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才到黃金期
老年才到黃金期
〔日〕曾野凌子
培養獨處的習慣
我沒有兄弟,直到婚後有了兒子,才發現男生玩的遊戲和女生的不一樣。
女孩子如果想看電影,都會邀請朋友在一起,他們覺得單獨看電影、吃飯,會很無聊。可是,男孩們即使沒人陪伴,也能獨自一人高高興興地去看電影,喝酒。兒子更會特意和父親錯開日期,去看同一部電影。
女性成長到某個階段前,都不善於單獨休閑玩樂,這一習性和社會背景有關。過去,只要不是家庭生活所需,女性單獨出門,幾乎就會被視為反傳統,再加上為自身的方便和安全,女性身邊也需要友人相伴。
這些因素都帶有些微的女性傾向。其實,若真正有興趣的話,單獨一人行動,也能全身心投入。就像與異姓談情說愛,總不會帶上朋友陪著吧。
我暢遊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時,即使有朋友陪伴著,也覺得如獨處一般自在。
我一直認為,務必要養成獨自一人也能夠休閑的習慣。
隨著年齡的增長,朋友漸漸凋零。再說,身體狀況日漸老化、惡化,能一起共游的人也越來越少。或許有一天,我不得不踽踽(讀「舉」)獨行在陌生的街道上,成為一個形單影隻的堅強老人。
孫輩忽視勿傷感
老年人若因為身體的逐漸衰弱,思想觀念的老化,以及無法追趕上潮流的緣故,就自己覺得與孫輩們格格不入的話,這犯了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的大錯誤。
通常,老年人在知識吸收上、運動體能上,趕不上十五六歲的青少年。有關數學或社會學科的知識等,能和孩子勢均力敵是父母也很少。我們經常聽到孩子們抱怨父母「連這些也不懂」,令壯年期的父母親也沮喪極了。
這麼看來,孩子們對父母的敬意變得蕩然無存了嗎?
有些人以為當然不會。壯年期的父母還在社會上工作,仍擁有賺錢的能力,還能得到兒女的敬重。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些已失去工作能力的老人,不就全部不被尊重嗎?
當然不是。有些人,直到年老體衰,出現精神恍惚或痴呆症前,一直在工作或學業上孜孜不倦地追求,從不懈怠,即使由於年齡原因不再拚命掙扎、抗拒命運,亦屬生命中的自然現象。而在其無言是沉默中,年輕的後輩仍能感受到他的威嚴。
我有一位學者朋友年滿八十,給人的感覺就如同老學究。他因動脈硬化導致昏睡不醒,而經治療醒來後的第一句話,竟是滿腹的感謝:「長期造成大家的不便,真對不起,也謝謝你們。」他再也無法延續原來的學者生涯,因聽力障礙幾乎整天一言不發。他和年近八旬的老伴,與兒女們分開居住。已經四五十的子女來探望時,他還會問孩子們:「有沒有帶糖果來?」
他的孫子曾說:「好奇怪,爺爺什麼也不會,就只會呆坐著,一點也不像以前那樣神氣。」
這讓我聽得眼淚差點掉下來。這是老人家還在堅持他的獨立精神,雖已無法貢獻,但仍祈願能對子女、孫輩有所貢獻,而依舊秉持身為一家之長的心境啊。
快樂地幫忙照顧孫輩
如果負荷不了,最好還是不要勉強自己幫忙照顧孫輩。可是,從照顧孫輩中得到樂趣的老人也很多。
年輕人千萬不可指責老人家不肯幫忙照顧小孩,因為那是一項很幸苦的工作。真正獨立的年輕夫婦,自己一定能想辦法,處理好包括照顧孩子在內的一切經濟、工作等方面的問題。而作為老年人,倘若照顧孫輩能給自己帶來快樂,那就好好地去享受這份愉快吧。即便晚輩不懂得感謝,也請自我剋制,不要抱怨連連。
如果幫忙照顧孫輩,是為了得到年輕人的感謝,那就大錯特錯了。
別擔心自己的後事
有位年輕的兒媳婦說:「平日的生活已經非常忙碌,而婆婆一來,偏又說些惹人嫌的話。像墳墓如何安排之類……每次發年終獎,都得提交一筆固定的數目給婆婆安排。婆婆從日常瑣事到墳墓等後事,統統看不開。」
老擔心後事,會給年輕人帶來很大的壓力。
死亡唯一的好處,大概就是對任何事情已沒有感覺了吧?人既已死,這把老骨頭要如何處置,應該不那麼重要吧。
就算墳墓造好了,終究也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時間再久仍是孤魂野鬼一個呢。歷史上的名人德川家康、拿破崙的陵寢,已遺存幾個世紀了,也僅是作為名勝古迹殘存下來。而前去參觀的人,也並非是去參拜,主要還是觀光。
不要干涉年輕人
有些老年人依然大權在握,這說明他們仍具有和壯年時期相同的思維模式吧。
我認為,若能將個人主義善加運用的話,那麼,培養出老人與年輕一代的獨立性,即使是骨肉親人,也能避免金錢之爭的醜態。
但是老年人也要切記,不去干涉兒女們的世界才好。倘若兒子已值壯年,就算他抱怨工作過於忙碌,或是打算辭職不幹,老人也應提醒自己盡量不去干涉。已到中年的子女,其朋友到家裡來訪時,除非是已熟悉的舊識,不宜喋喋不休的攪合在一起。他的交友已不需要你的指導,更不需要你去摻和。老人只需在被介紹時微笑打招呼即可。
我覺得子女成年以後,他們個人的一切生活起居,就不需父母再給予注意、提醒及批評。出差錯,應全由其本人負責;花光薪水,吃點苦頭承受後果也是應該的。
能自承結果,才會記取教訓,最終學會處理自己的事情。此時,父母親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禱。
假如孩子觸犯法律而鋃鐺入獄,世上所有的人都完全鄙視他時,身為父母,仍要秉持初衷為他祈福,拯救他的靈魂。也只有父母親,能在此時此地願意去拯救自己的孩子。
即使如此,父母親仍不要去干涉子女。尤其是在子女決策、交友、或是結婚、就職這些重要事項上切記不可干涉。
切勿故步自封
社會在不斷地變化,如果根深蒂固地認為反派角色永遠是從舞台左側登場的話,肯定會使思想不斷僵化。人到了耳不聰、目不明,行動不甚方便的老年期,對他人的看法也已固化。
我有一個老朋友,十年前就住在依山傍水的郊區,我對於他突然遷居到偏僻地區的舉動,始終納悶不解。
對於與時俱進,世上有數不清的定義。但是,這世界也天天從既有的定義中棄舊圖新。從來都以為小學生不可能自殺,有一天突然傳來小學生自殺的消息;麵館一直都是吃面的地方,也許某一天會賣起獅子、狒狒也說不定呢。沒錯,麵館賣獅子真的很奇怪,可是我們身處的世界,就是這麼變化迅速。生活用品、藥物、公交車線路等,也會改變。使用起來更加便利的衣服、用具,每日都在推陳出新。原來徒步才能到達的荒郊,開發之後就變得繁華起來。相反,曾人煙稠密的市鎮,也有可能荒廢。
老年人或許可以放輕鬆些,不必過度老成、穩重,試著去喜歡、接受新東西也是不錯的。
老年人憑過去的經驗、感覺來判斷行事,這種彌補衰退機能的本能反應,原也無可厚非。只是仍有必要培養出儘可能的細心與觀察力,以及重新定義事物的習慣。
——摘自《我想這樣年老》
宗友 20131112
推薦閱讀:
※太上感應篇215_享福在老年_布施不求報
※老年人須提防骨質疏鬆症
※人到老年,守住一顆心,記住兩個字,不忘四種情,做好五件事…經典必看
※「老年生活」之七:《千古難題——「婆媳矛盾」》
※老年斑包藏禍心!4個飲食Tips吃掉老年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