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使參加乾隆壽宴時,說了這句話,揭露了國恥,難怪大清要亡

文 | 陳飛

提要:在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歷史中,人們總會給聖明君主創造的盛世冠以名號,比如說「貞觀之治、開元之治」。而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盛世,也就是康乾盛世,真的能夠跟之前的這些盛世相提並論嗎?根據清朝一些史冊的記載,康乾盛世的局面下隱藏著巨大的危機,政治的腐敗和社會的矛盾似乎被掩蓋了起來,各種衰敗的氣象隨著時間的流失一步步顯露出來。乾隆末年各種民變的爆發也讓我們對康乾盛世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康乾盛世,是否是清政府鼓吹其功績的「迴光返照」呢?

皇帝接待外來使者

康乾盛世這個說法最早是從康熙親政開始說起的,康熙皇帝幹掉鰲拜之後,朝廷政事終於可以由他一個人說了算。彼時清朝跟任何一個封建王朝一樣:圈地運動在瘋狂地擴大,社會頗有富人越富,窮人越窮的態勢。康熙十五年,政府終於出台了解決政策。那就是不加收人口稅,單單收取佃租。這樣農民老百姓可以放心地生孩子,家中只要保證收成,加上勞動力數量的增多,日子總會好過起來的。而且不少外來高產量的農作物流入中國,也給農業經濟的中國帶來了一絲希望。解決完民生問題後,雍正接著把吏治給肅清了。打掉不少貪污的「大老虎」,稍微平息民怨之後,官場風氣有了一定的改善。可雍正為了加強專制統治,有大興文字獄,讓文化發展被束縛住了。所以乾隆繼位的時候,大清朝是一個經濟強國,專制統治也十分牢固,乾隆沾了先帝的光輝,讓大清朝延續了一段時間的繁榮。可到了乾隆晚期,其寵信和珅,開始了奢靡的享受生活,最後「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以,所謂的康乾盛世真正值得稱道的時期只有雍正在位的這段時間。而康乾盛世的虛假也在乾隆皇帝統治末年被一個外國人給戳穿了,這個外國人就是英國特使馬嘎爾尼。1792年9月26日,英國政府任命馬嘎爾尼為特使,以慶祝乾隆皇帝80大壽為名出使清朝。在這次英國嘗試進行友好往來的外交活動中,英國人看到了不少清王朝的不可理喻。

英國人筆下的乾隆時期「飢餓盛世」

當英國使團抵達天津白河口岸,乘坐小船進入大沽之後,受到了直隸總督的歡迎,還附帶了一個盛大的歡迎儀式,用大量的禮物食品招待這些英國人。英國人當然十分意外,素來自恃天朝上國的中國人竟然會如此重視這次外交活動,難道中國已經富裕到了這個地步,連他們這樣「身份卑微」的使者都會得到如此待遇。然而隨著英國人對清朝了解的愈發深入,才發覺事情可能與他們所想的相反:

在儀式結束之後,一部分在運送途中死亡的家禽需要丟棄,英國人就直接將他們扔進了大海。大家先別覺得他們破壞環境,因為馬上就有許多中國老百姓跳入水中,「馬上把它們撈起來,洗乾淨後腌在鹽里」。這下英國人摸不著頭腦了,支撐得起如此排場的清朝,它的老百姓怎麼會做這種事?使團一天天向北京靠近,在觀察沿路簡陋、破敗的民居之後,英國使團得出了結論:康乾盛世徒有其名,清朝已經是目光所到之處盡皆貧窮落後的國家了。

所以,特使馬嘎爾尼才會在總結這次外交活動中說到:「中國是一個神權專制的帝國,其實是一座雄偉的廢墟,統治者殘酷卻膽怯,最終將墮落到野蠻貧困的狀態。」的確,看透了清朝本質的馬嘎爾尼再後來成為了堅定的主戰派,要用武力教訓清廷。在一百年後,他們也的確做到了,整個中國也進入了一段屈辱的歷史。


推薦閱讀:

乾隆死前,留了封信給和珅,裡面只有3個字,和珅看後嚎啕大哭
清乾隆碧玉爵托組
乾隆皇帝八字的多種批法(欣賞)
風霜凜凜匣上清——乾隆皇帝御用「扣鳴刀」光華再現
歷史辜負了乾隆,還是乾隆辜負了歷史? 

TAG:英國 | 國恥 | 乾隆 | 這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