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人與酒的不解情緣

中國古代文人與酒的不解情緣(轉自:凱風網江蘇頻道)供稿:清風 編輯:杜小牧 李元導語中國是酒的故鄉,更是詩的國度,酒與詩都具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在歲月的流逝中,酒與詩不斷交織融匯,酒是水制的詩,詩是心釀的酒。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似乎對酒都情有獨鍾,不論富貴貧賤、通達潦倒、歡喜哀愁,無論宴飲聚會、臨行分別、落魄愁緒、壯志抒懷……似乎都離不開酒。不論是鐵馬秋風還是小橋流水,不管是瀟洒自如還是沉吟抑鬱。酒,都在他們的精神世界中,充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中國古代文人與酒的不解情緣酒香里的中國文化史中國文人與酒結下不解淵源。在飲酒想起詩,賦詩想起酒。酒與詩好象是孿生兄弟,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詩經》飲酒是樂事。酒,往往想到我們的祖先,用作祭祀之用,與神靈共享。「清酒既載,驛牡既備。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建安三曹,無一不喜歡飲酒作詩,曹丕在《與吳質書》中,就說自巳是「出則連輿,止則接席……酒酣耳熱,仰而賦詩」。曹植也有「置酒高堂上,親友從我游」,「公子敬愛客,終宴不知疲」的詩句。到於曹操,作為政治家的他主張禁酒,而作為詩人他很喜歡喝酒。他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惟有杜康」表達了他慨嘆人生,寄情於酒、於詩的心境。東晉詩人陶淵明,他的詩中有酒,酒中有詩。蕭統說:「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者也」。唐代是中國詩歌繁盛的年代,詩人多,嗜酒者也多。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海量、賀知章、王之渙、元稹等個個喜歡,且都飲酒而詩興大發,創作出不朽之作。有人說:「白樂天多樂詩,二千八百首,飲者八百首」。台灣詩人洛夫說:「要是把唐詩拿去壓榨,至少會淌出半斤酒來。」詩人們的許多優秀作品是靠酒激發出的靈感,在微醉中創作出來的,白居易那首膾炙人口的長詩《琵琶行》就是在醉酒之後,聽了歌伎裴興奴演奏琵琶,訴說她的身世後,產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共鳴,連夜寫成的。酒催詩發,詩助酒興,這是酒的魅力所在。對詩人來說,酒能產生異常的創作衝動和豐富的聯想,催化出靈感。蘇軾也是一個詩人兼酒人,「花間置酒清香發,爭挽發條落香雪」、「東堂醉卧呼不起,啼鳥落花春寂寂」。它的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更是在他飲酒後,在醉意朦朧中一氣呵成的。可以說中國文化史是蘸著酒寫成的,隨處都飄散著濃厚的酒香。酒是麻醉劑,它的纏綿如夢,它的柔軟如錦緞。酒是忘情水,它的冷酷似冰,它的鋒利似鋼刀。酒更是生命水,它的熾熱似火,它讓文人墨客超脫曠達,才華橫溢,盡情翱翔。酒是文人的精神,無酒不成文。文人的詩酒情結鑄就了輝煌的詩酒文化酒與詩人,似乎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詩人的血統中,無不流淌著酒的慷慨,酒的豪放,酒的清愁,酒的感傷。1.眾人皆醉我獨醒 不會喝酒的屈原確最懂酒

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流淌著大量的酒,散發出濃濃的酒香。《詩經》305篇中言酒近50篇,首開了我國詩酒聯的先河,如:「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以御賓客,且以酌醴」,「君子有酒,酌言獻之」,「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屈原,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由他開創的新的詩歌文體形式「楚辭」,與《詩經》一同成為了聳立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兩座高峰。他的詩篇中處處有酒,尤其是他那「酒神式」的藝術風格,古往今來不知傾倒了多少人。屈原所著的楚辭中的《九歌》、《招魂》、《大招》等篇都有寫酒的句子和段落。雖然楚辭中出現了椒酒、桂酒等名目,但屈原卻宣稱自己不喝酒:「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漁父》),但給人總有點此地無銀的感覺。在屈原的詩歌作品反映的酒文化堪稱絢麗多彩,並較詳細記述了先秦戰國時期的釀酒工業、飲酒方式、酒之種類,其文化價值彌足珍貴。其中最多描寫酒的《招魂》中多處極力描寫了楚國之酒的甘美:「瑤漿蜜勺,實羽觴些」——晶瑩如玉的美酒摻和著蜂蜜,斟滿酒杯供人品嘗;「挫糟凍飲,酎清涼些」——酒糟中榨出清酒再冰凍,飲來醇香可口遍體清涼;「美人既醉,朱顏酡些」——美人已經喝得微醉,紅潤的面龐更添紅光。關於「凍飲」一句,歷代學者眾說紛紜。有人說當時不會有飲用冰鎮過的酒這種高檔次的享受。然而1978年,湖北曾出土一對專門用於冰鎮酒的酒器,並配有一支精美的酒斗。這下就證實了「凍飲」的存在。【鏈接】2、醉里不知誰是我南宋辛棄疾一生中一半的詞在記錄自己的暢飲與酣醉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居士,從小生活在金兵佔領地區。辛棄疾為南宋詞壇最傑出的代表作家,有《稼軒長短句》集。辛棄疾留下的詞作無論數量之富,質量之優,皆雄冠兩宋。詞評家喻其人中之傑、詞中之龍。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鬥精神是他詞的基本思想內容。著名詞作《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滿江紅》、《沁園春》、《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辛棄疾這位煽動大漢脾氣大,塊頭大,酒量也大,嗜酒好飲,一生豪爽,狂放不羈。《沁園春》云:「富貴浮雲,我評軒冕,不如杯酒。待從公,痛飲八千餘歲,伴庄椿壽。」《念奴嬌》云:「醉里不知誰是我,非月非雲非鶴。」《滿庭芳》云:「無窮身外事,百年能幾,一醉都休。」辛棄疾的愛國情懷、報國志願也因酒而被釀造德沉鬱頓挫,瀟洒風流。一次,他醉倒在松樹旁邊,還問松樹:「我醉得怎麼樣?松樹當然不能回答。在醉眼朦朧中,誤以為松樹要來扶他,他用手推著松樹說:」去!酒醒以後,他就揮筆寫成《西江月.遣興》,把這件事寫了進去。【鏈接】3、恨在世飲酒不得足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詩酒人生為酒折腰

晉代的陶淵明是我國文學史上以嗜酒著稱的大詩人之一,他的飲酒詩字字珠璣,每首都有著詩酒話人生的真意,他的現存142篇作品中就有56篇涉及到了酒。陶淵明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酒徒!有一件事可以體現出陶先生性嗜酒的程度,那是他官居彭澤令的時候。一到任就令部下種糯米,糯米可以作酒。所以他說:我常常喝醉,就心滿意足了!他的妻子堅持要種大米,在妻子的固請之下,他才答應拿出五十畝來種粳。到了年底,郡官派督郵來見他,縣吏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嘆息說: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當天就解去官職,寫了一篇《歸去來辭》。其實,陶淵明辭官歸隱的真實思想,不僅於此。在《歸田園居》詩里,就講得十分明白。他說,他十三年中,幾度出仕,深受羈縛;這次堅決脫離官場,歸隱田園,就像籠中鳥飛回大自然一樣,感到無比自由和愉快。家鄉的草屋、田地、樹木、炊煙,乃至雞鳴、犬吠,都是那麼親切可愛,作者的這種心情,正反映了他對黑暗官場的憎惡和對大自然的熱愛。【鏈接】4、人生得意須盡歡唐代詩仙李白醉狂力士脫靴國舅磨墨

唐代是中國詩歌繁盛的年代,盛唐時期的詩人,幾乎個個都是詩酒狂客。李白是唐朝最著名的詩人,號稱「詩仙」。他現存1500首詩文中,寫到飲酒的達170多首。著名的酒詩有《將進酒》、《把酒問月》、《月下獨酌》、《對酒》等等。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極其傳神地描繪了李白:「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為了稱頌和懷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古時的酒店裡,都掛著「太白遺風」「太白世家」的招牌。傳說李白喝酒的時候,即使是天子的召喚,他也不理。有一天,皇帝又召見李白,請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詔書。恰巧李白剛剛喝完酒,東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他眯著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見站在皇帝身邊的太監高力士正在很不友好地盯著他,當時高力士是皇帝的紅人,橫行霸道老欺負那些被他排擠的小官員。李白早就看不慣這個欺軟怕硬的太監了。於是借口剛剛喝酒請求皇帝要求換一雙松一點的便鞋,皇帝立即叫人給他取雙便鞋來換。李白趁機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腳一伸:「給我把鞋脫了!」高力士平時作威作福搞慣了,沒想到李白會來個突然襲擊。在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高力士當慣奴才的膝蓋便自然而然地跪了下去,竟給李白把靴子脫了。李白走到書案前拿起筆來,在硯台里蘸了蘸,皺眉嫌墨汁過淡,對站在一旁的見國舅楊國忠道:「把墨給研一研。」這楊國忠可是貴妃的堂兄,依仗貴妃權傾天下,大臣們都得讓他三分,李白讓他研墨,豈不是一種奇恥大辱?終究礙於皇帝面子,無奈之下只好拿起墨塊研磨起來。【鏈接】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建安之傑曹植因嗜酒貪杯丟嗣位

以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詩》聞名的曹植曾被封為陳王,世稱陳思王,因才學敏博,深得曹操寵愛,多次想立他為嗣。但曹植喜歡飲酒,平時多宴請娛樂,遇到好酒往往是一醉方休。與這一切都讓曹植的兄弟曹丕看在眼裡,他經常派人搜羅好酒,給曹植送去,慫恿曹植喝酒。曹植不知是計,每天沉溺於酒中,做出了幾件讓曹操很是失望的事。建安22年,曹植在曹操外出期間,借著酒興私自坐著王室的車馬,擅開王宮大門司馬門,在只有帝王舉行典禮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縱情馳騁,一直遊樂到金門。事後曹操大怒,處死了掌管王室車馬的公車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漸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寵愛。建安24年,曹仁為關羽所圍困,曹操讓曹植擔任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帶兵解救曹仁。命令發布後,沒想到,曹植正好弄到一壇「十里香」酒,喝得酩配大醉不能受命,曹操氣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徹底打消了讓曹植當太子的念頭。曹植也因為喝酒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成為終身的遺憾。【鏈接】酒胡傳籌行酒令多少滄桑多少智慧蘊含其中酒令是中華文化中獨樹一幟的奇葩,產生於西周、興盛於隋唐,如火如荼在帝王將相和士大夫們的談笑中。千百年來,他們舉杯啟齒,多少火辣辣的生活味和巧捷萬端的智慧蘊含其內,不盡刀光劍影和宮娥蹁躚盡顯其中!1、酒杯依流水無酒亦醉書聖王羲之因酒令寫下了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晉代有名的大書法家、會稽內史王羲之偕親朋謝安、孫綽等42人,在蘭亭修禊後,舉行飲酒賦詩的「曲水流觴」活動,引為千古佳話。當時,王羲之等在舉行修禊祭祀儀式後,在蘭亭清溪兩旁席地而坐,將盛了酒的觴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經過彎彎曲曲的溪流,觴在誰的面前打轉或停下,誰就得即興賦詩並飲酒。據史載,在這次遊戲中,有十一人各成詩兩篇,十五人各成詩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詩,各罰酒三觥。王羲之將大家的詩集起來,用蠶繭紙,鼠須筆揮毫作序,乘興而書,寫下了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為「書聖」。而《蘭亭集序》也被稱為「禊帖」。【鏈接】2、肢肢而行脈脈而視智生東方朔酒宴顯露神奇的占卜能力

「射覆」是古代宮廷里的一種遊戲,方法是把一件東西覆在盆下,讓人猜射,猜出以後,先要念一段「射覆詞」。這段射覆詞,就像現在的謎面,要講出物的特點。後來發展成一種十分有趣的猜謎形式,叫「射覆謎」。據說漢武帝很喜歡射覆遊戲,有一次宮廷宴席行酒玩射覆的遊戲時把壁虎藏在盂中,卻沒有人猜中。東方朔向武帝自請說:「臣曾學《易》,請允許我猜猜是什麼。」於是他將蓍草排成各種卦象,回答道:「我認為說它是龍卻無角,說它是蛇又有足,肢肢而行脈脈而視,善於爬牆,這東西不是壁虎就是蜥蜴。」於是漢武帝賜給東方朔十匹帛。後來武帝又讓東方朔猜其它的東西,而東方朔每猜必中,皆有賞賜。東方朔也因此被漢武帝寵幸的伶人郭舍人嫉妒。郭舍人對漢武帝說東方朔狂妄自大,其實並沒有真本領,猜中只是偶然。並向漢武帝請求與東方朔一決高下。郭舍人用樹上的寄生出題,不料東方朔竟也猜中。敗後的郭舍人依然不甘心,又向東方朔出謎語,然而東方朔應聲就答,沒有謎語能夠難住他,在場的所有人亦非常驚訝。此後,漢武帝便任命東方朔為常侍郎,東方朔也終於受到了漢武帝的喜愛和寵幸。【鏈接】3、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文豪蘇東坡與佛印的基友情

據歷史記載蘇東坡和佛印是好朋友,佛印的出家與蘇東坡是有大因緣的。佛印江西饒州府浮梁縣人,俗家姓謝名端卿,上京趕考,聞蘇東坡才名,每與交談甚是投機,結為莫逆之友。那一年天時大旱,神宗皇帝在大相國寺設齋,祈求降甘露。翰林學士蘇東坡接旨充行禮官主齋。謝端卿得知後,十分好奇。當時,謝端卿穿著和尚的衣服混進大相國寺,充作捧茶侍者。神宗皇帝見其身材偉岸,面寬耳大氣宇不凡,當場賜其法號「佛印」,並令其當日剃度。蘇東坡為這事很自責,多次規勸其還俗,但謝端卿出家信心堅定,蘇大學士只好作罷。佛印好吃,每逢蘇東坡宴會請客,他總是不請自來。一天晚上,蘇東坡邀請黃庭堅去游西湖,船上備了許多酒菜。蘇東坡笑著對黃庭堅說:「佛印每次聚會都要趕到,今晚我們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詩,玩個痛快,他無論如何也來不了啦。」誰知佛印和尚老早打聽到蘇東坡要與黃庭堅游湖,就預先在他倆沒有上船的時候,躲在船艙板底下藏了起來。明月當空,涼風送爽,遊船慢慢地來到西湖三塔,蘇東坡把著酒杯,拈著鬍鬚,高興地對黃庭堅說:「今天沒有佛印,我們倒也清靜,先來個行酒令,前兩句要用即景,後兩句要用"哉』字結尾。」蘇東坡先說:「浮雲撥開,明月出來,天何言哉?天何言哉?」黃庭堅望著滿湖荷花,接著說道:「蓮萍撥開,游魚出來,得其所哉!得其所哉!」這時候,佛印在船艙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聽黃庭堅說罷,就把船艙板推開,爬了出來,說道:「船板撥開,佛印出來,憋煞人哉!憋煞人哉!」蘇東坡和黃庭堅,看見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個人來,嚇了一大跳,仔細一看,原來是佛印,又聽他說出這樣的四句詩,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來。蘇東坡拉著佛印就坐,說道:「你藏得好,對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三人賞月游湖,談笑風生。【鏈接】4、滿腹經緯傳古今狂生徐渭醉酒吞併六國

徐渭,字文清,後改字文長。別號青藤道人、天池生,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的書畫、詩文、戲曲都堪稱一絕,尤以寫意畫為最。他是個奇人奇才,廣泛涉獵文學藝術的各個領域,自稱書法第一,詩第二,文第三,畫第四。狷狂是徐渭的寫照。有一次,徐渭與友人飲酒行令,規定酒令中要一花名,一鳥名,再搭四書二句,詞曲一句。一友曰:「虞美人(花名)嫁了白頭翁(鳥名),翁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寒窗更守十年寡。」文長曰:「十姊妹(花名)嫁了八哥兒(鳥名),"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可憐兩口兒無依倚。」雖是遊戲之作,亦可見徐渭的機敏佻達。有一次,徐文長和六位文人一塊喝酒。這六人事先商量好,想捉弄一下徐文長。那位年紀大的文人說:「喝酒要行酒令,今天酒令是,各人說一個典故,要和桌上的菜肴有關。說的出的拿去吃,說不出的沒的吃。按年齡大小一個一個地說。」七個人中,徐文長最小,菜只有六樣,顯然對徐文長不利。首先令官說:「姜太公約魚。」說罷就把那碗魚搶到了自己面前。第二個人說:「時遷偷雞。」說著便把雞肉端了。第三個人說:「張飛賣肉。」邊說邊把豬肉端去。第四個人說:「蘇武牧羊。」伸手把羊肉端過。第五個人說:「朱元璋殺牛。」話音未落,把牛肉端了。這時桌上只剩下一碗青菜。第六個人說:「劉備種菜。」把青菜也端了。於是令官說:「不要客氣,大家各吃各的吧。」六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看看徐文長,他們很得意,都哈哈地大笑起來。這時徐文長不慌不忙地說:「且慢,我還沒有說呢!」接著,兩手把袖子一捋,做好手勢,大聲說:「嘟!秦始皇並呑六國。」一下把他們面前的菜肴統統都搬到了自己面前。六個人無話可言,只好對徐文長說:「佩服,佩服!」【鏈接】舉杯消愁愁更愁 多情自古傷離別古代文人醉酒,很多時候是為了逃避現實,有時甚至是不得已才為之,因為他們早知酒是雙刃劍,搞不好就傷人。1、北宋范仲淹駐守邊疆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字希文。和包拯同朝,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教育家,謚號「文正」,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范仲淹倡導的先憂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爍異彩的精神財富:朱熹稱他為「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范仲淹當秀才時就常以天下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書批評當時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貶。范仲淹被貶期間在陝西守邊四年,儘管邊地的艱苦生活沒有動搖他破敵立功的決心,他領導邊地軍民堅決抵抗西夏和羌族奴隸主的入侵,使得敵人不敢進犯,但當時的范仲淹時時流露出一種濃烈的懷鄉情緒。在他看來,只有家鄉才能給他以心靈的慰藉。戍邊期間,他在《漁家傲》詞中云:「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因防守邊疆的任務在身,致使空有滿懷鄉愁而歸家不得,耳聽哀怨凄涼的羌笛聲,不覺落下傷心的淚水。他還在《蘇幕遮》詞中道:「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浸透在這些詞中的濃烈的懷鄉情緒已經有范仲淹歸隱思想的影子了。沉浮不定的宦遊生活使范仲淹產生了遊子漂泊異鄉的思戀故土的情感,思鄉懷舊之愁實在難以排遣,只得獨對明月,以酒澆愁。然而,酒入愁腸愁更愁,滴滴濁酒有如思鄉的淚水何其苦澀啊。【鏈接】2、千古才女李清照晚景凄涼凄凄慘慘戚戚聲聲慢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李清照大量創作飲酒詞,在李清照筆下,酒與她的詩詞一樣,隨著她人生經歷的跌宕起伏而變化,仔細品味李清照的詞,會發現,她大部分詞中充滿濃郁的酒香,有的淡飲,有的濃醉;有的乘興而作,有的引恨而為。「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李清照,一個十六歲的年輕女子,喝得暈乎乎的,連回家的路都找不著了,即使在今天,也不多見。李清照晚年寓居南宋都城臨安,晚景凄涼,過著孤苦伶仃的生活。此時的李清照,對酒更到了嗜酒如命的程度,那首千古傳唱的《聲聲慢》,就是最好的註解,酒不僅要喝,還要多喝,才能夠麻痹她的思念與痛苦。此時李清照飲酒,唯有凄涼之意。她從早年的單純貪杯逐漸發展到每飲必醉的借酒澆愁的地步,她的這些表現很可以歸納為現代醫學上的酒精依賴症了。1155年,李清照仙逝於杭州西湖一帶一個芭蕉庭院里。【鏈接】3、詩學泰斗陸遊為愛斷腸紅酥手黃滕酒宮牆柳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一生寫詩近萬首,是唐以來唯一自成宗派的詩學泰斗,素有「小太白」之美譽。他的名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家喻戶曉。陸遊的愛情生活很不幸。「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是陸遊悼念他前妻唐琬的詞《釵頭鳳》。唐琬原是陸遊的表妹,兩人結婚後十分相愛,但是陸遊的母親很不喜歡這個兒媳婦。在封建舊禮教的壓迫下,他倆終於被迫離婚。後來唐碗改嫁給趙士程,陸遊也另娶了妻子。公元1155年春天,陸遊到沈園去遊玩,偶遇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對陸遊的撫慰之情。陸遊見人感事,遂乘酒醉吟這首詞,信筆題於園壁之上。然而唐琬受不了這種刺激,回去後不久便死掉了。【鏈接】4、絕代之君李煜借酒哀國喪問君能有幾多愁

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最後一位國君。史稱李後主。李煜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文及音律均有一定造詣,其中詞的成就最高,在中國詞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對後世影響甚大,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詞是李煜的代表作《虞美人》,也是唐宋詞中的名篇。當時李煜在其42歲生日那天與后妃們聚會飲酒作樂,寫出膾炙人口的《虞美人》時,宋太宗再也不能容忍,賜毒酒毒死李煜,又虛情假意封李煜為吳王,以王禮厚葬於洛陽邙山。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李後主的《虞美人》也許就是對此最好的詮釋。【鏈接】結語 台灣著名作家林清玄曾在《溫一壺月光下的酒》中寫到:「喝淡酒的時候宜讀李清照;喝甜酒的時候,宜讀柳永;喝烈酒的則大歌東坡詞。其他如辛棄疾,應飲高粱小口;讀放翁,應大口喝大口曲;讀李後主,要用馬祖老酒煮薑汁到出苦味時最好;至於陶淵明、李太白則濃淡相宜,狂飲細品皆可。」文人與酒,歷經千百年,酒給了文人快樂,給了文人靈感,給了文人寄託。而文人付酒於生命,付酒於文化,付酒於情思。讓我們細細去用心去品味,慢慢用心去感知,而現代文明中,文人與酒,亦或說是酒與文人,還能創造出多少佳話,我們期待著,我們祈禱著......

歡迎光臨木柳書屋
推薦閱讀:

在唐朝提起他的名字 所有文人都會豎起大拇指 名字竟是自己起的
中國當代社會哪些方面的問題其實「清末」與「民國」的學者、文人已經看的很透、闡述的很准(舉例說明)?
《左傳》雜談:視死如歸的史官
中國古代武功高的文人都有哪些,哪個最強?

題主說的不是統軍能力或戰功啦,是個人武力……?
建安七子中的倒霉蛋應瑒如何變成了御用文人?

TAG:中國 | 古代 | 文人 | 古代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