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楚王好細腰」涵義演變初探

楚王好細腰」涵義演變初探 刷新

標籤: 強國文化歷史雜談 [ 原創 2011-06-24 07:11:55]作者:用心溝通

此日記引用地址:http://blog.people.com.cn/blog/trackback.do?wlog_id=1308870755769495

如今,但凡提及「楚王好細腰」,大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認為,是楚靈王好色引發的故事。其實,這是對「楚王好細腰」典故的一種誤解誤讀。我們知道,「楚王好細腰」,源自一個典故,而這個典故又源自文獻記載的一個故事。正是由於該故事隨著時代的變遷,構成了不同的演繹藍本,才有了後來大不相同的解讀與評價。 「楚王好細腰」一事記載在眾多古籍中。其中,《戰國策》和《墨子》描述得比較詳細,比較像一個原始的故事。 《戰國策。楚一》里的《威王問於莫敖子華》篇記錄了楚威王和大臣莫敖子華的一段對話。威王聽了莫敖子華對過去五位楚國名臣光輝事迹的介紹,羨慕不已,慨嘆道,「當今人材斷層,那裡能找得到這樣的傑出人物呢?」 於是莫敖子華講了一個故事:「昔者先君靈王好小要,楚士約食,馮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惡,就而不避。章聞之,其君好發者,其臣抉拾。君王直不好,若君王誠好賢,此五臣者,皆可得而致之。」 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是:從前,先帝楚靈王喜歡他的臣子有纖細的腰身,楚國的士大夫們為了細腰,大家每天都只吃一頓飯,因此,餓得頭昏眼花,站都站不起來。坐在席子上的人要站起來,非要扶著牆壁不可,坐在馬車上的人要站起來,一定要借力於車軾。誰都想吃美味的食物,但人們都忍住了不吃,為了腰身纖細,即使餓死了也心甘情願。莫敖子華接著發揮道,臣子們總是希望得到君王的青睞的,如果大王真心誠意喜歡賢人,引導大家都爭當賢人,楚國不難再岀現像五位前賢一樣的能臣。 《墨子。兼愛(中)》篇也講了相同的故事:「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譯文大意:以前,楚靈王喜歡自己的臣子有纖細的腰身,所以朝中一班大臣都將一日三餐改為一餐,每天早晨整裝,先要屏住呼吸,然後束緊腰帶,扶著牆站起來。到了第二年,滿朝文武大臣的臉色都是黑黃黑黃的了。) 但他另加上 「晉文公好惡衣」和 「越王好勇士」兩個典故,強調說明同樣的道理,在此就不一一詳細說明了。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楚王好細腰」都不是說「好細腰」女子,而是指「好細腰」之「士」。今天 「士」字男女通用,既可以說「男士」,也可以說「女士」。但在春秋戰國時期,「士」是介於卿大夫和庶民之間的一個男性群體的專用稱呼,女人沒有資格稱「士」。 從現有史料記載看,楚王愛細腰女子之說,是自東漢後才有的。「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人」,最早出自東漢初期名將馬援的長子馬廖之手。公元77年,即典故的主角楚靈王死後第六百零六年,馬廖在《上長樂宮以勸成德政疏》里,比喻當權者的愛好引導時尚潮流時,使用了 「吳王好劍客,百姓多創瘢;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人」的句子。他的《疏》被收入東漢范曄編撰的《後漢書》和北宋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鑒》中。這兩本著作是古代士子必讀之書,其影響力可想而知。 因而可以說,馬廖的微言大義,使得 「楚王好細腰」的性取向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彎,也投合社會上大多數人們對這個典故的理解,以致後人在提及這個典故之時,只記得了楚王喜愛細腰女子的故事,卻漸漸淡漠了典故本來的意思。 筆者今天探討「楚王好細腰」的歷史典故,不是想僅就該典故的本來意義加以還原,而是希望對此典故的原意予以探討和論述。因為這個典故具有很深的寓意,它告訴人們做什麼事情不要盲目的跟從和追隨,否則後果會很悲慘。尤其是身為領導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用正確的方法修身養性,切莫人云亦云,盲目跟風。畢竟,官位居高者,提倡什麼,反對什麼,對屬下和民眾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提倡不健康、不科學的東西,就會給社會帶來不良的影響,甚至是禍國殃民的危害。 古有云:「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說的雖然是言傳不如身教的道理,對我們今天的話題也不無啟發意義。按說,身體力行的重要性似乎人人都懂,但在實際工作中,說得到做不到的事並不鮮見。萬事「說」得容易,而踏實去「做」的品行就非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假如我們今天的某些官員動不動就馬列主義對人,自由主義對己,肯定很難擺脫低級趣味,很難提高辨別能力,很難抵禦各種誘惑,很難做到廉潔自律,從而也就不可能有好的品行。 因此,領導者是否敢於負責、勇於負責、善於負責,無疑成為一項至關重要的試金石。只有領導者真正做到了對國家的事業負責、對手中的權力負責、對人民的利益負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才能率領廣大民眾走上正確之路,才能成為適應新時代需要、得到百姓擁戴的好官員。 (作者:用心溝通原創)
推薦閱讀:

梵語的起源與演變
中國式護身符:歷代長命鎖的演變
【同、興,桐、興】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變含義
淺談書法字體的演變
淺析清代八旗軍的發展與演變

TAG: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