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金剛經》講記 (六)下

凈空法師《金剛經》講記 (六)下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頂禮文殊智慧勇士!頂禮凈空法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師兄們好!現在我們開始學習凈空法師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六集)下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以不言之教,護念付囑,一切發大心者,亦無非法相也。】

釋迦牟尼佛天天往舍衛城去乞食,走一趟,表演的,這是舉一個例子。實際上要曉得,世尊的生活,從早到晚點點滴滴,都是流露出圓滿的「護念付囑」,無量的功德。只是舉這一個例子而已,千萬不要以為就是這個才能夠顯示三空融二諦,其他沒有了,那你就完全錯了。要知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就沒有錯了。所以他這個教化,護念一切發大心者,發大乘心這些人。可見得佛沒有著空,佛沒有說斷滅相,他這樣做就是護念,就是付囑。

【能隨時,如是觀照,則得真實受用。】

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明瞭這個事實,什麼叫觀照?也用在自己生活當中,像佛一樣,你得的受用當然是真實的,這哪是虛假的!所以這佛法學了,馬上就有用處。序分我們就到此地介紹完畢,向下從第三段開始,到一百七十九段,是本經的正宗分。其實正宗分,無非是釋迦牟尼佛日常生活的說明而已。請看經文:

經【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這一段文字,是結集經典的人所寫的,是記載須菩提尊者,在法會當中為我們、代替我們請法。這裡所講的是規矩,請法的規矩、請法的禮節,儀就是禮節。對老師要恭敬,對佛法要恭敬,真誠恭敬心來啟請。

『時』,就是世尊入舍衛大城托缽回來以後,飯吃完了,洗足已,敷座而坐,大家都坐下來了,這個時候。『長老須菩提』,長老是尊稱,這個名詞在此地也不多介紹。『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從他自己的座位起來,他要請法一定要從自己的座位起來,走到佛的面前,先跟佛行禮。『偏袒右肩』,平常穿衣服兩個肩膀都是包起來的。佛陀在世的時候,衣著很簡單,只有三衣一缽,出家人。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要適合中國人的生活環境,所以許多生活上的儀規也都改變了,一定要改成適合中國人的環境才行。中國在印度的北方,氣候寒冷,三件衣服決定不能保暖的。所以佛法傳到中國之後,三衣就變成象徵性的禮服。我們現在不像印度人用布包起來,我們用釦環,而且衣的面積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印度的衣很大,整個裹在身上。南傳的佛教,還是用過去這個衣,這大家都看到的,此地南傳的法師們常常來,大家能看到的。所以中國的袈裟只有他們的三分之一。日本的法師那個衣就更小、更方便,他把那個袈裟大概合成這麼一小塊,平常放在西裝口袋裡頭,要搭衣的時候,用繩子套在上面,更方便了,適合於每一個國家的國情,生活方式不相同,這我們要知道。

「偏袒右肩」,要曉得,為什麼行禮的時候,要把右邊的膀臂露出來,像我們這樣搭法就是偏袒右肩,便利做事情。在佛面前行禮,說不定佛有什麼事情吩咐你,叫你馬上去辦,右手在外面辦事方便。跪下來的時候,『右膝著地』,左膝不著地,這叫胡跪,這種跪法起來方便;行禮當中不忘承事,不忘記佛要是有什麼事情吩咐我,我可以很快去辦,是這個意思。兩個膝蓋跪在地上,起來就不方便,動作沒那麼快,所以跪的時候是一隻腳,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合掌表一心。平常這個掌散亂的,心是散亂的,所以講妄想妄念多。對佛行禮的時候,掌合成一個,表示把妄念都收回來,一心專心來聽佛的教誨,專心來接受佛的教導,合掌是表一心,所有念頭合而為一,表這個意思。這都表法的,合掌代表恭敬。『白佛言』,「白」是下對上;佛對弟子們講話,「佛告」,告訴你,告訴是上對下,下對上是白。現在我們都不講求這些,現在小朋友對父母:我告訴你,學生對老師也是:我告訴你。現在不講求,我們要曉得。但是我們要隨俗,隨俗要知道恭敬,恭敬心不能夠沒有;言詞可以隨順世俗,恭敬心要具足。學佛要從這個地方學起。我們看底下這個小註:

此一段以下,這就是第三段,至是名法相,就是一七九節,是此經正宗分,這剛才報告了。

【時字意深】

剛才我說了,說的是事。就是釋迦牟尼佛托缽回來,吃完飯,洗足,敷座而坐,這個時候,這是從事上講。這個地方,時字意思深了,因為釋迦牟尼佛每天都這樣做,今天須菩提尊者才把這個事情說穿,這個時含義就不一樣了。

【是大徹大悟時】

須菩提尊者看到這個事實,看到世尊這樣善巧方便教化眾生,付囑護念,這是覺悟了,徹底覺悟了。

【一眼覷破時】

一眼看破了。

【所謂,千載一時也。】

釋迦牟尼佛每天都是這樣表演,從來沒有被人看破,今天被須菩提尊者看破,剛才說過,實在講須菩提也是表演的,也不是他今天真的看破。今天大眾的緣分成熟,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跟大家說明,大眾能覺悟,能夠肯定,能夠相信,不會懷疑,因緣成熟了,機緣成熟了,應該要把世尊身教的意義詳細說出來。

【亦即始覺之時】

始覺是開始覺悟。佛法講覺,第一個是始覺,始覺是開始覺悟;第二個講究竟覺,是圓滿的覺悟。圓滿的覺悟只有一個,始覺不曉得有多少。我們每天都有覺悟,每天都是始覺。天天都有新的覺悟,那個新的就是開始覺悟,一直到等覺菩薩,開悟的時候也叫始覺。所以始覺的意思,我們要明瞭,始覺有淺深不一樣。十信菩薩始覺就淺,十地菩薩始覺就深。所以始覺的意思,也是很深很廣。這個地方講的始覺,不是須菩提尊者始覺。與會大眾,有能力接受這個法門,有資格、有條件修學這個法門,這個始覺是大眾的始覺,這個意思才圓、才正確。

【非時機成熟不可說也】

此地這個始覺,時機成熟了。世尊跟長者就像唱戲一樣,一問一答,讓我們在旁邊聽了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回事情。平常天天跟在釋迦牟尼佛身邊都矇在鼓裡,不知道釋迦牟尼佛一舉一動、一言一笑,點點滴滴都是圓滿的金剛般若波羅蜜,不知道!今天這個緣分成熟了。

【凡事皆必時節因緣成熟】

時節因緣不成熟沒法子,講了是空講,那個毫無意義,大家得不到利益。佛為一切眾生說法,句句都是真實的,都是利益一切眾生。如果說法契理不契機,理說得沒錯,但是大眾時機不成熟,沒有法子接受,這樣說法就白說了,叫閑言語,閑言廢話。如果說是契機不契理,說出來的很好聽,大家聽了很開心、很歡喜,不是正道、不是正理,那種說法叫魔說,那不是佛說。佛所說法,一定契機契理、理機雙契。「時節因緣成熟,方能湊合。佛說法教人,亦如是也。」佛這樣教導我們,我們要守住佛的原則。我們要教給別人,也要觀察他的機緣有沒有成熟,應該給他說某一個法門,選擇經典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經典。經典縱然選出來了,還要懂得怎樣給他介紹,是淺說、還是深說,是長說、還是短說,這裡面的方法很多很多,但是一個不變的目的是要令眾生覺悟,令眾生現前就得利益。這是從禮節上所顯示的,我們也要懂得。可見得不但釋迦牟尼佛表演給我們看,須菩提尊者一樣也表演給我們看。

下面是尊者的話,他提出問題了。先讚歎,這都是屬於禮節,行禮之後一定對佛讚歎。讚歎裡面含的意思也很多,這個諸位要曉得。難道佛喜歡聽人家巴結,喜歡聽人家說他的好話,那就錯了!對佛的讚歎,這些言詞是替佛接引眾生的,讚歎是這個意思。佛是一個圓滿智慧的人,天上、人間第一好老師。我們每個人都想找一個善知識來教導我們,善知識到哪裡去找?善知識自己總不能說我是好老師,我很有智慧,你們來跟我學,這個話說不出口;學生雖然有義務介紹,學生也不能說「我這個老師不錯,你去跟他學」,這個也太過分了;容易叫人家說,你們是自己抬高自己,自己為自己宣傳,這毫無意義。於是用什麼方法?用讚歎,讚歎老師讓別人聽,他聽到了、他有意了,原來這個人有這樣的德行、學問,那我要跟他學習去。不拉信徒,也不勸你,但是一定要告訴你,用這個方法。我告訴你,我不勸你也不拉你,讓你自動自發到善知識這邊來求學,讚歎是這個意思。佛門裡贊偈、偈頌,都是讚歎佛的,唱香贊,這都是讚歎佛的。唱的時候要以真誠、清凈、恭敬心,要唱得清清楚楚,字正腔圓,能夠叫外面人、不學佛的人聽到之後,他心裡頭有所感動,讚頌的目的在此地。假如我們這個贊子,唱得烏烏呀呀,唱了半天一個字也沒聽到,不知道唱些什麼,這個目的就完全達不到了,這就錯了,這是必須要曉得的。唱的時候,有唱的規矩,有唱的方法,不能夠隨便亂來的。要知道要達到目的,這就對了。此地是讚歎的兩句話:

經【希有,世尊。】

一開口就「希有」,這兩個字的意思是無盡的深廣。這兩個字提出來,整個講堂聽眾大家耳朵都豎起來,什麼事情希有?他底下一定是集中精神,很注意去聽。

經【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這就把兩樁希有的事情說出來了。底下的小註:

「希有」,裡面含有四個意思,這是略說,細說說不盡的,無量義。略說,有四個意思。第一個是:

【時希有,人身難得,佛難遇。】

實在說,世間人不懂,所以在迷,不覺,覺悟了之後,知道六道裡面要得人身很不容易,機會非常的渺茫,人身難得。佛在經典曾經舉過許許多多比喻,為我們說出這個事實的真相。得人身,再能夠遇到佛,或者是遇到佛法,我們現在佛不在世,佛雖然不在世,佛法還在世間,我們能遇到也非常希有。想想世尊在經上告訴我們,佛的法運總共一萬二千年。我們得人身要剛剛好在這一萬二千年當中,在這個以前沒有佛,在這個以後也沒有佛法,佛法滅盡了。佛法滅盡,要什麼時候再有佛法?一定要有佛出世,佛才講經說法。底下一尊佛是彌勒佛,彌勒佛什麼時候到我們這個世間來?《彌勒下生經》上說過,以我們這個世間年月來計算,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彌勒佛到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你想想看,五十六億多萬年沒有佛法,你縱然得人身也沒用處。你才曉得,這個「時」真是希有。一萬二千年比起無限的時間,好短好短,我們就生在這裡頭,不容易,真難!第二個:

【處希有】

講經的處所,法會的成就;當年祇樹給孤獨園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開這個法會講《金剛般若》,處所希有。同樣這個道理,今天我們在新加坡居士林五樓講堂,處希有。沒有這個地方,我們這個法會不能成就。第三:

【德希有】

這個德是如來圓滿的果德;因為佛所說的是如來果德全體的流露,不是如來所證果德裡頭的一分、兩分。一分、兩分是別的法門,其他的經典;這個經典是圓滿的果德。所以古人判這個經是圓教,圓教是圓滿的法輪。圓滿果德所顯,德希有。我們能在這麼少的文字,五千多字的這樣一部經典當中,得到世尊所證的圓滿果德,你說這個多希有!第四:

【事希有】

這個事就是指般若波羅蜜多,特別是指金剛般若波羅蜜多,佛不是為我們講別的,為我們講這個希有的大法。合上面四個意思,真正是希有難逢。我們今天遇到了,正如同世尊在本經後文上所講,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與這個地方的希有,前後呼應,所以我們要珍惜這個機會。

這個地方講經實在也很希有,因為我們每天都講,連星期假日也照常講。大家聽經要把一些瑣碎的工作應酬都要放下,你才能夠天天來聽經,才不至於缺課,這個也很希有。現在一般講經,說實在話,一個星期講兩天、講一天,便利你能夠抽出時間來聽。像我從前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講經,一個星期講一天,為什麼要這樣講法?便利大家把這個經從頭到尾聽完,一堂不缺。因為天天講你就不可能,有些應酬、有些家裡事情就不能來。我們天天講,假期都照常講,你要是每天都來聽,一堂不缺,第一希有!

今天時間到了。感恩大家!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文章搜集於網路,以便更多有緣學習!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推薦閱讀:

海雲繼夢和上法師《就從這裡入法界 地藏菩薩行法》
海濤法師:念誦什麼咒語可以消除業障?
生西法師入行論講記第43課
凈空法師:念佛不是念得愈多愈好()
悟顯法師:佛弟子應盡的孝行

TAG:金剛經 | 凈空法師 | 法師 | 金剛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