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心提要;不畏浮雲遮望眼;不打擾,是我的溫柔
知識上的「知道」只能起一個如理作意的效果,意即知識上的明白只能起一個指引方向的作用。要真正地知道某個事物,需要真實的實踐與漫長的實踐過程。因此,知識上的知道還不是真正的「知道」。觀察身心本質的禪修,閱讀文字可以學到方法,但要真正地知道身心的要義,唯有進入真實的觀察;只有長期的而正確的觀察身心,才能了悟身心的本質「無常、苦、無我」。這是正確禪修的標誌,通過覺知真實的身心,發現它們「無常、苦、無我」的本質。
認知真實的身心,需要覺知力。文字上的讀懂與知道,與自己真實地體察到,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層次。所以,要真實地知道身心的要義,首先需要看見真實的身心,然後是面對真實的身心進行長期的觀察。四念住的禪修不是面對概念與推理,它需要面對真實的身心,需要以覺知帶動正知,發掘身心內部的真理。
例如觀呼吸的訓練,一般來說,多數禪修者會把觀呼吸做為訓練覺知力的方法。如果人們能夠堅持訓練幾年,對一呼一吸的真實體驗會非常不同。他會在這漫長的時間裡,對真實呼吸的保持清楚的了知,這會積累很多的經驗,只有這些經驗,才能引領禪修者的智慧之路。也只有真實的體驗,禪者才有能力區別何為真實,何為概念。一個未經禪修訓練的人,無法把握真實的呼吸,他也無法了悟真實與概念的不同。
在觀呼吸中,觀一百次有一百次的效果,觀一千次有一千次的效果,這裡重要的是實踐,是切身的經驗,是面對真實的呼吸進行覺知。如果訓練過的人,他的覺知力就不同。對於追求智慧的禪修者,通過觀呼吸的訓練,把覺知真實事物的基礎打好;接下來,當他進行觀察身心的修習時,這種覺知真實事物的能力就能幫助他看到「身體就只是身體」,是一個活生生的真實存在,也能從這一層再深入,看到它「無常」的本質。未經訓練的人,其覺知力未被開發,他就無法看到真實的身心,更無法看到它們「無常」的本質。看不到真實的身心,一些禪修者就只能通過思維,但思維是無法接觸到真實的。通過不間斷的覺知練習,心就有能力停留在覺知中。覺知的能力可以讓一個人的意識很清醒,於是在這種清醒的覺知下,心中一些事物,例如喜怒哀樂的情感體驗,善惡的行為,以及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都能夠清晰地顯現出來。通過覺知力的訓練,禪修者會突然看到以前從未看到的事物,這就是覺知力的提升帶來真實觀察的效果。
佛法的智慧告訴你,身體具有「無常、苦、無我」的特性,但在你的深層意識中,它依然是「我」,原因是你無法真切地看到身體的本質。這裡的「看到」是真切的了悟,如果沒有能力看到真實的身心,心就只能停留在文字和概念上,這樣的程度,心對身體的執著就無法鬆動。所以,從自己的內在真正明確地了悟到身心的「無常、苦、無我」,這是禪修增長智慧的關鍵點。而從佛法知識層面上的「學懂」或「知道」,只能起一個指引的效果。如果後續沒有實修的配合,這種通過文字學來的佛法知識,則沒有多大作用。
禪修最重要的是要坦誠地、真實地體察到身心的本質,這比較困難,不但需要正見,還需要良好的覺知能力。這裡最重要的是,要培育出看到真實事物的能力。一些禪修者只是在理論上或知識上知道,那不是真的知道。知識上的知道非常膚淺,到了用的時候,基本上是用不出來。禪修中的定力訓練,就是解決只從理論或概念出發,不從實際出發的錯誤。要看到真實的事物,需要有強勁的內心力量,而這隻能來自於禪定。禪定可以使心獲得強大的力量,心的力量越強,認識身心的本質就越容易。在修習禪定的過程中,隨著心力的不斷增強,慧觀時就能縮短看清身心本質的時間。當一位禪者真正擁有強大而穩定的心力時,他就可以在當下很短的時間內體悟到身心的終極本質。
喜愛思維的禪修者,心裡知道應該放下身心,不要執著它們。但他們會發現,「放下」身心是無法通過思維來完成的。如果只是進行思維,就無法真正地達到「放下」。人是無法通過正確的語言指導和精神鼓勵來完成看清身心本質的任務。導師只能指導四念住的方法,實際的觀察身心,只能靠禪修者自己來完成。禪修就是觀察真實的身心,當找到了正確的方法,禪者要回到「當下」,面對「當下」真實的身心。這意味著觀察者所面對的是「身心的真實」。如果能看到這一層,禪者的智慧之路就算打開了。這裡的真實是超越概念的真實,心只是明明了了地知道,而並沒有概念介入,這才是真正的「當下」和「真實」。在這樣的情形下,心就有可能發現「真相」。佛陀教導人們,要超越人類的概念,看到究竟的身心本質。在這條道路上,只有「當下」才能幫助人們打開心的「真實」門徑。而了解這個技巧之後,真正的禪修才能開始。發現真實,並對其進行覺知,這是一項至關重要的能力,藉著這項能力,心可以站在一個更好的位置上,在這個位置上,可以體悟顯現於心裡的一切事物。例如當一個貪來臨時,心會知道它;嗔或痴來臨時,也會知道它。總之,任何一個念頭,一個心態,它們顯現出來,禪者都能覺知到。通過訓練,心具有了如此的清晰度,對心裡發生的事情了了分明,這就稱為看見真實。在真實的洞察下,心會更進一步地看見身心的三法印:無常、苦、無我。
在覺知中,真正有價值的是對所有身心現象明明了了地保持知道。超越身心,必須要培育真實地「知道」的能力。只要具備這個能力,逐漸地,洞見就會出現,一層一層的看見真實之後的智慧會漸漸地顯現出來。這裡唯一要把握的是,看到真實的事物,知道它們的本質。
如是2012-6-23
--------------------------------------------------------------------------------------------------------------------------------------------
對純自然的物質界來說,物質的組成及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能量守衡,構成物質世界的本質就是這些無休無止的能量形式。如果把身體也歸入物質的能量形式,稱為內在,那麼藉由身體而展現的能量則可稱為內在的能量。與此相對,外在自然界的物質組成及其能量可以被稱為外在的能量。對個體的身體來說,基本上,它是一團物質的能量,也是心使用的物質工具。而對這些能量能產生認知的則是心,心通過覺知來識知這些內在的物質能量及外在物質能量。在這些物質現象的展現中,若沒有心的認知,這些物質能量及其規律就不具有任何意義。所以此心的認知是一切存在的本質;只有心的認知,物質世界才能顯示出來。在自然界的能量變化中,如果某些能量沒有被心認識到,對心來說,它們就沒有意義。如果在人類認知的某些能量中,心還不能駕馭它,這些物質能量對心來說也暫時沒有意義。欲界眾生的心是為生命個體(身體)及其人類整體服務的,它以意志的方式表現出來,所以它選擇的目標,一定是對人類的肉身有益和有意義的。物質世界雖然充滿各式各樣的能量,但心只對有意義的能量展開研究並試圖利用,這就是心與物存在的本質。心與物結合起來,形成了欲界的人類。在佛法中,物質世界被稱為囚牢,也被稱為火宅;這意思是說,在物質能量充斥的地方,即是受束縛的地方。物質世界由物質能量組成,身體也屬於這一類型,它們的本性是在物質規律中進行著永無止盡的無常變遷。而對於眾生來說,他們能夠認識到外在物質世界及其能量的無常變遷,但他們無法認識到純粹的身體其實也是自然界的物質,也在時時刻刻地進行著無常的變遷。對心來說,外在的物質界的意義是由內在身體的需求來決定的。對非物質的心來說,外在物質世界若沒有身體的存在,則純粹的藉由外在物質組成的世間就失去了一切意義。顯然,人類的身體是外在與內在的核心,物質世界的存在,取決於它對身體的意義。從這個角度看,人類並不能看到究竟的物質世界的本質,在心與純正的物質世界之間,有慾望擋在中間。而當一位眾生面對物質世界時,他對身體的執著會發展出強大的慾望,而正是這慾望指使著欲界眾生的心的去向。他只會對有益於身體,或他只對自己所認為的有益於身或心的物質或環境產生興趣。欲界眾生的著眼點無法全面覆蓋物質宇宙,這是眾生的局限,而欲界眾生並不能發現自己的這種局限。從這個意義上看,物質世界其實只是心的倒影,芸芸眾生陷入其中卻並不明白它的本質。佛陀以卓越的智慧看到,對心來說,外在的物質世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身體,它其實是心執著的核心。如果能看清身體的本質,外在的障礙則不解自解。所以,在佛法的修行中,培養智慧的途徑是觀察身體,觀察它的「無常、苦、無我」。如果純粹的身體成為自然界的一物,那麼,內在與外在則不平自平。這是佛對外在物質世界和內在身體的最科學、最究竟、最客觀的界定。藉此界定,眾生可以從物質世界中把自己的心拯救出來,不用陷入在物質世界中而長劫地受苦。心原本可以自由,它並不需要對物質的控制而圓滿自己。但欲界的眾生因誤解了身體,同時也不明白此心的本質,於是受物質的蒙蔽覆蓋而對其執著甚深。在此蒙蔽下,心以各種不同的物質軀體在宇宙的物質世界中漫遊,企圖滿足它無盡的物質慾望。但確實,物質世界是變化無常的,慾望永遠也無法得到滿足,於是心在尋找與滿足中總會生起痛苦。不明白身體也屬於物質界,於是心帶著物質的軀體在宇宙的物質界中不斷尋覓,促成了無盡的輪迴——在物質世界中漫遊而陷入其中。心具有操縱物質能量的能力,心也能夠明白「物與心」的本質,這顆心是發展智慧的基礎。心可以認識到,人類的生活其本身就是依一定的物質規律對物質世界進行操控,以滿足心的各種慾望。心其實具有自由意志,可以自主地選擇它所操控的目標以及方式,也可以選擇不用操控任何的物質能量。禪修的修鍊過程就是一個了解由心操控的身體的本質以及原本的心的終極真理。通過觀察身體,發現它「無常、苦、無我」是一項事實。如果心有能力看到它與身體及其外在的物質界只是一種物與心的關係,於是心就可以發展出覺悟。這種覺悟的表現是,心不再於塵世的物質間進行操控,它能清晰地知道外在物質界和內在的身體,都只是宇宙間的自然能量的展現——無常,沒有任何的實質可言。如果心覺悟到這一步,它就能恢復其心的本有的自由,擺脫物質世界的束縛。
如是2012-1-11
人類把身與心的組合體稱為自我,而佛陀以智慧看到,身與心的組合體只是五蘊,即五種現象:色、受、想、行、識;這五個部分的運行有其規律性。五蘊的運行有諸多規律,但其中有一項規律最突出、最重要,那就是無常——身心都具有無常變遷的特性。在禪修中,如果能清晰地看到身與心都是無常變遷的現象,心對它們的執著力度就會減弱。如此正確地認知身心,會讓執著不斷地減少,而執著的減少會直接減弱痛苦。人生的憂慮和痛苦是揮之不去的,如果能對身心的本質有一個究竟的了知,所有令人困擾的問題都會停息,痛苦也會因此而止息。人類本身擔心的重點是身體,這是因為他們並沒有真正地對身心本質進行過實際的了解與研究。如果禪修者在四念住的禪修觀察中能夠發現純粹的身體只是一具不斷變化的生物體,那麼,心對它的執著就消失了。藉著對身體這個真相的了悟,你與身體的關係也會發生重大而根本性的改變。人類思維意識的核心是把身心認為是自我,所謂人類,就是被困在這個錯誤認知系統中的一大群體。佛法的智慧就是讓眾生真切地看到身心最究竟的本質,從身心的牢籠中把心解救出來。佛法中所說的解脫,就是從這個錯誤的認知系統中解脫出來,不再運用這個錯誤的認知系統。所以,解脫從智慧的層面上看,就是解脫錯誤的知見,解脫這種知見對心的束縛。
對於眾生,現在,他們的心還在不斷地生氣、焦慮、憂愁、恐懼,處在這個心理水平上的心,它還沒有佛法的智慧,還不了解身體與心理的本質。眾生的心,其根本立場是身心是「我」或「我的」,這是所有眾生與生俱來的根本認知上的錯誤。這是一切認知的基礎,如果這個基礎產生了錯誤,後續的一切思維與認知都會產生一系列的錯誤。認知的基礎本身是錯誤的,那麼,建立於此基礎上的所有認知都會錯誤。人類的問題很多,但如果心能發現自己是在一個根本點上產生了錯誤的認識,而後續的一切都是建立於這個錯誤點上,於是,整件事就能理出頭緒。心的可貴在於能夠發現自己在對身心本質的認知上的錯誤,如果認知能夠達到這個層次,那麼,解決這個問題就會變得很容易。超越人類思維的起點就在這裡,當心發現自己認識的起點產生了錯誤,於是,糾正這個錯誤的起點就成為重要的任務。錯誤的認識不斷地人為製造「我」的錯覺,而這個錯覺則會帶來無盡的痛苦。而且製造痛苦的過程會產生複雜的多樣性,永無休止。這就是佛陀指出的「苦」的必然,在這種錯誤的思維基礎上,苦是一種必然的產物。只要能看到這一點,看到不計其數的痛苦都產生於這一點上,都是因為對身心的錯誤界定,於是,禪修就有了方向感。要對這個錯誤的認知進行一場徹底地清除,清除這個錯誤的認知,就能清除所有的痛苦。糾正這個錯誤的認知,痛苦才能得到有效的止息。只要內在的這個錯誤認知存在一天,痛苦就會被源源不斷地製造出來。佛法的禪修就是要超越人類對身心的錯誤認知,這是唯一的任務,也是根本性的任務。
禪修所帶來的最直接的益處是心理上的自由感,這不是人類所談及的一般意義上的自由,它是超越人類意識的自由,超越思想局限的自由,超越一切束縛的自由。在佛法中,把完全超越人類意識的境界稱為非凡或神聖。因為心不在人類的層面上思維問題了,心已經看清了身心的本質,於是心就有能力超越整個人類的層面,上升到更高一級。這一點必須很清楚,修行就是超越人類對身心的根本認知錯誤。超越的方法就是四念住,佛陀指出,這個方法是發現身心真相的唯一方法。其實,四念住只是很直接地發現人類的身心本質。不論身心的特點有多少,其中一個最本質的特點是無常。心如果真正地了解到自己對身心的錯誤認知,那麼解脫這個錯誤就成了很現實的任務,解脫了錯誤認知就解除了貪婪、恐懼、孤獨,憂愁等一切負面情緒。透過正確的觀察,一直不停地「看」下去,禪修者可以發現思想所圍繞的內容只是身體,只是那個生物體。所有造作,所有思想,都是圍繞它製造執著,製造問題,製造痛苦。一旦發現這一點,觀察身心的實相就有了著力點。在欲界的人類,所有的障礙都是心對身體本質的不了解,這是最根本的,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解決其他的問題都將無濟於事。一旦知道了所有問題的癥結,禪修者就有動力進行修行了。禪修就是一步一步地檢查與認知身心,恐懼、欲樂和渴求,均來自於這個錯誤的焦點——未能認清身心的真相。如果一個人的經歷夠多,知見豐富,一眼就能看透人類所有問題的癥結。
如果人們想減少或根除痛苦,只需要觀察身心的無常、苦、無我,這是佛陀的核心教導。除此之外,不需要關照更多的東西,事實上,佛法的修行就這麼簡單,從觀察身心入手。
執著與痛苦的減少,依於你對身體的本質看透了多少。禪修者只有一個任務,只要領悟到身體的究竟本質,欲界的一切事物就真相大白了,這會帶來心理上的絕對輕鬆。所有的人都受限在身體中,人類也因此形成了出生與死亡的理念。對身體實相的發現,能夠摧毀生與死的障礙。生與死本來是不存在的,人類在對身體錯誤的認知下,形成了生死的概念。在欲界,生死對心的束縛是最嚴重的束縛;同時,它也製造了最為嚴重的痛苦。消除痛苦只有生起信心與精進心,連續不斷地修習四念住。沒有人想要痛苦,也沒有人願意在這個錯誤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痛苦地循環。只有摧毀人類在身心認知上的根本錯誤知見,那些製造痛苦和問題的心理機制才能夠被徹底地摧毀。如是2012-6-9
-------------------------------------------------------------------------------------------------------------------------------------------
佛陀在《中部》中說:「我只教導苦與苦的止息。」而《心經》中的這句經文:「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兩部經典,明確地指出佛法是解決由身心而來的基本痛苦。在解決身心這個最古老最基本的問題方面,佛法與世間的方法有所不同,佛法是以看清身心的本質,取證「五蘊皆空」而結束所有的痛苦。佛法闡明,當證得「五蘊皆空」時,所有的痛苦與無休止的輪迴厄運將永遠地結束。
佛法修行的目標不能離開五蘊身心,這是佛陀教導的修行主題,我們從《大念住經》中可以看到這一點。而這項主題的最終結果是證得身心的空性。這裡的空性指的是三法印中的「無我」。所謂空性,不是一切都不存在,或一切都是空的。佛法中「空」,意思是一切都是自然現象。具體到對身心的觀照上,證得身心的空性,就是通過觀察,發現身心完全具有自然的特性,其中沒有我。這裡所說的自然特性,是指它們從各自存在的本性以及它們的運動方式,都是宇宙自然法則的一部分。世間一直是把人類的身心與外在的事物割裂開來,人們錯誤地認為身心是我,從而認為這個我與其他的事物完全不同,於是無形中把身心與自然形成了對立的關係。而佛陀發現,身心本身就是屬於宇宙自然界的一部分,在這個意義上,可以提供參悟「無我」特性的突破口。
智慧的禪修者必須具有科學而嚴謹的思維,並在自身上進行觀察——內觀,在這種觀察的情景里,科學和真理是唯一的目標,而智慧則是每一個步驟所必須包含的要素。從本質上看,佛法不是一個宗教,它更象是一門身心的科學,藉著對這門科學的研究和運用,研究者會從某種人類根深蒂固的錯誤理念中醒悟過來。佛陀是先驅者,他發現的身心本質,永恆地解決了人類二元對立的理念。當人類把自己放在大自然的對立面,於是就開始了無窮無盡的苦的輪迴。而當心回歸到身心即自然,身心即無我的正見上來,於是,二元對立的思想即刻消失,無止盡的痛苦也因此而結束。因此,偉大的證悟者稱佛陀發現了人類的邊際。佛陀在漫長的觀察和研究中所發現的身心的三法印:無常、苦、無我,正是修習的核心要義。禪修者在進行觀察時,需要緊緊地把握住這個核心;如果你把握住了三法印,你也就找到佛法修行的竅門。無論世人把佛法講成怎樣的內容,只要你把握住三法印,你就不會迷失於佛法中,也不會迷失於社會和歷史製造的迷途中,同時,你也不會被歷史的局限性而限制。
-----------------------------------------------------------------------------------------------------------------------------------------
佛陀成功地觀察到了心念的三個特點:無常、苦、無我,於是他徹底的擺脫了心念的束縛——他解脫了;解脫的意思是,他不再受心念的束縛,任何心念對他都沒有作用——他不會執著它們。這並不是說他沒有心念,而是說他是心念的主人,是他在掌控心念,而非心念在驅使他。
人們幾乎無法意識到心念的這種無形控制,所以有些不得法的修習,其實還是在心念的內容里打轉,那不是真正的觀照。修行者首先要有能力意識到心念的這種無形控制,這是進入修行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這正如人類生活於地球,並不感覺地球的引力一樣。人類生活在心念之中,並不感覺心念的束縛——人們早已習慣於這種束縛。
當與心念保持了距離,它將變得非常清晰,這樣,禪修者就有條件進入純正的觀察。這種觀察是超越的觀察,是高屋建瓴式的觀察,這種形式的觀察可以達到對心念全貌的完全了知,進而徹底透視心念的本質。
修行者不必痛恨念頭和思想,只要人的生活方式存在,它們就有存在的必要。觀照時不必認為念頭是不好的現象,希望它停止——一些錯誤的禪修往往指引修行者要消滅念頭。其實,製造痛苦的是執著,而非念頭本身。思想內容只是你以往經驗在當下的展現,它承襲了人類幾千年的集體文化,從這點上看來,一切思想的內容都是集體意識,不能歸屬於個體意識。
為了要觀察心念,禪修者需要保持冷靜,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看待它。最好把參與的心理凍結起來,不要允許把任何心理付諸行為,這本身需要清醒與訓練。當你要參與時,你要知道,那樣就不能純粹地觀照。最好把能量放在觀照上,如此將會增加觀照的強度與清晰度。把以前用於外在的心理能量,讓它回歸,用在觀照自身。如果讓心理自由地流動,那麼,心念的本質更容易表面化——它容易浮現在表層,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保持平等心的緣故。平等心不是冷漠,它只是讓所觀照的對象自由,給它自由,以便觀察。如果你要駕馭對象,你就無法觀察。觀察意味著雙方的自由,觀察者是自由的,被觀察的也是自由的,這樣就有了真正的面對面——觀察就開始了。如果要控制對方,雙方都不會是本來的面目,觀察與了解就無法進行。這就象人們都以假面具來接觸的時候,那是無法了解對方的。
心念的矛盾可能生起,觀察者要允許它們,允許任何自發性的矛盾產生,而你只是看著矛盾——不要想去解決。如果脆弱進來了,你也只是看著,不要想把它改正過來。你可能認為脆弱是不好的,認為禪修者是有智慧的,不需要脆弱,於是你可能會反感它。只要還在取捨,你就沒有觀照,只要進行真正的觀照,你就不會取捨。愛好與排斥必須休息下來,禪修中不需要它們。修行者要放開一切,讓思想自己進行,不要管它是什麼,不要製造什麼,如此純正的觀照才能實現。這是一項能力,需要訓練才能獲得。只是知道這些道理,可能你還無法做到,所以禪修需要練習。
只有當心完全地安靜下來,內在的觀察才能開始,這就是為什麼佛陀強調戒與定是慧觀的前提條件。心在「定」的狀態下才能產生力量,並對身心的本質進行觀察與體悟。寧靜而敏銳的認知能力是心的本質,這種能力之所以不能時刻現顯,是因為心在多數時候陷入了錯綜複雜的事務之中,由此而產生了混亂狀態。禪修的部分功能就是與心接觸,讓心平靜下來。心的認知能力不是被創造出來的,它是本有的;但只有當心寧靜下來時,才能產生驚人的認知能力,這種巨大的能力可以糾正千古以來對身心的錯誤認知,使修行者從一種完全錯誤的生活模式中醒悟過來。定是一種心理狀態,它的平靜本質可以通過專業訓練得到開發。定不是強制地創造出一種心理上的平靜,然後用意識去維持。如果禪修者放棄創造,只是發現與認識心,例如觀呼吸,修行者只是觀察它,沒有期盼,只是看著呼吸,要不了多久,就能體驗到心的平靜本質。修行不是製造某些狀態的時刻,修行是認識心,即使修行的前提條件——定,也需要逐步認識。當修行者真正地體驗了平靜來自於心,定是心的自然狀態,他才能很容易地進入甚深的禪定之中。自然清晰的心,當它觀照的目標很明確時,於是它可以自然地運作,無需強制力量,也不需要更多意識的參與,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禪定者能夠很長時間的進入甚深的定境中——他們並不費力,只是心達到了一種自然的狀態而已。
禪定提供了基礎條件,為慧觀奠定了基礎。心如果沒有達到深刻的平靜狀態,內在的觀察往往是表面的,很難深入事物的本質。佛陀強調定是慧的前提條件,沒有定就沒有慧。
定的非凡本質是,它可以使心穿破層層迷障,進入事物的核心。至此,我們深信佛陀反覆強調定的作用的深刻用意。定是心的本質,它可以穿破籠罩在心外面的世俗心理的堅硬外殼,在觀察身心本質時起到非常有力的支持作用。定的優秀品質是,自然的平靜,敏銳而活躍,機警而不執著,只是觀察而不粘著,這是定的特色與力量。它沉著而有力,若善用它觀察身心,這種觀察很有厚度,也有質量。禪修者在修習四念住時若能慢慢地體會到它的作用,將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修行的進展。定是自然的力量,平靜而具有穿透力,當定自然展現時,那時的慧觀是自然湧現的,心會自動地觀察身心,它清新而自然,不受干擾,直接切中目標;不論目標多麼快速,它都能跟得上。《阿毗達摩》的研究者說,在一彈指間,幾百萬個剎那已經過去了。心的生滅速度是以剎那來衡量的,如此快速的事物,在世間難以見到。如果修行者未能深切地掌握到心的這種品質——定,他可能會以意識來制導心念進行觀察,這種沒有定力內涵的所謂意識觀察,不是慧觀的正確工具。現代不少修行者只能思維佛法,很難進行直觀,這與定力不足以及不會使用定力有關。佛陀要求修行者務必看清心的生滅,要實踐佛陀的這個教導,「定」的能力則必不可少。慧觀中必須以充沛的正精進、正念、正定來面對身心現象——當心的這些能力被開發出來,觀察身心就不成問題了。
-------------------------------------------------------------------------------------------------------------------------------------------
只是真誠地體驗情緒,當體驗進行時,修行者很容易容忍一切正反兩方面的心態,而這種容忍並沒有痛苦,這是禪修練習的最佳狀態。當修習者把覺照之力集中在正面心態與負面情緒時,它們立刻顯露出本質——無常;各種心態只是變幻的一個心理序列,是一個不斷流動的過程。堅持不懈地進行情緒體驗,這會讓修行者逐漸明白,可以坦然面對任何情緒,這種坦然面對會讓心有一種解脫般的輕鬆。在這樣的輕鬆中,心更容易產生自然的專註,對不同層面的心理體驗會更加深入,這將加速修行的進程。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對各種心態的體驗是需要練習的,剛開始時,修行者可能覺得自己正在體驗情緒,其實,可能多數時候所做的依然是迴避或排斥,你會發現,真正地面對情緒是比較困難的事。面對各種情緒的能力確實要經過訓練才能達到——這是正念,一個單項練習。體驗的最好方法是讓情緒來去自由,不要干擾它。這就是說,以自己能夠清楚意識到的,親身體驗的方式,讓情緒變得很真實很清晰,你就能看到情緒的本質特徵。以前只是無意識地追求好的感受,排斥負面情緒,現在,你只是觀照,心理習慣是需要改變的——這就是正念的訓練。只要在實踐中觀照,你會發現,排斥或反感負面情緒,因這些情緒的驅動而不理智地行事,是不安全的方式。觀照是一種安全的方式,在負面情緒生起時,只是觀照,你就找到了一個安全的心理方式:置身於情緒當中,只是覺照。觀照不會讓你犯錯,也可以把負面情緒對你的傷害降到最低程度。如果你建立了這種在寧靜的心態下觀照的內心氛圍,修習就很容易進入較深的層次。對自己的感受、情緒平等地相處,無拘無束地與它們近距離接觸,這種心理方式是修習的最佳模式。這表明你不再排斥情緒,也不再逃避。這種修行模式所提供的定力,是觀察情緒的關鍵步驟。當內在的定力充足時,修行者可以體驗到,所謂的負面情緒並不是一件難以接納的事情,無須排斥。例如憤怒,之前你所認識到的憤怒,那種感覺是不舒適的,現在,那種感覺又回來了,但現在它卻不會引起任何的情感反應。你正在體驗,那種憤怒與以前完全不同了,只是一種感受而已,略有些不適,但瞬間就消失了。現在,你清晰地感受到修行成果,任何情緒都很難深度地傷害到你。某些負面情緒還存在,但不能傷害到你;也許這現象非常地奇異,你不但能體驗你的這些情緒,還能體驗到平靜與情緒的融合。例如憤怒,你感覺它的存在,同時也能感覺到平靜,這是非常有趣的情形。以前你只能體驗到怒氣滿胸,你只想發作,你感到非常難以控制自己;現在,這些負面的情緒依舊存在,而平靜也同時存在,它們都只是你內心生起的小波瀾。這就象向湖中投下一顆小石子,引起一圈圈的小漣漪,它自然地擴展,你只是看著這些小小的心理在擴展,然後消失。現在,所有的那些名之為情緒的東西,看起來實際上對你沒有危害。
---------------------------------------------------------------------------------------------------------------------------------
戒與定是修慧的基礎,它們不能獨立地有其目的性。如果以戒為目的或以定為目的,那將是錯誤的修習策略。缺乏智慧內容的修行註定是沒有前途的,佛法修習要從這個戰略高度來確定戒、定、慧三者的關係——慧是核心,戒與定基礎。智慧應當永遠被視為重點,它是修行的起點,也是最終的歸宿。雖然我們重視戒定的優勢作用,但修習的中心依然應是智慧。修行者的使命就是提起戒定,深入觀察,發現實相,獲得究竟的智慧。修行中最易出現的問題是把戒與定做為純粹的目的,這種偏頗的修行較為普遍,主要原因是修行者沒有建立佛法正見,受到一些傳統文化和思想的錯誤影響。在一些修行者的觀念中,容易把佛法與打坐修定混為一潭,這裡需要強調,單純的打坐與修定不是佛法,在這一點上,修行者要有清醒的意識。佛法是戒定慧,它與其他宗教,其他修定方法的唯一區別在於它經戒定為基礎而發展出高度的大智慧。有些修行者持戒修定很認真,但是他修行的內容中缺少智慧,如果不能把持戒修定的能量集中到提升智慧上,這樣的修行終究是沒有前途的。說其沒有前途,是因為戒與定這二個方面,無論其功力多麼深厚,它們終究還不是智慧,如果戒與定最終不能歸於智慧的建立,那麼這種戒與定的力量終究會在輪迴中消耗殆盡,而不能從根本上提升智慧。
沒有掌握佛法正見之人,也許人們很勤奮,但因為方向上的錯誤,令修行只能在世間的小範圍內打轉。只知道修定與養靜,只是修習專註,而不知觀照的對象應該是身心的本質,也不知觀照的最終目標是身心的無常、苦、無我。這一類修行者,有時候也會用一些克己的工夫,或多在日間的事理上磨練自己,他們以為這樣就是佛法,其實那種修行並不是佛法。雖然靜與定的功夫有其意義,但它們的歸宿不是智慧。佛法帶來的智慧不是世間的聰慧,而是發現身心本質的大智慧。有些修行人,對國學很有研究,把佛法等同於國學,其實國學雖然有千年深厚的基礎,但它依然屬於世間的聰慧,還不是佛法的大慧。有些修行者才智精微,而有些修行者謹守戒律,有些耳不聞外界事,口不言他人非,心不思,言不虛,但他們也僅限於此,這樣的修習依然是在定與靜中,不是佛法的大智慧。這就象學習,他還沒有找到所學的核心,只是在一些枝節上用功。佛法修習,需要在建立大智慧上下功夫,這是虔誠的修行者尤其要注意的。要修有所成,先要找到正見,再次是找到建立智慧的方法,然後才是實際修學。例如佛法的戒定慧三學,如果抓住了智慧這個核心,就可以進入真實的修習,在修習中,如果發現戒與定的功夫不足,再去補足。這樣確立修習,一則智慧的重點突出,其次也會明白戒定的基礎作用,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修行,不會犯方向性的錯誤。獨立的戒與定其實沒有多少用處,他在解決生死這些大問題上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果它們不與佛法的正見結合起來,戒與定的功夫都是盲目的。
總之,佛法只有一個功夫,那就是通過觀察,啟發智慧,看破身心,進而解脫知見,最終達到對宇宙本質的通達了知。當然,在找尋修習道路的時候,難免會走很多的彎路,但如果能以智慧為先,修行者最終總會找到佛法之智。守戒、修定、養靜,如果這些功夫沒有佛法正見為先導,都稱不上智慧。
尋找智慧的道路要把握本源,然後從本源上開始用功。那麼,什麼是佛法的核心和本源呢?佛陀在《大念住經》中反覆地講到:「於是他就內在的身體觀察身體,就外在的身體觀察身體,同時就內在、外在的身體觀察身體。因此,他觀察身體當中不斷生起的現象,他觀察身體當中不斷滅去的現象,他同時觀察身體當中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身體』,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在《大念住經》中,這段固定不變的句式一再地重複;佛陀每講一個修行方法,其中都有這段固定不變的句式。可以看到,佛陀以重複的方式在強調:觀察身、受、心、法的「無常」是佛法的核心,是大智慧,修行者自始至終都要真切地把握住這個方向。
如是2009-10-9
--------------------------------------------------------------------------修行的真實之道(2006-12-26 09:15:20)轉載▼念頭來了,不用澄清它,也不用思維它,只用一個方法,看著它,很快它會消失。以坦然的心態看著它的來去,它來了,它去了,只是看著它;不要迎與拒,這就是修行。重要的是,不要有消除這些念頭的心理——念頭自然生起,也會自然消失。隨順才能達到至靜,隨順心念的來去,可以為觀察念頭提供一個平靜的心理平台。只是觀察,當了解了念頭的無常本質特證時,就可以從念頭中解脫出來了,這就是解脫知見。想消除妄念,只會越除越多,而煩惱也會越修越多。佛陀的修行方法,不是讓修行者沒有心念,抑或否定心念。佛法的修行方法是認清心念,認清心念的「無常、苦、無我」,它們就不再打擾到心,由此可以體證無上的涅盤寂靜。看著心念的來去,不要打擾它,不要澄清它,不要試圖消除它,只是清晰地看著它的來去——這就是佛陀在世的時所教導的內觀修行的核心方法。當修行者真正地明白了心念的本質,來來往往的心念便不再打擾心,於是煩惱就沒有生起的基礎。說到修行,這就是核心的方法。被譽為上世紀最偉大的禪師之一的阿迦曼尊者,有一段教導阿姜查的話:「雖然佛陀留下來的教導無所不包,但論到它們的核心,實際上卻非常簡單,有了念住(覺知)的建立,如果見到了內心生起的每一個事物,當下便是修行的真實之道。」這確實是對禪修的最好指導。如是
2006-12-26
------------------------------------------------------------------------------------------------------------------------------------------
觀心提要(2007-01-14 09:51:35)轉載▼
遵照佛陀在《大念住經》中教導的修行原則,依照有經驗的禪師們的指導與自己的修行經歷,對觀心念的方法作如下簡要闡述。
1、覺知當下的心念,保持旁觀者的態度。只是覺知,不要進入念頭,不要評論念頭。
2、如果分別心出現,把它納入觀察的範疇。分別心也是心念,把它當成普通的心念,不要排斥分別心。
3、禪修的過程不要生起慾念,不要想觀察到某些事物,也不要想增長能力,不要期待喜樂、寧靜等,禪修者只要注視當下的念頭即可。
4、觀心的重點永遠是當下的此一念。如果禪修者注意的不是當下的心念,修行就已經離開了中道。
5、各種心理出現了,不要評論它的善惡與正誤。觀察念頭是為了了知它的本質,進而放下它,而非在它們中間抉擇。所以,念頭一起,不要批判或評論。如果評論念頭,表明禪修者已經進入到念頭裡面。
6、要有能力區分哪種情形是在外面保持距離地「看念頭」,哪種情形是進入到念頭裡。
7、當念頭升起時,立即覺知,這就是真正的修習佛法。心在這一點上將會發生轉變——正道由此開始。
8、剛開始修習時,對念頭內容的評品是難以避免的,不要緊張,只要保持覺知,對來到心上的每一個念頭了了分明就可以了。
9、當禪修者剎那定的能力增加,會覺知到很多來來往往的念頭,因為它們太多太雜,禪修者可能會不喜歡它,想壓抑它,或者想趕走它,這樣會帶來心理上的一些痛苦。要提早覺知到這種情形,並能從中脫身出來。
10、若能輕鬆地面對每一個生起的念頭,只是覺知它,證明修行已經上了正道並有了進步。
11、有些禪修者為了追求寧靜,反而忘記了觀察念頭,這是禪修道路上的大方向偏失。要知道,修行不是為了追求五蘊身心上暫時的快樂與寧靜,而是為了看破心念的本質。
12、初學者往往過於執著禪修一類的念頭,但自己並不知道。其實,想禪修的念頭依然是念頭,它們與其他的念頭一樣,有著生起與消失的性質,只需要觀察它們就可以了,不必要執著禪修、成就一類的念頭。
13、禪觀時切忌思維,不要把思維當成觀心。思維與直觀有著本質的不同。
14、觀心念的目的是認知心念的本質,而非消除心念。紛至沓來的念頭並不會造成心理上的痛苦與壓力,痛苦的唯一來源是不知道心念的源頭,不知道心念無常生滅的本質。
15、禪修者不要壓抑念頭,要任念頭自然生起,自然消失。這種看到念頭生起與消失的過程,可以啟發實相般若(真實智慧)的生起。
16、有些禪修者壓抑念頭,這會使心變得敏感、緊張,容易產生煩惱心理,或者有眩暈、壓抑感。解決的方法是放鬆自己,對念頭保持自然地警覺,漸漸地,這種現象會自然消失。
如是2007-1-14
-------------------------------------------------------------------------------------------------------------------------------------
向內觀察是修行的第一步,當禪者的能力具備,能夠向內觀察時,他會覺察到內在所發生的一系列現象,例如心念變化,它與身體的互動關係;如果觀照力足夠強,還可以觀到念頭的生起與消失,心念的生滅會直觀地告訴禪者,心念是不實的,它會生起,也會消失。這樣的觀察體驗越多,心在這一點上就會發生轉變,心念只是一個生滅的剎那現象,並不實在,於是心念的起起落落就不會引生心理痛苦。「念起不隨」的能力非常重要,只有穩固地觀照而不隨念頭流浪,心才能發現它的「法」的本質——規律。而當看到所見所聞形成的觀念都會消失時,禪者會感覺現有的心念中的本質特徵——空的實相。如果你能到達這裡,請能專註地認知這一點,這是最科學的實相——心念的自然屬性。在這種體驗下的認知會給予你一個重大的啟示,這個世界只是一些觀念在流動,而沒有其他的東西,「心理」其實是世界的源頭。所謂的真實、存在,原來只是基於心理上的原因。物質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或被稱為的世間,到頭來只是一些生滅的念頭,到了這裡,也許你已經觸及到了人類心理現象的本質特徵。即使你的觀照已經很深徹了,在觀照時,也許你還會對念頭進行取捨,這會形成一些干擾,你可能還是無法完全做到只是觀照而不隨心念。這需要進一步的練習,反覆地實踐,反覆地積累功夫,「觀而不隨」是這裡的原則;你愈是能自然地做到純正的觀照,你的禪修能力和智慧就在這過程中不斷地得到提升。日復一日,這樣的觀照還在進一步地加深,功夫在累積,你的觀照愈加細緻,而心也變得寧靜了,這是初步的成就,在這種寧靜中,內心還是會出現細微的分別,「觀而不隨」依然是這裡的原則,更進一步地辨認念頭,更進一步地確立觀照之功。有了之前觀照的基礎,禪者很容易發現更細緻的念頭,這會進一步地走向縱深的心理之中。
到了這個階段,你會真切地看到,所謂種種外在的境相,其實只是內在的境相而已。「境緣無好醜,好醜在人心」,一切都只是心對境相的定義與分別。所有的事物,其根源都在於內心,在心之外,並不存在任何事物——心外無法,外境其實只是內境。伴隨觀察的全過程,心的分別作用是不間斷的,不論是分別之念或是看似所謂的平等心念,修行者只是對所有這些保持專註並觀察,不取不舍,不迎不拒,以這種態度來加深認知,積累功夫。當功夫到了,禪者即會發現心念的一個最基本的功能,對進入眼、耳、鼻、舌、身、意的境象,心給它們貼上標籤,然後把這種由心附加上去的名稱稱為現實或是存在,在此基礎上,心再次地引發喜歡或煩惱,整個心理就是這樣循環運作的。觀察和認知心的規律,是一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無比科學的過程。修行就是在這種探索中逐漸地前行;而所謂功夫,就是科學地認知心理規律的能力程度。所謂自由,其實就是藉由掌握心理規律而獲得的不執著狀態。修行漸次深入,執著會一點一滴地減輕;執著減輕,煩惱也會隨之減退,這是悟到心念規律及其源頭所產生的必然結果。所有事物都起源於心,它們的存在基礎是心,這是一個石破天驚的認知,它會強烈地對你的既有觀念產生衝擊,這種衝擊的結果是,心的執著將不再強烈,而內心的和諧狀態會得到強化。觀察者的任務是明確的,念起即覺,覺而不隨,這是一個系列修習課程。知道念頭的生起,反覆覺知,對所覺知之念保持不動,循環往複地只是觀察。這種觀察會隨著功夫的加深而進入到心的深層,心漸漸地發現念頭的特性,它與身體是不同的事物,它與感受、決意都有所不同。最切近的觀察點是,念頭與身體之間存在關係,它們是一種互動關係,當這種觀察積累到一定的認知程度,就會引發「名色分別智」。修習中最重要的是把所有心理現象看清楚,禪修者應該把所有的精力都要用在「知道」。「知道」的不是內容,而是整體的心念,在這種知道中看清一切念頭的本質特性。也許看念頭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念頭的內容非常有力量,它往往會讓禪修者掉入對內容的分別之中。也許觀照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被這些念頭所牽動,隨著念頭製造煩惱。
如果不能做到觀而不隨,這就引發了內在心理慣性能量,於是心隨著這種慣性就會一直起反應,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習性反應。如果轉動了這個「習性之輪」,那就不再是真正的禪修觀照了。佛法中所說的「輪迴」,就是指這種按照習性一直進行反應的過程。即使這種反應進行了無比漫長的時間,但它還會生生世世地進行下去——這是一種無比頑固的習慣力量,它往往在生生世世中無休無止地輪轉。對於眾生來說,這其實是一種非常頑固的習性反應模式,人們的生活,都是這種習性反應下的一個心理過程,而這個過程所製造的產品基本上都是痛苦與諸多的不如意。
「念起不隨」不可以理解成什麼都不管,也不能由此而降低了覺知的敏感度。這種念起不隨的能力,說得具體點,就是對一切內在的現象保持敏銳的觀察,而不被念頭的內容所牽動。發現有念頭生起,這是覺察力在展現作用,是覺察力發現了念頭;禪修者可以專門地就「發現」念頭行反覆歷練,只要念頭一生起,即刻發現它,正所謂「念起即覺」,這是一種非常有用的能力。人們常說的禪修要根除我執我慢,為什麼要去掉它們呢?因為它們是一種錯覺,它們總是帶來痛苦,所以要去掉它。修習佛法的過程正是一個去除我執我慢的過程,這過程要從觀察開始,在觀察下發現和研究心理上內在的規律。當發現了心理運行的規律,我們就會知道它製造痛苦的全過程,於是也就有辦法斷除那種錯誤的內在反應機制——我執我慢。這並不困難,雖然這是一項類似於科學研究的過程,其精神也極為科學,但每個人通過努力都可以做到。先要讓念頭自然地表現出來,對其不迎不拒,如此你才能看清楚它的現象,並透過現象而看到它的本質,這是基本要領。多數時候,修行者是在壓制某一類念頭,而鼓勵另一類念頭,這樣做的後果是,你無法真正地了解在你的內在發生了什麼;而當你客觀地觀察時,你既不壓制,也不被它驅動,而是保持自然狀態的觀照,這是發現你內心規律的正確態度。念頭是由「根」、「塵」相觸產生的結果,眼晴看到色塵,耳朵聽聲音,心理上想起某一件事情,都會引發起很多的念頭。在這種念頭的起起落落中觀照它,才能看到它的因緣相,也能發現它的生滅相。
禪修是形成智慧的一個觀照過程,伴隨著日常生活,日復一日的觀照下所形成的智慧,在糾正著禪者內在的錯誤認知,這是一點一滴的工作,改變的速度則依於正確的觀察與研究的功夫。因為人們內在對身心的錯誤認識太過深厚,這種內觀的工作必須要靠長期深入的發展才能有效果。心外無法,這是修行的一條原則,特別是在「看念頭」時要有這樣的基本認知,即人們常說的外在的事物,其實只是內在的認知、觀點與感受——外境其實只是內境。修習中要不斷地進行這方面的自我提示,有了這種正確的提示做指引,修行就不會完全脫離正確的軌道。人們對心念本質的見解是一層非常深重的誤解,在修行的前幾年,也許你是很難揭開這其中的奧秘。人們之所以一直在這些概念、觀點等事物的籠罩下,其原因是沒有看破心念的特點。人們一直受念頭的驅使卻無法見到它,修行就是練習一點一滴地注意到它們,看見它,藉著了解它的運行規律而發現它的真相。心念所形成的密集的觀念網路是非常牢固的,要透過這一層則非常有難度,這需要很大的對「自心」的警覺。對於多數修行者,在這裡的功夫要用上很多年。在警覺上下功夫,這就是修行,體驗到了內心的各種相狀,例如雜亂的心理,問題的糾結,不知所措,對這些心理覺察越多,你就是在切實地推動修行。雖然可能在一個時期里,體察很多這一類型的心理狀態,會因為智慧跟不上,會引發更多的痛苦煩惱,但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當一個人的概念網路非常頑固時,對內心的狀態就很不容易覺察,心完全被習性的反應所佔據,覺察在那裡根本就無法顯起。執著深深地潛伏在每一個人的人生觀念中,而這些觀念是你從小就接受的,於是你很難覺察到它們。這需要時時提醒自己,要培養對內在意識的反省習慣。唯有如此,在觀照時,你才會進行純粹的觀察,而不會在潛意識下不斷地進行分別。禪修就是一個認識內心本質的過程,但人們早已形成的看待事情的觀念,往往以個人的特點表現出來,在觀察心理的本質時,這些個性特徵往往會形成障礙,這就是佛經中所說的「瀑流」,它以習慣的方式對修行中的純凈觀察進行干擾,要透過這一層干擾非常困難,需要有努力不懈的精神。事實上,在習慣的潛流下,往往隱藏著很多很多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人們是一直深深地沉浸在這些模式中而不能自知,這就是世間的「瀑流」。超越心念織成的「瀑流」,首先要看到它,然後才能超越它。事實上,是沒有辦法完全截止心念流動的,修行的智慧在於認識並超越它。有些修行中所說的斷除心念,其實是指通過科學的認知過程,禪者體證到了心念的無常、苦、無我,於是他不再受心念的束縛。常生警覺心,這是引導覺知的一個好辦法,在警覺中,心漸漸地會發現更多更細的念頭,並對它們有覺知,這是一項很漫長的修習功夫的積累。看著自己的感覺,看著身、口、意的表現,只是觀察,只是「看」,在此過程中不隨世間的邏輯認知進行反應,只是留意地看,久之會從另一個角度發現真相。這種純粹的觀察並不涉及立場與觀點,你是站在個人的立場或是站在所謂客觀的立場,都不影響觀察的結果。因為「看」它們的目的並不基於世間的是非辨別,這裡的觀照是以完全證知心理機製為目的。在這種純粹的觀察中,你不必要去製造境界,只是「看」內心的各種現象。其實,在任何情境中心理上的活動都會表現出來:眼晴看到東西,心裡即刻生起意念,然後就會有分別和取捨,再後有情緒生起,多數時候會有行動展現出來;如果處理不當,這種行為會再次對心造成困擾和麻煩,於是這些困擾又再次地摧生下一個心理反應。心念、情緒、動機、行動力,這些在連續不斷地發生著,而觀察者則處在其中,並不干預,他只是一個觀察者。當觀察者的功夫足夠時,就會發現內心運行的模式。雖然心理上的現象隨著個人條件的不同會有所不同,但從本質看,它們都會遵循某種完全一致的模式。心的連續不斷地造業過程,其實就掉入了某種錯誤的心理模式中而不能自拔,如果能夠發現心理模式上的一些傾向,觀察者會立即醒悟過來。人類的個體在現象上雖然千差萬別,但其心理模式卻是完全地一致。佛陀發現的人類心理模式是「無常、苦、無我」。不論是任何人,他的心理模式都是如此,這個偉大的發現給予觀察和研究人類心理帶來了一個巨大的指引。無常、苦、無我,佛陀稱它們為入道的三個門徑——「三解脫門」。「無常」為無相解脫門,「苦」為無願解脫門,「無我」則為空解脫門。佛陀的意思是,這三個方面是人類發生根本錯誤認知的最基本原點。人們視無常為常,視痛苦為快樂,視無我為我,這是一切錯誤心理發生的三個關鍵點。凡是循著這三個關鍵路徑進行觀察研究的人,都會在真實的觀察身心中獲得心理上的完全自由。
如是
2010-5-10
------------------------------------------------------------------------------------------------------------------------------------------
在禪修時不要擔心是否在觀照,是否在覺知,觀察者所要做的就是保持對身心目標的了了覺知——心的一種自然的認知能力。一種虛明而清晰地覺知力透視出來,沒有用力,沒有用心,那種清晰的了知是不請自來的。自然地坐下來,不要刻意,當念頭、感受或情緒襲來時,隨它們來,你只是看著,如果它們走了,隨它們去。不論念頭、感受或情緒多麼地激烈與怪異,你只是簡單而純粹地看著它們而不受其影響,這是清明的觀察,自然而然,不著痕迹。此種觀照中既沒有精進,也沒有期望與拒絕,心完全地只是處在了知的狀態中,就象鏡子照見物體一樣。這是自然的禪修,沒有刻意,沒有做作,甚至於沒有所謂的觀察與明了。這種完全平靜的心態最適合觀察身心的本質,沒有努力但卻清明地了了觀照,如此心將明了一切身與心的事相與本質。這種自然而清明的覺知狀態,很容易透視身心的本然狀態。修行中的正確觀照就應該是這個樣子,覺知者將感受到身心的安寧、平靜、柔軟、清明與無念,各種狀態都會生起,都會被心了知到。在這種心態下,心直視一切但卻不粘著於觀照的對象,所以觀照的效率極高。身心的觀照者很容易發現無論是何種念頭,何種感受,都會在它們生起的地方自然消失,而心卻不掛礙它們。這不是人類意識中的生硬觀察,而是動用了心的本來認知功能,所以在這個觀照的認知活動中基本上沒有太多意識的活動,沒有情緒,沒有期望,它透過這一切的障礙而直入對象——身心的本質。真正的觀察活動是心的自然了知,沒有牽繫,沒有期待,無前無後,是完全中正的了知。若修禪者時常能夠保持在這種平靜、坦蕩而自然的狀態中,就能體會到一種幾乎是不動腦筋的安詳認知。如果心思敏銳,更可以看到這種觀察本身沒有痕迹——心本來就是這樣認知事物的——可以通過心的認知來了解它本身。正是這種專註但卻沒有刻意的心,可以直入目標的本質。這是一個很正確而自然的觀察身心的方法,在觀照的過程中,也許會有妄想與憤怒生起,心只是清清明明地了知。當然,散亂與昏沉也會來臨,以同樣的方法了知它們。歷經很長的時日,你最終總會了解到,身心的一切都是現象,都是不實的,都會在它們生起的地方消失——連同心的了知狀態也會消失。
-----------------------------------------------------------------------------------------------------------------------------------------
從根本上講,佛法的修行就是以正確的意念把握住自心,通過修持,滅除內心煩惱。通俗地講,修行就是以滅除內心的負面情緒為目的,以四念住為方法,以戒、定為基礎,以精進為動力,以智慧為中心,通過對身心的實際觀察,認識身心的真相,從而達到諸如擔憂、恐怖、焦慮、悲哀、憂傷等負面情緒永不再產生的目的。佛在《中部》中說:「我只教導苦與苦的止息」。如果一個人為了止息內心的痛苦而修行,他的修行目標就是正確的。在這樣的目標指引下,如果他堅持修習四念住,他的修行就很容易得到較好的結果,也易於對修行進行自我檢驗,例如,煩惱是否因修行而減少了,原來每兩天有一次生氣,現在則是每三天生氣一次。原來是一旦生氣,需要兩小時才能平息,而現在只要半小時就平息了。原來做事總是缺乏耐心,現在耐心明顯有所增加。原來遇到重大事情內心總是焦慮不安,現在,焦慮的情形有所好轉,等等。總之,你可以自己檢驗修行結果,修行的好處總是一目了然的。如果你是位敏銳的人,你會發現,在佛法的修行路途上,每天都有益處。如果修行沒有目標,或者目標不清楚,或者目標錯誤,修行人的步伐就會錯亂,修行的結果也無法驗證。例如過分嚮往證果,嚮往見到一些特異現象,甚至於有人幻想通過修行能夠飛行,也有人希望從修行當中成名,有人甚至於沉醉於氣功當中,也有人把研究佛教哲學當成修行,也有人希望在佛教學術上能有所新發現,如此等等,都是在修行的目標上發生了錯誤。目標上有了錯誤,修行的結果就很難得到檢驗。例如嚮往證果者,他會想像出千奇百怪的證果後的現象,不論如何想像,正確的證果現象總不會在想像者身上發生,因為證果現象的發生只能在止息了煩惱之後才能出現。如果在開始修習的時候,以證果為目標,則不是好的目標。剛開始修行的人,不知道什麼是出世間法,在他那裡,證果只是一個概念。讓一個自己不太明白的概念充當目標,並不現實,但如果能以止息內心的苦痛為目標,則是最好的目標。
----------------------------------------------------------------------------------------------------------------------------------
在輪迴中,業的法則自然的法則,它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業流無休無止地運行,形成了所謂的一個人的生生世世。只要身口意不停地造業,痛苦地輪迴就無有盡期。東方傳統上認為:「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在俗世的意義上,這句話說明了業是眾生唯一的財產。在無窮無盡的輪迴中,是業力鑄造了五蘊身心。闡述業的法則,必然要涉及一個問題,業儲藏在哪裡?是否有一處所或在人的身心當中有一個容器儲藏著業力?佛法認為,沒有存儲業力之容器,業是無形的,它不存於某一個地方,也沒有容器能夠儲藏它——業是一種自然法則——它遍佈於宇宙自然界之中,只要有合適的環境,它就產生。《清凈道論》有一則對話,簡明扼要地闡述了佛法的這一立場:那蘭陀王問那先比丘:「尊者,業存於何處?」「大王,」那先比丘答道:「不可以說業存於變化無端的意識中,或身體的某一個部位。它以心色為依,在機緣成熟時自我表現出來。這就好象,不能說芒果存於樹的某一個部位,而應說,在一定時節里,有芒果依樹而掛。」
業依於心法與色法,在不同的境緣下展現它本身。從世間的角度來看,業是一種道德因果規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其因果律之一。依緣起的觀點,業是一種因果鏈,有其因必有其果。例如,以「無明」為因,「行」得以產生,以「行」為因,「識」得以產生…… 細細地查看這個因果鏈,其中沒有人造業,也沒有業的承受者,只有因果的法則。而俗世所說的人,其實是這些業的表現形式。業是一種自然的法則,此法則與其他的法則一樣,它不會只存於一處一時。業的法則是普遍的規則,時時刻刻遍於一切處。五蘊身心既是它的所依處,也是它的外在表現。五蘊在每一個剎那變化不停,業的法則於是體現在這些變化的剎那間。心色二法依於境緣發生變化,業流本身就體現了這種變化之中的因果法則。
佛教揭示了業的本質,無有造業者,也無受報人,業力其實是自己的所作所為對自身的反應。但佛教探討業,其目的不同於其他理論或宗教,佛教的目的在於從業力中擺脫出來,獲得自由。佛陀與眾阿羅漢已經從善惡的業力當中完全解脫,他們徹底地根除了業的根源——無明與貪慾。
佛教的修行原則與業力學說,不是為了逃避業力法則的懲罰,也不是為了在綿密無間的業力法則中找到一塊清凈之地。佛法之目的在於以正見看破無形業力的本質,從而超越業力。關於這一點,佛陀在十二緣起中闡述道: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 無名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 這是唯一中止業力、中止煩惱的道路。業的法則是自然法則,從本質上講,它只是自然地展現自己,但是,如果眾生把業力與自我划上等號,這就是說,只要心流中的「無明」尚在,業力的束縛則無法避免。如果禪修者通過四念住的修習,證知純正的佛法知見,真正明白業流的無作者無受者,他就有能力從業力的外在現象(五蘊)中解脫出來。
《清凈道論》
無有造業者,亦無受報人,唯業自流轉,此乃正知見。
無明是業流的驅動力,對眾生來說,只要無明存在,業流就無法停止。無明是什麼?經典中說,無明是對四聖諦的無知。不知「苦、集、滅、道」的四聖諦,眾生就一直在業流中痛苦地掙扎,直到他們明白四聖諦為止。業流是什麼?就其終極的本質而言,它是宇宙的自然能量的組合。當無明之心把這些身心的現象執著為自我時,宇宙的這些物質及其能量看起來就象是一個眾生或一個眾生群體——社會。只要心理上的「無明」不止,心的這股貪著的習慣力量就會隨著自然規律進行延續,這種延續是無休無止的。事實上,眾生已經在這股虛幻的業流里走過了無盡的歲月,並且多數人還將繼續走下去。就其本質而言,業流是無明之心所形成的一股習慣的力量而造成的勢能,它並沒有固定的目的,只是隨當下的因緣(環境)而展開。但它的本質是確定的:無常變遷、虛幻、自然現象。眾生不知身心的現象是「無常、苦、無我」,所以他們不停地推動著業的巨輪轉動,一生又一生。業流是一種幻相,其中沒有主體,也沒有眾生。其實每個眾生的業流只是宇宙諸多現象的一角,但眾生卻認為身心上展現的那些現象就是自己,這是不了解身心的終極真理而引致的錯誤觀念。在這方面,多數宗教也看不破業流的空無幻相,把鑄造業流當成唯一目標。而佛陀則不同,他以無比博大的智慧照見業流的本質其實只是無我的幻相——毫無意義。當擺脫了業流的幻相,心就回歸了真實,佛陀教導眾生的目的就在這裡,他的教義是看清身心的無常,藉此而脫離現象界的束縛。這是真正的智慧,禪修者將從看清身心的幻相而脫離痛苦的輪迴。事實上,輪迴是空虛的,其中什麼也沒有;但眾生卻對此非常執著,以為輪迴中顯現的那些現象就是自我,這是非常錯誤的認知。但正是由於這個錯誤的心理認知,推動了業流的巨輪。佛陀看到每個眾生推動著巨大的業流,並遭受巨大的痛苦,所以他教導苦的止息——擺脫業流。業的流動每時每刻都需要無明的推動,心一旦擺脫了無明,業的流動將會立刻停止,苦也就完全止息了。佛陀與阿羅漢們都是這樣的典範,他們並沒有失去什麼,只是丟掉了痛苦與無謂的輪迴,獲得了永恆的自由。也許世人並不理解這一點,其實可以用一個比喻,眾生就象關在身心現象牢獄中的囚犯,而佛陀和阿羅漢們就象完全擺脫了囚牢的自由人。如何擺脫這身心的囚牢,象佛陀一樣成為自由者呢?在《大念住經》中,佛陀集中地給予了開示。佛法的教義概括起來,就是看清身心現象的虛幻本質,藉此擺脫生命的囚牢。從這一點上來看,佛陀指出的解脫痛苦之路非常簡便;眾生執著身心現象,並把它誤認為自我,因此背負了身心的枷鎖,這是業流形成的原因。解除業流枷鎖的鑰匙就是看清身心現象的「無常、苦、無我」,當心完全看清了那些現象的虛無,這就是解脫——苦的止息。沒有人願意一直受苦,也沒有人會為那些空無而毫無意義的現象去一直努力,這是解脫的立基點。身心現象就是苦,而其本質完全是空無。某一日,如果哪位眾生一旦看清了身心現象的這三個特點:「無常、苦、無我」,他的智慧就圓滿了。沒有人總是願意一直讓自己受苦,並為那些空虛而無益的事情費心。不論那些身心現象多麼迷人,它們的本質註定是空無和痛苦的,這是佛陀發現的絕對真理。眾生只要能看到身心現象中的空無,就有能力放下它們。業流是空無的,只是宇宙的一些能量在流動,但眾生總是認為業流是真實的,並認為那就是自我,這是導致輪迴不休的主因。只要通過對身心的觀察,發現它的空相和痛苦相,沒有人不對其撒手。執著它是因為不知道其本質,當透過真切的觀察,清楚地發現這些只是空無的現象,業流對心的束縛就結束了。擺脫業流束縛的秘密就在《大念住經》中,在這部偉大的經典中,佛陀集中地開示了四念住的禪修方法。藉此方法,眾生可以通過對身心的實際觀察,看到此種現象的本質:無常變遷、痛苦和無我。這是唯一的道路,在此之外別無他途,這條路就是實相的道路。只有看清身心的實相,就可從痛苦煩惱中解脫。不論是此生的痛苦交替,還是一生一生之間的曲折輾轉,它們都是痛苦和無益。擺脫了這種頑固的痛苦,就會另有新天地,那就是心的完全自由。佛陀把那種超越世間的實相稱為涅盤,事實上,那只是佛陀給修行者的一種標記,以便禪修者親臨其境時有一個參照。當然,在實修四念住的道路上,只有成功者才能真切地見證涅盤。
也許,眾生通過想像大致能夠知道涅盤是一種怎樣的情景,至少現階段的多數人把涅盤理解為「新生」,那確實是完全徹底地新生——由凡轉聖。
如是2011-12-8
-----------------------------------------------------------------------------------------------------------------------------------------
念頭的本質是生起與消失(2006-12-29 09:32:22)轉載▼
●susu:「看著心念的來去,不要打擾它」,我也這樣做了,可是這樣作時,有時我會感到一種虛無感,覺得好象把自己丟了,覺得自己絲毫沒有了價值,覺得自己什麼念頭都仍掉了,好象變的成了一個廢人。如是:「看著心念的來去,不要打擾它,」這句話需要解釋,因為它有其特殊的含義。「看著心念的來去」的意思是整體地觀察心念的起與落,而不要進入心念的內容。「不要打擾心念」的意思是不要對心念進行評價:這個念頭是好的,那個念頭是壞的。禪觀的內容不是分別念頭的好與壞,禪觀的重心在於整體觀察念頭的生起與消失。為什麼要這樣觀察呢?在《大念住經》中,佛陀這樣教導禪修者:對於五蘊現象,保持清楚的覺知,它生起了,知道它的生起,它消失了,知道它的消失。如此觀察,可以透徹地了知念頭的本質,最終達到消除執著、熄滅痛苦的目的。開始觀察心念的時候,常常會進入心念而不自知,忘記了觀察心念的起與落。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可以把觀察的目標鎖定在念頭的生起與消失上面。開始觀察念頭,還可以採取把念頭與自己的肢體行為結合起來觀察。例如,早晨醒來,先有起床的念頭,然後才有起床的行為;下床後,有了行走的念頭,然後才有行走的肢體動作;有了吃早餐的念頭,然後才會有步入餐廳,坐下來吃早餐的行動。一個念頭接著下一個念頭,一個念頭生起了,接著就是這個念頭的消失,下一個念頭的生起。起床的念頭生起消失,然後是下床的念頭生起消失,再後是行走的念頭生起消失,吃早餐的念頭生起消失........「看著念頭的來去」是禪觀的重點,念頭來去就是念頭的生滅。一會兒是這種念頭,一會兒又是那種念頭,它們生起,然後消失。看著它們生起與消失,就象看戲一樣,你只是看著它們的表演。不要打擾它就是不要陷入對它的具體內容的評價,在跟隨它的過程中,你只是觀察它的生起與消失。如果你的定力足夠強,觀察的重心一直是在生起與消失上面,你會發現心念的無常性,即心念總是生起、消失,生起、消失,生起、消失。善念惡念,非善非惡的念頭,它們都有一樣的性質:生起、消失,如此而已。這個發現會改變你的認識,你真正地知道心念原來如此,它並不實在,只是生起消失而已。如果你在某一天真正地體證到念頭的這個無常性質,這種現象也許會驚嚇到你。它會徹底地改變你對世界的看法,改變你對自我的看法。這是佛陀的智慧,如果我們遵循他的教導,我們會在這裡止息自己內心的一切痛苦,象佛陀一樣,成為一位智慧、慈悲、安詳的人。你說,「可是這樣作時,有時我會感到一種虛無感,覺得好象把自己丟了,覺得自己絲毫沒有了價值,覺得自己什麼念頭都仍掉了,好象變成了一個廢人。」你的這些語言都是心念的具體內容,你可以把這些念頭也納入觀察的範圍,你會發現,它們生起後就消失了。你感到一種虛無感,其實那也只是心的一種暫時現象,它生起以後就消失了,消失以後再也找不到它的蹤跡。這只是心念,一種暫時現象。如果此時你能從心念中超脫出來,你會發現,剛才你的念頭所認為的虛無感並沒有改變什麼,實際上,你並沒有變成虛無飄渺的空氣,你發現你依然還是你自己。「好象把自己丟了,覺得自己絲毫沒有了價值,覺得自己仍掉念頭就成了廢人」,這些都是心念,它們生起後就快速地消失了。你如果心思細緻,你會發現那些都是念頭,它們每時每刻都在製造著虛假的信息給你。如果你能夠力爭保持清醒,你會真實地看到,你並沒有虛無縹緲,你正安坐在屋子裡;你也沒有失去價值,放學回家的孩子依然會叫你爸爸或者媽媽;你也沒有變成廢人,你能夠站起來,也能夠行走,可以跳可以跑,可以正常的思維,正常的應對一切事物。明天還可以去公司上班,公司的同事依然能夠認出你。於是我們有了經驗,自己以前產生的那個虛無感、沒有價值感、擔心自己會變成廢人,等等,這些心念並沒有什麼價值,它們只是一些生起、消失的事物罷了。如果你認知到它們只是這樣的性質,你的修行就是正確的。如果你正確地修行,就會有正確的結果,即各種念頭會不斷地生起消失,但是,它們再也不會干擾到你的心。因為你已經清楚地知道一切心念的性質只是生起消失而已。如果你對修行有興趣,就這樣觀察心念吧!●susu:另外,不象出家人,可以什麼也不去考慮,當一個念頭出現的時候,也許這個念頭提醒了自己一件有重要意義的事情,而如果不去打擾它,任它來去,就會耽誤事情,帶來可能嚴重的後果。如是:人在靜下來的時候,很容易想起一些平時忽略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可能很重要。如果你在靜下來的時候意識到某些重要的事情,你就放下觀察心念這件事,去辦那個重要的事情。待事情辦就以後,再回來觀察心念。如果暫時還不能辦,現在就寫一個備忘錄,把它記錄下來,藉此提醒自己。你會發現,當你寫下備忘的時候,你的心就安下來了,於是你就可以再次進入觀察心念。許多在家修行人都是採用這個方法,效果很好。如此,修行與事務就會兩不誤。而且,當人在一天當中多次進入清靜的心境下,他很容易回想起平日里忙亂的心境下被忽略的一些事情。你會發現,讓自己靜下來,很容易整理自己的思路。久之,你會精於此道,並發現它很有價值。●susu:單如果去繼續想,不就跟著那個念頭走了嗎?就不是修行了吧?怎麼辦呢?如是:跟著念頭走了,這並沒有過錯,只是你在隨著念頭走的時候要清楚地知道你正在隨著念頭。其實,跟著念頭走的同時,你同樣可以了知念頭的本質;沒有跟隨著念頭走,也可以了知念頭的本質。你觀察心念的目的是了解念頭的本質,而非一定要與念頭作對,不跟隨它走。跟隨念頭與不跟隨念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跟隨心念的時候要以了知它的本質為目的。純熟的修行者可以隨時隨地觀察心念,不論他身處何地,不論他正在隨著心念還是沒有跟隨心念,他都能在當下觀照到它,並從這種觀察當中探究心念的本質。當修行者清楚地透視了心念的本質,念頭就不再打擾到心——這就是苦的止息。□我把susu網友的留言作了編輯,逐一談了自己的看法。經驗告訴我,觀察心念的最大難度在於觀察者很容易陷入念頭的具體內容,而看不到念頭的生起與消失。佛陀說,心念的本質是無常、苦、無我,要真實地觀察到念頭的這三個特性,一方面需要技巧,另一方面,需要較好的禪定能力。
---------------------------------------------------------------------------------------------------------------------------------------
禪修並不難,只要觀察,身心無我的性質則很容易被發現。因為無我是真理,真理就是時時刻刻存在的現象與規律,自然的規律不會因為人的看法不同而不同,它是永恆存在的。所以,身心無我以及自然界的一切都具有無我的特性,這就是實相,也是禪修所要參破的唯一重點。身心就是五蘊,佛把身心劃分為五個部分,以方便觀察和研究。如果觀察身心,當定力精確和細緻時,就能發現身心並不是固定的,它們隨時變化。人們用假想把這些隨時間發生的身心現象聯繫成一個整體,稱為人,其實它只是一個過程,由不同的細小現象所組成。如果不以貪著維持各種心理想像,心的觀察就是純粹和中正的,於是,禪修者會發現五蘊並沒有實質的內容。身體是自然體,隨內在與外在的自然條件發生變化;各種心理,也是隨因緣條件生起的現象,而且它們生起之後就不著痕迹地消失了。對於了解身心本質狀態的人,身體與心理,都具有無我的屬性。當禪修者的覺察力細緻並強大時,他就能看清五蘊的生滅,既然在生滅中,它就沒有實質。人們之所以認同心念,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看清身心的本質。人們把時間先後發生過的不同的身體現象和心理現象,以想像串連起來,並認為它是一個整體,於是把這個假想的整體說成是一個我或人;其實,這些現象是分開發生的不同現象,它們並不是一個整體。當禪修者了解到身心的這個非整體的本質,並確認這才是最可靠的事實。於是,禪修者就不再被身體和心理束縛與控制,這就是心的自由與釋放。當心看到念頭的本質,它就不會陷入念頭。念頭在那裡,甚至於念頭正在進行中,它可以自由地發生,心並不會阻擋它,這讓念頭來去自由。對心來說,沒有阻滯,不會造成壓抑,觀照與被觀照都是自然進行的。覺察的缺失,人心就會開始假造自我的幻相。心有假造事物的能力,它可以假造完全不存在的東西。但如果心養成了面對事實的習慣,它就會只認可事實。其實,心有認知事實和製造假相的能力,只是這一點,就足以讓禪修者產生智慧。他會對心製造出來的相狀進行審查,最好的審查是看清它們生滅的本質。無認是發生在身體上或心理上的事物,它們總是會消失,反覆地確認這一事實,能讓心放下很多。放下就是智慧,因為放下的本質是無貪,當心處在無貪的狀態時,有無、得失這些二元對立的規則就會失效,這是心了解實相的結果;這結果所帶來的是,心將不再受身心生滅現象的影響,於是它可以超越到五蘊身心之外,那就是解脫於五蘊的束縛。當五蘊的束縛被解除,內在大大小小的衝突就止息了,而身與心也能真正地放鬆下來。你不再製造假相,也不再為假相所迷惑。於是,禪修者會達到超越時間空間的境界,同時也會超越生死。心如果不再背負生死的枷鎖,它就會完全地解脫於世間。
如是
2008-4-13
推薦閱讀:
※轉:平常心 卍 觀世間浮雲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記住了:什麼都是浮雲!
※心如浮雲,流年匆匆流逝
※世事如浮雲 人生唯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