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證制度惠及全國!落戶北上廣指日可待?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天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居住證暫行條例(草案)》。草案規定在全國建立居住證制度,還明確了居住證持有人通過積分等方式落戶的通道。

「暫住」變「居住」往前一大步

儘管在中央政府正式通過《居住證暫行條例(草案)》之前,一些省市(如上海)已經先行先試,先期建立了居住證制度,但終究只是這些省市的「自選動作」,受益人群有限。而隨著《居住證制度》變成國家的「規定動作」,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受益人群將大大擴大。

說到「居住證」,就不得不提「暫住證」,這可以說是一個讓很多進城務工人員既愛又恨的證件。有了這個證件,在城市生活期間很多事情可以順利辦理,很多權益可以得到保障,但是這個證件又時時刻刻在提醒進城務工人員,自己在這個城市只是「暫住」,只是「二等公民」。儘管部分務工人員已經在城市生活了十幾年、幾十年,也買了房,立了業,但是在教育、醫療、就業等等各項公民權益上,還是與真正的城鎮戶籍有著不小的距離。

戶籍制度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逐步剝離附加在戶口上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險等權益,儘管和真正的城鎮戶口比起來,居住證仍舊有差異,但終究是往前邁進了一大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向常住人口全覆蓋,在推動社會公平公正方面邁進了一大步。

居住證制度將帶來哪些福利?

建立居住證制度後,公民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到其他設區的市級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可以在居住地申領居住證。居住證持有人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勞動就業、基本公共教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計劃生育服務、公共文化服務、證照辦理服務等權利等。

此前《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進一步調整戶口遷移政策,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加快建設和共享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穩步推進義務教育、就業服務、基本養老、基本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常住人口。

到2020年,基本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有效支撐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以人為本、科學高效、規範有序的新型戶籍制度,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

專家:龐大流動人口將受益

專家認為,作為戶籍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將助推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時進一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在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背景下,大量流動人口卻因為各種原因並沒有實現實質上的『城鎮化』,這樣會導致城鎮化的質量不高。」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認為,居住證將成為城鎮化的調節器,也是推動城鎮化健康有序發展的必然需要。

陸傑華稱,「無論是享受公共服務還是積分落戶,我國社會相當一部分人,尤其是數量龐大的流動人口都將從居住證制度中受益。」

鏈接:上海已實行居住證制度

《上海市居住證積分管理辦法》則規定,符合一定條件的創業人才和創新創業中介服務人才將可以獲得120分的加分,這意味著這類人才可以享受包括子女教育在內的多項公共服務待遇。

「在上海,持有居住證所能享受的公共服務,已經非常接近戶籍人口了。」上海市公安局人口管理辦公室主任朱惠芬說,「居住證制度可以通過『梯度賦權』的方式提高對各類人群的公共服務覆蓋率。」

本期編輯:李兆彧

本期校對:渠津

推薦閱讀:

上海自如租房和從二房東手上租房的區別
2018實施《上海市居住證管理辦法》(滬府令58號)
告知單,居住證,人才居住證三者之關係
上海居住證辦理究竟需要準備哪些材料呢?

TAG:北上廣 | 制度 | 居住 | 落戶 | 全國 | 居住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