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心理學
感受中醫心理學點滴
袁捷
《摘要》我國傳統的中醫學中有著豐富的心理學內涵,以及完整的心理學體系與觀點。中醫藏相論、中醫心身統一觀、中醫陰陽五行學說和情志療法等,都應為心理學之精華,如何得其傳承和發揚光大,是我們當前的重大課題,對於發展中醫心理學事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中醫心理學 傳承 發展
我國中醫心理學文化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理論基礎,以及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的積累。而這些完整的理論體系和獨特的診療方法,由於歷史的原因,沒有得到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如今,我們在這個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的時代,「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對於一個民族、或一個行業來講,才是體現出最優秀的品質。沒有創新就得不到傳承,沒有創新更得不到發展。而創新就是告知心理學界,中醫心理學理論、觀點與學說早就形成其獨特的體系。歷史上,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傳統醫學,古老的印度醫學、阿拉伯醫學等都隨著歷史的長河逐步喪失了原有的歷史地位。而中華醫學能一花獨放,在世界醫學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說明中華醫學的科學性,理論體系的完整性。為了促進中醫心理學事業的發展,加快中醫心理學傳統文化的進程,創立中醫心理學理論與流派在世界心理學的地位,首先,我們必須真正了解祖國傳統的醫學文化及理論知識。
一、陰陽五行學說
陰陽五行是陰陽學說的合稱,是古人用以認識自然和解釋自然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國古代醫學的一種唯物論和辯證法。
1、陰陽學說在心理學的應用
1生理與心理學的統一
人體是一個有機形的統一整體,其組織機構都是具有陰陽對立與統一的關係。《素問·寶命全形論》說:「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及《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陰陽學說正是以陰陽屬性,將人的結構分為有形的生理為陽,無形的心理為陰的有機整體,這就是「心身統一觀」解釋中醫心理學對「生理的精闢概括。
2軀體與心理的生存基礎
陰陽學說對人體的生理功能已概括說明,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形式,均由陰陽兩方面的對立統一和保持動態平衡的結果。 即《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如果這平衡關係被打破,陰陽失去平衡,疾病由此產生,疾病的發展過程中,陰陽隨之失調,出現陰陽盛衰的現象,從而引起機體各種病變。陰陽學說概括為:「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生理有疾,心理必病;心理有疾,生理必病。所以生理與心理獲得有機的轉換和統一,生命才能生機勃勃。
2、五行學說的辯證關係
中醫學理論將五行學應用於醫學領域,來觀察人體,闡述人體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之間的有機聯繫,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的有機統一,使中醫學採用的整體系統方面有了進一步的系統化。因此,在臨床診斷疾病時,可以綜合望、聞、問、切的四診所得的資料,按五行的歸屬及其生克乘侮的關係,來推斷病情,以便臨證時加以應用。
二、藏象學說在心理學的地位
藏象學說是闡述人體臟腑生理功能、心理現象、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其內容包括兩部分,一是以五臟為中心,說明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之間的生理(心理)、病理及其相互關係;二是有關精、氣、血、津液的生理(心理)、病理與臟腑的關係,其中主要是心、肝、腎三臟在藏象學說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1、 心、肝、腎臟的功能及相互關係
五臟是心、肺、脾、肝、腎的合稱,具有化生和貯藏精氣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時又各有專司,且與軀體官竅有著特殊的聯繫,形成了以五臟為中心的特殊系統,其中「心」的功能起著主要作用。
1心藏神
廣義的神,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即感覺與知覺等器官的表現,如人體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語應答、肢體活動、姿態、氣息都包含於神的範圍。狹義的神,是指大腦所主的神態,如: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等。而藏象學說認為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既是大腦的功能,大腦對客觀外界事物的反應,又與五臟有關,屬於心的生理功能。《靈樞·本神》說:「所以任物者謂之心。」說明接受外來的事物所發生的思維意識、活動過程,都是有心來完成的。
古人把心看作「五臟六腑之大主」,與心主神志的功能是分不開的。血液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故《靈樞·本神》說:「心藏脈,脈含神。」因此,心的氣血充盈,生理功能正常,則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思考敏捷若心的氣血不足、生理功能異常,且導致信心神的病變,精神意識思維異常、失眠、多夢、神志不寧。如果邪熱擾心,就會出現譫妄、昏迷、神志不清、不省人事等癥狀的臨床表現。
2肝藏魂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即疏通、發泄、升發、調暢氣機、促進消化、調暢情志。動則血運於諸經,靜則血歸於肝內,以調節升降而濡養自身。
人的精神情志活動,除由心神所主宰外,還與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關,故有「肝主謀慮」《 素問·靈蘭秘典論》之說。在無病理情況下,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氣升發既不亢奮,也不抑鬱,則人體就能較好地協調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動,表現為精神愉快,心情舒暢,血氣平和。若肝失疏泄則反之,甚者表現為亢奮,可見煩躁易怒、面紅生火、頭痛頭脹等。肝失疏泄和疏泄太過,往往與外界環境的精神刺激,特別是大怒或過度的抑鬱等關係密切,所以有「肝喜條達而惡抑鬱」和「暴怒傷肝」的說法。
3腎藏志
腎藏有「先天之精」,為臟腑陰陽之本,生命之泉。其主要功能是:藏精、主水、主納氣、主骨髓。
髓有骨、脊、腦之分,均為腎中之精氣所化生。因此,腎中精氣的盛衰不僅能影響骨的生長和發育且影響脊和腦髓的充盈和發育。故《靈樞·海論》說:「腦為髓之海。」腦位於顱內,其功能主持著人的精神活動。
明代,李時珍曾把腦稱為「元神之府」。
清代,王清任則把記憶、視、聽、嗅、言等功能統歸於腦。
有關腦的生理(心理)和病理,前人認為與五臟有關係。腦與腎的關係表現如下,思維記憶力強、聽、視覺靈敏、精力充沛;腎精不足,則腦髓空虛、思維記憶力差、聽、視覺遲緩、精神萎靡。正所謂《靈樞·海論》說:「骨髓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及轉耳鳴,腰酸眩暈,目無所見,懈怠安卧」。
心主血,藏神;肝主疏泄藏魂;腎主水,納氣、生髓、藏精、通腦。因而往往精神因素所至的病變中,心臟、肝臟就會相互影響,並在心肝兩髒的血虛陰虛病變中,心煩失眠與急燥易怒等精神癥狀同時並兄。而肝血充盈血能化為精、腎精才能充滿;腎精充足,肝血就可得到滋養。所以有「肝腎同源「的說法精是神的物質基礎,神是精的外在表現。精血之間又互相資生,彼此交通,相互協調。
三、七情內傷心理活動的辯證關係
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它是人體對外界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動的正常現象,不會使人發病,但在突然、強烈和長期持續的情志刺激下超過了正常的生理活動範圍,又不能適應和自我調節時,如果臟腑氣血功能紊亂,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七情也就成為病因素,故稱「內傷七情」。
1、喜則氣緩。喜為心之志,可緩和緊張情緒,使人心情舒暢。過之相反,甚者失神狂亂或傷及心臟。
2、怒則氣上,怒為肝之志,如《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大怒則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
3、憂則肺衰。憂傷肺,影響肺氣的宣降,出現咳、喘、痰多,不能平卧。
4、思則氣結。思為脾之志,本屬心理正常活動,若思慮、勞神過度,則傷神損脾,故出現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等症。
5、悲則氣消。悲為脾之志,屬一種情志的表現,悲哀太過,使人抑鬱寡歡,意志消沉,精神萎靡,胸悶乏力等症。
6、恐則氣下。恐為腎之志,本屬一種膽祛、懼怕的心理狀態。若長期或突發的過度恐懼,可使腎氣不固,二便失禁等。《素問·舉痛論》說:「恐則精卻。」傷腎,腎精傷而上奉不足,水火不濟,心腎不交。出現心煩不寐,心悸健忘,頭暈耳鳴等症。
7、驚則氣亂。即心氣紊亂,氣血氣調。以致心無所依,社無所歸,慮無所點,驚慌失措。
四、生理(心理)病機與望診
1、病機,就是疾病發生、發展與變化的機理,又稱「病變機理」。
中醫認為疾病的發展變化有其對立統一的辨證關係,《靈樞·壽夭剛柔》說:「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由於各素體不同,病邪各異,因而會引起多種病理變化。但臨床徵象錯綜複雜,千變萬化。通常來說,外感疾病的病機變化規律,主要因內在的心理調節有極大的關係,是正邪相爭;內傷雜病的病機變化規律,主要是陰陽失調、氣血失調、升降失常等原因,從而使人體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失去了相對的動態平衡。
2、望診,是中醫診察疾病中「四診」之一的方法,是對患者的神、色、態等異常變化進行有目的的觀察,以測察病變,了解疾病情況的基本方法,此法暫沒得到科學的認證。但運用於心理診斷有極大地幫助。
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總的外在表現。《素問·移精變氣論》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望神,就是觀察病人的精神好壞意識是否清楚,動作是否矯健協調,反應是靈敏等方面的情況,判斷臟腑陰陽氣血的盛衰和疾病的輕重預後。神,具體表現在目光面色、表情、體態、言語、意識諸方面。目為五臟六腑精氣所注,內通於腦,為肝之竅,心之使,因而有「神藏於心,外候於目」的說法,所以診察眼神的變化是「望神」的重點。
中醫學將神分為三種:
1得神:多指體態正常,身心健康。
2「失神」與之相反,應及時做心理諮詢。重者,意識昏迷,語言錯亂,目滯獃滯,精氣已脫,理應作心理干預。
3「假神,屬重症患者,即精神病患者,不屬於心理諮詢範疇。
五、中醫心理學矯正治療的理論與方法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這種「未雨綢繆」防重於治的精神,頗具當今的現實意義。
1、 調攝神形
中醫有關心理治療,早在2000年前就有精闢的論述,《黃帝內經》論:「精神不進,志意不治,病乃不愈」。
1調攝精神
人體的精神活動與機體的生理,病理變化有密切地關係,保持樂觀主義態度,心情舒暢,保持生活起居有規律性,盡量減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過度的情志變動,對於疾病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調攝形體
充沛的精力,必須寓於健壯的身體,而健壯的身體又常來自經常不懈的鍛煉。漢代醫學家華佗根據「流水不腐,戶樞不蠧 」的道理,創造了「五禽戲」的健身運動,指導人體可通過運動促進血脈的暢通,關節疏利,氣機調暢,從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防止疾病的發生,下面舉一例:
漢,吳普是華佗得意弟子之一。少時體弱,初從華佗習醫,華佗傳授其「五禽戲」說:「運動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五禽戲』分虎,鹿、熊、猿、鳥依歡習演,近可治病健身,遠可延年益壽。」吳普依言練習,寒暑不避,年逾九旬尚耳聰目明,齒牙完好。 由此可見,中醫健身之法用於「治未病」的意義及其深遠,太極拳、八卦掌、易筋經、氣功、以及儒釋道三家的自我調節之法,給我們用於生理、心理、病理的治療方法增添了不少的內容。
2、 中醫情志療法
情志療法,是運用中醫五行學說的生克乘侮的理論,,以情志配五臟,利用五行相互制約的關係來達到治療目的。即: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中醫就是以五行中相剋的原理,針對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採取相應的方法,獲得治病的效果。
有一例元代名醫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記載:婺州一秀才,夫妻思愛,情感篤深。一日愛妻暴病身亡,秀才終日悲傷過度,孤獨成疾,整天憂鬱寡言,遍訪醫士診治,均收效甚微。家人抱著試試看態度,請來朱震亨經過望、聞、問、切後深思片刻,對秀才道喜說:「貴體有喜脈,看樣子恐怕已有數月了,老朽這廂道喜,可否討杯喜酒呀?」
秀才聽名醫說出如此荒誕的話,不禁哈哈大笑,對朱震亨說:「世上未見如此看病的,簡直是胡說八道,玩笑開得也太離譜啦,徒有虛名。」於是讓家人送客,朱震亨也不生氣,微笑告別秀才。
數月,每當秀才想起此事時,不禁大笑,如此一次次開懷大笑,秀才的憂鬱之症霍然痊癒。
這一例是典型的情志相剋法,運用「喜勝憂」來克憂傷過度,以獲得治病的效果。
另一例隋煬帝楊廣貪戀酒色,懸春圖、掛銅屏,無度伐,身心崩潰,只得求助方士大丹(春藥),服後更加荒淫無度,日夜御女多人,外燥內虛,飲百杯冰鎮冷水也不止渴,愈不可治。勤於書畫的太醫院莫君錫了解了煬帝的病情後,作了兩幅畫,一為「梅熟時節滿園春」,一為「京都無處不飛雪」,獻給楊廣。楊廣看得入神,心神隨著畫而動,想起梅子的酸甜,飛雪的奇寒,口中的唾液頓生,又覺得陣陣寒意。半月以後,楊廣的口煩心燥的癥狀隨之已去。
太醫莫君錫此間運用了字畫養心法,除掉了隋煬帝之心火的辦法,是針對其「淫生心疾」的病因,符合當今的心理療法的原則,達到移情易性的目的,可謂經典。如此五行相剋之法,古往今來舉不勝舉,就「情志療法」可分為:以情勝情法、勸說開導法、移情易性法、暗示解惑法、寧心靜志法。另外還有「情景療法」、「中醫的行為療法」、「音樂療法」、「引導吐納法」、「激情療法」、「詐病詐治法」等。
六、小結
綜上所述,三千年浩瀚的中醫文化中,記載著豐富的心理學理論知識,其觀點、學說與流派早已形成特有的中華理論體系,中醫心理學理論博大精深,百家爭鳴,總結出了五行學說,藏家學說五態人論及人與環境統一觀等,尤其是七情內傷論的觀點,比西方心理生理學派坎農的「下丘腦激素的分泌導致心血管活動的改變」,沃爾夫「情緒的變化引起胃粘膜血管舒縮」,和塞里指出的:「應激是個體對外界刺激的一種全身應變反應」理論與觀點的發現早兩千多年,而中醫心理學其豐富程度遠不止本文中談到的點滴觀點及學說,還有儒家哲學、道教哲學、佛教、藏學及諸子百家的心理學理論依據。還有許多令現代西方心理學家驚奇的臨床實踐經驗和可操作的診療方法。
但是,我國心理學的發展還是滯後於西方國家半個多世紀,尤其是現代心理學理論研究方面和心理測評方面,其理論大師還沒有出現能與弗洛伊德、華生、巴甫洛夫等比肩之人。
為此,中醫心理學的發展,還有著艱苦的歷程,還必須有更多立志於心理學的有識之士,共同來將我國古老的中醫文化進一步的挖掘整理,努力為中醫心理學能發揚光大而奮鬥!
2005年7月
推薦閱讀:
※不要有觀點
※每天都因為各種小事心情不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心感覺累的時候你會做什麼?
※控制對方的心思其實很簡單
※明明知道某物自己根本不需要,還是忍不住想買,這種特別想買一個不需要的東西的心理,在心理學上如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