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大師與《妄盡還源觀》(昌法)
法藏大師與《妄盡還源觀》
編輯:昌法 來源:閩南佛學
《妄盡還源觀》是簡稱,全稱是《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一卷。它是法藏大師著名作品之一,代表了法藏大師所推祟的華嚴的一種修持方法。從他個人立場看,法藏大師一生研習華嚴,經過一番深思熟慮,體悟到華嚴深處而詳述其觀法。本文的內容從兩個方面介紹:第一部分述說法藏大師生評及其著作,第二部分具體說明「妄盡還源觀」的觀法。如果從總體上謂是「妄盡還源」觀,將其展開,又可分為六重觀門,即一是顯一體(自性清凈圓明體);二是起二用(一者海印森羅常住用,二者法界圓明自在用);三是示三遍(一者一塵普周法界遍,二者一塵出生無盡遍,三者一塵含容空有遍);四是行四德(一者隨緣妙用無方德,二者威儀住持有則德,三者柔和質直攝生德,四者普代眾生受苦德);五是入五止(一者照法清虛離緣止,二者觀人寂怕絕欲止,三者性起繁興法爾止,四者定光顯現無念止,五者事理玄通非相止);六是起六觀(一者攝境歸心真空觀,二者從心現境妙有觀,三者心境秘密圓融觀,四者智身影現眾緣觀,五者多身入一境像觀,六者 主伴互現帝網觀)。還有一類人認為華嚴講佛的世界,菩薩們的行為,不是我們凡夫的事情。其實,華嚴雖然宣揚佛、菩薩的思想境界,但是,它並沒有排除,否認凡夫不能成佛,不能作菩薩。試問所有經典中有哪一尊佛離開眾生成佛的?菩薩因眾生苦發菩提薩心,決志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發願生生世世作不請之友,這就是法藏大師推崇眾生妄盡業空,個個本來毗盧遮那的重要因素吧。進而推之,佛說華嚴的目的,不外乎教令眾生信自性之毗盧,祖述其意,一脈相承,是故我今懷著一顆喜悅的心情,給大家共結法緣,分述如下:
一、法藏大師生評及著作
(一)生評簡介 法藏大師生於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卒於先天元年(公元712年)。他是唐朝著名的華嚴宗實際創宗者,由於他祖籍西域康居,有康藏法師之稱號,也曾經被武則天賜賞為「國一法師」,眾多機遇,法藏大師深得帝王支持,名傳天下。在中宗期間,法藏大師建立了五座華嚴大寺,擴大了弘揚華嚴的影響,人們稱他為華嚴和尚,值得! 法藏大師前後講席新舊《華嚴經》達三十餘遍,在說教過程中,他的布教方法,以及他的思辨形式取得了成功,贏得天下的學仕如傾。比如當他講到了華嚴最高境界時,要描述佛的那種聖智一時頓現,佛是怎樣進行圓融事事無礙的呢?為了使在場聽眾一一獲解,尤其是以武則天為聽眾之首,豈是尋常講經?不得不急中生智,特以鎮前金獅子為喻,一一毛孔各有金獅子,一一毛孔獅子同時頓入一毛之中,一一毛中又有無邊的獅子,重重無盡,這種形象比喻,又有誰不稱是呢?華嚴重重無盡這種義理,主要在於說明宇宙萬物互為因果,相即相入,圓融無礙,把形象性的更加理念化,就以十面鏡子,四維上下各設一面,相隔一丈多,面面相對,然後在中間安置一佛像並點燃蠟燭一支,燭光照在鏡面上,鏡的反光與燈火互相影射,彼皮相融無礙,宇宙萬特不就是如此嗎? 法藏大師不僅是華嚴宗的創宗者,他的影響還傳播到朝鮮及日本。在他門下知名弟子有宏觀、文超、智光、宗一、慧苑、慧英等人。此外,大師還是一位佛學翻譯大師。據說他曾經參與玄奘大師的譯場,因見地相異而離去。在這裡我們姑且不論,就他本人參加譯場並且有歷史記載而言,首先,他因為講晉譯《華嚴經》時,常感缺文而遺憾。然而,佛教傳入唐盛時期,華梵僧侶,往返頻繁,梵本經典幾乎傳入我國境內,且將近尾聲。在此際,日照三藏法師攜來了梵本《華嚴經》,世稱四十華嚴。這種情況獲得缺文梵本不是稀有難得嗎?梵本恰好是晉譯和唐譯《華嚴入法界品》的兩處缺文典籍,即:一處是從摩耶夫人後,彌勒菩薩前,中間天主光十位善知識。另一處是從彌勒菩薩後,到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善知識前,中間文殊伸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摩善財頂。 日照三藏帶來的梵本,法藏譯出,不僅完畢了現在流通的晉譯六十華嚴,也填補了後來譯的八十華嚴的缺文。同時,法藏大師咨問日照三藏有關西域判教問題,日照三藏法師將近代天竺二大論師對一代聖教的判釋情況詳述,其中以戒賢論師為首,遠承慈氏(彌勒)、天著,近踵護法、難陀一系的法相宗;另一位以智光為首的承文殊、龍勝,近承青目、清辯秉建法性宗。顯然他的判教不是個人臆造,五教十宗是他對佛法的另一種判釋。其次,證聖元年(公元六九五)三月,奉召在大都大徧空寺同實叉難陀共譯出了八十華嚴經,復禮綴文,師為筆受,師還同實叉難陀譯出了《楞伽經》、《文殊授記經》;再次,同義凈三藏等十四人共譯出《七佛葯經》、《金剛光明最勝王經》等二十一部,一百十五卷,師為證筆。神龍二年(公元七0六),共菩提流支在西崇福寺譯《寶積經》,師為證義,法藏大師先後參加諸家譯經,擔任了證筆、證義重要角色。
(二)法藏大師之作
法藏大師一生有五十佘部著作,據湯用彤《隋唐史稿》考載,現有二十三部,已佚二十餘部。在現存二十三部當中就有不下五部經典與華嚴相關聯,就內容大致可分五類:1、註解《華嚴經》的著作即是《華嚴經探玄記》二十卷。簡稱《探玄記》。2、概括《華嚴經》的主要內容、性質特徵的有四部:(1)、《華嚴經文義綱目》一卷,(2)、《華嚴經旨歸》一卷,(3)、〈華嚴經關脈義記〉一卷,(4)、〈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二卷。3、用譬喻來說明華嚴宗教義性質的有二部:(1)、《華嚴經義海門》一卷,(2)、《華嚴經金師子章》一卷。4、重點論述某個問題的著作有七部:(1)、《華嚴策林》一卷,(2)、《華嚴經問答》二卷,(3)、《一乘教義分斉章》四卷,(簡稱《五教章》,(4)、《華嚴經普賢觀行法門》一卷,(5)、《華嚴游心界記》一卷,(6)、《華嚴發菩提心章》一卷,(7)、《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一卷,(簡稱《妄盡還源觀》)。5、記載《華嚴經》傳譯史實著作即《華嚴經傳記》五卷。上面十五部中最能反感華嚴思想特色的著作有五部:1、《探玄記》二十卷子,2、《五教章》四卷,3、《華嚴問答》二卷,4、《華嚴旨歸》一卷,5、《妄盡還源觀》一卷,《金師子章》一卷等等。除此之外,法藏大師其它著述現存有:1、《般若心經略疏》一卷,2、《入楞伽心玄義》一卷,3、《法界無養大差別論疏》一卷,4、《梵網經疏》一六卷,5、《十二門論宗致義記》一卷,6、《大乘起信論義記》,7、《大乘法起信論別記》一卷,公元六九一年共般若譯出《法界無差別論》,公元七O四年譯出《大乘入楞伽經》。 如果從體例分析,法藏大師的作品可分為論著和章疏兩類。 論著有:《華嚴經義海百門》、《華嚴策林》、《華嚴經問答》、《華嚴游心法界記》、《華嚴經普賢觀行法門》(《華嚴十重止觀》一卷)。章疏類的經疏有《華嚴經探玄記》、《華嚴經文義綱目》、《華嚴經關脈義記》、《般若心經略疏》一卷、《入楞伽心玄義》、《大乘密嚴註疏》。律疏有《梵網經菩薩戒本疏》、三卷或六卷。論疏有《十二門論宗致義記》二卷、《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義章有《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華嚴金獅子章》、《華嚴三昧章》、《法界緣起章》等等。 法藏大師著作、布教業績顯赫,他給修道者樹立了良好的形象。糞掃衣、禪悅食、自戒行,以弘法利生為事業,受到唐室五帝褒賞(五帝指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武則天)。文武官員莫不皆禮,他生得光榮,死時偉大事業!享有鴻臚卿,絹一千二百匹外國法師厚葬,是佛門一代天驕。 二、妄盡還源觀六重門
(一)釋題及法藏用意 《妄盡還源觀》的全稱是《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修」 總貫名題,「修」包含了兩層意思:第一是顯示體、用徧即六重門的前三門,微塵含空(真空)、有(幻色)來揀眾生的斷空、實色二執。第二是正顯修行觀門,隨舉一觀即收法界即後三重門正敘要義。「華嚴奧旨還源觀」中的「華嚴」二字代表作者寫此觀法所依的經典。「華」比喻菩薩因地萬行以嚴飾果地十身。 「奧」含義深奧難玄。「妄盡還源」即斷除煩惱二障(煩惱障和所知障),回歸自性清凈圓明。換言之,眾生只要通過潛心修持,斷除二障,本來的佛性自然呈現,還源就是回歸,返回的意思。 「妄盡還源觀」是總觀,若別舉分為六重門。法藏大師著《妄盡還源觀》,若別行法,並非臆造瞎編,從標題中的「華嚴」二字就證實了他的觀法是依據了《大方廣佛華嚴經》而來。無論是印度佛教,還是傳入中國的佛教,無論是何宗何派都有他們所依經論、修持法門各具風流,使學人有章可循,以除眾生疑惑。「觀」 是本文的中心。觀就是從內心體悟眾生本覺真性清凈不染,但因無明故泯妄歸真,歸真即回歸本覺真心與歷歷萬法融通無礙。清凈心為眾生心的根源,妄無自性終歸眾生的本性心源,好比眾流雖殊,同歸大海,所謂識盡則智顯。法藏大師寫《妄盡還源觀》的目的和用意,激烈啟發眾生充滿解脫的希望和現實意義。現在下敘六重觀門。
(二)顯一體
「一體 」即是自性清凈圓明體。首先,作者在第一重門中彰顯眾生本具之體,從本以來,處染不垢,修治不凈。這個自性清凈體不隨凡聖生死流轉而染污,所謂染是眾生心染,不能染的是指眾生本具清凈佛性,性凈體明之故。性凈之體也不因為通過修行斷煩惱之後,另有一個清凈的東西。既然性凈體明又何須除垢?只因眾生妄生煩惱,暫被客塵所染,客塵若去,自性清凈圓明體自然呈現,是謂修治不凈,這是對清凈之體性質上的一種描述。此體不但處性清凈,而且「性體遍照,無幽不濁」,自性圓 明無所不在。眾生自性清凈圓明之體又是一個永恆性的東西,不但聖人有,凡夫同樣有,顯示生佛不二,平等無別;儘管有或凡、或聖、或染、或凈等差別諸相,這都是眾生妄念分別而有的諸法,就諸法的體性來說是沒有差別性,豈有染凈可得?凡聖可論?說有染、凈、凡、聖是就眾生的分別而說,有智慧的人他能夠了達自性清凈,本來是佛,同具如來法身功德,即所謂的眾生佛性顯現。啟發眾生的本有佛性,對每位眾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關鍵的環節,所謂的見性成佛,你若不見自本性又怎麼能成佛呢?識自本性是成佛的核心思想。如果無明一旦現行(生起),從本以來自性清凈;自性圓明的佛性隨著煩惱隱藏起來,這種佛性的隱藏它並不意味消滅,更不是完全沒有。眾生的佛性猶如太陽,暫被烏雲(煩惱)遮擋,烏雲總會被祥風拂散,眾生的無明終有盡頭。之所以,我們不怕煩惱產生,就怕我們不相信自性清凈圓明的真心(佛性),如果你否認了自性清凈圓明,也就等於你否定了成佛,這樣,修行還有何用呢?宗教情操從何建立?然而自性清凈圓明之心就是如來藏之體性,此真性是眾生迷悟之源,故如來藏亦是萬法之源名為法性,法性可謂是如來藏。 從這門看,法藏大師用心良苦,深怕眾生不識家寶——如來之體雖處凡聖而無增減,何以故?聖人之性處浄而不斷性惡,凡愚處染而不斷性善。有類眾生聞斯華嚴大法,心生怯懦,不能堅信自已同樣具足了毗盧遮那佛無邊功德性海,這是法藏大師強調緣由之一,這種強調不是多餘的重複,恰恰體現了它的價值所在! 他真正發揮了華嚴思想,契佛本懷。此話怎講?二千五百年前的釋迦牟尼佛,他在菩提樹下成佛悟道的那一剎那,究竟悟道了什麼?不就是這個東西嗎?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無明覆蓋不能覺了。佛陀悟道了一切眾生皆當成佛,佛性平等,卻嘆惜眾生因無明不了自己原本是佛。是故,法藏大師在《妄盡還源觀》的第一門中要求眾生見自本性自性清凈,與佛智慧圓明,體無毫殊。《起信論》云: 真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故;徧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義故;自性清凈心義故。(1) 眾生本具的真如體,它不僅是在智慧光明,徧照法界,而且所認識的境界和能認識的心都是遠離了眾生的顛倒妄執,是真識現量,也不是比量,更不是非量。如來藏之體性本來清凈,不隨染污,也不隨清凈,本來如是的體性已經遠離染凈二邊,不但聖人有,凡夫亦復如是。總之,顯一體即是果海不可說。
(三)起二用
依自性清凈圓明之體能夠生起二種大用,第一是海印森羅常住用,第二是法界圓明自在用。第一用是佛的境界,第二是菩薩度眾生自在業用。「海印」直接比喻了真如本覺之心,能夠總持一切世出世法,具含無邊剎海功德 。《海印三昧論》云: 陀羅尼略有二種,一法,二義。法中有三,謂體、智、用。 所言體者,謂諸眾生根本一心,是心本來自性清凈,不增不減 ,不生不滅,曠大無邊猶如虛空,總持一切世出世,無不攝故。所言智者,謂如來地理量二智,無理不照,無事不達,總持一切無田寮功德,無不攝故。所言用者,謂如來地應化二身,普應法界,教化眾生,盡未來際化用無竭,總持一切世出世間所有諸法,無不攝故……,如是二種陀羅尼門,乃至無量塵沙法門,悉入海印三昧之內。(2) 陀羅尼梵語dharfani 之音譯,又作陀憐尼。意譯總持、能持、能遮。陀羅尼具有能夠總攝憶持無量佛法而不散失,遮除一切惡法的功能,菩薩證得陀羅尼才能達到任運度生。狂心若歇,清凈的真心自然流露,象澄清的大海水,無象不現。換言之,在一真如心中包括了世出世間所有諸法,所有的法不出一真如心,隨染成於不覺則攝世間法,不變之本覺及返流之始覺則攝出世間法,即華嚴一法界大總相,唯獨眾生妄念而有差別諸法,如果離卻妄念,唯是一真心,一真心即是海印三昧的另一個說法。海印三昧是佛的禪定境界,然而眾生與佛平等,同樣具足了真如本覺之境界,猶如大海,萬象齊現。只因無明業風狂起,迷失真如本覺之性,若業風止息,心境清凈,無所不現。《華嚴經》云: 為一切眾生說妙法,其有聞者悉歡喜。如海奇特未曾有,印現一切眾像類。(3) 第二是法界圓明自在用,又稱華嚴三昧。「華」有結實之用。 行有感果之能。「嚴」行成果滿,契理稱真,性相兩忘,能所俱絕,炳然煥現,以真該妄,行無不修,以妄澈真,無相不寂。菩薩行深十度波羅蜜,即施、戒、忍、定、慧、方便、願、力、智。 稱理成德,自在無方,遍周法界。《賢首品》云: 嚴凈不可思議剎,供養一切諸如來,放大光明無有邊,度脫眾生亦無限。智慧處在不思議,說法言詞無有礙,施戒忍及禪定,智慧方便神通等,如是一切皆自在,以佛華嚴三昧力。(4) 這兩種三昧境界乃依自性清凈圓明的心體而生起的二大業用,依體起用,用則無礙隨方。
(四)示三遍
三遍即一塵普周法界遍、一塵出生無盡遍、一塵含容空有遍。 舉一塵申明宇宙萬象,一切法由無數微塵法構成,一切法是緣起,一塵法同是緣起。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舉一法即全收法界,於一一塵中見法界,一塵普遍於全法界,一切法依真理而生起,真理普遍一一法,按此理推,一塵法總包一切法,一切法通過一微塵法體現,是故一塵普周法界遍。 第二一塵出生無盡遍。真如理體具足恆沙功德,然而一微塵法依真理而起,一微塵法同具恆沙功德。此遍即理即事,即人即法,即彼即此,理事無礙,事事融通,一一相攝相容,重重無盡。 所謂一切法門無盡海,一言演說盡無餘。假使一切眾生,懷有各種疑惑,一時同問如來,如來唯以一塵解釋。諸法恆沙功德即一塵出生無盡遍就事法界而言,一塵普周法界遍約理而論。然而理與事相即相入,以生死即彼涅槃,染煩惱即凈菩提,廣容十方剎即狹不壞一塵,如一鏡與九鏡,一多互望,重重無盡,於纖毫端而周法界性海。 第三名一塵含容空有遍。空有是大乘佛教的兩大思想體系。 「空」說明微塵無自性,無自性故空,「有」是妙有,幻相宛然,必不異空,空有相即不離。觀色即空成就大智,不住生死;觀空即是色,成就菩薩有大悲而不住涅槃。《寶性論》提到道前(見道之前的)菩薩猶有三種疑難,一是疑空滅色,取斷滅空;二是疑空異色,取色外空;三是疑空是物,取空為有。如果具有這三種疑惑的人,他還沒見道,所謂見道就是對空、有的產生正確的認識。見道不等於證道,見道之後還有修道,再證道。若能照見五蘊皆空,一切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眾生痛苦的根源就來自於不能照見諸法皆空。《心經》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十六字道破了空、有相即相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不離的意思。色不礙空,若色礙於空,則成實色,實色則成了有見,有見就不能觀諸法皆空。空不礙色,若空礙色則斷滅空。空有二見是凡夫二大執著,佛說法的目的就在於破除眾生二見,若眾生執著有見,佛就為這類人開設了一切皆空的葯。 若著於空見就為他講緣起幻有非實色有,使眾生從二見中獲得解脫。在法藏大師看來空始教(空宗)一切皆空,對不空妙有的道理還沒有完全把握,而相始教(唯識有宗)偏重對象現分析歸類,但是缺乏對本質(法性)的揭示,也不能達到性相融通,他認為只有華嚴才是圓融無礙,性相融通,根據這一思想出發,確立了自己創宗體系。空、有二字在這裡有它特定的含義。「空」是真空,「有」是妙有。真空不礙妙有(幻色)宛然存在,妙有不礙真空,諸法本寂。一塵裡面含真空、妙有,一一塵,一一法,無不如是。一微塵法藏世界海,影現十方佛土世界,十方世界呈現在一一微塵法藏世界中,猶如帝網。是故舉一微塵足夠塵含十方,即華嚴大不可思議,毛吞巨海,芥納須彌則是小不可思議;含包九世(過、現、未各三成九)則是十玄門中的十世隔法異成門。 置於毛端圓彰無盡法門,一言演說盡無有餘,善財入普賢菩薩一毛孔,圓證法界重重無盡,事事無礙。
(五)行四德
依前門一塵能遍之境,修行四種德行。第一行,隨緣妙用無方德,菩薩怎樣隨緣度生,在度生的同時又是如何運用大智慧? 首先菩薩要觀察眾生的根機,隨著不同的眾生,不同的愛好進行施設教化,觀機逗教是菩薩的大智妙用。必須具備(1)大智悲心;(2)不壞假名,常度眾生,了知眾生性空,無有眾生可度;(3)理即事,事即理;(4)真俗不違戾,良以法無分齊,起必同時,真理不礙萬象,萬象無非同出一際,猶如明鏡不動,呈現萬象,菩薩之所以能夠妙用無方,他們不著生死,常求佛道,不住涅槃,救度眾生。 第二行,威儀住持有則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無非要求行、住、坐、卧威儀整肅,有威可畏,有儀可敬,以一種良好的德行攝受眾生。《四分律》認為:第一持戒不毀犯,比丘威儀自端嚴,怨家之人不能近,若不如法即被訶。毗尼(戒律)住持佛法,是教化眾生的根本,防護譏毀。我們必須以一顆護戒之心,不輕如來所制禁戒,乃至小罪亦應生大慚愧,起大怖畏。菩薩到第二地才算持戒清凈,甚至誤犯的過失亦不造作,任運持戒持,不持而持,若有一念持戒之心不名梵行清凈。既然法界一相,具足無邊功德又何須威儀等戒行?眾生雖然自性清凈,猶如明鏡,但因無明塵垢,若不除塵,清凈之體,終無凈時,是故威儀細行是住持佛法,綱紀僧團的準繩。 第三行,柔和質直攝生德。菩薩攝受眾生必須悲智雙運,度生第一要有大悲心,由有眾生生起大悲心引發度生的事業,如果沒有眾生,或遠離眾生,菩薩的悲心又從何處生起?所以成佛作祖不離一切眾生,若離一切眾生並非另有佛道可成,菩薩行可行。 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中第九恆順眾生大願云: 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大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5) 因此,菩薩能否成就無上正覺,關鍵有沒有大悲心救一切眾生,若無眾生則一切菩薩 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度眾生是菩薩完成佛道的偉業,然而眾生的習性剛強難化,難調難伏, 單有大悲心還不夠,悲心要恰到好處必須善巧的運用智慧,投其眾生所好。菩薩雖度眾生而實無眾生可度,觀諸法空,故不住涅槃。具有大智大悲的菩薩,才完全能夠契理不變隨緣,契機隨緣不變;唯以正念調柔身心,言行相符,舉足低頭,無非說法。 非我輩凡人動即乖,說即錯。以柔克剛(煩惱),調和身心,所以僧團又稱六和眾。六和是:(1)身和同事,(2)語和同默,(3)意和同忍,(4)戒和同修,(5)見和同解,(6)利和同均。發揚六和精神,統領大眾一切無礙。 第四行,普代眾生受苦德。菩薩普渡一切眾生,冤親平等,代一切眾生受苦,心無憎愛。諸大乘經中,常見菩薩捨身,凡所需求無所不捨,內施法財,外捨財寶妻室,為求佛道寧捨生命,永無休息,為度眾生隨處示化。象地藏菩薩度盡眾生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又如觀音救苦尋聲,無處不現身。然而眾生無邊,菩薩是如何普代一切眾生受苦?《華嚴`十迴向品》云:
菩薩摩訶薩見諸眾生造作惡業,受諸眾苦,……便作是念,我當於彼諸惡道中,代諸眾生受種種苦,令其解脫。菩薩如是受苦毒時,轉更精勤,不舍不避,不驚不怖,不退不怯,無有疲厭。……我當普為一切眾生,備受眾苦,令其得出無量生死,眾苦大壑;我當普為一切眾生,於一切世界,一切惡趣中,盡未來劫受一切苦。然常為眾生勤修善根。何以故?我寧獨受如是眾苦,不令眾生墮於地獄,我當於彼地獄畜牲,閻羅王等,險難之處,以身為質,救贖一切惡道眾生,令得解脫。(6)
眾生由眾多業力而生死,罪性業苦本來空寂,無有體相。一切業相皆由眾生虛妄心起,若以惡業有體相,則盡虛空界不能容受,何以故?因為眾生的業從妄而生,妄生妄滅,實無有相可得,既無業相可得,豈有眾生可得?有何眾生可度?菩薩已了達諸法空相,心佛眾生體無毫殊。眾生由於念念業系無明,身心恆不自在,不知出離,菩薩如是教令眾生斷相續心,截生死流無邊苦由無所寄託,是謂菩薩普代眾生受苦德。 (六)攝用歸體入五止 攝二用(海印森羅常住用,法界圓明自在用)歸自性清凈圓明心體,入佛甚深三昧。「入」指性相俱泯,體周法界,入無入相是名為「入」。這裡「入」有特定含義。「止」心澄相盡,法爾如是即佛海印三昧。《華嚴經》云: 如來深境界,其量切眾生等虛空,一入,而實無所入。(7) 又《准入佛境經》雲: 入諸無相定,見諸法寂靜.常入平等故,敬禮無所觀。(8) 從上二經中可以看出一切眾生無不在如來禪定中,實無入相。 認為有妄(煩惱)可斷,有真(涅槃)可入,這仍是眾生迷相,不明白諸法本來平等,同出一法界,一旦悟了妄也是真,哪有真可入?真妄同體,是故入與不入同出法界本來平等。若明此理,你何曾不是生活在如來三昧境界中!入無相定才是徹底的入無所入佛境界。 攝用歸體入五止依四德為前提,進入五種禪定狀態。五止是:第一、照法清虛離緣止。第二、觀人寂怕絕欲止。第三、性起繁興法爾止。第四、定光顯現無念止。第五、理事玄通非相止。今詳明五止: 一、照法清虛離緣止。用真俗、空有、境智、能所對,泯相歸實,在一真法界中,無有眾生迷,也無諸佛悟,良由諸法平等所以。 《金剛經》中說諸佛菩薩無一眾生可度。《心經》強調無至以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眾生妄則迷,妄心動而真心不動,妄息則真心自然流露,之所以說妄即是真,並不是離開妄以外另有顆真心可求。妄即相,真是性,攝妄歸真,性與相不二一如。《大起信論》雲:
一、心源無念,二、方便正觀,論雲: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即心源無念也。又論謂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即方便正觀矣。(9) 此引文包含二層含義:一是眾生的心體(性)本來無念,則是佛的心智境界。二是知道了心無念的知(覺性)就能隨順進入真如。 換言之,眾生知道自己本性心不動無念,經過反覆觀照心性,只要將現在迷失已久的凡夫心馴練得契合真如本覺之真心,這種方法通稱方便正觀,所謂菩薩假諸方便作大佛事。照法清虛離緣止中的「照法清虛」是觀一切諸法皆空,「離緣」遠離眾生的攀緣心相,是故《維摩斥目連章》雲: 夫說法者當如法說,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乃至法不屬因,因不在緣。(10) 說法的人應如法說的說,法不分別眾生,無有眾生相,離眾生垢(煩惱),甚至將法推測到終極,它既不屬因,也不在緣,因為因緣所生之法,法無自性,因與緣亦當無有自性,因、緣、法都無自性。若約法望因,緣講因緣生之法的法未成之前,因和緣難道就是這個法嗎?例如:紗未織成布匹之前,你能說這個組成布的材料、人工等緣就是這塊布嗎?雖然材料、人工等緣有織成這塊布的可能性,在未成布時就不能等同視之。據此證明,法不屬因,因不在緣。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因即成佛的可能性),但是必需通過一切修治法門之緣,才能成就自性心中的佛陀。
二、觀人寂怕絕欲止。觀人由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 、識蘊)和合,五蘊無主稱為寂怕,不執著五蘊之身為我名為絕欲。照法清虛離緣止破除眾生法執,觀人寂怕絕欲止破人我執。 一切觀法中不外乎就是要破除眾生無始以來的我、法二執,證二空(我空、法空)。佛教分大、小二乘,小乘破人我執證得偏真涅槃,大乘破法執證大般涅槃。 三、性起繁興止。稱性而起稱為性起繁興。具體地說一切法稱真如而起,即依體用而言。真如隨緣則森羅萬象同時俱興,無不從此法界流;起應萬差(萬象之法)無不還歸於法界,即攝用歸體,隨緣不變。法爾如是,古今不變。本止反映了事物體與用之間的性德作用。更進一步說,真如之法,法爾隨緣,萬法俱興(生起),俱興萬法,法爾歸性,是謂性起繁興法爾止。 四、定光顯現無念止。前門四德展示菩薩的身、口、意三業清凈,一切所作無不在禪定之中,慧依定發,猶如白凈寶網珠,照映十方萬物,性體明徹,不分美、丑、遠、近、羌胡夷狄,萬象齊照,一一顯了。菩薩入此大妙觀,成就心定猶如萬字寶珠,萬法俱現,雖現而不分別,也就是說菩薩心安住無念無相定中,隨眾生生死,於佛道不住涅槃,常作佛事,心不被凡夫、二乘、外道知見所動。 五、理事玄通非相止。理即性,事即相。理事、性相互隱互顯,互存互奪。「玄通」指有大智大悲的菩薩。「非相」即泯滅無寄。然而理由事顯,事待理成,菩薩依性起修,修歸於性,性修不二,理事雙泯,境智雙遮,大智圓明,體周法界,悲心濟物,萬行分然,不壞菩薩行,此謂行佛所行,悟入佛知見,融貫理事玄通非相。 (七)依止起六觀 定慧(止觀雙運)雙修,如車兩輪、鳥之兩翼,不可偏廢。 有定無慧則不能善巧方便,智慧猶如人之眼目,是開啟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文殊菩薩是一切智慧的象徵,為七佛之師。修五止足以圓滿,何故更進一步提出修觀?據《大乘起信論》云: 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之 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以此義故,止觀兩門,共相成助,不相舍離。若不修止觀,無由得入菩提之路。(11) 修習止、觀是證菩提涅槃的兩種途徑,修習止能夠凈治眾生貪著世間以及遠離二乘怯弱之見;修習觀能令眾生遠離二乘狹劣之心以及凡夫不修百善法。反之,若不修止、觀菩提之果無由是處。止與觀二者共相成助,不相捨離,是故喻止與觀如車兩軸,如鳥兩翼,止觀兩門成了修行之宗要,《還源觀》中又引《起信論》云: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除,亦譴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隨心外念境界。然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令歸正念,常勤正念唯心識觀,一切魔境自然遠離。(12) 修止重在正念清凈,譴除一切諸念,亦譴除想。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不隨眾生心想,是故境(法)空,境既不生,心當何寄?因此唯依正意之心除諸想念,一切魔境自然遠離。止、觀既是證涅槃之宗要,法藏大師又是如何導引修觀法呢?他的觀法是在依前五止而進行修六觀法。六觀者:一攝境歸心真空觀。二從心現境妙有觀。三心境秘密圓融觀。四智身影現眾緣觀。五多身入一鏡像觀。六主伴互現帝網觀。現分述如下: 一、攝境歸心真空觀。心是認識一切事物的動力,一切事物往往離不開心的認識作用,如果離開了能認識的心則無一法可得。 三界諸法唯是心造,心不但能顯現事物,而且還能區別一切事物的作用,心外無境,境即是空,所緣的境空,故能緣之心亦空。 因為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也可以說三界諸法皆由眾生心識變現,心若不起,外境本空,是故由心現境,由境現心,心不至境,境不入心,能緣之心與所緣之境,心境俱奪,只有悟證到諸法理體,平等一真如,才能攝境歸心名為真空觀。 二、從心現境妙有觀。攝境歸心是真空觀。真空(理體)不礙妙有(假相幻用),妙有不礙真空,真空觀是從境回歸到一真心,而妙有觀從心上顯現境,也即是依體起用,具修萬行成就依正二報莊嚴,觀我們心性海中印現的森羅萬象不礙真空之理體,稱為從心現境妙有觀。 三、心境秘密圓融觀。心無礙則一切境無礙,這是一乘聖智所緣的無礙境界;若是凡夫、外道、二乘、大乘他們的心仍有障礙,不能圓融所行之境,所以這裡講的心境是一乘佛聖智之境,秘密是非佛乘所能了知的,佛智能圓融心境《華嚴妄盡還觀 》云: 言六句者:一、依內現依,謂塵含世界。二、正內現正,謂毛孔中現佛。三、正內現依,謂毛孔中現剎。四、依內現正,謂塵中現佛。五、依內現正依,謂塵中現佛身及塵剎。六、正內現依正,謂毛孔中現剎及佛身。(13)
用圓融無礙的心諦觀諸佛如來正報和依報莊嚴,一一身遍至十方微塵佛剎土,又於一佛剎土俱現無數佛剎身,一一塵出無數剎海、無數佛身。總之,諸佛、國土依正二報互現,皆不離我們這顆無礙心,也可以說是我們的一念即是無數佛,佛佛現無數剎土,無數佛、無數剎土不出現前一念心,是謂心境秘密圓融觀。 四、智身影現眾緣觀。「智身」指毗盧遮那佛十身之一,譯為光明遍照。智光影現能鑑所現眾緣,了知所現諸法本性空寂,法爾如是,所謂有為法無不含真性(諸法實相),這種如實智猶如天空昊日,普照大地萬物無所不照,若人能觀照此法,不僅親證如實智,佛的十身智同時證得。因為諸法圓融無礙,那麼所證之境亦當如此,一證一切證。既然法爾如是,即使凡夫愚情之輩,於六道中流轉無窮,終歸毗盧性海。 五、多身入一境像觀。這一觀是觀毗盧遮那佛的十身互用,無有障礙。從譬喻說,萬像為能入,一境為所入,約法說,多身為能入,一身為所入。佛十身即是: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聲、緣覺聲、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隨舉一身,攝餘九身,如是十身互具,《還源觀》中云: 或以多身作一身,或以一身作多身,或以一身入多身,或以多身入一身。非一身 沒多身生,非多身沒一身生,皆由深定力故,得身如是。或以異境入定同境起, 或以同境入定異境起,或以一身入定多身起,或以多身入定一身起,故曰多身入 一境像觀也。(14) 毗盧遮那佛能夠在禪定中多身入一身,一身入多身,一多互入,圓融無礙。也可以把如來十身歸說成三世界,即眾生世界、器世界、正覺世界。如是十身在毗盧遮那佛的禪定中,猶如明鏡映現萬象一樣,歷然無礙。 六、主伴互現帝網觀。此觀說明事事無礙、重重無盡的道理。 然此境界重重無盡,借用帝釋天的珠網作比喻。也就是說隨拈一法為主,其餘的一切法則為伴。或以自為主,他為伴,隨一法即主即伴,如是主伴互現,猶如天帝釋網珠,珠光迭影。回頭看法藏大師的《妄盡還源觀》,雖分六門述說,隨舉一門為主,餘五門為伴,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如圓珠有六孔,隨入一孔即全收珠盡。經中的善財童子參至彌勒菩薩處,見樓閣中有百千樓閣,一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一一彌勒菩薩前皆各有善財童子。然而,一一善財皆合掌在彌勒菩薩面前,如是圓證法界,重重無盡。 攝法界一塵入,舉一身而十身現,隨入一法,眾得咸具。若隨德立名:一體即名海印普現三昧門;二用即名莊嚴妙行三昧門;三遍即是塵含十方三昧門;四德即名四攝攝生三昧門;五止即名寂用無礙三昧門;六觀即名佛果無礙三昧門。
綜上所述,法藏大師的《妄盡還源觀》重視眾生回歸自性,本來清凈圓明自體,必須除去情識妄見, 這是他提出了華嚴宗人應該依持的一種修證觀法,也是他創宗不可缺少的項目。依我之淺見,《華嚴妄盡還源觀》的觀行法簡單直接,直示一乘成佛的法門,默契如來海印三昧,圓證法界,洞達事事無礙。法本如如,不由他悟,何須恆沙塵劫?可想而知法藏大師對華嚴經已經深入玄奧,得其精髓,將此觀法耀於經卷,以供後昆修學,為此倍加精進!
參考資料: (1)《大正藏》第四十五冊P637中 (2)《大正藏》第四十五冊P774上 (3)《大正藏〉第九冊P440中 (4)《大正藏》第十冊P73下—74上 (5)《大正藏》第十冊P846上 (6)《大正藏》第十P125中、下 (7)《大正藏》第四十P639中 (8)同上 (9)《卍續藏》第一0三冊P0178上 (10)《續藏》第一0三冊P0178下 (11)《大正藏》第四十五冊P639下 (12)《大正藏》第四十五冊P639下—P640上 (13)《續藏》第一0三冊P0182下 (14)《大正藏》第四十五冊P 640中 另參考:方立天《法藏評傳》京華出版社,1995年9月。
推薦閱讀:
※大師孫帥講先天後天八卦關係及應用,風水必修課——第11講
※印光大師:因緣不具足,可佛前自誓受三皈依!(附自受三皈五戒儀軌)
※扎西大師弟子分享 | 全篇乾貨
※墓地風水學 華易軒大師為您指點天機 墓地風水七字歌
※風水大師:財運與錢包顏色息息相關!別瞎買,挑對顏色輕鬆聚財
TAG: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