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大經科注 (第四八七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四八七集) 2012/8/2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48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九百八十三頁,從第三行看起,科題「轉相教化」。請看經文:
【尊卑。男女。眷屬。朋友。轉相教語。自相約檢。和順義理。歡樂慈孝。】
前面我們學到此地。佛在這裡告訴我們,自己成就之後,一定要教化眾生。教化眾生要講求輾轉教化,這個教學的效果才能擴大,才能夠廣利眾生。沒有門戶之見,法只有邪正,如果是正法,正法是利益眾生的,決定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正法的標準。符合這個理念都是正法,是佛說、不是佛說都是正法。所以佛教人,人都服。邪正的標準,這單單說佛法,符合,它裡面的理論、言語與三法印相應的,就是小乘正法。三法印第一個是無我,第二個是無常,第三個是涅盤。它講的道理、講的言語於這三個不違背,小乘正法。大乘正法只有一個條件,諸法實相,它所說的是諸法真實相,那就都是屬於大乘。都是佛說的,魔說的也是佛說的,為什麼?他跟佛說的是一樣的,跟佛完全沒有違背。所以,大乘是一法印,小乘是三法印。三法印也有人講苦、空、無常,都可以,小乘法確實內容是講的這些東西。所以佛法就非常非常之廣大,佛非常開明,絕不保守,什麼人說的跟我說的是一樣的,我們知見相同,都是佛說。
教化一定是由親而疏,由近而遠,這是一定的道理。自己親人都沒有度,你怎麼能度外人?跟你住在一起的人都沒有得度,你怎麼能度遠方?這也是世出世間聖賢教人的一個原則。在中國歷史上,舜王,這是聖人,他住在這個地方,原本是選一塊荒地,自己搭個小茅蓬。這是個好人,很多人都願意親近他,都在他房子附近搭小茅蓬,就變成一個村,三年就變成一個城鎮。都是自動來的,受他德行的感化,自然成就的。德是什麼?德就是愛,用現在的話說,被他愛心磁場所攝受,自然歡喜跟他親近,不願意離開他。這都是聖賢教導我們,我們居住在這個地方,我們鄰居喜不喜歡我們?願不願意跟我們學習?我們搬到這個地方來住差不多也有一年了,鄰居很多不相往來。這不是他們的錯,我們做得不好,沒有常常跟他們往來,沒有常常在一起活動。當然我們是初來的,一切都沒上軌道。現在這個教學樓裝得差不多了,裡面布置好了,應該在我們這個小村正式下個請帖,邀請他們來參觀。我們用茶點來招待他們,說明我們搬到這裡來住,是為什麼搬到這裡來、想幹些什麼,要讓他們大家都了解。
還有,這些人不懂宗教。我聽說我們這裡房子門口貼個南無阿彌陀佛,鄰居就來干涉,要我們把它撕掉,我們同學也就照辦了。這也向他們解釋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阿彌陀佛是大智慧,圓滿的智慧、圓滿的福報。不要阿彌陀佛,就是說你們不要福報,你們也不要智慧。不要智慧就愚痴,不要福報就貧賤,你們是不是願意干這個?你們不要,我們要,我們要你們還干涉。你們要愚痴,還要我們做愚痴,你們不要福報,要我們也不要福報,這在理上講不通。所以要講清楚、講明白。宗教是什麼?叫他自己去查字典,宗是什麼意思?教是什麼意思?查出來之後,你就明白了。宗教這兩個字連起來,宗教是人類主要的教育,宗教是人類重要的教學,宗教是人類尊崇的教化。怎麼能不要?古代歷代帝王沒有不學佛教,幾乎都是三寶弟子,不但認真學習,他們真干。他們真的是轉相教化,以帝王之尊下達命令,全國奉行。只是最近兩百年,佛陀教育變質了,變成跟鬼神打交道。本來佛教是跟人打交道的,不是跟鬼神打交道的,現在跟鬼神打交道,跟人不往來。真正跟鬼神打交道,就不必在人間建立,鬼道去建立、地獄道去建立,為什麼在人道建立?講清楚、講明白,大家就可以和睦相處。所以佛的教誨我們要遵從。
『尊卑、男女、眷屬、朋友』,這是由遠而近。我們每天接觸的人,通常講親友,註解裡頭說,「於諸親友轉相教語,則為利他」。我們要想幸福,要幫助別人有福。福人居福地,這一個地方人都修福,修福最殊勝的無過於念阿彌陀佛。這經上一再說明,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名號具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真實智慧、真實功德,這個沒有人知道。念這一句佛號,就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加持,這還得了嗎?所以,煩惱不斷自然就沒有了,業障不消它自然消了。是什麼個道理?就是名號功德它產生的作用。你念它一定要真誠,不能有懷疑。真的像印光大師所說的,一分誠敬你得一分利益,萬分誠敬你得萬分利益,你得利益多少是你用心不一樣。你用的是什麼心?真誠、恭敬,沒有不得利益的。
昨天跟開林師來參訪的內蒙的同修們,裡面有幾位接觸佛法的時間不長,其中一個只有兩年,還有一個是三、四年,他們的成就太殊勝了。其中一個,諸位看到的,生病二十多年,中西醫都看不好,最後聞到佛法,念佛念好了。最初念的半年,功夫不得力,他很難得,不斷的改進。到最後是萬緣放下,用真誠心念佛,不到兩個月,二十多年的疾病全好了,現在跟正常人一樣。文化水平不高,只是小學二、三年級的水平。告訴我每天睡眠兩小時,一天拜三千拜,日夜不休息,就是念佛、聽經、拜佛,真精進!見到阿彌陀佛,見到蓮花。拜佛的時候,拜下去的時候蓮花很大,站起來時候蓮花好像就縮小了。大拜的時候,手撐出前面是兩朵小蓮花托著手。他來問我這是真的、是假的?感應不可思議。阿彌陀佛等於說給他授記,告訴他,勇猛精進,決定往生。他來見我,要我給他印證。我告訴他,決定不能懷疑,一定要相信。印證的標準,一定要用經教,不是我們個人隨便可以說的。他跟經教裡面所說的相應,這真的,與經教講不相應,就不是真的。我們自省、幫助別人,不能離開經教。經教,這一本《無量壽經》足夠了。尤其是集注,內容非常豐富,集注裡面我們看到幾十種經典,一百多種祖師大德的開示,這就是標準。
小學水平,識字不多,他也發心出來講經了。好,帶頭,做個好榜樣。講經不一定要高學歷,高學歷未必把經講得好。為什麼?這是從誠敬心當中流出來,於學歷不相干,這個一定要懂。我們看六祖跟神秀兩個人,要從學術上來說,神秀比六祖高得太多了,人家通宗通教,講經教學的大法師;六祖惠能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怎麼能跟人相比?學術,惠能大師比不上神秀;悟性,神秀大師比不上惠能。惠能大師悟性高,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他能把境界看透。這個看透就是大乘經教上所說的,一個人、一個物、一樁事,他能把它的性相、理事、因果統統看穿,這個神秀大師做不到。所以五祖不是感情用事,衣缽傳給六祖,沒有傳給神秀。這種示現,用意非常深廣,我們要細心去體會,從這個裡頭去學習。
下面兩句話也是佛說的,「若不說法度眾生,是即無能報佛恩也」。怎麼說?我們不會說,我們只會這一句阿彌陀佛。行,就把這一句阿彌陀佛念給人聽,這就是說法度眾生。在哪裡看到?這在阿公阿婆那裡看到的。我告訴實際禪寺裡面的法師,他們跟我說,實際禪寺還有三、四位這樣的老人在念佛堂,他們不說話,就是念佛,日夜不斷。無論你給他們講什麼話,他都笑咪咪的給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在那裡說法,就說這一句無上法門,一點都不夾雜。你給他講再多,他都給你一句阿彌陀佛,為什麼?全包括在其中,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法,都不出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你看人家多厲害、多簡單,不管你講什麼,他一句阿彌陀佛回答你。聲聲不絕,對你笑咪咪的,對你恭恭敬敬。你瞧不起他,他瞧得起你,他對你恭敬。那是什麼人?李老師以前告訴我們,那是真佛,在示現教化眾生。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個一就是一句名號,一切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修、所教、所傳的大法,就這一句佛號,這還得了嗎?這些人做到了。
所以我提醒大家,這樣的人通常一般都是瞧不起,小看他們,自己在他們面前大搖大擺,人家對你恭恭敬敬。我提醒他們,見到這種人要恭敬、要禮拜,他不是凡夫,他是個真念佛人,這種人將來生極樂世界,決定是上輩實報莊嚴土往生。為什麼?你仔細觀察,暗合道妙,跟上上根人行持沒有兩樣,只是表示的方法不一樣。可是你細心去觀察,他們有相同之處,那就是真誠心、清凈心、平等心。一向專念就是念佛三昧,他展示出來給你,念佛三昧。他有沒有到一心不亂我們看不到,真有功夫的人能看到。
這是利益眾生。我們遇到緣不能放過,一定要幫助他。沒有緣,沒有緣也不能放過,給他在阿賴耶識裡頭種種子。我們念這一聲佛號他聽到了,他種子種下去,我們手上拿一串念珠他看見了,這個阿賴耶識也落種子,有意無意幫他種阿彌陀佛的種子。已經念佛了要幫助他提升境界,加強他的信願,幫助他這一生能穩穩噹噹往生,這個功德無量無邊。
下面又勸大家,要『自相約檢,和順義理,歡樂慈孝』。這底下解釋,「約檢」是什麼意思,「猶言束斂」,束是束縛,斂是收斂,就是經上講的「當自端心,當自端身」,就這個意思。端身是前五根眼耳鼻舌身,不能放逸;端心是意根,意是起心動念。講意的時候就是第六識跟第七識,第六識不分別,第七識不執著,這就是端心。這人心正,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萬法就一如,萬法就平等,有分別執著不平等。
下面,「和順義理,歡樂慈孝」,給我們說了一個標準,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要跟這個標準相應。「和順義理,謂言行舉止悉皆和於義而順於理」,理是道理。世間法的義理,理是五倫,五倫是大道;義是你應該要做的,你不可以違背的,五常、八德。在佛法裡頭,道是什麼?道是自性。一切法不離自性,自性能生能現。阿賴耶是能變,十法界依正莊嚴是阿賴耶變現出來的,阿賴耶是能變,十界依正莊嚴是所變。如果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十法界就沒有了。所以十法界是假的,不是真的,就像作夢,夢中境界一樣。《金剛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就是有生有滅的。現在科學講波動現象,波動就是有生滅的,凡是有生滅的都不是真的。所以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論是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統統是虛妄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這是理,要順於理,要和於義。
這個和,簡單的說就是六和。不要求別人跟我和,我要跟別人和,六和敬就現前了;要求別人跟我和,永遠不會和。聯合國調停這個世界的爭端,幾十年沒有辦法調得好,原因是什麼?都是認為對方不跟我和,從來沒有想到是我要跟對方和,和平才能實現。對方不跟我和,我跟他和,和平就能實現了。他不跟我和,我也不跟他和,這就對立了,永遠不可能有和平實現。中國古聖先賢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都沒有做反求諸己的功夫。我們想和諧,有沒有反省我有沒有跟他和的這個心愿?先有心愿,然後有方法。打我不還手,罵我不還口,和平就降臨了。這個裡頭真正的道理世間人看不懂,佛菩薩懂,佛菩薩有能力看三世因果。所以有人說佛不能學,佛太軟弱了,學了佛人都會吃虧了,這能學嗎?打我、殺我都不還手,隨他打、隨他殺,哪有這種事情?這不太懦弱了嗎?如果看到三世因果,你就明白了,他這個心慈悲。受別人毀謗的,受別人羞辱的,受別人陷害的,受別人障難的,菩薩知道那是消業障。
你被人殺了,業障全消了,來生怎麼樣?來生你的福報更大,智慧更大。到哪裡來?可能就到那個富貴人家去投胎,他經營一生,到最後全部給你。這是看到因果的人明了,沒有奪去,他最後全部給你。他經營得更好,到最後他死了,他死了墮三途,為什麼?他造的罪業重。你死了之後,做他的兒子、孫子,他家那個產業全部給你了。有沒有搶去?沒有。這個深的事實真相一般人看不懂,一般人要抵抗、要對打,對打兩面都造罪業。所以你真正了解,佛菩薩高明。也就是說,這個財命裡頭是你的,別人搶不去,你放心。你被他殺了,他還沒有搶去。除非你自己舍了,你自己要沒有舍,它就是你的。
我以前也常常講個故事,真的,不是假的。我在台北講《楞嚴經》,每天來聽經的鄔餘慶老居士,他是個小企業家。在那個年代,腳踏車很風行,每個人出門都是騎腳踏車,他就是製造腳踏車的。每天來聽經,他們家富有,提了個錄音機來。那個錄音機是圓盤的,圓盤膠帶的,很重。每天提來把我講《楞嚴經》錄下去,所以我有一套完整的錄音帶,他收藏的。這個人也往生了,幾十年前的事情。他告訴我,他年輕時候在上海做生意,一個朋友,也是生意人,是個小輪船公司的老闆。他怎麼起家的?原來在一個德國人開的小輪船公司,船只有一艘,這個公司不大,只有一條船,渡輪,就好像香港到九龍這個渡輪,經營這個。這是他的夥計,非常老實、非常厚道,很可靠。戰爭爆發,他回國去了,就把這個公司委託給他,以後再也沒有回來,這個公司就變成他的了。他經營得不錯,以後又買了幾條輪船,所以這個公司慢慢就擴大了。
好像是在他五十歲還是六十歲的生日,他那時候有個小孩,十一、二歲,念小學。這個小孩非常頑皮,就一個小孩,嬌生慣養。做生日這天,他突然看到他兒子那個面孔是他的老闆。他是個學佛的,心裡馬上就明白了,老闆投胎做他的兒子,財產還是歸他。所以他立刻就向大家宣布,他所有的產業歸他兒子名下。這人很聰明,他知道老闆投胎到他家裡,做他兒子。鄔餘慶老居士告訴我這個事情,他說這是他親眼看到的。好好的來教這個兒子,培養這個兒子。因果通三世,他沒有贈送給你,你代他管理,最後還是要歸他。他很聰明,馬上就還給他。才曉得這個兒子叛逆、不聽話,家裡有錢,浪費。這樣轉過來,才把小孩的態度教好了,不對立了,原來是對立的。這他心裡很清楚。
所以,世間一切理、事,只有佛看得透徹、看得清楚,冤冤相報的事情決定不能做。欠命的要還命,帳就了了,欠債的要還錢,這樣天下就太平,大家能和睦相處。富貴的要常常救濟貧窮的,讓大家的生活都能過得去。富貴減一分享受,貧窮就能得到溫暖,他就能感恩,冤結才能永遠化解,這個好事情。眼前好像是吃虧,這是一般人沒看到,你要看到三世因果,你才知道他這種處置方法是決定正確的。所以學佛學什麼?學智慧。智慧處理問題,這才是真正的福德,不會把問題搞錯,不會把問題搞僵,真正能和順義理,最後達到的效果是歡樂慈孝。人與人之間,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就是搞這些把戲,事實真相只有佛菩薩看穿了。所以,佛菩薩教導我們句句是真實話,讓我們了解事實真相,把所有冤結全部化解。
認識西方凈土是無比殊勝莊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人是一等聰明智慧人。遇到了,要把這樁事情放在這一生第一位,決定認真學習,絕不放棄這個機會。其他的全是雞毛小事。度化眾生隨緣不攀緣,這就對了。攀緣就錯了,為什麼?攀緣你動了信心,你心不清凈,隨緣的心是清凈的、是平等的,是智慧。攀緣生煩惱,隨緣生智慧,不一樣。隨緣是條件成熟,有此可能。緣不成熟,我們可以談談,提醒大家。譬如說現前這些災難,社會的動亂,到底什麼原因?我們知道,還有些靈媒他們也知道,他們說的那些話,說是有天神主宰的、鬼神主宰的、命運主宰的,要怎樣去改命運才能化解。這些事情說得有沒有道理?充其量是治標不治本。我們對照經典、佛陀教誨來說,它能不能解決?它不能解決問題。
佛陀是怎麼教我們的?你身體的毛病從哪來的?飲食不調,日常生活疏忽,這個讓你得病。你要注意起居、生活,你的疾病可以減少,這生理的病。還有業障病,業障病是最難調的。佛說病有三種原因,第三種是冤業病,這很多,大家都知道,附體的事情就是的。你身體很不好,是什麼?你身上附體的眾生很多,一些通靈的人能看到。要把這些冤親債主化解,他離開了,你身體就好了。業障病是自己的積習,累積不良的這些習慣、習氣。這是什麼?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貢高我慢、貪瞋痴這些東西,太嚴重了。這些讓你得病,這種病必須要認錯,要真正懺悔,後不再造,誦經、念佛可以消除。你看三種病都有方法消除,這是從身上來說。所以念頭善不善才是根本原因。
用什麼方法?必須要幫助人覺悟,佛是用這個方法。佛出現世間,目的只有一個,幫助人離苦得樂,就這一個目的。用什麼方法?那你必須知道苦樂從哪裡來的,苦從迷來的,樂從覺來的,所以佛用的方法是破迷開悟,破迷他就能離苦,開悟他就能得樂。具體的方法就是用教學,用教學做手段。諸佛菩薩出現在世間,沒有一個不是教學的,而且都是義務教學,不收學費的。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接受大家供養只有四樁事情,第一個托缽,飲食我接受;第二個衣服,衣服穿破了,不能再穿,接受一件;第三個卧具,就是一個被單,晚上睡覺的時候墊在底下;第四個是醫藥,生病的時候接受醫藥,除這個之外,一概不接受。
佛陀在世,一生做得乾淨,做給我們看。富貴人家的別墅、花園,請佛去講經教學,佛答應。短的二、三個月,長的三年五載,這個大單元講完,佛就離開了,依舊過他樹下一宿的生活。圓寂在雙樹間,在樹林裡頭,不是在房子裡頭。我們要學,但是我們今天的體力、福報跟佛不能比,他不怕風吹雨打太陽曬,他不怕,他身體好。我們今天過他那個生活,體力不行,我們能在外頭樹下去過一晚上?第二天到加護病房,真的,不是假的,沒有這個體力!那怎麼辦?三十年前,香港的洗塵法師到台灣找我,我很歡迎。我說我們聯手,把釋迦牟尼佛那個修行方法我們把它做出來,五個人就行,五比丘,找五個出家人。但是現在我們樹下一宿不行,用帳篷可以,一個人一個小帳篷,五個帳篷擺在一起。托缽,在香港托缽還行,因為香港素食店很多,不要到人家家去托缽,到素食店去托缽。托缽回來吃飯,吃完之後學習經教,在一起念佛。可以把它造成一個風氣。他也挺喜歡。我說你去找人,人湊齊了我算一個,通知我,我參加。說說就完了,回來還是辦不到,他們在香港有道場、有精舍,放不下。我一生沒有道場,也沒有精舍,那個時候我住韓館長家裡。洗塵當時在香港,香港佛教兩個頭,一個是覺光,一個就是他,他是代表年輕一派,我鼓勵他做。
所以,經不能不講,不講不能破迷開悟,不能破迷開悟就是不能離苦得樂。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為什麼?幫助人破迷開悟,終極的效果是幫助人離苦得樂。你看,佛有目標、有方法、有手段,他真的是自行化他,做出榜樣來給別人看,這人家不能不服。
從今往後,聖教要興、佛法要興,還是世尊兩句老話,你要不相信,你做不到,「以戒為師,以苦為師」。在家同學,戒律就是三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不能落實,佛教不會興。出家的四個戒,加一個《沙彌律儀》,不從這上去紮根,佛法不會興。要能吃苦,不能享受,一享受麻煩就來了,所有業障、習氣一定現前。釋迦牟尼佛可以享受,為什麼不享受?他自己家是個國王,家可以護持他,他不要。皈依弟子當中,佛陀在世,十六大國王,在家弟子大富長者多,不接受供養,為什麼?給後人做榜樣。佛要接受了,後面人都說,佛接受了,我當然也可以接受。佛不接受,愛護後人,做榜樣給大家看,絕不能做不好的榜樣,要做好樣子。以苦為師,佛做到了,以戒為師,他沒有做到他不會說的。
所以學佛,無論在家出家,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想一想,我能不能給這個社會做一個好榜樣?好榜樣是什麼?降低他的迷惑,降低他的錯誤,要從這上去想。標準實在講很簡單,世法的標準,湯恩比讚歎孔孟,佛法的標準,湯恩比讚歎大乘。孔孟的標準,五倫、五常、八德;大乘的標準,三學、六和、六度、十願,普賢十願,與這個標準相應是正法,與這個標準不相應是邪法。它有標準的。立標準的是佛、是聖人,遵守標準、奉行標準、推廣標準,是菩薩、是賢人,他們做的事情。中國傳統文化才能夠復興,大乘佛法才能夠恢復。如果舍離標準,我們可以相信,傳統文化會絕滅,大乘也會滅亡,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法不是不好,沒人學了,沒人願意吃苦,沒有人願意持戒,認為持戒是約束,這觀念上錯了。因為吃苦是傻子,現在人聰明伶俐,你是個傻瓜,有福不知道享。我們今天依止這個僧團,我們就有使命、有責任幫助這個僧團達到六和。有居士要送我一輛車,我同意,但是我勸他用協會的名義來接受,不要送給我個人,送協會,這個好。你們要送房子、送精舍給我,協會的,這就對了。無論在哪個地方,別人供養的全部是供養這個僧團的。我們自己雖然一無所有,走到哪裡吃住都有人接待。好!這是出家了,出家再去找一個家,錯了,你又回去了、又退轉了。這些事情在現前可以說是到處都能看見,這個裡頭的因果、利害他沒有發現,真正發現,不敢這麼做法。
所以經文裡頭,和順義理、歡樂慈孝意思很深、很廣。我們能做到,這團體是六和敬的團體,六和敬團體所在之處,這地方不遭災難,為什麼?六和敬的團體必定是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守護。多少人?四個人就行。這個團體里有四個人修六和敬,其他人都沾光。佛家四個人叫僧團,一個僧團至少是四個人,這個團體裡頭有四個人修六和敬。我們這個團體應該可以做得到,見和同解都依這部《無量壽經》,我們起心動念都能跟經典教誨相應,不相違背,這就是見和同解。戒和同修,我們守住三個根,這三個根就是凈業三福的落實,三福、六和、六度、十願,念念不違背,行行不違背,這就是戒和同修。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利同均,這是六和敬的道場。只要把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七情五欲放下,你就能做到,放不下做不到,真放下就做到了。這個事情勸人難,要勸自己,別人沒做到,我做到了。我為什麼要做?我要求生凈土。把這個做到了,這叫凈業。心行清凈,這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心凈則國土凈。念念想別人,不要想自己,這就是把心量拓開,好東西先給別人去享受。知道這個好法、妙法,先勸近邊的人。真正是好法、是妙法,當然我們會全心全力去奉行,把樣子做出來給大家看。
所以這個地方說,言行舉止悉皆和於義而順於理。「和於義,動止咸宜。順於理,自然中節」。中是中道,不偏不邪;節是節度,不超過,也不是不及,恰到好處,這是做人的道理。「又歡者歡喜,諸經之末多雲皆大歡喜」,為什麼?法喜充滿。「樂者安樂」,心安就樂了。歡喜安樂,今天要特別講求,為什麼?這個東西能去除我們身心百病,能化解我們居住地球的災難,就這四個字,歡喜安樂。我們今天迷,迷就不歡喜,生煩惱,心不安不快樂,覺悟了就安樂。我們要承認自己業障深重,煩惱習氣太深,學佛學這麼多年沒開悟。我們這一點歡喜、安樂從哪裡來?從讀誦來,展開經卷就是面對佛菩薩,親近佛菩薩。最重要的,我們在經教裡頭,明白多少就做到多少,要兌現。明白了沒有做到,那是不明白,不要以為自己明白。
這是六十年前章嘉大師教我的。他說,世間人修學很多人不成功,原因在哪裡?自以為知,自以為明白了。所以章嘉大師告訴我的,真正明白他一定做到。他舉了個比喻,比喻很簡單,他說譬如這個圓桌上,這邊一塊是黃金,這邊一塊是黃銅,現在這兩樣隨你挑一樣,你挑哪個?你一定挑黃金,為什麼?你認識它,這是你真懂。你不認識它的時候,也許看黃銅很亮,你要它,這個黃金外面很臟,你不喜歡它。這你誤會,你不知道。用這個比喻說明,真正懂你肯定做到。就這一句佛號,要是真正懂得,肯定你就像那個阿公阿婆,你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全丟掉了,什麼都不要了。為什麼?他真懂。所以,他往生實報莊嚴土,上上輩往生,他真舍掉了,這還得了嗎?上上品往生很快就成佛了,上上品肯定是佛經上常講八地以上,一生就能證得,沒人能跟他相比。
李老師常常讚歎,常常講給我們聽,告訴我們,他自己學沒學到。真不容易學,為什麼?沒放下,事業太多了。阿公阿婆什麼事都沒有。李老師又辦了個台中蓮社,又辦個慈光圖書館,還辦了個菩提醫院、菩提養老院,還辦了兩個託兒所,還在學校教書,自己還要上班,奉祀官府上班,一天到晚忙得團團轉,哪裡能跟老太婆比?老太婆一天到晚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她沒有雜念,她沒有妄想。真正做到了大勢至菩薩所說的凈念相繼,都攝六根,她真做到。李老師會講,沒做到。
我們聽倓虛老法師講鍋漏匠的故事,我們聽了流眼淚,真感動人。不認識字,講堂裡頭一堂課也沒聽過,念佛堂裡頭一支香也沒有念過,他什麼都不懂,就是老和尚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告訴他,一直念下去,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不分晝夜。他真聽話、他真干,所以他的成就,老實、聽話、真干,三年,成功了。諦閑老和尚認為他的成就,超過天下弘宗演教的大善知識,真的,比不上他;四大名山,名山寶剎的方丈住持比不上他,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預知時至、站著往生,有,我們聽說過,也見過,但是往生之後還站三天,沒聽說過。鍋漏匠往生之後站三天,等諦閑老和尚給他辦後事,千古一人。
生前沒人瞧得起他,鄉下人,不認識字。這是什麼?遇緣太殊勝了,遇到諦閑老和尚這個緣太殊勝了,老和尚教他這個方法太殊勝,就是一句佛號。他的善根太殊勝,善根是什麼?不認識字、沒念過書,這是他的善根。他要認識字,他要念過書的話,他會涉獵很多東西,完了,他就不能制心一處。這是不認識字、沒念過書的好處,他就專心。一生吃的苦頭太多,所以把他放在鄉下這個小廟,破廟,沒有人住的,廢棄的小廟,給他一個人住在那裡。他身安理得,道理得到,這一句佛號是理得,有個小地方可以遮蔽風雨,身就安了,比到處流浪好多了,他到處流浪,跟叫花子差不多。你看,人間最下層的人,下下人等,成就的是上上佛陀;在人當中,從下下人,他在三年就達到上上人。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示,說明凈宗的成就真正不可思議。
「慈孝,俗雲上慈下孝。如經云: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是為大慈。六道眾生皆我父母,誓願救度,是為大孝」,這是菩薩。是不是真的?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一切眾生無量劫來,跟我們都有父子、兄弟、親戚、朋友的關係,我們不知道過去世,知道過去世全就明白了。「以大悲故,普令離苦。以大慈故,悉令得樂。是乃菩薩之大行,亦即歡樂慈孝之實義」,這真學佛。我們要認真努力,把「自相約檢,和順義理,歡樂慈孝」做出來,六和敬的道場就出現了。不但出現這個小道場,我相信周邊這些鄰居統統都六和,這個影響就大了。周邊大眾受到這個影響,這個地方就沒有災難,為什麼?有福了,福人居福地,這地方就有福了。真正有福的地,這是風水家講,這是寶地。誰住?有福的人住,修福的人都在此地,所以這個地方不會遭災難。
我們學了要把它兌現,首先兌現在我們自己居住的這個小村,然後再擴大,影響我們周圍的鄰村,就會產生很好的效果。今天這個時代,沒有榜樣給人看,別人不相信。辦一個活動那是做宣傳,宣傳之後沒有東西給人看,幾天之後別人就忘掉了,收的效果不大,甚至於根本收不到效果。這是我們一定要看清楚、看明白。怎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一定做出來,做出樣子出來。我們還記得二00六年、0七年、0八年,時間雖然不長,我們在湯池落實儒釋道的三個根,做出了樣子。雖然中心是被解散了,但是影響到全世界,不但在中國國內有影響,國外都影響。甚至於聯合國的朋友,一直到現在念念不忘我們0六年辦的活動,還希望我們再去辦一次活動。這個效果是什麼?做出來給人看,沒有做出來,人家不相信。
我們今天就看澳洲圖文巴的這些宗教領導們,它有十幾個宗教,他們聯合起來,同心同德,想把圖文巴這個城市,造成世界第一個多元文化和諧示範城市。這個果然能做出來,值得在聯合國做報告,那會產生很大影響。這個事情,地方政府參與,不是口頭,他真的支持,市長參與。還有昆士蘭警察總署的署長,他也參加,也就是昆士蘭州警察的首長,這個很難得。我鼓勵這些宗教,不但形式上要團結,還要真正團結。真正團結是互相研究經典,那就真正團結。我們學佛的人讀他們宗教的經典,他們也讀佛經,這種合作有經典理論做依據,在神聖的引導之下,我們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像兄弟姊妹一家人一樣。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這個城市裡頭是一家人。真能做出來,的確是世界上第一個好榜樣。我希望他們加緊努力,明年春天就可以展示讓大家來參觀、來學習。這是大善事、大好事,這是歡樂慈孝的真實義。這十二個字真正能在圖文巴落實,圖文巴這個小城,居民十萬人都能夠奉行,它就是名符其實的世界第一個和諧城市,和順義理、歡樂慈孝的城市。
「為能轉相教語故,必先以四攝,攝受眾生」。這就是教我們,怎麼落實?落實要用四攝法。四攝法太重要了!說實在的話,我們這個小團體為什麼做不到六和敬?過去也開過幾次會,學習六和敬,為什麼做不出來?就是我們沒有用四攝法。如果用四攝法,六和敬就現前了。那要我告訴同學,你們想不想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有個最有把握的方法,你們知不知道?你們要能修,就最有把握,決定得生,一點懷疑沒有。這什麼方法?就是四攝法。四攝法放在心上,四攝法用在我們生活上,處事待人接物我統統用它。四攝法,用現在話來說,這個四種就是公共關係法,與人、與一切眾生往來必須遵守的方法。這個方法好!四攝,這是《三藏法數》裡頭的「出法界次第」。「此四通言攝者,攝即攝受。謂菩薩欲化導眾生,必須以此四法攝受,使其依附」,眾生歡喜你,歡喜跟你學習,依附就是跟隨著你學習,「然後導以大乘正道。故維摩經云: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是也」。這四攝法就是欲鉤牽,是交際的方法,所以它是公共關係法。
我在一九九九年,把新加坡九個宗教團結起來。有一天,曾士生部長,他跟我很熟,在居士林訪問,我們一起吃午飯,他就問我。他說我們這個宗教,好像是個委員會,有五十年了,每年就是這些宗教頭頭們大家在一起吃一頓飯就完了,平常都不相往來,五十年都如此。他說你怎麼把他們連起來了?我說這是佛教給我的。佛教給你的方法?是!什麼方法?叫四攝法,我把四攝法解釋給他聽。佛教里有這個好東西!這是化解問題、調解糾紛的妙法,聯合國要會用的話,什麼矛盾、什麼衝突都可以化解,沒有不能化解的。所以佛教里的東西太多了,學不盡的。
四攝法第一個,布施,「謂菩薩以財、法二種布施攝眾生也。若眾生樂財」,樂是愛好,喜歡財就用財施攝受;如果眾生喜歡法,你就用法施來攝受他。「眾生既蒙二施利益,因是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布施攝」。簡單的來說,四攝裡頭的布施跟六度不一樣,六度布施是度自己的。自己有大病,人人都有,而且非常嚴重,就是慳貪,貪心重。慳是吝嗇,自己有的不肯給別人,自己沒有的,慾望沒有止境,貪而無厭。正因為這個原因,墮落在六道輪迴出不去,都是被這個貪病害了。所有一切世出世間的病,貪是根,所以把它擺在第一位。貪要不除,別說大乘法,小乘都不能成就,也就是說,須陀洹果你都得不到,因為你有貪心。你修什麼都是假的,都是人天福報,或者是六道裡頭的福報,你出不了六道輪迴。佛教菩薩頭一個,把慳貪放下,用什麼方法?用布施,教你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慳貪,這是六波羅蜜。
但是在四攝法裡頭,布施不是這個意思。四攝法布施是交際應酬,交際應酬必須要請客,必須要送禮,這個布施是請客、是送禮。你請客人家歡喜,送禮皆大歡喜,所以你要懂得請客、送禮。我們就用這四個方法,這四個我們統統用。我請李木源居士跟這些九個宗教聯繫,我們去拜訪他,他歡迎。拜訪當然要送禮,當時我們的禮是用現金,支票,每一個宗教送十萬新加坡錢,見面禮。這些宗教都辦了有慈善事業,有辦養老院、孤兒院,也有醫院、也有學校,這些慈善事業他們做得很多。我們贈送給他,做慈善事業的基金,歡喜,不同的宗教來贊助你們的事業。每個宗教我們平等的來贈送,所以我們花一百萬,把九個宗教統統團結起來了。
這以後就往來了,我們辦活動歡迎他們來,到我們居士林聚餐,以後差不多每個月我們都聚餐一次。我們的活動,歡迎他們參加,他們的活動,我們去參加,這就往來很密切。這樣就不錯了,但是我就想到,這宗教領導人平常很難見面,雖然我們很熟了,一個月有幾次見面的機會,如果一天到晚在一起生活,關係就更密切了。所以我們就想到旅遊,我們辦旅遊,觀光旅遊,十幾天大家生活在一起,從早到晚什麼都談,就真正變成朋友了。然後再進一步,研究教義,我學他們的經教,他們學不學我的我不管,我先學他的。所以我在他們辦的學校,天主教的學校裡面講過《玫瑰經》。這個光碟流通量很廣,很多天主教徒喜歡聽,說我講的不輸給神父。我也講過一次《古蘭經》。真干,他們真歡喜。我們倡導所有宗教,世界宗教是一家,所有宗教的創始人是一個真神的化身,真是一家人,我們要重新認識,宗教團結起來了。
觀光旅遊是最好的方法。觀光旅遊的費用他們沒有,佛教比較富有,所以觀光旅遊所有的費用居士林負擔。居士林不願意,最初它不了解。我說用你的名義,錢我負擔,我出錢,用你的名義,這個他們願意。這樣把宗教團結起來。以後我們團結印尼的宗教、馬來西亞的宗教,我都陪同他們到歐洲、埃及去旅遊,訪問梵蒂岡,訪問中國大陸,訪問新疆、伊斯蘭教,做出很好的成績,真的讓宗教不再衝突,宗教徒變成一家人。這個是四攝法產生的效果,是佛陀教導我們的。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底下這一堂接著再學習。
推薦閱讀: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五0集)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三O二集)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八二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三一集)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三十八集)
TAG: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