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犀利】歐洲,為什麼談伊斯蘭而「色變」?

歐洲與伊斯蘭教的關係一言難盡,但新年伊始,巴黎雜誌社的槍襲血案,凸顯了這種關係的一個側面。2015年元月,在被視為歐洲心臟的法國巴黎,被認為蘊集了法蘭西精神的媒體之一的著名諷刺雜誌社《查理周刊》,遭槍手襲擊,總編、漫畫作者等12人喪生。據稱襲擊者在扣扳機前逐一喊出這些遇害媒體業者的名字;他們被指褻瀆了真主。

社會凝聚力

即便宗教或與宗教有關的此類襲擊事件近年來有所增加,但《查理周刊》血案仍令人震驚。

在啟蒙運動後的理性的歐洲,很久以來宗教就屬於「安全的領域」,猶太教和基督教在西方世俗社會中常常會成為「安全的諷刺對象」。

但伊斯蘭教則完全不同。

在伊斯蘭教內部,中東地區不斷的戰事折射了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對立;對教義作極端解讀並付諸行動的極端穆斯林,比如伊斯蘭國(IS),和那些希望和平地秉持伊斯蘭教信仰的穆斯林之間的博弈,開始在歐洲城鎮街道上演繹。

熔爐的失敗

即使這些槍擊案是「孤狼」所為,其後果卻將波及整個歐洲,促人反省,重新檢視過去幾十年來在社會、宗教融合方面的失敗。

在穆斯林人口眾多的法國和德國,甚至英國,對外來移民的疑懼正在加深。

法國的穆斯林人口是歐洲國家中最多的,大約500萬人,佔全國人口的5%;英國有300萬穆斯林,也佔全國人口的5%。

在英、法、德三國,主流政黨不得不正視公眾對移民增多的不滿,還必須應對一些年輕的移民家庭的後代不願遵循包括宗教寬容和言論自由在內的西方自由生活方式的訴求。

以宗教的名義

在英國,這種糾結在公共領域的體現大抵較和平,比如就「英國價值觀」展開辯論,20多年前抗議者當街焚燒作家拉什迪的小說並對他發出追殺令等,但倫敦7/7炸彈襲擊事件說明英國也難以倖免極端分子的暴力攻擊。

法國街頭以宗教名義發生的暴力事件過去幾十年里明顯增多,但當局往往把大部分「孤狼」襲擊定性為精神失常者的瘋狂舉動。一直存在一種擔憂:打著宗教旗號的暴力曾經只在非洲和中東盛行,現在可能隨著為躲避暴力逃到歐洲的移民侵入了歐洲。巴黎市郊猶太人和穆斯林聚居的較窮困地區近來不斷發生針對清真寺和猶太人的暴力攻擊,加劇了這種擔憂。

法國和比利時反猶太情緒抬頭,極端伊斯蘭分子殺害猶太人等事件導致那裡的部分猶太人決定移居以色列或其他國家。

德國目睹了近年來反伊斯蘭情緒在各地高漲;激進的年輕穆斯林引發的擔憂超過了對極右翼和新納粹黨的關注,更多地進入政治生活的主流;抗議歐洲「伊斯蘭化」的公眾運動在那裡很受歡迎。德國政治和宗教領袖們都公開聲明反對這個運動,並組織了針鋒相對的示威遊行,但對「伊斯蘭化」的恐懼驅使成千上萬的人加入了反伊斯蘭遊行示威。

大規模反彈

《查理周刊》槍擊案成了對西方的一個極為逆耳的提醒:對於那些激進青年,他們對自己所屬宗教的原教旨主義式的解讀無比重要,足以為之去殺人,殺死那些他們認為冒犯了這種解讀的人。

因此,西歐自由派理念主導的社會在如何對待極端伊斯蘭主義、極端伊斯蘭對西方國家可能造成的衝擊等問題上,開始出現不同陣營,而政府則擔心這種趨勢可能會給生活在歐洲的穆斯林造成反彈。

英國和法國的主流穆斯林組織已一致表態譴責殺戮,並強調恐怖主義是對伊斯蘭的公然侮辱。

但潛在的反彈影響,包括支持極右翼政黨和團體,對普通穆斯林的傷害很可能最大,結果給西歐的政治、宗教領袖們出了個難題:如何在既不讓少數群體成為受害者,自己不被扣上「伊斯蘭恐懼症」的帽子的情況下打擊以宗教名義進行的暴力活動。


推薦閱讀:

沒有想到你是這樣的英國女皇
歐洲「束腰」風俗殘忍堪比裹腳
GTIA/SGTIA:北馬里衝突中的法軍戰鬥單元
天文史上的今天:「儒勒·凡爾納」號宇宙飛船
印象歐洲:無處不在的咖啡館

TAG:歐洲 | 犀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