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千金翼方》 > 卷第二十六·針灸上取孔穴法第一

取孔穴法第一

論曰∶安康公李襲興稱,武德中出鎮潞州,囑隨徵士甄權以新撰《明堂》示余,余既暗昧,未之奇也。時有深州刺史成君綽,忽患頸腫如數升,喉中閉塞,水粒不下已三日矣,以狀告余,余屈權救之,針其右手次指之端,如食頃,氣息即通,明日飲啖如故。爾後縉紳之士,多寫權圖,略遍華裔,正觀中入為少腑,奉敕修《明堂》,與承務郎司馬德逸、太醫令謝季卿、太常丞甄立言等,校定經圖,於後以所作呈示。甄權曰∶人有七尺之軀,臟腑包其內,皮膚絡其外,非有聖智,孰能辨之者乎?吾十有八而志學於醫,今年過百歲,研綜經方,推,雷公問難殷勤,對揚周密。去聖久遠,愚人無知,道聽途說,多有穿鑿,起自胸臆。至如王遺烏銜之法,單行淺近,雖得其效偶然,即謂神妙,且事不師古,遠涉必泥。夫欲行針者,必准軒轅正經;用藥者,須依《神農本草》。自余《名醫別錄》益多誤耳。余退以《甲乙》校,秦承祖圖有旁庭臟會等一十九穴,按六百四十九穴有目無名,其角孫景風一十七穴,三部針經具存焉。然其圖缺漏,仍有四十九穴,上下倒錯,前後易處,不合本經,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也。至如石門、關元二穴,在帶脈下相去一寸之間,針關元主婦人無子,針石門則終身絕嗣。神庭一穴在於額上,刺之主發狂,灸之則愈癲疾。其道幽隱,豈可輕侮之哉?人誠知惜命,罕通經方,抄寫方書,專委下吏,承誤即錄,紕繆轉多,近智之徒,不見正本,逢為經抄,以此而言,可為深誡。今所述針灸孔穴,一依甄公《明堂圖》為定,學者可細詳之。且夫當今醫者,各承一業,未能綜練眾方,所以救疾多不全濟,何哉?或有偏功針刺,或有偏解灸方,或有惟行葯鉺,或有專于禁咒,故以網羅諸疾,有愈於是,慨其如此,聊以養疾之暇,撰錄灸經以貽後嗣。其於條例具之。醫者意也,善於用意即為良醫。良醫之道,必先診脈處方,次即針灸。內外相扶,病必當愈。何則?湯藥攻其內,針灸攻其外。不能如此,雖時愈疾,茲為偶瘥,非醫瘥也。又以孔穴難諳,非圖莫可,雖復經本具述,自非碩學之士,造次未可卒知。所以先述取穴方法云爾。

仰人面二十六穴第一

神庭在髮際直鼻,不刺(一雲入髮際一分)。

曲差夾神庭一寸半在髮際。

攢行在眉頭陷中。

睛明在目內 。

迎香在禾 上鼻下孔旁(一雲在禾 上一寸)。

素 在鼻柱端。

水溝在鼻柱下人中。

兌端在唇上端。

齦交在唇內齒上齦縫。

本神曲差旁一寸半。

陽白在眉上一寸直瞳子。

承泣在目下七分,直瞳子。不炙。

四白在目下一寸。

臣 夾鼻旁八分直瞳子。

禾 直鼻孔下夾水溝旁五分。

地倉夾口旁四分(一雲在口角一韭葉近下頦隙)。

承漿在頤前下唇之下。

廉泉在頷下結喉上舌本。

頭維在額角發本神旁一寸半。不灸。

上關在耳前上廉起骨,開口取之。

上關在客主人下耳前動脈下空下廉,合口有穴,張口則閉。

頰車在耳下曲頰端陷中。

大迎在曲頷前一寸二分骨陷中動脈。

絲竹空在眉後陷中。不灸。

瞳子 在目外,去 五分。

顴 在面鼽骨下、下廉陷中。

頭上第一行九穴第二

上星在顱上直鼻中央,入髮際一寸,陷容豆。

囟會在上星後一寸陷中。

前頂在囟會後一寸半骨陷中。

百會在前頂後一寸半頂中心。

後頂在百會後一寸半枕骨上。

強間在後頂後一寸半,腦戶前一寸半。

腦戶在枕骨上強間後一寸半。不灸。

風府入髮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不灸(一雲在喑門上一寸)。

喑門在項後髮際宛宛中,不灸(一雲在腦戶下三寸,又名啞門)。

頭上第二行六穴第三

五處在頭上,去上星一寸半。

承光在五處後一寸。不灸(一雲一寸半)。

通天在承光後一寸半。

絡卻在通天后一寸半。

玉枕在絡卻後七分半,夾腦戶旁一寸三分起肉、枕骨上入髮際三寸。

天柱夾項後髮際大筋外廉陷中。

頭上第三行六穴第四

臨泣當目上 直入髮際五分陷中。

目窗在臨泣後一寸。

正營在目窗後一寸。

承錄在正營後一寸。

腦空在承靈後一寸半,夾玉枕骨下陷中。

風池在顳 後髮際陷中。

伏人耳後六穴第五

顱息在耳後青脈間。

螈脈在耳本雞足青脈。不灸。

完骨在耳後入髮際四分。

竅陰在完骨上枕骨下。

翳風在耳後陷中,按之引耳中。

浮白在耳後入髮際一寸(此穴在翳風前、竅陰後,寫時請為用心看)。

伏人脊中第一行十一穴第六

大椎在第一椎上陷中。

陶道在大椎下節間。

身柱在第三椎下節間。

神道在第五椎下節間。

至陽在第七節椎下節間。

筋縮在第九椎下節間。

脊中在第十一椎下節間。不灸。

懸樞在第十三椎下節間。

命門在第十四椎下節間。

腰俞在第二十一椎下節間。

長強在脊 端。

伏人脊中第二行二十一穴第七

大杼在項第一椎下兩旁各一寸半陷中。

風門、熱府在第二椎下兩旁各一寸半。

肺俞在第三椎下兩旁各一寸半。

心俞在第五椎下兩旁各一寸半。

膈俞在第七椎上兩旁各一寸半。

肝俞在第九椎下兩旁各一寸半。

膽俞在第十椎下兩旁各一寸半。

脾俞在第十一椎下兩旁各一寸半。

胃俞在第十二椎下兩旁各一寸半。

三焦俞在第十三椎下兩旁各寸半。

腎俞在第十四椎下兩旁各一寸半。

大腸俞在第十六椎下兩旁各一寸半。

小腸俞在第十八椎下兩旁各一寸半。

膀胱俞在第十九椎下兩旁各一寸半。

中膂俞在第二十椎下兩旁各一寸半。

白環俞在第二十一椎下兩旁各一寸半。

上 在第一空腰果下一寸夾脊陷中。

次 在第二空夾脊陷中。

中 在第三空夾脊陷中。

下 在第四空夾脊陷中。

會陽在陰尾骨兩旁。

伏人脊中第三行十三穴第八

附分在第二椎下附項內廉兩旁各三寸。

魄戶在第三椎下兩旁各三寸。

神堂在第五椎下兩旁各三寸。

在肩膊內廉,夾第六椎下兩旁各三寸。

膈關在第七椎下兩旁各三寸。

魂門在第九椎下兩旁各三寸。

陽綱在第十椎下兩旁各三寸。

意舍在第十一椎下兩旁各三寸。

胃倉在第十二椎下兩旁各三寸。

肓門在第十三椎下兩旁各三寸。

志室在第十四椎下兩旁各三寸。

胞肓在第十九椎下兩旁各三寸。

秩邊在第二十一椎下兩旁各三寸。

側人耳頸二十穴第九

頷厭在曲周顳 下廉。

懸顱在曲周顳 上廉中。

懸厘在曲周顳 上廉。

天沖在耳上如前三寸。

曲鬢在耳上髮際曲隅陷中。

角孫在耳廓中間上,開口有穴。

率谷在耳上入髮際一寸半。

和 在耳前兌發下動脈。

耳門在耳前起肉當耳缺。

聽會在耳前陷中,張口行之。

天容在耳下頰後。

聽宮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

天牖在頸筋、缺盆、天容後、天柱前、完骨下,髮際上(一雲在風池上一寸)。

缺盆在肩上橫骨陷中。

天鼎在頸缺盆,直扶突、氣舍後一寸半。

天窗在曲頰下,扶突後、動應手陷中。

扶突在曲頰下一寸,人迎後。

人迎在頸大筋脈,動應手,夾結候旁以候五臟氣,不灸。

水突在頸大筋前直人迎下、氣舍上。

氣舍在頸直人迎夾天突陷中。

側脅十穴第十

章門一名長平,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

京門在監骨腰中季肋本夾脊。

帶脈在季肋下一寸八分。

五樞在帶脈下三寸。(一雲在水道下一寸半。)維道在章門下五寸三分。

居 在長平下八寸三分,監骨上。

泉腋在腋下三寸宛宛中,舉臂取之。

大包在泉腋下三寸。

輒筋在腋下三寸,復前行一寸,著脅。

天池在乳後一寸、腋下三寸,著脅直腋,掘肋間。

胸博中央直下第一行七穴第十一

天突在頸結喉下五寸中央宛宛中。

璇璣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仰頭取之。

華蓋在璇璣下一寸陷中,仰而取之。

紫宮在華蓋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玉堂在紫宮下一寸六分陷中。

膻中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直兩乳間陷中。

中庭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

胸博第二行六穴第十二

俞府在巨骨下去璇璣旁各二寸陷中,仰卧取之。

中在俞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卧取之。

神藏在 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卧取之。

靈墟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神封在靈墟下一寸六分。

步郎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胸博第三行六穴第十三

氣戶在巨骨,夾俞府兩旁各二寸陷中。

庫房在氣戶下一寸六分陷中。

屋翳在庫房下一寸六分陷中。

膺窗在屋翳下一寸六分。

乳中不灸刺。

乳根在乳下一寸六分陷中

胸博第四行六穴第十四

雲門在巨骨下氣戶兩旁各二寸陷中,動脈應手,舉臂取之。

中府在雲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間,動脈應手陷中。

周榮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中。

胸鄉在周榮下一寸六分陷中。

天溪在胸鄉下一寸六分陷中。

食竇在天溪下一寸六分陷中,舉臂取之。

腹中央第一行十四穴第十五

鳩尾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不灸刺。

巨闕在鳩尾下一寸。

上管在巨闕下一寸、去蔽骨三寸。

中管在上管下一寸。

建里在中管下一寸。

下管在建里下一寸。

水分在下管下、臍上一寸。

臍中不刺。

陰交在臍下一寸。

氣海在臍下一寸半。

石門在臍下二寸。女子不灸。

關元在臍下三寸。

中極在臍下四寸。

曲骨在橫骨上、中極下一寸毛際陷中。

腹第二行十一穴第十六

幽門在巨闕旁半寸陷中。

通谷在幽門下一寸陷中。

陰都在通谷下一寸。

石關在陰都下一寸。

商曲在石關下一寸。

肓俞在商曲下一寸、直臍旁五分。

中注在肓俞下五分。

四滿在中注下一寸。

氣穴在四滿下一寸。

大赫在氣穴下一寸。

橫骨在大赫下一寸。

腹第三行十二穴第十七

不容在幽門旁一寸五分,去任脈二寸,直肋端相去四寸。

承滿在不容下一寸。

梁門在承滿下一寸。

關明在梁門下、太一上一寸。(《千金》雲梁門下五分。)太一在關明下一寸。(《千金》、《甲乙經》皆雲梁門下一寸。)滑肉門在太一下一寸。

天樞去肓俞一寸半,夾臍各二寸陷中。

外陵在天樞下、大巨上(《千金》雲在天樞下半寸)。

大巨在長溪下二寸(《千金》雲在臍下一寸、兩旁各二寸)。

水道在大巨下三寸。

歸來在水道下二寸。

氣沖在歸來下鼠 上一寸。

腹第四行七穴第十八

期門在第二助端,不容旁各一寸半,上直兩乳。

日月在期門下五分。

腹哀在日月下一寸半。

大橫在腹哀下三寸,直臍旁。

腸結在大橫下一寸三分(一雲腹結)。

府舍在腸結下三寸。

沖門在去大橫五寸,在府舍下橫骨兩端約中動脈(一雲沖門)。

手太陰肺經十穴第十九

少商在手大指端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

魚際在手大指本節後內側散脈內。

太泉在掌後陷中。

經渠在寸口陷中。不灸。

列缺在腕上一寸半。

孔最在腕上七寸。

尺澤在肘中約上動脈。

俠白在天府下,去肘五寸動脈。

天府在腋下三寸,臂 內廉動脈。不灸。

會在臂前廉,去肩頭三寸。

手陽明大腸經二十穴第二十

商陽在手大指次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

二間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前內側陷中。

三間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後內側陷中。

合谷在大指歧骨間。

陽溪在腕中上側兩筋間陷中(一雲在合谷上三寸)。

偏歷在腕後三寸。

溫留在腕後,小士五寸、大士六寸。

下廉在輔骨下,去上廉一寸。

上廉在三里下一寸。

三里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兌肉之端。

曲池在肘外輔,屈肘曲骨之中(一雲在肘上橫紋中)。

肘 在肘大骨外廉陷中。

五里在肘上行馬里大脈中。不刺(《甲乙經》雲在肘上兩寸)。

臂 在肘上七寸KT 肉端。

肩 在肩端 上,斜舉臂取之。

秉風在夾天 外、肩上 後,舉臂有空。

肩井在肩上陷解中,缺盆上大骨前。

天 在缺盆中,上毖骨之際陷中。

巨骨在肩端上行,兩叉骨間陷中。

肩 在肩端兩骨間。

手少陰心經八穴第二十一

少沖在手小指內廉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

少府在手小指本節後陷中,直勞宮。

神門在掌後兌骨之端陷中。

陰 在掌後脈中,去腕半寸。

通理在腕後一寸。

靈道在掌後一寸半。

少海在肘內廉節後陷中。

極泉在腋下筋間動脈,入胸。

手太陽小腸經九穴第二十二

少澤在手小指之端,去爪甲一分陷中。

前谷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

後溪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

腕骨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

陽谷在手外側,腕中兌骨之下陷中。

養老在手踝骨上,一空在後一寸陷中。

支正在腕後五寸。

小海在肘內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

肩貞在肩曲甲下兩骨解間、肩 後陷中。

手厥陰心主經八穴第二十三

中沖在手中指之端,去爪甲如韭葉陷中。

勞宮在掌中央動脈。

內關在掌後,去腕二寸。

大陵在掌後兩筋間陷中。

間使在掌後三寸,兩筋間陷中。

門去腕五寸。

曲澤在肘後內廉下陷中,屈肘得之。

天泉在曲腋下,去臂二寸,舉腋取之。

手少陽三焦經十七穴第二十四

關沖在手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

腋門在手小指次指間陷中。

中渚在手小指次指後,本節後間陷中。

陽池在手錶腕上陷中。

外關在腕後二寸陷中。

支溝在腕後三寸兩骨間陷中(一雲在陽池上一寸)。

會宗腕後三寸空中。

三陽絡在臂上大交脈,支溝上一寸。不刺。

四瀆在肘前五寸外廉陷中。

天井在肘外大骨後一寸、兩筋間陷中,屈肘得之。

清冷泉在肘上三寸,伸肘舉臂取之。

消濼在肩下臂,外開腋斜肘分下行。

天宗在秉風后大骨下陷中。

俞夾肩 後大骨下甲上廉陷中。

肩外俞在肩甲上廉,去脊三寸陷中。

肩中俞在肩甲內廉,去脊二寸陷中。

曲垣在肩中央曲甲陷中,按之應手痛。

足太陰脾經十二穴第二十五

隱白在足大指端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

大都在足大指本節後陷中。

太白在足內側核骨下陷中。

公孫在足大指本節後一寸。

商丘在足內踝下微前陷中。

三陰交在足內踝上三寸骨下陷中。

漏谷在足內踝上六寸骨下陷中。

地機在膝下五寸。

陰陵泉在膝下內側輔骨下陷中,伸足得之。

血海在膝臏上內廉白肉際二寸。

箕門在魚腹上越筋間,動應手陰市內。(一雲在陰股內起脈間。)氣沖在陰股內動脈。(此穴已見上腹第三行中。)

足陽明胃經十五穴第二十六

厲兌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

內庭在足大指次指外間陷中。

陷谷在足大指次指外間本節後,去內庭二寸。

沖陽在足趺上五寸骨間去陷谷三寸。

解溪在沖陽後一寸半腕上陷中。

豐隆在外踝上八寸,下廉 外廉陷中。

上廉在三里下三寸。(一名上巨虛。)下廉在上廉下三寸。(一名下巨虛。)條口在下廉上一寸。

三里在膝下三寸 外廉。

犢鼻在膝臏下 上夾解大筋中。

陰市在膝上三寸伏兔下,若拜而取之。

伏兔在膝上六寸起肉。

髀關在膝上伏兔後交分中。

梁丘在膝上二寸兩筋間。

足厥陰肝經十一穴第二十七

大敦在足大指端去爪甲如韭葉及三毛中。

行間在足大指間動應手陷中。

太沖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或一寸半陷中。

中封在足內踝前一寸,仰足取之,伸足乃得。

蠡溝在足內踝上五寸。

中 在足內踝上七寸 骨中,與少陰相直。

膝關在犢鼻下三寸陷中。(《甲乙經》雲二寸。)曲泉在膝內輔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而得之。

陰包在膝上四寸,股內廉兩筋之間。

五里在陰廉下二寸,(《甲乙針經》雲在陰廉下,去氣沖三寸,陰股中動脈。)陰廉在羊矢下去氣沖二寸動脈。

足少陽膽經十五穴第二十八

竅陰在足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

俠溪在足小指次指歧間本節前陷中。

地五會在小指次指本節後陷中。不灸。

丘墟在足外踝如前陷中,去臨泣三寸(一雲伸腳取之)。

臨泣在小指次指本節後間,去俠溪一寸半。

付陽在外踝上三寸,太陽前少陽後筋骨間。

懸鐘一名絕谷,在外踝上三寸動者中。

光明在足外踝上五寸。

外丘在足外踝上七寸。

陽輔在足外踝上輔骨前絕骨端。如前三寸許,去丘墟七寸。

陽交在足外踝上七寸,斜屬三陽分肉間。

陽陵泉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

陽關在陽陵泉上五寸,犢鼻外陷中。

環銚在髀樞中,側卧伸下足。屈上取上足(一雲 樞,中外硯骨陷中)。

中瀆在髀外膝上五寸分肉間陷中。

足少陰腎經十一穴第二十九

湧泉在足心陷中,屈足卷指宛宛中。

然谷在足內踝前,起大骨下陷中。

太溪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

太鍾在足踝後。

水泉去太溪下一寸,在內踝下。

照海在足內踝下。

復溜在足內踝上二寸陷中。

交信在足內踝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後廉筋骨間。

築賓在內踝上端分中。

陰谷在膝內輔骨之後、大筋之下、小筋之上。按之應手,屈膝得之。

會陰在大便前、小便後兩陰間。

足太陽膀胱經十七穴第三十

至陰在足小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

通谷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

束骨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

京骨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

申脈在足外踝下陷中,容爪甲。

金門在足外踝下,名曰關梁。

仆參在足跟骨下陷中。

崑崙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中(一雲在外踝,從地直上三寸兩筋骨中)。

承山在兌 腸下分肉間陷中。

飛揚在外踝上七寸。

承筋在 中央陷中,不刺。(《千金》雲在脛後,從腳跟上七寸 中。)合陽在膝約中央下二寸。

委中在 中約文動脈。

委陽在足太陽後,出於 中外廉兩筋間承扶下。

浮 在委陽上一寸,展足得之。

殷門在肉 下六寸。

扶承一名肉 ,在尻臀下股陰下紋中。

三陰三陽流注法

肺手太陰 少商 魚際 太泉 列缺 經渠 尺澤 募中府 俞三椎三腸手陽明 商陽 二間 三間 合谷 陽溪 曲池 募天樞 俞十六椎心主手厥陰 中沖 勞宮 大陵 內關 間使 曲澤 募巨闕 俞五椎心手少陽 少沖 少府 神六 通里 靈道 少海小腸手太陽 少澤 前谷 後溪 腕骨 陽溪 小海 募關元 俞十八椎脾足太陰 隱白 大都 大白 公孫 商丘 陰陵泉 募章門 俞十一椎胃足陽明 厲兌 內庭 陷谷 沖陽 解溪 三里 募中管 俞十二椎肝足厥陰 大敦 行間 太沖 中封 中 曲泉 募期門 俞第十九椎膽足少陽 竅陰 俠溪 臨泣 丘墟 陽輔 陽陵泉 募日月 俞第十椎腎足少陰 湧泉 然谷 太溪 水泉 復溜 陰谷 募京門 俞十四椎膀胱足太陽 至陰 通谷 束骨 京骨 崑崙 委中 募中極 俞十九椎三焦手少陽 關沖 腋門 中渚 陽池 支溝 天井 募石門 俞十三椎

上五臟六腑,三陰三陽十二經脈,臟腑出井流滎,注俞過原,行經入合,募前後法。假令肺手太陰為臟,出於少商為井,流於魚際為滎,注於大泉為俞,過於列缺為原,行於經渠為經,入於尺澤為合,募在中府,俞在第三椎。他皆仿此。

陽井為金,陰井為水;陽滎為水,陰滎為火;陽俞為木,陰俞為火;陽原為火,陰源為金;陽經為火,陰經為金;陽合為土,陰合為水。


推薦閱讀:

彭靜山針灸捷效經穴歌訣
想學針灸的進來
(84)針灸治療
【針海拾遺】針灸入門選穴之病因選穴

TAG: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