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文字乾坤》05、揭秘長壽之道

(1)壽

上壽百二十,中壽百年,下壽八十。——《文選詩》注引《養生經》

死而不忘者壽。——《老子》

壽,久也。從老省。——《說文》

壽文化是中國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詩經》、《老子》等古典文獻中有極其精闢的論述。傳統上的「五福臨門」第一福就是長壽,長壽就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那麼如何才能獲得長壽之福呢?傳統文化中又有哪些長壽的秘訣呢?人的壽命是定數,還是我們後天積累的福德呢?養生能夠讓我們長壽嗎?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還是回到傳統文化的無盡的智慧中,尋覓從古至今長壽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如何才算是長壽。現代很多人過了六十歲感覺就長壽了,過了七十就不亦樂乎了,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六十,七十隻是開始步入老年,離長壽還很遠呢?所以我們老年人要有充分樂觀的精神,不要低估了我們的身體壽命。據《文選詩》注引《養生經》載「上壽百二十,中壽百年,下壽八十。」所以,我們明白了,八十歲才算是最下等的壽,百歲只不過是中等的壽,一百二十歲才算是上等的壽。同時《黃帝內經》提出人的正常壽命是百歲,在《上古天真論》記載「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在《靈樞·天年》里也多次提到了人的壽命是百歲以上。唐代醫學家王冰解釋《素問·上古天真論》時說:「度百歲乃去」中的「百歲」其實指的是一百二十歲,並引用了《尚書·洪範》注釋「一曰壽,百二十歲也」。有一本養生名著《三元參贊延壽書》提出人可以活一百八十歲之久。

那麼,這些古人的記載到底有沒有科學的依據呢?現代科學界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美國的學者海爾·福利在1961年提出的。他按照實驗的研究發現動物的胚胎細胞在生長過程中分裂的次數是有規律,到一定的階段就出現衰老和死亡。按照細胞分裂的次數來推算,人的壽命應該是一百二十歲左右;第二種說法,科學家按照哺乳類動物的壽命和它生長期的關係推算。哺乳類動物的壽命應該是生長期的五至七倍,人的生長期是二十五歲,所以人的壽命極限是125至175歲。也有說人的生長期是20~25歲,那麼按照這種說法,人的自然壽命就應該是100至175歲;第三種推測壽命的方法,是按照哺乳類動物性成熟期來推算的。根據生物學的規律,動物的最高壽命相當於性成熟期的8至10倍,人類的性成熟期是13至15歲,那麼人的自然壽命就應該是110至150歲。

現代科學通過研究,也證明了人的正常壽命區間,這個研究和古人的論述都是一致的,甚至沒有古人的記載更加的細緻一些。更神奇的是,據傳說,還有一種壽叫做「天壽」,天壽指的是人的壽命可以超過二百五十歲,這個傳說沒有經過科學的研究和證實,我們在這裡僅作為一個參考,表達給大家。

還有一種壽,叫做「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忘者壽。」這是老子在《道德經》上所說的。意思是說不忘根本,有堅持,有原則的人才能保證精神的長盛不衰。肉體是會消亡的,只有精神得到別人的認同、尊敬、學習和傳承,才是真正的永生。比如我們偉大的古聖先賢,幾千年來,我們一直在研習和繼承他們的智慧,子子孫孫每天都在懷念和祭祀他們,緬懷他們,學習他們。孔子的墓葬「孔林」成為了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墓葬群,這就是智慧和精神的不滅,它可以延續幾千年經久不衰,這才是真正的永恆啊。

我們從中國的古文字中發現,壽就是久的意思。《說文》解釋說:「久,灸也。灸,灼也。」看來最初的時候人們把「灸」寫作「久」,在古代艾灸作為普及型的養生方式,也是作為一種主要的養生方式,來治癒疾病調養身體的。這方面說明,長壽要有正確的、自然的調養方法。長壽者,必是經絡暢通的,這是從身體科學方面給我們的提示,長壽,需要保持經絡通暢。經絡通暢,是不是能夠消除身體的老化呢?雖然是可以延遲老化但是不可能阻止老化,我們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從生、壯、老、衰、竭、死的過程。所以,除了通過養生手段來延遲身體的衰老病痛之外,還需要加強我們經絡、臟腑的承載能力。比如有人一有點天氣變化,忽冷忽熱就容易感冒發燒,有人就抵抗力強,不容易感染。比如很多流行性疾病傾襲而來的時候,往往得病的都是那些抵抗力差的,這放佛和年齡沒有太大的關係。抵抗力來源於哪裡呢?我們看什麼最為長久,我們知道「天長地久」。古人用乾卦比喻天,上面我們講過了,古人用坤卦比喻地,坤者,厚德載物也。厚重的德行可以承載萬物,因此,我們不但但是養生艾灸就可以長壽的,這是顯像外在的方法,外在的方法需要依靠內因才能起作用,內因就是我們的德性,也就是包容、利他之心。唯有此,我們才能效仿天、效仿地,才能天長地久。

「壽」字從老省,上邊是個老人的「老」,象徵年老而長壽。下邊是個反省的「省」,也指省悟的意思。人年齡大了,閱歷豐富了,經歷的多了,自然對人生百態,人間冷暖有所反思和省悟。省悟了,自然看淡,自然智慧圓滿,因此得以長壽。省,察也。釋詁曰:「省,善也。」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孔子每天三次來反省自己,察看自己,反觀自己,並非僅僅是因為注重自己的德行,而是反省確實是養生的最好的一個辦法。我們很多人知道性理療病法的,在根本上就是用的反省這個方式,產生了奇特的效果。疾病、家庭和諧、事業等等問題,通過反省都一一可以改善和解決。我們在後邊還會特別給大家介紹反省的方法和它是如何治癒疾病的,我們這裡要明白,反省者,才是真善,善者,才能壽。師古曰:「言入此中者皆當察視,不可妄也。」對待自己要如實探視,這個探視不是浮於表面的,因為病在體內,並在內心,只有能夠反觀自照,照見自己內心最深處的那個性情的種子,才可能得以改善,疾病才能徹底祛除。這個方法不能讓我們有半點妄心,妄心是什麼?就是妄想之心,虛妄之心,投機取巧之心,不能中正的心,都是妄心。老子《清靜經》上講「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所以,有了妄心,我們什麼智慧都不是真智慧,去掉妄心,用一顆公正正直,不執著的心,才能看到真實的自己。我們知道省就是察,察什麼呢?察我的心,就叫做「悟」,結合起來就是省悟。「省悟」也通「醒悟」,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無限潛在的潛能和智慧,只是還沒有醒,我們每個人都猶如一條沉睡的巨龍,我們都是龍的傳人,只是因為醒悟的程度,才出現了參差不齊的智慧和命運。所以說省悟可以讓人長壽,這也是長壽的最大的秘籍。

(2)壽星

中國傳統的壽文化常見於書畫中。畫中男壽星的形象是白須老翁,頭大額突,一手扶鹿杖,掛一寶葫蘆,另一手托仙桃,身旁鹿鶴相伴,以喻長壽;女壽星則以「麻姑獻壽圖」中的麻姑為代表。據說,壽文化中的麻姑以靈芝釀成壽酒,敬獻王母,王母封她為壽仙。

那麼,我們是否能從壽星的形象上得到點長壽的秘訣,壽星不管是天上的神仙,還是民間虛擬的傳說,既然我們中國人用這個形象來代表長壽,必然有其長壽的秘密在這裡面。民間有福、祿、壽三星,其中壽星老人,是一位慈眉善目、鶴髮童顏的長者,右手拄著壽杖,左手托著一隻大壽桃,身邊再配以梅花鹿、仙鶴、蝙蝠、或者一個可愛的童子等,就組成了我們平時常見的那種壽星圖案了。在古代,他卻曾經是地位崇高的威嚴星官。《史記·封禪書》記載:「壽星,蓋南極老人星也,見則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壽也。」

我們來看看壽星的形象所給提示我們的寓意,世人在形容壽星的時候,有這麼幾點特徵。首先,他是慈眉善目的。慈眉善目代表什麼呢?很多人說是慈悲、善良。這個不錯的,慈悲善良的人長壽我們上邊已經提到過了。可以為什麼慈要看眉,善要看目呢?《黃帝內經》就曾指出:「美眉者,足太陽之脈血氣多,惡眉者,血氣少也。」所謂惡眉,古人解釋為「眉毛無華彩而枯瘁」。由此看來,眉毛長粗、濃密、潤澤,體現了血氣旺盛。反之,眉毛稀短、細淡、枯脫,則反映氣血不足。從中醫角度來說,精藏於眉,所以,一個人是不是有精氣可以看他的眉毛。精氣足,腎氣就好,腎主智慧,精為後天之本,所以,慈悲的人即充滿智慧,又是長壽的,這個是有科學道理的。善目,《韓詩外傳》講「目者,心之符也。」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個我們現代人也知道的。人心裡是藏不住事情的,一切都在眼睛上,一看眼神,我們大概都知道別人的情緒和感覺了。中醫來講,肝通竅於目,所以,眼睛清澈透亮證明這個人肝比較好。肝主怒,所以,眼睛和肝臟好的人不容易生氣動怒,善人是不真生氣動怒的。所以,善良的人是長壽的。標準是什麼呢?就是眉清目秀,眉宇清晰,粗壯,就是表示這個人腎氣足,腎主智慧,技術,腎是生命之本源,所以,從眉毛上我們能看到人的健康狀態。眼睛要明亮,現代儀器可以通過瞳孔檢測知道一個人的全部疾病,所以,眼睛也是健康的表現。

第二個特徵是鶴髮童顏,鶴髮童顏說白了就是返老還童。這個概念出自道家養生理論,從古代開始,很多帝王就開始這方面的修鍊,但是成功案例並不多見。這並不能說明道家關於返老還童的養生觀念是錯誤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歷代帝王都逃不過殺業過重的問題。也就是「生」之德不具備,因此在延壽養生方面肯定是個壁壘。漢·史游《急就篇》就有相關記載:「長樂無極老復丁。」《西遊記》第一百零五回提到「返老還童容易得,超凡入聖路非遙。」與天地同壽,長生不老這是道教追求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的目的。我們不能簡單地把道家的追求當作是神話,認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道家的一系列的功法中是有其合理的成分的,對此應當進行分析和研究的。道家的一個重要的觀點是反對人命天定,主張人定勝天,如在道家的《指玄篇》中就說:「我命從來本自然,果然由我不由天。」道家認為人類的壽命可以由自己決定,不是由老天爺給的,它要人們同老天爺爭衡「盜天地,奪造化」,將生死命運操縱在自己的手裡。

現代醫學的觀點認為,人的衰老與性機能的衰竭,內分泌的減少有很大的關係,也與人的生物鐘有關。而道家把人的生殖,泌尿,內分泌系統,統稱為腎功能,又將腎功能統稱為人的「命宮,」道家認為腎功功能的盛衰是影響人長壽的重要因素,所以道家提出要長壽必須要先修命。道家修鍊講究煉丹,最開始道家修鍊的體外的「丹,」即由汞等金屬構成,但經歷多次失敗之後,進而開始修鍊體內的「丹」。即先在性宮意守,煉出丹,出現靈光,再運行到命宮,進而周天運行,就可使人長生不老這叫性命雙修。佛家的死可以做到「虹化」,道家即是出陽神,修鍊到這種能超脫生死的當然是極少數,但大多數人經過修鍊可以做到延年益壽,無疾而終。道家提出性命雙修,非常注重腎功能的作用,腎即是道家所講的命,性是精神方面的東西,這和近代醫學的觀點很近似。這一點我們總結為,人不但要注重養生的功法方面的鍛煉,更要注重意念內守、情緒平衡、積德行善等精神方面的修行,二者合一,方能永葆健康、鶴髮童顏。

第三個形象特徵,壽星右手拄著壽杖。東漢明帝在位期間,曾主持一次祭祀壽星儀式。他親自奉獻供品,宣讀表達敬意的祭文。同時還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宴會,與會者是清一色的古稀老人。普天之下,只要年滿七十歲,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有資格成為漢明帝的座上客。盛宴之後,皇帝還贈送酒肉、穀米和一柄做工精美的手杖。這件盛事記錄在《漢書·禮儀志》中。王杖,也稱為鳩杖,因為手杖的頂端是斑鳩鳥的雕像。皇帝贈送鳩杖給老年人,據說因為斑鳩是不噎之鳥,意思可能是祝願老年人飲食安康,健康長壽。那麼手杖從此就代表了長壽的象徵,這個長壽就是合理的飲食習慣,我們後邊還會做詳細的敘述。壽星的手杖的變化則顯示他政治教化功能的削弱。原來象徵特權的雕有斑鳩的王杖,換成一柄桃木的手杖。據說桃木能祛病強身,延年益壽。壽星手裡拿著的壽桃,相傳是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上特供的長壽仙果,傳說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食用後立刻成仙長生不老。其實從中醫上來講,桃子白裡透紅,是人體返老還童之象,並且桃子酷似長壽者的大腦門,所以,精力旺盛用桃子來作為一個象徵。

梅花鹿具有美麗的外形(仙風道骨)和溫順的性格,通祿,代表溫順可以增長福祿的意思。仙鶴代表清廉淡泊,同樣松樹也代表浩然正氣,因此仙鶴和松樹在一起被人們稱之為松鶴延年,同樣寓意著人要淡泊名利,常存浩然正氣,則是長壽之妙絕。蝙蝠絕對是「福」的象徵,這在許多留存古老的建築,以及磚刻,石刻中幾乎處處可以見到,不用多說。其實蝙蝠的特性就是隱藏,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張揚,要低調做人,藏著的才一定是寶貝,一定是真富貴。三個吉祥物動物分別代表著福祿壽,低調謙遜可以得福,溫順包容可以得祿,淡泊名利可以得壽,這就是傳統壽星給我們的長壽啟示。銅質則代表天真爛漫,我們俗話說的老頑童,就是這個意思,人要時時有顆童心,稀里糊塗的人長壽,這樣的人才會具備福祿壽相應的品德。厚德才能載物,長壽因此而來。

(3)長壽之道

彭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壽星和養生家,許多先秦古籍都載有他的名字。據傳,他是黃帝的後裔,曾侍奉堯帝,受到堯的讚賞而被封之於彭城,故名為彭祖。一說彭祖至殷朝末年已767歲,一直活到800歲後不知去向,但較難令人置信。彭祖作為長壽的象徵,連春秋的先聖孔子都很傾慕他,莊子和葛洪也讚歎他壽命之長久。葛洪在《神仙傳》中記載彭祖的養生治身方法是「常閉氣內息,從旦至中,乃危坐拭目,摩搦身體,舐唇咽唾,服氣數千」。此即後世的氣功修鍊、吞咽唾液方法。

注重品性修養,也是彭祖得以長壽的重要原因之一。《神仙傳》記述「彭祖少好恬靜,不趨世務,不營名譽,不飾車服,唯以養生治身為事」。據傳,殷王前後贈給彭祖數萬金,他都受納了,但卻用來救濟貧賤,自己無所留。可知彭祖絕非那種四處鑽營,終日忙於機謀巧算、患得患失的人。他心地善良,心胸豁達,思想開朗,不受「慎喜毀譽」所累,精神狀態經常保持良好,這些正是身體健康的首要保證,也是盡享天年所必不可少的條件。

如果我們稍微關注一下了解一下中醫常識,就會發現很多中醫醫生都是比普通人長壽的。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從中醫的角度再對長壽做個總結。縱觀歷史,歷代中醫中長壽者很多。如《後漢書·方術列傳》載:東漢名醫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唐代孫思邈百歲還能著書立說,寫下不朽醫典《千金翼方》;著《脈金針方》、《明堂人形圖》的甄權活了103歲;宋朝名醫譚仁顯108歲;明代溫病學家吳又可也年至百歲……中醫多長壽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有養生長壽之道,這在歷代醫籍中常常可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重視預防。張仲景在《甲乙經·序》說:「仲景見侍中王仲宣,時年二十餘,謂曰:『君有病,四十當眉落,眉落半年死。令服五石湯可免』。仲宣不懂醫學又不聽忠告,終於四十而夭折」。

第二,講究養生。起居有常,動靜適宜,《管子·形勢篇》說:「起居時、飲食節、寒暑適,則身利而壽命益」。

第三要飲食有節,戒除偏嗜。《素問·臟氣法時論》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第四是減思慮,蠲喜怒。《醫鈔類編》說:「若日逐攘憂煩,神不守舍,則易於衰老」。

第五,慎房室。《內經》說:「若入房過度則傷腎」,放縱情慾,耗精過度就會「半百而衰也」。《千金方》上更說:「恣其情慾,則命同朝露也」。

第六就是養德,道德高尚的人一般都長壽,長壽者一般都是品德高尚之人。孔子說:「大德必得其壽。」孟子提出的「愛生而不苟生」的積極養生觀,就是把「仁義」,「道德」看成是高於生命的,他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是仁人志士的養生之本。唐代名醫孫思邈亦說:「道德全,不祈善而得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之大旨也。」

第七,就是養中和之氣。《中庸》中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中醫理論認為:「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思則氣結,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道家養生概要》書中說:「少言語以養內氣,寡色慾以養精氣,薄滋味以養生氣,咽津液以養臟氣,戒嗔怒以養肝氣,節糧食以養胃氣,不漏精以養腎氣,慎行藏以養神氣。」這些都是滋養中和之氣的良方妙計。

最後,宋代蘇東坡在《上皇帝書》中他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養生理論,真正是對養生長壽做了一個最好的總結:「人之壽夭在元氣,是以善養生者,慎起居,節飲食,導引關節,吐故納新,不得已而用藥,則擇其品之上,性之良,可以服而無害者,則五臟和平而壽命長。」東坡先生養生觀的要點在於培養元氣,使五臟六腑功能強健,相互協調。他的靜坐調息法是一種很簡便而有效的養生法,練習者全副身心都集中在呼吸之數上,自然就進入了入靜狀態,全身高度放鬆,使機體充分休息,自我調節,從而達到防病祛病之目的。


推薦閱讀: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注】第二八八集(文字版)
破譯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
關於西方文字起源的一種猜想及其它
日本新版《常用漢字表》中新追加的漢字為什麼都是康熙字典體舊字形,而不按新字體新字形類推簡化或修改?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注】第三一二集(文字版)

TAG:文字 | 長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