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聲 二、徐恆志老人書信 答南通錢居士
某某同學:
10月3日來信收到。你是一個很有品德和智慧的人,所以對於一門學問的研究,很專心用功,非常難得。現將問題簡復如下:1、在靜坐中呼吸較粗,這是一定的過程,隨著呼吸的逐步調和以及妄念的逐步減少,呼吸也便漸漸細微,漸漸不知不覺。但這是自然地進行的,不要強制。(可細看《靜坐入門》14頁「靜坐時的調息功夫」。) 2、靜坐過程中的定心功夫,也是逐步由粗到細的。由於各人的雜念有多有少,凡雜念少的或靜坐功夫漸深的人,每能上座不久,便寂然安定。一般的人,可以在呼吸調順安適後,便返觀自己的心念。其法有二種:一是先繫心於一處法,如專心存想臍間(或臍下2寸左右處,一般做氣功的,叫「意守丹田」,就是這個地方),因此也可意想佛菩薩像,因這樣就可使萬念歸於一念,使心念逐步安靜。第二種方法,是「返照內觀」(詳細辦法,可參看《靜坐》第16頁)。在坐中觀照成習慣,以後在行、住、卧等都要時時刻刻提起觀照,這是最根本的辦法,是比「意想佛像」要進一步,因凡繫心於一處,仍是一種方便辦法,是有為、有相之法,而觀心是無為、無相之法,是徹底的辦法,所以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即是現象,這句的意思是說,凡一切現象,都是生滅變化、虛幻不實的)。懂得這個道理,以後便能漸漸與自己真實的靈覺之性相應,學佛的關鍵就是要親自證悟到這個覺性。(可參看《靜坐》第32頁,「關於觀心」這一節。以及《學佛是怎麼一回事》中「觀心」一節) 3、如果能在靜坐中觀照純熟,就可移用於住、行、卧中,即隨時隨地可以起照,這時與靜坐的要領便完全一致了。不過初學必先從坐中練習,才能逐步安定下來。否則平時不易覺照。4、功夫成熟,與人講話時,照樣可以不失覺照。初學的人,與人談話過後,馬上顧到覺照,也是一樣的。5、天帝、城隍、土地等,都沒有了脫生死,仍在輪迴之中,他們雖也是懲惡勸善,但不一定能按佛法行事,所以應相信佛說的話。 就答覆到這裡,希望你奮發向上,自強不息。愚恆志
10月7日
某某同學:
首先祝全家春節好!2月16日的信前幾天收到,因節日里人事多,遲復了,為歉!所問各點,現逐一答覆如下:1、開始學靜坐,很好。坐中出現的各種景象,都是虛幻不實的,這是因過去曾有各種各樣景象,熏成種子,含藏在第八識中,現在靜中便顯現出來,如戶縫中陽光射入,便見塵埃紛飛一樣。故不要驚怪,別當作實事,當念《金剛經》中一句偈:「凡所有相(各種現象)皆是虛妄」,不去理它,便自然消滅,逐步由亂入定,由動入靜,坐中「妄念變多」也是同樣道理,是好處,不是壞處,因你能覺得妄念變多,這個「覺」,就是好。一般人終日妄想,還不覺得哩。2、初學靜坐用隨息念佛或數息念佛方法均可,看自己的方便,初學定的一般下手時離不開「數」、或「隨」,所以智者大師的「六妙門」,就是數、隨、止、觀、還、凈六種修定方法,逐步由粗入細。只要明白一切「妄念執著」本來是空的,自性本來是清凈的,就不至隨妄念流轉,要逐步訓練,不能心急,也不必擔心。3、今另由郵局寄上《阿彌陀經旁解》(尚有其他經咒,咒的解釋不一定要注意它)、《觀無量壽佛經》及《四十二章經》等共三冊,請收下,收到函復。《無量壽經》,也名《大阿彌陀經》,我處沒有,故未寄上。《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是觀想念佛,從有相下手,歸入無相,理解不清者,易執相成病,其重點在第十六觀,其中說明「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等,宜注意之。總之,信願念佛是手段,一心不亂是要求,往生極樂是目的。故「一心不亂」很重要。(經書收到,望復一信。《凈土五經》在蘇州木瀆靈岩山寺佛經流通處,聞即將出版,可去函聯繫一下。) 4、《佛法導論》P34所說「宇宙萬有之實事實理」,實事實理即是指本具的真實理性,此理性也即我們本具的真心,此真心含融一切,宇宙萬有不離此而有,《心經》叫做「諸法空相」,也即「實相」,故說「本無始終,普遍常住」,為一切諸佛所證明的。我們一旦證到了此實相,才知這是宇宙萬有的實事和實理。其餘都是運動變化的一時現象。又佛所說的都是「事實」和「真理」,故叫實事實理。5、佛有三身,佛之報身是因地功德所顯得,迴向偈中的「盡此一報身」,這是指我們凡夫的報身,即父母所生的身體。是因業受報故也叫報身。名同實異。6、P5所說,即整個宇宙從時間說是無始無終的,從空間說是無量無邊的,這已為現代科學所證明。中與邊是相對而立的,實際上是無中無邊,而也可說即中即邊(從相對說)的。當自性融徹無礙時,與宇宙萬有相契合,便成為圓融法界(也是實相的異名)。7、P41所說的理事,就象一物的二面,理是理性,事是事相,有些人專談理性,而廢棄事相,則理性也不全;同樣,有些人只顧事相,而不顧到理性,則所修也不能得益,所以必須理事圓融、不可執事昧理,也不可執理廢事。若修持名法門,尤須從事入理,因事能帶理,理難獨立。當然明白理性,也是很重要的,從明理性開智慧,一切就好辦。8、皈依自性三寶,即說要明白自己的心性,自性本來明覺,即自性佛寶;自性本具智慧,即自性法寶;自性本來清凈,即自性僧寶,學佛不僅要歸依住持三寶(事相),也要歸依自性三寶(理性),向內而求,處處迴光返照自性,才能得益。9、「心」與「性」是一,故說「自性」即心本具,即眾生的心與佛的心,同樣具足此靈明覺性,不過佛已明覺,眾生尚迷。(「心」有時作真心解,有時作妄心、識心解,看用處有不同,具體細看《學佛是怎麼一回事》釋心、釋性二節)。10、「有情」指一切眾生,因一切眾生、動物都有情識,故叫「有情」。植物無情識,故不能叫「有情」。11、要造飛機、汽車必先有個動機、計劃,這是「因」,材料、人工……等等,都是「緣」,因緣和合,乃生一切「果」,故一切事物都是因緣所生,叫做「因緣所生法」。 此頌近好。
恆志
1985年2月23日
某某同學: 來函悉。茲復如下:1、您是學無線電工業的,那求學無線電基礎知識等有關知識是必要的,即使其它科學知識,能有選擇地學一點,也是必要的。有豐富的知識,才能更好地為人民、為眾生服務。所以佛經上說,菩薩要學習五明:一、聲明(言語文字學)二、工巧明(工藝技術)三、醫方明(醫學)四、因明(邏輯倫理學)五、內明(佛學)。《法華經》上說:「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能儘力完成本科課程,很好。學佛的人,必須是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處處奮發向上,自強不息才是。2、靜坐中發生障礙,能否:一、暫時休息一下,待痛處稍好再坐,二、減少時間,坐20分鐘或半小時。三、坐的前後,加強活動,如做些廣播操等,使氣血流通,可減少疼痛。靜坐如果結合調息(做腹式呼吸,即一般所謂氣功鍛煉)能流通氣血,健身袪病。特別由於我們雜念分別很多,故借靜坐之法,來逐步觀照收攝,因靜中做功夫,比平時容易得力,容易入定。所以靜坐是手段,不是目的。3、修持的目的,主要在於澄清妄想雜念,使自己常覺不迷,(你在這方面已有體會)所以在日常行住坐卧中,(除專心學習外)必須常常放下萬念,使自己常處於空空寂寂的地位;但同時又是明明了了。這種空而明,寂而照,正是自己的「本來境界」,(也叫本來面目)常常這樣做,正是心經上「照見五蘊皆空」的觀照方法,這方法是簡要、實用和徹底的。其他方法,也可借用,如念佛號,不過都要歸到心空智朗的地步。可見修持在刻刻用心提照,不僅是在靜坐中。如能逐步做到隨時心空智朗,這正是高級的靜坐功夫。(具體可參考《靜坐入門》中的「調心」和「觀心」二節)(所以禪宗六祖以「見性」為主,並不主張人們呆坐,總之不可執定。) 4、睡眠不充足易疲乏,太多易做夢、昏沉,使心不明了,所以「睡」,稱為五蓋之一。能蓋住人的智慧。做到適當調節,便好。不但是睡,其他也是一樣,都宜調和適當,可保健康、明快。順祝康樂。恆志
4月10日
某某同學:
9月4日函悉。知已返校學習,很好。所詢各點,簡復如下:一、「習靜時,一念生起,即看念頭來向,妄念頓消」。此即「觀心」。能於一念起時,常作如是觀,定力便逐漸增長。二、初學人動眼球與「止」有矛盾,因見色聞聲,不免隨境流轉,影響入靜。待今後定力增強,便不會有矛盾。三、平時待人接物,要做到「和光同俗」、「和而不流」,即雖不戲論,也不孤僻;雖與人和通,也不隨之流浪。若一味「孤高自賞」,也會生障礙。四、「 暇莫暇於不失時」,「不失時」即愛惜光陰,能愛惜光陰,抓緊時間的人,便會充分利用時間,時間便能夠用,而成為最有暇的人了。三句總的意義是:知足的人最富,精進的人最強,不浪費時間的人最暇。五、貪、嗔、痴煩惱,人人都有,不過有深淺不同。久久修習,自可漸薄。在方法上,調息念與觀心結合,很好。但須有主有助,或先以觀為主,以念為助,今後或以念為主,以觀為助。至純熟後,即念即觀,觀念便合一了。六、觀身不凈等四句,名四念處,對治四種顛倒(以不凈為凈,以受為樂,以無常為常,以無我為我)可常隨境觀察:人我身根都不凈(九想觀);凡所感受, 易生苦感;心念剎那生滅無常;五蘊和合,我不可得。隨時觀察,貪痴漸薄;而生明慧。祝康樂、學業進步。
恆志
9月9日
某某同學:
4月17日函已悉。遲復,甚歉! 所說修持境界,都從實踐中所體會,想見仁者用功甚勤。靜坐只是一種方法,為初步下手方便,以後在行住坐卧都不離覺照,才能打成一片。故昔有禪師終日靜坐,以求明心,被大德所呵,但有時必須以坐定心,總在自己調攝得宜。《金剛經》講義甚好,功夫全在離相離念,由覺照而住,進而由覺照而了了見性,此即由「照住」而進到「照見」,《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即般若觀照也。「我」指「自性」,「如來」也指「自性」「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自性),能了了見性,即得佛法要領。 「染」與「凈」乃對待法,必心離染凈之見,乃為真凈,但不能又立「真凈」之境,總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清涼境界」現前時,也不要取著,此亦是對待、比較境界,尚非真清涼境,一切不著,則寂光真境,便自現前。 總之,在修持中,寂然不動,而又明明了了,這是什麼?常參此境,則了了見性矣。此復,即頌康樂。恆志
4月29日
某某仁者:
8月31日之信,早收。遲復甚歉! 仁者一心用功,看了大量經書,作為一個年青佛弟子,讀誦大乘經典,打好教理基礎,十分需要。至於理解「心體」和「自性」,則是更為重要,否則讀經雖多,仍不得要領。所謂「心體」,也叫真如、實相、圓覺,等等,學佛就要證悟這個「本來面目」。你只要能於日常行住坐卧之際,時刻回念返看自己心念,此時但見妄念生滅遷流,如幻不可得,正在此不可得時,卻是靈明空寂,非空非有,不生不滅,這一境界,正是自性的本地風光,但貴認得真,咬得實,常常與此真實相應,這便是見性。大乘經中處處指示,時時透露。如《心經》說:「是諸法(的真)空(實)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此不生不滅的,正是「心體」。《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是息妄,生其心是顯真,所生之心,即是無念心體。《壇經》中六祖教惠明:「不思善,不思惡,正恁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也即指點無念心體。仁者於此等處,能細心參究,則知大乘經典,處處以實相為印,不離實相。如此看經,方有受用處。年邁體衰,故目前尚在調養,四大苦空、五陰無我,請仁者勿以為念。力乏,不能多寫,惟祝精進。恆志和南
9月27日
某某仁者:
2月9日函悉。奉復如下:1、「知念是妄,其性不實,即空,非滅後空」,不錯!此「知」字很重要,知念是妄,乃是經過實踐而「證知」,非依稀彷彿之「解知」也。妄性不實,其體本空,譬如明鏡蒙塵,鏡體光明不失,非塵滅後才有光;又如水本是濕性,非波息後才是濕,故曰「非滅後空」。2、上求佛道(自利)下化眾生(利他),名發菩提心。(不限於出家人) 3、以無量法門,自學自修,並為他人分別解說,廣利有情,名法供養。4、消除業障後,便能悟證本來面目。前者是手段,後者是目的,目的與手段不二。故曰:不用求真,但需息妄。5、法門無量,適應不同根性。一般說來,般若與凈土二門,消業最為迅速,般若即真空,凈土即妙有,空有不二,會入中道實相。 魏鴻勛老居士[編者註:魏老即牧牛老人],深入教海,乃是大德長者,前一月我曾有一函托鄭老轉給他,諒已收到。有便晤面,請代我向魏老請安問好。復祝新年進步。恆志 和南
2月15日
某某仁者慧鑒:
4月10日來信已收到,因曾往天台山國清寺朝禮,近日方回,以致遲復,為歉!
知近做離塵功夫,主要靠般若觀照,很好!觀照功夫,即是自性起用,由始覺達到本覺,始本合一,則體用如如,到此才能不觀而觀,觀即非觀。但初下手時,都是「強作之觀」,所謂「如理作意,觀我本來面貌,久久定慧互資,則寂照現前矣。 又直下觀我本來面目,名真如實觀;也有從觀生滅妄心下手,名唯心識觀,實則觀無明妄心,即是觀自性清凈心,久久妄息真顯,融成一片矣。 六祖惠能大師說:「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祈細細領會之。魏老居士[編者注:即牧牛老人]大作,直剖心地,明心見性,且融通儒佛,說理透徹,然非慧眼人不知其妙也。順祝法喜。 愚恆志合十
4月26日
某某仁者慧鑒: 來信收悉。知您已看到《法藏碎金》,甚好,佛祖重要指示,基本上都已包含。您善根深厚,久而愈堅,難得!人生無常、無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學佛法,我們都沒有出路,長劫生死流轉,痛苦實深!您時常追憶過去,考慮未來,這也難免,但只要想過快丟,過而不留,逐步做到離相、無住,與習氣奮鬥,自能不斷增長定慧。現寄上《般若花》一冊,前三篇都講到觀心看念,第9篇講念佛法門,請依之修持,久久自能把握自己,妄念漸少,漸歇,則空寂靈明之性體,自然現前了。又觀心念佛下手方法不同,但念寂心空、一心不亂時,歸源都是一樣。即祝自強不息!恆志手拜
10月28日
某某仁者:
5月8日函昨日才收到,知仁者獲得護法神感應的事,這是精進用功、發心真切所致,十分可喜。 一、《圓覺經》說:「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凈覺隨順」。 這裡:「彼知覺者」,此「者」字是指被智所照的境—即「清凈覺相」。此覺體猶如虛空,廣大無邊。 下面「知虛空者」,此「者」字是指能照的智光,即是說,此能照見如虛空的智,也是空華幻相,不可去執取它。雖不執取,但並不是沒有「知覺性」;雖能所兩忘,但智照之體(寂)用(照)依然明明了了,所謂「體用不二,寂照同時」,這正是「凈妙圓覺」的境界,故說:「名為凈覺隨順」。——即人人本具之佛性。 二、「心靜」,只是一種定的境界,但不一定認識「自性」。當妄念息落,眼前明明了了,悟知這正是「本來面目」, 這便是「見性」(本來面目)境界,與前只是靜而不悟,相差很遠。我們必須常參這「空空寂寂」而又「靈靈明明」的是什麼?如果明悟,便是「見性」。六祖說:「不見自性,學法無益」。祈珍重。祝安吉。恆志合十
5月19日
某某居士慧眼:
來信收悉。知貴處已有學佛小組,互相交流學習,在此末法,甚為希有。您能積極發言,知多少、講多少,這很好,己未得度而能利人者,正是菩薩的發心。魏老居士研究心地法門,頗有成就,有機會時,宜常親近。能遇善知識,是大因緣。 由於眾生根性不同,因緣也異,故佛法也無有定法,隨機施教,其中般若、凈土二門,則是普利人天之二大法門,因佛所說法都是以般若為先導,又多以凈土為歸宿。仁者修觀心法門,即是修般若法門,能觀自心,決可見性,所以佛說:「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又凡學佛,總以見性為主,所謂「不識自心,學法無益」。而觀心正是見性的方便。至於密法是以三密相應的善巧法門,使人於重厚習染中,迅速獲得解脫,因凡夫多生積習,正如重病之人,非下重葯,實難挽救,故以手印、密咒相助,意念上或先觀有相法,如《顯密圓通成佛心要》所說觀想頂上有一 [徐恆志上師手書梵文,編者注]字,猶如明珠,遍有光明,用以轉化一切染垢,然後知心不可得,直入無相門,即能漸證「空空寂寂,靈靈明明」之自性,便與禪宗合拍。 仁者若欲加修密法,以資精進,則可修《六字大明咒》。口持此六字真言,手則結大蓮華手印,即二手掌根相拄,二小指、二拇指也分別相拄,其餘頭指、中指、無名指三指相對(三指第一、第二節略彎曲),中間各距離一寸光景,作蓮花開敷狀,意則一切不顧,只注意到持咒,每次坐一小時,可得定開慧,並可治病強身、消災免難。此法《成佛心要》上也有介紹,今附上修法一冊,作參考。密法手印本應灌頂傳授,但上師慈悲心切,對一般較簡單眾所周知的法門,可以公開傳授,不須灌頂,只要恭敬、供養、禮拜本尊,亦可修習。(茲附手印示意圖,以便學用。)[手印圖略,編者注] 修此法重在無相,妄念起一切勿理,一小時內咒不停,印不散,到時提至頭頂上散印,最好用黃布將手印遮蓋,以資恭敬。 問題解答如下,供參考: 一、平等不二心,即是無分別智,久修自得。證此平等智(體)、同時也有差別智(用),觀眾生苦惱而發願救度,故二者是圓融一體的,總以得定、開慧、證性為重要。故要下大功夫。 二、投眾生所好而方便接引,此即是觀機說法。故佛法以契機為主要。 三、所謂見地,主要是見性——先見到自己本來面目,便有辦法打掃習氣煩惱,未見性前,難免盲修瞎練,故見道而後修道,十分重要。至於先度自己,而後度人,這是常途,但以三法印(無常、無我、寂靜)或實相印為標準,隨分隨力引導別人,並無不可,功德亦不可思議! 氣功可以強身、治病,但與佛法不同。它只是一種方便,並非究竟,至於說某氣功大師是菩薩化身等,他本人不說,別人何以知道?這些切勿聽信,標新立異、裝模作樣,都是佛法所大忌,仁者須心中有數,亦不必與之諍論,多惹是非。若真正見道,決不隨口胡說。且看印光、弘一、虛雲等大師哪一個自說是菩薩化身,只是平平實實、一味謙虛。祝精進。恆志
5月23日
某某仁者:
5月29日手書已收到,因我前一時期,曾到外地一行,於昨日方回,故複信不及時,諒在等候複信吧!所談各點,頗有見地,再說明如下: 一、業性雖空,但有如幻業力,率眾生入六道。悟性、見性之人,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不被業力牽動,而能「隨緣觀性空,不再造新殃」,則幻化之力便能逐步轉化,而證入真空、妙有之實相境界。故永嘉大師證道歌說:「了則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故關健在「了」,「了」即悟也。 二、有情五蘊身心本是性空,無有自性,故《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此有二層意義,一、是說五蘊自性空,這是淺義;二、是說五蘊全體即是真空,故《楞嚴經》說:「五蘊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這是深義。五蘊自性雖空,但能隨緣起用,充滿生機,用而不著,當下即是不生不滅之自性。 三、諸「識」本是一體,就其一體中之不同作用,而分為八個識。只要知諸識性空,便轉識而成智。若證入無分別智,自知「識神」原非「主人」。 四、眾生幻業,由心所造,今借自心三密加持之力,以轉化之,即是以幻除幻,最後便如《圓覺經》所說:「諸幻滅盡(心空、法空、空空),覺心不動」矣。 知仁者現正向「悟性」功夫上著力,很好!當念寂心空,現前卻明明了了的便是。但轉瞬又逝,故要多觀、多修,做到常寂常照。此復祝精進。恆志
6月13日
某某仁者如見:
3月27日手書已悉。所說皆用功中境界,已體會到古德所說:「平常心是道」,祈繼續用功,埋頭前闖,自能到達彼岸。古人說:「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得法未為真,百尺竿頭重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幸自珍重! 附上在上海居士林講經照片一幀,以作紀念,祈惠收。不一一,即頌道樂。恆志手書
4月3日
某某仁者:
6月12日函悉。知與魏老[牧牛老人,編者注]曾去親近,能敬事大德善知識,即是自性功德,但因緣各有不同,一切隨緣,自在無礙即可。 所說:「隨緣應物而無所住,雖一切不住,卻了了分明,非斷滅相」此是見性景象,宜繼續用功,增進定慧力,打好堅實基礎,並從體起用,在一切順逆境界上消磨習氣,使定慧交資,體用合一,達到寂照不二境界。一切言語文字正如指月之指,要離指見月,勿執指為月,為要。能在種種境界上奮鬥,進步就快,否則說時則有,用時則無,浪費光陰。修法時,由於心理上變化,會引起各種反應,汗毛豎,或腦部震動,或身上起冷熱變化,都是。修世間禪定也有「動八觸」現象,對見性並無妨礙,勿必驚疑。
附上《般若花》一冊,作為參考,其中「關於佛性答問」一文,可先看,對仁者目前修持有幫助,但勿死在句下,為要。即頌精進。 愚恆志手啟
6月17日
某某仁者:
2月24日信已收。愚已遷居「上海密雲路....」以後來信,請改寄此地址。 所說學佛體會,顯然很有進步,理解來自事證,理事不二,十分難得!一切佛法皆是方便,莫非是除凡夫執著之病,病癒葯廢,恢複本來天真佛性,才知一切諸法,不論物質和精神,都不離自性而有,都是法身的體現,色空不二,動靜一如,雖起心動念,而不粘不滯,即是自心的妙用,所以說煩惱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也。仁者所說:「寂而不斷,了了分明,照而不動,一無所得」,若實證此境界,即是明自本心,見自本性。 真如之法,無時間、空間相,但諸法和合,雖性空而緣起;有相皆妄,雖緣起而性空,故說幻則一切皆幻;說真則一切皆真,畢竟真妄皆不可得,而不可得處,卻無盡藏也。古人所謂「萬世古今不離當念,十方剎土不隔毫端」,實證者,自能理會。仁者所說多是正論,但須常觀「言語道斷」時是什麼? 心中心法,並非人人可修,因各人因緣、環境有所不同。沈洪同學不知其情況如何?且愚蟄居市郊,外地來人找尋不易,勞神費時,是否就近請 魏老居士慈悲攝受灌頂,以資方便。某某母女既已修法,似亦可就近方便辦事,以免遠道跋涉。如修法中有何問題,除請教魏老外,也可來函共同商討。
謹復順頌一切安祥。便請代向魏老道長頂禮請安。愚恆志手啟
1992年3月2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