還有足療、按摩、艾灸、刮痧等。促使人體內陰陽逐步恢復平衡。除此之外也就是多運動。我認為傳統的太極拳是調整體內陰陽平衡最好的拳術。真義決雲:人身即天地,天地即太極,太極之內分先後天。因為太極拳內勁功夫可以後天補先天。怎麼補?補什麼?這就是養生學中的重中之重。我認為苜先要有一脈相傳明師傳授太極拳內勁功夫,並能練到一定層次的內功。也就是說:練功者內勁功夫能練到體內肌隔膜能做功,松胸實腹,在氣往下沉的時候,身體內五臟六腑能自行相互按摩。心腎歸丹,實則是氣沉到雙腎,腎臟是人元氣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源,是我們身體的根基。我們通過內勁練習,以後天之氣補先天之氣。補腎氣就是補生命,呵護腎就是呵護生命,傳統太極拳內勁能讓雙腎永遠充滿活力,只有腎氣充足,人的精神才能永放光彩,健康長壽。 內勁從中醫學武學上講是屬陰。陰是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只有練功者身體感覺到,氣沉丹田,是後天之氣,能融入雙腎,逐步補充先天之氣。讓生命之火更旺,更長。從道學的角度講,傳統太極拳是性命雙修內功拳,是啟動陰命系統工程的一把金鑰匙。陰命是什麼?陰命就是人體內奇經百脈,全身脈絡系統。全身氣血調和通暢就能百毒不侵,身體自然就好。但是陰命系統里,也有陰脈與陽脈之分。任脈為陰脈,是陰經之海,所有陰經的源頭。督脈是陽脈,是陽經之海,是所有陽經的源頭。中醫學所說的腎功能,就是任督二脈的功能。通過任督二脈能自行調理陰陽平衡。道家修道修什麼?就是打通大小周天,天人合一。吸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來補充先天之氣。推動汞、鉛達到養氣、養神、養靈根的目的,這才是真正的養生。這與一般所說的健身養生有著本質區別。要想真正的養生,懂陰命系統工程。就必須系統的在名師言傳身教的前提下,先修陽命,達到強身健骨,有一定內功後打通任督二脈和其它十二經脈,讓全身脈絡氣血運行更暢,更順,讓身體回歸童身,從而達到旺盛的生命力,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前輩云:七分練,三分養,能練能養是武道。七分養,三分練,能養能練是健骨養生之道。 以上是我十年來跟隨武氏太極拳第五代嫡系傳人孫建國師父習練武氏太極拳功夫和養生的一些粗淺體會,有不當之處,敬請太極同道指正。

本文來源於太極網。


推薦閱讀:

太極拳平衡動作的修鍊
陳健侯太極九手
理氣法天部:太極法初級教程之十(張岩整理)
太極門點穴秘譜
太極一人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