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經梧太極內功(四),練功的感應和心得

十一練功中的效感和反應

在練功過程中,不僅治療了疾病,使體格健壯,增加了拳術,姿勢上的優美,提高了技擊能力,在生理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和反應。現將一般常見的幾種簡述一下。

(一)練功入靜後,氣下沉,全身關節肌肉放鬆,心神舒暢,精神非常愉快輕鬆。食量大增。毛髮生長快,黝黑,面部光澤紅潤,眼珠有神。有色。

(二)由於呼吸之鍛煉,腹肌動之伸縮強度加大,腸胃蠕動加大加快,消化力強。

(三)長期循環意守,可感覺有一股熱流隨氣沿著兩下肢運行,腳心發熱。有時出汗。

(四)由於長期守命門,感覺腰部及前丹田,前後貫通發熱,熱流從命門散放到腹部及會陰和全身。

(五)由於抓閉呼吸之鍛煉,氣達於背(神通於背),此時背部發熱,熱氣上行達兩肩推動兩肘、兩手,手及臂發燒發脹,非常有力。也有提肛,縮睾之感覺。

(六)帶脈充實後,氣通全身,感到腰部周圍,似有一條鐵的帶子相護。內里又似有一觸即發的爆發力量。

(七)長期練功,性慾亢進津液生多,不思飲水。

(八)內外合一(動靜合一)後帶功練拳不感覺疲勞,動作連貫自如,體輕、神凝。練功後機能旺盛精神充沛,體適神逸。

十二個人練功心得

(一)原太極內功介紹:

1.調息:姿勢和太極拳預備式相同。自然呼吸法,進行調息,使心神達到安寧,心平氣和為止。

2.吐濁氣:將腹中氣由口向外吐出,越細越長為佳,最好做到周身吐空為止,然後再做第二口。初練可三、四口吐完,久練一次一口即可達到吐空。

3.凝神:立式:用意推動兩眼之光,使視野向前方最遠的地方放出,找個目標,如太陽、月亮、星辰、山川勝景、花朵、湖泊等。采其精華,然後不停的收回,離眼一尺二寸左右的時候停住,精神貫注,兩眼目不轉睛的盯住,三、五分鐘,久之則產生象氣球一樣的一個氣物。

4.採氣物:氣物出現後,再把凝成之氣物,用眼和意送入會陰。作法:用鼻子吸氣,隨吸氣,頭慢慢下垂,到鼻對肚臍為止,兩眼垂簾看會陰,舌貼於下齒與齒齦之間。開始鍛煉,三、四口即可,最後達到一口為止。

5.吐納:吐的第一口開始,口對會陰,細長吐氣,隨吐氣身子下降,至兩腿發酸為度。用意摧動氣下降到腳心(湧泉)。納氣:用鼻吸氣,以意引導氣由腳而腿經會陰到命門(後丹田),如此周而復始的吐納。鍛煉時間長短,以兩膝發酸不支為度。

6.內轉法:將吐納的吸氣引到腹部,再向中丹田(前丹田)吸氣,使氣充實後,再以意引導,由小圈從裡到外,先從右向左轉三十六次,再大圈轉小圈,由外向里,從左向右,轉二十四次。

7.神通於背:由吐納之吸氣不放,再領氣至背部,使氣達於背部,此即神通於背。姿勢有二:① .靜練式取站樁 ② .動練式取走式。

8.靈機於頂:由吐納之吸氣不放,提到背部,使氣達於背部(神通於背),再於背部至玉枕、百會達上丹田(印堂),此步不可早練,必須有人指導。

9.步法鍛煉:練完以上各功,方可進行步功鍛煉。步法分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

(二)太極內功的幾個結合:

氣功和太極拳的結合

古代用以養生的方法,本有內功和外功兩種。據傳說古代人為了求取長生,以內功進行修練,結果有的在深山多年修練的人,達到了長生目的。但這種人雖然壽是長了,而身體不能活動,有氣無力,喪失了勞動力。這說明內功修練是可以使人長生,在鍛煉方法上,還存在一定偏向,這就是缺少外動。古人針對這種情況又創造了外功和內家拳等。外功著重身體運動,如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等。

通過古今實踐證明,只專門練調息靜坐,而不使身體參加活動是偏差的,必須內外合一,動靜相兼進修鍛煉。現在流傳最廣的太極拳,就是配合內功鍛煉最理想最科學的外功。在全國各地開展了氣功療法的醫療單位,幾乎全部都配合太極拳運動。

內功發源的時間比較悠久,在兩千多年前,總結上古醫學的經書「黃帝內經」就有記載,外功則晚於內功,而太極拳產生的年代就更近些。

太極拳創造於三百多年前,是綜合當時各家拳法(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的協調動作)結合古代的「導引術」(俯、仰、屈、伸運動肢體)如「吐納術」(吐故納新)以及武術運動中的意識、動作、呼吸等整理出來的一套鍛煉方法。鍛煉方法上的整體性和內外統一性,成為太極拳運動的特點。

太極拳動作的弧形,螺旋形地伸縮轉折,始終用意識引導氣血循環周身,達於「四稍」(兩手和兩足尖端),內臟作自我按摩運動,是與中醫的「經絡學說」有密切關係的。

我們說太極拳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就是指的它綜合併融會貫通了我國源遠流傳的拳術、養生法、呼吸法、經絡學說,古代樸素的唯物哲學而說的。

太極拳本身雖然已經包含了治病保健方法的合理內核,由於時代需要不同,過去是偏重於技擊。採取螺旋形的圓運動和結合內呼吸的鍛煉。都是為了加大運動效果,加大爆發力量,動作上也有快有慢,有發勁,有竄奔跳躍。在一百年前,太極拳適應時代需要提出了「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的口號,逐漸演化為以治病、保健、防止早衰和延年益壽為基本功能的拳套。這就是流行國內的動作輕鬆柔和,速度均勻,連貫圓活,不縱不跳的太極拳。由於它有治療多種慢性病,如治療高血壓、胃潰瘍、心臟病、肺結核、神經衰弱等功效,又適於中老年人,婦女和腦力勞動者,與祖國醫學氣功有同樣的效果,所不同者氣功是靜,太極拳是動,所以影響面極廣,為人民健康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並已引起國際醫療體育界的重視。這種醫療保健性的太極拳有楊架(楊式開展大方)、吳架(架式緊湊小巧)、武架(架式更為緊張)、孫架(步法靈活)以適應不同對象的需要。

作為一種全身的鍛煉方法,它有很好的保健意義,太極拳的優點在於此。大家知道練習太極拳的時候,一開始就要求「心靜」「不存絲毫雜念」,注意力集中,並且要「用意」「不用力」,此外由動作上來講也是如此,太極拳的動作,練習時要「完整一氣」,由眼而手部、腰部、足部,上下照顧毫不散亂,前後連貫,綿綿不斷。同時動作的某些部分比較複雜,必須有良好的平衡能力。

太極拳練習中的柔和性、連貫性、圓活性、完整性的特點,又決定了它在鍛煉方法上對姿勢動作的種種要求。根據臨床實踐,氣功配合太極拳的治癒率是較單用為高的,以我個人二十餘年研究太極拳的經驗,治療各種慢性病以太極拳的鍛煉方法治療,收到了滿意效果。另外通過太極拳的鍛煉,對全身關節起到調節作用,也就是靜與動的結合不可分離。氣功是靜中求動,太極拳是動中求靜,一是內功,一是外功。一是靜功,一是動功。內外合一,動靜相兼,真乃珠聯璧合。如果大力開展氣功與太極拳的配合工作,可以肯定還可以縮短疾病痊癒的過程,可以防止複發。

在開展綜合快速療法中就得到了證實,以氣功太極拳為主的綜合快速療法,一個療程僅二十一天,成功經驗證明絕大多數只十至十四天就告痊癒。我們知道在開展快速療法時,首先要病人政治挂帥,發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而作氣功,練太極拳正是培養和鍛煉病人主觀能動性的最好方法。

而如果單練太極拳不練內功,尤其是太極內功,便不能使太極拳功夫深入,只有外架,沒有內在的意氣和技擊性的爆發力。配合太極內功練拳,不僅可以彌補單練中不足之處,而且可以增加姿勢的優美、柔和、自然、沉著、毫無造作。久練太極拳者沒有不知道和不如此鍛煉的。

(三)太極內功的「八練一句話」

1.八練:練內、練外、練靜、練動、練意、練氣、練精、練神。

2.一句話:通過八練的手段,採取八結合的方法,達到四用的目的,即用於治病,用於保健,用於技擊,用於節育。

資料供學習參考

本文版權所有,未經允許,嚴禁轉載,轉載請先聯繫微信後台。


推薦閱讀:

內功
少林五形八法拳 24內功式[配圖] 第3頁
太極要出內功,先從培育根基開始!
林寶泉太極內功精要
太極內功-摘選

TAG:心得 | 太極 | 內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