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歌鑒賞常用術語總匯

古典詩歌鑒賞常用術語總匯一、意境「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觀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創設的生活圖景,主要是由景物構成。「意境」就是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場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是一種情景交融而又虛實相生的藝術形象,是作者的創作與讀者的想像共同創造的結果。詩人常通過一系列相關意象的組合,構成具有特定意義的意境。鑒賞意境就要從作者所描繪的風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貫穿其中的思想感情。2、描述雄渾壯麗,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幽清明凈,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沉鬱孤愁,如「野曠天底樹,江清月近人」;和諧靜謐,如「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開闊蒼涼,如「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高遠遼闊,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1)清麗柔美杏花,春雨,江南。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柔波漾漾,小荷初露芳容;芳草萋萋,風來一道碧痕。花叢蝶飛,柳間鶯啼;洲中白鷺宿,樑上雙燕棲。日遲遲,雲漫漫,波渺渺,柳依依。細雨如絲,潤造化之萬物;和風似縷,綻人間之百花。輕舟短棹,笑語驪歌。嬌容玉面,映芙蓉之妖艷;素手纖指,採蓮子之清圓。總此情景,是謂清麗柔美。(2)凄迷朦朧(迷離恍惚、撲朔迷離、凄厲蕭索、寂靜迷濛)霧失樓台,月迷津渡;煙籠寒水,雲漫長空。問斜陽,斜陽不語;望天際,數點寒鴉。水邊蒹葭蒼蒼,堤上煙柳茫茫。霧裡看花,花影搖曳實可愛;水中望月;月華浮動自堪憐。風雨凄凄,似鴻蒙之再現;煙霧蒙蒙,如混沌之未開。兩行鴻雁,望長天之凄唳;一葉孤舟,凌萬頃之茫然。月朦朧,鳥朦朧,凄凄落照,紛紛殘紅。總此情景,謂之凄迷朦朧。(3)莽蒼蒼涼胡馬,秋風,塞北。長河奔流水中水,彤雲翻滾天外天。大漠平沙,絕人世之蹤跡;夕陽落日,照洪荒之孤煙。秋風蕭蕭掃落葉,冬雪皚皚壓冷川。水色蒼茫,月光清寒,樹禿草枯,夜色闌珊。鳥飛已盡,獸藏深山。寂寥江山,有孤舟蓑翁,垂釣水邊。總此情景,謂之莽蒼蒼涼。(4)幽深綿邈(凄清悠遠、幽渺、清幽、幽遠、幽美邈遠、深邃高遠)青山隱隱,眾鳥飛盡;綠水迢迢,一帆遠行。路斷處,山影疊疊;天盡頭,水色茫茫。萬水千山,千山萬水,都付造化丹青。雲散雨收,鍾巫峽之秀麗;山高月小,孕深谷之清幽。山抹微雲,天粘衰草;層林盡染,漫江碧透。一竿落照,映江水之瑟瑟;半山殘煙,掛林梢之絲絲。總此情景,謂之幽深綿邈。(5)清淡靜謐(清空淡遠、凄靜深沉、清遠平和、和諧清雋、秀麗清新、清幽寧靜、明麗悠遠)金烏西墜,玉兔東升。空山寂寂,花落有聲;泉水潺潺,山鳥時鳴。度小橋,踏幽徑,扣禪門,聽鐘聲。雲淡風輕,樹綠花紅;沙頭草長,水邊泥融。燕子雙雙飛,鴛鴦對對嚶。小楫輕舟,駛入藕花深處;駐馬停車,遍賞滿山紅楓。一抹雲霞,兩岸青山,幾度夕陽紅。總此情景,謂之清淡靜謐。(6)悠閑恬靜(閑淡恬美、優美雋永)新月如眉,青山如黛;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遠樹參差,近花鮮紅;水中魚游,林間鳥鳴。一椽茅屋,升裊裊之炊煙;半邊籬落,開朵朵之菊花。臨溪弄水,坐岸觀魚。沿山路以尋壑,聆天籟而怡情。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總此情景,謂之悠閑恬靜。(7)孤高曠遠風停雨霽,地闊天寬;雲破月來,孤光自照。買舟泛湖,覽盡風物之勝;登樓倚欄,望穿天涯之路。天風海雨,大象無形;月華如練,空明澄碧。日暮蒼山,銜紅光之一抹;夜闌秋水,盪扁舟之一葉。天高地迥,宇宙無窮;月明星稀,萬籟俱闃。鶴鳴九天,耳聞仙界之聲;松立高岩,俯瞰塵世之累。總此情景,謂之孤高曠遠。(8)雄渾闊大(剛健質樸、蒼茫遒勁、雄渾蒼茫、雄渾深遠、壯美)虎嘯深山,魚游淺底,駝走大漠,雁排長空。高山仰止,亂石直穿雲霄;大江東去,浪花淘盡英雄。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星垂平野,月涌大江。八百洞庭,氣蒸雲夢之澤;三萬里河,浪翻洶湧之波。吸盡西江水,萬象為賓客。海闊縱魚躍,天高任鳥飛。總此情景,謂之雄渾闊大。3、「有我之境」「無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是指那種感情比較直露、傾向比較鮮明的意境。如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此詩道出作者歷經戰亂,目睹安史之亂後京城怕破敗景象的痛苦心情。花草本不含淚,鳥兒也不會因人的別離而驚心,只因詩人痛苦不堪,所描寫的景物都帶上了人的情感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是指那種情感比較含蓄的,不動聲色的意境畫面。王國維認為,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是「無我之境」,作者自己雖出現在畫面中,但他的情感卻深藏不露,一切讓讀者自己從畫面中去體會。二、古代詩歌的形象一、形象的含義一般說來,古代詩歌中的形象包括客體形象和主體形象。所謂客體形象就是指作者在詩中刻意描繪的物象,如優美的景物、發人深省的古迹、耐人尋味的事物等,也就是給作者留下深深印象或激起作者深深思考或情感的客體;主體形象是指蘊藏在客體形象之下的帶有作者濃郁的主觀色彩的自我形象。實際上,詩歌往往是重神輕形的,主體形象時隱時現,但卻是詩歌思想感情的直接抒發,而客體形象往往會鮮明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卻是主體形象的解說,也可以說是詩歌思想情感的載體。閱讀和鑒賞古代詩歌,必須藉助想像和聯想,反覆閱讀,涵泳意會,把握詩歌的客體形象,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然後深入體味詩中要暗示或啟迪讀者的東西,把握主體形象,才能理解詩歌的思想和感情。二、敘事詩中的人物形象:因事而發,藉以抒發心中感慨,這樣的詩稱為即事感懷詩。這類詩的客體形象就是所寫之事,鑒賞時必須找出詩中所寫之事與作者情懷即主體形象間的結合點,以把握詩人所抒發的情感。這類詩歌,重在抒懷,因而作者對所寫之事不是著重於客觀、冷靜地敘述,而是較明顯地直抒情懷。如:「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李白《山中問答》)詩人通過山中問答這一小事的敘述,描繪出令人悠然神往的山居生活,其自然、寧靜、閑適令人沉醉。而後面的議論流露出詩人超脫現實的閑適心情,表現了他酷愛自由、樂觀開朗的性格和憤世嫉俗的情感,主客體形象完美的結合起來。三、抒情詩中主人公形象抒情詩的主人公就是詩人自己,常見抒情主人公形象有1、不慕權貴、豪放洒脫、傲岸不揭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貫,使我不得開心顏"表現了他淡於富貴、傲視權貫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箱、豪放自負的性格。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並不僅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的是悠遊自在的隱居生活,表現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對田園的喜愛,如王維。"山居秋暝》通過對晚秋時節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山水風光的喜愛。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如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寫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的流下眼淚。塑造了一個空懷報國為民之心卻不得施展的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形象。5、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陸遊和辛棄疾的許多詩歌都反映出他們忠心報國,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鮮明。如《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破陣子》。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如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7、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表現了他們忠心報國,獻身邊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車行》則體察人民痛苦,反對戰爭。8、愛恨情長的形象。如柳永《雨霖鈴"寫與所愛女子離別時的無限憂傷和別後相思的綿綿情意,塑造了一個愛恨情長的藝術形象。四、寫景抒懷詩的景物形象寫景抒懷詩的客體形象主要指景物,或雄渾壯麗的山水,或栩栩如生的花草樹木、田園風景。然而作者並不是僅僅是為了展示這些客體形象,而是通過景物的描寫來抒發感情。自然景物一旦攝入詩人筆端,就必然帶上詩人的主觀感情色彩。一般說來,寫景抒情詩多通過客體形象的描寫來抒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故鄉親人的思念,或對個人生活的感傷等,這種帶有濃郁抒情色彩的詩人形象就是詩的主體形象。如:「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中通過對三月煙花、碧空盡處孤帆等客體形象的描寫,讓人從中感受到依依不捨的愁緒和思念,塑造成出一個佇立江邊,極目遠送,久久不肯離去的主體形象,從而表現了詩人與朋友間的友情。三、詩歌鑒賞常用詞語、術語評價詩歌內容的詞語:詠物抒懷、懷古之作、思鄉思親、愛國頌歌、遊子生涯、山水田園、軍旅生活、鄉土氣息、城市風貌,愛國熱情、忠貞愛情、青春頌歌、校園生活等。評價詩歌主旨(主題)的詞語:詠物言志、懷古傷今、懷古詠史、即事感懷、邊塞征戰、羈旅生活、深化主旨、意味深長、言近旨遠、言簡意豐、意在言外、耐人尋味、發人深思、含蓄蘊藉、富有哲理、畫龍點睛等。評價詩歌意境的詞語:恬淡閑適、華美壯麗、清新自然、安謐嫻靜、雄偉壯闊、明快高曠、深化意境、意境深遠、意境優美等。評價詩人心情(感情)的詞語:愉悅、歡快、激動、激憤、沉痛、悲憤、哀傷、傷感、憂愁、寂寞、孤獨、煩悶、憎恨、厭惡、不滿,讚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別之情、依戀之情(思念之情)、豪邁之情、閑適恬淡之情、哀怨憂愁、激憤憎惡、欣喜歡快、離愁別恨、懷鄉思親、追古傷今、堅守節操、憂國憂民。評價古詩語言特色的詞語:平淡、清新、絢麗、質樸、明快、含蓄、簡潔、洗鍊、凝練、幽默、詼諧,質樸自然、清新秀麗、生動形象,有節奏感、有音樂美、有藝術感染力等。評價詩歌結構特點的詞語:開門見山、逐層推進、環環相扣、前後呼應、自出機杼、別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頗具匠心、新穎奇特、渾然天成、層層鋪墊、巧埋伏筆、層次分明、曲折有致、復沓手法等。評價詩歌總體風格的詞語:剛健、雄奇、悲壯、曠達、蒼涼、沉鬱、飄逸、委婉、含蓄、纏綿、清新、明麗、秀美、恬淡、凄美、明快、豪放、雄奇、直率、婉約、含蓄、清新、風趣、淳樸、自然等。評價詩歌表達效果的詞語:真摯感人、動人心魄、催人淚下、意境高遠、情景交融、耐人尋味、言有盡而意無窮等。修辭手法:誇張、擬人、比喻、比興、對偶、對比、借代、烘托(襯托:正襯、反襯)、象徵等等。評價詩歌總體表現手法(寫作手法、寫作特點)的語詞:卒章顯志、托物言志、類比象徵、誇張襯托、烘托渲染、起興寄託、狀物移情、以小見大、點面結合、對比突出、虛實相生、以動寫靜、想像聯想、粗筆勾勒、濃墨重彩、詩情畫意、抑揚結合(先揚後抑、先抑後揚)、明貶實褒、抑揚結合、移步換形、懷古傷今、借古諷今、借古言志等。評價詩歌抒情的詞語: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襯情、融情入景、緣境生情、狀物移情、感情細膩、感情真摯、托物言志等。直接抒情:或說「直抒胸臆」、「即事抒懷」。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用典抒情、借古諷今、敘事抒情、托物言志等。四、中國古典詩歌中具有普遍的象徵意義的景物意象是詩歌藝術的精靈,是詩歌中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在我國古典詩歌漫長的歷程中,形成了很多傳統的意象,它們蘊含的意義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們熟悉這些意象,會給鑒賞詩歌帶來很大幫助。1、送別類意象(或表達依依不捨之情,或敘寫別後的思念)(1)楊柳:「柳」與「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以至許多文人用它來傳達怨別、懷遠等情思。(2)長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餞別送行。「長亭」成為一個蘊含著依依惜別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別詩詞中不斷出現。(3)南浦:南浦多見於南方水路送別的詩詞中。(4)酒:元代楊載說:「凡送人多托酒以將意,寫一時之景以興懷,寓相勉之詞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緒之外,還飽含著深深的祝福。將美酒和離情聯繫在一起的詩詞多不勝舉。2、思鄉類意象(或表達對家鄉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牽掛)(1)月亮: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2)鴻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奮力飛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和羈旅傷感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3)蒓羹鱸膾:典出《晉書·張翰傳》。傳說晉朝的張翰當時在洛陽做官,因見秋風起,思家鄉的美味「蒓鱸之思」」,便毅然棄官歸鄉,從此引出了「蒓鱸之思」這個表達思鄉之情的成語。後來文人以「蒓羹鱸膾」「蒓鱸秋思」借指思鄉之情。(4)雙鯉:鯉魚代指書信。古時人們多以鯉魚形狀的函套藏書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詩文中以鯉魚代指書信。此外,還有行為類意象,如「搗衣」,也表達對親人的牽掛。月下搗衣,風送砧聲這種境界,不僅思婦傷情,也最易觸動遊子的情懷,因此搗衣意象也是思鄉主題的傳統意象之一。3、愁苦類意象(或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悲涼氣氛)(1)梧桐: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是凄涼悲傷的象徵。(2)芭蕉:在詩文中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繫。(3)流水:水在我國古代詩歌里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多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4)猿猴:古詩詞中常常藉助於猿啼表達一種悲傷的感情。(5)杜鵑鳥:古代神話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鳥,暮春啼苦,至於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肺腑。於是古詩中的杜鵑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徵。4、抒懷類意象(或托物顯示高潔的品質,或抒發感慨)(1)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有人稱讚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小,孕深谷之清幽。山抹微雲,天粘衰草;層林盡染,漫江碧透。一竿落照,映江水之瑟瑟;半山殘煙,掛林梢之絲絲。總此情景,謂之幽深綿邈。(5)清淡靜謐(清空淡遠、凄靜深沉、清遠平和、和諧清雋、秀麗清新、清幽寧靜、明麗悠遠)金烏西墜,玉兔東升。空山寂寂,花落有聲;泉水潺潺,山鳥時鳴。度小橋,踏幽徑,扣禪門,聽鐘聲。雲淡風輕,樹綠花紅;沙頭草長,水邊泥融。燕子雙雙飛,鴛鴦對對嚶。小楫輕舟,駛入藕花深處;駐馬停車,遍賞滿山紅楓。一抹雲霞,兩岸青山,幾度夕陽紅。總此情景,謂之清淡靜謐。(6)悠閑恬靜(閑淡恬美、優美雋永)新月如眉,青山如黛;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遠樹參差,近花鮮紅;水中魚游,林間鳥鳴。一椽茅屋,升裊裊之炊煙;半邊籬落,開朵朵之菊花。臨溪弄水,坐岸觀魚。沿山路以尋壑,聆天籟而怡情。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總此情景,謂之悠閑恬靜。(7)孤高曠遠風停雨霽,地闊天寬;雲破月來,孤光自照。買舟泛湖,覽盡風物之勝;登樓倚欄,望穿天涯之路。天風海雨,大象無形;月華如練,空明澄碧。日暮蒼山,銜紅光之一抹;夜闌秋水,盪扁舟之一葉。天高地迥,宇宙無窮;月明星稀,萬籟俱闃。鶴鳴九天,耳聞仙界之聲;松立高岩,俯瞰塵世之累。總此情景,謂之孤高曠遠。(8)雄渾闊大(剛健質樸、蒼茫遒勁、雄渾蒼茫、雄渾深遠、壯美)虎嘯深山,魚游淺底,駝走大漠,雁排長空。高山仰止,亂石直穿雲霄;大江東去,浪花淘盡英雄。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星垂平野,月涌大江。八百洞庭,氣蒸雲夢之澤;三萬里河,浪翻洶湧之波。吸盡西江水,萬象為賓客。海闊縱魚躍,天高任鳥飛。總此情景,謂之雄渾闊大。3、「有我之境」「無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是指那種感情比較直露、傾向比較鮮明的意境。如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此詩道出作者歷經戰亂,目睹安史之亂後京城怕破敗景象的痛苦心情。花草本不含淚,鳥兒也不會因人的別離而驚心,只因詩人痛苦不堪,所描寫的景物都帶上了人的情感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是指那種情感比較含蓄的,不動聲色的意境畫面。王國維認為,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是「無我之境」,作者自己雖出現在畫面中,但他的情感卻深藏不露,一切讓讀者自己從畫面中去體會。二、古代詩歌的形象一、形象的含義一般說來,古代詩歌中的形象包括客體形象和主體形象。所謂客體形象就是指作者在詩中刻意描繪的物象,如優美的景物、發人深省的古迹、耐人尋味的事物等,也就是給作者留下深深印象或激起作者深深思考或情感的客體;主體形象是指蘊藏在客體形象之下的帶有作者濃郁的主觀色彩的自我形象。實際上,詩歌往往是重神輕形的,主體形象時隱時現,但卻是詩歌思想感情的直接抒發,而客體形象往往會鮮明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卻是主體形象的解說,也可以說是詩歌思想情感的載體。閱讀和鑒賞古代詩歌,必須藉助想像和聯想,反覆閱讀,涵泳意會,把握詩歌的客體形象,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然後深入體味詩中要暗示或啟迪讀者的東西,把握主體形象,才能理解詩歌的思想和感情。二、敘事詩中的人物形象:因事而發,藉以抒發心中感慨,這樣的詩稱為即事感懷詩。這類詩的客體形象就是所寫之事,鑒賞時必須找出詩中所寫之事與作者情懷即主體形象間的結合點,以把握詩人所抒發的情感。這類詩歌,重在抒懷,因而作者對所寫之事不是著重於客觀、冷靜地敘述,而是較明顯地直抒情懷。如:「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李白《山中問答》)詩人通過山中問答這一小事的敘述,描繪出令人悠然神往的山居生活,其自然、寧靜、閑適令人沉醉。而後面的議論流露出詩人超脫現實的閑適心情,表現了他酷愛自由、樂觀開朗的性格和憤世嫉俗的情感,主客體形象完美的結合起來。三、抒情詩中主人公形象抒情詩的主人公就是詩人自己,常見抒情主人公形象有1、不慕權貴、豪放洒脫、傲岸不揭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貫,使我不得開心顏"表現了他淡於富貴、傲視權貫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箱、豪放自負的性格。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並不僅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的是悠遊自在的隱居生活,表現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對田園的喜愛,如王維。"山居秋暝》通過對晚秋時節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山水風光的喜愛。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如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寫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的流下眼淚。塑造了一個空懷報國為民之心卻不得施展的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形象。5、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陸遊和辛棄疾的許多詩歌都反映出他們忠心報國,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鮮明。如《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破陣子》。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如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7、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表現了他們忠心報國,獻身邊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車行》則體察人民痛苦,反對戰爭。8、愛恨情長的形象。如柳永《雨霖鈴"寫與所愛女子離別時的無限憂傷和別後相思的綿綿情意,塑造了一個愛恨情長的藝術形象。四、寫景抒懷詩的景物形象寫景抒懷詩的客體形象主要指景物,或雄渾壯麗的山水,或栩栩如生的花草樹木、田園風景。然而作者並不是僅僅是為了展示這些客體形象,而是通過景物的描寫來抒發感情。自然景物一旦攝入詩人筆端,就必然帶上詩人的主觀感情色彩。一般說來,寫景抒情詩多通過客體形象的描寫來抒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故鄉親人的思念,或對個人生活的感傷等,這種帶有濃郁抒情色彩的詩人形象就是詩的主體形象。如:「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中通過對三月煙花、碧空盡處孤帆等客體形象的描寫,讓人從中感受到依依不捨的愁緒和思念,塑造成出一個佇立江邊,極目遠送,久久不肯離去的主體形象,從而表現了詩人與朋友間的友情。三、詩歌鑒賞常用詞語、術語評價詩歌內容的詞語:詠物抒懷、懷古之作、思鄉思親、愛國頌歌、遊子生涯、山水田園、軍旅生活、鄉土氣息、城市風貌,愛國熱情、忠貞愛情、青春頌歌、校園生活等。評價詩歌主旨(主題)的詞語:詠物言志、懷古傷今、懷古詠史、即事感懷、邊塞征戰、羈旅生活、深化主旨、意味深長、言近旨遠、言簡意豐、意在言外、耐人尋味、發人深思、含蓄蘊藉、富有哲理、畫龍點睛等。評價詩歌意境的詞語:恬淡閑適、華美壯麗、清新自然、安謐嫻靜、雄偉壯闊、明快高曠、深化意境、意境深遠、意境優美等。評價詩人心情(感情)的詞語:愉悅、歡快、激動、激憤、沉痛、悲憤、哀傷、傷感、憂愁、寂寞、孤獨、煩悶、憎恨、厭惡、不滿,讚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別之情、依戀之情(思念之情)、豪邁之情、閑適恬淡之情、哀怨憂愁、激憤憎惡、欣喜歡快、離愁別恨、懷鄉思親、追古傷今、堅守節操、憂國憂民。評價古詩語言特色的詞語:平淡、清新、絢麗、質樸、明快、含蓄、簡潔、洗鍊、凝練、幽默、詼諧,質樸自然、清新秀麗、生動形象,有節奏感、有音樂美、有藝術感染力等。評價詩歌結構特點的詞語:開門見山、逐層推進、環環相扣、前後呼應、自出機杼、別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頗具匠心、新穎奇特、渾然天成、層層鋪墊、巧埋伏筆、層次分明、曲折有致、復沓手法等。評價詩歌總體風格的詞語:剛健、雄奇、悲壯、曠達、蒼涼、沉鬱、飄逸、委婉、含蓄、纏綿、清新、明麗、秀美、恬淡、凄美、明快、豪放、雄奇、直率、婉約、含蓄、清新、風趣、淳樸、自然等。評價詩歌表達效果的詞語:真摯感人、動人心魄、催人淚下、意境高遠、情景交融、耐人尋味、言有盡而意無窮等。修辭手法:誇張、擬人、比喻、比興、對偶、對比、借代、烘托(襯托:正襯、反襯)、象徵等等。評價詩歌總體表現手法(寫作手法、寫作特點)的語詞:卒章顯志、托物言志、類比象徵、誇張襯托、烘托渲染、起興寄託、狀物移情、以小見大、點面結合、對比突出、虛實相生、以動寫靜、想像聯想、粗筆勾勒、濃墨重彩、詩情畫意、抑揚結合(先揚後抑、先抑後揚)、明貶實褒、抑揚結合、移步換形、懷古傷今、借古諷今、借古言志等。評價詩歌抒情的詞語: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襯情、融情入景、緣境生情、狀物移情、感情細膩、感情真摯、托物言志等。直接抒情:或說「直抒胸臆」、「即事抒懷」。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用典抒情、借古諷今、敘事抒情、托物言志等。四、中國古典詩歌中具有普遍的象徵意義的景物意象是詩歌藝術的精靈,是詩歌中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在我國古典詩歌漫長的歷程中,形成了很多傳統的意象,它們蘊含的意義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們熟悉這些意象,會給鑒賞詩歌帶來很大幫助。1、送別類意象(或表達依依不捨之情,或敘寫別後的思念)(1)楊柳:「柳」與「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以至許多文人用它來傳達怨別、懷遠等情思。(2)長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餞別送行。「長亭」成為一個蘊含著依依惜別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別詩詞中不斷出現。(3)南浦:南浦多見於南方水路送別的詩詞中。(4)酒:元代楊載說:「凡送人多托酒以將意,寫一時之景以興懷,寓相勉之詞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緒之外,還飽含著深深的祝福。將美酒和離情聯繫在一起的詩詞多不勝舉。2、思鄉類意象(或表達對家鄉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牽掛)(1)月亮: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2)鴻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奮力飛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和羈旅傷感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3)蒓羹鱸膾:典出《晉書·張翰傳》。傳說晉朝的張翰當時在洛陽做官,因見秋風起,思家鄉的美味「蒓鱸之思」」,便毅然棄官歸鄉,從此引出了「蒓鱸之思」這個表達思鄉之情的成語。後來文人以「蒓羹鱸膾」「蒓鱸秋思」借指思鄉之情。(4)雙鯉:鯉魚代指書信。古時人們多以鯉魚形狀的函套藏書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詩文中以鯉魚代指書信。此外,還有行為類意象,如「搗衣」,也表達對親人的牽掛。月下搗衣,風送砧聲這種境界,不僅思婦傷情,也最易觸動遊子的情懷,因此搗衣意象也是思鄉主題的傳統意象之一。3、愁苦類意象(或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悲涼氣氛)(1)梧桐: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是凄涼悲傷的象徵。(2)芭蕉:在詩文中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繫。(3)流水:水在我國古代詩歌里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多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4)猿猴:古詩詞中常常藉助於猿啼表達一種悲傷的感情。(5)杜鵑鳥:古代神話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鳥,暮春啼苦,至於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肺腑。於是古詩中的杜鵑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徵。4、抒懷類意象(或托物顯示高潔的品質,或抒發感慨)(1)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有人稱讚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

(2)梅花: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後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堅強、不屈不撓的品格,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讚頌。(3)松柏:《論語·子罕》中說:「歲寒,然後知松柏後凋也。」作者讚揚松柏的耐寒,來歌頌堅貞不屈的人格,形象鮮明,意境高遠,啟迪了後世文人無盡的詩情畫意。松柏常常象徵堅貞、高潔、正直、孤直堅強的品格。(4)竹:竹象徵堅定頑強、不屈不撓的風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品格。(5)黍離:「黍離」常用來表示對國家今盛昔衰的痛惜傷感之情。(6)冰雪、草木:古代詩歌中,常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以「冰心在玉壺」比喻個人光明磊落的心性。5、愛情類意象(用以表達愛戀、相思之情)(1)紅豆:傳說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疆,哭於樹下而死,化為紅豆,於是紅豆又稱「相思子」,常用以象徵愛情或相思。如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詩人借生於南國的紅豆,抒發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2)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藉以表達愛情,即深長的思念和愛情的純潔。(3)連理枝、比翼鳥:連理枝,指根和枝交錯在一起的兩棵樹;比翼鳥,傳說中的一種鳥,雌雄老在一起飛,古典詩歌里用作恩愛夫妻的比喻。6、戰爭類意象(或表達對戰爭的厭惡,或表達對和平的嚮往)(1)投筆。《後漢書》載:班超家境貧寒,靠為官府抄寫文書來生活。他曾投筆感嘆,要效法傅介子、張騫立功邊境,取爵封侯。後來「投筆」就指棄文從武。(2)長城。《南史·檀道濟傳》記載,檀道濟是南朝宋的大將,權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後來宋文帝藉機殺他時,檀道濟大怒道:「乃壞汝萬里長城!」很顯然是指宋文帝殺害將領,瓦解自己的軍隊。後來就用「萬里長城」指守邊的將領。(3)樓蘭:《漢書》載,樓蘭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後來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為國立功。以後詩人就常用「樓蘭」代指邊境之敵,用「破(斬)樓蘭」指建功立業。(4)柳營:指軍營。後代多以「柳營」稱紀律嚴明的軍營。(5)請纓:漢武帝派年輕的近臣終軍到南越勸說南越王朝。終軍說:「請給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後以其喻殺敵報國。(6)羌笛:唐代邊塞詩中經常提到,羌笛發出的凄切之音,常讓征夫愴然淚下。7、閑適類意象(或表達清閑恬淡的心情,或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嚮往)(1)五柳:陶淵明《五柳先生傳》載:宅邊有五柳樹,因以號為焉。後來「五柳」就成了隱者的代稱。(2)東籬、三徑:陶淵明《飲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來多用「東籬」表現辭官歸隱後的田園生活或嫻雅的情致。三徑,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有「三徑就荒,松菊猶存」的句子,後來「三徑」就用來指代隱士居住的地方。以上介紹的只是意象的最常見寓意。其實,不少意象是有著豐富多樣的寓意。如:蟬,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徵,常以蟬的高潔表現自己品行的高潔;而寒蟬則是悲涼的同義詞。古代詩歌鑒賞題的提問與回答模式一、古代詩歌鑒賞題的考查內容詩歌鑒賞,主要是對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思想情感的把握。二 古典詩詞鑒賞題問答模式第一種模式 分析意境型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題步驟: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只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答題示例:絕句二首(其一)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注]此詩寫於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後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三)。江漢 杜甫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擾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二三聯用了「片雲」、「孤月」、「落日」、「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2004年廣東高考語文試題)答:(題干要求緊扣幾個意象分析,步驟一「再現畫面」可略去)「片雲」「孤月」意境凄涼(步驟二),流露出作者孤獨、苦無知音的煩悶(步驟三);「落日」「秋風」意境雄壯、開闊(步驟二),又體現了作者「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樂觀曠達(步驟三)。第二種模式 分析技巧型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描寫手法主要有:1. 情景交融間接而含蓄,景色描寫之中,寄寓著詩人的情感愛憎。2. 對比烘托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的事物鮮明突出.3. 聯想想像 想像猶如天馬行空, 奇思遐想與自然天真相結合.4. 用典使詩歌語言精鍊,內容豐富,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5. 象徵 形象生動具體,化實為虛.6. 使用疊詞 增強韻律感,起強調作用.7. 托物言志 感物抒懷,隱晦的表情達意, 含蓄蘊藉.8. 細節 真實準確傳神9. 白描 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筆勾勒,真切深刻.修辭手法主要有:1. 比喻 化平淡為神奇,深奧為淺顯,抽象為具體, 使詩歌所描繪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動2. 借代 以簡代繁,以實代虛3. 比擬 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4. 誇張提示本質,給人以啟示;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5. 對偶 有音樂美,表意凝練,抒情酣暢6. 反問 加強語氣7. 設問 引人注意,啟發思考8. 雙關 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蘊藉.要特別注意以下高考常見的六種描寫手法(1)襯托(襯托,分正襯和反襯.反襯又有動靜襯聲寂襯以樂景襯哀情)(2)各種修辭手法(比喻為更形象生動,比擬是把事物人格化,誇張是為了強調和突出,對偶是為了增強詩詞的音樂美,表意凝鍊,抒情酣暢)(3)動靜結合(詩人描寫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動態與靜態的相互映襯,可以動靜結合,也可以以靜寫動,以動寫靜,以動襯靜)(4)虛實結合(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的中心)(5)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傳達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襯感傷的之情)(6)觀察角度的變化(俯視,仰視,遠眺,近看,由遠到近或由下而上)答題步驟:(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答題示例:書湖陰先生壁二首(選一) 王安石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①送青來。註:①排闥:闖進門來。闥,小門。「兩山排闥送青來」一句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結合全詩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答:該句使用了擬人的手法。(步驟一)寫開門見「山」,「兩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蒼翠的山色「送」進門來。(點明擬人具體內容)化靜為動,化無情為有情,賦予山以靈性,生動地寫出了田園風光的盎然生機。(步驟二)寫出了詩人身處其間的愉悅,表現了詩人對這種美好的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步驟三)早行陳與義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步驟二)。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步驟三)。聽蜀僧濬彈琴 李白蜀僧抱綠綺①,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②,餘響入霜鍾③。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註:① 綠綺: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 霜鍾:《山海經?中山經》載,豐山有九種,霜降而鳴。結合全詩談談你對第四聯「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的理解。(2004年天津高考語文試題)答:①主要用了側面描寫手法(步驟一)。 ② 寫出了曲終時的景色。(步驟二) ③寫出了作者沉醉於琴聲之中的狀態,側面描寫了琴聲的魅力(步驟三)。第三種模式 分析語言型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等。詞句的語言把握如:詩眼---- 詞類活用-修辭效果-繪聲繪色繪形繪態佳句---- 句式省略-句式倒裝-節奏音韻對仗平仄答題步驟:(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答題示例: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答: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步驟一),「黃鶯兒」,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二)。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三)。第四種模式 鍊字型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裡?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鍊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鍊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答題步驟:(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出該字烘託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答題示例:南浦別 白居易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答:同意。看,在詩中指回望(步驟一)。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讓我們彷彿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驟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儘其所有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步驟三)。菩薩蠻 李白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古典詩詞特別講究鍊字。請簡要分析「空」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2004年浙江省高考語文試題)答:「空"字表達了苦苦等待而沒有結果的孤寂、惆悵(步驟一),詩人玉階佇立仰見飛鳥,歸期無望(步驟二)「空"字增添了全詞的「愁」味,使主題更加鮮明(步驟三)。蝶戀花 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綠水人家繞」中的「繞」字,有的版本寫作「曉」。你認為哪個字更恰當?為什麼?請簡要賞析。(2004年遼寧省高考語文試題)答:①「繞」字好(步驟一),因為它切實具體地描繪出了綠水環抱人家的場景(步驟二),生動形象,具有動態美(步驟三)。②「曉」字好(步驟一),因為它既點明了時間,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圍(步驟二),能夠使讀者有更自由、更廣闊的想像空間(步驟三)。只答「繞」字好或「曉」字好,而不作具體分析,不給分。只從字音角度來比較「繞」與「曉」的,言之成理,給2分。第五種模式 一詞領全詩型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答題步驟:(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答題示例: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2002年高考題)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步驟一)。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推薦閱讀:

收藏級別高貨鑒賞
「詩詞鑒賞」母愛無所報 人生更何求—母親節那些感動人心的詩詞
領略和鑒賞純正的義大利手工定製西服--Lora Esatta
鑒賞
崔塗《孤雁》鑒賞

TAG:詩歌 | 術語 | 古典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