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隨州:最早的「一國兩制」倡議

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一號墓」出土的曾侯乙編鐘震驚中外。「曾」字開始與隨州歷史相關聯,這隨國領地上冒出了曾國,使得歷史學家突然意識到一個困惑:文獻中未見曾國,卻有一個與曾國在姓氏、疆域、年代諸方面均十分吻合的隨國,而且在隨國的都城附近(隨國古都在今隨縣安居鎮),竟發現了曾國國君和朝臣的墓葬。正因為如此,史學家大多傾向於曾隨一國二名的說法。隨國封於何時,史無明載,但據「安州六器」,不會晚於周昭王之世,即《古本竹書紀年》所記「昭王十六年伐楚荊」事。而據「安州六器」所載昭王南伐荊楚經過唐、厲、隨等國並於唐國整治軍隊,昭王的這次軍事行動無疑得到了以隨國為首的「漢東」諸國即「漢陽諸姬」的積極配合,反證當時的隨國比較強盛,這從《左傳》說「漢東之國隨為大」以及眾多史籍載有:「周初建國千八百,見於春秋經傳者,六十有五而隨稱為大。」可知。但隨著新興楚國的崛起,隨國不可避免地同楚國發生摩擦。「楚(國)漢(陽諸姬)之爭」由此而來。隨國一段時間活躍於歷史舞台上,與楚國息息相關。史載公元前706年(楚武王三十五年),熊通率軍攻隨,駐於隨地瑕。隨侯指責熊通攻隨無禮,熊通回答說:「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見《史記·楚世家》)。迫於形勢,隨侯對這種無禮要求答應為之周旋後,熊通便收兵回國了。

對熊通的尊號(王)要求,隨侯果然向周王室作了轉告,周王室對這種「一國兩制」的方案理所當然加以拒絕。所謂「一國兩制」,為時任楚令尹(相當於今總理)的斗伯比所倡議。即尊周王朝為中央政府,同時周朝封楚王為王。「一國兩制」之議就此出籠。雖然最終為周王朝所拒絕,胎死腹中,但確實與今「一國兩制」內涵較為接近。隨侯返國後,派使者前往楚國,告之提升爵號的請求沒有獲得周天子的批准。於是熊通自立為王,稱為楚武王。不得已隨國始而修政備戰。這年為公元前704年(楚武王三十七年)。為了明告諸候,樹立國威,熊通稱王后,接受莫敖建議,在公元前704年邀請周邊列國在沈鹿(今湖北鍾祥境內)會盟。接到楚國的邀請,巴、庸、濮、鄧、鄾、絞、羅、鄖、貳、軫、州、申、江等國都在會盟之日齊聚沈鹿,與楚結盟。只有黃、隨兩國缺席。黃國離沈鹿較遠,尚情有可原,但隨國就不同了,這更加引起了熊通的不滿,楚武王再度伐隨,經速杞(隨地)一戰,隨軍潰敗,隨侯逃跑。同年秋,隨被迫同楚訂立盟約。熊通的王位合法化,楚勢更為強盛,九年楚伐鄧,十一年欲盟貳、軫,未果,伐鄖,十二年伐絞,十三年伐羅兵敗,楚武王自責,其後一直未有戰事。公元前690年(楚武王五十一年),由於周王朝責備隨侯不該承認楚僭號稱王,楚武王極其憤怒,不顧自已年邁體弱,親自領軍第三次攻隨,死於軍中。楚軍秘不發喪,同隨侯在漢水之濱締結了盟約而返。楚在同隨國結盟後,將擴疆拓土的方向轉向了開發程度更高的南陽和淮陽地區。稍後的隨人於公元前640年「以漢東諸侯叛楚」(見《左傳.僖公二十年》),但終被楚令尹子文擊敗,國勢衰落。此後,隨國「世服於楚,不通中國」,成為名副其實楚附庸之國。公元前506年,吳、蔡、唐聯軍攻入楚國的郢都,楚昭王奔隨,吳人尾追而至,隨人拒不交出昭王,「楚人德之」。以至於春秋末年,「周之子孫在漢川者,楚實盡之」,唯隨獨存。換言之,漢東諸國經春秋之世不亡的,惟有隨國,可見隨之強盛。戰國時期,隨國史事文獻無載。楚武王在位五十一年,三次領兵攻隨,威震東周王室,多次出兵征戰,懾服漢東諸國,開拓江漢,擴大了楚國疆域,為楚國的崛起奠定了基礎。楚武王不愧為楚國奠基者之一。至於隨州是「楚漢之爭」和「一國兩制」策源地就更鮮為人知了。相關鏈接熊通(?-前690)為蚡冒之弟。春秋初楚國國君,公元前740-前690年在位。約前740~711年娶鄧侯之女鄧曼為妻,先後侵伐鄀、申、呂國,滅權(今沙洋)。楚武王三十六年(前706年),伐隨(今隨縣),命隨侯代向周求尊號,周桓王不允。後楚開濮地,兼并羅(今宜城西)與盧戎(今襄陽縣西)佔有之,使楚疆南達於江,楚始強盛。周室東遷後,日益強大的熊通更把矛頭直指「漢陽諸姬」,公然叫板周王朝,並一改過去稱敖的習慣於公元前704年(周桓王十六年)第二次侵隨後,自稱武王,宣布建立楚王國。熊通建立王國後,立即在沈鹿(今湖北鍾祥)召集有巴,庸,申,鄧,鄖,羅等封國參加的會議,確立霸權。楚武王五十一年前690年,帶病再次伐隨,死於征途之中。「漢陽諸姬」所謂「漢陽」,根據山南水北為「陽」的命名原則,即杜預所說的「漢水以北」。又漢水以北的地區同時也在漢水以東,所以《左傳》中「漢陽」這個地區也被稱為「漢東」。僅包括漢水以北、「方城」以內這片不大的丘陵、山谷、平原交錯的地區。因漢水流域地勢平緩、水土肥沃的地區,周王為了擴其南土,將北方姬姓宗親封於此地,稱「漢陽諸姬」,同時也分封了中原的其他庶姓,形成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方國。在春秋早期,沿漢水及其支流大大小小共分布著約18個方國,其中漢水中上游有巴、庸、麇、絞、鄀、谷、鄧、盧、鄢、羅、呂、申12個方國,漢水下游支流涢水流域有唐、厲、曾(隨)貳、鄖、軫6個方國。這18方國大致可分為三類:即以庸、盧、濮、巴為代表的原生部落方國;以唐、曾、鄖、軫為代表的周代姬姓封國,且這些國家中,隨、鄖兩個是大國;以麇、羅為代表的楚系羋姓封國。以漢水為界,漢水以北是「漢陽諸姬」及眾多中原方國的地盤,漢水以南為南方原生部落和楚國所佔據。最早解釋「漢陽諸姬」問題的是杜預註:「水北曰陽。姬姓之國在漢北者,楚盡滅之。」湖北人易本烺認為「漢陽諸姬」包括唐、厲、隨、貳、軫、鄖、黃、弦、申、息、江、道、柏、沈、十五國。李玉潔《楚史稿》封國雖然也列出了十五個,但沒有「弦、江、沈、」而改為「曾、呂、應、房」四國。楊東晨、楊建國在《漢陽諸姬國史述考》中提到十一個,巴、曾、唐、隨、貳、蔣、息、蔡、沈、霍、應。而楊寬、徐少華等人僅提出隨、唐兩國。事實上「漢陽諸姬」所包含的封國中在後人的解釋中被無限地放大。而隨國所處的「隨棗走廊」屬於山谷地帶,區域比較狹窄,易守難攻,根本不需要分封一大批的小國來共同防禦。據何浩《楚滅國研究》中春秋前期楚所滅的國家所列有鄖、厲、蓼、貳、州、黃、榖、絞、申、繒、應、鄧、息十四國中來看姬姓國家不多,故《左傳》載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年)晉楚城濮之戰時,晉國大夫欒枝云:「漢陽諸姬,楚實盡之」難免有欲加之罪之嫌。但若將楚早期發展史稍加梳理,就能夠得出,從周立國到魯庄公四年的三百多年間,楚實際上沒有對「漢陽諸姬」進行滅國。有必要說明的是,隨國地處隨棗走廊通道的樞紐位置,是周王朝南下獲取銅料(湖北鄖縣五峰及大冶銅綠山、陽新港下等地)命脈之所在。故周王朝才會在此線分封所謂的「漢陽諸姬」加以拱衛。西周青銅器《過伯簋》銘文記載:「過伯從王伐反荊,俘金,用作寶尊彝。」有的學者認為,這裡的「俘金」,是指奪得的銅器。實際上,這位西周王朝的大臣獲得的不是銅器而是銅、錫等原料。很顯然,西周時期的隨棗走廊則是周人「俘金」的通衢。換言之,周朝的軍隊無論是由關中直驅江漢,還是由中原南下荊楚,隨棗走廊都是必經之地。當然,當時周人南下通道並非只有隨棗走廊,在大別山和桐柏山之間也有一些山谷隘口可以通行。但是,那些山谷隘口供民間通行和小規模軍事行動尚可,若要發動大規模的征討俘金之役,則非走隨棗走廊不可。這也是眾多史籍載有:「周初建國千八百,見於春秋經傳者,六十有五而隨稱為大。」的原因之一。


推薦閱讀:

董建華:「一國兩制」的拓荒者
賴清德再妄言:接受九二共識可以,但一國兩制不行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辱華議員嚴重觸碰「一國兩制」底線
豐富「一國兩制」實踐
張曉明:辱華議員嚴重觸碰「一國兩制」底線

TAG:一國兩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