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帖】孫存周先生文集

【轉自】 武林絕技之家" > "內家絕學" > "太極拳 正文大漠風沙根據《紀念武術大師孫存周先生誕辰一百一十周年》手打,該書收錄的孫存周的武學文章有:修訂過的文章:內家拳概說形意拳概說八卦拳淺說學習內家拳須知教學中應注意的事項武學手稿:形意拳教授法無名手稿說形意拳八卦拳淺說太極拳學講義無名手稿說學拳須知學習內家拳須知內家拳概說第六屆全運會國術場之見聞江蘇省國術館表演次序單內家拳概說古時運動身體方法,有《五禽圖》。因其有體無用,故其法不傳。要之,不外使人效其動作,仿其性能,運動身體,使血脈流通,藉以煥發精神而已。今內家拳即其遺意也。夫身體愈運動愈堅強,無人不知。然有因激烈運動反致受傷者,推究其故,不外氣不足而努氣、努力所致耳。今人恆言氣力,不知有力無氣,只是死力,極其能負重而已。於精神何有哉。欲求精神煥發,氣力合一,體健而不勞神者,舍習拳術無由也。拳術創自達摩。本為靜坐並行之功。首重氣,力次之。所謂養氣者,純剛是也。氣充而運之以神,神之所照,無不如志。其練法簡易:於動中求靜,用後天之形,補先天之氣。以手足動作,調節呼吸。虛心實腹,氣歸丹田。有一分氣,用一分力。不努力,故不傷氣。誠中形外,則精神健旺。蓋氣餒則志敗,氣盈則力盛。子輿氏所謂:「持其志,毋暴其氣,胥是道也,迨真氣彌滿。」所養即充,而後注意於神。以氣行力,則力不可測。以神行氣,則境臻於化。儒者之言曰:「大而化之謂之聖,聖而不可知謂之神。」《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可知神為莫大之功用。然非易筋轉氣之後,不能臻此境也。拳術無論何派,能致力不懈,未有不成過人之才者,古今之人無異也,即理無異也。若謂神勇為昔人所獨具,是自棄也。吾人處身社會,南北不定,風氣各異,每有遷地而苦不適者,果能練習拳術,持之以恆。從未必即躋神勇之域。而內部精力充沛,自足以抵抗外界侵襲之氣,病夫之飢,庶可免矣。內家拳可分為形意、太極、八卦三派。均系動中求靜,強身固氣之學。能使吾人之精神,藉拳法順逆伸縮、陰陽變化之姿勢,於無思無意中得以修養也。其法簡易,既無折腰曲腿之困苦,復無標奇立異之姿勢,無論男女老幼,皆可習之。懦者可使之強,剛者可使之柔,即或身體極弱或有勞傷疾病者,因其不尚血氣、不努力,純任自然,故亦可從事,有百利而無一害。久之,氣質中和,胸寬腹實,氣固神完,祛病延年,可操左券。初練時似感不易,迨稍入門徑,知其總樞,即不難自習。其樞在腰,力起足跟(即呼吸以踵之意),形於四肢。心靜意專,一氣貫穿。形以意運,不斷不滯,氣如車輪,動作不散亂。總要在圓中求方法,所謂得其環中,則應變無窮也。一、太極拳:又名十三勢,即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是也。二、形意拳:劈、崩、鑽、炮、橫,「五行」是也;龍、虎、猴、馬、鼉、雞、鷂、燕、蛇、(鳥台)tai、鷹、熊,「十二形」是也。三、八卦拳:又名游身八卦連環掌,即風輪掌、背身掌、獅子掌、抱掌、反身掌、卧掌、平托掌、順勢掌是也。注,前兩段有手稿,手稿版如下:古時運動身體方法,有五禽圖。因其有體無用,故其法不傳。要之,不外使人效其動作,仿其性能,運動身體,使血脈流通,藉以煥發精神而已。今內家形意拳即其遺意也。夫身體愈運動愈堅強,無人不知。然有因激烈運動反致受傷者,其故何歟,亦常深思。其故矣,不外氣不足而努氣努力所致耳。人有恆言,強健輒曰氣力,有力無氣,死力也,極其能負重而矣。於精神何有哉。欲求精神煥發,氣力合一,健體而不勞神者,舍習拳術無功矣。拳術創自達摩。本為靜坐並行之功。首重氣,力次之。所謂養氣者,純剛是也。氣充而運之以神,神之所照無不如志。其練法簡易:於動中求靜,用後天之形,補先天之氣。以手足動作,調節呼吸。虛心實腹,氣歸丹田。有一分氣,用一分力。不努力,故不傷氣。誠中形外,則精神健旺。蓋氣餒則志敗,氣盈則力盛。子輿氏曰:持其志,毋暴其氣,胥是道也,迨真氣彌滿。所養即充,而後注意於神。以氣行力,則力不可測。以神行氣,則境臻於化。儒者之言曰:大而化之謂之聖,聖而不可知謂之神。《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可知神為莫大之功用。然非易筋轉氣以後,不能臻此境也。拳術無論何派,能於此致力不懈,未有不成過人之才者,古今之人無異也,即理無異也。若謂神勇為昔人所獨具,是自棄也。吾人處身社會,南北不定,風氣各異,每有遷地而苦不適者,果能於拳上少為致力,則神勇固不敢期,而強健身體,足以抵抗不正之氣,病夫之飢,庶可免矣。形意拳概說吾國拳技,原為知行並進之學。若知其原理又能身體力行之,則身心兩方,必可收穫巨大效益。惟吾國拳技範圍廣大,派別眾多,設欲兼收並蓄、則人生之體力、壽命有限,殊不可能。以予之經驗而論,初學者惟擇其不背生理,不悖人情,應用變化,純任自然者而習之,即不難收效也。人體組織至為複雜,內有五臟,外具四肢百骸,抑具稟賦不同,體質各異,雖呼吸以長命,食物以養生,盡人皆然,但六手所侵,七情所感,致弱生病之由,則盡人而異。古人因體會順逆、陰陽之理,創製形意拳學。教人練習,以為保健祛病之方,誠人世之福音者也。形意拳學,以方為體,以圓為用,以三體式為基礎,以五行拳為拳綱,以十二形拳為進退起落變化,分易骨、易筋、洗髓三步功夫練習。不僅練式簡單,不背生理,不悖人情,且其應用變化,神妙莫測。其拳在內為意,在外為形。有往體,有來體,一伸一屈,莫不於順中用逆。理其氣機,助長轂化,雖不運氣而氣自充於全身,雖不加力而力自達於四肢百骸。故循環周轉,動靜咸宜,迨氣功深,得中和之正軌,則形於外者自然從容中道。舊譜云:「養靈根而心靜者修道也。又與靜生養心者,息息相通也。」形意拳有三步練法:即明勁暗勁化勁是也。有三種功效,即易骨易筋洗髓是也。初練明勁(即易骨),當求平心穩齊,舒展活潑,勿尚拙力,勿使怒氣,勿愈規矩,以増華飾。勿趁私意,以求悅目。次練暗勁(即易筋)當崇尚內意,開拓心思,循其方法,虛心默會,務期內外相合,上下一致,已盡體用貫一之能事。不可私心背理,出乎規矩,流成俗功。後練化勁(即洗髓),專以神意運用,剛柔悉化,所謂純熟之極,歸於平淡,而舉向之博涉,泛鶩者一約之於樸實簡易之中,故似淡而意愈周,似淺而變化愈妙。吾國拳技之能純運自然,其養無害者,惟形意拳庶幾當之。八卦拳淺說八卦拳,又名游身八卦連環掌。其象取於數理,立體於八卦。又以先天之氣在腎為氣之體,以後天之氣在脾為氣之用。效天地日月之循環,周流靡間,以達諸筋骨脈絡耳目形骸,而臻於強健靈敏之境。故靜為體,動為用,體用一源,動靜一氣,以極簡單之形式,達極深奧之道理。其法雖有陽剛陰柔之變及伸縮旋轉之法,不出易數方圓二圖之理。其式始於太極,終於八卦。中分兩儀四象五行。奇正相生,無不具備。斯拳之作用,在化後天不自然之力,以補先天不充足之氣。遠取諸物,效其性能而為吾用。進取諸身,藉有形之身,周流靡間,而煥發其精神。論其練法與形意、太極等方式雖若不同,而功用則一。今就其練法言之,學者須先明三害,次習九要(詳見孫祿堂公著《八卦拳學》)。左右旋轉,一奇一偶。腰為主宰,手變從爻,足變從勾股三角。換式須上下一致,圓融無礙。走步須氣脈通連,隔行不斷。進退須不接不離,應之以中。其拳圓中寓方。內藏十八羅漢拳、七十二截腿、七十二暗腳以及點穴劍術,互為其用。正卦含四德八能四情。變卦有形變、意變之別。形變易,意變難,若不動而變,不為形式所拘而變,行之以神,尤為上乘。旋轉行步須平穩,若靜水浮物,只見物行,不見水流。變換忽高忽低忽左忽右,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極變化之能事,有莫測其由之慨。總之,雖一式之微,莫不有柔巧閃展騰挪之妙,俱在學者,善自體會,實地修持耳。手稿版:八卦拳,又名游身八卦連環掌。象取於數理,立體於八卦。體亦謂之用,用亦謂之體,體用一源。動靜一氣,以極簡之式,達極深之理。雖有上剛下柔陽剛陰柔之互變,然不外伸縮旋轉研圓之法,易數方圓二圖之理。其式始於太極,終於八卦。中分兩儀四象五行。正變錯亘,無不具備,精微奧妙有神化不測之機,細究其意義,則在化後天之力,補先天之氣。遠取諸物,效其性能而為我用。近取諸身,藉後天之形,完一元之氣。與形意太極式雖不同,而功用則一。然其理微奧,不佞,不學無術,雖知之而不能宣之於筆墨,孰敢秘也。今就其練法言之,先明三害,次習九要(詳見先君著八卦拳學)。左右旋轉,一奇一偶。腰為主宰,手變從爻,足變從勾股三角。變換須上下一致,圓融無礙。轉走須氣脈通連,隔行不斷,圓中寓方。進退須不拒不離,應之以中。正卦含四德八能四情,內藏十八羅漢拳、七十二截腿、七十二暗腳以及點穴劍術,互為其用(詳見八卦拳學)。變卦有形變、意變、意變形不變、形變意不變之別。形變易,意變難。若不動而變,不為形式所拘,行之以神無不如志,則尤為上乘也。行步平穩若靜水浮物,只見水流不見物行。變換忽高忽低忽左忽右,瞻之在前,忽然在後,極變化之能事,有莫測其由之慨。總之,雖一式之微,莫不有速小柔巧閃展騰挪之妙,然孰有實功者,不可得也。學習內家拳須知今之學拳術者,每好高騖遠,輒以練氣凝神,勿須拘泥於形式,理論固高深矣。然不切合於初學。何?夫拳術,無論少林、武當,欲舍形式之外,實無致力之途。且拳術貴在順中用逆,導氣下沉,動中求靜,神不外散,則自然氣聚神凝。其形式純正者,呼吸即調;形態乖謬者,則呼吸亦如其形態而散亂矣。余聞之先嚴云:「拳術練氣凝神須向姿勢平正中求之。形正則氣和,形偏則氣亦偏。」又云:「增其華者,減其骨;飾其外者,喪其中。」此言讓初學宜注重姿勢而不尚奇特,概可知也。學習拳術,門派之見,實屬萬不可有。然選擇拳術,首戒標奇立異。設二三其志,尤易趨入岐途。但即經選擇之後,尤宜繼循正軌。所謂探驪,貴得其竅。矢志前修,持之以恆,不特真詮可獲,且其成功可待也。練習拳術,必須心靜。心靜則意專,意專則舉手進退,左右往來,前後進退,上下伸縮,無不如意。意之所至,即力之所至。尤須知拳術姿勢,變換在腿。內外一氣,含蓄在胸。兩肩鬆開,氣自下沉。力起於腳跟,主宰在腰腹。而運用則在兩肩。往來伸縮,如前面有物阻擋,前進後退,有不丟不頂之意。初練時務要認定一種。勿貪多,勿嫌少。須知:拳雖一派,而式不同。法出一源,而用殊異,故學一式須時加練習。勿專求重,重則滯。勿專求輕,輕則浮。尤不可專求一部之氣、一部之力,務求全身平均發展。蓋拳術順者,自然有力。內外和者,自然氣聚神凝。得其中正者,身體自然沉重。神意靜逸者,身體自然輕靈。故切不可專術一事。久之,身體自然強健,自然可以卻病延年矣。今請與初學諸君約:嗣後學習,請照各則循序漸進。雖不能皆成名家,亦以可免誤入歧途矣。   一、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源出一流,而式用不同。初學者亦各擇其性之相近,認定一種加以練習。   二、三種拳術既經擇定一種之後,學會一式即須勤加自習。切勿貪多嫌少。要知各式有各式之妙,學者宜細細領悟。   三、到場練習,幸各自動將所學會者溫習。須知多練一趟,身體上可多獲益一次。幸勿俟催促後,始再練習。   四、練習拳術,學有先後。初學者應自起點學起,切不可強與先習者比擬。   五、溫習拳術如有不明了,即當隨時質問。以免食而不化之譏,而於休息時,尤其應觀察他人練習,藉以仿摹領悟之效。此文前面部分手稿版如下:今之學拳術者,每好高務遠,輒曰練氣凝神,不拘之於形式。理論故深且高矣,然不切合於初學。何?夫拳術,無論武當少林,皆名曰拳,則舍形式外,實別無他致力之途。且拳術專藉姿式之逆運,導氣下沉,於動中求靜,使神不外散,則氣聚神凝。其形式純正者,則氣中和;形式乖謬者,則氣亦如其形而散亂。余聞之先嚴云:拳術練氣凝神須向姿式平正中求之。形正則氣正,形偏則氣偏。又云:誠中形外,增其華者減其骨,飾其外者喪其中。此言讓初學重形式,而不尚奇特也。今學者,門派之見,故不可有。然選擇拳術,須先戒歧途,勿因其標奇立異二三其志。繼循正軌則真詮可獲。尤須知拳雖一派而式不同,法出一派而用殊異。學者探驪貴得其竅。抗志前修,持之以恆,其成功初無二致也。教學中應注意的事項一、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形意拳,萬不可因式簡而貪多求快,不求甚解。應按部就班,打好基礎,循序漸進的提高,一式學不好,不學第二式。否則姿勢長期不正確,勢將事倍功半。身體機能也難以得到改善。三體式、五行拳雖形式簡單,如不加重視,而過急欲學套路,學花樣,希圖以多而勝,實際功夫很難長進。二、應有毅力,持之以恆不擇場地。只要平坦、通風的一塊地即可。每天有計劃的練習,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一曝十寒,也難以收到鍛煉的好處。堅持才能改善素質,提高技術水平。三、因人制宜,適當安排有人認為:形意拳猛烈,運動量大,只有年輕時才能從事學習。其實不然。古時有名的拳家很多是從中年以後,如李洛能37歲始學,李鏡齋63歲練至70餘歲學成。女同志同樣可以學。但要因人制宜,適當安排。拳勢稍緩,少打明勁,然後再增內容,提高強度。四、協調和順,呼吸自然不可憋氣。只要身法伸縮、步法進退、手法起落等方面作到協調和順即可。外順則內合。動作符合要領,身體安排合度,才能呼吸暢行無阻。 形意拳教授法形意拳系內家拳之一種。其綱目分五行以強內,十二行以健外,以三體式為基礎,以劈崩拳為運用,以明勁、暗勁、化勁為用功之程序,逐步練習,井然不紊,姿勢簡易,無折腰曲腿之苦,即老人童婦皆可隨便練習。究其應用開合順逆陰陽動靜之妙,變化無窮,非得其門徑,雖大智亦有所不能知也(《形意拳學》、《拳意述真》已詳言,不贅述)。故其式簡,其意精,學易而習難,教授者稍不得法致學者終身不得門而入者有之。淺學者每疑為教授者法不輕傳,在學者不免誤會,然亦教授者不諳教授方法有以致之。今日國術界之教師人才,皆昔日師徒口授心傳,朝夕鍛煉摩仿而來,其從師之時,師不教不敢請,只知用功練習,教授方法實未顧,亦未預為將來為教師之計,是以平時自練即極臻巧妙,一旦教人則反無所措施。江蘇省國術館師範班原為提倡國術普及於社會,造就教才而設,非只為造就特殊人才於一時也。夫如是則教授方法、練習姿式俱應注意,不可以學套數多少為優劣也。鄙人拳術疏淺,於國術界一無貢獻,雖充教授數年,所教者皆系友誼之教授,學者亦只求強健身心,非為教師而學者,故亦無教授法之計劃。今次來館勉應代理教務長之職,得與諸君一同研究拳術,實甚榮幸。此後教務方面一本前教務會議議決辦法,努力倡導,對於教授方法及練習姿式當與諸君共同研究之。? 學者體格強弱不同,銳鈍不一,教者務須因人而施,不可因循了事。? 學者姿勢無論其稍有不妥處或同時發生其他不妥處,教者務先就其大處改正之。因大著改正後,小者亦隨之就範矣。? 學者姿勢有不妥處,教者務須察其致此不妥現象之由,就其根本改正之。因拳術有時手不對不在手,腿不對不在腿,故也。? 拳術首重內外相合,上下一致。學者姿式相合一致與否教者尤當祥為視察,隨時指示改正其訛謬,俾得隨時注意。? 視察其內外上下一致與否,須於練拳時視其精神與動作,倘能神動形隨即為內外相合。拳以腰為王,以四肢為用,手足動作如一方向不悖即為上下一致(不僅形意拳,即八卦太極等拳莫不如是)。? 個人教練練習拳術首重個人教練,設有錯誤改正較易,以免顧此失彼之弊。教員改正後,學者應注意自習或旁觀,藉收仿摹領悟之效。? 小排教練小排教練以四人或六人為最宜當,每習一式教員須以注意,有不妥處即改正之。如不能即時改正之處,於停止時說明之,或教員動以姿式令其自習,俾學者易於明瞭。? 大排教練(即團體教練)大排教練不拘人數,注重精神姿式整齊,每一式衍演完須稍停。教員或助教須用敏銳眼光視察一周,如有不妥處即用敏捷方法改正之,再換第二式。? 個人教練每周至少行二次。? 每日先行小排教練後即行大排教練。? 練習後須走常步若干以舒暢身體。三體式(口令暫從現行口令):     此式系形意拳之基礎,為各拳之起點。其主要在兩足不可雙重。單重又非一足著地,一足懸起之謂。主要者注重後足,前足可虛可實,力起於足跟即呼吸以踵之意。身體要三折,其它塌腰、頂頭、蹬足、開胸、實腹俱不可用拙力,尤不可強制呼吸而運氣,內家拳之氣乃用後天之形(即姿式之正確)養先天之氣(養字要注意),所謂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是也(要義詳《形意拳學》)。   注意:三體式為形意拳之根本,務要詳視學者身體有無斜倚,說明其三折、開襠、合膝、足跟外扭、肩肘松垂之法。手指張開,食指直立,手掌微向里合,目注視食指梢。  劈拳:  第一動作 左手下落時,胳膊不可曲回,亦不可故意伸直落至小腹處,兩手同時握拳,左手如托下頦,與左足同時向前,起躦手高不過眉,低不過口,左足落地,足尖向外側前進,遠近以右足前進不費力為度。  注意:左手向上起躦時,右肩不可向前,左足前進時,右足跟不可提起,身微斜而面正,由前面視之,左拳對鼻。  第二動作 右手與右足同時向前,手隨行,隨翻足,頭微向上抬,落時足跟先著地,仍成三體式。  注意:右手出時肩不可先向前,手不可先翻,不可伸至極度而後翻,身體不可先高後低。  向後轉 收式  與前進同,惟若在手與回身,出右手時,由前或後視之同在一線上為要,收式左足極力前進,右足隨即跟步。有欲習崩拳先練步之意,不可忽之。  崩拳:(學者聞預令即將兩手握拳,其它仍如三體式)  第一動作 左足前進,右拳從左拳上少許打出,左拳拉回,右足跟步,手足要一致。  第二動作 同上,惟舊法左手張開,似握右胳膊向前,俟右手退後,方握拳打出,此系寓用於法之意。學者不可不知。  注意:出拳時肘靠脇,肩不可先向前,前拳是否與心平,後手是否在心下臍上,倘發現身向後仰是塌腰不縮腿根,前撲是縮腿根不塌腰所致,兩足相距四寸許,姿勢如三體式,惟步小耳。  向後轉  第一動作,左足須向前進,再勾回身向右轉,右手躦出如劈拳之第一動作,右足提起,膝距右肘二寸許,左腿勿立直。  第二動作,出左手若劈拳之第二動作,落右足跟,左足在足尖著地。  注意:兩手張開若劈拳勢,雖不動要用意向前推,左膝抵住右膝曲處,兩腿蹬力,身勿高起,重心在左腿,右腿若實若虛。  收勢  收勢於練習時,似不重要,然寓有進退之意,故亦應同一注意。  注意:形意拳以劈崩形拳為各形出手方法之基礎,故練習時亦以此二拳為最難,其它姿式用握拳以崩拳為本,用掌以劈拳為本。學者於此二拳時時自習,則其它各形自然正確而事半功倍矣。無名手稿說形意拳形意拳相傳由達摩易骨易筋洗髓經脫化而來,經後人千百回之研究改革闡微發奧,日求精進,神化所鍾,玄妙莫測。練法式簡意精,學易習難。以三體式為基礎,在內為意,在外為形。有往體有來體,於順中求逆,一曲一伸,不運氣而氣充,不加力而力無窮。迨養氣功深得中和之正軌而形於外者,自然從容中道,「形上形下一以貫之」。舊譜云:養靈根而動心者,武技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是又與坐功息息相通。又云:誠中形外至其極,則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乃是真意。此殆為成功說法,豈初學者所能成哉?夫形意拳以明勁暗勁化勁為練習之程序,故有三步功夫三種練法(見本路圖書館孫公著《拳意述真》)。初步練明勁,當求平穩整齊,形式逼肖舒展活潑,勿使偏倚或拙力努氣以就規矩,勿徒增華飾以求悅目,此易骨也。次練暗勁,則崇尚內意。須開拓其心思,靜參默會,虛心實習,循其方法,以意運之,務期內外相合上下一致,盡體用合一之能事,然必循初步練法而擴充之,不可師心背理,出乎範圍之外,此易筋也。後練化勁,專以神意運用,剛柔悉化,純熟之極,歸於平淡。舉向之所傳,涉而泛鶩者一約之於樸實簡易之中,似淡而意愈周,似淺而變化愈妙。此洗髓也。此則誠中形無拳無意,其庶幾矣。附記初學拳術,姿式變換往往遲鈍散漫拘束,不能整齊舒展。欲避免此弊,兩腿先要有力,形意拳力起於足根。練習時,固其勢為三折之形,雖用力極大,其震蕩力只能到膝股之間,無震腦之虞。而門派具有成見者,每倡用力傷腦之說,學者初不知三折之義,多信其說,深望注意,勿為所誤。太極拳學講義內家拳術,乃動中求靜,強身固氣之學也。能使吾人之精神,藉拳法順逆伸縮陰陽變化之姿式,於無思無意之中得以修養也。其法姿式簡易,即無折腰曲腿之苦,復無奇異難能之態,雖男女老幼皆可習之。身體過懦者,可以使之強;過剛者,可以使之柔。即或身體極弱及有勞傷病症者,因其不尚血氣不努力,純任自然,故亦能練習。有百益而無一害,久之氣質中和,胸寬腹實,氣固神完,卻病延年,可操在券。太極拳,又名十三勢,即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是也。練習姿式,約有百餘手。初練似繁難,殆少入門徑,知其總樞,則不難從事自習也。其樞在腰,力起於腳跟(即呼吸以踵之意),形於四肢,心靜意專,一氣貫穿,形以意運,不斷不滯,氣如車輪,動作不散亂,總要在〇中求方法。所謂得其環中,則應變無窮也。練拳必須心靜,心靜則意專,意專則舉手動足,左右前後,伸縮往來,上學相隨,內外一氣,變換姿式無不如意。意之所至,即力之所至也。變換在腿,含蓄在胸,兩肩鬆開,氣往下沉,力起於腳跟,主宰在腰,運用在肩。伸縮如前面有物,彼退我進,彼進我退,有不丟不頂之意。開手 合手開手如兩手抱一氣球,兩肩向外松。兩手有因氣球膨脹,自然左右分開之勢。合手兩手極力相合,空中仍似有一氣球狀,兩肩仍向外松,所謂內開外合是也。練習時無論何式,應注意身體不可忽高忽低,總要腿彎曲如半月形,尤須塌腰頂頭。蓋不塌腰則身不整,不頂頭則精神提不起。五 單鞭兩手由心口處,向左右如捋一長竿,徐徐分開,左足同時向左分開。注意松肩,開襠。此時兩腿跟向外鬆開,腹自能松。腹鬆氣即能收斂入骨,神舒體靜。六 提手上勢全身重心移在左腿上,腰塌住,左手向上畫一弧線至額處。右手同時向下畫一弧線至小腹處,右足亦靠在左足處,足尖著地。七 白鵝亮翅左手下落至胸下,右手腕向外扭,手心向外,同時從左手外面向上起至額處。右足即向前進步,足跟著地。兩足距離自己約之,重心勿移動。再將右手由右面部,似挨不挨落下之胸下。肘要下垂,不可抬起。左手亦同時微向上起至與右手相齊,兩大指相離寸許,向前徐徐推。右足落實,重心移至右足,左足至右足後,足尖著地,兩胳膊似曲非曲,似直非直。兩目注視當中。注意,換式務要一氣貫串,不可散亂,以意導氣,徐徐下沉,呼吸綿綿若存,不可閉氣,尤不可努力。(詳解見先嚴祿堂公著太極拳學)八 摟膝拗步左手向下畫一弧線至左胯處,同時左腿向左後進步,足跟著地,右手微向後拉與右肩平,再從口邊向左推去,左足落實,右足跟至左足後,足尖著地,重心移至左腿微停,右手向前推時,似前面懸一重物推彼向前之意。九 手揮琵琶式退右足伸左手,左足亦退,右足前足尖著地,身側面兩(胳)膊,似曲非曲,是直非直,左前右後。十 上步搬攔捶左手心向下往回摟至脇處,進左足左手向回摟時,右手心向上從左手下面向前伸。再右手同樣向回摟,進右足左手同樣從右手下向前伸至極處,即向里扣,如前面有人打來,扣住彼手相似。進左足,右手由脇處握拳,從左手上直向前打去,右足跟步,足尖著地。十一 如封似閉兩足先後退回,左足尖著地,兩手向後曲回,肘靠脇處。十二 抱虎推山左足進步,兩掌向前推,右足跟至左足後二寸許,足尖著地。注意自摟膝拗步至抱虎推山,換式形雖停而意不斷,務要意氣力合一,手足一致,身體高低一律。尤須留意松肩松腹。(詳解見太極拳學)無名手稿說學拳須知練習拳術,若為強健身體卻病延年,並不大難,欲成專家則非容易,然有志者事竟成,要在有恆心耳。初練時,務要認定一種,勿貪多嫌少,學一式須時時習之。勿專求重,重則滯;勿專輕,輕則浮。尤勿專求一部之氣或力,務求全身之發展。蓋拳術形式,順者自有力,內外中和者自生氣,神意歸於丹田者身自然重,將神氣化成虛空者身自然輕,故勿須專求,久之不思而得,身體自然強健( 詳解見拳意述真)。  暫定學拳規則五條,望諸位注意。( 一) 初加入練拳者必須認定一種練習。( 二) 不可與先習者強與比同,必須由起點學起。( 三) 勿貪多嫌(少),學會一式必須時時自習。( 四) 到場後勿待何人催促,隨時自習。( 五)成排學習後在休息時,或自習或觀他人演練,時有不明了需隨時質問,藉收仿摹領悟之效。第六屆全運會國術場之見聞全國運動大會於十月十日在上海中心區運動場開幕,參加單位之多為歷屆所未有。觀眾對邊遠省分選手尤為熱烈歡迎,然內心之憂戚亦莫不流露於面上。是喜是憂,誠有難言之痛。各選手皆能精神抖擻,各項運動皆有出類拔萃之才,從此努力邁進,中國前途實有不可限量之。概鄙人此次濫竽國術裁判,負其他項運動未得一一參觀,對國術誠飽眼福不淺也。並承國術界贈送個人宣傳刊物多種,尤為幸運,今將國術場見聞所及不分次序錄之以實貴刊。此次參加國術選手因不限學校,故民眾可得參加。人數男子以河南最多,北平上海次之,綏遠福建最少;女子湖南最多,上海市次之。內家拳外家拳長拳短拳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可謂極一時之盛。表演節目亦皆當行出色,精彩絕倫,博得觀(眾)鼓掌不少。尤以蒙古選手摔角表演,觀眾對其古戰士裝最感興趣。此次裁判方面甚為容易,摔角跌者敗,箭彈射中及遠者勝,測力力大者優勝。拳術限定單人對手及刀槍劍棍表演,以姿式動作運勁定優劣。裁判員每三人記錄一人為一組,每次三組各本主觀給分,平均以定優勝。因不比試,不免有好手落選之憾。然規則所限,絕不因落選出惡言提抗議,此上可見國術之守規則也。此屆運動大會,據聞最初大會不允國術參加,謂國術界門派複雜意見不一,動輒打架,倘發生不測無人負責。後經褚民誼先生力爭,謂國術乃強身自衛之體育,又經政府提倡,應當加入大會,故大會另立一股,不與各項錦標賽想干,大會亦不過問。此種辦法,誠不知是否合理。然國術在此體育歐化時代,能加入大會得一席之地,不可謂非褚先生之力也。又一國術界友人對余雲,國術之被人輕視,實亦咎由自取,勿只責人之不注重也。其所以被人輕視之點,雖人言人殊,要之不外三點:(一)自相傾軋,自謂拳術秘密;(二)派別之爭,排除異己;(三)自謂佔在提倡國術前線領導大眾者,每以破除門派意見為口頭禪,然視其著作論文皆排除異己為能事。有此三點,皆足起人之疑而與人一輕視之機。今雖得參加全運會,然前途仍未可樂觀也。繼又雲,今國術界門派之見尤甚昔日,余問何以見之,曰昔日不過個是其是而已,今日攻擊他人則著之言論刊之雜誌,且有破口大罵者,不責自己,不虛心而責人守秘密不誠意教,不責自己不用苦工夫去練而反責人有秘訣不肯教,甚至飛流長務使異己者難堪以為快。以余個人(友人自稱)經驗,所說人有秘訣者皆是不用功夫之人,守秘密不教人者又皆是浮華性燥,賴國術為衣食之徒,復幸災樂禍挑播是非,此等人吾無以名之,名之曰國術政客(此名新奇)。國術若此,前途豈不大可悲乎。吾弟研究拳術亦有多年,拳術豈真有秘訣耶?余曰:秘訣誠有,然人皆忽之不肯實行,故人亦不常言之。友人急問,秘訣為何?余曰:余家傳秘訣只一字曰恆,其他不知也。時預賽三場,彼此相視一笑而散。
推薦閱讀:

印順法師文集 凈土新論
至真至朴心中情——郭生有詩文集《六盤星雨》序一
曲煒論文集
印光大師網路文集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凈土文集 一、大乘無量壽經五重玄義

TAG:文集 | 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