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了300個裁縫鋪的大樓,如何成為外國人在上海的「高級定製」?

設計 聚集了300個裁縫鋪的大樓,如何成為外國人在上海的「高級定製」?

廖婷 昨天

十幾年沒有改變的模式和價格背後,是一種即將消失的服裝消費業態——董家渡的問題在於,假設沒有源源不斷的外國顧客,這裡還能維持多久?

沿著上海地鐵四號線南浦大橋站 3 號出口走到地面,你可以看到「量身定做」的廣告和去往「上海南外灘輕紡面料市場」的指示牌。這裡一路上穿梭著不少外國人,他們很少手拿地圖,臉上也不帶猶疑之色,幾乎算是熟門熟路地進出這個三層樓的商場。

這幢掛滿陳舊的廣告牌的樓里有 300 個鋪子定做西服、襯衣、旗袍、唐裝,同時也出售面料和服飾類配件。每一個鋪子都挨得很緊,幾乎沒有多少裝修的成分,市場里混合著店員的拉攏聲,顧客和攤主各種口音的討價還價聲。

五月一個周六的下午,140 號店鋪的老闆尹從耿站在店門口招攬客人,他穿著自製的西服套裝,詢問你想要買什麼,並拿出選面料的圖冊和樣板圖參考。店中還有他同為裁縫的妻子和兩個年輕的會說英語的女銷售員,人多的時候,不到 30 平方米的店裡站著 13 個外國顧客和 4 個中國顧客。

「這個商場開的時候就開了,我做了 30 年裁縫」,尹從耿的「資歷」在這裡並不算少見,多數商鋪從開業起就做到了今天,有不少是裁縫出身的人開的「夫妻店」。尹從耿對店中來往的外國顧客早就習以為常,他給自己起了一個英文名 Peter,見到新顧客就隨手遞上中英雙語的名片,不過,當有人叫起他的英文名時,他一下子還反應不過來。

「別人都起一個外國名字,這樣叫起來好叫。外國人喜歡做衣服,我們店裡大概60、70% 都是外國人。」 Peter 尹從耿對《好奇心日報》說。

董家渡

上海南外灘輕紡面料市場有個更為人知的代稱:董家渡。這裡是上海最早的城區之一,除了擁有成片的商販店鋪外,還有民間戲院、蔬果批發市場以及小型的手工工廠。

1990 年代,董家渡已經是有名的輕紡市場,很多店採用「前店後廠」的形式,臨街賣成衣,後面是工人做衣服的工坊。這裡還集中了大量的裁縫鋪,顧客帶衣服或料子上門,商量好版型之後再製作、修改。

2002 年開始,上海南外灘改造,董家渡一帶也開始逐一拆遷。這個面料市場在 2006 年 4 月開張,分散在街頭的裁縫店鋪或者自立門戶裁縫師被遷入了一個大樓,每年一個鋪子的租金 8 萬到 10 萬。形式上也變成「連工帶料一起做」,攤主就是老闆,從江浙一帶批發麵料,由顧客在店裡挑選面料做衣服。

如今十幾年過去,生意的形式沒怎麼改變,連價格也都差不多,一套西裝或者大衣在 500 元左右,需要做 10 個小時,襯衣 120 元左右,需要做 3 個小時。這更接近老一輩人做衣服的經驗,有人戲稱這裡是「高級定製」,事實上,諸如倫敦薩維爾街這樣的地方做一套西裝要 50 小時。高級定製和這裡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整個面料市場里,做西服襯衣和女裝的店佔到絕對多數,其他售賣麻料、中式服裝和各種各樣配件的店鋪不足 50 家。就像尹從耿一樣,不少攤主多了一個 Nita、Jean 之類的英文名,會說幾句簡單的英語,並請來了會英語的銷售員。還有店鋪在門牌上註明原本董家鋪的的門牌號,以示歷史久遠、手藝純正。

「我們是從董家渡遷過來的,以前是做裁縫,就是別人送面料來,到這邊開了這個店。」二樓一家主做襯衣的攤主吳金女稱自己做了 30 年的裁縫,她指出,商場里的店大多是老闆給裁縫做的而不是裁縫自己開店,她自己的裁縫出身就會擁有更好的精準度。自己開店後,她請了 10 多位裁縫師傅在工坊里做衣服,自己在店中測量、填寫訂單,每晚 6 點商場關門後就去交代師傅做衣服的細節,參與改動,差不多忙到 12 點。

在這裡做一件衣服的流程是相似的,顧客選擇面料的顏色、花紋、厚薄,做成衣服的樣式(可以用自己拍的圖片),由店裡的人用軟尺測量相應的數據。做一套西服下來需要用到大概 20 個數據,整個過程中店主會不斷向顧客確認衣服的長短。量完之後再確認領口、袖口的長短寬窄,口袋的個數,紐扣的位置和樣式等細節。

在尹從耿這樣較大的店鋪里,選擇面料的樣式可達 1000 多種。店裡堆著數十本畫冊,其中夾雜著從《時尚芭莎》、《伊周》等刊物里剪下來的時裝形象。

吳金女正在和客戶電話確認一批美國的訂單。

吳金女的店裡,每一個小格子里有 40 種襯衣面料可選。

棉布面料

面料冊,由面料廠製作提供,每家店鋪的面料冊類似。

因為領口的長短寬窄這些概念較為抽象,店員會拿出一個事先粘好樣式的模板讓顧客選擇,並會根據具體的性別和場合建議——就像是在玩角色生成遊戲。

一家店鋪的員工告訴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最關鍵的是量尺寸,這個時候,裁縫出身的攤主就比普通的銷售員更有優勢。尹從耿即便在顧客很多的時候也會參與量尺寸這一個環節,其餘細節都由店裡銷售人員談,甚至會去顧客所在地上門量尺寸。店員稱,裁縫的水準「一般看都看不出來,量尺寸的時候就看出來了,我們量尺寸比較細膩。」

專做山羊絨和西裝的老杜布行門前有不少老顧客的推介語,最近他們正在翻新店面,這些推介語幾乎都是老外寫的,雖然老杜不知道上面寫的到底是什麼,但明白這可以幫他們招徠生意。而除了這些推介語,牆上還貼了營業執照和大吉大利的日曆招貼畫。

Joyce&Rita 是一層 129號商戶。他們也是從董家渡搬來的。不同於其他商戶的是,他們曾在世博會的時候給哥倫比亞總統做過衣服。店裡的牆上醒目的貼著總統侄女、總統和店裡裁縫的合影照片。

外國人

面料市場里處處能看到外國人,看起來比中國人更多。

吳金女說他們有 80% 都是外國客人,尹從耿也說剛開業的時候,「這裡是外國人的天堂」。不過據管理者市場部張經理的統計,面料市場剛開張的時候每天有 8000 的人流量,外國客人佔到 40%,但因為構成了 70% 的消費,所以看起來有更多的外國人。

「國內人一幫來做一兩件,很多人陪著逛逛,外國人一來做很多件衣服,不會落空的。」

裁縫們覺得,看起來有語言障礙的外國人往往「比中國阿姨,尤其是上海阿姨更好搞」,這句不太難懂的上海話泛指顧客的挑剔程度。外國客人很少提出重新做,還會不斷介紹朋友來買衣服,成為「熟客」。

從德國到同濟大學交換的 Basti 自來上海的第一個月後就從朋友那裡知道了這家面料市場,此後每兩周來一次,的確介紹過很多不同的朋友來。

Chris T. 是從法國來上海交通大學交換學習中文的留學生,也是華僑,中文說得已經不是很流利了。他正帶著兩個同班同學在尹從耿的店裡定做衣服。半個多小時的交流中,三個人各定了西服和襯衣。Chris T. 稱這家店是他表哥推薦的,他來做過 10 幾次。

「我表哥在上海待了 5 年,很熟悉,這家店的價格沒有漲過。他們都認識我,還記得我的表哥。」

Emily Wells 和她的男朋友在南京的中學教英語,他們剛剛從南京趕到上海,「我們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在這裡買了西服,比美國便宜太多。」儘管他們只有一張名片,但找到這裡並不麻煩,因為路上就碰到了另外來做衣服的外國人指路。Emily 希望趕在下周將衣服做出來,作為她男朋友的生日禮物。「在美國的衣服都太胖了,不適合我們,定製又太貴了,一套普通的西服至少 3500 元,而這裡只要 500 元。」

合身和便宜成為外國人眼中最大的優勢,尤其對照組是在國外定製的衣服。有些店鋪會在門牌上寫下「高級定製」的廣告語,來暗示手工製作的優越性。同時在上海茂名南路和美國洛杉磯開定製西服店的瑪雅洋服的老闆稱,一套定製西服他們在上海賣大概 4000 人民幣,空運到洛杉磯,至少賣 3600 美元。「在國外,裁縫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職業,比設計師的地位更高。」

然而,外國顧客還是能很清晰地看到在這裡定做和「高級定製」的區別,「這取決於你花了多少錢,如果你真的花了很多錢,它意味著好的質量,但這裡的價格是大眾的。」一位陪朋友來做衣服的德國姑娘說道,她並沒有在這裡做衣服。

質量是一個需要「冒險」的項目,你不知道裁縫是誰和具體的水準,衣服做出來是什麼樣,以及穿一段時間後的效果如何。攤主只會談論自己的歷史,不會去做確切的質量保證,因為涉及「機密」。

接受《好奇心日報》採訪的外國客人基本上沒有比較過不同店鋪的區別,他們更相信熟人推薦,這也暗示著質量的好壞。

「它的面料我能看出來。做工上我就是嘗試一下,如果這次做不好就不做了。」Chris T. 的同學嚴威說。

Chris T. 也發現這裡幾乎看不到中國的年輕人,作為留學生,他們幾乎不去商店買衣服,因為同樣的外國牌子放在中國價格貴了一倍。「H&M 的衣服價格差不多,質量還沒有這裡好。質量差不多的,又不是定製。」他們也不喜歡買在胸口或背上貼著很大品牌 logo 的衣服,「感覺在給他們打廣告。」

日本客人寫的推薦,據店主稱有十幾年的歷史了。

臨時搭建的「試衣間」

修改和爭執

定製一套衣服,其中一個微妙的環節是修改,它發生在第一次試衣時。顧客會提出寬鬆和長短的修改要求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這是在當初測量時難以完全講清楚的。如果遇到問題,攤主一般會再改動一次,這個過程並不額外收費。

有意思的是,受訪的外國人大多能接受這種改動,但本地人卻不一定。

德國姑娘 Sabrina 第一次試穿一件長袖外套時,覺得手肘到袖口處短了一些,攤主提出可以放長,第二天之後再過來取衣服。「這的確很 cool,他們可以照著你說的地方修改,這太棒了。」

「老外隨便改幾次都很喜歡,只要改就 ok,有的上海人就不喜歡,會要求重新做。」一位做女裝的攤主金鳳芳總結道,她發現外國人很喜歡搭配,「從領子、下身到下擺,根據幾件衣服配起來的。」不少女顧客會拿著手機里的圖片或自己的一條裙子,要求 copy 一個一模一樣的。這讓修改本身更融入到了「做衣服」的過程中,是自我定製的一部分。但對於一些本地人來說,修改破壞了原本衣服的完整性,「渾身不舒服」。

金鳳芳碰見了一件棘手的事,一位老顧客拿著一條有些變形的連衣裙要求重新做,顧客稱裙子只是經過手洗和熨燙,但還是短了一厘米,但金鳳芳堅持認為是因為熱水燙過後縮水的。金鳳芳提出修改可以適當放長,而顧客卻還是堅持重做。

爭執開始變得瑣碎,顧客和老闆都感到心累,這時就看誰讓步了。

「她也是老客戶,只要跟她溝通好,她還會來的。」金鳳芳後來對我們說。

最終,攤主答應多收 100 元重做一件(第一件的賣價是 300 元),圍繞這個價格的爭論也進行了不少時間。顧客還繼續在抱怨,就算重做她還需上門一趟,也多花了她的時間。

「你看起來它很完美,可是她說不舒服呀,個人的想法不同。」金鳳芳說起還是有些無奈。

大多數人在不滿意之後選擇沉默。在上海一家設計公司就職的德國設計師「黑馬」稱,他也曾定做了一件衣服,但在 1 個月後就壞了,介紹他前來的朋友也是如此,他們只歸結為質量不好,沒有深究或者再去比較別的店鋪。

在大眾點評或者 tripadvisor 等網站上,你經常可以找到類似的抱怨。有人說做工馬虎質量不高,曬出了攤主的名片,但這對別人似乎不起什麼作用。來這裡做衣服的顧客認為,一次購物體驗有每個人的不同情況,何況,一件衣服里包含了顧客的想法,老闆的服務和溝通方式,裁縫的製作和修改等多個環節,很難找到到底誰出了問題。只是從長遠看,它意味著顧客的流失。

Theresa (右一)和媽媽 Birgit(右二)來上海旅遊一周,經過一個在寶馬工作的本地朋友和在上海大學留學的弟弟 Philipp 介紹,在落地的上海第二天就和 Philipp 來做衣服。Theresa 在 Net A Poeter 網站上看上了一條裙子,她拿給店主 Peter (左一)看,並按照自己的要求和英語流利的銷售員(左二)溝通,把這條品牌裙做了一番修改。

這是店主兼裁縫 Peter 記錄下來的衣服樣式,旁邊是需要測量的數據表單。

南外灘面料市場開張不久後,上海城隍廟附近立刻出現了另一家面料市場「十六鋪」,有一些是從南外灘或者董家渡過去的從業者。

十六鋪有 4 層樓,主要做面料批發,從一層樓里零星的英語銷售員就可看出這裡定做衣服的外國顧客並不多。2014 年,南外灘輕紡市場的對面又建了一個中福面料市場,但生意慘淡,到今年,原本三層樓的商場已只剩一樓在營業。南外灘里的攤主說起時帶著些輕蔑,完全不把他們視為競爭對手——但這並不是一個好的消息,它意味著市場正在萎縮。

吳金女他們意識到生意不好,去年裁縫還做不完衣服,今年卻比較閑了。張經理解釋稱經濟形勢不好,旅遊進來的外國顧客減少,現在只佔到 20%,「這兩年我們沒有統計數據了,因為已經麻木了。」

另一個問題在於裁縫,這項傳統的手藝幾乎沒有多少年輕人在學。「從頭開始學至少要 10 年,每天工作 16 個小時,沒有假期,年輕人吃不了這個苦。」

但大家都沒有表示出太多的憂慮,儘管價格也漲不上去,這裡依然是客流量最大訂單最多的地方。老裁縫已經足夠,也無需擔心沒有人做衣服。張經理稱每年退租的情況不到 5%,說明了在這些店鋪的穩定性。

「不至於虧本,只是賺得少一點。」

至於如何吸引本地的年輕人則是幾乎從未考慮過的問題,反正他們一直沒有來過。

本文攝影記者 馬寧憶

推薦閱讀:

薩維爾街的裁縫
榮昌祥、中山裝、奉幫裁縫:中百公司原址的故事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裁縫師
紅都-----裁縫
張裁縫聊裁縫/上海面輔料市場分享

TAG:上海 | 外國人 | 裁縫 | 定製 | 高級定製 | 聚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