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早年享受愛情 晚年清心寡欲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本名張煐,是一位著名女作家,後因入學需要,母親黃逸梵(又名黃素瓊)以英文名Eileen譯音,易名愛玲。祖籍河北豐潤,漢語現代作家。父親張志沂為清朝末年著名大臣張佩綸的兒子,母親黃逸梵是清末長江七省水師提督黃翼升之女,繼母孫用蕃是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孫寶琦的女兒,祖母李菊藕是李鴻章長女。上海淪陷時期,陸續發表《傾城之戀》、《心經》、《金鎖記》等中、短篇小說,震動上海文壇。1995年9月8日,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去世,享年75歲。1930年改名張愛玲;1939年考進香港大學;1941年與胡蘭成結婚,1947年離異;1945年自編《傾城之戀》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戰勝利;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離港赴美;1969年《紅樓夢未完》在台灣發表;1973年定居洛杉磯,《初詳紅樓夢》刊載於台灣雜誌;1975年完成英譯《海上花列傳》,《二詳紅樓夢》在台灣發表;1976年《三詳紅樓夢》在台灣發表;1977年《紅樓夢魘》在台灣皇冠出版社出版;1995年9月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75歲;2003年10月,哈爾濱出版社出版14卷本《張愛玲典藏全集》。

丈夫賴雅

前夫胡蘭成

曾外祖父李鴻章

父親張志沂

母親黃逸梵

張愛玲是個大名人,可是她人生境遇卻不像她的名氣如雷貫耳,因為她前半生特別幸福,出身晚清官宦人家,二十歲時就紅噪文壇。可是後半生她卻是不幸苦澀的,流落海外,居無定所,靠寫作、翻譯為生,還要整日照料癱瘓在床的第二任丈夫。為此有人說,張愛玲早年喝著紅茶享受愛情,可是晚年喝著苦澀的咖啡清心寡欲。

張愛玲前半生喜歡喝紅茶,後半生愛上喝咖啡,這與她的人生經歷息息相關。她的姑姑和媽媽都是法國留學生,對張愛玲開放而又內斂的性格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為此有人說,張愛玲的成功,是那個文學瀰漫茶香的亂世渴望造就的。

張愛玲生性孤僻,不迎合政治變遷,所以選擇逃避熟悉的環境,過著飄零的日子。可是她內心是個喜歡借茶抒情的人,從她那一杯杯茶香神韻的文學作品,會常常發現她與茶為伍的影子。比如《怨女》中的銀娣,在她的里床就鄭重擺放著茶壺,她上吊前拿起桌上的茶壺,就著壺嘴喝了一口泡了一夜的冷茶,茶味清冷又苦澀,銀娣一口茶就道盡了一生的悲情人生。《桂花蒸》里阿小的男人來找她,她給男人斟了一杯茶,阿小從來不偷茶的,為了男人她破例了,因為蘇州娘姨最要強,受不了人家一點點眉高眼低的冷落,阿小甘心偷茶,要是讓人知道了,豈不是晚節不保,可是她為了男人卻變得理直氣壯了。還有嬌蕊,喝著茶時心猿意馬,因為她和振保各懷鬼胎,互相誘惑。阿媽送了綠茶進來,茶葉滿滿浮在水面上,振保雙手捧著玻璃杯,只是喝不進嘴去。他兩眼望著茶,心裡卻在找應當和嬌蕊睡覺而又不必自責的理由。而嬌蕊,低著頭,輕輕去揀杯中的茶葉,揀半天,喝一口後,竟然放肆地把一條腿橫掃過去,踢得振保差一點潑翻了手中的茶……茶在彼此調情的過程中被描寫得出神入化,有聲有色。張愛玲筆下借茶抒情的女人很多,通過許多作品中的女人,可以發覺,張愛玲是個茶人。她本身嗜茶,所以她的女主角們也常與茶有了紅塵結緣。

胡蘭成說張愛玲喜歡用玻璃杯喝紅茶,為此我們可以想像,紅茶璀璨金黃的湯色,那似花似果又似蜜的雅香,讓豆蔻年華的張愛玲如何的躊躇滿志。張愛玲曾對採訪記者說,她一直想著,男人的年齡應當大十歲或是十歲以上為好。張愛玲兩任丈夫都年長於她。當時許多人把她與胡蘭成的結合,看成天地造化。可是後來的人生造化讓人感覺到,胡蘭成是地道的中國綠茶,張愛玲卻是純粹的歐式咖啡紅茶。

張愛玲嫁過兩個男人,先嫁胡蘭成,染成紅梅,綻放之後無葉無果。後嫁給賴雅,經歷無數個春夏秋冬,蛻變成風中殘竹。晚年的張愛玲用十年時間寫出壓軸之作《紅樓夢魘》,我們在細細閱讀之中,感覺到張愛玲的紅塵茶緣,也在她的用心良苦之間

。主要作品

摺疊小說作品摺疊

《不幸的她》上海聖瑪利女校年刊《鳳藻》總第十二期,1932年,為作者處女作,(華東師大陳子善考證)

《牛》,上海聖瑪利亞女校《國光》創刊號,1936年。

《霸王別姬》,《國光》第九期,1937年。

《沉香屑第一爐香》,上海《紫羅蘭》雜誌,1943年5月,收入《傳奇》。

《沉香屑第二爐香》,《紫羅蘭》,1943年6月,收入《傳奇》。

《茉莉香片》,上海《雜誌》月刊第11卷4期,1943年7月,收入《傳奇》。

《心經》,上海《萬象》月刊第2—3期,1943年8月,收入《傳奇》。

《傾城之戀》,《雜誌》第11卷6—7期,1943年9—10月,收入《傳奇》。

《琉璃

金鎖記瓦》,《萬象》第5期,1943年11月,收入《傳奇》。

《金鎖記》,《雜誌》第12卷2期,1943年11—12月,收入《傳奇》。

《封鎖》,上海《天地》月刊第2期,1943年11月,收入《傳奇》。

《連環套》,《萬象》7—10期,1944年1—6月,收入《張看》。

《年青的時候》,《雜誌》第12卷5期,1944年2月,收入《傳奇》。

《花凋》,《雜誌》第12卷6期,1944年3月,收入《傳奇》。

《紅玫瑰與白玫瑰》,《雜誌》第13卷2—4期,1944年5—7月,收入《傳奇》。

《殷寶灧送花樓會》,《雜誌》第14卷2期,1944年11月,收入《惘然記》。

《等》,《雜誌》第14卷3期,1944年12月,收入《傳奇》。

《桂花蒸阿小悲秋》,上海《苦竹》月刊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傳奇》。

《留情》,《雜誌》第14卷5期,1945年2月,收入《傳奇》。

《創世紀》,《雜誌》第14卷6期,第15卷1、3期,1945年3—6月,收入《張看》。

《鴻鸞禧》,上海《新東方》第9卷第6期。1944年6月。

《華麗緣》,1947年4月。

《鬱金香》,1947年5月16日到31日上海《小日報》。

《多少恨》,上海《大家》月刊第2—3期,1947年5—6月,收入《惘然記》,台灣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小艾》,上海《亦報》,1950年連載,江蘇文藝出版社,1987年7月。

《十八春》,上海《亦報》連載,1951年出單行本。

《秧歌》,香港《今日世界》月刊,1954年。

《赤地之戀》,香港《今日世界》,1954年。

《五四遺事》,台北《文學》雜誌,1957年,收入《惘然記》。

《怨女》,香港《星島晚報》連載,1966年,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1968年。

《半生緣》,1968年,先在台灣《皇冠》雜誌刊出,後改名為《惘然記》,收入《惘然記》。

《相見歡》,收入《惘然記》。

《色·戒》,台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9年,收入《惘然記》。

《浮花浪蕊》,收入《惘然記》,1983年。

(以上三篇約作於1950年,發表時間晚。)

《小團圓》(創作於1970年,於2009年2月23日在台出版,4月8日在大陸出版發行,引起熱議。)

《同學少年都不賤》(這部中篇作於1973年至1978年之間,2004年2月台灣皇冠出版社推出了這本小說的正體字單行本。)

《雷峰塔》《易經》繁體版(2010年9月在台出版)

《異鄉記》出版(2010年12月1日)

《雷峰塔》《易經》簡體版大陸發行(2011年4月)

所作散文摺疊

《遲暮》,上海聖瑪利亞女校《鳳藻》1933年刊。

《秋雨》,上海聖瑪利亞女校《鳳藻》1936年刊。

書評四篇,《國光》第1、6期,1936—1937年。

《論卡通畫之前途》,上海聖瑪利亞女校《鳳藻》1937年刊。

《牧羊者素描》,上海聖瑪利亞女校《鳳藻》1937年刊。

《心愿》,上海聖瑪利亞女校《鳳藻》1937年刊。

《天才夢》,西風出版社徵文,1939年,收入《張看》。

《到底是上海人》,《雜誌》第11卷5期,1943年8月,收入《流言》。

《洋人看京戲及其它》,上海《古今》半月刊第33期,1943年《更衣記》,《古今》第34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

《公寓生活記趣》,《天地》第3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

《道路以目》,《天地》第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

《必也正名乎》,《雜誌》第12卷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

《燼餘錄》,《天地》第5期,1944年2月,收入《流言》。

《談女人》,《天地》第6期,1944年3月,收入《流言》。

《小品三則》(包括《走!走到樓上去》、《有女同車》、《愛》),《雜誌》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流言》。

《論寫作》,《雜誌》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張看》。

《童言無忌》,《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

《造人》,《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

《打人》,《天地》第9期,1944年6月,收入《流言》。

《說胡蘿蔔》,《雜誌》第13卷4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

《私語》,《天地》第10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

《中國人的宗教》,《天地》第11—13期,1944年8—10月。

《詩與胡說》,《雜誌》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

《寫什麼》,《雜誌》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

《〈傳奇〉再版序》,1944年9月。

《炎櫻語錄》,上海《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

《散戲》,《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

《忘不了的畫》,《雜誌》第13卷6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

《談跳舞》,《天地》第14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談音樂》,《苦竹》第1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自己的文章》,《苦竹》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流言》。

《夜營的喇叭》《借銀燈》《銀宮就學記》《存稿》《雨傘下》《談畫》(以上均收入《流言》中,發表刊物及年月不詳)

張愛玲

《氣短情長及其它》,《小天地》第4期,1945年1月。

《〈卷首玉照〉及其它》,《天地》第17期,1945年2月。

《雙聲》,《天地》第18期,1945年3月。

《吉利》,《雜誌》第15卷1期,1945年4月。

《我看蘇青》,《天地》第19期,1945年4月。

《姑姑語錄》,《雜誌》第15卷2期,1945年5月,收入《張看》。

《中國的日夜》,收入《傳奇》增訂本,1947年。

《華麗緣》,上海《大家》月刊創刊號,1947年4月,收入《惘然記》。

《有幾句話同讀者說》,收入《傳奇》增訂本。

《〈太太萬歲〉題記》,上海《大公報、戲劇與電影》1947年12月3日。

《張愛玲短篇小說集·自序》,1954年7月。

《〈愛默森文選〉譯者序》1964年。

《憶胡適之》,台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收入《張看》,1976年。

《談看書》,台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收入《張看》,1976年。

《談看書後記》,台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收入《張看》,1976年。

《〈紅樓夢魘〉自序》,台灣皇冠出版社,1976年。

《〈張看〉自序》,台灣皇冠出版社,1976年5月。

《〈惘然記〉序》,台灣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國語本《海上花》譯後記,1983年10月1日、2日台北《聯合報》副刊。

《〈海上花〉的幾個問題》(英譯本序),1984年1月3日台北《聯合報》副刊。

《表姨細姨及其他》,台灣皇冠出版社,1988年。

《談吃與畫餅充饑》,台灣皇冠出版社,1988年。

《「嗄?」?》,1989年9月25日台北《聯合報》副刊。

《草爐餅》,1990年2月9日台北《聯合報》副刊。

電影劇本摺疊

《太太萬歲》1947年。

《不了情》(1947年)

張愛玲 沉香

《哀樂中年》(1949年)

《太太萬歲》

《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情場如戰場》(1957年)(改編),1956年攝製,收入《惘然記》。

《人財兩得》(1958年)

《桃花運》(1959年)

《六月新娘》(1960年)

《南北一家親》(1962年)

《小兒女》(1963年)

《一曲難忘》(1964年)

《南北喜相逢》(1964年)

《紅樓夢》(為電懋影業公司所寫,分上、下集,未有拍成)

《魂歸離恨天》(為電懋影業公司所寫,未有拍成)

學術論著摺疊

《紅樓夢魘》,台灣皇冠出版社,1976年。

《〈海上花列傳〉評註》,台灣《皇冠》雜誌刊出,1981年。

國外譯文摺疊

《愛默生選集》. 皇冠. 1992. ISBN 9573306778.

《海上花列傳》(漢譯英)。

《美國現代七大小說家》(與人合譯,英譯漢)。

她的小說《色·戒》被著名導演李安拍成電影。《色·戒》的創作靈感來自王爾德的《薇拉》(Vera)。王爾德是張愛玲一直崇尚已久的偶像,她的個性與作風將王爾德模仿得淋漓盡致,簡直是一個翻版。

其他相關摺疊

張愛玲. 《自己的文章》. 上海: 《新東方》雜誌. 1944年7月.

張愛玲. 《張看》. 台北: 皇冠文化. ISBN 9573305461.

張愛玲. 《對照記》. 皇冠文化. ISBN 9789573310921.

張愛玲. 《餘韻》. 皇冠文化. 1991. ISBN 9789573305521, ISBN 9624510377.

張愛玲. 《回顧展 1》. 皇冠. 1991. ISBN 9573305437, ISBN 9624510075.

張愛玲. 《回顧展 2》. 皇冠. 1991. ISBN 9573305445, ISBN 9624510083.

張愛玲. 《續集》. 皇冠文化. 2003. ISBN 9573305518, ISBN 9624511705.

張愛玲. 《沉香》. 皇冠文化. 2005. ISBN 9573321750.

張愛玲. 《小團圓》. 台北、香港/內地: 皇冠文化/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09. ISBN:9789573325208 , ISBN:9787530209981.

張愛玲. 《易經》(<The Book of Change>). 台北: 皇冠文化. 2010-9-6. ISBN:9789573327097.

張愛玲. 《雷峰塔》(< The Fall of the Pagoda>). 台北: 皇冠文化. 2010-9. ISBN:9789573327103.


推薦閱讀:

張愛玲20周年祭|這些傾城文字寫就一本書叫「張愛玲」
張愛玲九句 ,因為愛過,所以慈悲
張愛玲八字
張愛玲:你只看到她的孤寂,卻讀不懂她的豐盈
我讀張愛玲

TAG:愛情 | 享受 | 晚年 | 張愛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