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傳世花鳥名畫欣賞(四) - Qzone日誌

《仿蘇軾壽星竹》   明 項元汴 絹本設色 縱56.8厘米 橫29.2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項元汴(1525—1590),明代收藏家、畫家。字子京,號墨林,嘉興(今屬浙江)人。早年為國子生。他家境富裕,廣搜法書名畫,收藏之豐富,甲於江南;因而熏習既久,書畫自通。他善作墨竹梅蘭,天真雅淡,富於逸趣。此畫雖為臨摹之作,卻也不乏畫家的自我風格。

《墨梅圖》   明 唐寅 紙本水墨 縱95.9厘米 橫36.1厘米   此畫畫折枝梅花,其花用濃淡水墨點成,頗有質感。自題:「黃金布地梵王家,白玉成林臘後花。對酒不妨還弄墨,一枝清影寫橫斜。公堂看梅和王少傅韻,吳趨唐寅。」唐寅的這幅折枝梅花固然有孤芳自賞自命清高的一面,但整個畫面清新的意趣,卻給人一種秀雅的美感。唐寅的這幅墨梅,主幹虯曲勁挺,用筆瀟洒勁健;枝幹或斜刺而出,或扶搖而上,蒼勁挺秀。梅花疏而有致,錯落組織自然,用濃淡的水墨點出,質感傳神。

《枯槎鷓鴣圖》   明 唐寅 紙本水墨 縱121厘米 橫39.3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唐寅的花鳥畫傳世不多,但水平之高卻是格外引人注目。他用筆勁健爽利,與林良相近,但精純洗鍊,同林的板刻瑣碎大相徑庭。他用筆蒼潤秀雅,對徐渭不無影響,然而唐寅的風格靈動清剛,同徐的恣肆和有失狂躁又意趣迥別。此圖描繪出空山雨後,鷓鴣歌唱枝頭,富有詩意。畫面用筆不多,抑揚頓挫、自由灑落,落墨清潤華滋、濃淡得宜,技巧精練,表現了他在花鳥畫上的卓越才能。

《立石花卉圖》   明 唐寅 紙本水墨 縱52.6厘米 橫28.6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均為他題畫的別號,吳縣(今蘇州)人。賦性疏朗,任逸不羈。曾經刻其章為「江南第一風流才子」。此圖用筆抑揚頓挫、自由灑落,落墨清潤華滋,濃淡得宜,塑造了一突兀奇峭而造型別緻的湖石,左邊所繪花卉既能點綴巨石,又起到平衡整個畫面的作用。整幅作品,秀逸疏簡,意趣清麗勁爽。

《風竹圖》   明 唐寅 紙本墨筆 縱83.4厘米 橫44.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唐寅是一個飽嘗了世態炎涼的滋味的畫家,29歲時因為科場舞弊案被無辜牽連,蒙冤入獄。家裡變得「僮僕據案,夫妻反目,歸有獰狗,當門而噬」。畫家在給文徵明的信中說:「崑山焚如,玉石皆毀,下流難處,眾惡所歸,海內遂以寅為不齒之士,握拳張膽,若赴仇敵。知與不知,皆指而唾,辱亦甚矣!」畫中迎朔風而傲然挺立的風竹,幾乎就是畫家所處境況的再現。

《菊花圖》   明 唐寅 紙本設色 縱135厘米 橫55.5厘米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唐寅是一位放蕩不羈的曠代才子,在琴棋書畫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尤其在山水畫方面,他那才子型的才思敏捷與自由飄逸的思維方式,更是造就了他那瀟洒的筆法墨法以及獨特風格。畫中畫家自題:「彭澤先生懶折腰,葛巾歸去意蕭蕭,東籬多少南山影,挹取荷花入酒瓢。唐寅。」點出了畫意和畫家胸臆。

《雙鉤蘭花圖》   明 仇英 紙本設色 縱34.7厘米 橫39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仇英是明代中期畫壇上一位難得的全能畫家,人物、山水、花鳥、界畫無所不工,青綠、淺絳、水墨、工筆、寫意俱極精妙。仇英一生應景之作頗多,而且大多是摹古風很盛。此幅《雙勾蘭花圖》卻是出自心樞的清新之作。雖然還是缺乏文人畫蘭的清幽淡泊,設色卻很是清雅,筆鋒也嫵媚多姿。是難得一見的仇英花鳥畫。

《墨蘭圖》   明 陳古白 綾本墨筆 縱26.3厘米 橫294厘米 旅順博物館藏   此圖即兼融設色沒骨和水墨寫意兩法,屬於水墨淺設色寫意花卉畫一類。蘭花以淡墨寫出,與花、葉相穿插,似亂而有序,筆墨更具書法之韻。筆、墨、色、形相輔相成,渾然一體,俊逸而清麗,風格獨具。

《雜畫圖》   明 張翀 紙本設色 縱29.6厘米 橫804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張翀,生卒不詳,明代畫家。字子羽,號渾然子、圖南,江都(今江蘇南京)人;一作江寧(今南京)人。他以人物畫見長,上追古法,筆墨豪邁。他筆下的仕女,艷麗委婉,但設色古雅,神態超逸。評者以為他得人物畫之正傳,而又不流於庸俗。他也能畫山水,所畫山水樹石,蒼鬱深秀。他的寫生雜畫亦佳。這幅畫寫春秋四時瓜菜果蔬、河鮮、家兔、鮮花。表現技法多樣,用濕筆、干筆、破筆運筆豪放洒脫,似亂而不亂,筆致生辣而不失法度,顯示了畫家深厚的筆墨功夫。

 《花鳥扇面》   明 張翀 紙本設色 扇面 縱18.1厘米 54.9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張翀不僅工山水、魚蟲,花鳥也頗佳。在繪畫技法上干、濕並重,甚至以運筆豪放洒脫的破筆,使畫面達到一種飄逸清朗的意境。此幅《花鳥扇面》描繪了熟透的石榴和正在啄食的小鳥。畫面構圖簡潔明快、卻很有幾分意趣。畫上鈐有清代皇帝嘉慶的收藏玉璽。

《幽蘭圖》   明 杜大綬 紙本設色 縱110.3厘米 橫30.8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   杜大綬擅長水墨寫意,不落蹊徑,尤妙寫生,一花半葉,淡墨欹毫,而疏斜離亂,咄咄逼真,對後世影響很大。此圖畫一斜坡上兩塊湖石,姿態奇峭,周圍飾以俏麗多姿的蘭花,悠然而細麗。畫面設色清雅,筆法清韻生動。

《蘭花圖》   明 白丁 紙本墨筆 縱28厘米 橫210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   白丁專精水墨花卉,其題材大多是庭院中常見的花木,在畫法上則是雙勾與點染相結合。筆墨簡淡率意、清峻疏爽。他的水墨寫意花卉,抒發了藝術家的個性和胸懷,倍受後世畫家的青睞。此畫具有典型的文人畫風格。筆鋒洗鍊。

《紅梨詩畫圖》   明 陳淳 紙本墨筆 縱34.2厘米 橫106.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陳淳以水墨寫意花卉著稱,也擅長設色沒骨法和勾花點葉法,然亦工寫結合,更多簡逸的寫意成分。圖繪折枝梨花,自上而下斜出。紅色的梨花和墨青的葉子均不加輪廓勾勒,直接用色畫出,色即形,形即色,簡練而不失其真。徐沁《明畫錄》曾如是評析其水墨淺設色花卉畫:「其寫生,一花半葉淡墨欹毫,疏斜歷亂之致,咄咄逼真,久之並淺色、淡墨之痕俱化矣。」

《墨花釣艇圖》   明 陳淳 紙本墨筆 縱26.2厘米 橫 56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陳淳(1438—1544),字道復,以字行,別號復甫,號白陽山人,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天才俊發,凡經學、古學、詞章、書法、詩、畫無不精妙。少年作畫,初學元人精工,中年斟酌米、高之間。圖繪一枝墨花,用筆瀟洒利落;襯以湖石,用飛白筆法,略施淡墨渲染。用濃墨雙勾寫出,筆力勁爽,是陳淳中年的傑作。在畫史上,陳淳與徐渭是並提的,他們的水墨寫意花卉對以後的花鳥畫的發展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因而,今天對陳淳的繪畫進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葵石圖》   明 陳淳 紙本墨筆 縱68.6厘米 橫3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自題:「碧葉垂清露,金英側曉風。道復。」無年款。此幅即為其中年水墨寫意花卉畫精作。圖繪秋葵一枝,襯以飛白湖石和雙勾嫩竹。側鋒勾勒的花瓣簡率迅疾,瓣尖的翻轉狀態以闊筆勾出,尤見生動。幾叢葵葉用淋漓的水墨揮灑,通過墨色的自然滲透,展現出葉色的深淺變化和葉形的鋸齒狀態,猶如天成。竹枝則用簡勁的線條雙勾,也見率意。這種畫法也生動傳達出了葵石內涵的質樸自然、清新雅逸的情致。

《花卉冊》   明 陳淳 紙本墨筆 縱28厘米 橫37.9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冊共二十幅,冊首有文彭隸書「寫意」二字,繪花卉蔬果,水墨淋漓,頗得氤氳之氣,是能代表畫家藝術風格的花鳥作品。在這些作品中,畫家用發揮了水墨暈染的功能,造型洗鍊,布局疏爽,筆墨放縱率意。有時甚至勾染結合、色墨相融,以追求「逸筆草草」的效果,這無疑是發展了宋元以來文人寫意畫的傳統。在運用寫意技法同時,畫家還注意到了物象的外形和質感,洒脫中不失準確,放逸中講求法度,主觀感受與物象的天然神韻還是協調的。這與稍後的徐渭有所不同,徐渭的水墨寫意花鳥畫,則更加追求「不求形似求生韻」的意趣,突出抒發了個人意興,完全是潑墨大寫意的畫法。

《松石萱花圖》   明 陳淳 紙本設色 縱153.2厘米 橫67.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圖描繪的是松樹、湖石和萱花。構圖飽滿,松樹用筆蒼勁,湖石皴染結合,萱花勾寫兼用,畫法豐富多變,顯示出畫家精湛的筆墨功夫。整個畫面意韻自足,松樹富有氣勢,萱花形態娟秀飄逸,花朵的圈勾用筆簡略洒脫,湖石放筆皴染,濃淡相宜;全圖傳達出一種清新高潔秀逸的情調。陳淳的花鳥重寫意韻,意足不求形似的作風,很自然的得到文人的推重,徐渭讚美他「花卉豪一世」,誠為知音之言。

《萬玉爭輝圖》   明 陳淳 絹本墨筆 縱116.5厘米 橫61.7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陳淳早期的花鳥畫受到老師文徵明的影響,筆墨較為工緻秀潤,氣格含蓄安詳。後來他得到沈周淺色淡墨寫意花鳥畫法的啟發,憑著他英發的才氣,朝著放逸縱肆的方向發展。並結合他草書的飛揚筆法,充分發揮水墨濃淡暈化的性能,最終形成他筆致瀟洒、墨色酣暢、意足氣振的獨特風格。在此圖中,畫家不厭其煩地盡情狀寫梅花,顯得梅花繁茂而多,很有氣勢。真正是畫家自己所題:「萬玉爭輝」。

《萬玉圖》   明 陳淳 絹本墨筆 縱111.9厘米 橫57.5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陳淳是吳門著名的花鳥畫家,師事文徵明,他的寫意花鳥,從元人畫法中發展而來,直接受沈周、文徵明、唐寅的影響。陳淳的花卉,較之後來的徐渭寫實, 徐沁《明畫錄》云:「其寫生,一花半葉,淡墨欹毫,疏斜歷亂之致,咄咄逼真。」詩書畫結合,進一步豐富了文人寫意花鳥畫的思想意境,開創了清新雋雅的一派風格。和後來的徐渭合稱「白陽青藤」。他們的繪畫,對後代具有重要的影響。此圖寫曲梅一枝,枝上開滿白梅,似白玉萬顆,非常耀眼奪目。

 《紫薇扇面》   明 陳淳 紙本泥金 縱17.7厘米 橫47.9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陳淳早年師事文徵明,所作花卉亦偏於工整細秀,中年喪父以後,個性發生很大變化,生活放縱,嚮往隱逸,畫風也轉為簡逸的水墨寫意法。自題《花卉冊》曰:「古人寫生自馬遠、徐熙而下,皆用精緻設色,紅白青綠,必求肖似物物之形,無纖毫遺者,蓋真得其法矣。余少年欲有心於此,既而想造化生物萬有不同,而同類者又秉賦不齊,而形體亦異。若徒以老嫩精力從古人之意,以貌似之,鮮不自遺類狗之誚矣。故數年來所作,皆遊戲水墨,不復以設色為事。間有作者,從人強,非余意也。」


推薦閱讀:

一個女人的一篇驚人日誌(看完你肯定想看第二遍)
兔年話兔詩 - 溫情永遠的日誌 - 網易博客
缺少必要的戀愛經歷會讓一個男人的性格缺失 - 浪八圈的日誌 - 網易博客
抱歉,我又消失了一段。

TAG:名畫 | 傳世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