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屠殺了很多功臣,越能幹的死得越慘,只有一個最無恥的活下來
劉邦登基後,就開始清算,手下的功臣先清點一遍,看看哪個有威脅,殺。劉邦的心狠是有目共睹的, 而最悲情的莫過於韓信。
不過劉邦雖然殺了很多功臣,但是還有幸免於難的,一個是張良,一個是蕭何。
同樣是開創漢朝的大功臣,為什麼結局卻有天壤之別呢?
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也不盡然,張良比韓信還張揚,而且是個標準的「憤青」。
張良是韓國貴族,秦國滅了韓國後,張良就走上一條復仇的道路,讓他一戰成名的是博浪沙刺殺秦始皇的行動,不過行動失敗了。
後來張良混在起義的隊伍里,一開始遇到劉邦,就投靠他,後來遇到項羽,他認為項羽勢力更大,更能幫他報仇,就投奔項羽。
當然我們知道張良最終跟了劉邦,但劉邦心裡也有了「暗刺」,劉邦那麼小心眼他能不介意嗎?有了「暗刺」就會有防範之心。
劉邦既不信韓信,就不可能一點不疑張良,但張良比韓信通透,他知道劉邦對他的防範之心。
劉邦對張良說:「齊國的土地你隨便挑吧!」
張良看穿了劉邦的心思,劉邦先將齊國許給韓信,又給張良,是想讓他們兩虎相鬥,互相牽制,張良說:「齊國的土地我一片也不要,我與你相識於留,我對那裡很難忘記,你封我做個留侯吧!」
張良大打感情牌,劉邦果然封他為「留侯」。
後來張良說他身體不好要告老還鄉,專註於黃老之道,開始練氣功,劉邦一看他名利心這麼淡應該對他沒威脅,就放過他了。
張良並非最典型的例子,最典型的是蕭何。
蕭何可謂是唯一的善終者,他不用像韓信一樣,明明最能幹,卻死得最慘,也不用像張良一樣放棄仕途才換來一條命,蕭何只放棄了一樣東西——節操,然後居然活得最好。
蕭何曾經是劉邦真正信任的人。
蕭何早年經常資助劉邦,劉邦是個無賴,不怎麼幹活,到處蹭吃蹭喝,他沒少蹭蕭何的酒。
蕭何月下追韓信,奠定了劉邦的七分天下,又設計殺了韓信,可謂跟劉邦同穿一條褲子。
但劉邦還是懷疑過蕭何,有段時間劉邦問:「蕭何最近在幹什麼?」
蕭何就知道:不好,劉邦要對付他了。
於是蕭何開啟了吃喝玩樂,成為地方惡霸,毫無節操的生活模式,劉邦平叛後回京城,很多百姓攔路告狀,說蕭相國強買強賣,把老百姓田宅都拆了當土地種,讓老百姓無家可歸。
劉邦想了想,就笑了,他略略責備了蕭何幾句,心裡對蕭何的戒備就少了幾分。
有一次蕭何對劉邦說,說長安狹窄耕地不多,我看皇家獵苑不少空地,不如讓百姓進去耕種算了,不收他們官稅了。
劉邦一聽火冒三丈,讓人將蕭何拖出去打,過了一會又不讓打了。
劉邦認為,蕭何如此貪心,連劉邦的地都敢算計,說明這人貪的是利,而不是天下,那他沒什麼威脅,而且蕭何也不得民心……劉邦就怕那種收買人心的主,既然喜歡錢,那好辦,錢劉邦都可以給他,唯獨權力……
後來蕭何成了西漢的巨貪,這對他的歷史名節是一種影響,但也正因為他放棄了大丈夫最重要的東西——口碑,就跟婦女放棄貞操一樣,沒了這種東西,也就對劉邦構不成威脅。
蕭何放棄了名聲,放棄了民心,才成功消除了劉邦的戒心,也留下他一條性命。
所以蕭何的名聲在史書上略有瑕疵,但他卻是活得最好的一個。
推薦閱讀:
※美議員反對特朗普「穆斯林禁令」:周一夜大屠殺
※聯合國稱緬甸正對境內穆斯林種族屠殺
※賈也:日本為何對南京大屠殺拒不認賬?
※八千萬印第安人被歐洲屠殺殆盡,為何沒反抗?這毒招他們只能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