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默生:美是宇宙的一種表現
生而為人:愛美是一種趣味,覺知美是一種生命的律動,融化為美是一種自然,創造美是一種最高的德行。——王育琨記
選自愛默生《論自然》
人類具有一種由大自然所賦予的更為高貴的要求,也就是說,有一種愛美之心。
古希臘人把世界稱為「庫斯漠士」(),就是美。這正是萬物之構成,或者說,這正是人獨具慧眼的造形能力。因此,大自然的諸基本形式,如天空、山嶺、樹木、動物,靠它們自身就能使人類喜愛,產生一種來自輪廓、色彩、運動和排列的喜悅。之所以如此,大約一部分是由於我們的眼睛。藝術家最精妙之處莫過於眼睛。通過眼睛的結構與光線的規律之間的相互作用,乃產生出「透視」。任何一組物體,不論其物性如何,通過透視便結合為一整體,色彩分明,呈現為球體。因此,不論個別物體是否乎庸和動人,由它們組合而成的景色卻有了完滿和對稱之狀。所以,眼睛實為構圖之最,光線實為畫家之先。在光線聚合之處,不論多醜穢的物體,都化作了美景。光線不僅對視覺構成刺激,而且還具有一種涵蓋一切的性能,像空間和時間那樣,為所有事物都抹上了歡樂的色彩。哪怕是屍體,光照也會化丑為美。除了這種灌注於整個自然的總括的恩澤之外,幾乎所有事物的形式都會使眼睛喜悅,例如橡實、葡萄、松果、麥穗、雞蛋、大多數鳥類的羽冀和形體、獅爪、毒蛇、蝴蝶、貝殼、火焰、雲朵、梧蕾、樹葉和許多樹木的形狀,我們不斷地去模仿它們中的茶几樣,並把它們當做美的象徵。
為更好地考察起見,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描繪一下美的形貌。
一、首先,在純樸的直覺之中,自然物的話形式都使人喜悅。大自然中各種形式和活動的影響,都是人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說,從它最淺顯的作用來說,似乎只限於實用和審美的範圍。對於一直禁姻在有害的工作或事務之中的身心來說,大自然倒是一帖良藥,能使身心恢復常態。商人、律師走出喧囂擾人的和處處鑽營的街道,仰望天空,凝視樹木,會重新感到自己是一個人了。在大自然萬物的永恆的寂靜之中,他重新發現了自己。眼睛的健康似乎離不開廣闊的視野。只要我們的眼力久遠,我們就永遠不會疲倦。
但是在其他的時刻,大自然也仍然以其可愛之處使我們滿心喜歡,而不與身體所得的好處相混淆。從我家外面的山頂上觀看早上的景象,從日出直至日落,就會帶有一個天使才可能有的感情。條條長帶狀的雲朵在霞光中飄浮,宛如魚在海中游七。我從地上眺望,好像是從岸邊去看寂靜的大海。我彷彿也參與了天空中的瞬息變化,它的富有生機的魅力傳人我的體內,我的生命得到了擴張,與晨風融為一體。大自然就是以少許簡單的要素來使我們超脫塵俗的!只要我有健康之軀和自在的時間,我就會使帝王的顯赫權勢成為荒謬可笑。拂曉的景色是我的亞述帝國(Assyria),夕陽西落和明月東升是我的帕福斯(P叩hos)①,是我的無法想像的仙境樂土,烈日當空的中午是我的富有常識和理智的英國,深不可測的黑夜是我的獨具神秘哲學和夢幻的德國。
時逢正月,昨天黃昏觀賞日落,除了下午我們的感覺不夠靈敏之外,景象毫不遜色。西方散落的雲朵,化成淡紅色的碎片,色調變化無窮,柔和得無法言表;屋外空氣無滿了活力,清新萬否,僅人四別屢干克召痛苦之感。大自然向我訴說的是什麼呢?磨坊後面的山谷,處處生機,難道其中沒有涵義嗎?即使是荷馬或莎士比亞,也無從用文辭來複述。葉片盡去的樹木在落日的餘暉中,變成了火焰般的尖塔,襯托在蔚藍的天空中,花瓣飄落,猶如群星閃爍,樹枝光禿,覆蓋著斑斑寒霜,它們雖緘默無聲,卻構成了美妙的音樂。
習慣於城市生活的人,認為鄉村的景色,悅人的時間不過半年而已。我自己卻偏愛於冬季風光的優雅,我相信我從中所受的思澤,並不少於夏季的和暢。對於善於感受的眼睛來說,一年之中所有的時刻莫不具有自身的美麗,就是偏於鄉間,同一地方的每時每刻都在展現一幅與過去不同的圖畫,它在將來也決不會重複出現。天色瞬息變化,卻將明亮或陰晦表現在其下面的大地上。接連不斷的農莊田野上,莊稼生長的景象每周都不相同。牧場上,田埂旁,花草樹木的生長時序相繼,報告著季節的變化,宛如一架無聲的大鐘。對於敏於觀察的人來說,從中還能看出一天中時辰的變化。烏群與蟲類的活動,也總是前後相繼,像植物嚴守節氣一樣,在一年的光陰中佔有自己的位置。河床兩邊,變化尤為顯著。在七月里,水落露出淺處,河床大片地方都開出了藍色的海壽花,整條河使人滿心喜歡,成群成群的黃蝴蝶在其間朗朗起舞。藝術難以重現這種紅紫金黃的交響。這時的河流確實成了接連不斷的節日,以它每個月都有新的裝飾而值得誇耀。
然而這種肉眼所見和身體所感的美,只是自然之美的最低下的部分。時辰的種種變化,帶著露水的早晨,雨後的彩虹,群山的起伏,繁花似錦的果園,閃爍的群星,明媚的月光,平靜水面上的倒影,這等美景,求之過切,就會成為純粹的皮相,反而以它們的虛假使我們索然無味。走出家門,看一眼月亮,它不過是一個銅盤,這時的月亮怎會像旅途中月光照人行時那般迷人?十月下午金光照耀的太陽之美,誰能把它抓在手中?走向前去捕捉它吧,它早消失了;從公共馬車的宙口向外望去,金秋之麗不過是蜃景而已。
二、還存在一種更高級的美,也就是一種精神因素方面必不可少的完美。這種高貴而神聖的美,絕不以嬌柔來迷惑人,只有在與人類意志的聯繫中才能發現它。上帝為人設置了善行,美就是它們的標記。凡是順乎自然的行動都是優美的。凡崇高宏大的舉動也一定是合乎情理的,所以使得所在地方和周圍的觀者也有了光彩。偉大的行動給人以教誨:宇宙是每一個生活在其中的個人的財富。每一個富有理性的人都可以把整個自然當做他的票賦和財產。只要他願意,大自然就是他的。他可以自我剝奪這種權利;他可以像大多數人那樣,躲入角落,放棄自己的王國;但他本可自己委派而擁有這個世界。他擁有世界的程度,與他思想和意志的力量成正比。薩拉斯特(Sallust)說:「人類所耕的土地,所造的建築,所航的船隻,無不遵循善行。」吉朋(Gibbon)o說:「風向和海潮總是為最好的航海家所運用的。」天空中的太陽、月亮和星辰也同樣如此。高貴的業績偶然會發生在壯美的自然景色之中,當李奧尼達斯(le—onidas)①和他的三百烈士在一天之內壯烈犧牲時,太陽和月亮曾從峻峭的塞摩比勒峽谷上探出頭來照看他們;當阿諾德·溫克爾里德(ArnoldW5nkelried)②在高高的阿爾卑斯山上雪崩的隱蔽處,身上插滿了奧軍投擲過來的長矛,而他卻要為他的戰友突破防線。難道不正是這些英雄們把自然景色之美加入到他們壯烈犧牲之美裡面去了嗎?當哥倫布率眾駛近美洲海岸的時候——在他的面前,土人紛紛從他們的茅屋中奔出來,排列成行,船後是大海,兩旁為印第安多島海的群山所環抱,難道我們能把這生動的景象與人完全分開?不正是棕擱樹林和熱帶草原作為錦繡惟慢給新大陸穿上了衣服而有了它的形式?自然之美潤物無聲,難道它不像空氣那樣涵蓋偉大的事業嗎?當亨利·范爵士(SirHenryVane)(D被拖到古塔上,坐在雪橇上,作為英國法律的維護者而被處以死刑時,旁觀者中一人高呼道:「你從未像今天這樣有如此榮耀的座位。」英王查理二世為了威脅倫敦的市民,在押送愛國志士羅素勛爵(LordRusell)Q)赴絞架時,讓他坐在敞篷馬車上沿倫敦的主要街道示眾。他的傳記作者說:「但是道旁的群眾卻似乎看到自由和正義之神就坐在他的身旁。」不論地處窮鄉僻壤,也不論圍於暗淡無光的事物之中,只要出現了追求真理的舉動或英勇壯烈的行為,便會因之化天地為神殿,變日月為明燈。只要人的思想能與自然同樣偉大,自然就會伸開兩臂來擁抱人們。人類的英雄之舉會使自然心甘情願地以玫瑰和紫羅蘭來伴隨人的腳步,以宏偉而優美的景色來裝飾人這個自然之驕子。人的思想不論有多廣轟,自然總會給這幅圖畫配上框架。一個有德行的人,不僅與自然的造化合為一體,而且成為整個可視領域的中心人物。我們對希臘地域和氣象的記憶,總與荷馬、品達、蘇格拉底、福錫安等人相連。耶穌光照如日月,長存如大地。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目然地把性格剛教萬氣憤溫的人,看做具有駕馭萬物的能力——蕪苦眾生、流行見解、光陰荏苒、自然萬物,都由他來支配。
三、世界之美還有另一個方面,即它可以被視為理智的對象。它除了與德行相涉,還與思想相關。理智的研究,抽引出事物的普遍秩序,彷彿它們為上帝所固有,完全沒有情感好惡的色彩。人的理智能力與活動能力似乎是互相承續的,兩者中的一種活動產生出另一種活動。它們之間也有不和合之處,但它們恰似動物的進食階段與工作階段那樣交替,每一方對另一方來說,都既是承續又是準備。正如我們上面所看到的那樣,美確實與行為有關,但美元求於行為而產生,正因為元欲而美,所以美能存留在對理智的領悟和追求之中;另一方面,美也能存留在對活動能力的領悟和追求之中。神聖之物永無凋落之日。凡善也總是生生不息的。自然美在人的心靈中形式不斷得到組合,這不是為了徒然無益的觀照,而是為了新的創造。
所有的人,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感受世界的表面,某些人甚至能從中感到喜悅。這種對美之愛就是趣味。另外一些人同樣對美愛之不已,但不止於對美的愛慕,而尋求將美表達出來的新形式。這種對美的創造,也就成了藝術。
藝術作品的創造,可以解釋人生之謎。一件藝術作品就是這個世界的一種抽象或一個縮影。藝術作品是以微型方式對自然的表現的產物。儘管自然界的事物不計其數,各不相同,但藝術作為自然的產物或表現卻都很相近和單純。自然界就是一片基本上相同的種種形式的海洋,儘管它們各自很獨特。一片樹葉,一束陽光,一個景緻,茫茫大海,都會在心靈上留下相似的印象。它們的共同之處,就在於它們都是完整的、和諧的,所以是美的。美的標準就是各種自然形式的總匯,即自然的整體。義大利人曾這樣表述美的定義:「寓多於一。」沒有什麼東西能單獨自美;在整體之中,沒有一樣東西是不美的,一件簡單的事物之所以美,就因為它能見出這種普遍的光彩。詩人、畫家、雕刻家、音樂家、建築家,各自以自己的方式把世界的光彩集中在一點上,他們為愛美之心所激發,他們的作品,就是滿足這種對美的熱愛。因此藝術就是自然通過人心而提煉的產物。人們對自然萬物之美有了感受,目然假借他們的心靈而創造出藝術。
這樣存在的世界,是為了滿足靈魂上對美的追求。美這種要素,我可以說它是一種終極的目的。無人能問也無人能回答:人的靈魂為何追求美?從最廣大和最深刻的意義上來說,美是宇宙的一種表現。上帝是盡善盡美的。真,善,美,只不過是同一個整體的不同方面。自然之美並不是終極之美。它自身不能單獨構成充實自足的善,但它能成為內在的永恆的美的先兆。自然之美絕不是自然的最高表現和最終原因,而只能作為它的一部分而存在。
①本文系愛默生的《論自然》(1836)中的第三節,原標題《論美》選自《大學活葉文庫》,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本文為陳超南譯。愛默生(1803—1882),美國散文作家、思想家、詩人。
2塞魯普斯島上的古城堡,以崇拜維納斯而聞名於世
DGibbon(1737—1794),著有《羅馬衰亡史3,引文見該書68頁。
①IJeonidas,斯巴達國王,公元前5世紀在塞摩比勒峽谷抵禦波斯大軍的入侵⑦Am01dWNkelried,瑞士抵抗奧軍入侵的英雄。②SZrHenryVane(1613—1662),英國政治家,被英王查理二世處死。④Rusell勛爵(1639—1684),英國政治家。
推薦閱讀:
※有這些表現的女人,一定是情場老手,早已身經百戰!
※當一個男人出現這幾個表現,心裡還是放不下女人!是你嗎?
※就算男人認定你了,你也不能有這4個表現!
※男人出軌的表現有哪些?女人一定要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