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人體臨床實驗引發中美生物醫學競賽

據Nature新聞報道,中國學者已經率先在全球進行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人體實驗。

10月28日,四川大學華西華西醫院的腫瘤學家盧鈾(Lu You)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完成了前期實驗的最後一步——將基因編輯的細胞注入到了患者體內,並且打算在其他9位患者身上進行同樣的實驗。不過結果要6個月之後才能揭曉。

對此,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免疫治療學家Carl June表示,「我認為這將會觸發『Sputnik 2.0』,引發中美之間的生物醫學競爭。不過競爭能帶來更好的結果。」(Sputnik是蘇聯發射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直接導致了美國和蘇聯的航天技術競賽,生物通注)

June參與了目前美國的一項計劃利用CRISPR技術靶向患者細胞3個基因的項目,同樣也是用於治療癌症,他預計這項計劃能在2017年初開始,而同時,2017年3月,北京大學的一個研究組也將開始利用CRISPR進行膀胱癌症、前列腺癌和腎細胞癌的三個臨床試驗,不過這些項目還沒有通過審批。

靶蛋白

今年7月,盧鈾教授的CRISPR人體臨床實驗獲得了華西醫院審查委員會的倫理批准,本來8月會完成CRISPR編輯細胞的注入,但是延期了,盧教授表示這是因為培養和擴增這些細胞所花費的時間要比預期的長。

盧教授研究組從晚期肺癌患者體內中提取免疫細胞,然後利用CRISPR-Cas9刪除細胞中的 PD-1 蛋白基因,再通過培養增加細胞的數量,注入回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體內,研究人員希望在沒有PD-1蛋白的阻礙下,編輯細胞能攻擊打敗癌細胞。Nature:四川大學將CRISPR編輯細胞注入人體

安全性問題

盧教授表示,目前治療很順利,患者已經進行了第二次注射,不過出於患者隱私問題,他拒絕透露更多細節。研究組計划進行10位患者的實驗,他們將分別接受兩次,三次和四次的注射。這主要是個安全性試驗,研究人員將會在未來6個月時間裡監測患者的嚴重不良反應,同時他們也會觀察半年後是否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不少腫瘤學家對此感到十分興奮,「這一技術能進入到人體臨床,這令人激動,」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

PD-1中和抗體實驗已經在肺癌治療中取得了成功,這也許能為這一CRISPR實驗帶來好彩頭。

不過Russo也質疑這一實驗能否成功:這個提取,基因修改和擴增細胞的過程「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似乎難以實現」,他認為除非結果表明具有極大的療效,否則很難說是一個進步。此外,他也認為這並不一定就比抗體好,後者可以擴展到許多臨床應用中去。對此盧教授表示,這個問題還需要實驗評估,目前判斷孰好孰壞還為時尚早。

美國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實驗

今年6月,June等人對一位癌症患者自身的T細胞進行了遺傳改造來治療白血病和其他癌症。在這項CRISPR試驗中,由賓夕法尼亞大學領導的研究小組希望從患者處取得T細胞,利用一種無害的病毒賦予這些細胞一種NY-ESO-1受體(NY-ESO-1蛋白往往存在於某些腫瘤上,而大多數健康細胞則不表達這種蛋白)。隨後將改造的T細胞再度灌輸回患者體內,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將會攻擊患者顯示NY-ESO-1的腫瘤。研究小組已在一項小型多發性骨髓瘤臨床試驗中測試了這一策略。

為了提高這些工程T細胞的持久力,研究小組希望利用CRISPR來破壞PD-1蛋白的編碼基因。這一蛋白定位於T細胞表面,幫助抑制免疫反應後的細胞活性,而腫瘤找到了一些方法通過自身打開PD-1開關來躲避T細胞的攻擊。首個人類CRISPR癌症治療試驗初審獲批

推薦閱讀:

NIH預算或被「狂砍」,生物醫學研究的冬天還將繼續
解惑 | 生物醫學SCI寫作教程第五期
DeepMind 賦予 AI 新技能:預測患者病情
全球首個實驗室培育的成熟人類卵子誕生!下一步挑戰成功受精,但該重大突破卻被質疑「不正常」

TAG:醫學 | 實驗 | 人體 | 生物 | 生物醫學 | 臨床實驗 | CRISPR | PR人 | 中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