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聲隆隆:60年前朝鮮戰爭怎樣爆發
年輕的金日成
進入1950年6月的朝鮮半島開始燥熱不安起來,蘇、美撤軍後,短短几個月內,雙方衝突不斷,在3月3日至10日僅1周之內,在三八線上就有18次武裝衝突事件,但到了5月,軍事衝突卻突然之間迅速減少了。這彷彿是暴風雨前夕的寧靜。
年邁的李承晚「北進統一」朝鮮的企圖在1950年之前就變得非常熱切了。在美國的支持下,他一次次拒絕北朝鮮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建議。美軍在撤離之前向李承晚政權提供了價值達1.1億美元的武器裝備,其中包括10萬件輕武器,5,000萬發子彈,2,000具火箭筒,4萬多輛各種運載工具以及各種火炮。美軍還擴寬了仁川到漢城、漢城到釜山以及經過金浦機場和橫斷三八線的戰備公路,擴大了以金浦機場為中心的飛行基地,並花費巨大的資金改造了仁川、浦項、麗水等港口,在木浦、墨湖等地修建了海軍基地。在重要地區修築半永久性軍事設施的同時,還沿著三八線構築了幾百公里的戰壕和交通壕。
1947年夏天,美國總統特使魏德邁將軍視察南朝鮮,把南朝鮮的擴軍計劃推向高潮。美國的這些支持使李承晚腰桿硬了一些,但離他「北進」的要求還差的很遠。李承晚計劃在兩年內,建立起一支15萬人的「國防軍」。他頒布的兵役法規定,凡是17歲到60歲的有勞動能力的南朝鮮男人,都在服兵役的範圍之內。為此他向美國既要錢又要物,胃口之大令杜魯門總統感覺到了「過分」。
1949年,李承晚認為他的準備已大致成熟,揚言「南北分裂是必須用戰爭來解決的」。10月,他在記者招待會上又說:「要不流血,統一獨立是不可能實現的,即使實現了也不會長久。」10月31日,他在美國「聖福爾」號巡洋艦上發表演說,表示「南北分裂是必須用戰爭來解決的」。為了防止發動戰爭後「後院」起火,李承晚對南朝鮮人民游擊隊和愛國人士進行了大規模的「討伐」,南朝鮮遭到屠殺的人數超過10萬。到了1950年,李承晚進入了「北進統一」的最後準備階段。2月,他率領軍界的高級官員前往東京,當面向麥克阿瑟彙報他的進攻計劃,聽取麥克阿瑟在軍事上的「具體指示」。4月,集結在三八線附近的5個師得到了直屬炮兵和其他技術兵種的加強。
敵人在磨刀霍霍,經過長期戰爭磨練的金日成當然不會束手待斃。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面對日益激化的鬥爭形勢,同樣也積極地進行了戰爭準備,並且在著重考慮採取「武裝統一」這一決策了。據俄羅斯公布的朝鮮戰爭檔案記載,促使金日成作此考慮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和南朝鮮反動派不同意和平統一;在蘇美聯合委員會工作期間和在隨後的聯合國大會上,解決朝鮮問題的嘗試沒有獲得成功;建立包括左派、中間派和一部分南朝鮮右派政黨的由南北方代表組成的祖國陣線也不能保證用和平方法統一國家;南朝鮮反動派拒絕了祖國陣線關於和平統一的號召」。由此可以看出,金日成和北朝鮮最終決定採取武裝統一的方法,也是迫不得已的事。
對於南朝鮮的戰爭準備,金日成高度警覺美國和南朝鮮的勾結動向,同時也憂心忡忡。因為這個時候,手上能夠作戰的部隊只有武器裝備不足的三個師,而在李承晚的身後是擁有美式裝備的六個師。在毛澤東訪問蘇聯前夕,1949年3月,金日成也來到了蘇聯莫斯科,直接向斯大林提出了北朝鮮的安全問題。金日成向斯大林提出請求締結《朝蘇友好互助條約》,並要求蘇聯給予北朝鮮軍事援助。斯大林答應給予北朝鮮必要的軍事援助,但出於對美國干涉的擔憂,沒有明確具體的答覆。
1949年5月,在北平西山的「雙清」別墅,毛澤東秘密地接見了金日成的特使。特使向毛澤東介紹了朝鮮半島一觸即發的戰爭局勢之後,毛澤東表示他同意金日成在信中的看法,朝鮮半島的衝突在所難免。「對你們來說,持久戰是不利的,因為即使美國不干涉,也會唆使日本向南朝鮮提供戰爭的援助。」毛澤東這樣分析,「你們沒有必要擔心,中國和蘇聯站在你們一邊。一旦情況需要,中國會派軍隊與你們一起並肩作戰。」這是毛澤東第一次向金日成表示,如果朝鮮戰爭爆發,中國可以出兵參戰。但對於目前的朝鮮局勢,毛澤東明確表示,不希望看見戰爭立即爆發,原因一是國際形勢不允許;二是中國共產黨還不能有效地支持北朝鮮。而「一旦完成了統一中國的任務,情況就不同了」。
朝鮮革命者與中國革命有著長期的歷史淵源,解放戰爭時期,幾萬在東北的朝鮮人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僅林彪的第四野戰軍就編有兩個以朝鮮同志為主體的獨立師。毛澤東曾親口評價:「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燦爛的五星紅旗上,染有朝鮮革命烈士的鮮血。」說中朝兩國、兩黨是鮮血凝成的友誼,在朝鮮戰爭爆發前就一點都不過分。為了幫助北朝鮮的防禦,毛澤東甚至把人民解放軍中的兩個朝鮮師移交給了金日成。早在1949年5月,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主任金一訪問中國,與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進行了會談,代表朝鮮勞動黨中央請求中共中央允許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由朝鮮人組成的部隊返回朝鮮。毛澤東同意了這一請求。此後,根據中朝兩黨的協議,駐中國東北的人民解放軍部隊中由朝鮮人組成的2個師,於1949年7月返回朝鮮,編入了人民軍。另一個師於1950年春返回朝鮮,編入人民軍。
在金日成的特使秘密訪問北平後,蘇聯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
和對待毛澤東不同,斯大林一開始對以金日成為首的北朝鮮領導人就十分信任,這顯然是由於金日成的蘇聯背景以及曾經在蘇聯遠東軍中作過戰。面對南朝鮮的進攻態勢,金日成曾反覆向斯大林表示:作為朝鮮的共產黨人,統一祖國,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是自己的當然責任;在中國革命勝利之後,受到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的鼓舞,這種意願將更加強烈,希望斯大林能理解這一點。但是斯大林依舊對朝鮮半島一旦爆發戰爭的後果感到擔憂,理由是「美國在中國失敗後,可能會更加直接地干預朝鮮事務」。那麼一旦北朝鮮置身於戰爭,不但在軍事上不佔優勢,還會在政治上讓「美國有了武裝干涉朝鮮的借口」。
就在這時,艾奇遜國務卿把那個將朝鮮和台灣劃在防衛範圍之外的美國遠東防禦圈計劃擺在了全世界的面前。金日成立即再次向蘇聯方面提出自己的計劃。這次斯大林不能不考慮了。朝鮮半島作為「插向日本的匕首」,對於蘇聯在遠東與美國、日本抗衡將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況且,金日成並沒有直接要求蘇聯出兵助戰,他僅僅需要武器裝備和政治上的支持。至於美國可能的干涉,既然艾奇遜說得那麼明白,擔心也許是不必要的了。
1950年1月8日,斯大林向蘇聯駐北朝鮮大使發了一封電報,表示他同意向金日成提供援助。3月30日,金日成再次秘密訪問莫斯科。雙方達成協議,蘇聯將對北朝鮮給予援助,但是以有償方式進行的:北朝鮮以9噸黃金、40噸白銀和1.5萬噸其他礦石,換取蘇聯價值1.38億盧布的武器裝備。金日成還彙報了北朝鮮一旦面臨南朝鮮的戰爭威脅時完整的作戰準備計劃,斯大林對此表示很滿意。最後,斯大林告訴金日成:應該把計劃通報給毛澤東。
赫魯曉夫曾對這段歷史有一段回憶,這些文字經常被西方歷史學家認為是金日成和斯大林密謀攻擊南朝鮮的證據。赫魯曉夫回憶說:金日成在1949年年底及以後的時間裡,曾跟斯大林討論過北朝鮮的進攻計劃。「北朝鮮人想用刺刀尖捅一下南朝鮮。金日成說,這一捅會在南朝鮮內部引發一次爆炸」,那將導致李承晚下台。赫魯曉夫說,這個主意引起了斯大林的興趣,不過斯大林告訴金日成要好好想一想,回頭拿出一個具體方案。過了一段時間後,金日成帶著方案回來了。此時斯大林又遲疑起來,原因是美國可能會幹預。斯大林徵詢毛澤東的意見,毛做了肯定的回答,並認為美國不會幹預朝鮮的內部問題。
在赫魯曉夫繪聲繪色的回憶中,有很多東西如果不能稱之為胡說八道,至少也是信口開河。他對戰爭過程本身的記憶事實上存有錯誤。這一點連他自己也承認:「我對朝鮮戰爭的記憶是不完全的,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事實上在1949年底調到莫斯科前,赫魯曉夫並不是蘇共政治局的核心成員,根本無權接觸絕密決策。他怎麼會對斯大林與金日成的談話了解得如此清楚?至於他說在進攻之前斯大林曾經徵詢過毛澤東的意見。連美國人都認為:「事實上,紅色中國人在征服台灣之前,不可能有任何理由鼓勵他們在遠東冒險。如果不是朝鮮戰爭的干擾,共產黨人也許在1950年夏天就對台灣島發動了進攻。因此,如果問及中國人的意見,十有八九將會是否定的。」
不過,中國的確並非對朝鮮戰爭的爆發事先一無所知。1950年5月13日,在距朝鮮戰爭爆發只有一個月多一點的時候,金日成確實到達北京,向毛澤東透露軍事準備的計劃。當時,新中國在北朝鮮還沒有派駐大使,也沒有軍事觀察人員,毛澤東對金日成所做的一切了解甚少。此時,毛澤東已經知道了蘇聯將給予金日成一定的軍事援助。
此時,解放軍進攻台灣的許多技術問題正在解決,軍事準備工作進展十分順利。即使在朝鮮戰爭爆發的情況下,最遲到1951年,解放台灣的條件也應該基本具備了。但是,毛澤東還是有一個擔心,那就是朝鮮戰爭一旦爆發,美國政府很可能改變對台灣的政策。如果真是這樣,後果就很難設想了。既然有這樣一個擔憂,對於金日成的軍事計劃,中國自然不能表示不同意見。
到1949年8月,朝鮮人民軍總兵力為8萬餘人,其中陸軍擁有5個步兵師、1個步兵旅、1個機械化旅、2個炮兵團,空軍擁有各種飛機74架。除由中國返回的2個師之外,陸軍部隊全部裝備蘇式武器,執行蘇軍編製。另有警備部隊4.1萬餘人。
在美國的幫助下,到1950年6月,南朝鮮軍隊從寥寥數千人的警察部隊猛增到15萬多人的規模,其中陸軍9.8萬餘人,編為8個步兵師,另有海岸警衛隊6,145人,空軍1,965人,警察4.8萬餘人。裝備了大量火炮、軍用車輛。
美國駐南朝鮮軍事顧問團團長威廉·羅伯特准將,將南朝鮮軍吹噓為「亞洲之雄」。1950年6月20日,也就是朝鮮戰爭爆發4天前,他向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彙報朝鮮局勢時斷言:「南朝鮮軍隊完全經得住北朝鮮人施加的任何壓力。」被蒙在鼓裡的布萊德雷則回答說:「我對他的話深信不疑,對我們沒有必要為朝鮮擔憂而感到如釋重負。」
隨著羽翼的逐漸豐滿,南朝鮮政府躊躇滿志,對「北進」的勝利充滿信心。美國和南朝鮮雙方曾多次召開「高級將校會議」。詳細地討論了「有關完成戰鬥準備的問題」和「北伐計劃」,並調整部署,將陸軍部隊8個師分為兩個梯隊,第一梯隊在三八線沿線展開5個師,組成兩個戰鬥司令部,並配備了陸軍總部直屬的炮兵部隊和技術兵種部隊,主力集中於開城、漢城和議政府地區。第二梯隊展開3個師,集中於漢城附近。
17日,距離戰爭開始還剩7天,美國總統杜魯門的外交顧問杜勒斯「純屬巧合」地出現在三八線上的戰壕里,舉起望遠鏡眺望朝鮮北方。在留下的照片中,杜勒斯頭戴禮帽,眼鏡反射出陰沉的白光,雙手正在面前一幅據說是南朝鮮的「北進統一」計划上指指劃劃,活脫脫一副戰爭販子模樣。這幅被北朝鮮作為罪證的照片流傳到整個世界。
不僅如此,被稱為「大韓民國」的教父、極端反共的杜勒斯還在19日訪問漢城並發表演講:「你們處於自由世界的最前線。你們的形勢既充滿危險又激動人心。你們面臨著一種新的危險,這危險來自共產主義的蘇聯,它那冷酷的懷抱籠住了三八線以北的朝鮮人民……同時它還用恐怖主義、欺騙宣傳,滲透和顛覆性煽動來削弱和詆毀新的大韓民國。」最後,這位「大韓民國」的教父還信誓旦旦地保證:「你們並不是孤立的。只要你們繼續擔負起自己為實現人類自由而應負的責任。」
南、北朝鮮之間的磨擦不斷發生,朝鮮的上空陰雲密布,杜勒斯對南朝鮮的訪問更加劇了緊張局勢。
同樣也是在19日,距離戰爭開始還剩6天,金日成再次建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和南朝鮮的國會聯合起來,建立單一的全朝鮮的立法機關,以便統一祖國。這一提議遭到南朝鮮方面再次拒絕。這與杜勒斯在南朝鮮國會瘋狂詆毀北朝鮮形成了鮮明對比。
1950年6月24日是個尋常的周末。對於準備尋歡作樂的南朝鮮和美國顧問團的官兵們來說,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傍晚時分,靜靜的天空開始下起了淅瀝瀝的小雨,到深夜,變成了滂沱大雨。朝鮮的梅雨季節來臨了。
「狼來了」的喊聲太平常了,流言和警報太頻繁,這應該又是一個太平無事的周末之夜,至少被搞得十分厭倦的南朝鮮前線指揮官們這麼認為。他們放心地前往漢城的司令部慶祝軍官俱樂部的隆重開業,從鄉村招募來的士兵們已放假15天去幫助收割莊稼,這使南朝鮮的防線一下子損失了1/3的力量。
軍官俱樂部也有許多美國人出席,其中的重要人物是美國大使約翰·穆喬,在南朝鮮他是唯一敢和李承晚隨便開玩笑的人,此時正在舞會上大顯身手。
在東京,遠東司令部最高軍事司令官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在美國大使館內睡得正香。至少在日本,無人有膽打擾他的睡眠。而被他輕蔑地稱呼為「密蘇里農夫」的上司杜魯門,正在中午時分的華盛頓,為應付國會無窮無盡的攻擊忙得焦頭爛額。
凌晨4時,烏雲籠罩著漢城,從三八線以北傳來一種輕微而神秘的隆隆之聲,坦克和卡車正在緩緩駛向最後的攻擊陣地。據南朝鮮事後得到的情報認為,此時北朝鮮7個師8萬名部隊已經成功完成了向三八線邊界開進的隱秘調動。突然間,600門火炮和約1,000門迫擊炮吐出火舌,無數炮彈在三八線上空划過,映紅了黑漆漆的夜空。
1950年6月25日拂曉,朝鮮戰爭爆發了。
不少歷史學家至今還在爭論關於南、北朝鮮到底是「誰打的第一槍」的問題,雖然涉及朝鮮戰爭的各國戰爭檔案還沒有完全解密,但是繼續在「誰打的第一槍」問題上糾纏是毫無意義的。朝鮮戰爭爆發的性質是解決民族內部統一問題的內戰,因為是內戰,誰先打誰,那是他們國內的事情,別人無權說三道四。當然朝鮮戰爭也是具有國際背景的內戰,爆發的根源是美蘇兩個大國在日本戰敗後對朝鮮的分割佔領而導致的南北朝鮮分裂。沒有美國的迪安·臘斯克上校在朝鮮版圖上隨意畫出的三八線,就不會有這場發生在遠東的戰爭。推薦閱讀:
※9月過後財運大爆發的3大生肖男,財源滾滾來
※2016年霉運纏身2017年爆發的生肖
※睡眠訓練、親子情緒失聯與自閉症大爆發
※想要舞蹈有爆發力?先學會這些!
※「佔中」爆發最激烈衝突 梁振英:是可忍孰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