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擇主而事:水滸軍師吳用與三代老大之死

擇主而事:水滸軍師吳用與三代老大之死

天機星吳用

  在專制權力的磁場里,永遠不要相信下屬對舊主的忠心,利益才是人際關係永恆的調節器。

  不要小看了吳用在三十六天罡里的外號,「天機星」的意思有兩層,一是富於機智,二是相機而行。吳用是水滸世界裡最可怕的人,梁山領導權的兩次轉換與他有關,梁山三任首領的死,也與他有關。

  晁蓋時代的梁山政權,是由吳用一手締造而成。吳用是個不安分的小知識分子,早在教書育人的同時,就非常注意時事動向。得知劉唐和晁蓋的搶劫意圖後,他立即給學生放了假,積极參与謀劃。從一開始設計劫取生辰綱,到後來決定上梁山,再到利用內部矛盾殺王倫,實現梁山領導權的第一次轉換,都是在吳用的指揮棒下實施的。

  晁蓋是具有老大氣質的領導者,吳用是知識分子謀略家,公孫勝是體現天命意義的宗教人士,阮氏兄弟屬於小農階級,劉唐是實力派遊民,白勝是社會邊緣人,林沖是軍隊勢力的精英,杜遷、宋萬是元老級人物,朱貴是小商販的代表,這個時候的梁山,已經初步具備了日後發展的基本雛形。在這個團體中,由於吳用在為新梁山攫取第一桶金,以及擁戴晁蓋為梁山泊主活動中立下了首功,無可爭議地擔任了「二把手」,並以軍師身份掌握了軍權。晁蓋雖然是梁山的一家之主,但恐怕吳用才是操縱遙控器的實力派人物。

  在中國歷史上,有野心爭奪帝位的不外乎兩種人,一是豪強,如楊堅、李淵輩;二是流氓,如劉邦、朱元璋輩。豪強有所憑藉,便於取得權力;流氓無所顧忌,敢於冒險。歷史上鮮見文人開國,原因在於文人囿於文化傳統,滿腹道德文章,行事畏首畏尾,性格固執保守,而豪強、流氓多豪爽豁達,任時敢博,鋌而走險,所以逢亂世往往能乘勢而起,因此有「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的說法。吳用本質上是文人。文人也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是當皇帝,而是最上者為帝王師,退而求其次為帝王友,再退而求其次為帝王臣。他們雖然當不了皇帝,但卻能出謀劃策,為豪強、流氓所用。文人其實是一種特殊的寄生蟲,他們往往通過「母體」的成功,來獲得實現人生價值的快感。所以,在亂世時,總會有張良、范增、諸葛亮、徐懋公、劉伯溫這樣的文人策士出現。吳用坐不了梁山的第一把交椅,但梁山卻不能缺少吳用這樣的人物。

  晁蓋的出現,使吳用大喜過望,他感覺自己終於碰到了一個明主,所以他積極出謀劃策,奪取了十萬貫生辰綱,並把晁蓋送到了梁山第一把交椅上。然而他慢慢發現,晁蓋原來是項羽般的人物,除了高大威猛、耍槍弄棒的外在英雄條件以外,缺乏未雨綢繆、高瞻遠矚的內在梟雄素質。在他眼中,晁蓋是「兄長性直,只是一勇」。吳用隱約看到了的人生終點:跟著晁蓋自己可能和范增一個下場,而要想成為張良式的千古賢臣,就需要碰到像劉邦一樣的人物。吳用與宋江並不相識,但卻「聞宋押司大名」。宋江敢以身試法,私放了他們這些朝廷要犯,可見魄力非同一般。江湖好漢們都有「為人不識宋公明,要稱英雄也枉然」的感嘆,宋江在江湖中有著廣泛的人脈關係。這些是成就一番大事業的基礎。而晁蓋對宋江感恩戴德、誠邀加盟的心理,吳用掌握得一清二楚。所以他對宋江懷有景仰而畏懼的複雜心情。

  梁山事業在火併王倫之後,一直停滯不前。經過清風寨事件後,宋江以信件的形式,舉薦了花榮、秦明、燕順、王英、呂方、郭盛、鄭天壽、石勇八位英雄上梁山,在總共二十一位頭領中佔了近一半,一下子改變了梁山的人力資源結構和班子成員結構,這讓吳用對宋江的人脈關係和手腕能力刮目相看。宋江因探親被抓,刺配江州,路過梁山時,被晁蓋請到了山上,於是有了第一次的「宋吳會」。宋江在梁山受擁戴的情形,讓吳用很吃驚。他隱約感到宋江有可能再回梁山。所以立即決定:向宋江推薦了自己的親信——神行太保戴宗。這個決定的目的至少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藉助戴宗監獄長的身份照顧宋江,向宋江示好;二是藉助他日行千里的神行術,讓戴宗監視宋江。

  宋江反詩案發後,知府蔡德章派戴宗給父親蔡京送信,路過梁山被朱貴葯翻。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戴宗從江西九江(江州)到河南開封(東京)送信,就算他再不認識路,也不可能繞道山東境內的梁山泊。這裡只能有一種解釋,就是戴宗要向吳用密報宋江的活動。果然,下山迎接戴宗的是吳用一人。我們可以推測,走向聚義廳的路上,戴宗肯定向吳用介紹了宋江的情況。在江州,宋江獲得了更廣泛的人脈關係,共結識了包括李俊、張順在內的地主武裝首領、水陸派系頭領、江湖遊民、胥吏等各方面的二十位好漢。這一消息使吳用很震撼:如果這二十位好漢也被舉薦上山,晁蓋系人馬將完全淹沒在宋江勢力的潮水中,梁山的權力和人力資源結構將徹底改變。退一步講,即使宋江不上山,他也會成為手裡握著遙控器的精神領袖。

  宋江是否入伙,都關乎吳用在梁山的地位和其今後的發展前途。如果宋江不入伙,吳用穩居「二把手」的位置,但事業有可能停滯不前;如果宋江入伙,他就會擔任「二把手」,從而淡化吳用的作用。更可怕的是,如果他取代了晁蓋,自己作為晁蓋的嫡系,有可能被排擠出權力層。考慮到梁山肯定會出馬解救宋江,吳用必須做出關乎自己前程命運的決定。當晁蓋要立即提兵解救恩人宋江時,吳用立即進行了勸阻。他出了一個主意:模仿蔡京的書法和圖章,寫封假信讓戴宗送給蔡九,要去直接把宋江押到東京,這樣梁山可以在半路上解救。然而,等到戴宗一下山,吳用突然連聲叫苦,說信中因為圖章問題,肯定會露出破綻。然後他立即獻計,讓晁蓋如此這般,立即兵發江州。

  從做出寫假信的決定,到戴宗下山,中間隔了三天時間。為什麼這期間吳用沒有意識到可能出現失誤,偏偏戴宗一下山,吳用就想起了信里有破綻,這真是疏忽大意嗎?不是!這是吳用的一套複合計謀,他在進行自己前程的危機博弈。如果梁山出兵救不了宋江,宋江因為假信問題被殺,則可以保住晁蓋的梁山,也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大不了事業停滯不前;如果梁山出兵救了宋江,吳用先獻假信計,後獻出兵計,這些都會切換成對宋江的救命之恩,從而拉近了兩人間的關係。如果宋江有朝一日取代晁蓋,自己將繼續保留原來的權力地位。這種複合計謀,晁蓋等人哪裡知道?戴宗、宋江也不可能知道。戴宗回去向宋江說了以後,宋江還「心中暗喜」,為保住自己這條命而慶幸。我相信戴宗走上江州法場時也沒有明白,他只是吳用的一個重要棋子。吳用藉助於犧牲這個嫡系朋友,完全可以瞞住任何一雙狐疑的眼睛。

  晁蓋等人幾乎傾巢出動,最終解救了宋江。宋江帶領了二十位新頭領上了梁山。在此之前,還上演了水滸世界中僅有的兩個「智取」之一,在吳用智取生辰綱後,宋江智取了無為軍,展示了自己傑出的軍事作戰能力。同時,二十位新頭領的上山,以壓倒性多數取代了晁蓋系的權力與人力資源統治地位。吳用的計謀沒有白費,宋吳終於連成一體,這種聯盟似乎還受到了命運的支持。在宋江獲得了天書後,九天玄女讓他「只可與天機星同觀」。在一個組織內部,「二把手」和「三把手」整天瞞著「一把手」密謀,連傻瓜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標誌著吳用拋開晁蓋倒向宋江的事件是三打祝家莊。三打祝家莊起因是楊雄、石秀、時遷投奔梁山。他們投奔梁山是因為聽說宋江(而不是晁蓋)招賢納士,因為時遷和戴宗、楊林比較熟悉,所以三人希望通過戴宗、楊林的引薦加入梁山。路上因為偷了祝家莊的雞,時遷被抓。晁蓋見到楊雄、石秀之後大發雷霆,他的憤怒固然是因為偷雞有辱梁山的聲譽,真正原因恐怕在於他發現投奔宋江的人越來越多,無論江湖和梁山,都似乎不知道有他晁蓋這一號。他要殺楊雄等人的目的,一是為了抑制宋江系的勢力,二是為了顯示自己才是「一把手」,三是為了出出心中的悶氣。然而,這個決定如同當年王倫排擠他一樣,使晁蓋失了人心。宋江等人連成一體進行反對。宋江表示要打祝家莊解救時遷,吳用立即附和宋江的意見,並含蓄地勸晁蓋不要手足相殘。戴宗的言語更明確:「寧可斬了小弟,不可絕了賢路。」晁蓋的做法,使他與王倫間畫了等號。結果眾頭領一致贊同宋、吳的意見,晁蓋陷入了孤立。

  三打祝家莊是宋江第一次領軍打仗,這是他樹立政績、顯示能力的機會,除了林沖、白勝外,他帶了自己的全部嫡系出征。攻打祝家莊並不順利,吳用領兵前來接應。他送給宋江一個大禮物:把前來投靠梁山的孫立集團,在沒有向晁蓋彙報的情況下,直接引薦給宋江。此舉表明吳用已不把晁蓋放在眼裡,而是把宋江當做領導核心了。吳用此舉,幫助宋江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插曲,在林沖捉了扈三娘後,宋江沒有把她解與晁蓋,而是送給自己的父親收做乾女兒,並把她嫁給了王英。這一舉動的目的是宋江想拉攏人心,還間接表明梁山已由他當家。祝家莊戰役的勝利,使宋江的威信更高。楊雄等人是奔著戴宗、楊林去的,李應、杜興是楊雄的關係,孫立集團是楊林的關係,公孫勝與楊雄、石秀是薊州老鄉。晁蓋要殺楊雄等人的行為,徹底使他陷入了人脈孤立。

  此時,宋江的聲望已經遠超晁蓋。段景柱為了投奔梁山,偷了寶馬準備獻給宋江作為見面禮,結果被曾家五虎搶去了。不僅如此,曾頭市還編排歌謠讓小孩傳唱,藉以侮辱梁山:「掃蕩梁山清水泊,剿除晁蓋上東京!生擒及時雨,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盡聞名!」曾頭市的挑釁傳到梁山,晁蓋反應極為激烈。原因在於:三打祝家莊後,梁山的多次行動如破高唐州、青州等,都是宋江帶隊出戰。每次戰鬥都導致梁山的組織規模有所擴大,而宋江本人無論是聲名還是貢獻,都蓋住了自己的風頭。尤其無法忍受的是,段景柱根本沒把他這個老大放在眼裡,直接越級要把寶馬獻給宋江,由此可見自己在江湖中的地位了。晁蓋感覺到自己慢慢被架空,領導權已經落入宋江之手。面對宋江、吳用的勸阻,晁蓋說:「趁此春暖之時,不去拿他,直待養成那廝氣勢,卻去進兵,那時遲了。你且休阻我,遮莫怎地要去走一遭!」我們可以猜想,他的話里肯定有這樣的潛台詞:如果我再不搞點政績,等你宋江繼續增長勢力,我就全完了。晁蓋帶了二十名頭領,包括林沖、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遷、宋萬等人,以自己的老班底為主力,連毫無用處的白勝都帶去了。這裡也有一個比較重要的信息,就是吳用作為晁蓋系老人居然沒有去,原因恐怕在於:晁蓋看出了他已經投靠了宋江。結果,晁蓋出師不利,中箭身亡,從此開啟了梁山的宋江時代。由於吳用在梁山領導權的第二次轉換中所起的關鍵作用,順理成章地保住了自己的位置。

  我們不能埋怨吳用。不少人都希望自己的命能賣個好價錢。他在晁蓋那裡已經看到了人生理想的盡頭。良禽擇木而棲,與宋江結盟,可以使自身潛力和利益目標實現最佳匹配。在專制權力的磁場里,永遠不要相信下屬對舊主的忠心,利益才是人際關係永恆的調節器。後來,宋江為了逐步漂白梁山好漢們的身份和梁山聚義的性質,以求在與朝廷的談判中,獲得更有利的條件,他把名聞天下的大地主盧俊義弄到了梁山。盧俊義雖然成為超越吳用的「二把手」,但他只是一個符號,並沒對吳用的地位造成實質性傷害。吳用和宋江一樣,被忠臣良將的幻影迷住了眼睛,在宋江實施招安的計劃中,他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從而對梁山的最終覆滅,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不成功,便成仁,所以,吳用最終追隨宋江而死,展示了一個知識分子對理想末路的無奈和絕望。

  自古以來,有多少文化人能夠在權力誘惑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又有多少文化人沒有成為權力的寄生蟲呢?

推薦閱讀:

TAG:軍師 | 吳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