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劉陽先生(沂蒙畫派創始人)文章:千里之行

千里之行

——1986年創立沂蒙畫派創始人、學院派藝術家劉陽先生

惠 蘭

2001年,山東省文化廳與國家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在北京中國美術館,主辦了1986年創立沂蒙畫派創始劉陽先生的個人書畫展《世紀沂蒙——劉陽畫展》,表達了山東人民對劉陽先生自1986年至今赴沂蒙寫生創作、表現、宣傳沂蒙的精神的深深敬意與高度肯定與支持。

就劉陽先生開創的沂蒙畫風,可以研究總結歸納出以下幾方面:

一、沂蒙畫派第一人

綜觀中國千年繪畫史,歷代山水畫大家輩出,大都是以經濟發展、文化發展的城鄉向四周擴散,並以地域不同形成山水畫的「南北分宗」,一般意義上:南宗山水與花鳥、人物、書法,形成了強調文化氣息,重水墨韻味兒與造型的趣味,靈秀、工巧、精緻的體系,多帶有文人式的閑散與清高;北宗山水則凝重、舒曠、渾厚。「南宗」所涵蓋表現的範圍比北方要廣,江南江浙、安徽一帶以水鄉、黃山,為主要表現對象——古代有宋、元、明、清,山水畫大家很多,現代有黃賓虹、潘天壽、李可染、吳冠中;川蜀一帶——近有黃賓虹、陳子庄、李可染;兩廣一帶——近有嶺南畫派、李可染。北宗山水大都圍繞黃河上下;太行山一帶——古有唐、宋、五代李唐,近有賈又福;黃土高原一帶——近有長安畫派。而北方其他地域山水則歷交通與經濟及觀念等諸多原因,歷代少有畫家涉足,所畫也只是零散的一些如見聞般的記錄,未像如上述區域常為歷代畫家所表現的那樣頻繁與豐富,這裡面除了有歷史、政治、經濟、文化、交通、氣候、民族的原因外,主要是受幾千年中國文化藝術的審美觀念所左右——雖有工筆、青綠、寫意(逸筆)之稱與區別,但「具象」始終是中國山水畫的審美評價標準。就連過去成為「教科」、「範本」的歷代畫家總結出的山水畫的各種皴法技巧,也是以南宗山水物象為主的。

隨著現代文化在中國的確立,黃賓虹、李可染不僅在表現山水的地域上跨度很大,技巧也更加多樣豐富,但他們仍然是以表現江南的山水為主,直至賈又福北宗山水畫,才在造型、構成、筆墨、用色方面逐漸體系化。但表現山東齊魯山水風情的繪畫,在劉陽先生自1986年至今紮根沂蒙、創沂蒙畫派之前,仍是空白。沂蒙多丘陵,平緩、平實,少有起伏跌宕,又因地處北方,氣候乾燥,似乎缺少中國畫中「六法」所說的氣勢與氣韻。是什麼吸引了生長在北京的劉陽先生,自1986年至今赴沂蒙層層挖掘、創作並形成了既具傳統繪畫「勢」、「韻」、「境」及筆墨的特點,又具現代文化意識、思想、造型、光色的視覺衝擊力極強的沂蒙山水呢?

(一)偶然中的必然:劉陽先生自幼蒙受家教,對古今歷史文化有著極深的理解。1986年偶然赴山東寫生,他便被齊魯大地平和、悠久的文化底蘊與內涵所吸引,尤其在沂蒙的山水中,他似乎找到了平淡、平凡的對話回聲。這一發便不可收,他走遍了沂蒙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以至於習慣了大蔥煎餅、糝、羊肉湯的他,回到北京已經有些不適應了。

(二)用文化的語言與歷史現實對話:劉陽先生的沂蒙山水畫風,之所以在當今畫壇獨樹一幟,並不是他只在表面上根據寫生或照片翻版現實,而是用他獨有的深厚的歷史文化藝術涵養,及他多年潛心研究東西方古今繪畫技巧與理論,在比較中把握住了繪畫的造型、構成規律,並形成了屬於他自己的技巧體系。結合他的規律化的超前思維、思想方式,與沂蒙的古老的精神對話,將思想文化融入其中,再從沂蒙的山水表象中,提取出更深層次及與山水共生的沂蒙人的生存狀態,從而形成某種觀念,再通過視覺化的造型、構成及筆、光、色規律,創造而不是複製出一幅幅讓人無法尋找對照,卻讓人可以體味,一看便入目難忘的沂蒙山水風情物態。劉陽先生的沂蒙山水畫,幾十年中從未出現過反覆,這就印證了他將自己融入沂蒙的物我兩忘境界,畫中才有那樣深刻的思想內涵——平中見奇、靜中寓動,渾厚豪放中多有為生存尋找樂趣的情調。造型、變形誇張,山、水、雲、樹、石、人、羊莫不如此,生動渾厚,用筆、用墨、用色深沉老道,一層層反覆積澱,結合光影極大膽地使用超乎尋常的色彩構成,或交叉、或重疊、或分散,畫中的物象與精神,不拘於畫幅的限定,似有遊離於畫外的言不盡的感覺。所以在劉陽先生的作品中:浪漫的敏感——有,時時有;現實的哲理——有,無處不有;象徵的朦朧——亦有,是娓娓的有鋪墊的;荒誕的解構——有,更有重新創造的藝術技巧規律。令人讀罷心性如洗,靈魂也隨之凈化。

劉陽先生的沂蒙山水與他的人物、花鳥、動物、書法、篆刻一樣,並不是為了寫而寫,畫而畫,也決非傳統文人的玩筆墨概念。也許正是他的這種思想境界,與體系化規律化的技巧,才真正奠定了他的藝術的地位,而這一切,也恰恰為深處山海之間默默的沂蒙,樹了一個大而寧靜、深厚而質樸的形象,至今,人們提到山東便會想到巍巍泰山與沂蒙,想到歷史文化豐厚的如畫的沂蒙,劉陽先生的歷史貢獻正在於此,同樣提到沂蒙.人們也更會推崇劉陽先生的沂蒙山水畫風。

二、「沂蒙畫風」與藝術現象

自1985年至今,中國畫壇在引進外國美術思潮的同時,也經歷了由崇尚現代主義的對傳統的反思,到回歸傳統的新現實、實用主義的過程,分析潛在的原因大致如下:(1)初期盲目地吸收外來藝術思想與技巧,及盲目地否定傳統,和繪畫市場未形成規模與規範的秩序,粗製濫造與盲目炒作的「生產過剩」及假冒偽劣製作的「飽和」,阻礙了建立、健全、深化世紀之交的中國畫藝術體系、與技巧體系,及市場體系的研究創作與營銷體制。(2)欣賞收藏水準滯後,一味「拿來」不行,一味反傳統不行,在逐步引入國外經營市場模式與規範化管理滯後的情況下,一部分畫家與畫商乾脆轉行;一部分人觀望;一部分將中西古今改制;一部分則為迎合欣賞、收藏、市場,重操曾一度反過的傳統,仍借傳統的「雞」謀下金蛋,或以古代作品讀其歷史,或以大家作品讀其名,或乾脆仍用已定論的畫風技巧進行變向模仿生產。(3)受物質生活觀念改變的影響,文化藝術由一度的都市、鄉村大範圍的「普及」和參與的市場化,轉向城市化、城鎮化、資本化、高端化,繪畫藝術又回到「層次」創作,與欣賞收藏的消費之中,成為金錢、資本的寄生品。一些人更針對所謂「需求,進行」生產「與銷售,對具有價值的展覽無暇顧及.對「藝術源於生活」,因無暇體驗生活,而轉向從傳統、古人、今人、外來文化中「借鑒」抄襲,或是生拼活扒概念,及在繪畫工具中做文章。(4)訊息時代,物質豐裕,生存觀念的改變,藝術多樣化。

然而,還是有人始終在走自己的路,這便是自1986年至今,自覺赴山東沂蒙寫生創作並創沂蒙畫派、畫風的劉陽先生,他並沒有參與到上述十幾年所出現的現象中去。上世紀1985年前後,劉陽先生也曾是引進外來先進文化的倡導者,他曾在《青少年書法報》、《現代書畫家報》等報刊、雜誌上應邀開設專欄,系統地闡述中國現代書畫應建立科學的思想、技巧、創作、批評理論體系與市場戰略,但劉陽先生始終清醒地在尊重古今中外歷史的前提下,以橫向比較的方法論,在尋找現代藝術的發展規律化的異同。他始終選擇沂蒙作為他藝術思想、技巧體系不斷完善的載體,始終跳出喧鬧的各種畫展、筆會與炒作宣傳,始終堅持走自己的路。包括1987年至今在國內外舉辦的幾十次個人書法、中國畫、油畫展,及1988年北京榮寶齋出版《劉陽畫集》,參加的在中國美術館的「現代藝術展」中的油畫作品,香港的「中國藝術大展」的油畫作品及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收藏的作品,與出版的幾十部個人專著。均是他扎紮實實用各種視覺構成規律創作的。這些沂蒙題材的作品,在幾十年間異軍突起,通過他逐漸形成並完善的藝術思想、表現技巧,得到了國內外各界的廣泛認可與讚譽,並逐漸形成了影響。

經過劉陽先生的努力,所形成的沂蒙畫風,到底蘊含了些什麼樣藝術思想與技巧因素呢?這就需要從幾個方面來看:(1)劉陽先生始終堅持,繪畫藝術應當首先具備歷史文化內涵。從歷史的角度說:中國畫有千年發展史與完整技巧體系,任何試圖割裂與打破歷史的做法都是違背規律的,因為中國的繪畫經歷朝歷代始終在改變,那麼如何正確面對歷史,決不能盲目、低能的抄襲特有的藝術模式。文字的產生與發展,如同種族的延續與沿襲歷史,及以前人為參照,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藝術思想與技巧上發展創造,才能發揚中國畫特有的中國特色,融和現代西方先進的藝術文化觀念,不斷變革藝術表現技巧。從文化的角度說:藝術作品中所包含的一切藝術元素,都是畫家對社會、人及事物各種生存規律、道德責任、價值觀念及所涉及的人類文明進步的探索。(2)劉陽先生重新界定了以往中國畫的概念,他不僅僅將中國畫分科的山水、人物、花鳥作為概念與技巧的不同來看待,不是被動地在山水、花鳥、人物畫中用技巧去套概念,用概念去捆技巧,而是主動地選擇進入中國畫山水、人物,花鳥的客觀載體,去完成並豐富中國畫在分科上的界定。所以他選擇了沂蒙山,將沂蒙所含的山水、花鳥、人物、動物,集中地反映他每一幅不同主題、技巧的作品中。(3)從具體的構成、造型、筆墨技巧而言:劉陽先生沂蒙畫風的作品,大都是取沂蒙的局部,加以放大、補充、去蕪取精。山、水、樹、石、人物均以剛柔相濟的線條勾出,造型圓潤渾厚而誇張,有接近自然姿態與傳統中國畫中的勾勒、皴擦渲染,有近乎符號化的幾何平塗、組合、穿插與覆蓋,大膽使用墨與色的對比與融合,以各種色彩傾向的灰色為基調,在黑、白、灰的極端化色彩構成中,結合物象自身與藝術構成規律,重新創造出他心目中、印象中的沂蒙,使中國畫在形、墨、色的基礎上,融進光、影點、線、面的強化作用。

劉陽先生歷經幾十年創立的沂蒙畫風所形成的影響,不僅僅是藝術現象,正如歷代山水畫大家們,所作出的努力一樣,既豐富了中國畫在技巧上的表現形式,又在題材上拓展出了具有鮮明藝術特色,及濃郁沂蒙風情的藝術思想、技巧體系。

三、沂蒙畫風的社會人文內涵

社會發展、物質文明的飛躍,無可厚非。人類文明千年史的進步,正是因為與物質文明並駕齊驅的文化文明的內涵不斷變化。作為21世紀的人,有沒有文化內涵,並不只是看學歷與書本概念,關鍵是作為基本人的信仰、信念的內涵。成為真正為社會與現實歷史有用的人,無疑是個人責任行為的延伸。口號可以喊,榜樣可以樹立,但自始至終由自發升華到自覺,卻又是默默地堅守並實現自己的信仰信念,腳踏實地地為社會做出努力與貢獻,則是需要一點精神與毅力的。一位偉人說過:一個人做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如果用現實的含義理解上面的話,則可以這樣看:劉陽先生幾十年如一日為發現沂蒙做了件好事。

生長在北京的劉陽先生,自1986年至今自覺紮根山東沂蒙,用他特有的體系化思想技巧創沂蒙畫派,敘寫沂蒙風土人情與沂蒙精神,在理論上形成了:浪漫的敏感、現實粒的哲理、象徵的臆朧、荒誕的解構,在技巧上形成了渾厚凝重變化豐富,造型獨特,筆墨色彩強烈的視覺藝術模式。這正是先生沂蒙畫風所蘊含的深厚的社會人文內涵。沒有誰去讓劉陽先生為沂蒙山樹碑立傳,只是在偶然間,在與沂蒙對話的瞬間,他找到了與沂蒙對話與溝通之外的精神的互融。正如他在已出版畫集中說的:「若說當代山水畫大師黃賓虹先生鍾情於峨眉、雁盪,李可染先生蘸墨於灕江,賈義福先生闊斧於太行的話.那我也許是受天意與命運之使不經意間選擇了山東的沂蒙山。我也曾追隨大師的足跡行遍天下三山五嶽,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西立高原大漠以觸雲天,南泛小舟以聆水鄉竹韻巷陌。北跨駝馬以踏雪馳風……感天大,地大,我太小。自1986年尋訪沂蒙,我便被山東特有的山水、風情、民俗及淵遠的文化所吸引、感動——泉城奔突的泉水、曲阜肅儼的龍柱與歷代聖哲的遺訓,泰山日出所掩天下為小的壯魄,微山湖點點白帆凝練的一波澄碧。至沂蒙山後,頓為這裡的一切所感化——山不高而渾厚,水不深卻靈犀。嘗於月下臨溪於淺水巨石上,聽蛙鳴,看魚影,對遠山,醉不知返……於蒙陰岱崮所居的幾日中,可以說是我確立將沂蒙作為我終生為之創作的理想的要素。多年,已記不起多少次徜徉在沂蒙的緩坡,大崮、叢林、梨花、茅舍間,也曾無數次驅車在山頂狂奔,於沂河邊飛放紙鳶,追摹金雀山《孫子兵法》,玩賞金星硯、徐公硯、燕子硯之餘,也創作了無數只屬於沂蒙與我自己的山水、人物、花鳥畫」。劉陽先生沂蒙作品中的這種精神,不僅是他多年的學養與沂蒙產生共鳴的結果,更難能可貴的是自新世紀伊始,在山東省各級政府、省文化廳及各級有關領導的支持下,開始了將沂蒙作品回歸山東,他將幾十年敘寫沂蒙精心創作的作品,無償捐贈山東省的一些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同時也將他的青春、學養融入了齊魯。

2001年於濟南


推薦閱讀:

老算命先生詳解:結合八字生肖豬一生命運如何!
轉盧昭源先生擇日名課
反弓路就一定凶?這樣的反弓路也有好的風水!風水道先生
古代算命先生的七不算,有那些
在太極拳要領上找感覺----趙幼斌先生談練拳體會

TAG:創始人 | 文章 | 先生 | 沂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