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賈寶玉的結局到底有多慘?

按好多紅學家們的「研究」,賈寶玉最終結局應該是:先是被囚「嶽神廟」,後來流落街頭,寶玉「寒冬噎酸齏,雪夜圍破氈」,當了叫化子。

這個情節,87版的《紅樓夢》電視劇中也是這樣排演的。可見是得到紅學家們一致公認的。但是這裡江湖夜雨有個疑問,就是這個情節或許是曹雪芹本人或者曹家某些人悲慘遭遇的寫照,但作為《紅樓夢》小說的情節,是不是就最好?

有些紅學家似乎覺得,《紅樓夢》中的人下場越慘,就越符合「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宗旨。所以續書中那種相對輕描淡寫的情節,他們覺得太不「過癮」,於是在電視劇中安排成賈赦、賈璉都斬首,賈家丫環奴僕都拉到人口市場賣掉,史湘雲成了船妓,薛寶釵等雖沒有明說,但恐怕也好不到哪兒去。賈寶玉流落街頭,成了一個渾身臟臭的盲流(類似於《金瓶梅》中陳敬濟最後的模樣)。對於續書中按排的結局,寶玉中舉的情節當然遭來很多口水,就連眾女兒們的結局,紅學家們也多不滿意,嫌「待遇太高」。試舉一例,對於續書中對惜春的描寫,有的紅學家也憤憤不平,說曹雪芹的原著中惜春的遭遇「並非如續書所寫取妙玉的地位而代之,進了花木繁茂的大觀園櫳翠庵過閑逸生活,還有一個丫頭紫鵑『自願』跟著去服侍她」,而是「緇衣乞食,境況悲慘」。但如果真的將惜春描寫成一個蓬頭垢面、渾身臟臭,鶉衣百結、拿著破碗到處跪街求人賞幾文錢的乞丐,我覺得並不好,反而破壞了小說的美感。秋葉飄零,落紅滿地,這都是凄美之景,《紅樓夢》也是一部充滿美感的小說,如果這樣寫的話,無異於寫花落糞坑,十分煞風景,也不符合曹雪芹一貫對女兒們尊重憐惜的初衷。

所以,紅學家探究出來的情節慘是慘了,但江湖夜雨覺得,作為小說,未必寫得越慘越有文學價值和思想價值。如果是越慘越好的話,我們乾脆改成將賈家滿門抄斬,也像明成祖朱棣對付方孝孺那樣誅殺十族,連賴大家、王善保家、劉姥姥之類凡是和賈府沾邊的都殺無赦好了,如果還嫌不夠,再凌遲幾個,行了吧?先不說人家雍正爺對曹家實際中也沒有那樣狠,且問寫成這樣有什麼好處?歷史上比賈府慘得多的海了去了,說來也不算什麼稀罕事。這樣寫可能讓人覺得更惋惜更感嘆,但一下子全「咔嚓」了,卻遠不如現在的後四十回更多幾分回味。

再說寶玉淪落為乞丐後再出家為僧,比起續書中高舉金榜第七名後出家為僧,哪一個更能說明他撒手塵緣的決心?窮得吃不上飯去當和尚,根本不是多稀罕的事,這樣當和尚的人絕大多數並非真的看破紅塵,而是混口飯吃罷了。如果這樣寫的話,寶玉更加會被人看成是個窩囊至極,「貧窮難耐凄涼」,最終走投無路後才躲進空門的主兒。俗話說:「無錢方斷酒,臨老始看經」,這裡的寶玉不幸恰成其註腳。而金榜題名,既證明了寶玉的能力,又說明他並非是個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笨蛋,且表明了寶玉是真的蔑視那些所謂的「功名富貴」,他出家,不是為了混飯吃,是「有錢也斷酒」,是主動放棄,是反抗現實中的壓抑,去尋找自己內心的自由,這才是真的內心堅決,撒手塵緣。其實脂批中也有這樣的話:「若他人得寶釵之妻、麝月之婢,豈能棄而為僧哉!」既然寶玉還有麝月等侍侯著,說明不會像電視劇中那樣成為一個十足的乞丐。

《笑傲江湖》一書中劉正風說莫大的琴聲只是催人淚下,擺脫不了市井之氣,不免落於俗套。真正的好音樂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確實是符合中國傳統美學的,如果將情節寫得特慘,其實未必能動人。賈府如果被燒成一片白地,大小人等,雞犬不留,殺得乾乾淨淨,血流成河,未必就更有藝術感染力。其實現在續書中的故事,雖然家境復興有所希望,但是賈寶玉卻撒手塵寰,眾兒女們也死的死,散的散,漫長歲月,生離(寶釵)死別(黛玉)的無盡折磨,再也回不到從前群芳眾艷歡聲笑語的日子,這才是最為讓人唏噓感慨的上品文字。


推薦閱讀:

愛情的圓滿結局,從來都不是只靠運氣~!
戲說乾隆結局好看嗎?
宋代徽、欽二宗結局之謎
海城牆 前言 相關介質介紹、以及結局
岳飛抗金的結局: 十二道金牌毀盡岳家軍十年心血

TAG:結局 | 賈寶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