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拳創生新論 

  太極拳創生於何時,其說不一。目前學術界很多人都在研究,也存在一些爭論。《太極拳全書》一書認為目前主要有6種說法,分別是梁朝的程靈洗、唐朝的許宣平、唐朝的李道子、唐朝的胡鏡子、宋朝或元末明初的張三丰、明末清初的陳王庭。前四種傳說有關文字記載主要源於《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及支流考》手抄本。宋朝的張三丰創拳說源於明末清初黃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銘》一文,元末明初的張三丰創拳說源於孫祿堂的《太極拳學》一書,陳王庭創拳說是武術考證家唐豪實地考察了陳家溝後而確定的。    1 前人對太極拳創生的研究     對於太極拳的創生,許多學者從文化學角度進行過研究。  阮紀正在《試談太極拳的文化學研究》一文中講到:「綜合各種關於太極拳創傳的說法加以分析,指出太極拳並不是突然的由哪一倆個人創立出來的。它的一些拳理、招勢、動作和操作要領、方法,早已分別在古代拳械和導引中運用。只是到了某些歷史文化條件成熟以後,一些武術家基於某些深層的社會需要,因而將這些拳法和古代氣功導引加以揉合,並由此而逐步創編和演化出太極拳來。」  曾慶宗研究認為,太極拳的產生是重視道教的柔弱思想,重視和摸擬水的致柔性,加上技擊的意圖和動作,而產生的。他認為精通少林武術的道士張三丰,在領會了道教的水以柔取勝,人致柔才能返本還原及內丹術的練功方法後,他把柔弱思想、內丹術、技擊術結合起來就為太極拳奠定了基本模式。[1]  這些研究對我們從文化學角度探討太極拳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受著名文化學者陳序經的文化發展觀的啟發,本文用陳序經的文化發展觀來解釋太極拳的創生、發展和完善過程。    2 太極拳的創生     2.1 太極拳創生的思想、技術基礎著名文化學者陳序經在《文化學概觀》一書中總結認為,(基於程度相等的)兩種完全相異的文化相接觸的結果是趨向於和諧的,兩種完全相同的文化相接觸的結果是趨向於一致,而兩種同異兼有的文化相接觸的結果是趨向於一致與和諧。接下來陳序經又總結到,兩種以上的文化接觸起來,其結果也是趨於一致的或和諧的。在這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文化,從接觸以後,而到一致或和諧的地位,必定經過一個過渡的時期。假使兩種文化或兩種以上的文化,在程度上,在趨向上,以及其他的條件,偶然完全相同,那麼這個過渡的時期,也許很短。假使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文化,是有同有異的,那麼接觸以後,必定經過相當久長的過渡時期,始能趨於一致與和諧。假使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文化,是完全各異,那麼接觸以後,必定經過一個更長的過渡時期,始能趨於和諧。因此,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文化趨向於一致與和諧的結果是新的文化的產生。  按照陳序經先生的觀點,太極拳的產生也是各種文化接觸融合後的結果。那麼這些文化元素是如何接觸?又是如何相互融合達成和諧從而最終形成太極拳?  文化學知識告訴我們,文化的積累與傳遞,是文化系統運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文化運行的一條基本規律。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人所積累起來的文化成就的基礎上,吸取原有文化的積極成果,同時總結新的認識和新的實踐經驗,創造出新的文化成果,然後再把這些成果傳遞下去。人類社會的文化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積累起來,再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文化的積累與傳遞是社會不斷發展的根本條件之一。[2]太極拳作為一個文化現象,其創生也必然有一個積累與傳遞的過程,太極拳首先從理論上繼承了自先秦、經宋明以來形成的太極哲理,這些我們可以從王宗岳的《太極拳論》和《太極拳釋名》二文與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和《易傳.繫辭》內容對比可以看出,王宗岳的思想源於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和《易傳.繫辭》,王宗岳的太極拳理論中既有《周易》太極陰陽八卦的說法,又汲取了周敦頤的《太極圖說》五行說,以八卦合五行而組成十三勢。也正因為如此才使得太極拳的十三勢說得以廣泛地流傳,並且由此還產生了包括「八門五步」在內的一系列圍繞十三勢的理論。  其次,是技術上的繼承與創新。1991年版體育學院專修通用教材《武術》認為,太極拳綜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其中主要是吸收了戚繼光編著的拳法。我們說這是繼承。然而太極拳的柔、慢、圓、曲等動作特點與以往拳術主力、主快、主直、主剛等皆然相反。因此,我們說這是創新。  我們知道古今中外之技擊,無一不講力量、速度、打擊強度,而獨太極拳與之相反。太極拳的柔、慢、圓、曲,無一不是西方技擊思想的對立面,而且是後者的剋星,得之一二足勝之。太極拳的「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和「四兩撥千斤」的技擊思想來自於中國傳統文化思維方式,它完全不同於外國人,特別是西方的思維方式。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講,這就是中國武術的創新,是對世界文化的偉大貢獻。  2.2 太極拳的創生是傳統技擊文化和導引養生文化融合的產物《精選太極拳辭典》一書對太極拳的詞條是這樣解釋的「太極拳,中國武術的代表性拳種流派之一。完整形成於清代。形成過程中曾被稱為「長拳」、「綿拳」等。以中國古代的太極、陰陽學說為理論基礎,順乎人體的自然規律,強調養練結合。養生上講究精、氣、神的內修,以順、暢、遂、和為原則。技擊上主張以柔克剛,主要技術有「引進落空」、「借力打力」等。[3]  從上述對太極拳的論述中,我們看到太極拳是在中國古代的太極、陰陽學說指導下,中國傳統技擊文化和導引養生文化融合的產物。  按照陳序經先生的觀點,兩種完全相異的文化相接觸的結果是趨向於和諧的,兩種完全相同的文化相接觸的結果是趨向於一致,而兩種同異兼有的文化相接觸的結果是趨向於一致與和諧。因此,傳統技擊文化和導引養生文化接觸的結果也不外這三種結果之一。  2.2.1 中華武術技擊對「習武傷身」的思考孫祿堂在《太極拳學》自序一文中寫道:「元順帝時,張三丰先生,修道於武當,見修丹之士兼練拳術者,後天之力用之過當,不能得其中和之氣,以致傷丹,而損元氣。故遵前二經之義,用周子太極圖之形,取河洛之理,先後易之數,順其理之自然,和太極拳術,闡明養身之妙。此拳在假後天之形,不用後天之力,一動一靜,純任自然,不尚血氣,意在練氣化神耳。」  從孫祿堂先生的論述中,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張三丰創太極拳的目的,是為習武之人找到一個解決練武兼養生的方法,也就是解決武術養練如何結合的問題。  在這裡本文要說明一下,張三丰以及孫祿堂等人所說的習武是指為獲得武技而言,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練武健身。就如我們現在把體育分為競技體育和大眾體育一樣。為獲得武技的習武就如現代的競技體育一樣,為創造優異運動成績、奪取比賽優勝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包括以身體的傷害為代價。  我們知道,中國哲學認為事物發展的最佳狀態是陰陽和諧。在這一哲學觀的支配下,中國武術家開始對練武過程中容易傷氣傷身的問題以及技藝的獲得是以身體的傷害為代價這一現象進行深刻的思考。能否找到一種方法,既不傷害身體,又能獲得技藝。最初,我們的武術家借鑒道家和佛家的一些內功新法來彌補這一缺陷。主要的方法是武術與氣功的結合,就是在練武之後,通過練一些氣功來達到養氣的目的。  如明代的少林拳意識到這一點,並提出一些主張,提出了外練和內修。《易筋經》和《洗髓經》的出現就是典型的代表,易筋、洗髓二經,明顯是要解決少林拳的理論發展問題。解決武術養練結合的問題,然而,它走了一條內、外分離的道路,即先練筋、骨、皮,後練精、氣、神,外練和內修始終是分離的。[4]  習武之人兼練氣功是對習武傷氣的一種補充,但是還解決不了習武之時同時傷氣的根本問題,就如我們現在運動員進行大運動量訓練與恢復的問題一樣,它是一個兩難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是對中國武術家智慧的考驗,面對這樣的難題,武術家們開始對以往拳學深入的思考,再次考察武技的過程。  2.2.2 中國傳統導引養生與技擊的對立統一從武術史中,我們知道太極拳出現以前的中國拳術,主要以少林拳為主,他們注重筋骨皮肉的外部訓練,雖然也注意到練內力;然而它在拳理上,仍然把重點放在力量的訓練上,所謂「一力降十會」,風格是勇猛、兇狠、快速、直取;注重先天自然之能的訓練,主動、主力、主快、主直、主剛。主要提高人的力量、速度、協調、靈敏、耐力,將人的肌肉力量與運動能力作為自己的目標。這與現代西方體育有相同的價值取向。  但是這些拳術的訓練理念與中國傳統導引養生理念相悖,傳統導引養生要求運動時動作柔和緩慢、心情平和、運動量較小、注重動作與呼吸的配合。總的原則是養體要「小勞」,養神要「和平」。養體要「小勞」與現代健身理念的有氧運動有相似之處,養神要「和平」與現代健身理念中的身心和諧可謂異曲同工。  中國傳統養生學對導引術的養生之理,主要是從身、心兩層面上來認識的。從生理層次來說,傳統養生學認為,練習導引術,能夠促使經脈通利,精氣流暢,從而使人氣健神旺,健康長壽。從心理層次來說,習練導引術能使人神清氣爽,精神和調。[5]導引養生主要提高人體內部臟腑血脈經絡系統水平,肢體靈敏柔韌與協調能力,以及使人的精神系統得到平衡協調。基本上未將人的肌肉力量與運動能力作為自己的目標(《易筋經》除外),而是將如何提高人體內部的生理水平和心理水平作為其首要價值追求。  從當時傳統的技擊訓練理論與導引養生理論的對比來看,二者有顯著的差異,按照陳序經先生的觀點這是兩種完全相異的文化,其相接觸的結果應該趨向於和諧的,這兩種文化是如何接觸,又是如何走向和諧的呢?  首先,應該從現在太極拳的運動特點來進行分析:  《太極拳習練知識問答》一書中是這樣論述太極拳的:太極拳奉行「身心合一、形神兼養」的原則,它的運動特點可概括為圓活連貫、輕靈柔和的「身動」;沉著不躁、恬淡不狂的「心靜」;氣沉丹田、以心行氣的「氣斂」;樸實自然、意領神隨的「神靜」,是一種良性刺激、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1991年版體育學院專修通用教材《武術》中講道:「太極拳是一種柔和、緩慢、輕靈的拳術,它以、捋、擠、按、采、列、肘、靠、進、退、顧、盼、定十三勢為其基本內容。動作柔和緩慢,處處帶有弧形,運動綿綿不斷,勢勢相連。」  從這兩段論述中,我們應該對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有一個較明確的認識,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應該是柔和緩慢、心靜體松、呼吸自然,輕靈沉著、圓活連貫,上下相隨、虛實分明,柔中寓剛、以意導動。  從太極拳的運動特點上,我們看到太極拳與傳統導引養生術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從外形上看二者運動速度較慢,都強調身體放鬆,心靜,注重呼吸。不同點是太極拳動作複雜,運動綿綿不斷,勢勢相連。因此,近代學者吳志超認為「太極拳是我國傳統導引健身法發展的最高形式」[6]。有的體育史學者認為太極拳「是屬於養生類的體育,是我國古代導引術發展的結晶」[7]  其次,應該從觀念、原理方面分析:  太極拳中包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養生理念。那麼,這些傳統養生理念是如何與傳統武術技擊理念結合在一起的呢?  在前面,本文已經論述過拳術的訓練理念與中國傳統導引養生理念是相悖的,練與養很難統一在一起。也就是很難達到和諧的狀態。我們知道和諧實際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相容式的,呈現為「對立而又不對抗」的和諧觀:一方面看到宇宙中各種不同事物和因素的異質性,另一方面又以「相反相成」認定「一陰一陽之為道」。相成即不同因素的和諧,相濟即對立因素的和諧。從以上論述,再對比我們武術的發展歷程,就較容易得出,武術與內功的結合是一種相容式的「對立而又不對抗」的和諧觀。雖然二者是對立的,但是,武術與內功的訓練是一分為二的,是分開訓練的,即練武時不練內功,練內功時不練武。著眼於對立又不對抗的和諧,會更注重協調和保存,但是這樣的結合不會產生新的拳術。  另一種是不相容式的。西方古代哲學家赫拉克里特說:「互相排斥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調造成最美的和諧,一切都是鬥爭所產生的。」對立——鬥爭——和諧,是赫拉克里特的公式,他的和諧是衝突的、動態的,著眼於對立面的鬥爭,更注重否定和新生。  技擊理念與養生理念如何統一在拳術中,我們的武術家首先考慮的是,新編拳術動作必須保持武術的技擊元素也就是攻防含義,其次如何加進養生元素。從中國導引養生史中,我們了解到,中國導引養生術歷史悠久而又博大精深。它與中國武術的發展一樣也經歷過發生、發展、成熟的過程。中國武術與導引養生都是中國文化中比較成熟的文化。因此,作為真正的武術家是應該了解傳統的養生術,當他們思考如何加進養生元素的時候,他們就會對養生術進行全面的了解,並吸取其中的精華元素,加入到新創編的拳術中。  傳統導引養生要求運動時動作柔和緩慢、心靜體松。如果把拳術的快速動作變成柔和緩慢,並在行拳過程中保持心靜,那麼,這樣的拳術就不會傷害身體,也不會傷氣。如果把帶有技擊含義的拳術動作按照導引術那樣運動形式而進行,這樣的新編拳術就既包含有技擊的元素又包含有養生的元素,就解決了練武傷氣傷身的兩難問題,解決了武術中練與養的問題。我們把這種按照導引運動形式創編的拳術稱謂「導引化的拳術」即我們後來所命名的太極拳。  這種「導引化的拳術」即太極拳是技擊和養生的同一體,是一而二,二而一。因此我們不能說太極拳的本質是技擊,也不能說太極拳的本質是養生,應該說太極拳的本質是技擊和養生的同一體,這樣,我們就容易理解有人強調太極拳的技擊性,並以楊祿禪為例;有人強調太極拳的養生性,並舉出很多的例子,這也已經被現代科學所證實。這兩種說法各有各的道理,本文認為這只是太極拳的本質的不同的顯現而已。因此我們就沒有必要為太極拳的本質是技擊還是養生而爭論不休。    3 結 論    由於技擊元素與養生元素的變化的「適中」是一種動態的和諧,因此導致人們對太極拳的認識的不同,就出現了各種流派的太極拳。對此,我們不能說哪一派更好。應該以太極拳創生的目的即解決武術訓練中的練與養的問題來作為衡量的標準,如果哪一派的太極拳損害身體的健康,無論其技擊水平有多高,也不能稱其為太極拳;如果只有養生的作用,而不能用於技擊,也不能稱其為太極拳。  從目前流行幾大派太極拳拳架、拳勢的變化來看,太極拳的創立者們也在不斷的使太極拳更加符合人體自身規律。從陳式太極拳演化而來的楊式、武式太極拳就把陳式太極拳中跌叉動作去掉,使自己的拳術不違反人體解剖規律。從運動強度來看,最初的陳式太極拳運動強度大、速度快、爆發力較多,與我們現在強調適度運動有悖違之處;其後,隨著太極拳家認識的深入,近代各派太極拳也包括陳式太極拳在內,其運動強度逐漸趨向中等,這已經被現代科學所證實,而中等強度的運動對人體的生理作用是良好的,從而符合人體的生理規律。太極拳在進化的過程中,逐漸的摒棄掉那些跳躍、震腳和發力的動作,目的是使人易於安靜下來,從而有利於心理處於安寧的狀態。以上諸多的變化都是從養生學的角度來規範太極拳,因此,我們可以說養生是太極拳創生的根本原因。    參考文獻:  [1] 徐才,曾慶宗,主編.武術科學探秘.太極、道教和水——太極拳哲理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9.  [2] 吳增基,吳鵬森,蘇振芳,主編.現代社會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0.[3]余功保.精選太極拳辭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2.  [4] 於志鈞.中國傳統武術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2.  [5] 周偉良,主編.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概論高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吳志超,編著,胡曉飛,助編.導引健身法解說[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  [7] 中國體育史學會編.中國古代體育史[M].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0.  [8]邱丕相,王崗.走進主流社會的中國太極拳文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12):1603-1605.  [9]史懷剛,南金花.哲學視域下的《太極拳論》——以程朱理學為背景[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4):453-455.  [10] 楊靜.論太極拳理論的文化淵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5):708-710.  [11]張雷,管勇生,楊焱.家廟、譜牒與組織——在社會學視野中對陳氏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陳氏宗族的一種解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9(1):13-15.  [12] 庄建國.中國傳統文化對太極拳美學思想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5(2):179-180

論太極拳理論的文化淵源 ---楊靜

  1太極拳理論形成的基礎     太極拳理論的形成是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這是毋庸置疑的,中國的傳統文化範圍很廣,其中包括哲學、宗教、科學、文學、技術、藝術、教育、文化生活等,在這寬廣的範圍中起到主導作用的是哲學。哲學是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每一時代的自然科學和文學藝術莫不是受到哲學的影響。宗教與哲學的關係也很密切,宗教之中必須包括哲學的觀點,或是附庸的或是批判的。在以往對太極拳理論的研究中,認為太極拳的理論來源於中國傳統宗教,道教。在太極拳的起源學說中就有道教張三丰創拳的說法,目前在海外很多國家的太極武館中依然把張三丰供為太極拳的開山鼻祖,可見這個學說的影響至深。除了道家思想之外,太極理論中還包含了傳統文化的更多元素,如陰陽、五行學說、中醫的經絡學說等等,可以說太極拳理論是伴隨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在長期吸取與提煉中形成的。  1.1天人之學對太極拳的理論影響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中國傳統哲學,主要包含了世界觀、價值觀及思維方式。中國古代沒有哲學之名,只有哲人之名,哲學一詞是從西方翻譯過來的。在古代,與哲學一詞相近的是「道術之學、義理之學」,能高度概括哲學內容、範圍、任務的辭彙,恐怕就是「天人之學」。中國古代許多思想家把「究天人之際」作為他們思想的基本內容和目標。而中國古代哲學的最高範疇是「道」。「道」有天道、人道之分,天道學說關乎宇宙的基本問題,相當西方哲學中的本體論、自然論、宇宙論。人道學說是關於人生根本問題的學說,其內容主要是道德起源與道德標準,稱之為人生哲學。在古代哲學家的眼中,兩者既有區別也有聯繫,往往以天道為人道之本,以人道為天道之歸,兩者的關係是「發本」與「要歸」的關係。天道學中的許多思想在太極拳的理論中被借鑒,天道學的特點之一是,肯定天地萬物的本體同時也是天地萬物能動性的根源,例如張載論「本體」有兩重含義,一是指氣的本然內容,二是指氣的永恆本性,亦運動變化的能力。古代的漢字歧義豐富,哲學方面尤為如此,像「氣」、「性」「命」等,都與生命有關。在太極拳理論中多處有對氣的闡述,氣不僅是抽象的也是物質的,同時是永恆存在的。如:《十三勢行功心解》中,「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拳訣中「拿住丹田氣,練住元氣,能打哼哈二氣」 「氣貼背後,斂入脊骨……全身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心為令,氣為旗…」等等,同時也吸取了朱熹、程頤以「理」為本體的思想,「理」雖然被視為超乎動靜的東西,但也是氣運動的根源,或者說陰陽無始,動靜無端的氣的永恆運動的根據在於動靜之理。程頤說「天運而不已,日往則月來,寒往則暑來,水流則不息,物生則不窮…」太極拳亦有長拳之說,「長拳者,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此外太極拳的運動特點與張載、王廷相、王夫之為代表的氣一元論學說的思想就更為貼近了,氣一元論的思想是宇宙的本體是一種連續性的,由於自身矛盾而運動不息的物質性的氣,氣內部包含陰陽部分,具有浮沉、升降、動靜等即對立的雙方相互作用的本性,太極拳的運動就充分的體現了這些特徵,體現了內外所要達到的高度的平衡,剛柔、虛實、動靜、進退、升降、起伏等等。氣一元論的思想學說是唯物論的,因此對傳統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  1.2陰陽學說對太極拳理論形成的影響古人認為,宇宙是光明與黑暗的,即陰與陽兩種範疇交替運動和循環,這就是所謂「一陰一陽之為道」。在中國學術中,最早「陰」與「陽」是作為一對天象、天文和曆法中的範疇,在《易傳》和老子哲學中,發展成宇宙本體論的範疇。這兩個範疇都不具有物質實體的涵義,而是抽象的哲學理念。陽,就是顯現,是實在。陰,則是非顯現,是潛在的東西。潛在的東西生化為實在的東西,實存的東西內化為潛在的東西,這是陰陽轉化的實質。中國哲學中最深刻的本體論觀念,源於《易經》中的陰陽理念。《易經》歷代的傳注者均認為,陰與陽,黑暗與光明並不是兩種物質。黑暗乃是光明的缺失而不是異於光明的另一物質。所以陰陽理論不是二(或多)元論,而是一元論。朱熹說,不是同時有陰陽兩種不同物,而是說陰去則陽生,陽去則陰生。同一個本體,生化出兩種現象,即陰和陽。這是一元論,而且是符合易經哲理的一元論。太極之名便是引用此義。王宗岳的《太極拳經》說:「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太極拳所表現的就是一種剛柔相濟、動靜相兼,陰陽互為轉換又相連無端運動形態,表達了事物內在矛盾的對立與轉化從而達到的和諧與平衡。  1.3老子思想對太極拳理論形成的影響太極拳理論中有大幅篇章是在闡述技擊雙方力的運用與巧妙,其中以柔制剛、以巧勝強、以無力打有力等博弈的技巧一直為習武之人津津樂道。那麼這些思想與技巧又從何而來呢?其實依然離不開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熏陶。中國古代充滿了頻繁、巨大、複雜的戰爭,因此中國的兵書幾千年前就已發達成熟,而幾千年後的今天仍為人們所借鑒在不同的領域中,我們在論述太極拳的克敵技法的時候,比較喜歡引用老子的思想,如「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而以柔克剛正是太極拳的中心思想,再如「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這種思想在太極拳理論中亦有體現,如太極拳歌中說「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由上既有下,有左既有右,有前既有後。如意向上,即寓下意…」與老子的思想和兵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偉人毛澤東曾經就說過《老子》是一部兵書。事實上,老子是將軍事辯證法上升為政治辯證法了,孫子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孫子兵法。勢篇)《老子》講「以正治國,以奇用兵。(老子57章)太極拳《打手歌》中……,據考證《孫子兵法》的作者被確認為春秋時期吳國的將軍孫武,而同時期的另外一個人對武學的貢獻也很突出,她就是越女。越女是春秋時女劍術家,越國人。據《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載:「越有處女,出於南林……越王乃使使聘之,問以劍就之術。…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門戶,亦有陰陽,開門閉戶,陰衰陽興。幾手戰道,內實精神,外示安逸,見之似好婦,奪之似懼虎,一人當百,百人當萬。」。越女論劍術,闡明了其中動與靜、快與慢。攻與防、虛與實、內與外、逆與順、呼與吸等矛盾雙方的關係。東漢王充《論衡·別通篇》:「劍技之家,斗戰必勝者曲城越女之學也,兩敵相遭,一巧一拙,其必勝者有術之家也。」在太極拳理論中亦有極為相似的記載,太極拳譜中記載:「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率自為人所制者,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人剛我柔謂之走,人背我順謂之粘。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與性為一貫……」「內固精神,外示安儀,待機而動如貓行」等等,太極拳理論中大量的吸取了這種辯證的理論思想,「布形候氣,與神俱往」的境界,也絕非常人所能望其頸項的。從這一層面上來看,說太極拳或是內家拳起源於明清,就顯得十分的牽強了。  1.4中國傳統醫學對太極拳理論形成的影響在太極拳理論中,太極拳的修鍊有以實戰為出發點的,也有以修身養命為目的的,這兩者哪個用意更明顯,在太極拳的拳諺中有陳述:「詳推用意終何在,延年益壽不老功」。傳道教張三丰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這說明太極拳不僅是技擊博弈之術,更注重養生之道。中國的傳統醫學流傳了幾千年,至今仍然鮮活的存在著,這是因為中醫從來就不僅僅是醫病救人之術,更重要的是體現了中國人的生活、生存之道。中醫和西醫的根本區別是,中醫觀其內,以「人為本,病為標」,不治已病治未病,而西醫的理論則恰恰相反。中國的醫學在唐代之前和之後有很大的變化,在唐代以前所有的醫家、思想家乃至哲學家都是極注重修行的,中醫經常講的經絡絕對是跟修行、練功有關的。在長沙出土的《足臂十一脈灸經》和其他一些經書的旁邊都附著一個導引圖。所謂導引就是古代的練功術,因此那時的醫學也被稱之為「道醫」,因為它與中國傳統宗教道教有關。到唐宋之後,大量儒生進入醫界,形成了儒醫。儒醫有一個特點就是:注重講理,不修行,不練功了。太極拳理論與「道醫」時期的很多思想是一脈相承的,注重自身的修鍊,通過調息、調心、調形,使經絡、經脈、氣血的運行通暢,達到修身養命的目的。如:《周身大用論》中述:「一要心性與意靜,自然無處不輕靈。二要遍體氣流行,一定繼續不能停….」在趙堡太極拳論《十法》中,對氣血、對五行金木水火土內對人之五臟,外對人之五官的論述極為精闢,如:四梢,發為血梢、甲為筋梢、牙為骨梢、舌為肉梢。四梢齊,則內勁發矣。再如:五行,心屬火,心動勇力升;脾屬土,脾動大力攻;肝屬木,肝動火焰沖;肺屬金,肺動沉雷驚;腎屬水,腎動快如風。此是五行存於內者。目通於肝,臂通於肺,耳通於腎,舌通於心,人中通於脾。此五行著於外者…。在經絡學中分經脈、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太極拳以通任督二脈為基礎,要求「以氣運身,如九曲珠無微不至」,又講「運之於身、發之於毛」。故而通過太極拳的導引吐納,自然而然地調節了經絡氣血,使之運行流暢無滯。就練拳者可改善人體微循環和臟腑之間的聯繫,加快人體新陳代謝,從而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    2太極拳理論所體現的文化精神     2.1包容會通的精神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自始至終貫穿著包容會通的博大胸懷,太極拳理論的形成與發展亦是如此。歷史已經離我們遠去,但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一直影響到今天的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立場與態度。通過太極拳理論的研究與學習我們可以領會到不同時期、不同流派、不同傳統文化思想在其中的交融與貫通。  除上述幾個方面以外,在太極拳的理論中亦包含儒家、釋家等不同學說的思想,如儒家的中庸思想,「不偏不倚,中正安舒…」是太極拳的立形之本;佛家講明心見性,以心傳心,皆令自悟,這是太極拳修心養性,性命雙修的根本。太極拳理論從萌芽初始到發展定型極為漫長的歲月中,其運動的形式也從單一的功能逐步向多樣化發展,門派林立,種類繁多。雖各有所尊,但能兼容並蓄;雖百家爭鳴,互相激蕩,卻也能互相吸收,長期並存。在太極拳的發展中,包容會通,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彰顯。  2.2以人為本的思想太極拳的理論思想體現了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生產勞動、社會實踐、武藝切磋、文化交流是其發展的不竭動力,而傳統文化的滲透、提煉、概括是其理論形成的依據和源泉。太極拳理論在發展中始終貫穿了中華文明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以人為本」用傳統的思想解釋就是:在天地之間,以人為尊;在人神之間,以人為本。中國傳統哲學的核心部分就價值觀,〈孝經〉上有一句話,叫做天地之性人為貴。「貴」就是價值。以人為本的根本要義就是在於使人性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太極拳遵循內外兼修的,神形共養的鍛煉方式,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一體的思想境界,推崇互貧濟困、精忠報國的人格典範。太極拳是將身體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均衡的結合起來,並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人生哲學。    3結束語     近代無論西方還是東方國家都在宣揚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如法國人民宣揚法蘭西精神,德國人民提倡日耳曼精神,韓國前幾年把文化興國的稱之為國策,近而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掀起了「韓流」。古今往來,民族的文化精神得到發揚,文化就進步,國家就興盛。太極拳理論是太極拳運動發展的依據和指導,太極拳作為一項優秀的傳統體育運動,它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都是不可估量的,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太極拳不僅作為體育文化活動推動了大眾體育的開展,也成為能夠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影響深遠,願太極拳在新的社會發展時期為建設和諧社會這一遠大目標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葛兆光.古代中國文化講義[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2] 楊靜.對武術進入奧運的思考[J].武術研究,2005.  [3] 曲黎敏.黃帝內經,養生智慧[M].哈爾濱:黑龍江出版社,2007.  [4] 張岱年.文化與哲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5] 太極拳全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
推薦閱讀:

武當三豐太極拳108式拳譜
太極拳中的手型和步法
【教你一招】如何練好「太極拳內功——十八樁功」
不妨練練太極十三式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