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同修凈土與般若

△ 凈土與般若,語別而義無別,凈土由有門入,一般人以為凈土著相,般若講空,似相對又似矛盾,實在是相輔相成,正好兩門合修,則道業日進。

△ 般若與凈土同修,關係非常重要。凈土是一切法的歸宿,任何法門均與凈土脫不了關係。研習興趣專於那一宗盡可由之,而捨棄凈土則其所學不過世間學問而已。

△ 念佛是生心,離相是無住,心中空空洞洞卻能提起一句佛號,正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生無所住心。

△ 念佛人聽到不住一切法,覺得有一點不大合乎心意,因為念佛,心中即有阿彌陀佛,豈不是心亦住在阿彌陀佛嗎?須知大勢至菩薩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其意義是心中乾乾淨淨,六字弘名清清楚楚,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不但念佛,無論什麼事都應如此。江味農居士教宗般若,行在彌陀,教理圓融;不要執著,執著是往生的障礙。六度代表萬行,亦即代表一切法,大乘並未舍一切法,一切法不離般若。學佛善學的即應把力量放在「看破、放下」一語上,華藏世界也是虛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六凡不能住,四聖也不能住,有住即是治產業了,有了家即不自在。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得法之後就馬上換個新境界,若是常在一處不動,就是有所住了。

△ 在打佛七的時候,偶爾妄念少了一點,以為是得到一心,須辨別清楚。理一心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佛現前心裡還是如如不動,心中如如不動的時候見到佛才是真的佛現前。慧遠大師一生見到三次凈土相現,到臨終時才告知徒眾。般若講無相無不相,念佛也講無相無不相,明白此理,才能身心清凈與佛凈土相應。江味農居士說:「念佛須念至一心不亂,至此則念而不念,尚何心土染凈之可說,無相也。而正當此際,阿彌陀佛與諸聖眾,便現在其前,無不相也。由此可悟念佛義趣與般若毫無異致。

△ 修凈土不能離開般若。真正能老實念佛,可以不必聽經研教,念佛時心裡還打妄想就不老實,千萬人中難得有兩三個老實的。欲想在凈土門中有成就,即不能不留心般若。般若即離相,無論著我相、著法相,稍有分別計較,便是住塵生心;心有塵染,那得清凈?修行要在日常生活當中把一切事看淡,心裡不執著,一有分別計較即是煩惱起現行,有煩惱有染污即不是菩提心。千萬不要以為凈土法門不談般若,無論什麼法門,離開般若就不是佛法。

△ 一切染幻皆應空有不著,娑婆是染虛妄,西方是凈虛妄,西方極樂世界以及華藏世界均是唯心所現,不是外面來的。知道西方佛全是心中變現出來的,即不著有,而求見佛生西即不著空。非仗他佛之力,自佛不易現前也。

△ 對於一切莊嚴境界不發生愛好之心,才能遍往十方世界佛剎,若有樂著之心即是凡夫。佛法是圓融的,大徹大悟之人決無門戶之見,謗禪謗凈均屬不通之人。學佛人心中一定自在,自在、般若、解脫是三位一體的,不能分家。真學佛的是了生死、成佛道,假學佛的是求名聞利養、求享受,能知此理即可明辨是非。


推薦閱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351--360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86-90集)
八、般若的妙用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五百四十六
邁向覺醒之路吧,勇敢的行者啊必將舍離過往

TAG:凈空法師 | 法師 | 般若 | 凈土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