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著作列表-維基百科
針灸各家著作從屬於針灸學,旨在對東漢之後、民國之前相關針灸文獻進行系統研究,為針灸學的現代發展提供經驗積累和創新思路。
這門學科研究的文獻包括但不限於以下著作: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針灸甲乙經》、《肘後方》、《明堂孔穴針灸治要》;隋唐時期的《黃帝內經明堂類成》、《千金方》 、《外台秘要》;宋金元時期的《太平聖惠方》、《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灸膏肓俞穴法》、《扁鵲心書》、《針灸資生經》、《流注指微賦》(《子午流注針經》)、《針經指南》、《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十四經發揮》;明代的《神應經》等席弘學派著作、《針灸聚英》、《針灸問對》及《針灸大成》等。
有學者將此類文獻研究命名為《各家針灸學說》[1],這一稱謂未被廣泛接受,蓋因諸家的針灸理論大多未成系統,尚不能稱之為「學說」。
目錄 [隱藏]
|
[編輯]魏晉南北朝
歷史背景
1. 年號與相關醫家、醫事
朝代 | 帝號 | 年號 | 相關醫家、醫事 |
---|---|---|---|
東漢 | 漢獻帝 | 建安 | 皇甫謐生於建安20年 |
魏 | 魏元帝 | 景元 | 葛洪一說生於景元二年 |
西晉 | 晉武帝 | 太康 | 葛洪一說生於太康二年 |
皇甫謐卒於太康三年,《針灸甲乙經》於此年刊行 | |||
晉惠帝 | 太安 | 葛洪於太安二年賜爵關內侯 | |
東晉 | 晉元帝 | 建武 | 葛洪返故鄉 |
晉成帝 | 咸康 | 葛洪咸康七年卒。 | |
南朝宋 | 宋文帝 | 元嘉 | 元嘉20年(公元443年),太醫令秦承祖奏請設置醫學,以廣教授,此為中國國家正式醫學教育之始 |
宋孝武帝 | 孝建 | 陶弘景生於孝建三年 | |
南朝齊 | 齊武帝 | 永明 | 陶弘景於永明十年(公元492年)隱居山中 |
南朝梁 | 梁武帝 | 大同 | 陶弘景卒於大同二年 |
[編輯]皇甫謐與《針灸甲乙經》
- 查考皇甫謐的生平及相關著作,用學者或者文史學家來描述皇甫謐可能更符合他的本來面目,但他的醫學文獻分類輯本《針灸甲乙經》卻使他更以醫學成就而知名。
- 據《晉書·皇甫謐》,皇甫謐患風痹,半身麻木,右腳偏小,達十九年,又服寒食散,而性與之忤,痛苦不堪,曾欲自殺,叔母諫之而止。 在《針灸甲乙經·序》中, 皇甫謐提及他在甘露年間「病風,加苦聾」,其後撰集《針經》、《素問》及《明堂孔穴針灸治要》,寫成《針灸甲乙經》。
- 《針灸甲乙經》是現存最早的針灸專著,該書理論充實,內容實用,使針灸理論系統化,但這並不是皇甫謐的最大貢獻。因為該書的理論均輯自上述《針經》等三本著作,皇甫謐述而未作,未在理論方面有實際貢獻。皇甫謐對針灸的貢獻,更多的在於文獻學方面。《針灸甲乙經》輯選了《內經》的部分原文,可視為《內經》最早的分類輯本,供校訂《內經》參考;此外,它保留了最早的經穴專書——《明堂孔穴針灸治要》的原文,為研究和輯復古明堂提供文獻依據,這是《甲乙經》一書的最大價值,也是皇甫謐對針灸的最大貢獻。
- 《針灸甲乙經·序》中提出《黃帝內經》由《針經》(即《靈樞》)和《素問》組成,這一觀點通行至今。有學者對此觀點持反對意見[2],認為除了醫學理論方面的考據可以否定這一說法之外,皇甫謐的其他著作,如史學方面的《帝王世紀》等,也存在著妄引雜史的問題,故對皇甫謐提出的觀點,有必要存疑。也有學者認為根據現有文獻,皇甫謐的觀點尚無法推翻[3]。
本書以線布穴的排列穴位法是很具特色的。它從頭、面、胸、背部等體表部位劃幾根線來分布穴位,如頭直鼻中入髮際一寸,循督脈卻行至風府凡八穴: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後頂、強間、腦戶、風府,背自第一椎循督脈下行至脊骶凡十一穴,大椎、陶道、身柱、神道、至陽、筋縮、脊中、懸樞、命門、腰俞、長強,胸自天突循任脈下行至中庭凡七穴,天突、璇璣、華蓋、紫宮、玉堂、膻中、中庭;胸自鳩尾循任脈下行至會陰凡十五穴:鳩尾、巨闕、上脘、中脘、建里、下脘、臍中、水分;陰交、氣海、石門、關元、中極、曲骨、會陰。這樣的布穴既方便又準確,後人每每沿從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針灸》中說:「舊明堂圖年代久遠,傳寫錯誤,不足指南,今一依甄權等新撰為定雲耳」。而甄權的取穴排列,悉宗《針灸甲乙經》,足見皇甫氏的這種以線布穴法,對後世針灸學所起的重大影響。 《針灸甲乙經》是我過針灸學得以發揚的重要基礎,唐代孫思邈的《千金方》中有關針灸的部分、宋代王惟一的《銅人腧穴針灸圖》、明代楊繼洲的《針灸大全》、及清代出版的《針灸集成》都是以《針灸甲乙經》為本。
《甲乙經》內容提要
《甲乙經》共十二卷,分為基礎理論(1~6卷)和臨床治療(7~12卷)兩部分
1、基礎理論部分: 卷一 基礎理論 來源於《素問》、《針經》、《難經》; 卷二 經絡理論 來源於《素問》、《針經》、《難經》; 卷三 腧穴理論 來源於《明堂孔穴》; 卷四 脈診 來源於《素問》、《針經》; 卷五 針道 除「針刺禁忌」中有部分《明堂》文外余皆出自《素問》、《針經》; 卷六 病機 來源於《素問》、《針經》。
2、臨床治療部分: 卷七~十二 治療 病機 出自《素問》、《針經》; 主治 多出自《明堂孔穴》。
《針灸甲乙經·序》的文獻價值不少人認為《序》只是將作者編書的目的和全書的主要內容概括一下而已,這樣可以方便讀者們了解全書的內容和宗旨,這個也確實是《序》的主要用處。《針灸甲乙經》是現存最早的針灸學專著,它的序不僅具有上述的功能,更具有文獻價值。
文章開頭,皇甫謐列舉了許多著名醫家,這些人名為現代人對古代醫學的研究和記錄提供了線索。文章中的兩則醫案,不僅是對醫生的治病經驗的補充,而且也能提示人們,在遙遠的古代疾病的主要類型和癥狀,預後,以及發病機理,對研究古代人的生活起了很好的提示作用。文中提及的「眉落」之病,現代醫學上沒有確切的疾病與它相對應。有學者分析,認為此病為麻風病,因麻風的癥狀之一,即是眉毛脫落[2]。但此處的「眉落」是作者的記載缺乏真實性,還是當時的病在現代已經消失了,值得進一步仔細考證。
《序》中作者還提到了不少古醫書名及其卷數,如《湯液》數十卷、《黃帝內經》十八卷、《倉公傳》、《明堂孔穴針灸治要》等」[4],還有《易》中的一些文字記載。現今,《湯液》和《明堂孔穴針灸治要》已經失傳,人們只能從其他書籍中去尋找它的隻言片語,從而推測原書的全貌,從而來了解古人對生活的態度和追求。《序》的記載和描寫,為人們提供了研究線索,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同時《甲乙經》選錄了《內經》中的部分內容 可以視為《內經》的最早分類輯本。
在文章的最後,作者提出「其本論,其文有理,雖不切於近事,不甚刪也」[4]則是文獻的刪減原則,對於現代文獻工作的整理也有參考意義。 古代醫學著作中的序除了具有文獻價值外,我們也注意到在讀序的時候常常會受前人高尚醫德的熏陶,佩服他們為拯救人民的疾苦,衣帶漸寬終不悔,從青衿之歲,到白首之年,無一日不刻苦學習的精神。從序跋中也可獲知,前人著書動機並非為求不朽,而是熱愛醫學,立志醫學,造福人民。我們可以從中獲得啟示和心靈的洗禮。
[編輯]葛洪《肘後方》與針灸- 葛洪生於江南士族,受道教的影響深刻,是改造道教的主要宗教人物;同時他還堅持儒家名教綱常思想,如他認為「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5]。可以認為,葛洪是儒道合一的宗教理論家,他的思想以神仙養生為主,儒術應世為外。
- 葛洪興趣廣泛,於文學、歷史、哲學、生物、地理、天文等均有著述,在煉丹和醫學方面,貢獻更大,是位從事化學實驗和醫療活動的醫學家。
- 據《肘後備急方·序》,葛洪先完成了《玉函方》;後見當時有各類《備急》癥狀不明,又多用貴重葯,非「貧家野居所能立辦」,故以「易得之葯」「兼之以灸」為主要方法,以「凡人覽之,可了其所用」為宗旨,而采《玉函方》要約,寫成《肘後救卒》三卷。「肘後」,指衣袖中肘所抵之處。古人衣袖寬大,常於此處放置一些隨身常用物品。以「肘後」命名,可知本書之意為令人隨身攜帶,便於救治急症。
- 《肘後備急方》的特點是簡、便、驗。這本書選方切合實用,療法簡便易行,療效可靠。就針灸而言,此書倡用灸法,而不用針刺;寫明位置,不標穴名;只重驗方,不以名醫字型大小為重。它以灸法救急、以灸補陽並最早運用了隔物灸。這些特點,都符合葛洪在本書序言中提到的」凡人覽之,可了其所用「的宗旨[6]。
- 葛洪倡用灸法,除方便普通百姓應用之外,也有可能是受他妻子鮑姑的影響。葛洪曾從南海太守鮑玄學習丹術,「玄亦內學,逆占將來,見洪深重之」,以女鮑姑妻洪。鮑姑,喜醫,長於灸法,一生行醫採藥,以井泉及紅艾為醫方,活人無數;尤善治贅疣,效如桴鼓。今越秀山麓有鮑姑殿及鮑姑井。
- 現在流傳的《肘後備急方》中,有針刺、有穴名、也有名醫字型大小,這些與葛洪所述不符之處,應該均為陶弘景所加。陶弘景是南朝時江南人,幼時讀葛洪神仙論,便有養生之志。他於約500年時增補《肘後備急方》成《肘後百一方》,所增加的內容因年代久遠,朱墨相混,故與葛洪原文無從分別。
[編輯]《明堂孔穴》的沿革
《明堂孔穴》,全稱《明堂孔穴針灸治要》,又稱《黃帝明堂經》,是最早的經穴專書。
《明堂孔穴》成書年代據考證上限在《漢書》之後,下限則在漢殤帝延平元年——公元106年前。
漢魏時期的醫家認為醫生必須熟悉《明堂孔穴》;在晉代,皇甫謐將《明堂孔穴》與《針經》《素問》三書合編成《針灸甲乙經》。
六朝時,據《隋書·經籍志》,《明堂孔穴》有了多種不同名稱和卷數的傳本,如《明堂流注》六卷、《明堂蛤蟆圖》一卷、《明堂孔穴圖》三卷、《神農名堂圖》一卷、《黃帝十二經脈名堂五臟人圖》一卷、《黃帝明堂偃人圖》十二卷等。
隋唐為《明堂》學術的鼎盛時期。《明堂》一書被指定為政府法定的「針生」醫學教材之一。([7])。《舊唐書·經籍志》和《唐書·藝文志》均載有「明堂經脈類」,此時楊上善、楊玄操、甄權等名家均修訂《明堂》重新修訂,並加註釋:楊上善撰著《黃帝內經明堂類成》、甄權修訂了《明堂人形圖》、楊玄操撰注《黃帝明堂經》。日本、朝鮮等國也在同期的醫學法令中將《明堂》列為醫學的必習課之一。
宋代官修的《太平聖惠方》也曾提及《明堂孔穴》並將其與《素問》、《針經》、《甲乙經》並列為醫家必讀書。 北宋天聖年間,王惟一等醫官編撰《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此書開始取代《明堂》,《明堂》就此在國內失傳。
今人黃龍祥以醫統正脈本《針灸甲乙經》為主本,參考《外台秘要》、《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冰注《素問》、《聖濟總錄》等書,輯校成《黃帝明堂經》,可供參考[8]。
[編輯]隋唐歷史背景
年號與相關醫家、醫事
朝代 | 帝號 | 年號 | 相關醫家、醫事 |
---|---|---|---|
隋 | 隋文帝 | 開皇 | 孫思邈生於開皇元年 |
隋煬帝 | 大業 | 楊上善大業中為太醫侍御 | |
唐 | 唐高宗 | 永徽 |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成書於永徽二年 |
永淳 | 孫思邈卒於永淳二年 | ||
唐玄宗 | 天寶 | 王燾《外台秘要》成書於天寶十一年 |
[編輯]楊上善與《黃帝內經明堂》
楊上善,唐初的醫家和著作家,醫技精湛,學識廣博。 楊上善著作,據《舊唐書-經籍志》和《新唐書-藝文志》所載,醫書有《黃帝內經太素》三十卷及《黃帝內經明堂類成》十三卷。 《黃帝內經明堂》的原寫本藏於日本仁和寺靈寶館,先後有兩種抄本:一為永仁四年抄本;一位永德三年照前本摹寫。二本參合校讀可接近原貌。現存《黃帝內經太素》楊上善注多次引證《明堂》,可知楊氏於注《太素》之前先完成《明堂》注。《太素》注中涉及十四經穴有115穴、375條。從有關引文可以了解《內經明堂》基本內容。 《黃帝內經明堂》共13卷。即十二經脈各一卷,奇經八脈合一卷,現僅存首卷,包括自序和手太陰經穴。 從手太陰卷所載內容可推知其餘各經的體例:卷首為總論:論述經脈所屬臟腑的病理生理及經脈的循行,內容采自《內》、《難》;此後為本經所屬穴位,包括名稱、位置及主治。內容采自《明堂》。其中三焦、心包和任、督脈的總論內容因與各經體例不同,較難推知原貌。 從殘卷內容可看出,《黃帝內經明堂》中,腧穴排列按經脈氣血流注的順序,使腧穴理論與經脈理論更有機地結合起來;腧穴內容包括五行五腧所屬、部位、刺灸法(留針時間、施灸壯數、誤刺、誤灸)及穴名、穴性的解釋等。
[編輯]孫思邈《千金方》與針灸孫思邈,京兆華原人,唐代著名醫家。幼年聰明好學,「七歲就學,日誦千餘言,弱冠善談老莊及百家之說,兼好釋典」。孫思邈自述「十有八而志學於醫」,對醫學有較深的研究。諸帝屢次徵召,皆辭而不就,而致力於醫學研究。其主要著作有《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學術貢獻有:完善了經穴理論,鑒於「去聖久遠,學徒蒙昧,孔穴出入,莫測經源,擠危扶弱,臨事多惑」,著手進行校勘;經穴排列同《甲乙經》,分仰、俯、及背排列,又有十二經五輸穴流注;書中還提及十二經脈用五色繪製,奇經八脈用綠色繪製;在穴位定位上,在《內經》骨度法的基礎上,首先提出了指寸法,如一寸、一夫法,為臨床不少定位取穴帶來了方便;孫思邈還補充了經外奇穴,命名了一些有些文獻僅有部位無穴名的腧穴,他還首次記載了膏肓俞的取穴定位、治療範圍和效果,並把它歸為經外奇穴,到宋代才歸到膀胱經;另有「阿是穴」,其名做早見於《千金》,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刺灸理論中,介紹了鋒針、毫針、大針、火針、白針、溫針、燔針等多種針具及刺法,如補瀉法 「重則為補,輕則為瀉」及「欲補從卯南,欲瀉從酉北」等。並有臨證要求、主治病證、療程、禁忌等闡述,並記錄了大量針灸處方。
[編輯]王燾《外台秘要》與針灸
王燾(約670~755),郿縣(今陝西眉縣)人,唐代著名醫學家,宰相王圭之曾孫。 王燾自述幼年多病,長大後愛好醫術。他做過徐州司馬,其時因母親患病,親自侍奉湯藥,終年不懈,還多次和不少高明的醫家交往,由此而通曉醫術。王燾「七登南宮,再拜東掖,便繁台閣二十餘載」,在朝中做管多年,長期管理弘文管,故有機會閱讀大量醫學書籍並掌握眾多秘要資料,為編寫《外台秘要》打下了基礎。 《新唐書-藝文志》載王燾有《外台秘要》四十卷,又《外台要略》十卷。今《要略》久佚,唯《秘要》尚傳。 《外台秘要》卷39載明堂灸法,專論經脈腧穴,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著名針灸文獻。在此卷中,王燾以經統穴;在治療方法上認為「針能殺生人,不能起死人」,故只存灸法。 書中還繪有十二人圖,按經列圖,有「肺人圖」、「大腸人圖」等,共有十二經穴圖(督脈合於足太陽,任脈合於足少陰)。圖中特別用黑色和紅色分別標明了禁灸與宜灸的穴位。 王燾提倡灸法,雖然不介紹針法,對推廣灸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樣固然有些偏頗,但是也影響了很多後世的許多灸法著作。
[編輯]宋金元[編輯]王懷隱《太平聖惠方》與針灸太平聖惠方是王懷隱奉召與其他的醫官,以翰林醫官家傳舊藏經驗藥方為基礎而編寫出來的。整卷書有一百卷,書中第99卷為《針經》,論針灸及穴法;第100卷為《明堂》,以論灸法為主。整本書為這兩卷最為世人探討,其中《針經》的特點有以下幾點:(1)圖文對照,穴隨圖出(2)陳述穴道,窮理盡性:《針經》的目的是以「陳述穴道,窮理盡性」,所以腧穴的主治性能、針灸宜忌、補瀉操作、留針時間、灸壯多少、艾柱大小、施灸方法等等,都按照病情而分的非常清楚,這是以前其他書都沒有見到過的。(3)提倡飲食禁忌(4)頭部倡用小柱多壯報灸法,這對於前人提出的頭部不宜灸是一種創新;後世醫家,如楊繼洲提出在《頭不多灸策》中認為頭部肌肉較薄,且頭為諸陽之會,故不宜施灸。在這裡,王懷隱的觀點是一種創新和挑戰,同時他也對頭部施灸提出一定的限定,如對艾柱的大小和施灸的壯數都有限定,否則會適得其反。(5)補充了若干奇穴:四神聰、前關、上崑崙、鬼哭都首見於本書。新增腧穴13個,其中經穴有6個有眉沖、督俞、氣海俞、膏肓俞、厥陰俞、關元俞等六穴,經外奇穴有7個,神聰、明堂、當陽、前關(太陽)、下崑崙、陽蹺、膝眼等七穴,除眉沖、膏肓俞、厥陰俞3個經穴見載於《脈經》、《千金方》和《外台秘要》外,其餘3個經穴、7個經外奇穴均為《太平聖惠方》首載。在該書所收的164穴中,42穴有活動肢體取穴法,活動肢體取穴法在針灸臨床方面至今仍有現實指導意義。而《明堂》分成上中下三卷,載穴170個,附圖36幅,然而後來被元代竇桂芳收輯在《針灸四書》內,稱為《黃帝明堂灸經》;這卷最大的價值就在於他是繼唐《外台》以後的另一本灸法專著,他總結了北宋以前的灸法經驗,輯錄了不少佚傳文獻。(6)開創複式補寫手法的先河:對部分腧穴的入針深淺、留針時間、出針、突發意外情況的急救處理也有一定的記載。值得一提的是,《針經》還特別註明:治療口歪的地倉穴、治療疝氣及小腹疼痛的陰蹺穴,須用「患左針右,患右針左」的針法。這些針法至今為臨床所用。(7)針灸並重:認為在某些腧穴上施灸對其主治病證特別有效,也記述了一些腧穴對所主治的病證,用針刺的療效最好。
參考資料:宋?王懷隱《太平聖惠方》,人民衛生出版社;針道源流,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
[編輯]王惟一與《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王惟一(約987~1067),或名惟德,里貫無可考。其集宋以前針灸學之大成,著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一書,奉旨鑄造針灸銅人兩座。為中國著名針灸學家之一。
王惟一曾任太醫局翰林醫官、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葯奉御等官。1027年奉詔設計鑄造兩具針灸銅人,一座置於醫官院,一座放於大相國寺。夏竦所撰胡《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序》中「素授禁方,尤工厲石。」即說明。1127年,金滅北宋,大相國寺銅人毀於戰火。太醫院銅人被金人運至燕京(今北京)。此後元、明兩代,銅人傳承有序,始終使用。明正統八年(1443 年),因北宋銅人磨損嚴重,故仿製一具代替使用。此後,北宋銅人下落不明,成為中國醫學史上的一大懸案。而明正統銅人則一直留存至今。
銅人以成年男子體型為標準,內藏臟器,外殼可拆可裝,體表刻有穴位,旁註穴名。「內分臟腑,旁註谿谷,井滎所會,孔穴所安,竅而達中,刻題於側。」穴位深約1.2厘米,教學或考試時,體表用臘封閉,內灌水(或說汞),針刺中穴,針拔水出,否則便進不了針。「定偃側於人形,正分寸於腧募,增古今之救驗,刊日相之破漏,總會諸說,勒成三篇。」這是世界醫學教育史上形象實物教學法的一種創舉。「景式萬代,將使多瘠感詔,巨刺靡差;保我黎烝,介乎壽考。」
王氏還撰寫了《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3卷,繪有針灸偃側人形圖。現流傳的人民衛生出版社1955影印本,即據宣統翻刻的金大定本縮影而來。原名《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全書原為三卷。金大定(金世宗)丙午年即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經無名氏補註,書商陳氏刊刻為《新刊補註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五卷。
該書載腧穴657個,除去雙穴重複有腧穴354個,與《針灸甲乙經》相比,增加三個雙穴(青靈、厥陰俞、膏肓俞)和單穴二個(靈台、陽關)。在穴位排列上,兼顧經絡穴位的系統性和便於臨證應用兩方面。卷1卷2按《外台秘要》體例,按十二經和任督二脈的經絡循行排列,卷3討論腧穴主治,則採用《針灸甲乙經》之長,軀體頭面部分按身體部位排列,四肢穴位仍按十二經排列。宋政府曾將此書頒行天下,又將其文字和24幅圖形刻於石碑,與針灸銅人並列與汴梁大相國寺,供民間醫家參觀學習。銅人之鑄造和圖經之頒行,對釐定穴位,訂正謬誤,統一各書之差異,加強針灸學術之科學性,有重要意義。總結了晉唐以來《甲乙》、《明堂類成》、《千金》、《外台》等書經驗之作,是一本承前啟後的重要針灸學著作,也是中國現存較早的一本腧穴學專著。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主要學術貢獻 1.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既有真題概念,又有分經概念的經脈腧穴圖譜。較之更古的《名堂圖譜》均有提高。 2.繼承了隋楊上善《黃帝內經明堂類成》及元忽太必烈《金蘭偱經》等,十二經體系循環流注穴位的思想,但未能與經脈循環順逆關係相吻合。 3.整理了腧穴位置對應的主治病症,為後世奠定了腧穴學的基礎 4.增補了青靈、膏肓俞、厥陰俞三個雙穴名,和靈台、關陽兩個單穴名。
[編輯]庄綽與《灸膏肓俞穴法》庄綽,字季裕,宋代人。其生卒年月,史籍及私人筆錄中均未見記載。據庄氏《雞肋編》等書所載,庄氏經歷了北宋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和南宋高宗五代,長期宦遊在外,博物廣識,從政之餘,對醫藥頗有研究,且造詣較高,著有《本草節要》(也作《本草蒙求》,疑即一書)、《灸膏肓腧穴法》、《脈法要略》、《《明堂針灸經》、庄氏家傳》等,但大多散失,僅《灸膏肓腧穴法》一書傳於後世。 《炙膏肓腧穴法》一書,共分1O篇,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本專門研究俞穴的著作。該書的成書年代,一般均根據書後庄綽跋署「建炎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定為該年,即1128年。 成書經過:1127年,庄綽患瘧疾,久治不效,最終由陳了翁為其灸膏肓俞而愈,故故為「使真人求穴濟眾之仁益廣於天下」,庄氏開始收集資料並編成本 書。 內容:此書收集了唐宋時期孫思邈、王惟一、石藏用、葉元善、潘琪以及僧仲等六位醫家取膏肓俞的數十種方法,圖文並茂,並附以本人見解。 《灸膏肓腧穴法》在宋代沒有刊行,只有抄本,但已頗具影響力。在宋人劉昉編纂《幼幼新書》和明人盧之頤所編《學古診則》都有收錄庄綽的部分醫著內容,後此書又被元代竇桂芳收錄在《針灸四書》中。 學術思想:庄綽倡用並善用灸法
歷史成就: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本專門研究俞穴的著作。即研究單一俞穴灸法第一書和第一人。
[編輯]王執中與《針灸資生經》王執中,字叔權,南宋東嘉人,浙江瑞安縣人. 1169年(乾道己丑)進士,生卒年不詳,生平事迹史無記載。 王氏少年多病,故除舉業外,兼攻醫藥,其中尤重針灸,於1165年撰《針灸資生經》7卷,附圖46幅,於1220年刊行,這是一部內容豐富的臨證針灸專著。 1、本書收集了南宋以前重要針灸著作的精華,又記載了許多民間針灸醫家和自己的臨證經驗。 2、在穴位上,王氏補充了督俞、氣海俞、風市等,又增加了民間驗證有效的別穴21個,如眉沖、明堂、當陽、窮骨、百勞等。 3、在臨證定穴上,他提倡「同身寸」法,說「今取男左女右中指第二節內庭兩橫紋相去為一寸」。這種取穴標準一直沿用至今。 4、本書突出貢獻在臨床對證配穴治療上,7卷中後5卷專論以內科為主的各科病證193種,因證取穴施治,針灸與方葯兼施,有些病證下還附列證治療驗案。 5、本書對灸法的記載也較為豐富,有灸勞、灸痔、灸膏肓俞穴、孫真人腳氣八穴灸、附子餅灸等等,集宋以前之大成。
學術成就: 1.既孫思邈後,又一位對阿是穴研究並著書的學者。注重尋找壓痛點,提出「正穴」概念,體表反應點也應該是穴位,往往是疾病中病理變化之表現,在這種壓痛敏感區域施針,可起到較好效果。 2.提倡灸法,當時醫學風氣偏愛灸法,而不熱衷針刺。
[編輯]何若愚與《流注指微賦》何若愚,金代中期人,生卒不詳,生平事迹史無記載。
何若愚先寫有《流注指微論》後改寫成為《流注指微賦》,從而創立了「子午流注」學說。
宋以後轉針區分左右,金代中期何若愚在《流注指微賦》中提出了:「轉針迎隨,分別男左女右」的觀點。意為「左轉從子,能外行諸陽」,故是補,「右轉從午,能內行諸陰」,故是瀉,為捻轉補泄的常法。他根據刺法相逆為迎為瀉,相順為隨為補的原則,將轉針左右的逆順關係也解釋為迎隨補瀉,並將其與男女陰陽關係相配合。他在《流注指微賦》中說:「男子左瀉右補,女子右瀉左補。轉針迎隨,補瀉之道,明於此矣」。元竇漢卿《針經指南》中有明確的敘述,實際應用以席弘更早。主要包括:轉針區分左右轉,以左轉為補、右轉為瀉;在理論上,將左右轉針與子午、順逆、升降、龍虎、呼吸、陰陽等概念相結合。 主要內容為:左右轉針:一般以醫生右手持針為準,對催氣、行氣有明顯作用。
何氏對於捻轉補瀉認為要區分男女,而實際在操作時並未有很大的療效改變,不過這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他的這一理念也是一種創新,也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儘管作用不大,但是也為後人做出了貢獻。
何若愚的學術貢獻 1.按時刺灸,子午流注法 2.分經絡定針刺深淺,補升瀉成法 3.接氣通經法,隋人呼吸與行氣的關係,定針刺時間 4.「男女氣脈,行分時合度」學說,主張「男女老幼氣脈與四時之氣相應合」針刺也應區別對待 5.捻轉補瀉的常法,「左轉為補,右轉為瀉」
[編輯]竇默與《針經指南》竇默(公元1190-1280年)字子聲,初名傑,字漢卿,著有《針經指南》,其內容包括《標幽賦》、八穴指法及葉蟄宮圖,此外還有《流注指要賦》《六十六穴流注秘訣》等。其門人王鏡潭著有《重註標幽賦》《增注針經密語》及《針灸全書》等
主要學術思想 1.提倡「交經八穴」即「八脈交會穴」 竇氏所用交經八穴,計有主治213證(《普濟方》引錄),明代《針灸大全》亦載有竇文真公「八法主治症證」234證。 2.手指補瀉十四法 「手指補瀉十四法」是指,動、退、搓、進、盤、搖、彈、捻、循、捫、攝、按、爪、切等操作手法。竇默繼承了《內》《難》理論,整理歸納此十四種針刺首發對後世影響較大。 3。解釋了針刺得氣的理論 分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得氣快慢、得氣的他覺現象、得氣與針刺手法的關係、針刺時機與得氣關係。 繼承了《內經》里理論,並將以上的得氣理論,寫入《標幽賦》一文。成為針家必讀篇目。
[編輯]王國瑞與《針灸玉龍經》
一、作者和著作 1.作者 王國瑞,生卒年不詳,元末針灸學家,浙江蘭溪人。 2.著作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本書無刻本,現在流傳的版本出於《四庫全書》寫本。 二、《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概況 1.書名釋義 扁鵲神應:1034年,宋仁宗患病,許希為針「心下包絡之間」而愈。仁宗從許希請而將扁鵲廟,並封扁鵲為「神應侯」。此後針灸著作都尊崇扁鵲,多以「扁鵲」、「神應」為名。 玉:用以喻針灸的效果確實可信。因《禮記·聘義》說君子比德與玉焉,「孚尹勞達,信也」 龍:用以喻針灸治法靈妙多變。因龍為乾卦爻辭的象徵,而乾卦是「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著重於「乾道變化」。 2.內容 (1) 《一百二十穴玉龍歌》 分總歌3首(韻),分歌83首(韻),後有「穴法歌」為前歌的結語。 (2) 《註解標幽賦》——或稱王開注本 (3) 《天星十一穴歌訣》 十一穴,包括三里、內庭、曲池、合谷、委中、承山、崑崙、環跳、陽陵、通里、列缺。後徐鳳《針灸大全》載作《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並治雜病歌》,並於前歌中加入太沖穴。 (4)《人神、尻神歌訣》 (5) 《六十六穴治證》 (6) 《流注序》、《時日配合穴法》 (7) 《盤石金直刺秘傳》 (8) 《針灸歌》 (9)《灸法雜抄切要》、《飛騰八法》——飛騰八法首見於此書 (10) 透穴
參考來源: 1. 扁鵲針灸玉龍經·後序,周仲良 2. 針道源流,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
[編輯]滑壽與《十四經發揮》一.作者及其著作
滑壽,字伯仁,號攖寧生,元末明初人。 生於元大德八年(1304)年;
卒年有二說:1.明洪武十九年(1386),2.明洪武元年(1368) 。自稱許昌人,著述和醫學活動主要在兩浙。
其著作有《讀素問鈔》、《難經本義》、《診家樞要》、《十四經發揮》。
二.《十四經發揮》
《十四經發揮》在元代忽泰必烈的《金蘭循經取穴圖解》的基礎上充實而成。《十四經發揮》刊行後 ,於1303年刊行的《金蘭循經》漸散佚,至無傳本。內容:上卷:手足陰陽流注篇,附仰伏人尺寸圖。中卷:十四經脈氣所發篇,各有附圖,這是本書的主要內容。下卷:奇經八脈篇。
(上、中卷末,滑壽自注內容與《金蘭循經》同;而下卷稱取自《素》、《難》等書,故下卷可能出自滑壽的補充。)
刊行:1341年(元至正元年)完稿;1364年(至正甲辰)刊行;明代薛立齋加以校刊後,收入《薛氏醫案》中。主要特點,是以十二經脈的流注先後為序註明有關穴位,因任、督二經也有專穴,故附入,總稱為十四經。
【參考】針道源流,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
[編輯]聞人耆年與《備急灸法》宋金時代,聞人耆年著於公元1226年的《備急灸法》,是論述心痛、牙痛、急喉痹、霍亂、腸癰、疔瘡、附骨疽等常見急性病證灸法療法的專著。此書還以多幅插圖,如屈指量腧穴法、朱點腧穴法、騎竹馬灸法等,都為當時針灸書所未載者。
[編輯]明[編輯]席弘學派與《神應經》 等著作席弘學派的主要人物有:席弘、陳會、劉瑾、徐鳳、李梴 ,其中席弘為江西針灸學派的代表人物。
席弘沒有留下著作,針灸歌賦中有篇《席弘賦》,始見於明代徐風編寫的《針灸大全》,當是根據席弘 一派的針灸經驗彙集成文。陳會、劉瑾為席氏後傳,明初劉瑾受到明太祖第十七子朱權的重視,1425年 奉命將陳會的《廣愛書》選編為《神應經》。徐風,字亭瑞,為《針灸大全》的作者,其中的《金針賦》 具體載述了針刺十四法、三才分部法,調氣法、燒山火、透天涼等補瀉八法及飛經走氣四法等,這種細 分左右的補瀉法,似亦出於席弘一派。李梴,號健齋,於1575年編成《醫學入門》七卷。卷一載針灸, 介紹子午、八法、迎隨等內容,迎隨概指補瀉法,所述以左右捻轉補瀉法最為複雜。
席弘學派始於南宋初期,經歷時間長,傳播廣,在針灸史上有重要地位,注重選穴,尤注重手法,特別是捻轉補瀉手法。
【參考】針道源流 ,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
[編輯]高武與《針灸聚英》高武,號梅孤子,明代四明人,生卒年不詳,大致生活於弘治、正德及嘉靖年間,當十六世紀初期。 著作有:《素難節要》《針灸聚英》。 《針灸聚英》, 凡四卷,彙集了明代以前三十多種醫學著作精粹,論述了臟腑、經絡、腧穴、針法、臨床運用等內容,並加以評議發揮,內容十分豐富,是一部較有影響的針灸專著,尤其是此書腧穴的編排體例,對後世影響頗大。明以前的許多針灸著作,對腧穴的編排大多採用《甲乙》《千金方》的 方法,即按人體頭面、軀幹、四肢等部位,分正、側、伏面進行排列。這種編排使各經脈之間的關係時有混淆。宋代《聖濟總錄》,開始採用以經脈氣血流注為序的排列法,但《聖濟總錄》篇幅浩大,非一般醫家所能購置,故《聖濟總錄》的編排法影響不大。高武在《聚英》中承襲了《聖濟》的排列法,並且加以完善,這樣就同意了針灸著作中對腧穴的編排方法,此法一直延續到今。 ==
高武的學術觀點有:1.尊崇《內》《難》,平述各家2.對子午流注的態度:i豐富發展了「納子法」內容。ii使用「納甲法」時,強調著眼於病。3.對針刺補瀉手法的認識:i闡發「迎隨」的意義。ii發對不合《素》《難》的補瀉手法。iii推崇「東垣針法」。4.其他
[編輯]汪機與《針灸問對》
明代醫家汪機在《針灸問對》中全面評議了刺灸法。對於灸法,汪機的主要觀點在於:
在灸法的運用上汪氏強調灸法主要用於陰寒盛,陽絕,陽陷等疾病的治療,對於灸法的防病保健作用缺乏正確的認識,他認為「針灸治病,亦不得已而用之 」「無病而灸,何益於事?」但對於灸法的防病保健作用,歷代醫家有詳盡的論述,如《千金方》「凡宦遊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現代臨床及實驗研究也證明,灸能提高白細胞數,促進單核一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且目前臨床上效果顯著的伏天灸治哮端,也說明灸法防病保健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汪機對於灸法的認識還是比較片面的。但汪氏那種不為習俗所惑,敢於執疑,守經而達權的治學態度仍值得我們借鑒。
[編輯]楊繼洲與《針灸大成》楊繼洲(1552-1620),名濟時,字以行,或雲名濟時,字繼洲,三衢(今屬浙江)人,明代針灸學家。楊因科舉不利而棄儒從醫,且家中世代行醫,有大量祖傳秘方和醫學典籍,為其行醫創造了條件。行醫四十多年,主要著作為《針灸大成》十卷。 《針灸大成》是由靳賢在楊繼洲祖傳的《衛生針灸玄機秘要》的基礎上,補輯重編而成的,在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由當時的山西監察御史趙文炳主持刻印。《針灸大成》很多內容都來源於高武的《針灸聚英》和汪機的《針灸問對》。《針灸大成》是明代三本總結性著作之一,因其文字翔實,圖文並茂,選取各家之精粹,可稱得上是中國古代一部針灸百科全書。在《針灸大成》中,楊繼洲的代表內容有《勝玉歌》、《針內障秘要歌》及四篇針灸試卷「策」等,這些內容都代表楊氏的主要思想。四篇「策」包括《諸家得失策》、《頭不多灸策》、《穴有奇正策》、《針有淺深策》,此四策為楊氏的考試卷策。在全書最後一卷,即第十卷,載有小兒按摩的內容,主要來自四明陳氏的《小兒按摩經》。此外,本書又增加了「眉沖」、「督俞」、「氣海俞」、「關元俞」、「風市」五穴,使得十四經的總穴數達到359個,僅次於清代李學川於《針灸逢源》中所記載的361個。
[編輯]參考- ^魏稼,高希言.各家針灸學說[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
- ^2.02.1王建中;田樹仁.從王粲病案談到《黃帝內經》[J].現代中醫藥,2001,(06).
- ^張燦玾.《針灸甲乙經》的主要貢獻及對後世的影響[J].中醫文獻雜誌,1994,(04).
- ^4.04.1皇甫謐.《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
- ^葛洪. 抱朴子內篇[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 ^葛洪. 肘後備急方[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7
- ^唐六典·太常寺
- ^黃龍祥. 黃帝明堂經輯校[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88
- ^虞摶.醫學正傳[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2
- ^10.010.1汪機.針灸問對[M].江蘇: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1個分類:針灸學
推薦閱讀:
※尚書右丞—搜狗百科
※[轉載]擇日(擇吉)宜忌大全!【文化百科】 (上)
※觀音為啥在中國變了性?丨視知百科
※朱聿鍔—搜狗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