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英國學者多次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獨特製度的優越性(羅思義)

羅思義:獨特製度在股市危機中再次拯救中國羅思義 觀察者網特約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英國人羅思義一向對中國頗有「制度自信」。他曾經發文,中國能迅速從金融危機中率先復甦,因為中國有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經濟增長速度比美國快,因為中國有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這一次,遠在倫敦的他,賜稿觀察者網認為,這輪股市危機,得益於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結構使國家免於經濟災難。以下為老羅文章的中文譯文,供讀者朋友們思考,英文原文附後。】

從六月底到七月初的這輪股市危機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結構幫助這個國家免於經濟災難,更確切地說,這是從近期的金融事件中獲得的重要經驗。如果中國聽從數年前某些圈子裡流行的新自由主義,或者那些支持資本主義制度的人的建議,那麼中國現在將面臨金融崩潰、民眾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和重大的經濟危機。 中國政府遏制股市問題演變成嚴重經濟危機的首選機制,只不過是運用了政府的「有形之手」——政府全面掌握重要經濟指標,並能自發運用這一手段。如果政府對大股東減持所持股票束手無策、不能暫停IPO(首次公開募股)、在某些情況下不能夠強制過去的賣方回購股票、關閉一些公司的交易,不具備提供充足的市場流動性的直接能力,那麼股價下跌的勢頭將會變得難以控制。 但在沒有經濟資源支持的情況下,即使政府有運用政府「有形之手」的政治意願,那麼也只會無能為力。 以私營企業為主導的銀行體系會被客戶的股市虧損、融資融券交易的潛在要求與隨之而來的金融公司破產壓垮,私營銀行步入大幅衰退也正是緣於此,並因此而無法解決股價下跌所帶來的負面結果——由於取消IPO或者其他的原因,在一段時間之內企業通過股市發行股票增加資本將會變得更難。但幸運的是,中國以國有制銀行為主導的銀行體系有實力和能力,阻止這種危機演變成重大的宏觀經濟問題。 如果中國已全面開放資本賬戶,股價大幅下跌在一些地區引起的恐慌情緒,必定會造成中國資本外流大幅加劇。當金融體系出現問題時,類似機制導致1997年東南亞債務危機演變為經濟崩潰。至少,中國將因試圖應對資本外逃和可能爆發的更嚴重金融危機,而面臨巨大的外匯儲備損失。 但只要不產生這種重大、甚至災難性的經濟後果,金融形勢就能得到控制,宏觀經濟所受影響也將相當有限。當然,中國股市問題可能還沒有完全結束,也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中國的社會主義宏觀經濟優勢已顯示,中國能應對這輪股市危機。 如果中國採納了一些新自由主義者和支持資本主義政策的人士的主張,那麼中國現在的形勢會完全不同。數以萬計的中國公民將會由於股價失控性下跌損失掉他們的大部分積蓄,中國企業將會缺乏資金,中國將面臨資本大量外流和嚴重的經濟危機。 令人遺憾的是,新自由主義和親資本主義制度的經濟思想有時被視為某種流行的智力遊戲。但中國近來的股市危機顯示,如果中國引入它們,那將代表災難:數億中國人民將因為新自由主義和親資本主義制度的經濟主張,付出生活水平嚴重下降的代價,中國的民族復興將遭受嚴重挫折。相反地,只要中國堅持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結構,這種情況就能得到控制。 當然,中國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可幫助其應對比股市危機更嚴重的問題,比如確保民族獨自主獨立、擺脫外國對中國的佔領,以及確保中國的全面復興等。正如習近平總結: 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舊的制度推翻了,中國向何處去?中國人苦苦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君主立憲制、復辟帝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都想過了、試過了,結果都行不通。最後,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股市問題非常生動地證明了這一點:中國的社會主義結構可確保其經濟問題得到控制,新自由主義和資本主義思想則會導致中國陷入災難。 In the share market crisis socialism saved China again In June and early July, during the share market crisis, China』s socialist economic structure saved the country from an economic catastrophe - that is the decisive lesson to be drawn from recent financial events. If China had followed the advice of neo-liberals, and those supporting capitalism, who were fashionable in some circles a few years ago, China would today be facing financial meltdown, a sharp fall in its setback population』s living standards, and major economic crisis. The first mechanism which prevented the share market problems from turning into a deep economic crisis in recent events wassimply use of the state』s "visible hand』 - the overall grip of the state on key economic parameters and the willingness to use it. Without the state』s direct ability to ensure major shareholders did not sell their holdings, thecancellation of IPOs, in some cases forced buybacks by past sellers, closingof trading in some companies, and providingample liquidity for the market the momentum of the share price fall would have become uncontrollable. But even a political willingness to use the state』s "visible hand』 would have been powerless without the economic resources to support this. A private company dominated banking system would have been overwhelmed by clientslosses on the share market, by potential calls on margin trading, and by consequent financial company bankruptcies. This great weakening of private banks, at best,that would have followed from this meltdown would have then prevented solving what is now a negative outcome of the share market falls – for a period companies raising capital via the share market will be more difficult due to the cancelling of IPOs and other reasons. But fortunately th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of China』s state owned banking system is adequate to prevent this major macro-economic problem from developing. If full liberalisation of China』s capital account had existed the sharp downward fall in share prices, creating elements of panic in some quarters, would undoubtedly have been transformed into a massive exodus of capital from the country. Similar mechanisms, when there had been problems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turned the 1997 South East Asian debt crisis into economic collapse. At a minimum China would have faced huge losses to its foreign reserves attempting to deal with such capital flight and possibly a far worse financial crisis. But instead of such major, even disastrous, economic consequences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was brought under control and the macro-economic consequences will be quite limited. Of course problems in the share market may not yet be fully over – oscillations may continue for a further period. But the strength of China』s socialist macro-economy has already shown it can deal with them. The situation would be completely different today if the ideas of neo-liberalism and pro-capitalist policies advocated by some had been pursued.If that had occurred tens of millions of Chinese citizens would already have lost the bulk of their savings due to an uncontrolled share price fall, Chinese companies would be starved of finance, a huge exit of capital from China would have occurred and deep economic crisis would be gripping China. Neo-liberalism and pro-capitalist economic ideas were regrettably sometimes treated as though they were some sort of silly or even fashionable intellectual game. Recent events show the catastrophe they would have represented for China.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eople in China would have paid for neo-liberal and pro-capitalist economic proposals with major falls in living standards and China』s national regeneration would have suffered a severe setback. Instead, due to China』s socialist economic structure, the situation could be brought under control. Of course China embarked on the path of socialism to deal with far more serious issues than share market problems – it was to secure national independence, throw out foreign occupation from the country, and ensure China』s all round national regeneration. As Xi Jinping summarised: "In 1911, the revolution led by Sun Yat-sen overthrew the autocratic monarchy that had ruled China for several thousand years. But once the old system was gone, where China would go became the question. The Chinese people then started exploring long and hard for a path that would suit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hey experimented with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imperial restoration, parliamentarism, multi-party system and presidential government, yet nothing really worked. Finally, China took the path of socialism.』 But, nevertheless, on a more limited scale the share market problems very vividly illustrate the same issue. China』s socialist structure allowed it to bring an economic problem under control. The ideas of neo-liberalism and capitalism would have led China to a catastrophe.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轉自:http://www.guancha.cn/LuoSiYi/2015_07_16_326874.shtml羅思義:中國增速是美國3倍 因為美國缺個「發改委」羅思義 發表時間:2015-02-09 07:23:18【去年年底以來,美國2014年三季度GDP數據環比年化率5%,讓全球市場為之一振,國際國內媒體競相歡呼驚嘆,美國經濟表現出的「韌性」;而相比之下,中國經濟的各種數據都在印證,中國經濟放緩的事實。觀察者網專欄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羅思義一直專註於中美經濟比較研究,編者曾向當時尚在英國的羅思義求教,美國經濟增長實際情況究竟表現如何?羅思義稱這是統計標準不同所致。時隔半月,中美兩國相繼公布了各自2014年經濟數據:美國2014年GDP增長2.4%,中國2014年GDP增長7.4%。羅思義也特別撰寫一文,賜稿觀察者網首發。文中,他認為美國的季度GDP數據,以環比年化率為基準核算,會放大經濟波動。此外通過比較,他還對中國經濟能夠穩健增長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從2014年底到2015年初,媒體上鋪天蓋地報道美國經濟所謂的「強勢增長」,質疑中國出現「經濟危機」。如今中美都發布了各自的2014年經濟數據,我們可以將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的表現比較一番。此舉不但有助於對比討論中美兩國的經濟表現,也揭示了中國媒體在經濟報道中所犯的分析錯誤,以及對統計數據存在的誤讀。 誤區:不同的GDP計演算法 先看以下的客觀數據: 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7.4%,美國經濟增長2.4%——如圖一所示。中國經濟的增速是美國經濟增速的3倍。

中國的GDP從2013年的58.8萬億人民幣增長到2014年的63.6萬億人民幣——增長了4.8萬億。這一增量用2014年12月31日的匯率計,是0.78萬億美元,用2014年全年的平均匯率計,是0.785萬億美元。美國的GDP增長了0.653萬億美元。 因此,如果用匯率價格來計算,中國對全球經濟總產出的貢獻比美國大約多0.13萬億美元。圖二顯示了以2014年底的匯率計算,中美兩國2014年的GDP 增量。

2014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以這一匯率計算比較中國與美國的GDP增長,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長是被低估的。如果以世界銀行購買力平價(PPPs)計算,比起美國0.653萬億美元的GDP增長,中國的GDP增長大約為1.3萬億美元。 不管選用哪種計算方式,中國的經濟增長顯著超越了美國。 這些實際數據有力地澄清了中國媒體對中國經濟的誤讀。中國媒體稱中國經濟正處於「危機」中,或者正在經歷「嚴峻的緩滯期」,而美國經濟則在「高速發展」。但這些數據表明,恰恰相反,中國不但仍然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發展最快的,而且其增長速度仍然遠遠超過美國。 中國媒體誤析中國經濟的第一個原因在於一個簡單的數據錯誤——它們沒有看到中國和美國是用截然不同的方式來呈現各自的GDP數據的。中國主要用當年一個季度的產出與上一年同季度的產出作比。比如說,中國上季度生產總值增長率是7.3%,這是用2014年的第四季度與2013年第四季度作比較得出的。所以中國的GDP增長率是年增長率。而美國則把當年一個季度的產出與同年的上一個季度作比,然後把這一數據年化——大致乘以4——作為年均增長率(即美國常用的環比年化增長率,觀察者網注)。 美國GDP計算方式的嚴重缺陷在於,它極大地誇張了經濟增長率的起起落落,而這些起伏也許是短期因素引起的——這就使人對美國經濟產生了某種「狂躁抑鬱」的印象。舉例來說,在最新的美國經濟數據上,美國經濟增長率從2014年第三季度的5%下跌到了第四季度的2.6%——這看上去是嚴峻的緩滯。但事實上,如果和前一年相比——排除掉純粹由短期因素引起的經濟起伏——美國經濟僅僅是從2.7%下降到了2.5%。 同樣的,2014年第3季度5%的增長率也是短期因素導致的一個誇大數據——實際的GDP年增長率僅為2.7%。

上圖顯示了中國和美國各季度實際的平均增長速率。也許可以看到,美國經濟增長並未出現顯著加速。從數據上看,美國2012年的GDP增長率為2.3%,2013年為2.2%,2014年為2.4%。2.4%的增長無論如何都不能被描述為「高速」——尤其是與中國7.4%的增速相比較而言。 西方媒體如何製造大新聞? 未能正確解讀中美兩國的統計數據,只是中國媒體進行錯誤報道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一些人寧願去讀西方媒體的錯誤報道,也不願自己下功夫研究數據。整個2014年,西方反華媒體都在試圖散布「中國經濟危機」與「美國經濟增長」的謠言。 讓我們來看看西方媒體是如何「危言聳聽」製造大新聞的。按時間排序,我舉幾個例子。2014年1月,《金融時報》上一篇文章的標題是「靠債務吹出來中國經濟泡沫已至爆裂邊緣」。4月份該報刊登了一篇名為「中國的經濟危機正在到來——只是不知規模有多大」的文章。10月份美國企業研究所宣稱:「中國經濟一片混亂」。 如今,事實已經證明這些報道都是沒有道理的。 美國學者邁克爾·佩蒂斯對此類故事尤其熱衷——美國金融網站Zero Hedge曾刊登過一期他的訪談,題為「中國經濟的"軟著陸』會不可避免地轉變為一場"異常殘酷的硬著陸』」。而《金融時報》則刊載了一系列喬治·馬格努斯的文章,預言中國經濟的增長將會降低到3.9%。此公曾是瑞士銀行(UBS)的資深經濟顧問。 很明顯,這些新聞和中國經濟實際情況之間的反差也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事實上,這些錯誤的報道不過是對傳播了幾十年的「虛構經濟學」回爐重鑄,這類經濟學最喜歡報道中國經濟「危在旦夕」,或它將「大幅減速」。此類報道不光泛濫於各種「邊緣刊物」,甚至在西方主流經濟媒體也大行其道。 比如2002年時,章家敦(觀察者網註:美籍華裔律師,以「中國崩潰論」在西方社會走紅)寫了本名為《中國即將崩潰》的書,他的論點一目了然:「五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袖們還有真正選擇的餘地。如今卻沒有了。他們沒有出路了。留給他們時間不多了。」 10多年過去了,留給中國領袖們的時間仍然充裕。讀者大概以為此書作者會因為預言的破滅,羞愧地淡出公眾視線,但實際上章家敦照舊以「中國問題專家」的身份做客《福布斯》和彭博財經頻道等主流媒體。 另一個例子是《經濟學人》。2002年6月,該雜誌專門出了個關於中國的副刊「底氣不足的中國龍」——標題照舊一目了然。它對中國的分析如下:「中國的經濟發展始終依賴著國內引擎的拉動,而這已經力不從心了。過去5年里的經濟增長主要在於政府的巨額支出。因此,政府的債務飛速上升。再加上銀行的不良貸款和國家巨大的養老金債務,一場經濟危機正在醞釀中。」 2002年的這期《經濟學人》以此作結:「看來,在未來的十年里,中國必將產生動蕩了。」實際上,在接下來的10年里,中國不但沒有被捲入危機,還坐上了經濟增長率第一的寶座,並且這種增長速率是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經濟大國都不曾經歷過的。 實際增速超過計劃 為什麼西方媒體對中國經濟的報道一直不靠譜?更讓人吃驚的是,在改革過程中,中國經濟從未有過低於預期的不佳表現;相反,中國始終表現得要比其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更加出彩。 以圖四為例,圖中比較了鄧小平在改革初期預定下的中國經濟增長速率,與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長速率。鄧小平的第一個預定目標是從1981年到2000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將實現翻兩番,也就是400%增長——實際上的經濟增長達623%。第二個目標是從2000年到2050年間,中國的GDP將再增長400%——即從1981年到2050年的GDP增長是1600%。 事實上,2014年的中國經濟規模已經較1981年增加了超過2200%——鄧小平的目標已經提前38年實現了! 再看政府最新定下的目標——在2010年到2020年間實現GDP翻一番——2010年中國GDP為401202億元,2014年中國GDP總額為636463億元,中國有望再一次超額完成目標。

以上數據表明,在這35年多時間裡,中國始終朝著其目標全速發展。國家主席習近平亦公開重複這一目標:「我堅信,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中國政府用馬克思主義框架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理論來解釋中國經濟的發展,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信服這個說法,所以不妨用林毅夫新近提出的,更專業的經濟理論來解釋為什麼以國際標準來看,中國經濟的超高速增長還將持續下去。 林毅夫首先分析了國內因素:「2008年時,中國的人均收入才超過美國人均收入的五分之一。這個差距同1951年時日本與美國差距大致相當,而之後20年里日本的年均增長率是9.2%;這個差距也和1977年時美國與韓國的差距相當,之後20年里韓國的年均增長率是7.6%。也可以把它同1967年的美國-新加坡,或者1975年的美國-台灣作比——之後兩個地區的年均增長率也很近似。以此類推,在2008年之後的20年里,中國經濟的年均增長率應當有大約8%的增長潛力。」 林毅夫指出中國經濟潛在平均增長率為8%左右的同時,也考慮到了外部經濟因素的影響,短期內經濟增長值會有變動。他寫道:「外部經濟環境並不樂觀……因此,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很可能會低於其年均8%的預期。在政策制定者制定下一個五年計劃時,最好將中國經濟增長率目標定在7%-7.5%之間,再按照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動在此區間做出相應的調整。這樣一個增長目標有助於穩定就業市場,降低金融風險,也能使中國在2020年時實現收入翻倍的目標。」事實上,中國只要保持年均7%的經濟增長速率,就能超過在2010年到2020年間實現經濟增長翻一番的目標了。 中國之所以能達成其經濟目標,林毅夫給出了解釋,這個解釋擊中了一個當下流行的核心經濟學錯誤,正是這一錯誤導致那些大行其道經濟分析報告漏洞百出。林毅夫分析道:「中國具有憑藉內需來維持經濟強勁增長的潛力——而不僅僅是居民消費。」 在經濟學上,內部「需求」並非如佩蒂斯或中國國內的某些作者所言,是等同於國內消費的。它等同的是消費與投資的總和。 自然地,中國有全球最大的投資資源。如林毅夫所說:「中國的投資資源是源源不斷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債務總和加起來低於GDP的一半——低於國際標準。與此同時,中國的私人儲蓄總額接近了GDP的一半,國家的外匯儲備也達到了4萬億美元。就算處在相對糟糕的外部經濟環境中,短期內中國也能靠投資促進就業;而工作機會的增多又拉動了消費。」 美國缺個發改委 但為什麼只有中國能夠貫徹這些投資計劃,而在美國,無數號召增加投資的呼籲總是無疾而終?即便是美國前財政部長 勞倫斯·薩默斯這樣的領袖人物的公開呼籲,也還是遭到忽視,原因在於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核心上是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截然相反。 中國經濟中的國有部門並不試圖囊括或者管理整個中國經濟,但它卻強大到足以控制中國的總體投資水平。這樣一種結構也許可以用凱恩斯的話來描述:「某種比較全面的社會化投資」能確保「現有投資量的決定權不握在私人手中」。或者也可以用鄧小平的話來描述:「在改革進程中我們要確保……經濟中的公有製成分總是佔主導地位。」或者也可以用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報告來概括:「我們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 但無論何種對公有制經濟的描述都不如經濟實況來得重要,正如《華爾街日報》精簡的結論:「大多數經濟體靠拉動財政和貨幣這兩根槓桿來促進經濟發展。而中國還有第三個選擇。中國的發改委可以讓投資項目源源不斷地增加。」資本主義經濟里缺少這樣一種結構,而正是這一成分,一如我們將看到的,在1978年後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經濟長期發展,並保證了中國在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開始後,表現得比其它經濟大國更加亮眼。 相較於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都缺少發改委這強大的一環。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經濟的發展始終勝過美國,並能在媒體幾十年(包括2014年)不斷翻炒的「中國經濟災難」的預言中穩如泰山。 另一組數據同樣反映出中國經濟的真實狀況。當媒體上充斥著有關中國經濟的悲觀報道時,外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金額卻從2013年的1239億美元增加到了2014年的1276億美元。對一般企業而言,它們打交道的對象是資金而非口號,所以它們比媒體更清楚中國的經濟狀況。 筆者多年的謀生手段,就是向企業提供各國的經濟分析(比如中國),而這些分析要比刊在《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和《經濟學人》上的那些文章準確得多。這些出版物上的文章從未說對過,因為那些作者並不理解中國遠比西方優越的經濟結構,故而他們一再做出錯誤的預測。 不過也不必感到絕望。比起這些出版物上漏洞百出的文章,2014年中國的實際經濟數據再一次表明,如果想得到關於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更加準確的預測,應當聽聽中國頂尖經濟學家是怎麼在中國媒體上說的,再看看中國自己的經濟發展預測究竟是怎樣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框架為探討經濟問題留出了相當大的空間,既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理論探索。也正因如此,中國當前才會如此重視智庫建設。筆者曾經撰文指出所謂「消費帶動增長」概念的理論謬誤,但由於錯誤信息流毒甚廣,一直沒能產生廣泛而深入的討論。所以,希望中國媒體多關注基礎性的數據問題,而不是當西方媒體的傳話筒。 (本文為作者向觀察者網提供的獨家稿件,原文為英文,觀察者網劉旭爽譯) 轉自:http://www.guancha.cn/LuoSiYi/2015_02_09_308936.shtml羅思義:中國經濟增長是特殊國情還是普適規律?羅思義 發表時間:2014-09-02 02:59:19【本文為作者9月3-4日在《第二屆G20智庫論壇》演講內容的擴充版,授權觀察者網首發;該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承辦。作者提出,那些已經被世界權威機構摒棄的經濟增長測算方法仍在中國大行其道,仍然有人聲明全要素生產率才是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事實上,作者認為這一說法早已過時並被後來的經濟學家修正,通過對美國、韓國、台灣等經濟體的對比可以發現,資本投資在經濟增長中貢獻遠大於全要素生產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自1978年以來,中國一直都是世界歷史上經濟發展最為迅速的大國,國內生活水平也急劇提升。不僅如此,中國在全球金融危機中的表現也令人矚目,遠遠勝過其他的主要經濟體。從2007年第二季度到2014年第二季度,在這六年中,中國經濟增長78%,而美國僅有8%。根據世界銀行的界定標準,僅僅一代人,中國就從「低收入」經濟體幾乎完全轉型至「高收入」經濟體。這種史無前例的經濟增長常被稱為獨一無二的「中國特色」,但歷時30年的西方經濟研究也證實了,中國經濟增長其實根植於普世的經濟發展進程之中。進一步說,當全球範圍內的各種力量集聚在一起,共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中國經濟增長和「中國特色」時,這些推動中國發展的力量,其實是貫穿世界經濟發展運行之中的。西方對經濟增長成因的計量分析研究進展,對研究中國有一定的關聯。中國的經濟學家聲稱,中國的經濟騰飛是「不同尋常的」,不符合一般的經濟理論。他們還認為,中國必須從依賴高投資高出口的增長發展模式轉向依賴高生產率,或者說是依賴全要素生產率(TFP)的經濟增長模式。然而,這種經濟學方法和概念事實上已經過時了30年,早被聯合國、美國和經合組織棄用了。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是指全部生產要素(包括資本、勞動、土地,但通常分析時都略去土地不計)的投入量不變時,而生產量仍能增加的部分,通常是指純技術進步帶來的生產率的增長,因而常常被視為科技進步的指標。現代經濟學認為,世界經濟的增長,包括中國,顯著地受高投資和全球化的驅動,後者特指國際範圍內的勞動力分工。這篇文章主要的目標便是,概述西方最新的經濟學模型及其在中國的應用。文章首先會簡要地介紹中國經濟成就的特徵,因為這些成就開拓了經濟學理論的基本含義;之後將分析西方經濟研究是如何理解中國經濟增長的。這裡特別要推薦一本書,新加坡經濟學家姜明武所著的《經濟增長動力:對亞洲經濟政策的比較分析》(The Dynamics of Economic:Growth:Policy Insights from Comparative Analyses in Asia),這本書不僅研究全球經濟增長,也是同類書籍中研究中國和亞洲經濟增長最為全面和深刻的書。估算經濟增速要考慮人口規模自1978年以來,中國取得了史無前例的經濟增長成就。如下總結幾個重要參數:下圖所示的是處於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初期的世界最大經濟體人口佔世界人口比重。根本沒有哪個經濟體能與中國1978年經濟開始持續快速發展時的人口相比,當時中國人口佔世界人口比重為22%,相當於美國或日本人口的7倍,經濟「騰飛」時期的蘇聯人口的近3倍。

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初期的國家人口佔世界人口比重中國單年經濟增長率也絕對遠遠高於歷史上任何國家。以國際可比價格,即購買力平價((PPPs)計算,中國之外單年最高的實際GDP增長紀錄是由美國在1999年創下的,當時其產出增長總額為5670億美元。單年最高的產出增長記錄則是由常被認為創造了戰後「經濟奇蹟」的日本實現,其產出增長總額為2120億美元。但中國2010年產出增長總額高達11260億美元。也即是說,中國單年GDP總額是美國的2倍多,日本的5倍。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已改變了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事實上,由於使用了誤導性的分類和國家排名方式,中國的變化規模一向被低估了,因為這種方式未將人口因素考慮在內。把人口不到4萬,人均GDP高於中國的摩納哥與人口分別為12億和近2.4億,人均GDP均低於中國的印度和印度尼西亞放置於同等位置與中國比較是有悖邏輯的。這隻會弄混而不是弄清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因此,要嚴謹計算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就必須要將人口因素考慮在內。根據世界人口計算,中國1978年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時,不到1%的世界人口居住在人均GDP低於中國的國家——以當時美元匯率計價,74%的人居住在人均GDP高於中國的國家。但到2012年時,這一情況發生了變化——29%的人居住在人均GDP高於中國的國家,51%的世界人口居住在人均GDP低於中國的國家(如圖所示)。因此,就經濟發展水平而言,中國已處於世界的中上水平,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居住在比中國經濟發達的國家。如果不做比較,就不會知道人類史上曾有如此大比例的世界人口生活得到改善。

1978-2012年間人均GDP除了長期增長率外,中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方面也遠比其他主要經濟體成功得多。在2007年第二季度至2014年第二季度期間,中國經濟增長78%,美國經濟則僅增長8% ——美國是主要發達經濟體中表現最好的國家。因此,中國不僅在長期增長率方面高於其他經濟體,而且在短期應對危機時出台的宏觀經濟政策也優於其他主要經濟體。

金融危機之後六年來中美GDP變化百分比經濟規律和特殊國情矛盾嗎?鑒於中國的經濟增速史無前例,它對經濟學理論的啟示作用便顯得尤為重要——並不是沒有經濟學理論來解釋中國的成功。然而,中國經濟發展與普適的經濟理論的關係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於,中國經濟發展到底是全盤特殊,還是建立在全球都起作用的經濟力量之上?如果無一例外都是特殊的,就沒有什麼經驗可供他國借鑒的了。一方面,中國堅持自身發展的特殊性——中國有一套這樣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說法,比如「有中國特色」的政體,「有中國特色」的法律體系,「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化發展,「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化以及「中國夢」。正如鄧小平強調的,「為了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我們必須從中國特殊國情出發。」林毅夫也在討論經濟政策的實踐時強調:我們運用外國理論時一定要謹慎,因為先決條件不同,結果都會迥然不同。這種強調特殊性的看法無疑是正確的。事實上,用最簡單的話來說,不僅每個國家不同,而且每個國家自身在每個時間點也是不同的——特殊性不僅是地理上的,也是時間序列上的。不僅德國與中國不同,1949年的中國與2014年的中國也不同。正如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對特殊性與經濟發展規律的關係,鄧小平有清晰的論述,他不僅談到中國與眾不同的特點,談到「中國特色」,也說「我們努力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中國的整體特殊性和「普遍的」經濟發展過程相互矛盾嗎?如果矛盾,想用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去理解中國經濟發展便顯得毫無意義,因為中國是完全特殊的,完全不受經濟規律制約的。事實上,中國的獨特性與其所受制的普遍經濟規律之間並不存在矛盾。任何實際的經濟分析都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根植於現實。每個經濟體的基本結構性要素(消費,投資,儲蓄,第一產業,製造業,服務業,貿易,貨幣,等等)都具有普遍性,但這些普遍要素如何結合併相互作用,對於不同的經濟體來說,無論在時間還是地點上都是完全不同的。沒有國家可以照搬他國的模式。如果一國實施了另一國的政策,因為本國國情客觀存在因而必然要鑄成大錯——兩國彼此國情不同,都有自身的特殊性。但是,一國可以從別國學習,獲得經驗教訓,就像中國所做的那樣,它研究別國經濟的構成,並分析這些構成要素又是如何在他國具體的形勢下,以不同的方式組合起來。中國經濟改革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曾精確地描述過這二者的關係,中國的政策是全盤特殊的,但它們同時也按照客觀經濟規律運作。西方計量經濟學的最新發現為了理解經濟增長的普遍要素,以及它們在中國如何有機組合,並向其他國家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以下幾點顯得尤為必要:(一)、研究這些普遍原理和他們的運作規律;(二)、分析這些普遍原理要素在中國是如何組合起來的。然而,想要最為精準地分析這些「普適的」全球適用的要素,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近年來最新的有關經濟增長的成因以及計量方法的經濟學研究成果。近30年來,有關經濟增長的成因計量研究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使得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經濟發展以及中國經濟增長的原因。這些進展現在已經正式被聯合國、美國和經合組織採納,下面簡單總結一下這些進展:關於經濟增長的成因和計量研究,理論上被稱作「增長核算」,起初是由羅伯特·索羅於上世紀50年代提出的。索羅提出了推動經濟增長的兩項投入,資本和勞動力,他的理論框架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其他要素可以繼續加入。他的觀點在當時振聾發聵,但也犯了兩個錯誤,後來有經濟學家對此做出了修正,這兩處問題與經濟增長成因分析直接相關,也與分析中國乃至亞洲的經濟騰飛有著重要的聯繫。首先,索羅並未將「中間產品」納入他的研究中,而中間產品在量化研究中是尤其重要的。實際研究表明中間產品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比資本、勞動力、產量增長得都要更快,中間產品的增長是國內國際中勞動力分工不斷加強的重要指標。第二,索羅的模型未將投資質量的改善和勞動力的提升納入考量之中,出現了一個錯誤的推論:經濟增長主要來源於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這種錯誤在中國也常犯。後來這一錯誤被糾正,更為準確的經濟增長研究方法逐漸被美國、聯合國和經合組織所採納。以上修正不僅對於把握一般經濟體十分重要,而且與考察中國狀況密切相關。闡釋中國經濟增長中持續出現的許多錯誤,並非是中國自身的問題所致,而是人們使用不準確的計量方法使然。在中國,一些人錯誤地認為,生產率,嚴格說來為全要素生產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以下我會詳細地證明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經濟增長要素中,資本投入遠比全要素生產率更為重要,而且經濟發展的水平越高,情況越是如此。以西方最先進的計量經濟學方法精準考察中國經濟增長,我們很容易發現中國完全遵循了一個可以理解的模式。也再一次肯定了鄧小平的論斷,即:中國走出了一條融合「中國特色」,又遵循一般經濟規律的獨特發展道路。中間產品投入對產出的貢獻索羅忽略的中間產品這一要素,在隨後的經驗研究中被高度重視。研究表明,中間產品的增長,即日益細化的勞動分工,是經濟發展中擴張最為迅速的因素。比如,通過考察最發達的國家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Dale W.Jorgenson(戴爾·喬根森),Gollop和Fraumeni三位經濟學家發現:「中間投入是目前對產出貢獻最大的增長要素。我們調查了45種行業,其中有36種行業,單單中間投入一項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就超過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貢獻。」Jorgenson對美國經濟進行細緻的觀察,他得出結論說:「比較中間投入和其他增長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我們發現中間投入是目前增長要素中最為關鍵的一環。中間投入的貢獻率超過了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資本以及勞動力投入的貢獻率。為了更清晰地說明以上結論,下表羅列了索羅最初的增長核算範疇,即資本、勞動力、全要素生產率,而且另設一欄展示了中間投入的增長。如圖所示,1977至2000年間,中間投入增長率的中值是美國GDP增長率的115%,大大高出其他投入。

美國產出增長來源其他經濟體也發現了與美國相同的結果,特別是中國。來看其他發展迅速的亞洲經濟體:三位韓國經濟學家Hak K. Pyo, Keun-Hee Rhee和 Bongchan Ha發現,考慮到原材料的中間投入,「韓國經濟中,不同要素對於產出增長貢獻率依次為:原材料、資本、勞動力、全要素增長率、能源。」台灣經濟學家梁啟源,通過考察1981至1999年間中國台灣省26個部門的發展狀況,在將中間原材料的投入納入核算後發現,「原材料投入是1981至1999年間所有部門中對產出增長貢獻最大的要素」。大陸學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任若恩和孫琳琳,把1981至2000年細分為1984-1988、1988-1994和1994-2000三個階段後發現,「中間投入增長是絕大部分工業領域中產出增長的主要因素。」勞動分工和中國的開放政策從全球性、普適性的經濟角度明白了勞動分工的重要性,也就容易理解中國「開放」政策的意義所在。勞動分工並不純粹存在於國內。全球化的核心趨勢,諸如GDP中逐步增長的貿易份額,日漸擴大的外國直接投資佔GDP的比重,以及某些特定行業研究成果的國際交流日益頻繁,都是逾益擴張的國際勞動分工有力的證據。這些事實是中國開放戰略取得成果的原因。特別是,事實上的勞動分工是經濟增長中至為重要的量化因素,它直接決定發展戰略的成敗。勞動分工是經濟增長中最具分量的要素,分工的結果將助推全球化,使「進口替代」戰略難以執行,進口替代戰略一直是後發國家嘗試建立自足型經濟的主導形式。以上事實,反過來有助於我們正確理解中國經濟增長中出口所起到的關鍵作用。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應該花更大力氣促進出口,相反,中國應該努力通過貿易平衡達到國際收支平衡,像大力發展出口一樣擴大進口。因為在現代經濟發展中,勞動分工的規模要比在自足型的國內經濟更大。只有大規模導向的出口與同樣強勢的進口並重,才能夠充分利用國際勞動分工中獲得的優勢。基於此,堅持出口推動經濟的意義不可小視,這直接關係到一國經濟的效率和生產率。大量的經驗研究支持了這一理論:即越是外向型的經濟體,越是能夠取得顯著、真實的GDP增長。這些都驗證了出口對於中國的重大意義。中國摒棄「進口替代」戰略是其經濟政策的首要特點。中國「開放」政策的成效顯而易見,無需贅言。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對國際貿易的開放程度要高於美國。鑒於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我們可以與日本來進行比較。如圖所示,2012年,中國出口佔GDP的比重為27%,而日本和美國分別為15%和14%。由此可見,中國出口在其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幾乎是美國的兩倍。中國在貿易上比美、日都更為開放,使得中國在高速增長方面比美、日更具競爭優勢。中國對外貿易的開放程度,也比許多其他規模較大的發展中國家要高得多。

貨物和服務出口佔GDP的比重發達經濟體更像投資拉動型經濟現代經濟學研究表明,資本投入是繼勞動分工後第二大影響經濟增長的要素。這與研究中國和普適的經濟增長緊密相關。也正是在這一點上,中國國內有關經濟問題的討論出現了很多混淆。人們一直堅持認為經濟增長中最具份量的要素是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而不是資本投入,而這已被現代經濟學研究證明是錯誤的。投資是影響經濟增長的第二大因素,它顯著超越全要素生產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這一發現不僅適用於中國,同樣也適用於所有高速發展的亞洲國家。亞洲是全球唯一一個只靠一代人的努力就從貧窮飛躍至富裕的地區。因此,研究 「亞洲奇蹟」的成因不僅對於中國意義重大,而且對於全球經濟政策的制定也意義非凡。用最新經濟學方法對亞洲崛起的研究,成果卓著,這對於中國經濟騰飛的成因分析提供了幫助。從「開放」的特性中不難看出,繼全球勞動分工之後,亞洲經濟走向繁榮離不開投資的巨額積累這一重要原因。姜明武的《經濟增長動力》是目前研究亞洲經濟增長最全面的書,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說:「就經濟增長而言,資本積累是……發展中亞洲經濟增長領先世界其他地區的基本動力」。在成功的亞洲國家中,無一例外。「密集的資本投資推動快速增長的模式……長期不變,並且根據規模、位置和發展水平,逐漸演繹出不同的經濟類型。」中國的資本投資占經濟增長54%,在亞洲發展中國家中處於領先地位,也超越了西方國家工業化時代的投資佔比。在解釋亞洲經濟增長發展領先於先進經濟體發展的原因中,超高資本投資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而且其貢獻率幾乎是全要素生產率貢獻的兩倍。亞洲模式中,資本投資在經濟增長中佔據主導地位,遠遠高於全要素生產率,這一結果與美國的Jorgenson等經濟學家在美國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因此,高額資本積累拉動經濟增長的中國模式,正是「亞洲奇蹟」中的典型例子。它清晰地顯示了,在中國,各生產要素的結合如此獨特,並且不斷創造著「中國特色」,但中國經濟增長的經濟驅動力又是具有全球普適意義的。就像姜明武所說:「這種模式的特點是,固定資產投資佔GDP的比例快速擴張,比如在1990年至2010年間經濟快速增長時期的中國就是如此。」與此同時,姜明武還給出具體的統計數據:「在1990-2010年間,發展中的亞洲國家在全球GDP中的份額增長了14.9%,同時固定資產投資在全球的份額也增長了29.1%……中國GDP佔全球的比重增長了10.1%,其固定資產投資佔全球比重增長了24.7%。」是投資推動了中國及亞洲經濟走向繁榮,明白這一點是非常關鍵的。現代計量經濟學告訴我們,世界經濟範圍內,投資是繼勞動分工/中間產品之後,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姜明武還在他的著作中寫到,資本積累作為經濟增長驅動力,並不僅僅對亞洲重要,對世界其他國家也很重要……這一增長源泉不僅對人均資本存量低的發展中國家重要,對人均資本存量高的發達國家也起著很大的作用……在G7經濟體中,有形資產投資是經濟增長中最重要的來源,同時,對任何階段的任何國家而言,資本投入的貢獻都超越了全要素生產率TFP的貢獻。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東亞經濟的繁榮, 其具體特徵並不是投資導向模式,而是中國所能調動積累起的巨大投資數額。探究經濟增長原因的權威學者戴爾·喬根森,曾推動美國、經合組織以及聯合國,改變了其官方測量經濟生產率以及經濟增長的方法,他在介紹姜明武的研究時寫道:「亞洲的崛起……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經濟成果,它創建了一種建立在全球化,與資本長期累積之上的新經濟增長模式,這裡的資本包括了人力資本和非人力資本。」對亞洲的研究也應正了之前的研究結果——當一個國家向先進經濟體發展的同時,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隨之增長。這的結論在以下的表格中會有所展示。以國家經濟發展升序排列,由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比例在非亞洲發展中國家為50%,在亞洲發展中國家為55%,而在發達經濟體則高達57%。因而可以看出,發達經濟體比發展中國家更像投資拉動型經濟。即當發展中經濟體向發達經濟體邁進時,投資對其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會增加。

全要素生產率、勞動力和資本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中國和西方兩種增長戰略上述事實對中國以及一般經濟體增長都有重要意義。全要素生產率在經濟增長中所佔的比率是微乎其微的,成熟經濟體中這個比率僅有11%,與57%比重的資本投資的貢獻相比,全要素生產率不可能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因此,任何主要依賴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來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是行不通的。經濟增長計算方法的更新,和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已經被世界最權威的統計機構採納,並且確認了這一發現,即資本投資在經濟增長中貢獻遠大於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因此,在中國,當你發現那些已經被官方顛覆的經濟增長測算方法仍在大行其道,而且仍舊有人聲明全要素生產率才是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讓人震驚。這些當代經濟測量方法和經濟增長研究的進步,以及中國和亞洲經濟的增長實踐,清晰地展示了兩種發展戰略的區別,解釋了為什麼相對於中國和有活力的亞洲經濟體,西方經濟體增長緩慢的原因。兩種戰略之間的區別已經為中國當前和未來的經濟政策指明了方向。第一種戰略,事實證明,其經濟增長的基本因素是資本和勞動力積累(要素積累),以及全要素生產率TFP,TFP已經被證實沒有要素積累那麼重要。這樣的增長策略被亞洲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所採用。如這些事實所說,政策的核心目標是維持合理的TFP的增長率,其根本是確保參與國際分工及生產要素的調動(資本與勞動力),處於特別高的投資水平之下。由於和生產要素的增長相一致,這一戰略,已經取得了驚人的成功,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快的人類生活水平的增長,成千上萬的人擺脫了貧困,讓一個原先屬於「第三世界」的國家享有了「第一世界」國家的生活水準,使中國從一個貧窮的國家的邊緣進入到世界銀行定義的「高收入」國家。另一種策略的構想是:基於資本和勞動力的要素積累對增長的重要性不如TFP。這種策略普遍被發達經濟體採用,並且伴隨著這些經濟體的經濟衰退。Jorgenson提到:「許多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策略強調創新,這種做法在過去十分恰當,但是忽視了人力和非資本領域的投資,導致這些要素對經濟增長貢獻的持續下降」.第二種戰略的失敗不可避免的,因為TFP的增長對整個經濟增長來說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不同戰略的分析導致了兩種不同的政策:一個開放的經濟體參與國際分工之後,如果經濟增長的最重要推動力是要素積累,那最重要的政策就是促進要素快速增長,包括高儲蓄率(金融資本投資),擴大勞動力參與率市場(因為這增加勞動力供給),提升教育水平(通過提高勞動力質量而增加勞動力收入)等政策。維持合理的TFP增長率很有必要,但是定量來說,並不如促進要素積累那麼重要。正如姜明武所總結的:「亞洲經濟體發展模式的秘密不是依靠獲得很高的TFP增長率,而是維持合理的TFP增長,因為密集地調動要素投入需要很長的周期。」資本積累的重要性作為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並不是唯一存在於亞洲,也在世界範圍內普及。如同Jorgenson、Siroh、Oliner和Sichel所發現的,對大多數經濟體的增長來說,資本投入是最重要的來源。這種增長來源不僅對人均資本存量很低的發展中國家很重要,對人均資本存量是相對較高的發達國家也很重要。即使是對G7國家來說,有形資產投資也是經濟增長的最重要的來源。在任何國家任何一個階段,資本投入的貢獻都超過了TFP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事實上,在先進的經濟體中,TFP增長偏低。經濟越擴張,要素調動尤其是投資的調動就越重要。與此相對,如果錯誤地認為TFP增長才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就會採取政策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而不是積極地增加要素積累(高儲蓄率、擴大人口的勞動參與率等)。事實證明,近些年來發達國家不重視資本投資和勞動力發展,造成的後果就是,由於TFP對經濟增長貢獻太小,以至於無法支撐經濟增長。這種不可避免的後果,Jorgenson也提到過,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成功的經濟增長戰略已經證明了中國政策組合的優越,同基於TFP增長(創新、創業)戰略的歐洲國家和美國形成了明顯的對比。Jorgenson指出:「經濟評論員們,尤其是亞洲之外的經濟評論員,一直不願認可產生於亞洲的經濟增長新模式,因為這意味著承認西方經濟發展戰略的失敗。」夏玲音譯轉自:http://www.guancha.cn/LuoSiYi/2014_09_02_262919.shtml
推薦閱讀:

廣東男子用磚頭猛砸運鈔車被一槍打死,押運員做得過火嗎?
不懼怕矛盾
歧視是否具有正當性?
廣西防城港市城投公司:立「貞節牌坊」給誰看?
陌生人社會與熟人社會 | 個人經驗和淺思

TAG:社會 | 中國 | 中國特色 | 英國 | 國學 | 學者 | 特色 | 獨特 | 主義 | 社會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