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一生的貴人(五)

該講座是蔡禮旭老師近年來最熱門的傳統文化講座之一,不少學校組織老師、學生和家長觀看,受到熱烈的歡迎。

《做孩子一生的貴人》告訴我們如何做一個好的老師、好的父母、好的長輩,也就是扮演好君、親、師的角色。蔡禮旭老師數年來,以一顆真誠無私之心,把自己多年來弘揚傳統文化、從事教育工作的心得毫無保留地獻給大家。如果您想讓子女孝順、學生聽話、員工肯干,成為一個優秀的父母、老師和領導者,這個系列講座不可不聽!

希望《做孩子一生的貴人》能夠在您心中播下美好和幸福的種子,滋潤你的心田,結出美善的果實!

講師介紹

蔡禮旭,1973年生於台灣,國際儒學聯合會會員。曾任小學教師,課餘從事兒童經典教學。在教學相長中,有感於聖賢教育為社會首要教育,遂辭去公職,遠赴澳大利亞研習傳統文化,隨後專精研修和推廣中華傳統文化。2003年起擔任海口孝廉國學啟蒙中心主講教師。2004年,在香港舉辦為期十天的「幸福人生講座」,以落實德行教育、回到做人根本為主題,影響遍及海內外。2006-2008年,在安徽省湯池鎮廬江中華文化教育中心擔任訓導長,首倡以《弟子規》為基礎,向世人展現什麼是人生真正的幸福。2009年至今,擔任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主講教師。在國內外已先後成功舉辦了300餘場傳統文化演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著手將他的演講稿翻譯成6種文字向全世界推薦。

伍、師道尊嚴

  師道尊嚴一定要恢復,因為中華文化最重要的兩股精神就是孝道跟師道。

  (一)教師的重要性

  師道尊嚴,要了解教師的重要性。《群書治要》說:「法能殺不孝者,而不能使人為孔曾之行;法能刑竊盜者,而不能使人為伯夷之廉。孔子養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為文章,行為儀錶,教之所成也。」法律能將不孝的人處死,卻不能使人效法孔子、曾子他們的孝行,他們的情操;法能夠處罰竊盜的人,但是卻不能讓人有伯夷、叔齊這樣廉潔的德風。我們從中更明顯的體會到,根本還是要靠教化。孔子培養了學生三千人,個個都可以做到在家恪盡孝道、出外恭敬長上,他們說出來的話都成為人們依循的做人準則,他們的行為都成為大眾的表率,三千人都能影響一方、教化一方。這些都是教化的結果。

  《禮記.學記》告訴我們:「玉不琢,不成器」。古人用玉來比喻,很具體。所以,人也要培養鍛鍊才能成才。這句話就告訴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聖賢教育,都需要老師的教導。父母教孩子尊重老師,老師教學生孝順父母,這是最關鍵的。有一句老話講:「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漢朝的大儒楊雄說:「師哉師哉,童子之命也」。這個孩子從小能否紮下倫理道德的根基,將會影響他的一生。

  (二)尊師方能重道

  尊重老師才能尊重道德學問。《禮記.學記》說:「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尊重老師最難能可貴,它也是最關鍵的根本。老師受到尊重了,然後道德學問、真理才會受到敬重,人民才會認真恭敬的學習。「是故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也,尊師則不論貴賤貧富矣(《群書治要.呂氏春秋》)」。為政是管理好眾人之事,把國家治理好。每個人都尊師,都懂得倫常大道,都懂得自己的本分,家庭就安定了。而且尊重老師就不會計較老師的身分、貧富貴賤,「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俗話說:「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老師。」這句話告訴我們,狀元學生是因為老實、聽話、真乾的態度超過老師。而且,「孝親是尊師的基礎」,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必須很深刻了解這個真理。我們都希望孩子真正受益,那得他先尊重老師;學生對老師尊重的態度,又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之上。

  (三)振興師道

  首先是「自重而後人重」。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為人師表,這個「表」字就是表率,要自重。我們要視學生如自己的子女一樣,愛護他們,這樣我們才是真正把「師生如父子」做了出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們不做出來怎麼弘道?父母、老師最重要的精神就是無私奉獻,所以才受到尊重。

  《群書治要》說:「夫知為人子者,然後可以為人父;知為人臣者,然後可以為人君;知事人者,然後可以使人」。我在後面加了一句,「知為聖賢學生,才能為老師」,我們學生都當不好,怎麼可能當得了老師?我們有了這個認知,就會明白,要當一個好弟子,首先從盡本分做起。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授業、解惑,是為人師的本分。所謂「道」,是指超越時空的大自然法則,不管是做人做事,它都是亘古不變的。遵守這個法則,做人、做事不違越這個法則,就是「德」,所以老師傳道德,教道德。人與人的關係也是道,它不離五倫關係。父子有親中,父子是道,親就是德。君臣有義中,君臣是道,義就是德。夫婦有別中,夫義婦德的夫婦關係就是道,別就是德。所謂「夫義」,義是德,是做一個丈夫的「夫德」。總之,「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十二個字抓住了整個道德的綱領。其實,要把孩子教懂事不是很複雜,關鍵是我們有沒有認知到這十二德目,然後重視修德,儘力落實在生活中。

  傳道授業的老師得自己真正去深入經典、去理解,然後自己好好去落實,絕不是把道理講給學生聽。因為教育最重要的是身教,落實得愈多,真心的流露就愈多,也就愈容易跟學生產生共鳴。解惑,要解別人的疑惑,首先要先解自己的疑惑,自覺才能覺他,自度才能度人。《尚書》講:「先覺才能覺後覺」。所以,老師首先自己要有智慧,為此,就先要具備學習的弟子相,這樣才能承傳聖賢教誨。所以,老師要自我提升,尤其要提升智慧,就可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推薦閱讀:

祖先安葬地不吉不出富貴人 廟宇井眼前後 磚窯火旺之地
財星為喜用神,命中貴人多,但會二婚的手相
論貴人的詳解
失去貴人和遭遇小人的家居風水擺設
做到這兩點,你就會成高人

TAG:孩子 | 一生 | 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