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八卦」機理,揭示「文王后天八卦圖」和「先天八卦圖」

八卦是中國哲學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據說八卦是上古聖王伏羲仰觀天象、俯察地理而畫出,後來周文王把八卦兩兩疊合,形成六十四卦而完成了一部最大的占卜書《周易》。《周易》中實際上並沒有單卦形式的八卦。《周禮》把八卦稱為經卦,六十四卦稱為別卦,這就意味著六十四卦是從八卦演變而來的。   關於八卦的起源,學術界有許多說法,影響大的,有伏羲觀象說(《易傳·繫辭》),認為來自於對自然現象的觀察;有畫前有易說(宋邵雍和朱熹),認為起於對數和理的領悟;有文字說(宋楊萬里和明黃宗炎),認為來於上古時代的象形文字;有生殖器說(近人周予同和郭沫若),認為奇偶二畫出於先民對男女生殖器的崇拜;有結繩說(近人陳道生),認為奇偶二畫來於遠古時代的結繩記事。   還有,現人趙炳恆認為:《易》和「太極八卦」是中國古人通過自身類似ESP的感覺器官綜合功能與混沌性思維的思辨所獲的,是全面描述宇宙的唯一再簡潔準確不過的完整原始理論、圖式和資料庫。現人蘇承坡還從「八卦」繪出了太陽雙子星軌跡圖。等等、等等 。神乎其神,說法不一,但是沒有一個得到多數人認同、肯定的。   我個人認為:「太極八卦」是來源於天文現象, 它的「根」是《河圖》、《洛書》,我贊同「觀天象說」。另外,《易》的基本理論是「太極八卦」,以後發展的內容「經」和「傳」則是「哲學」,而古代人將的許多的東西都有意地與它進行相關或模糊的聯繫。   我上面的「認識」,不是偶然,不是憑空,它們是有來歷的。     1997年12月31日,我再一次觀看7月15日所獲的「洛書」,研究其中「八卦」與「五行」的對應聯繫。(此「洛書」中的文字,估計是後人加進去的。)   從圖中,我們可以發現它們的聯繫內容為:   東木 --- 離震   南火 --- 乾兌   西金 --- 巽坎    北水 --- 坤艮   但是,當我們細細觀察該圖中"南火"與"西金"的"星跡"(南火「四黑八白」、西金「二黑七白「)時,不難發現一個問題:文字與星跡搞"反"了,即與"河圖"中的南火"二黑七白"、西金"四黑八白"正好相反。   那麼,究竟是"文字反了"還是"星跡反了"呢?"八卦"又應該怎麼對應?   在《世界四大預測學》的第110頁的"十二卦與二十四節氣的關係"中有"乾,立夏 小滿,開始日期為5月6日,5月22日;坤,立冬 小雪,開始日期為11月8日,11月23日。"的敘述,個人認為此段話論述的是:"乾"和"坤"分別為"立夏=>小滿"和"立冬=>小雪"兩段日子的特性。而"11月8日-11月23日"為"亥月",五行為"水",這不正好與"坤"和"北水"相一致嗎!這樣,我們就可以將"5月6日-5月22日"的"巳月"、五行為"火"與"乾"和"南火"進行對應。因此,我們從這裡就推論出了:"乾"不應"金性"而為"火性",錯誤的"洛書"中的火星與金星的"星跡"應調換一下,而文字的對應關係並沒有錯誤。   在上面驗證八卦之一「乾」的屬性的過程中,我的思維突得一動,「八卦」既然和《河圖》、《洛書》有聯繫,那麼它是否也是「天象」呢?而 「八卦」又與「季節」有固定的聯繫,那麼我們看看每當這些「季節」時的天象有沒有什麼「規律」可尋呢?   《世界四大預測學》的第109頁有關"八卦"與"季節"的對應關係的如下:   離----夏    震----春   乾----秋冬之間   兌----秋   巽----春夏間   坎----冬   坤----夏秋之間   艮----冬春間     根據上面這些「內容」,循著「前面的思路」:研究各季節的「天象」,從中尋找"八卦"的機理,過程、結果如下:   冬春之間,即"立春",太陽在"寶瓶座"。當我觀察了1936年至2003年的FLC動畫圖後,發現有以下幾種情形:   1、地球相對於太陽與"水星"相衝前後;   2、地球相對於太陽與"水星"相合前後。   這些情形表明:"冬春之間"時,水星相對於太陽與地球形成特殊的方位,可能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八卦才稱「此期」為"艮"。          春季,太陽在"雙魚座"、"白羊座"。當我觀察了1936年至2003年的FLC動畫圖後,發現有以下幾種情形:   1、地球相對於太陽與"木星"相衝前後;   2、地球相對於太陽與"木星"相合前後;   3、地球相對於太陽與"木星"交成90度前後。   這些情形表明:"春季"時,木星相對於太陽與地球形成特殊的方位,可能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八卦才稱"此季"為"震"。          春夏間,即"立夏",太陽在"金牛座"(或"白羊座")。當我觀察了1936年至2003年的FLC動畫圖後,發現有以下幾種情形:   1、地球相對於太陽與"金星"相衝前後;   2、地球相對於太陽與"金星"相合前後;   3、地球相對於太陽與"金星"沖或合的"前或後一些"。   這些情形表明:"春夏間"時,金星相對於太陽與地球形成特殊的方位,可能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八卦才稱"此期"為"巽"。          夏季,太陽在"雙子座"、"巨蟹座"。當我觀察了1936年至2003年的FLC動畫圖後,發現有以下幾種情形:   1、地球相對於太陽與"木星"相衝的過程;   2、地球相對於太陽與"木星"相合的過程;   3、地球相對於太陽與"木星"交成90度前後。   這些情形表明:"夏季"時,木星相對於太陽與地球形成特殊的方位,可能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八卦才稱"此季"為"離"。          夏秋之間,即"立秋"時,太陽在"獅子座"(或"巨蟹座")。當我觀察了1936年至2003年的FLC動畫圖後,發現有以下幾種情形:   1、地球相對於太陽與"水星"相衝前後;   2、地球相對於太陽與"水星"相合前後。   這些情形表明:"立秋"時,水星相對於太陽與地球形成特殊的方位,可能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八卦才稱"此期"為"坤"。          秋季,太陽在"室女座"、"天稱座"。當我觀察了1936年至2003年的FLC動畫圖後,發現有以下幾種情形:   1、地球相對於太陽與"火星"相衝;   2、地球相對於太陽與"火星"相合;   3、地球相對於太陽與"火星"沖或合的"前或後一些"。   這些情形表明:"秋季"時,火星相對於太陽與地球形成特殊的方位,可能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八卦才稱"此季"為"兌"。          秋冬之間,即"立冬"時,太陽在"天蠍座"。當我觀察了1936年至2003年的FLC動畫圖後,發現有以下幾種情形:   1、地球相對於太陽與"火星"相衝;   2、地球相對於太陽與"火星"相合;   3、地球相對於太陽與"火星"沖或合的"前或後一些"。   這些情形表明:"立冬"時,火星相對於太陽與地球形成特殊的方位,可能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八卦才稱"此期"為"乾"。          冬季,太陽在"射手座"、"山羊座"。當我觀察了1936年至2003年的FLC動畫圖後,發現有以下幾種情形:   1、地球相對於太陽與"金星"相衝;   2、地球相對於太陽與"金星"相合。   3、地球相對於太陽與"金星"沖或合的"前或後一些"。   這些情形表明:"冬季"時,金星相對於太陽與地球形成特殊的方位,可能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八卦才稱"此季"為"坎"。          觀察、分析到這裡,我們便可以認定:"八卦",就是由於金、木、水、火四大行星相對於太陽與地球形成特殊軌跡和方位、(古人認為)可能具有特殊作用時而稱名的,這就是"八卦"的天機。   但是,我們又看到:「八卦與季節」的聯繫中的"乾為立冬"和"坤為立秋"的定義,與「十二卦與二十四節氣的關係」中提到的[即乾為5月6日-5月22日;坤為11月8日-11月23日。]不相一致。個人認為:這一情況就如同前面我研究的「年和月的『天干』、『地支』、『納音』和『支藏干』同時存在一樣」,是對於複雜的天象的"不同的規律"的總結。(後來看來,「十二卦與二十四節氣的關係」中的,是"先天八卦"的觀點;而上面FLC動畫中體現的「八卦與季節」的規律,是"後天八卦"的內容。)   既然對"八卦"的機理有了認定,下面我們的目標是:揭示"八卦圖"。   我們說,"八卦圖"就是將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四大行星相對於太陽與地球形成特殊軌跡和方位、可能具有特殊作用時的"天象"總結成"八卦"後綜合到一起的"示意圖",它很有可能出自《河圖》。   八卦圖有"伏羲先天八卦圖"和"文王后天八卦圖"之分別,兩圖雖然"卦象"相同,但八卦的方位卻不同,各持己見。個人認為:兩者的八卦的方位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它們表述的是一年中兩個不同的"天象規律",各有道理。即它們不僅僅是表面上的「卦的方位」不同,而從根本上講就是兩個「天象規律」。   關於"伏羲先天八卦圖"之說,據考是宋朝學者根據《說卦》中的"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而造出來的,其中:乾南、坤北、離東、坎西、震東北、巽西南、艮西北、兌東北。圖如下:   我們看,"伏羲先天八卦圖"與前面的"洛書"中的"八卦"是一模一樣的,對應和方位完全一致。   我們知道「五行」、「地支」的方位為:   〖木〗 寅 ―― 東北 卯 ―― 東   〖火〗 巳 ―― 東南 午 ―― 南   〖金〗 申 ―― 西南 酉 ―― 西   〖水〗 亥 ―― 西北 子 ―― 北   (通過我前面的研究認為,五行、地支的方位說法來源於「時支」。)   那麼,我們如果以「方位」將上面圖中的八卦與地支對應起來,就可以發現:《伏羲先天八卦圖》描述的是"月支"這一天象情形(關於月支,前面的文章中有論述。),具體為:   震(東北方)與月支寅(東北方)、離(東方)與月支卯(東方)等分別都是一碼事,而這些就是春季中木星相對於太陽與地球所成的特殊方位、軌跡(相衝、相合或交成90度。);   兌(東南方)與月支巳(東南方)、乾(南方)與月支午(南方)等分別都是一碼事,而這些就是夏季中火星相對於太陽與地球所成的特殊方位、軌跡(相衝或相合。);   巽(西南方)與月支申(西南方)、坎(西方)與月支酉(西方)等分別都是一碼事,而這些就是秋季中金星相對於太陽與地球所成的特殊方位、軌跡(相衝或相合。);   艮(西北方)與月支亥(西北方)、坤(北方)與月支子(北方)等分別都是一碼事,而這些就是冬季中水星相對於太陽與地球所成的特殊方位、軌跡(相衝或相合。);   (我之所以不提及它們與"天干"的聯繫,是由於的"天乾的方位"目前尚未弄清。)   於是,《伏羲先天八卦》與季節的聯繫應該為:   震----立春       離----春        兌----立夏    乾----夏       巽----立秋     坎----秋        艮----立冬    坤----冬     "文王后天八卦圖"又稱後天八卦方位,其八卦方位見於《說卦》的"震生萬物位東方,巽齊萬物位東南,離耀萬物為正南,坤養萬物位西南,兌悅萬物位正西,乾陰陽相薄位西北,坎勞萬物位正北,艮成萬物位東北。",即離南、坎北、震東、兌西、艮東北、坤西南、乾西北、巽東北。圖如下:   同樣,我們通過「五行」、「地支」的方位(如下)將上圖中的八卦   〖木〗 寅 ―― 東北 卯 ―― 東   〖火〗 巳 ―― 東南 午 ―― 南   〖金〗 申 ―― 西南 酉 ―― 西   〖水〗 亥 ―― 西北 子 ―― 北   與地支進行聯繫,可以得出:   艮 - 寅 (正月,冬春間)   震 - 卯 (二月,春季)   巽 - 巳 (四月,春夏間)   離 - 午 (五月,夏季)   坤 - 申 (七月,夏秋之間)   兌 - 酉 (八月,秋季)   乾 - 亥 (十月,秋冬之間)
推薦閱讀:

中國羅盤詳解-第四層先天十二支
先天、後天理論在斷性格、相貌方面之運用
紫微斗數算命根據先天命盤推斷的步驟
孔又專  詹石窗:陳摶創繪「先天太極圖」考辨

TAG:發現 | 先天 | 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