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王維《辛夷塢》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譯文] 寂靜的山溝里再沒有別人了,花兒們紛紛開放後又片片灑落。

[出典] 王維 《辛夷塢》

註:

1、 《辛夷塢》 王維

木末芙蓉花, 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 紛紛開且落。

2、注釋:

辛夷塢,藍田輞川(今陝西省藍田縣內)風景勝地,王維輞川別業(別墅)附近。塢,四面高、中部低的小塊地方。

木末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落葉喬木。其花初出時尖如筆椎,故又稱木筆,因其初春開花,又名應春花。花有紫白二色,大如蓮花。白色者名玉蘭。紫者六辦,辦短闊,其色與形似蓮花,蓮花亦稱芙蓉。辛夷花開在枝頭,故以「木末芙蓉花」借指。

  萼(e愕):花萼,花的組成部分之,由若干片狀物組成,包在花瓣外面,花開時托著花瓣。

  澗戶:澗口,山溪口。

  紛紛:他本作「絲絲」。

3、譯文:

枝條頂端的辛夷花苞,在山中綻放著鮮紅的顏色。寂靜的山溝里再沒有別人了,花兒們紛紛開放後又片片灑落。

4、王維生平見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5、這首《辛夷塢》是王維《輞川集》詩二十首之第十八首。這組詩全是五絕,猶如一幅幅精美的繪畫小品,從多方面描繪了輞川一帶的風物。作者很善於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不僅以細緻的筆墨寫出景物的鮮明形象,而且往往從景物中寫出一種環境氣氛和精神氣質。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木末,指樹杪。辛夷花不同於梅花、桃花之類。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條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筆,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準確的。「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含苞待放時,很象荷花箭,花瓣的顏色也近似荷花。裴迪《輞川集》和詩有「況有辛夷花,色與芙蓉亂」的句子,可用來作為註腳。詩的前兩句著重寫花的「發」。當春天來到人間,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動下,欣欣然地綻開神秘的蓓蕾,是那樣燦爛,好似雲蒸霞蔚,顯示著一派春光。詩的後兩句寫花的「落」。這山中的紅萼,點綴著寂寞的澗戶,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後紛紛揚揚地向人間灑下片片落英,了結了它一年的花期。短短四句詩,在描繪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時,又寫出了一種落寞的景況和環境。

  王維寫輞川詩時是在晚年,即安史之亂以前。自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張九齡罷知政事,李林甫一派反動勢力上台,朝政黑暗,社會矛盾日趨尖銳。王維雖然在朝,他傾向於張九齡的開明政治,對現實十分不滿而又無能為力,內心矛盾,產生退隱歸田的思想而又戀於祿位。他於是先後在長安附近的終南山和輞川建立別墅,過著亦仕亦隱的生活。

  輞川詩以田園山水為題材,描繪自然優美的景色,表現幽靜的境界,但其中也有一些寄慨,透露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如:「來者復為誰,空悲昔人有」(《孟城坳》),「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華子岡》)。特別是緊接《辛夷塢》之後的《漆園》的「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株樹」就更為感傷了。《世說新語》第二十八:「桓玄敗後,殷仲文還為大司馬咨議,意似二三,非復往日。大司馬府聽(廳)前,有一老槐,甚扶疏。殷因月朔,與眾在聽(廳),視槐良久,嘆曰:『槐樹婆娑,復無生意』」。王維暗用此事,表達其政治上的苦悶和內心的矛盾。這首《辛夷塢》與《漆園》詩意互有聯繫,它是以花在無人的山澗自開自落的可悲命運,寄託自己才能被壓抑埋沒的感傷情緒,有一定現實意義。全詩用比的手法,有優美生動的形象和樂府民歌的韻味,詩意極其含蓄。宋人方回認為此詩是輞川詩中的佳篇,「有一唱三嘆不可窮之妙」(《瀛奎律髓》)。我想,其妙不在「幽極」,應在它的精巧寓意。

6、古往今來,最樂於徜徉在山水美景之間者,當屬潔白如玉的詩人王維。他隱居于山中,享受著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體味著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悠然,與謝安的性情何其相似。二人也曾將自己交付給過俗世的榮耀和繁華,入仕為官,被供奉在野心的祭壇之上,但在功成名就後便毅然遁世了。王維和謝安,最是風神飄逸的翩翩君子,但他們卻從不以此為資本揮霍人生,面對洶湧的的塵世,潔身自好,堅守著內心的清明和人格的完美。他們高貴卻不失性情,清傲而不失飄逸,世人只能仰望才能看得清他們。

 

這種眉目清然,體面乾淨的男人,從人群中穿越,從如雲的少女中走過時,會像斷崖獨坐的人一樣心定如水,乾淨如雪。因外表俊朗,內心厚重,所以孤傲清高,有飽滿持久的定力,凌駕於寂寞之上。王維在30歲夫人死後一直不再續娶,用秦觀的「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來形容他的涵永大雅,解釋他的專情專性最恰當。

有人曾將梔子花般清潔的王維不再續娶,杜撰成是因為做了玉成公主的男寵,簡直是在毀我心目中的偶像。一個人,之所以流芳百世,是因為其品質毀人不倦,樹人強心,寄託著世代之人對美好人事的嚮往,其高潔豈能是那些貧乏蒼白的人們所理解。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這迎春而發的一派生機,這一樹芳華所面對的是澗戶寂無人的環境,我們的謙謙君子,在妻子香消玉殞後,靠佛禪和自然山水撐起了一片精神的天空,渡過了澗戶無人的三十年,這暗自堅持的忠貞,曾經怎樣的打動過我啊。我知道,他和她的相聚雖然短暫,但曠世的美好已勝過人間無數沒有愛情的男女,淺薄的俗世怎能理解他對愛妻的深情厚意。

傳統的愛情,在這個價值多元的社會裡,早已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撞,但無論世風如何轉變,人們還是懂得王維這個男子的好,敬慕他那份不以今時寵忘卻昔日恩的專情專意。他的道德人格和氣質風度,如天空高懸的星星,光芒閃現萬世不墮,已被女大學生們評為中國最受歡迎的男人,這算是對摩詰一生潔身自好的一點告慰吧。

7、「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盛唐詩人王維在他的詩歌《辛夷塢》里寫到了辛夷這一清新脫俗的奇美之花,辛夷花在幽靜的山谷里自開自落、悠然自得、雖孤芳自賞卻也享受著清靜的閑適與平和。花開時分,漫山遍野的燦爛,散發著芬芳,讓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  辛夷花的美讓許多浪漫詩人為之傾情,可讓辛夷美名遠播的,卻是它珍貴的藥用價值。辛夷花辛散溫通,芳香走竄,上行頭面,善通鼻竅,是治鼻淵之專葯,同時只要適當配伍偏寒偏熱均可應用,內服外用都有較好的療效。西醫上說辛夷花有收縮鼻黏膜血管的作用,能保護鼻黏膜,並促進黏膜分泌物的吸收,減輕炎症,且對多種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8、「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王維的詩,總會讓人想起禪悟的第二境界:空山無人,水流花開。

深山空谷,晨鐘暮鼓。空闊幽潭,泉咽日冷。空谷傳音,愈見空谷之空;空山人語,愈見空山之寂。此乃「空古准今」之極致。

一切功利,不過是寒潭雁影,雪泥鴻爪。「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理想落空的王維,買廬終南,游心禪悅。素心閑淡,一如清川。松風解帶,山月照琴,漁歌入浦。閑雲野鶴,志存高潔,自甘淡泊之心,可見一斑。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在禪宗的空谷墟煙中安置理想,空明的覺心,容納著萬境,於是,萬境融入詩人的生命。

空山,在王維走過的每一寸角落,都拂過一片空靈。

養空而游,蹈光揖影,摶虛成實。此等詩家之境,委實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間。」

9、王維的詩讓心澄明,花也好魚也罷,總在幽深的底色里,吟唱著生命的靜美。有一首詩,喜歡到無以釋懷:「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在無人的山野,花兒開了又落,開時淡淡,落時淺淺。生命從妖嬈炫麗復歸寧靜平和,日子從舞台上的熱烈到幕落後的岑寂,這便是一朵花書寫的人生。如果僅此而已倒也罷了——墜入凡塵,便由著凡塵的軌跡,在眾生的眼裡,花開花謝只是一次過程。可如果一朵花的人生是在那樣寂寥的山澗,傾盡激情把生命綻放到極致,像舞者在空寂的舞台,越是美到驚心屏息也越是蒼涼凄絕。王維讓我感動,簡單的字眼,深厚的意蘊,娓娓地就把蒼涼都化了,生命來去只是一首歌,那樣的落花,是一種境界。 

   年少時看《紅樓夢》,林黛玉埋香冢泣殘紅,一句「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就讓人柔腸百結,後來聽改編的歌曲,樂曲聲中似有風蕭蕭飛花漫舞,一片一片飛旋而下,飄離枝頭的姿勢輕盈如雪花斜織,似悠然,卻絕決。林花謝了春紅,無聲零落。所以一直以為落花無聲。

10、該醒的人還在沉睡,該留下的人已經離開,縱然我的心中萬般無法割捨,佛性的摩詰你是否也在輞山別業中輕彈郁輪袍笑看花從樹落,嘆有情人為何不能成了眷屬   辛夷塢,你是木末芙蓉花,   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   紛紛開且落。   ——唐 王維

11、每逢藝考季節,總是會想起王維的句子:「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美是必然,盛放是必然,無人知曉也是必然。凡人的命運,不外如此,寂靜來去,盛開然後凋落。而藝考生們在春寒料峭之際,開始動蕩的赴考之路,大概就是要和這種在無人知曉中寂靜來去的人生前景對抗。(韓松落)

12、沒有人去問一朵花為什麼要開,為什麼選擇了這樣的一個地點、這樣的一個時節;但是人喜歡思考,所以常常追尋自己生存的目的:我從哪裡來,又從哪裡去?在我出生之前世界是怎樣的,它會不會因為我的出現而改變,而當我走後是否一切就又重新回到了原點?所以人就成了來去無牽掛?

但是人在思考這些的時候,早已經踏上了生命的行程。如果人生真的有目的,那麼思考之前自己是不是在毫無目的地行走?如果人不去思考這些問題,那麼生活還是會按照既定的軌道走。所以,梁漱溟先生認為整個人生不能說是有目的的。

他說:「整個宇宙是逐漸發展起來的。天,地,山,水,各種生物,形形色色慢慢展開,最後才有人類,有我。人之有生,正如萬物一樣是自然而生的。天雨,水流,鶯飛,草長,都順氣自然,並無目的。」

在我們出生之前,身邊的一切早已被安排好;當我們去追尋目的的時候,反而就失去了生命的本色。花開花落,流星划過,這個世界有很多我們無法觸及的地方,也就是我們不該去追尋的東西。在《功夫熊貓》里,有這麼一段對白。

烏龜大師:看看這棵桃樹,並不是我想讓它開花,它就會為我開花的。

師傅:但是有些事情我們可以控制,我可以控制果實何時落地,我還可以控制它何時播種。那可不是幻覺,大師。

烏龜大師:是啊,但是無論你做了什麼,那個種子還是會長成桃樹。也許你想要蘋果或者橘子,但它還是會長成桃樹。

人就像桃樹一樣,當我們降臨到這片土地上的時候,已經完成了一個轉變和過程,很多東西已經無法改變了。人力無須與天對抗,因為人本來就是天之產物。同樣,也要尊重其他的生命,它們也和我們一樣。在自然面前,我們是平等的。

沒有目的,並不等於人就少了軌跡,少了方向。很多人在追求目的的時候反而遠離了生活的本真;而如果能夠順從自然的原則,那麼事情就會做得更漂亮。

王維有詩云:「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芙蓉花不為誰而開,也不為誰而落,即便有哪個人或者是野獸路過,它的開落也與之無關。它只是在完成自己的命運,開了,就會落,這就是它的生活。而人在很多時候,也會有地方需要我們以這樣的姿態去對待:不求問,不求解。而答案自會清晰。

13、在暮春時節的江南小鎮,一條斜斜的街,一階階石級通向那座積澱著無數故事的虹橋。就在這暮春的傍晚,一個少女搖曳過寂寞的橫塘。風起了,少女的衣裳和絲絲秀髮輕輕擺動。在漫空飄飛的柳絮和江南梅雨季節的蒙蒙煙塵中,只能看見少女的身影,漸漸地模糊在這江南小鎮的煙絮中。在小巷深處,在寂寞的花園中,在夜晚無人的小橋上,在幽閨深處,透過閨房的窗欞,看到的是暮春時節的飛絮和煙塵。梅雨季節到來了,春天就這樣過去了,美麗的青春隨之逝去了。

青春絢麗時節的寂寞,凋零時節的凄涼,怎能不讓心靈善感的詞人心疼而憂傷?「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這種靜寂中的生命靈動,使禪悟中總蘊涵著一絲傷感。

花兒在春天的第一場雨中悄悄開了,又在昨夜的疏雨驟風中孤獨地凋謝了。不變的是季節的循環,不息的是江水的奔流,歲歲年年的是日月,而短暫易老的是紅顏。

我想起了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這首感動千萬人的絕唱。美麗得讓人窒息的花月風景,「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人生求索,都是為了美麗與青春消蝕的憂傷。年年相似的是江與月,年年不同的是人。花落了,又開了,但明年的花朵還是今年的花朵嗎?人死了,又生了,生命和精神真的可以在這輪迴中延續嗎?在如此短暫的生命之中,青春和美又是如此的柔弱易折,而如此短暫的青春又在寂寞的等待中無聲無息地逝去了。「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在夢中,無聲飄落的花瓣被水流走了,月落了,春去了,而青春就像飄落的花瓣一樣隨江水而去了。

如果能從這個角度去讀古代的閨怨詩,才會真正理解「花自飄零水自流」的憂傷,無論是少女青春的禁錮,還是少婦等待中的紅顏衰謝,都蘊涵著太多的無奈,都讓人感到心靈的疼痛。「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子夜四時歌》之春歌)百花盛開,陽光明媚,鳥鳴婉轉,而青春少女感受到的卻是心的哀傷。所有的功名富貴都無法彌補青春的流逝。「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所有的榮耀在爛漫青春面前都黯然失色,再精心的妝扮也掩蓋不了歲月流逝的刻痕,出將入相的虛榮,竟然敵不過那陌頭的一點楊柳色。「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自古及今,有多少男子抱著「一刀一槍,博個封妻蔭子」的渴望,萬里別親,奔赴沙場,在漫漫征塵中將青春耗盡;「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洛陽花」,又有多少人為了得第那一刻的狂喜,在十年寒窗之後,又千里遠行,求取功名,在江湖漂泊中,少年頭白,而閨中少婦在等待中也紅顏暗老。「伯兮?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詩經伯兮》)男人的發達當然是女人的驕傲,所以在送別男人的時候,對未來的富貴的憧憬,壓過了離別的傷感,在離別之後才感受到閨閣的寂寞,而就在這寂寞中看著暗牖蛛網、空梁燕巢,才感覺到長夜漫漫。「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詩經》時代的女子在丈夫離別之後馬上就感到生活的寂寞無趣,沒有心思梳妝打扮了;而盛唐時代的那個女子到了來年春天,還能打扮得光鮮漂亮登樓賞春,看到陌頭柳色才「悔教夫婿覓封侯」,因為在那個時代,對功名的熱望甚至影響到女子。除了功名,讓世俗男女艷羨的還有財富。商人重利輕別離,留下深閨少婦看蝴蝶飛西園,門前生綠苔,秋風下落葉,坐愁紅顏老。

14、破繭而出的蝶,在一個春天的早晨飛舞在我的窗前,突然很習慣了,在一睜開眼便可以看見,這樣的問候。蝶在飛,蝶在旋轉舞姿,蝶在告訴我,它的等待恰逢花開。

而我在這一個有點冷的早春里,行走在菁菁校園裡一隅,恰好就看見了這樣一棵樹,它單薄,它稚嫩,它的枝條間還藏著來年的希望,它的花枝間還隱著它殷切的盼望。一棵開滿累累的花朵的小樹,不及我高,不及我壯,不及我的飄搖。這樣的樹,總是會令人憐惜的,它是那棵在佛前等了五百年的花樹么?等待春天?等待一個人的路過?蝶在它的花間尋香,清早的曉霧還未曾滴落,風霜還不及來傾蝕,現在正是,它最美的時刻。它在努力的開放,在這樣一個被人遺忘的一隅。這隻破繭而出的蝶,是它唯一的觀眾。蝶戀上花樹,默默的在它的周圍尋香,我聽見它在靜吟唱著「澗戶寂無聲,紛紛開且落」。

於是我開始相信,我們最美的生活姿態便是如此吧——澗戶寂無聲,紛紛開且落。

紛紛開且落,不論歲月如何風化紅塵,不論時間如何滄桑過往,不論微風如何的向它贈予春暖花開的氣息,它只是默然,靜靜佇立成風景,開在無人注意的角落。花謝花飛花滿天的季節,獨把香鋤偷灑淚的瀟湘君;拈梅花一枝,立於花枝間笑容可掬的嬰寧;遊走於旅途之間的流浪者。一曲笙歌,生命滑落,無聲,無息的生命滑落。燦爛的是自己,傷懷的也是自己,不論是享受月華的曇花,還是享受黑暗的煙花,它們的生命都在一個回頭之間,非常短暫。可是,它們從生到死堅持的是自己,不是么?堅持生命最原始的姿態,一直到寂滅的瞬間。

這樣的生命,讓人感動。

生活,一個人的旅途。一個人的哭哭笑笑,一個人,三個字,承載了太多太多,而最後一個人的故事,也只能是湮滅在塵世里,沒有存在的意義,不會永存,更不會永生。有人曾對我說:一個人走的路,耐得住寂寞,便能開出繁盛的小花。她們對我說:你的人生,是做大樹,而不是嬌弱的花。

現在的我,站在這株無言的花樹前,開始緘默一切言語,正如世人在托爾泰的墓前一般,只是感覺到無言的力量,無聲勝有聲的氛圍。蝶兒已逝,花樹依舊飄搖,它的一生就在這樣的飄搖之間,開,且,落。而我也開始了解,當我的生命在寂靜澗戶中獨自飄搖時,我也可以開出繁盛的小花。我也開始了解,當我守著她們的祝願走上我的路時,我的身邊也一定會迎來翩翩的蝶。

人生至此,夫復何言?

一株花樹。開滿累累的花朵,飽含累累的希望,沉澱了一切慾望。在它這裡,富貴如指尖薄涼,名利若虛煙飄渺。它讓我相信王維《辛夷塢》中「澗戶寂無聲,紛紛開且落」的生活姿態是一個女子最好的生活姿態,人生,何必讓自己的生活遊走在不堪的過往中,不如,於寂無聲的澗戶里,紛紛,開,且,落。

15、月亮漸漸升高了,世界一片澄明。黃土嶺上落下參差的斑駁的樹影,黑黢黢的,有了些山的輪廓; 野草的葉子上濕濕的,花兒羞澀的低著頭,寂靜中愈加顯得嬌艷嫵媚,風韻天成了。似乎只有小河,不舍晝夜,緩緩地流淌。它繞過河灣,漫過沙渚,延伸向遠方。物猶如此,何況人呢?這到底讓我念著王摩詰和他的詩《辛夷塢》了,詩曰: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今夜沒有山,黃土嶺算是山的影子; 沒有芙蓉花,無數的野花可來裝扮;潺潺的流水聲里,我且來受用這美妙的大自然了。

16、這一年,日升日隱,月起月落,伴隨時令輪迴的腳步,我更加地沉潛淡定。就如山中的野菊,雖無人覺,依然自在的開花。忽然記起那首詩:「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紛紛開且落,開時靜靜地開,謝時又靜靜地落,平平淡淡,安安靜靜,歲月靜好。

總是喜歡獨處。獨處時,可以回憶過去,憧憬未來;可以品讀經典,構思作品;也可以捧上一杯淡淡的清茶,任輕柔舒緩、清亮幽遠的旋律漫過心田……獨處,讓心靈遠離塵囂紛亂的世界,默默的體驗花香,聆聽鳥語,欣賞自然,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中,任天邊雲捲雲舒,任庭前花開花落。此時,這個世界屬於我,我也擁有了整個世界。雖然每天鐘擺似的在學校和家庭之間往返,日子單調地重複著,但我總會在放學後空曠的校園裡滯留,或是趁家人熟睡後靜坐屏前。靜美、輕靈、溫馨,獨處時可以放飛自己的心靈,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恬淡閑適的心境足以讓人沉醉。

總是喜歡懷舊。我是一個念舊的人,一樣東西用久了總也捨不得扔;一首老歌,聽了百回千回仍可以流淚;就連做夢,夢醒之後還會沉浸在夢境中無法釋懷。父親走了一年多了,可沒了父母的事實總讓我難於接受,感覺自己就像孤兒,在時間的流里到處流浪。只有在夢裡,我才會停留在一個地方,那便是我兒時的山莊。在那裡,藍天的雲朵、黃昏的晚霞、夜空的星星,都是那般純美,甚至用眼睛都能看出空氣的清明純凈;在那裡,朔風吹過光禿禿的大樹,樹上的枝條互相磨蹭,其聲如流水,似妙樂;在那裡,木柴的砍劈聲,牛羊的低鳴聲,此起彼伏,間或還有燈火搖曳,人影憧憧。

總是喜歡閱讀。雖然也讀教育雜誌和專著,但我更多的是讀文學經典,整整一個暑假,我幾乎都沉澱在書本里。那天的《子午書簡》介紹了梭羅的《瓦爾登湖》,那布滿原野氣息的、青藤纏繞般的文字,極具穿透力,直抵心靈深處。我迫不及待的到書店去找這本書。捧讀這樣一本寧靜、恬淡、充滿智慧而又顯示出大地之美的書,靜靜的穿行在瓦爾登湖,聆聽蟲鳴,耽於遐想,沉迷在心靈的深處,我被魔力般的文字攪得徹夜難眠。仍然喜歡那些溫情的散文,讀到袁隆平和著淚水寫下的《媽媽,稻子熟了》時,我的淚再一次恣意橫流。待到女兒放學回家,我又顫聲為她朗讀起來……

總是喜歡碼字。說不清自己一年裡碼下了多少文字,雖然大多是交流材料和工作總結,但上了省級以上教育刊物的教科研文章也還是有十餘篇。不過,我更願意在寧靜的夜晚,捧來一杯蜂蜜,放上一段音樂,讓鍵盤與思緒共舞,那一刻,我彷彿又回到了生命的原點,傷感的文字總在指尖緩緩流出。此時的我,不想工作,不憂生活,不肩負使命,不承擔責任。帶著柔軟的心情,在文字中沉淪,沉淪。

一年的光陰倏忽而過,驀然回首,心中還是充滿感激。感激家人對我的包容與疼愛,感激同事對我的理解與支持,感激上蒼賜予我的幸福與安康。今夜,就讓這些文字伴著似水年華漂浮在悵然的雨夜,而我,將收起淚濕的感覺,枕著時斷時續的過往碎片,睡去。

17、時光如水,隨落花飄去,挽不住之春華秋月,瘦了思念,濕了滿枕。

  「一個又一個日子在我轉身的瞬間輕輕閉合,在身後流轉成一副靜默的山水畫。用指撫摸處,或起皺褶,或起溝壑,悲傷和喜悅交替著竅竅喧嘩,不時,有風低低的在檐間低徊,我看見畫中人影模糊,欲深望而不能。只低低的嘆息一聲,靜靜聽誰吹笛乘風而來。」

  流光易逝,流年似水,聽得見指尖間嘩嘩流過的歲月,來不及發出一聲嘆息,只那一沉吟之間,花便落下,任流水飄去無痕,總有些舊痕與新傷,如霧如煙,裊裊。

  「那時美貌如花又如何?「木木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生命從妖嬈炫麗復歸寧靜平和,日子從舞台上的熱烈到幕落後的岑寂,這便是一朵花書寫的人生。十年,不過是紙上亂雲飛渡的瞬息轉身之間。誰還記得誰的容顏?」

  花開花謝,雲捲雲舒,綰不住之青春,鎖不全發間那縷縷明媚的憂傷,相思,更纏繞成長春藤,在心間瘋長,可留得住青蔥無悔之華年?

  「只是,要記得,輕理雲鬢,隔著一朵花的距離,聆聽時光的腳步輕輕緩緩的流失,讓每一個可以擁有美的瞬間在心裡絢麗成花。」

18、走進卧室,打開窗戶,如水月色傾一地銀光。    一株半人高的野椒花開出點點白花,素潔而安寧,在月光下如一掛流星雨飛揚窗檯。    我試圖用手握緊她,她象個調皮的小淘氣從指間溜走,卻爬上我的鬢髮,親吻我的面頰,粘在我的衣裙。這樣的月夜讓人沉醉而安寧。沒有「遙看天邊月,瘦彈相思弦」的落寞傷感,沒有「凝妝下翠樓,共看月兒圓」的浮躁與輕狂。有的只是被如水的月光洗盡韶華歲月塵埃的淡定與清逸。    順手摘下牆上的二胡,問明月:在這如此寧靜美好的月夜,我該獻給你一首什麼樣的歌?昔日的蘇學士月下「起舞弄清影」,那是他失意而傷情;李青蓮月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那是他曠放卻孤寂。而我,一個平凡卻深愛你的小女子,該怎麼樣抒發自己的情懷?《春江花月夜》的浪漫,《花好月圓》的熱鬧,似乎都不太合時,月亮似識心意,一曲《半個月亮爬上來》的韻律帶著銀的白雪的純泉水的悠揚清露的晶瑩丁丁咚咚傾泄一地,而我的心此時也是微風輕吹水面般微皺綠波,清悠雅緻。    二胡聲中,月光遲疑地照到了西牆我的書柜上,照到放在最外邊的《紅樓夢》的扉頁。我看到林黛玉裊裊婷婷從書里走來,越過千年的時空間隔,挾帶「寒塘渡鶴影,冷月照花魂」的陣陣凄涼,走進月光里。一時間,那凄涼冷寂用比月光更快的速度穿過心臟,摺疊骨骼,我聽到我心臟收縮如戰鼓咚咚,骨骼暴裂如斷木叭叭。「曾憶瀟湘人,孤影伴涼月。感慨復惆悵,撫琴一鳴咽。」    然而,歷史的扉頁翻到今天,已處處春光明媚。「依舊當時月,今照有情人。」我問明月:紅樓里那些女子們如今是否都已輪迴成自由的現代人?明月輕柔一笑,我分明看到她們美麗的倩影順著千年的月光隧道,一路走來。她們所到之處,綠草如茵,百鳥和鳴。是的,過去的悲劇已成為歷史,在婚姻自由的今天將不復重演。    心緒重又安寧,一絲睡意襲來。關上窗戶,想把月光送出窗外。但她卻側著身從窗縫隙擠進來,跟著我躺在床上。我枕著她問:你寂寞了嗎?你看窗外的世界多麼熱鬧,雲在閒遊,星在打探,花在開放,人在歌舞……而我,只貫於獨守寂寞與寧靜。明月輕柔淡靜地笑笑,依舊無語。但我明白了,在窗外的世界萬物享受熱鬧的快樂時,窗內的我與伴我的明月卻只愛享受長夜裡少有人知的寂寞與寧靜的美麗與快樂。    是的,在這浮華的世間,人心飄蕩無定,只有懂得享受寂寞甘守寧靜的心,才能體味那種安寧的美好韻味來。循著月光走過的千古足跡,我彷彿聽到王維在山中吟唱「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時的清悠空靈;張若虛抒懷「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時初照人」的冷寂雅緻;曹雪芹奮筆《紅樓夢》那流芳百世的經典巨著的孤獨與靜美。他們在寂寞寧靜中,懂得去享受它,支配它,並迸發出在熱鬧浮燥中難以迸發的無與倫比的激情,留下閃爍智慧靈光的思想與文字。    月光只輕吻了我的頭,已悄然走向西樓,我們相對微微一笑,依舊無言。

19、晚秋的時光里,今夜無眠。

  站在窗邊,長夜漫漫,星光點點,盡擁滿懷冷風,凝視窗外不遠去那株綻滿粉色花朵的秋芙蓉。「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看著芙蓉樹下,一朵朵在寂靜的夜晚里,孤獨地躺在地上的落花時,心裡不由一陣寂然。

  秋日裡,不畏風的凌烈,那綻放在枝頭綠葉間的明艷,在夜晚的星光下,躺在地上的孤寂,不由讓人想起世間那些在曲終人散時,在那些繁華的背後,又是怎樣的蒼涼?在寂寞的背後,又是幾許的無奈?在孤獨的背後,又是多少噬心的憂傷?

  當一個人在大地上寂寞地行走,為落花憂傷,為流水纏綿時,卻不知在無意間,也把自己零落到紅塵里,把心碎在地上,被那季節的風正蹂躪。

  仍然是喜歡那首純音樂——《故鄉的原風景》,那種悠遠、綿長又夾著淡淡傷感的旋律,總是把人帶入那種很思念的意境,彷彿看見一個人在遙遠的夜空下,或原野上,他孤獨地立在風中,遙望那遠方的天空,心中牽起無窮無盡的夢幻,任思念泛濫。

  「有一顆祝福你的心,一條簡訊比千言萬語更珍貴、值錢。」時光拉不回你忙碌的身影,想你的心,充滿繾綣,時不時苦笑著思索:一條簡訊是否真的比思念珍貴、值錢?

  人生的際遇很輕淺,緣分很偶然,在無意間輕輕地走、或來,當「眾里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時,那一刻的驚喜,那一份的釋然,是否讓你巧笑嫣然?而「今年元宵夜,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的那種失落,把心跌落到相思的深淵,怎的一種思念來排遣?

  「珍惜你今生擁有的,你今生擁有的就是你前世修來的。」凡夫俗子的我們,又怎能做到這種超然?

  仍然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聽著淡淡傷感的音樂,讓憂傷的旋律盈滿屋子,一次次為你把自己沉淪,爬著格子,敲擊著鍵盤,把綴滿一縷縷淡淡馨香的憂傷文字,鑲嵌在字裡行間。或和風細雨,或幽怨漫嘆,或淡定超然。

  世界是如此之大,茫茫人海,偏偏相遇在偶然,那一季百合是否是因為你而綻放?那一枚的心香是否是因為你而點燃?我只知道,剎那,我們都不用回到輪迴的渡口,經過那彼岸花岸,因為我們也約好,會生生世世,莫忘莫失,相守於世間,再不用感嘆,情深緣淺。

  清冷的夜裡,窗外,芙蓉花仍然在無聲地凋落,屋內,憂傷的音樂仍然在悠悠地飄散,一個寂寞如花、憂傷到骨子裡的女子,是否會和你夢中相見?你,是否會把她漩入你深邃的雙眸,任你的溫柔暈染?月光下,你是否會用你纖長的手指,插入她的發間,為她輕輕地梳理那柔軟的、那綴滿輕愁的青絲三千?

  因為記憶里有你,日子過得澀澀又甜甜,一個人的世界,愛著的那個人無處不在,在那些飄雨飛花的日子裡,想著你的好,想著你的幽默與坦然,思著你的情,思著你的寵溺與詼諧。於是,就記起你的愛,淡定的微笑會再一次飄蕩在寂寞的唇瓣。

  風輕輕地吹,雪靜靜地下,北方的冬天已經很冷了,而我卻在遙遠天邊,不在你的忙碌的世界,羨慕那些風,羨慕那些雪,因為你的氣息可以氤氳著它們張張的笑臉,它們也可以為你拂去鬢間的粒粒霜雪與塵埃,而此刻的我,卻只能在遙遠的故園,被時間、距離、命運無奈。

  遙望夜空,星光閃爍,凝望天邊,冥想此刻,如果有流星划過,我會雙手合十,虔誠地許願:我要做你貼身的小棉襖,為你在冰天雪地里挺拔的身軀禦寒。又或是一縷風,一枚雪,拂過你英俊的臉,把你緊蹙的眉頭舒展。

  零點後的夜更深邃,不知什麼時候,星星隱去了閃爍的光彩,夜如墨,稍後,竟下起了小雨纖纖,那零落一地的芙蓉花仍然綻放著一地的清寒……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譯文] 寂靜的山溝里再沒有別人了,花兒們紛紛開放後又片片灑落。

[出典] 王維 《辛夷塢》

註:

1、 《辛夷塢》 王維

木末芙蓉花, 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 紛紛開且落。

2、注釋:

辛夷塢,藍田輞川(今陝西省藍田縣內)風景勝地,王維輞川別業(別墅)附近。塢,四面高、中部低的小塊地方。

木末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落葉喬木。其花初出時尖如筆椎,故又稱木筆,因其初春開花,又名應春花。花有紫白二色,大如蓮花。白色者名玉蘭。紫者六辦,辦短闊,其色與形似蓮花,蓮花亦稱芙蓉。辛夷花開在枝頭,故以「木末芙蓉花」借指。

  萼(e愕):花萼,花的組成部分之,由若干片狀物組成,包在花瓣外面,花開時托著花瓣。

  澗戶:澗口,山溪口。

  紛紛:他本作「絲絲」。

3、譯文:

枝條頂端的辛夷花苞,在山中綻放著鮮紅的顏色。寂靜的山溝里再沒有別人了,花兒們紛紛開放後又片片灑落。

4、王維生平見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5、這是一首優美的敘景詩,描寫了辛夷塢辛夷花花開花落的自然景象,顯出一份自然自在的平淡浪漫。這是一種詩意的美的欣賞。 然有的學者,卻從王維當時所處生活背景分析:「王維暗用此事,表達其政治上的苦悶和內心的矛盾。這首《辛夷塢》與《漆園》詩意互有聯繫,它是以花在無人的山澗自開自落的可悲命運,寄託自己才能被壓抑埋沒的感傷情緒,有一定現實意義。」 可以說藝術是一種情形,而詩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已。當詩人完成這首詩時,這首詩作為一個審美形象,或一個情感形象等,已脫離詩人而自在。若我們不是在研究其詩人,我們無需聯繫其生活背景。我們自己即可作為一欣賞者,當我們以各自心境讀到此詩時,即獲得各自之感悟,此詩人之相合也,套用一句經典的話即是:詩人合一。 雖然欣賞者通過「文字般若」可進而意會「境界般若」,詩人合一,然此終非「實相般若」。須知功夫在詩外,欣賞者必須身臨其境,在花開花落的實相中才能真正體會其詩人自然相合的實相詩境,忽然在遇見「辛夷花」時,「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是自然的花,是花的自然,順其自然時,花自然會開,詩自然會來。 記得08年車過湖南,看見當地的人的房子,大多建在小山邊,隨處可見小池塘,井字田,真是依小山傍池水。正直人間四月天,野芳發而幽香,新綠一片一片,令人神氣清爽。當時忽然竄出許多讀過的詩,才知道他們一直在藏心裡,只是沒有遇到所詩之實境而已,當其境出現時,其詩自然就來了。 在這裡,創造者者與欣賞者之所遇,正好是一個互逆的過程。創造者者由所遇之實相,契合其情境,同情同動,忽然得出該境之形——文字語言,肢體語言,視聽語言等,然後由創造者因各自之術,方便的表現了出來,讓其眷屬欣賞,此即由實相般若,到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眷屬般若之創造的欣賞爾。另一方面,欣賞者要在自己的眷屬中,因各自之術,方便地找到相應的語言,同情同動,聯通其境,並在自然的實相中還原詩境,或可因自己之術,用他之形,表現此相通之境,此即欣賞的創造爾。 創造與欣賞因而統一起來,統一與美的欣賞與創造,表現於各語言爾。美即欣賞與創造,滿足與釋放之靜境。同情同動,謂之靜。靜以養生。

6、大概上初中時看到《辛夷塢》這首詩吧,詩的其他部分都不記得了,只有這一句「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一直留在心底。只覺得美,不可抑制地嚮往那樣的意境,卻只可臆想不能抵達。

  十多歲的女孩子總是愛熱鬧的,這句詩卻能讓我靜下心來,想來那時也到了思慮的年齡,雖知道美,卻不知美在哪裡。後來長大了,懂得它的美在於空曠幽靜,是無心無慮的美。到如今,看過了多少世情,經歷了多少人情冷暖,才知道它的美不僅在於景,亦在於心,是由心看到的景,是忘我也是忘情。

  胡應麟在評論此詩時,說它可以「入禪」,「讀之身世兩忘,萬念俱寂」,這大概是我最喜歡的評語。

  詩的作者王維一直被人推崇甚高,與陶淵明並稱「田園詩人」,可見兩人有許多共通之處。不過在我看來,兩人的氣質有很大的不同,王維是清幽出塵,陶淵明是悠然平和。若拿書中的人物比較,王維是林中彈琴的高士,只能聽,不可近;陶淵明是隱居山野的名儒,你去尋訪他,他會自茅屋裡遞出一碗水,微笑問答。

  所以,以神秘感來說,顯然王維更讓人莫測,他有時在空山,有時在竹林,無論在何處,他總是一個人獨行,是傳說中的人物。這樣的人,大概很難動情動心的,因為他已經看慣情感紛爭,身世兩忘,萬念俱寂。

  《辛夷塢》的全詩是這樣的:「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辛夷花我未見過,想像不出它的樣子,偶然看到圖片,其形其色似紫紅的玉蘭花,盛開之時遠觀,竟如桃杏一般耀眼奪目。艷麗如此,總是亂花漸欲迷人眼吧,卻也自開自落,與人無擾。想來也是心靜的緣故。

  我之前聽過一段故事,講一個出家的女子,她曾深愛的丈夫來探,她送他出寺門,最後一次步履相和,兩人都落地無塵。他說:「請留步。」她目送他下山,直至人影全無,她在地上撿一葉赤紅菩提,一面行一面嗅,原來春在枝頭已十分。

  「你和他/原是滴水粒米的尋常夫妻/車水馬龍里守一份從容/燃香燈黃前悲天喜生的修持/梵世夫妻的菩提 也/擋不住濁世的洶湧/誰能想像你解發的剎那/胸口逝水般滔滔」。

  她是年輕悅目的女子,只因一心向佛,遂離家剃度,割捨了一心一意相愛的丈夫。我總是想,有哪種信仰可以替代愛情的信仰?有哪種堅定可以替代承諾的堅定?是不是世俗的情感已阻礙了前行的腳步,是不是朝聖的靈魂已看到了更壯闊的殿堂?也許有一天我們終會明白,我們不必忠於愛情,而只需忠於自己?

  我們無法回頭,只能走各自的道路。當一切可以「入禪」,念念不忘或念念相忘,世間多了一個佛前歡喜華嚴的女子和一個燈下清淡自居的男子,花落也是花開,那就是了。

  這個故事是簡貞所寫。簡貞是我偏愛的台灣女作家,她曾與愛悅的男子相戀七載,卻最終因信仰的不同和男子離世而天地相隔。大概是這份殘酷,使她的文字既有殺戮的氣質,又有遺世而獨立的壯美。我每次看她的文章,總要看到心潮激蕩、不能自已才作罷。比如這樣的句子:「不給我天,我去劈一個天;不給我秩序,我去秩一套秩序,生命用來稱帝,不是做奴隸」,又或者:「活著,就要活到袒胸露背迎接萬箭穿心,猶能舉頭對蒼天一笑的境地。因為美,容不下一點狼狽,不允許掰一塊尊嚴,只為了妥協。」

  但橫刀立馬不是常態,我們終會平息心境,在拷問過生活和拷問過自己之後,我們只求獲得內心永恆的安寧。簡貞的靜在於「佛」,信仰的力量讓她超越了生死,在大開大合之後獲得了平靜。她在34歲遇到可以終身相托的男子,得到了一個凡婦應有的幸福。

  對人生的謎題,我們要解答得很多,比如情感,比如權欲,比如生與死,比如舍與得。有人願意藉助書本,有人願意藉助信仰。王維是向大自然尋找答案,他找到了並達到自然與身心的合一。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是空無的境界,也是他的理想境界。(毛祖華)

7、這是王維田園組詩《輞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這組詩全是五絕,猶如一幅幅精美的繪畫小品,從多方面描繪了輞川一帶的風物。作者很善於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不僅以細緻的筆墨寫出景物的鮮明形象,而且往往從景物中寫出一種環境氣氛和精神氣質。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木末,指樹杪。辛夷花不同於梅花、桃花之類。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條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筆,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準確的。「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含苞待放時,很象荷花箭,花瓣和顏色也近似荷花。裴迪《輞川集》和詩有「況有辛夷花,色與芙蓉亂」的句子,可用來作為註腳。詩的前兩句著重寫花的「發」。當春天來到人間,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動下,欣欣然地綻開神秘的蓓蕾,是那樣燦爛,好似雲蒸霞蔚,顯示著一派春光。詩的後兩句寫花的「落」。這山中的紅萼,點綴著寂寞的澗戶,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後紛紛揚揚地向人間灑下片片落英,了結了它一年的花期。短短四句詩,在描繪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時,又寫出了一種落寞的景況和環境。

   王維的《輞川集》給人的印象是對山川景物的流連,但其中也有一部分篇章表現詩人的心情並非那麼寧靜淡泊。這些詩集中在組詩的末尾,象《辛夷塢》下面一首《漆園》:「古人非傲吏,自闕經世務。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株樹」就頗有些傲世。再下一首,也是組詩的末章《椒園》:「桂尊迎帝子,杜若贈佳人。椒漿奠瑤席,欲下雲中君」就更含有《楚辭》香草美人的情味。裴迪在和詩中乾脆用「幸堪調鼎用,願君垂採摘」把它的意旨點破。因此,若將這些詩合看,《辛夷塢》在寫景的同時也就不免帶有寄託。屈原把辛夷作為香木,多次寫進自己的詩篇,人們對它是並不陌生的。它每年迎著料峭的春寒,在那高高的枝條上綻葩吐芬。「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這個形象給人帶來的正是迎春而發的一派生機和展望。但這一樹芳華所面對的卻是「澗戶寂無人」的環境。全詩由花開寫到花落,而以一句環境描寫插入其中,前後境況迥異,由秀髮轉為零落。儘管畫面上似乎不著痕迹,卻能讓人體會到一種對時代環境的寂寞感。所謂「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陳子昂《感遇》)的感慨,雖沒有直接說出來,但仍能於形象中得到暗示。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自落。」這是王維的一首詩,名叫《辛夷塢》。這首詩寫的是在辛夷塢這個幽深的山谷里,辛夷花自開自落,平淡得很。你看,辛夷花在樹梢怒放,開得何等爛漫!辛夷花又紛紛凋零,又是何等的洒脫!既沒有生的喜悅,也沒有死的悲哀。   無情有性,這僅僅是一棵普通的辛夷花嗎?辛夷花得之於自然,又回歸於自然。在這個絕無人跡的地方,辛夷花—沒有人對它們讚美,也不需要人們對它們的凋謝一灑同情之淚,沒有追求,沒有哀樂,聽不到心靈的一絲震顫,幾乎連時空的界線都已經泯滅了。我想,王維筆下的辛夷花,是他內在精神的外射,辛夷花是一棵人格理想之花。王維早年奉佛,他仰慕的是維摩詰居士,他以禪的態度對待世間的一切,並將這種心境融於詩歌,一切都是和諧空靈、恬淡自然。《辛夷塢》表達了詩人對宇宙、對人生的一種恬然心境,禪意較濃,充滿空靈。  王維看來,整個世界萬物不正是像辛夷花那樣,在剎那的生滅中因果相續,自在自為地演化著的嗎?「不生不來,如來異名。」(《楞伽經》),王維似乎看到了「真如」的永恆,這「真如」就是世間萬物的本然,我想也展現王維心中一塵不染的佛性所在。他的這種意境和人生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是這樣認為的。

8、王維很早就信奉佛教,他的母親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多年,褐衣疏食,樂住山林,受母親的影響,王維和弟弟王縉都信佛,多年食素。開元十七年,王維拜道光禪師為師,正式學佛。開元二十八年,王維在一次出差的途中遇到了神會大師,向神會請教解脫之道,神會告訴他,眾生本自心凈,如果天天想著修道求解脫,本身就是妄心,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脫。王維以他的天才智慧,以他對佛理的超常的悟性,將北宗禪與南宗禪的禪理融合為一,並將自己對禪的理解表現到詩歌中,使他的詩歌獲得了一種空靈的境界,再加上他的音樂和繪畫天賦,他的詩歌終於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獨特景觀。

據說王維九歲就會寫文章,十多歲的時候,不僅會寫詩,而且精通音樂。他的名字傳遍京師,經歧王李范介紹,王維見到了玉真公主,據說公主看見了這位翩翩公子,就馬上另眼相看,再聽王維詠誦自己寫的詩,頓生敬意。王維又演奏了一曲郁輪袍,聽得公主如痴如醉。據說當時已經確定張九皋為本次科舉的第一名,但公主見了王維之後,決定把張九皋換為王維。王維就這樣在二十歲前後走上了仕途。王維做的第一個官是太樂丞,這正好發揮他的特長。史書記載,有人畫了一副樂工正在奏樂的圖,王維隨便看了一眼,就知道樂工正在演奏的是《霓裳羽衣曲》,而且演奏到了第三疊第一拍,其他人不信,就找了一支樂隊演奏試試,果然分毫不差。但很快發生了一件事,王維手下的伶人私自把庫房裡的黃獅子拿出來表演,犯了忌諱,王維管理不善,受到牽連,被貶為濟州司倉參軍。王維在濟州生活了十年。在這十年中,王維的妻子去世了,他從此再也沒有續娶。一直到開元二十二年,張九齡做了宰相,張九齡賞識王維,就把王維調回了京城,提拔王維為右拾遺,轉監察御史。張九齡和朝中高級官員舉行聚會的時候,經常邀請王維參加,一起把酒吟詩。所以那一段時間是王維人生中最快樂的日子。但不久,李林甫上台,張九齡下台,張九齡提拔的一批官員都受到打擊,王維先是出使邊塞,後來又出使南方。從南方歸來的王維買了宋之問的輞川別墅,裝飾好後,就搬到了裡面,和一夥朋友在那裡賞景賦詩,遠離是非,參禪悟道。

但王維真正參悟禪理,還是在陷賊之後。幾經貶謫沉浮,特別是經過了生死關頭,王維才真正明白了禪宗所說的「無生」的含義,才明白了神會大師所說的「本自心凈」,不求解脫而自然解脫的意思。在遠離都市的山林之中,更能體會到沒有塵染的生命本來狀態的靈動,這也是王維鍾情于山水自然的原因。王維詩歌中所描寫的山水給人的感覺不是寂滅,而是活潑的生機。王維在《飯覆釜山僧》詩中稱「一悟寂為樂,此生閑有餘」,王維所說的「寂」,顯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靜寂,王維從「寂」中感受到的樂趣,實際上是生的樂趣。寧心靜性地觀照自然山水,將對自然山水的審美與感悟結合在一起,忘懷世事已經不是目的,終極目的是對生命本身的體驗。「猛虎舐足,毒蛇熏體,山神獻果,天女散女,澹爾宴安,曾無喜懼」的境界,與心如止水還是有所區別,看天高雲淡,與山花綠草同呼吸,縱身大化之浪中,順應自然,才能真正做到不喜不懼。這也是王維所說的「山林吾喪我」(《山中示弟》)的意思,是南宗禪法所說的「空有不二」的意思。在《辛夷塢》中,王維寫道:「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在寂靜無人的山澗里,芙蓉花悄悄開放,又無聲無息地落去。王維所要寫的不是沒有外界塵囂的幽靜自然,也不僅是詩人悠閑恬靜的心境,而是對生命的感受,只有在寂靜無人的深山,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內在活潑。「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過感化寺》)傾聽著自己內心的聲音,與天地同流,與萬物歸一,解脫也就失去了意義。拈花微笑的空靈境界,被認為是禪的最高境界,而在王維的詩中,連這微笑也忘記了。

自兩晉時起,山水自然就開始成為文人精神世界和詩歌世界的重要部分。或欣賞山水之華美,或于山水中參天地之玄機,或于山水之流動中悟人生之理,但少有人能融入山水。

儒家有「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之說,認為山水中蘊藏著仁德和智慧,在懷才不遇,大道不行的時候,往往隱居山林,回歸山水田園,尋求心靈的安適。對道家來說,山林自然不僅是人的棲居之所,還是人生的歸宿,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對日益遠離自然,遠離生活常態的人類來說,自然成為一個遙遠的夢想。佛教傳入中國,一開始寺廟多建於山林之中,靜觀山水成為參禪悟道的重要途徑。如莊子所說,人來於自然,最後又回歸自然,這或許是人在山水自然中能找到心靈寧靜的原因。越到後來,山水自然越成為人類精神的重要依託,特別是到了現代,遠離喧囂的都市,到山水中尋找片刻的清涼,暫熄心中追求功名富貴的燥熱。但正如謝靈運、孟浩然那樣,很多人因為無法遏止的慾望,無法融入山水自然,匆匆而往,匆匆而回,看到的是山木花石,心裡想的仍是金錢地位,所以終於還是山林過客。「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那一種融入山水自然的人生適意,對現代人來說是那麼的遙不可及。

9、近日,瑣繁的心事紛紛揚揚,一顆心都快被扭扯成麻花兒了。  人說,群居防口,獨坐防心,我知道群居的時候我可以防得住口,該講的我會講,不該講的我會緘默不言。

  可是獨坐的時候我卻防不了自己的心。所以這些日子我不敢獨坐,幸好白天公事也還繁雜,阻住心事不讓它跳出來肆行在我的眼前,夜間下班後也不想和他們出去玩,便慢慢在霓虹閃爍的街道上默然獨行。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想起王維這首詩,就想,我是不是詩中那朵開在清晨瑩露里的芙蓉花呢,雖然不是開在山中,但是心情的澗戶也是一樣岑寂的,心事,在這人來人往的街頭紛紛地開著,且落著。

10、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王維    誰人能見千里寒山中的花兒?誰人曾聞流水與花兒淙淙私語?誰人肯顧花開花落的生離死別?    攢足了勁,滿溢著欣喜的花骨朵兒終於在某個月明星稀的夜晚綻放了容顏。她擷了一片葉,聽聞自己的鼻息,卻以一種處變不驚的高傲姿態立於山中水前。沒有人聲僅存月影,她卻也孤芳自賞落得滿心歡喜。    楚天千里清秋。秋風凌厲吹拂,過草變色,趨木葉脫。風塵滿面的花兒搖搖欲墜,饒是風韻猶存也抵不過秋風無情了。鮮艷之色褪盡,芳香之氣漸銷。殘花飄落水中,陷進泥里,被流水攜至萬里,抑或是化作春泥護花。不覺悲涼,只留安詳,像是一生忙碌終於人土為安。    一切景色都落入這澗戶之中。無人語,無人問。流水自流,纖革自纖,花兒自開自落,不奢想人人眼帘,被捧上天,只在澗戶靜靜地演繹著最美的獨角戲。    且開,且落。一生靜好。

11、孤芳自賞往往被人視為自命清高,偏執孤僻,不合群,是被批評、遭貶斥的一種人生態度。其實孤芳自賞只是一種自我欣賞,當全世界都不懂得你、賞識你時,至少還有自己,還能自賞。懂得孤芳自賞,知道欣賞自己,知道「芳」在哪裡,才能更好地將芳香呈現出來,從而讓周圍得人都能感受到你得芳香。孤芳自賞又何妨,這就是陸遊這首詠梅得千古絕唱所流露得人生智慧。

一株寂寞的寒梅開在荒野外的驛亭旁,破敗不堪的 斷橋邊此處人跡罕至,根本無人欣賞它剎那花開的 燦爛與美麗。但它還是在惡劣的環境中,在凄風苦雨的摧殘下,凌寒飄落,被碾成塵土,它也獨標高格,不改清香的品質。雖然遭遇坎坷,備受冷落與摧殘,誹謗與猜忌,但它一直沒有放棄自己,及時被人斥為孤芳自賞,它也傲霜迎雪,嫣然盛開。孤芳自賞,自命清高,並非它的本意,只是環境惡劣,它不想隨波逐流,只好孤芳自賞,自我欣賞,自我垂憐。孤芳自賞是渴望飛揚但卻不得不歸入沉靜,不得不在落滿塵埃的角落開出花朵;孤芳自賞是在逆境、在挫折、在打擊面前,仍然保持自信,保持樂觀,即使沒有掌聲,無人關注,也不放棄自己的芳香,也不迎合周圍人的口味改變自己。孤芳自賞又何妨,當命運對你如此不公,當所有人都放棄你,自己也不能放棄開花的權力,不能放棄屬於自己的燦爛和美麗。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孤芳自賞,會在內心裡自己賞識自己,自己憐惜自己。哪個作家不是在寫著孤芳自賞的文字,在藝術的王國里,深刻地關注自我,放大自我。 孤芳自賞是一種寂寞的、讓人心痛的美,就像梅艷芳《女人花》唱的:「我有花一朵/長在我心中 /真情真愛無人懂/遍地野草已佔滿山坡/孤芳自賞最心痛。」她盼望有一雙溫柔的手能撫慰內心的寂寞,但「花開花謝終是空」,等待成空讓她痛苦憂傷;孤芳自賞也是一種無人打擾的美麗,就像王維的《辛夷塢》所寫:「木未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絢爛地開放,靜靜地凋落,自開自落自芬芳;孤芳自賞更是一種暗香四溢,兀自散發著芬芳,表現著自己的與眾不同和過人之處,因為那「芳」是「孤」,是自己獨有的。 當孤芳自賞走出了心痛,不也是一種自我欣賞,自我激勵嗎,不也是一種人生智慧嗎?即便所有人都對自己得美麗與才能不屑一顧,也不隨時光得流逝放棄自信;即使整個世界都遺棄自己,還能孤芳自賞;即使周圍環境惡劣地摧殘打擊,仍然可以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自得其樂。孤芳自賞,自己欣賞自己,就像超級女聲所唱的:「想唱就唱要唱的響亮,就算沒人為我鼓掌,至少我還能夠勇敢的自我欣賞。想唱就唱要唱的漂亮,就算這舞台多空曠,總有一天能看到揮舞的熒光棒。」 孤芳自賞,微笑地擦去花瓣賞啜著的淚珠,靜靜地守望在遠離喧囂塵世的一隅,以亭亭玉立含苞貸放的花蕾,自信地等待著明天綻放的微笑和塵世的清麗,相信明天定會笙歌環繞,定會有鮮花和掌聲的包圍與讚揚。 孤芳自賞,不隨波逐流,敢于堅持自己的觀點,對事務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觀點;事保持自我,有自己的堅守和內心世界,不人云亦云,不盲從,不隨世俗的偏見改變自己;孤芳自賞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淡雅高潔的花,無論是和風日暖抑或是風雨交加,都會一如既往地隨風而立,在物慾橫流的社會裡做懷不亂。善於察言觀色,見風使舵的人,不懂得孤芳自賞,不懂得堅守自我,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堅持,也沒有骨氣和勇氣與對立面抗爭,他們自便自賞,也是賞識自己奉承討好、阿諛陷媚別人的能力,沾沾自喜自己比那隻蝙蝠還幸運,能在雙方的夾縫中求生生存而遊刃有餘,如此沒有人格,沒有操守,哪裡及得上孤芳自賞得高標獨立,高潔自守。 孤芳自賞,在淤泥濁水之中,亭亭玉立,清香迷人,在寒風冷雪之中,傲然獨立,芳香撲鼻。孤芳自賞,不畏打擊,不畏挫折,遺世而立地盛開自己的美麗。綻放的同時,它也是敞開心扉在等待,它也渴望有知己來欣賞自己的容顏,有知己能懂得自己的才能與品性。一旦遇到知己賞識與提拔,它會義無反顧地把自己全部的清香與才能,奉獻給知己,奉獻給世界。 孤芳自賞並不是不需要人知道它的美,它的香,它的才,並不是不需要別人的 評價與呵護,非常自我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只是在時無知己的情況下,沒有人真的信任它、理解它、支持它、懂得它,所以它不得不選擇孤芳自賞,選擇顧影自憐。 孤芳自賞,在封閉的自我世界中,的確很難擁有一個獨自完整的世界,這就是人們反感孤芳自賞的原因,冰心在詩歌《春水》里就寫道:「牆角的花,當你孤芳自賞時,天地變小了。」牆角的花在封閉的狀態中寂然獨放,孤芳自賞,那方世界的確是狹小的,但不知有沒有人想到,花如果能選擇生長與盛開的地方,它是不會在牆角的一隅,寂寞地、少人問津地盛開的。既然無法選擇,與其在牆角自卑地生存,與其自暴自棄,不如孤芳自賞,欣賞自己花開一隅的美麗,發現自己的價值所在。孤芳自賞,讓自己對無法選擇的那片天地充滿自信,讓自己快樂生活每一天。 憧憬和理想是美好的,但社會現實總讓人無奈……

12、辛夷花開放在枝頭,像芙蓉一樣美麗,卻在山澗旁靜悄悄地隨春光而憔悴,無人留賞。全詩寫花開花落的過程,似乎未經提煉,隨意而為,然而詩人卻以平實的筆觸烘染出了辛夷塢春景幽靜而又寂寞的情調,令人產生年年歲歲花相似的聯想,芳華凋零,美人遲暮,叫人感嘆。這生長在靜寂無人之山澗的辛夷花,其存在完全依循自然的律動,開落生死,都順應自然的本性,既無綻放的歡樂,也沒有凋謝的悲哀。絢麗之極,終歸平淡。這正是禪家 「亦空亦有,色空一如」的境界。

13、時間如風,帶走了很多往事 。也許往事已經淡若輕煙,但又不是風可以帶走的。 今夜,靜下來,靜下來……打開泛黃的相片,時光騰出小小空間。十萬里波光瀲灧,今夜,我是一尾睡在記憶波光里的柳葉魚。離你們這麼近,卻又那麼遠。今夜,忽然有種寂寞的感覺,寂寞的星空,燦爛的煙火。燃燒後剩下什麼。落花,花落。歲月,握不住,拾不起。   思想是我們的浪花朵朵,步履是我們的久違的親切與感動瓣瓣。在學校的日子裡,我們情醇,我們手拉著手,儼然兄弟姐妹,把同學情點綴成詩意芳菲的家園。這家園裡面有你無盡的美好,有你無盡的冀望,更有你們無盡的期待與懷念。步履交響成詩,祝福亮麗成歌。漫過秋水,漫過心間。無數個日日夜夜,我們收穫的是親情般的溫暖。 今夜,我只安靜的聽一首歌,虛構一種心情。想安靜的在這歌聲里的蒼桑和明媚中穿行。 冬去春來,春去冬來。我知道被時間消滅的,最後都成為記憶。記憶,是一朵錯過飛翔季節的花么?總無法綻放最真的美麗。 記憶,是廢墟里的陽光么? 都說攀折荷花必須入水,採摘菊花必將飲盡西風,掬起雪花必將使其融化。只有經歷,才能言說。和你們一起經歷的,那些琴弦上的落花,你們還記得多少呢? 「木木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不到春時花不開,花開又被風吹落。」月月,年年,花開,花落。在離開的地方,畫面已經殘缺。縫合起支離的陽光,總有殘留的暗香,微醒。 告訴我,快樂,隔著多少朵玫瑰的距離? 會不會有人回答我? 今夜,一盞燈,離寂寞最近。今夜,一支歌,離我,最近。如一束燦爛的花朵,引領碧洗的清風。打開天堂的大門。 今夜,在歌聲里,遁出陽光,繞過萬里煙塵。草長。鶯飛。柳綠。花紅。我想擁有一個比蝴蝶的夢更深更純的夢境。 一曲清歌,讓我們盪起雙漿。 一輯輕舟,讓我們夢入同桌的你。 其實,在最美的回眸中,誰是一道絕艷的風景。誰的影子,是噙淚的玫瑰。是記憶的門。搖曳最暖的色彩。誰墜落誰的星河?誰複製了誰的深情?誰完美了誰惆悵的嘆息?誰收藏著畢業時交心話語?

14、追憶美文標準:木末芙蓉花紛紛開且落———美文的三層境界。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王維的《辛夷塢》引領讀者到輕靈、俊美、清爽、高潔的境地。美是至美。末了不盡輕嘆:唉,如此的極致,竟然懷攬寂寞,讓天地都啞然了。

  其實,你錯了,你尚不能詮釋它的真美。

  第一層是它絕世美麗。在那樣一處塵世的喧囂沒有污染的山谷中,辛夷花發出了灼灼的紅

  萼,讓人的肺腑

  頓然一新,渣滓滌凈;讓人的雙目生輝、拂去俗銹;讓人的夢想沐雨、隱約發芽。它是那樣那樣的美———妙不可言。

  第二層是它淳樸自然。王維替我們描繪的辛夷花,毫無矯揉造作之氣,毫無忸怩之態,它天然純凈,落落大方,像浩蕩的東風,肆意舒展天地。或許哪個枝椏旁逸斜出,或許哪朵花瓣重疊捲曲,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它的嫵媚,它宛似我們無意間的呼吸,無需挑剔和調整。

  第三層是它遺世獨立。遺世獨立猶如穿越雲層的鷹遠遠俯視塵世。這不是孤獨,更不是寂寞,而是高高在上的從容。其實我們已經來到它的舞台邊上了,隨著王維《辛夷塢》帷幕的拉開,我們看到群舞者慢慢退去,惟剩下辛夷花盡情地旋轉、跳躍。如果我們不來,怎麼知道發紅萼,怎麼知道澗戶無人?如果我們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君臨,怎麼知道它紛紛開落,四季更迭?我們是一直欣賞它的忠實觀眾啊!

  我們深懷悲歡,來到它身邊,熱淚滿襟。那是王維帶給我們的穿透靈魂的美,恐怕,這正是美文的真正含義吧?

15、有一天龍王與青蛙在海濱相遇,打過招呼後,青蛙問龍王:「大王,你的住處是什麼樣的?」「珍珠砌築的宮殿,貝殼築成的闕樓,屋檐華麗而有氣派,廳柱堅實而又漂亮。」龍王反問了一句:「你呢?你的住處如何?」青蛙說:「我的住處綠蘚似氈,嬌草如茵,清泉潺潺。」

接著,青蛙又向龍王提了一個問題:「大王,你高興時如何?發怒時又怎樣?」龍王說:「我若高興,就普降甘露,讓大地滋潤,使五穀豐登;若發怒,則先吹風暴,再發霹靂,繼而打閃放電,叫千里以內寸草不留。那麼,你呢?青蛙!」青蛙說:「我高興時,就面對清風朗月,呱呱叫上一通;發怒時,先瞪眼睛,再鼓肚皮,最後氣消肚癟,萬事了結。」

我們活在世上,總有一天也要進入社會,扮演一定的社會角色,或者是「龍王」,或者是「青蛙」。龍王有龍王的活法,青蛙有青蛙的活法,不必一味地羨慕別人。青蛙們和龍王們都各有各的快樂,也各有各的痛楚,只要生活得簡單,有樂趣,覺得滿足,就是美好的生活了。

進入社會後,我們被很多名譽、利益和角色束縛,原本以為可以做龍王的只能做青蛙,看上去只能做青蛙的偏偏成了龍王。但是這一切,沒有人可以幫助我們,除了我們自己解救自己。當我們釋放了自己的憤懣、不滿,放下計較、得失與糾纏,就會發現做龍王和做青蛙其實沒什麼區別,只要能夠一切順其自然,安心做好自己,那麼芸芸眾生也就各復其本了。在這樣的時候,我們看世界的眼光不再挑剔,我們面對世界的態度不再矯情,生命就隨著自自然然的狀態開放、凋謝,然後等待下一個春天。

人來到這個世界後,一開始無憂無慮,因為需求的東西少,負擔少,所以得到的快樂也就多。隨著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不斷地增加,要求不斷地提高,各種各樣的負擔和煩惱也由此而生。除了苦苦追尋要得到的一切之外,我們再也沒有時間去想自己是不是過得快樂。到了最後,終於明白了這個問題,生命卻已臨近終點。

唐代詩人王維在《辛夷塢》中說:「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那山中的芙蓉花並不因生在深山而黯然失色,春來秋去,它依然綻放自己生命的美麗,燦爛地活在世上,體驗生命的大快樂。所以,于丹說,人生一大樂事就是,任情揮灑,無往不至。

16、「人最害怕的是什麼呢?」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對於「孤獨」這個答案,我相信許多人都會承認確實是。

  孤獨不僅僅是身邊沒有同伴,更是心靈上的無人理解和共鳴。傳說有許多隱者,隱棲在杳無人煙的深山,傲嘯山林、與古松煙霞為伴。就像詩上寫的「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那樣完全孤獨。

  但作為紅塵萬丈中的芸芸眾生的我們,是無法不食人間煙火,脫離社會而生的。我們害怕孤獨,但矛盾的是,人本質上是孤獨的,因為只有自己才和自己不可分,而其它聚散無常。在孤獨中,或者是被動的孤獨——被孤立中,我們真的好苦,無人分享、無人安慰、無人傾訴、無人同情、無人欣賞。在寂寂的空間中,許多人很快拋棄自我,投入滔滔濁流,為名為利,奔走營求,酒肉作媒,觥籌交錯,燈紅酒綠,犬馬聲色。

  他們是熱鬧的、繁華的,但他們也是不真實的。他們也許出賣了自己最貴重的東西,比如:人格、骨氣、健康。所以,有人冷冷地說: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孤獨,是一個人的盛宴。

  在被世俗的遺棄中,有沒有孤獨的勝者呢。古今中外不乏其人,如:面壁十載的達摩祖師,囚於商朝的周文王,讓時間在抄古碑中流走的魯迅,在島上漫長時間服刑的安南。許許多多,特別是文學家,數也數不清,他們是戰勝了孤獨,從而贏得了人生的勝利,做出了光輝的業績。

  也許,囚於狹逼之中,人的想像、人的思想反而像插上翅膀,逍遙地徘徊於九萬里太空、五千年歷史;人的意志反而像在洪爐中治煉的鋼鐵,得到極高強度的磨鍊,在忍受心扉痛徹的同時,得到徹底的升華,鑄成鋼筋鐵骨。

  戰勝孤獨的妙方,也許就是心靈的寧靜。心靈的寧靜也許靠的是智慧的圓慧,相輔相成。

  因為有了寧靜,一切喧嘩、繁囂都侵襲不了。一切環境成了無用的,在任何環境中,人都依靠心靈茁壯、自由、快活。

  任爾繁華紅似火,我自清心逍遙過;孤獨的勝者如是說。

17、「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詩中的芙蓉花的美是必然的,綻放也是必然的,無人知曉更是必然的。正如我們,寂靜中來去,不求有人問津,但願能堅持住,盛放在最美的年華,即使最後的結局只是黯然凋零,也不後悔。因為我們曾努力過,我們都曾在夢想之光照耀下盛放。


推薦閱讀:

8首王維的詩,讓你見識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空翠濕人衣——淺談王維山水田園詩的著色藝術
王維《送別》
盛世的大唐和佛系的輞川王維
王維的詩詞

TAG:王維 | 辛夷塢 |